中国航天科技成就34页PPT

合集下载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 2000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 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绘制出完整的 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这一 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 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 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7
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 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4
三、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
❖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 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 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 实现。
❖ 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 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 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 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 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 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 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 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 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 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 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 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 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 先进行列。
10
五.国家“863“计划
❖ “863”计划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重点支持 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 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 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 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 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3

二.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 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 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材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 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 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 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6、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C)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成功发 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 成功 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7、中国是世界上第__五____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的国家
3.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研制 的 中近程地地导弹 试飞成功,并于1966年在预定定点实现了 核爆炸,这标志着我国 国防科技 进入新阶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 ”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它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 这一空间技术,我国跻身世界 航天科技大国 的行列。 3.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中国航天主题幻灯片

中国航天主题幻灯片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终 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 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 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 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 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 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 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 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 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 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因 此,以神七为起点的空间站 建设,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 大的舞台。
天宫?! 天宫?!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大闹天宫》 此外, 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大闹天宫》。此外,“天 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 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 “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 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 国人的共鸣。 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 神七” 神十” 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 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 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 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 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 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 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 因为,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 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 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 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 天宫一号” 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 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 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 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 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 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 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 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 国家。虽比它苏联发射第一颗人 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 13年,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 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 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 时代。 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 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 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 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 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 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ppt课件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ppt课件
于北京时间 2005年10月12 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 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 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 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 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 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 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15
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 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 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
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
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
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
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
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
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
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13
14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 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 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 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神舟七号 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 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 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4张PPT)

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
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
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
在( ) A.1960年 C.1967年
D B.1964年
D.1970年
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右图人物是谁? 袁隆平
★他的主要成就是 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他被誉为
“ 杂交水稻 之父”。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863计划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20世纪90年代,我
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 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
A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 核武器
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
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科学家代表有(
)
A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志刚 杨利伟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航天事业PPT讲解.ppt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航天事业PPT讲解.ppt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
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 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 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 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五号
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 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 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 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 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
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
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 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的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课堂PPT)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课堂PPT)
7
“神舟”一号
5)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 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这次发 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 得成功。
8
“神舟”二号
6)2001年1月 10日1时0分,中 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二号无 人飞船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
16
“天宫”一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 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 “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 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 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 射升空。
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执行我国载人 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 务。此举成功后,我国将 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 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 对接技术的国家,实现历 史性跨跃!
12
“神舟”五号
10)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 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 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13
“神舟” 六号
11)2005年10月12日,航天 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 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 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 安全返回地面。
14
“神舟”七号
6
4)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 际市场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 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 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 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 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 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 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 的一步。“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 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 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1个0里月程24碑日是1载8时人0航5分天器,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西—昌—国卫防星科发工射委中主心任张庆伟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2)“两弹一星”成果: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答案:C
2.(2010 年 1 月山东学业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 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 答案:D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景观照片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 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2)从考查方向看,通常以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相关的自然和人文
(3)从题型上看,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也有一定比重。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 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 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第(2)题,①四川大熊猫自然保 护区,②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内蒙古大草原,④新疆塔克拉玛干 沙漠。
【答案】 (1)A (2)B
B.徐光启
C.钱学森
D.袁隆平
解析: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 2 号”。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中国航天日系列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建设航天科技强国PPT课件

中国航天日系列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建设航天科技强国PPT课件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
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可 上九天揽月”的豪迈气势,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 的水平和潜力。太空探索永无止境,科技攻关任 重道远。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航天人“一步一个脚 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的精神,为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日系列课件——
1970年4月24日,社会主义中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全世界 人民瞩目下,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46年后,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 复同意将东方红一号升空这一天设为“中国航天日”,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 使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科技强国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 会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我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 施30周年。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前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首次在轨 停靠6个月等全部既定任务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站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要用好“中国航天日”这一契机,广泛开展系列活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宣传航天事迹,营造崇尚科学、推动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良好氛围。
发展航天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是党中央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 关乎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伟大工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决 定研制“两弹一星”,这是在极其艰苦的经济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从全国各 地奔向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数以万计的朝鲜归国志愿军、大学毕业生、工人和技术人员陆续来到戈壁 沙漠,他们抛家舍业,深入不毛,白手起家,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打破了西方国家尖端科技封 锁,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神州大地欢声动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将发展航天事业 特别是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科学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从 1999年11月至今,我们已经连续13次成功发射“神舟”飞船,欧美等航天大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已 经成为世界领先的太空计划实施国之一。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级科技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级科技成就

198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 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为中 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气象 卫星——“东方红三号”,为气象预 报和灾害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创新阶段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促进经济增长
航天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为中 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推
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 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国
家安全保障能力。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带动了新 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的创新发展,促进了产业链的完
中国将积极拓展航天技术的应用 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 加广泛的服务。
05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认可与评 价
Chapter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航天事业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进航天技术的发展。
国际组织认可
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航天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并获得国际组织的 广泛认可和赞誉。
火星科研
天问探测器携带的科学仪器对火星进行了深入的探测和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为人类认识火星提供了重要的 信息。
未来计划
中国计划继续开展天问探测器的后续任务,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和建立火星基地等目标。
高分卫星系列
卫星系列
高分卫星系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包括高 分一号、高分二号和高分三号等 卫星。这些卫星具备高分辨率和 高精度成像能力,能够提供高质 量的对地观测数据。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34页PPT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34页PPT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ppt课件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ppt课件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 分组成。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 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 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 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 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 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 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20 证服务。
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 月以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 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 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21
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卫星 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 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 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 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由于嫦娥 二号卫星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效果非常好,卫星运行一切正 常,原计划进行的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取消。据专家介绍, 轨道中途修正的目标就是把卫星在原有轨道上的速度增量拉 下来,把增量控制在10米每秒以下,根据2号下午的数字来 看,这个速度增量还不到1米/秒。
据介绍,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要进行三次轨道修正,由于首 次修正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目标,第二次的修正就没有必要了, 在今后几天要择机进行第三次修正,目的就是要把卫星调整 到抵达月球100千米近月点进行制动时的速度,因而中途修 正是这次关键太空“刹车”的基础。据了解,从嫦娥二号卫 星发射到抵达距月球100千米的时间大约为5天。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与成就 PPT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与成就 PPT

中國人造衛星大檢閱
觀看影片
影片提供:哈工大音像教材出版社
下一頁
直至現在,中國已進行了超過 100次發射,成功地將國內70餘 顆大中小型的衛星送入太空, 當中包括6艘飛船;此外,亦將 28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 入太空。
這些衛星為我們提供了 各種各樣的服務。在科研、經 濟、通信、教育、軍事、氣象、 文化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
「神舟四號」
2002 年 12 月 29 日 , 「 神 舟 四 號 」成 功 發 射及返回地球。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 中心成功發射了中國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 號」 ,把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神舟五號」 在太空飛行21小時,環繞地球飛行14圈後,於翌 日清晨返回地球。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 後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中國第一艘太空船的發射
「神舟一號」
觀看影片
影片提供: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
下一頁
「神舟二號」
2001 年 1 月 10 日 , 「 神 舟 二 號 」無 人 飛 船 成 功 升 空及返回地球。
「神舟三號」
2002 年 3 月 25 日 , 「 神 舟 三 號 」載 著 假 人 升 空 , 並 於 4 月1日順利返回地球,這是 我國第一艘完全處於載人狀 態的無人飛船。
10月31日,成功進入地月轉 移軌道,開始奔月旅程。
11月5日,成功繞月。
11月7日開始進入環月工作軌 道,展開為期兩年的探月工程。
觀看「嫦娥一號」升空影片
片段提供:無線電視有限公司
「嫦娥一號」衛星搭載了30首中國的歌曲上 月球,而「我的中國心」是唯一的一首歌曲 由香港人所創作的,我們也感到與有榮焉。

航天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ppt

航天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ppt
-
小巧的GPS定位设备
GPS夹克 自己或是他人可以在夹克上查询到交通道路信息。
-
GPS鞋
38岁的美国工程师丹尼尔发明的运动鞋里,带有 一片微小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芯片可以与4颗 国际卫星进行联络,无论你身在世界何处,这类运动 鞋都能迅速帮你确定自己的方位,甚至是脱离险境, 死里逃生。
-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 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国独 立自主的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时间里走出了一条 适合本国国情和由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 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 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的研制及应用、通信 卫星的研制及应用、载人飞船实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方面 均取得重大成果
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电池最早用于给人 造卫星供电 ,现在作为一个 清洁能源的新兴产业悄然出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 的生活
-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
• 光伏产业市场大规模启动将是中国电力发 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总量排放最多的国家。“我国二氧 化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部门,其中电力系统是排放的主体,在全球气 候变暖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低碳发 展是电力行业的必由之路。”
-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看着 人民脸上的灿烂笑容,我们就知 道,中国人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
人们认识宇宙世界时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