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大题总结
202生物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右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甲~丁均属于内环境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解析: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 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2.(2020·江西吉安新干二中段考)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解析: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 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错误。
3.(2020·山西太原模拟)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19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2007-2011年高考真题演练19.《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部分1.(2007全国 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2008全国Ⅱ)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 H 2CO 3/NaHCO 3 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2008宁夏)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 、降低、CO 2、Na 2CO 3B 、降低、乳酸、NaHCO 3C 、升高、CO 2、H2CO3D 、升高、乳酸、NaHCO 34.(2008广东)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 较过程b 和c 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 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 或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2009广东)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 .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6.(09宁夏)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 .血浆CO2浓度升高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D .血糖浓度升高7.(2010安徽)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 2PO 4—/HPO 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8.(2010江苏)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完整版)内环境及稳态习题及答案
内环境及稳态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天室外作业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不断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皆存在于内环境中,通过参与特异性免疫维持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成分的稳定和理化性质的恒定即稳态,其稳态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会受到威胁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D.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4.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有几项正确①淋巴细胞只存在于D中②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C中③A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④胰岛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中A.1项 B.2项 C.3项 D.4项6.下列成分不是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有()①二氧化碳②胰液③乳酸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⑤血红蛋白⑥唾液淀粉酶⑦淀粉⑧原尿⑨脱氧核糖核酸⑩皮脂A.②④⑥⑦⑧⑩ B.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②⑤⑥⑧⑨⑩ D.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7.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为人体内的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葡萄糖的转移途径是:④→③→②B.①中含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红蛋白C.反应“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可发生在④中D.抗体主要在①合成8.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9.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1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有几项()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3 B.4 C.5 D.6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12.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完整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典型试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典型试题一、选择题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组织液B.血液C.细胞内液D.细胞外液2.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消化液3.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5.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6.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7.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8.人体内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和饮料,水和无机盐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皮肤。
此外,两种物质代谢还具有的是A. 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肠及随粪便而排出B. 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C.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D.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9.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人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1 B.2 C.3 D.610.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11.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外液12.右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可以进人A,C,D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13.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A.细胞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1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5.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A.a=b B.a=b+c C.a=c D.a>b+c16.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小肠腔17.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18.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 D.③⑥⑦⑧19.对直接参与第8题中物质交换的各系统起调控作用的是A.①⑥B.②⑦C.③⑧D.④⑥20.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21.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右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A.①中性白细胞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22.人体血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膜A.1层B.3层C.4层D.6层2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可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D.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24.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25.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尿素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增多C、人组织细胞受损后,通过再生产生新的细胞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26.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高考生物分层训练:专题16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六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基础考点专练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B.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大量饮水,尿量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D.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2.[2021江西南昌摸底]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图2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3.[2021贵州贵阳摸底]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K+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D.正常人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导致产热减少,体温明显下降4.[2021河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内环境的成分及其含量可推测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B.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5.[2020辽宁五校联考]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都属于人体内环境B.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K+的浓度会偏低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6.[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一、稳态与调节的基本概念1. 稳态的概念稳态指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和器官等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生物体的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状态,以维持生命体的正常活动。
稳态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生命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功能的统一体现。
2. 调节的概念调节是指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相应变化,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调节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物学机制,通过调节作用,可以使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 稳态与调节的关系稳态和调节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维持相对恒定状态的重要手段,二者密切相关。
稳态是调节的目标和结果,是通过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状态。
调节是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机制,使生物体维持稳态状态,确保生命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二、生物体内的稳态和调节机制1. 内环境的稳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态是生命体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状态,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内环境的稳态是由一系列生理过程和生物学机制共同维持的,其中包括体温、血糖、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等多种生理指标的稳定。
2. 调节机制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大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的传导来实现快速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来实现慢速的调节作用。
这两大系统通过复杂的生物学机制相互配合,维持生物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三、调节失常对生物体的影响1. 神经系统的失调神经系统失调可能导致各种生理功能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失调等。
神经系统的失调也可能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甚至影响到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 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内分泌系统失调可能导致激素分泌的异常,引起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方面的问题。
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也可能引起内分泌性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3. 调节失常的影响调节失常会导致生物体内外环境的不稳定,影响到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新人教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高考总复习: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人体内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内液体都属于体液。
(√ )
2.人体内细胞外液只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
( ×)
3.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
4.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 ×)
5.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系统学习(二) 内环境的稳态(固基点) 主干知识·记准理清 (一)内环境稳态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理解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3.构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模型
(二)模拟生物体维持 pH 的稳定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__冲__液__(如 HPO24-/H2PO-4 等溶 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 pH 的变化减弱)、_肝__匀__浆_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 pH 不同变化,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__冲__液__相似而不同于自__来__水__,从而说明 生物体 pH 相对稳定的机制。
3.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内环境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_蛋__白__质___的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细胞可以直接与_内__环__境___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_各__个__系__统__的参与。
答案:A
[易错点拨] 辨析与内环境相关的三组易混淆的概念 (1)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 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2)血液≠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 浆属于体液。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故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内环境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答案】D【解析】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故A正确。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改变,故C 正确。
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导致水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④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水肿是组织液增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液被分解成氨基酸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发生在小肠中,故A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故C正确;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故D错误。
7-1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专题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人体内环境及稳态。
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3.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
5.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6.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
7.免疫调节的功能、类型及应用。
考情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呈现。
2.命题趋势:(1)内环境与稳态部分多以基础判断或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神经调节多为反射弧各组件异常分析以及反射发生的条件、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机理的分析与探究。
(3)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常结合实例或图表曲线分析其中原理或进行相关实验分析。
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水疱”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选择性必修1 P11小字)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的稳态属于分子水平的稳态。
3.(选择性必修1 P20小字)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4.(选择性必修1 P20拓展应用1)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5.(选择性必修1 P30思考·讨论)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6.(选择性必修1 P31拓展应用1)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7.(选择性必修1 P34思考·讨论)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且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高考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3.2015课标1,3,6分,0.718)某同学给健康实验静脉滴注 0.9%的NaC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乳酸
乳酸钠+H2CO3
PH降低
H2O+CO2 PH升高
内环境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3、温度(37℃左右)
(1)温度来源
细胞物质代谢释放的能量。
(2)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无机盐离子主要Na+和Cl-。
1、生理盐水的浓度?
•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 此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 浆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 如果输液时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 水或失水。
先判断B为
,则A为
,C为 ,D为 。
任务三:痴迷跑步,脚肿了,可能是什么原因?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
考向一 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麦芽糖 ⑤激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D【解析】遇难者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到血液中,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2.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包括淋巴、组织液、血浆。
组织液可直接进入淋巴、血浆,淋巴只能通过淋巴循环先进入血浆,之后才能进入组织液。
血浆可以进入组织液不能直接进入淋巴。
所以ABC项表述都正确。
D项错: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淋巴中含量很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外液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属识记水平的基础题。
3.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答案】B【解析】内环境的实质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抗体、胰岛素和氨基酸都在血浆中存在,而糖原存在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是细胞外液成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属识记水平的基础题。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是内环境中水分增加的结果,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通过增加排尿,保证内环境中水分的平衡,D符合题意。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2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答案】A【解析】发生在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在内环境,抗体与抗原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还有组织液,故A正确。
激素的合成是在细胞内,故B错误。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是在细胞内,故C错误。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下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且汗腺分泌加强B.在AB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D.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CD段皮肤血管血液流量增加,这时环境温度升高,机体要加强散热,故血管舒张,增加血液流量,故A错。
在本题温度环境中,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稳定,故B正确。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调节相关器官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故C正确。
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图形分析能力。
3.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答案】B【解析】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故A错误。
此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正确。
下丘脑是合成抗利尿激素的,故C错误。
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故D错误。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生物题型分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题型一、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一、考查形式选择题二、典型例题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 .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⑤胃中的牛奶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A.②③⑦ 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④⑦ D.①②③④⑥⑦答案A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
三、答题技巧1.内环境的组成2.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3.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
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4.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5. 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6.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7.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CO2、尿素等。
激素、抗体、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血红蛋白、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8.写出细胞的具体内环境9.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同C.组织液是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D.维持人体pH相对稳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HPO42-/H2PO4-2.人体内环境pH大于正常值称为碱中毒,pH小于正常值称为酸中毒,根据成因可分为呼吸性中毒和代谢性中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使无氧呼吸产生CO2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B.体液中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细胞呼吸C.严重腹泻丢失过多的HCO3-,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通过减缓呼吸进行调节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不可以纠正代谢酸中毒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需要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同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4.如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图中的内环境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不经过内环境就进入人体的各种细胞5.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均充满组织液B.变形虫的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6.哺乳动物体内血浆蛋白可被巨噬细胞吞噬,部分血浆蛋白和Na+结合形成蛋白质钠盐,并与蛋白质组成缓冲体系。
稳态与内环境调节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内环境调节知识点总结稳态和内环境调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关乎着生物体的正常运作和生命活动的平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稳态和内环境调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稳态的概念和特点稳态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环境中能维持相对恒定的内部状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稳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相对恒定性:稳态意味着生物体内部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波动。
2. 动态平衡:稳态是通过动态调节来实现的,即生物体内部的各种调节机制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3. 多元性:生物体内部有多种稳态存在,如体温、血糖浓度、血液pH值等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稳态。
二、内环境调节的机制内环境调节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反馈机制维持稳态的过程。
它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机制。
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神经信号传递来实现,包括感受器、传感器、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等组成。
当内环境发生变化时,感觉器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神经传递信号来调节相应的效应器,使内环境回到稳态。
2.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如血液、淋巴液等)中的化学成分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负反馈机制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
负反馈机制是指当某项生理指标偏离稳态时,会引发一系列反应来抑制这种变化,并使指标回到正常范围。
例如,当体温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散热,从而降低体温。
激素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并通过血液传播到目标器官产生作用的物质。
例如,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能够调节血糖浓度。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会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
三、稳态失调和相关疾病稳态失调指的是生物体内部的稳态机制出现障碍,无法维持正常的内环境状态,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的疾病。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的,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以下是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稳态的概念稳态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内部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稳态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稳态调节机制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内。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 体液调节:人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
体液调节通过调节体液的成分和体积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三、稳态的重要指标1. 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36.5-37.5摄氏度。
2. pH值:人体内部的酸碱平衡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7.35-7.45。
3. 血糖水平: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3.9-6.1毫摩尔/升。
4.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四、稳态失调的后果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酸中毒等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
五、保持稳态的方法1. 健康饮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组织液C.体液D.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成分之一是组织液,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肌肉细胞间可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使细胞内ADP含量降低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6、9过程C.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答案】C【解析】淀粉在肠道被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A错误。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但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9过程,故B错误。
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因为脑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故C正确。
剧烈运动肌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但因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液pH不会明显降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3.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D【解析】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使尿液中糖含量增加,可能引起尿糖;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商,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可能引起糖尿;胰岛B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降血糖,可能引起尿糖;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使血糖含量升高,可能引起尿糖;肌肉组织减少,利用血糖的场所减少,使血糖升高,可能引起尿糖;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大,引起血糖升高,可能产生尿糖,选D。
生理学大题及名词解释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试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1)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脑脊液等)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
(3分)(2)稳态: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分)(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稳定状态,内环境的各项指标都必须经常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波动,不能过高或过低。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破坏或失衡将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而出现疾病. (3分)第二章名词解释1(2分)阈强度: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2(2分)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之。
3(2分)易化扩散:某些不溶于脂质的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中具有特殊结构的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着浓度差跨膜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
4(2分)主动转运: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转运方式。
5(2分)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以膜为界,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简答题1.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有何区别?(5分)2.简述静息电位产生机制(5分)3.何谓局部反应?并简述其特点。
(5分)4.何谓刺激?刺激的三要素是什么?(5分)1(5分)区别有二:主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被动转运是顺电-化学梯度(2分)。
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被动转不需消耗能量(3分)。
2(5分)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分)。
由于膜内钾离子浓度高,安静时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高,因此钾离子顺浓度差外流,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形成膜外正电,膜内负电的静息电位(3分)。
3(5分)局部反应是指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波动(2分)。
特点:不呈现“全或无”定律(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1年北京卷)5.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
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A
(11年四川卷)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A
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
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错。
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元分解,C 错。
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强,D错。
(2011年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2011年福建卷)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答案:A
(11天津理综卷)7.(16分)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
据图表回答: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其中的K+可通过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
(4)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该物质的作用是。
答案:7(16分)
(1)组织液主动运输
(2)乳糖酪蛋白
(3)内质网
(4)氨基酸、甘油三酯
(5)免疫球蛋白增加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2011年安徽卷)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
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 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
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
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性负反馈
(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
解析:考察神经体液调节。
(1)一次性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量增加。
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11年广东卷)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多选)
24、AB
(11年山东卷)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体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 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 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D. 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