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人类上海交大选修课期末论文
生物技术与人类
生物技术与人类论文院(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船工姓名郭世豪学号 513010919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编号:BI 913 姓名:郭世豪班级:F1301008 学号:5130109193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阅读与理解题目编号 3 得分序阅读文章名称号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3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11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intelligenc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1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13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14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15 Insights into hominid evolution from the gorilla genome sequence16 Prediction mutation outcome from early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genetic interaction partners17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and ec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germination behavior in weedy rice populations18 Recent con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ice caps to sea level rise19 Regeneration of whole fertile plants from 30000-y-old fruit tissue buried in Siberian permafrost20 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2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2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2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2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2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2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2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David Tilman Nature(405) 2000.5.11中文题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结果和道德问题姓名:郭世豪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200240一、背景知识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上海交大入选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张莎莎
王浩伟
Sn-Ag-Cu无铅焊料融合及流变性能研究
5
宋阳
张小农
医用可降解镁锌合金表面钙磷矿化改性的研究
电气工程
6
郑漳华
艾芊
智能电网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电子科学与技术
7
汤俊
汪红
MEMS结构材料的微拉伸系统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
8
刘芳菲
苏翼凯
基于微纳米硅基环形谐振器件的光信号处理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周科
俞勇
Tie关系、迁移学习与伪反馈在排序学习中的应用
10
梁晓辉
曹珍富
基于属性的密码系统研究
农学
(8%)
植物保护
11
张燕
沈国清
低剂量镉及其与菲复合污染Hormesis效应的氧化应激机制
12
肖嘉俊
陆贻通
土壤镉胁迫下菲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医学
(50%)
临床医学
13
丁洁
屠红
miR-151在肝癌细胞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大鼠胸主动脉瘤模型建立及血管变构机制研究
20
赵丽
马雄
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1
王洪财
马延斌
新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2
晏群
洪洁
糖、脂、骨代谢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
23
王绮夏
马雄
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探讨药学 Nhomakorabea24
丁大中
周虎臣
苯并硼唑作为新型抗锥虫化合物的发现和研究
表二上海交大入选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生物技术与人类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号:BI913阅读与理解高校生物技术教育中学导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①周选围1 林娟2 赵静雅1(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生命研究中心,上海,200240;2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前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本文以生物技术概论课程为例讨论了高校同时教育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思想与国内外著名教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其在生物技术教育相关课程中改进教育思想、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一些举动和措施。
一、背景知识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②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
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各自的智能,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③过程主要由老师讲解、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和总结评析四部分构成。
以激起学生兴趣为首要目的。
二、文章亮点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论文,有许多亮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文章层次结构分明,上下承接得当。
作者善用设问的结构,一步步推进行文,同时使读者有往下阅读的兴趣。
从学导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到提出学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再到学导式教学具体的探索实和践,层层深入体现其教育意义。
其次,文章引经据典大量引入国内外著名教学理论,讨论其间区别和联系。
承接布鲁纳的“发现式教育法”和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明确分析出“课程教学由以教师为核心转为以学生为核心,唤醒学生学习欲望将注意力专注与当前学习”的核心理念。
另外,文章图文并茂,充分利用直观的图表来论证观点,并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导论11
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如果对数生长持续较长时间的话…..
一个大肠杆菌为起点 每 20 min可分裂一代 保持对数生长 48 hr 结果可产生多少个细胞?
¾ = 2144=2.23007452 × 1043个细胞
这些细胞的重量是多少?
¾ 2.23007452 × 1043 个细胞 × 10-12 克/细胞= 2.23007452 × 1031 克= 2.23007452 × 1025吨
3、群落生态学
什么是群落? 居住在一定地区的两个以上不同物
种的种群组成群落。 群落是指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区的相
互作用着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相互作用方式
相当于地球重量的4000倍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人口学:
对人口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 特化的分支。
国家级精品从 种 群 生 态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是我们身边最为神奇的学科之一。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的规律、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等等。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谈谈我对生物学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细胞。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构成了我们的身体,也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在细胞的内部,有许多复杂的器官和结构,它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比如,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站”,它负责产生能量;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中的“绿色工厂”,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
其次,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我们知道,遗传是生物种群中代际间性状传递的规律。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遗传信息。
通过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比如显性和隐性的遗传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等。
这些知识不仅让我们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惊叹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生态环境。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一个大系统,它包括了陆地、海洋和大气层等各种生态系统。
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森林的砍伐、水体的污染、大气的变质等等。
这些问题给生物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圈的平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努力去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生物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奥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通过对细胞、遗传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让我们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物圈而努力奋斗。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题目:基因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关键词:基因工程、人类社会、影响摘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遍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基因工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都具有两面性,基因工程技术也不例外。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现在农、林、牧、渔、医的很多产品都打上了基因工程的标记,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1.基因工程简介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再和一定的载体拼接重组,然后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细胞或生物体内,使这种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按人们的需要繁殖扩增基因或生产不同的产物或定向地创造生物的新性状,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代。
它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
基因工程最突出的优点是打破了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使原核生物与真和生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甚至是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重组和转移。
人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大肠杆菌中表达,细菌的基因可以转移到植物中表达。
转基因技术模式图2 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2.1 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贡献2.1.1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在世界上不少食品的供给都成了问题。
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其产量的多少,英国剑桥的植物育种所研究了如何转移叶绿体基因,将其中的高光效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品种中去,以增加其光和效率,从而能产生更多的粮食。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使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菜豆提取了储藏蛋白基因,并将其转移到向日葵中后,表达了该基因。
生命科学选修课论文
生命科学课程体会姓名黄金菊学号20143400867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专业电子商务上课时间周二晚2016年10月22日生命科学课程体会在生命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大自然那伟大的力量。
从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到晦明变换的大千气象。
我了解了生命,认识了现代生物科技,让我觉得踏入生物殿堂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那里有太多我所不了解,那里有太多需要我去探索发现。
一、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收获在上这门课之前,我觉得生命科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的自然学科。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才知道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课的开始,主要讲述的是生命的起源。
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还主要讲述了宇宙的组成、变化和未来的发展。
我被部分的内容吸引住了,尤其是那些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地球以及宇宙的视频。
这些精彩的视频不仅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上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怀有一种对生命与科学的崇高敬意。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慢慢开始接触到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和微生物世界。
我被动物世界里各种各类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生存方式深深地震撼了,也被动物淳朴的感恩行为感动了。
尤其是大象的祭祖行为让我为之动容,也让我为当今社会一些不感恩行为而心寒。
倘若我们人类拥有动物那种感恩、淳朴、互助的精神,我们的世界该是何等的公平、和谐、和自由!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也深深吸引我的眼球,让我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缤纷多彩的色彩和姿态以及巧妙的生存方式,无愧是大自然的“恩赐”。
微生物的学习,让我以另一种思维认识了生命,知道生命的无所不在,认识了生命的渺小与顽强。
二、生活感悟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常常会讲述一些自己的或别人的经历。
在这些经历中,有喜的,也有悲的;有感人的,也有激动人心的……在这些故事中,我收获最多的是关于如何爱护生命的常识,以及一些处事之道。
上海交大破解神经细胞“身份密码”形成之谜
的D N A复制率 也将造成 四螺旋结 构的密集程 度增大 。借助
合成分子瞄准并 囚禁 这些 四螺 旋 D N A结构 , 能 够 阻止 细胞 自身的 D N A复 制 , 并 因此阻断细胞 的分裂 , 从而 制止癌 细胞 增殖失控 。研究显示 , 四螺旋结构更可能 出现在 癌细胞 等快 速分裂 的细胞 中 , 故这种结构可作为未来癌症个 性化治 疗药 物的攻击靶标 。 [ 免 疫学]
的核心蛋 白。长期 以来 , 人们一直不 了解线粒 体 内产 生 的蛋
华 中科技大学马聪教授 和美 国西 南 医学 中心 乔瑟夫 ・ 里 索 教授领衔 的研究组合作完成 。 过去的研究认为 , S n a r e蛋 白复合体 直接完成膜 融合 , 使
神经 递 质 得 以 释 放。 然 而 , 神 经 细 胞 内 缺 少 Mu n c l 8或
找到了“ 身份密码 ” 形成的两把神奇 的蛋 白“ 钥匙 ” ——绝 缘
子结合 蛋白( C T C F ) 和染色 体粘连 蛋 白( c o h e c i n ) , 揭示 了神 经细胞 “ 身份密码 ” 的产生原 因。该研究 有助于 复杂神经 网 络形成机理 的认识 , 并能促进 脑肿 瘤 、 精神 分裂症 和 自闭症 等 大脑疾病 发病机制 的研究 。 [ 生物化 学]
Mu n c l 3时 , 神经递质 释放也 会完 全被 阻断 。 目前 尚缺 乏 对 这 两类蛋 白的认识 , 膜融合分子机制 也非 常不 完善。 马聪等 的研究发现 , Mu n c 1 8和 Mu n c l 3的活动贯穿 于神 经递质释放全过程 , 他们将这两类蛋 白的功能和作 用机制通 过体外重组的方法 , 做 了完美 的呈现 , 并 提 出了一条 高效 的 严格依赖这两类蛋 白相互 作用 的新通 路 。该研 究结果 改变
高三生物阅读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高三生物阅读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引言: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科学,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技术对人类健康的积极作用,包括基因工程、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突破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实现诸如植物基因改良、动物育种及基因疾病的治疗等目标。
在农业方面,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改良作物的抗虫、抗病性等特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医学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健康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能够修复人类基因中存在的缺陷,治疗遗传疾病,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二、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生物技术在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人体中存在的遗传突变,从而及早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风险。
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遗传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生物技术还为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复或替代人体中的异常基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应用生物技术在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生物药物,如蛋白质药物、基因工程疫苗等,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等优点。
这些药物可以精准地干预人体生理过程,治疗疾病,提高药物疗效。
另外,生物药物逐渐成为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在生物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健康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基因工程技术为农业和医学带来了巨大的突破,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研发了更加安全高效的生物药物。
未来,生物技术将继续深入发展,为人类健康问题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
以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小作文
以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小作文生物技术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生物技术已经为我们带来许多新材料、新产业。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生物技术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请以“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小作文。
一、审题要求本题审题要求为:“本题不属于书面材料作文,只是一种要求较低的模拟试卷,但不代表学生对该材料不会产生兴趣或不想写。
注意:①本题不涉及任何伦理道德问题;②本题材料涉及了很多技术问题;③本题范围小、不限字数、不得套作。
作文内容须围绕主题;但不限定书写要求和文体;不得抄袭、套作。
请在写作前明确写作方向、目标和内容及文体限制;确保在写作过程中不出现违反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
二、作文体裁:记叙文—记叙文作文的题目很多,但都可以从“以生物技术为主题”“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生物技术为主题”“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技术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设置。
如“生物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生物技术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带来什么?”等等的作文题。
作文要求非常明确——中心明确、层次分明(不超过800字)。
可以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或见解、某一观点的分析、讨论;也可以是某一现象背后可能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还可以是某一事件引发某个人或社会反思……以上要求为作文题设置基本框架提供了依据。
作文题目很好地体现了作文在知识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作文要求:这篇作文的文体要求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从生物技术发展的角度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文中要具体写出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发展等内容。
如果是学生写,作文内容可以有个人的见解或疑问并进行讨论;如果是教师则可以具体分析;如果是家长则可以提供帮助并提出要求。
写完后要形成书面文字(约1500字)。
高中生物科技论文例文
高中生物科技论文例文比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模型说明、打比方等方式将生物学中抽象的、枯燥的知识以具体化、生活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牢固的记忆。
将比喻教学法引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可大大提高该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成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详细分析比喻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造生动、客观的完整形象比喻也称打比方,其是用实实在在的事物比喻和其有共同点的其他食物,一般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少见的陌生的事物。
将比喻引进高中生物教学,可将抽象的微观事物更加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更加容易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使其更加自信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
比如,在讲解蛋白质结构这一章节时,我将蛋白质这一特殊结构比喻成弹簧,弹簧是学生都熟悉的物体,尤其弹簧上的钢丝与蛋白质上的多肽链结构十分类似,将一根弹簧多次对折,与多肽链盘曲后的空间结构十分相像。
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讲述蛋白质多样性的结构与其自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数目、种类等因素决定的,这与制造弹簧时所选钢丝的粗细、长短、种类等有关一样。
这样,就使得原本抽象的、微观的多肽链结构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了,也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这一知识点。
再例如,在讲解ADP与ATP互相转化的问题时,我将这一过程比喻成取钱和存钱的活动,ADP相当于取钱后的存折,ATP 相当于存过钱的存折,在转化过程中变化的能力,相当于存进和取出的钱。
同学们对存钱和取钱的问题都不陌生,这就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ADP和ATP相互转化的问题。
二、借助直观教具,提高学生观察力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直观教具是最典型、最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极高。
直观教具的特点是:生动与形象,极易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手摸、鼻嗅、耳听、眼观,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具体事物进行认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与细胞生物学有关,因为条件有限,很难为学生创造机会亲自观察实物,那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对细胞有更多深层了解。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作者:陈家豪学号: 20116481指导老师:段传人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年11月浅谈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摘要:简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分点对四大生物工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以及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进行了概述,以此从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生化武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着重论述了转基因技术、生化技术等敏感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使人们对现代生物技术有一个更为充分、全面、正确的了解。
关键词:生物技术;安全性;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1、前言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人们在医疗卫生、农业食品、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
在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方面,人们产生了诸多分歧,特别是在诸如转基因技术、生化技术等敏感技术上,很多国家都认为会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并加以抵制,如何让正确的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并让现今如火如荼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将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解决的问题。
2、生物技术2.1四大工程2.1.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是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
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生物技术论文 选修课
生物技术概论姓名:李泽龙学号:0963104416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工程4班摘要:生物技术,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随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向纵深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内容出现,特别是人类和生物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等重大技术的出现,已经大大扩展了生物技术的内涵。
关键词: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基因工程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明显地既具有理学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工程学的特点。
生物学家在了解遗传密码是RNA转录表达以后,还想从分子的水平去干预生物的遗传。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恩教授,把两种质粒上不同的抗药基因"裁剪"下来,"拼接"在同一个质粒中。
当这种杂合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后,这种大肠杆菌就能抵抗两种药物,且其后代都具有双重抗菌性,科恩的重组实验拉开了基因工程的大幕。
DNA重组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
重组,顾名思义,就是重新组合,即利用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基因,经过体外切割后与适当的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或受体生物构建转基因生物,该种生物就可以按人类事先设计好的蓝图表现出另外一种生物的某种性状。
1、DNA重组技术的物质基础(1)目的基因基因工程是一种有预期目的的创造性工作,它的原料就是目的基因。
所谓目的基因,是指通过人工方法获得的符合设计者要求的DNA片段,在适当条件下,目的基因将会以蛋白质的形式表达,从而实现设计者改造生物性状的目标。
生物材料与人体仿生选修结课论文
生物材料与人体仿生选修结课论文《生物材料与人体仿生》结课论文时光如水,总是无言。
眨眼间,生物材料与人体仿生选修课即将接近尾声。
我对生物材料以及仿生学的认知也因着这次选修课,从陌生到熟悉,从未曾听闻到逐步的了解,这次选修课程的学习也让我对原来不曾了解过的生物材料及仿生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仿生学的概念及基本概况仿生学,即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
它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仿生学属于“应用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仿生学根据对生物系统的研究,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
仿生学的光荣使命就是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技术系统,为人类造福。
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
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学科的兴起,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种种生物奇异本领的启发,人类仿生学由此产生。
参照这些自然生物的本领,模仿它们的外形,我们由此产生灵感设计出来外形奇特又具有独特功能的各种产品。
例如人们现在司空见惯的飞机便是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扑翼机。
又如现在各种船的前身,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
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
思及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类的超强模仿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生物科技论文范文1500字以上
生物科技论文范文1500字以上(2)推荐文章•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1500字左右热度:•最新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1500字热度:•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1500字热度:•科技论文1500字范文热度:•关于火箭科技论文1500字热度:生物科技论文范文1500字以上生物科技论文范文篇二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摘要:1998-2008的十年间,台湾地区政府推行了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
该计划共执行了三期并于2008年结束,各期计划执行期限3-4年不等,其中第一、二期研究的重点是疫苗开发、经济作物培育及转基因技术,关注的是基础领域研究;第三期的重点放在推进植物、动物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转和化产业化推广。
在计划的执行期内,各期投入经费逐渐增多,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总体的成果转化率并不算高。
关键词:台湾地区农业生物技术科技计划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上世纪20-30年代,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农业就形成了以稻米和甘蔗为主的单一农业生产形态。
50-60年代推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台湾农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达13%、农业劳动生产力年增长6.3%。
1952年台湾的农业产值达到62.18亿元(新台币,下同),占当年台湾GDP的35.9%,而工业只占18%。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1963年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占GDP的比重下降为26.8%,工业产值达到28.1%,工业产值从此超过了农业[1]。
在1953-1968年期间,台湾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5%,被称为台湾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台湾当局开始实施“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将农业部门的“成长”和“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2]。
而1969年则是台湾农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逐渐进入停滞阶段甚至出现负增长,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台湾农业占GDP的比率不断下降,从1968年的22.1%下降到1970年的17.9%和1972年的14.2%[3]。
生物技术导论结课论文
生物技术导论结课论文题目:利用生物技术对植物繁殖的研究学院:JX专业:姓名:CSA学号:利用生物技术对植物繁殖的研究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物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技术在我们近一步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讨论了生物技术在研究植物繁衍生殖研究热点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繁殖自交不亲和性杂交育种0.引言现代社会禁止“近亲婚配”,人们认为近亲结婚会增加生产畸形儿的风险。
我们的祖先早在周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编年史书《左传》中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至于植物众所周知,传粉活动能增加绝大多数农作物的产量。
借助昆虫或动物完成授粉的植物比自花授粉的植物在种子或果实的大小和数量上均更胜一筹。
事实上,借助“外援”授粉的效果不仅仅只是在数量上,同时也表现在质量上。
德国Gottingen大学的农业生态学家Teja Tscharntke十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便观察到负责传粉的蜜蜂种类数量与咖啡的产量正相关,经过蜜蜂传粉的咖啡,其咖啡豆的畸形率下降。
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近交可引起隐性有害基因的纯合,导致近交衰退。
植物固着生长无法移动,雌雄同花植物的花粉易取“近水楼台”之便而自花授粉,产生比近交更为严重的遗传效应。
植物是如何防止自花授粉的呢?原来植物都会“以逸待劳”,利用风力、水流、昆虫等媒介尽可能远距离传播花粉。
而且许多显花植物还有一项特殊本领,即便是正常可育花粉落到“自己的”柱头上也会阻止其完成受精过程,这就是所谓自交不亲和性。
自交不亲和性在植物界中广泛分布,超过60%的被子植物都有这种特性,涉及大约320多个科。
说来有趣,达尔文一生饱受近亲婚配带来的苦难,他与表妹艾玛婚后生了10个孩子,其中3个夭折,3个终生不育。
生物技术结课论文1900字_生物技术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物技术结课论文1900字_生物技术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生物技术结课论文1900字(一):转型发展背景下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办学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教学质量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各院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应用技能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和相关行业的需求,为此,我国国务院明确指出,各地高校需向技术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技术型人才,在这样的转型发展背景下,就需要各院校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总结了几点转型发展背景下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转型发展;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技术在改良食品原料和提高食品加工品质中的重要性,为此,不少院校均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这一学科,目的在于给社会培养更多食品生物技术应用人才,但是,从我国当前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院校仍采用传统理论灌注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会导致学生感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枯燥、乏味,从而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其真正掌握食品生物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其难以有效的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实践,基于此,就需要各院校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转变专业教学定位食品生物技术指的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蛋白质工程、酶工程、酶分子进化工程等)刘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基因进行改良,或制造食品添加剂等,来改善食品原料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产量,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同时还需掌握食品加工用原辅料的质量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工艺条件等,也即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就需要各院校转变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定位,将其定位为技术应用型专业,并围绕这个定位,不断优化专亚结构和教学模式,才能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能在非豆科植物根部进行共生固氮的放线菌是______属。
2、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类型。
3、TCA循环是指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4、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它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_____和必要的______。
5、许多霉菌可用作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如______和______等;有的可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如______和______等;有的可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______等;有的则可产生剧毒的真菌毒素,如______菌产生的______毒素等。
6、微生物是一切______生物的总称,其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8、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10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前4个层次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
9、检出营养缺陷型一般有四种方法: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和④ ______。
10、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而______和_____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分。
二、判断题11、古生菌是一类细胞壁上不含肽聚糖的原核生物。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1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生物科学领域毕业论文范文
生物科学领域毕业论文范文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毕业论文范文中,需要遵循科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格式,包括主题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
以下是一个例子供参考:生物科学领域毕业论文范文一、引言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和进化等方面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来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期增加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并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对象本研究使用了普通大豆(Glycine max)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采用相同的营养底物和生长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2.2 实验设计将普通大豆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不同光强的环境中,分别为高光强组、中光强组和低光强组。
每组重复三次,以减小可能的随机误差。
2.3 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光合速率测定仪对不同光强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进行测定。
通过采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光强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3.1 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较低光强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较低;而在较高光强下,光合作用速率较高。
这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
此外,光合作用速率在中等光强下也呈现适当的水平。
3.2 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测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机制包括光系统II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
较低光强下,光系统II的光化学反应相对较弱,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的提高。
而在较高光强下,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速率加快,进一步促进了光合作用速率的提升。
四、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并揭示了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机制。
这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优化光合作用的利用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调控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hnson B. The 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on photosynthesisin soybean plants. J Agric Sci. 2000;138(4):457-463.[2] Brown C, Williams G.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soybean plants grown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Photosynthetica. 2005;43(2):285-289.请注意以上范文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真实研究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与人类论文院(系)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应用数学姓名学号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课程小论文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xxx(xxx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摘要:HIV是一种人体免疫缺陷病,治疗难点主要在于病毒复杂多变,潜伏时期较长,制备高效价的针对gpl20的特异性单抗,和研究出特异性强,能在人体内定向表达的HIV抗体基因,再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鸡尾酒药物疗法是治疗的新思路;在现今还不能治愈HIV患者情况之下,早期诊断显得更加重要,基因工程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一出现,很快被用于HIV诊断试剂的研究和生产;新型质粒DNA疫苗取得良好的初期成果,转入用重组酵母中表达可省去佐剂的添加;但是由于HIV的高隐蔽性,善于隐藏抗原,躲避杀伤性T细胞,高突变型,传统治疗方法无法根治;天然植物提取剂,如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多糖,还有我国新疆地区的“生命营养液”,都被证明对抗HIV有效;CCR5 基因参与HIV感染的细胞因子,其变异体,CCR5Δ32被证明对抗HIV行之有效,因此结合锌指蛋白核酸酶( 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一类经人工改造的核酸内切酶),表现出DNA 结合特异性,为科学家研发出更简易的新型基因组靶向修饰技术带来了希望,可将CCR5Δ32基因转入表达。
一种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TALE) 也和ZFNs有相似效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值得庆贺的是,诺奖得主Baltimore用两个名为b12和VRC01的抗体,成功让小鼠免疫HIV,不过eCD4-lg抗体抗病能力更好,但其是否在人体内表达还尚待研究。
关键词:HIV 基因工程HIV抗体HIV疫苗HIV诊断gp120特异性单抗CCR5Δ32基因重组酵母细胞“生命营养液”ZFNs TALEs b12抗体VRC01抗体eCD4-lg抗体1.HIV感染机理与治疗难点1.1 HIV患病机理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1】。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它可以通过性行为和血液、母乳传播。
1.2 HIV治疗难点首先,HIV变种多,疫苗很难具有普适性。
HIV病毒分为两种亚型(HIV-1,HIV-2,其中HIV-1是主要的致病病毒),HIV-1和HIV-2 在基因序列上差异甚大,以致于它们的外膜糖蛋白常常不能引起交叉免疫反应,这些不同病毒进化枝或株系在基因序列上的差异导致世界上不同的地理区域需要不同的HIV疫苗,即使同一亚型的病毒在不同患者体内,病毒的毒株也不相同。
其次,传统的通过主动免疫的思路来研制疫苗方法行不通。
经典的开发疫苗的办法是使用全部或部分非活性病毒来诱导免疫力,但艾滋病病毒努力隐藏了大部分抗体容易识别的外部结构【2】。
因此,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还可以对抗病毒的各种不同的突变的分子是十分困难的。
1.3 治疗HIV的主要思路HIV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即游离于细胞外和与细胞相结合而传播,因而有效的HIV疫苗必须能诱导出抑制性传播病毒的粘膜免疫和抑制病毒直接进入血液的系统免疫,这说明一个有效的HIV 疫苗应能使游离于细胞的病毒能被抗体结合中和,或与细胞相结合的病毒能被细胞免疫清除。
HIV一1外膜蛋白gpl20是HIV感染早期最早出现的蛋白抗原之一,在HIV 侵染靶细胞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在感染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重要的抗原表位及与受体结合的位点,使其成为研究HIV疫苗和抑制HIV感染药物的重点。
制备高效价的针对gpl20的特异性单抗,可以为HIV感染的检测和研究提供特异性的工具[3]。
此外,研究出特异性强,能在人体内定向表达的HIV抗体基因,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鸡尾酒药物疗法也是治疗的新思路。
同时,也应当不断提高对HIV患病机制的理解,加强对抗HIV的抗体蛋白以及天然生物(如植物)提取试剂的研究。
2、基因工程为HIV提供更精准的诊断2.1 基因工程初显神威为了提高HIV的治疗,首先得提高其诊断水平,以保证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防止HIV的大量传播,提高输血安全性。
第一代HIV诊断试剂于1985年产生,使得经血液感染HIV的危险由1984年的0.2%下降为1988年的1/40 000~1/250 000,但由于与培养HIV的H9细胞的成份发生反应,出现较多假阳性反应,检测早期感染的敏感性也不好,所以产生了第二代诊断抗体。
由于那时基因工程的兴起,为治疗HIV提供了新思路,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一出现,很快被用于HIV诊断试剂的研究和生产[3]。
第2代试剂的主要特征是使用重组或合成多肽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第1代试剂有所提高。
据测算,使用第2代试剂,窗口期(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平均比第1代试剂缩短20.3天,输血感染HIV的危险下降到1992年的20.5/百万(高流行区)和4.7/百万(低流行区)。
2.2 基因工程在HIV治疗中的应用已成常态1986年,在西非的AIDS病人标本中又分离出另外一种HIV,称为HIV-2。
用HIV-1抗体初筛试剂检测HIV-2阳性标本常常发生漏检。
而应用基因工程,在试剂在包被的HIV-1抗原中加入HIV-2gp36多肽,使得标本中的HIV-1和HIV-2抗体均可显示阳性。
第三代检测抗体由第l代和第2代的间接法改变为双抗原夹心法,酶标记物由抗人IgG改变为特异性HIV抗原。
这种试剂可以检测HIV的不同亚型包括IgG、IgM、IgA等,并且不需要将标本过度稀释来保证特异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第3代试剂比第2代试剂检出HIV抗体可提前4~9天,假阳性率大约为0.26%。
第四代试剂结合了两个不同的检测概念,同时检测HIVl/2/O抗体和p24抗原,p24抗体的加入缩短窗口期至是6.2天较原先试剂提早四天,窗口日期缩短了65%。
3、HIV新型疫苗的制备(质粒DNA疫苗)3.1 质粒DNA疫苗效用评估表达大多数HIV 蛋白的活的减毒疫苗在灵长类实验中曾被证明是最好的免疫原,然而高度减毒的SIV(一种和HIV性状相似但毒性较弱的病毒)可以保护成年的恒河猴不受HIV 的感染和初生的恒河猴不产生艾滋病,不过,有些受保护的成年恒河猴最终还是发展成为艾滋病,因而采用这种活的减毒病毒方式生产HIV 疫苗是行不通的[4]。
失活病毒疫苗在人类预防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方面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在SIV/恒河猴模型中进行的评价却令人失望。
通过重组DNA 技术产生的高度纯化的病毒蛋白对于人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高度有效的免疫原,但是应用于HIV时发现它不能诱导体内产生CTL 应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是白细胞的亚部,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
)T 细胞不能预防感染,但能控制HIV的复制。
目前已知一种名为CD8的T 细胞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机理控制HIV的感染(1)通过细胞毒功能杀死感染的细胞;(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病毒复制;(3)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如MIP-1 MIP-1 和RANTES 而抑制病毒进入[5]。
因此,一个理想的HIV 疫苗既要产生具有广泛交叉反应的抗体又要产生高水平的抗病毒T 细胞。
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质粒DNA疫苗。
因为它们能简单地诱导两种名为CD4和CD8的T细胞应答。
质粒DNA疫苗在恒河猴能诱导SIV特异性CTL应答。
这种疫苗诱导的免疫能促进第二次CTL应答的产生并能控制随后的致病性。
采用质粒DNA免疫原作为HIV候选疫苗的人体早期试验研究已在进行中。
它的内容包括由编码Env 和/或Rev 蛋白的治疗性DNA疫苗,以质粒DNA活的重组病毒或基因缺失病毒作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或者采用初始免疫和加强免疫(prime-boost)相结合的组合疫苗策略。
除裸露的质粒DNA外,病毒载体正逐渐被用来携带各种HIV 基因,最常使用的病毒有:水痘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腺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等,其中腺病毒下面我将会提到,将它作为载体,产生了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小鼠成功获得免疫HIV能力。
MV A是一种高度减毒的病毒毒株,将其作为HIV 疫苗载体不久将会在早期人体试验中进行评估。
作为HIV 疫苗载体,研究最为广泛的水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只用DNA 作为初始免疫和加强免疫则不能控制致病性免疫缺损病毒的进攻,这是因为DNA 本身不能有效产生高水平的T细胞,但是在DNA 疫苗中加入各种常规佐剂、基因佐剂和包裹DNA 的微球,则其免疫原性可增加5~10倍。
3.2质粒DNA的酵母制备方式那么问题又来了,加入的这些佐剂是不是是流程更复杂化?大公司是不是又可以从中榨取剩余利润?实际上,现在已经可以从酵母中表达这些DNA疫苗了,同时因为酵母细胞具有多种天然的佐剂成分如葡聚糖、甘露聚糖, 进入体内被DC细胞(树突状细胞)吞噬之后可以促进DC的成熟、分化,激活DC产生IL-12和增强DC对抗原的提呈能力。
因而,以酵母为载体的疫苗具有较强的佐剂效果。
其中,得说明IL-12是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它被广泛用于激活体内T 细胞和杀伤性N 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从而保持CTL的免疫治疗作用。
艾滋病患者体内由于IL-12的缺乏,CD8 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严重受损[6]。
所以在设计疫苗时将IL-12编码基因与Gag蛋白编码基因一起装载到酵母载体内, 以期获得疫苗的最大效用。
为分析疫苗的有效性,设计了Gag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 分别在小鼠和食蟹猴身上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小鼠分别于第0天和第7天各免疫注射1次,于第14天处死,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并将细胞与Gag肽一起培养。
用ELISPOT 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FIN-γ(γ-干扰素)的分泌。
经疫苗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在体外再次遇到Gag抗原刺激,可以分泌大量的FIN-γ。
为验证实验结果,在食蟹猴身上做了同样的实验。
并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证明了疫苗主要是通过诱导CTL反应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
另外,带有IL-12的疫苗比缺乏IL-12的疫苗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7]。
4.不断出现的治疗漏洞考虑近些年HIV治疗取得的进步,关于HIV疫苗的研制尚存在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