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能弘道(上)》共29页文档
【原创】张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的光辉人格
【原创】张⾦:⼈能弘道,⾮道弘⼈----孔⼦的光辉⼈格⼈能弘道,⾮道弘⼈----孔⼦的光辉⼈格《论语》读后感湖南常德市⼀中张⾦⼈的⽣活是有层次的,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就说,最基本的是⽣理的需要(⾐⾷住⾏),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的需要,⾃我的实现需要。
孔⼦在⾃⼰的⼀⽣中,以 “⽴⾔”“⽴德”作为⼈⽣的追求,以⾃我实现为⼈⽣的追求,成为了⼀名⽂化巨⼈。
春秋战国时期是⼤动荡、⼤发展的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杀伐天下,黎民百姓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在这⼀时期,⼤部分⼈只能为满⾜最基本的⾐⾷住⾏等⽣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疲于奔命,但是也有⼀部分⼈并不⽌最基本的⽣活层次,他们有更崇⾼的⼈⽣追求。
这⼀时期⼠林阶层也随之兴起,他们积极进取,希望凭借⾃⼰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来驰骋政治舞台,实践⾃⼰的学说,实现⾃我的⼈⽣价值。
其中孔⼦就为了达到⾃我实现的需要,在社会的⼤动荡、⼤变迁中不断求索,⽤毕⽣精⼒实践⾃⼰的道,最终成为“圣⼈”。
孔⼦说:“⼈能弘道,⾮道弘⼈”,他有⾃⼰的⼀套理论学说,不靠道本⾝来弘毅⼈,却靠⾃⾝的坚守和追寻去弘扬⾃⼰⼼中的道。
在孔⼦看来,若“有美⽟于斯”,勿“韫椟⽽藏”,⽽应该“求善贾⽽待沽”,孔⼦的⼈格、理想、学说就是他的美⽟,就是他的道,不求美⽟本⾝藏着,被动待其发光,⽽求其主动的⼈⽣选择,展现⾃我的价值,让⾃⼰去弘扬⼰道。
从这个⾓度看,孔⼦觉解很早,因此他超越了普通⼈最基本层次的需要,⽽追寻更⾼的⾃我实现的需要。
下⾯我们具体从⼏个⽅⾯来说明。
⼀、提倡以礼乐维护社会秩序孔⼦看到了这个风⾬飘摇的时代下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意识到了社会变迁的弊端和消极⼀⾯,当诸侯、⼠⼤夫等醉⼼于篡夺权位,称雄天下,甚⾄不惜⼦弑其⽗、⾂弑其君,天下混乱不堪,没有稳定的秩序,从周天⼦到天下⾂民,都深受其害。
孔⼦知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民⽆法安定,社会也不能健康发展,⽣者难以求得幸福,所以希望把混乱的社会导向正轨,重新建⽴合理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紧紧有条、井然有序,不再混乱动荡、乱七⼋糟。
孔子的教育信仰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的教育信仰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教育工作崇尚和标榜。
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
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何以沧桑的唯有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论语·子张》)为了传道救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相近,习相远”之人性观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点,他正是看到了教育工作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才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取得了德育上的伟大成就;“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是孔子对教育价值认识从人到社会的延伸,“讲信修睦”“修道致和”,教育不仅可以育人美善,也可以协和社会,谋天下大同。
这是孔子对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对教育意义高度认同的体现,更是他对教育事业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和驱动;“君子”“仁人”是孔子的教育目标。
孔子要培养的是具有完整人际关系、并能行仁致道、实现“大同”的君子。
“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礼是君子的道德规范,义是君子的收藏价值取向,知是君子的智慧能力,中庸是君子的处事原则;“修己”“立人”体现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为了培养君子,实现教育价值,孟子先从自身的完善做起,修己之德,具备为师学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安贫乐道,献身教育。
同时他全力钻研立人之法,确立社会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二、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孔子说:“诸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通过孔子的终其一生年谱,我们能够发现,教育信仰在他心中的位置,随着他的爱情境界是逐步人生提升的。
1.幼年习礼,好古敏求——孔子教育信仰崩坏阶段孔子出生鲁国,西周文物比较佛经保存比较完好,这样的社会风气文化环境为他“志于学”和树立坏人生榜样提供了好条件;孔子幼年时就对“礼”个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孔子母亲也注重教养;孔子的先世原是商代王室,家族中多有邹韬奋名士,这对孔子志学、致道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雅石共赏——《弘道》
张玉瑞 (北京)/赏析《弘道·弘道养正 日新其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并行者三,必有师尊。
日新其德,三省身心。
弘道养正,至善至臻。
华夏文化,渊源流深。
图呈寄寓,修行法门。
石出宝岛,两岸同根。
品石养性,天地同欣。
古往今来,对道的发扬光大,乃人之天职,亦乃文化事业之天职。
霓裳羽衣:石屏如卷,天工妙笔写丹青。
浑然邃古高风。
枯墨勾描勒线,骨力透锥锋。
气韵宣苍秀,画影神清。
内涵更精,寓典故、炫通灵。
问道孔丘老子,栩栩如生。
古今何异,人弘道、正气养浮生。
注文化、不辍躬耕。
注:《论语·卫灵公十五》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编者按:本刊2018年第一期刊登了温德坤先生撰写的《宝岛寻宝记》,在石界引起较大反响。
文中记录的这方画面石,系台湾花莲云龙石,原为著名道士、书法家、赏石家杨昆峰(字春风)珍藏。
杨先生年少时生活在南京,后旅居台湾,曾与于右任、张大千以石为友,一同探讨书画、淘石赏石多年,在台湾和大陆以及东南亚举办过多次石展、书法展。
临终前,将此爱石托付给花莲赏石协会理事、玉石学会辅导会长吕金恋。
2017春季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期间,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辽宁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大连弘道赏石文化会馆馆主温德坤有幸与此石结缘。
现将此石以《弘道》为主题刊出,共邀石界同好者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以求雅石共赏之乐趣!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芥子园画传》笔墨论“笔有法也,曰骨力,曰苍秀,曰雅致,曰中锋。
”孔子年轻时曾问道于老子,受益匪浅,归来对弟子曰:“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老聃,真吾师也!”春媚( 泸州)/赏析《弘道·三教同源》在南岳衡山,儒释道共居一山、共处一庙的景观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一奇,此石背面一峰雄奇壮美,正面三人高古巍然,仿佛三圣正观自然而论道于衡山前。
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传统文化+9明德弘道(课件)
晓事明理
第9课 明德弘道
子游礼乐治武城
阅读故事并回答:孔子对子游礼乐治理武城的态度怎样?
肯定和赞许。礼乐治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子游以 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守礼仪,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
广闻博识
第9课 明德弘道
“道”与“德”
自读并说出“道”与“德”的内涵与区别。
内涵:“道”指人人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德”指 人本有的明德。
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
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课文解读
第9课 明德弘道
亲,通“新”
xīn
课文的核心主张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
纲领”。
“明明德”是指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亲民”就是使民 众弃旧图新,完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的完美境 界。
大学的“三纲领”旨在加强道德修养,彰显人性中的美好德行, 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3.弘扬传统美德,加强道德修养,传承文明精神。
名著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
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 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 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 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 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 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 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亲后知至,知至亲 后意诚,意诚亲后心正,心正亲后身修,身修亲后家齐,家齐亲后国 治,国治亲后天下平。)
人弘道,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15:29》读论语,经常也看到像《圣经》那样的几张几节的标准,甚至觉得《论语》不就是关于孔子的言行集,有可能像圣经的Q底本。
儒家“人能弘道”的精神,体现在方方面,当然也受影视剧作品的影响:从张居正到曾国藩,体会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与气节。
但是打开历史,不忍细看,大部分儒生都是悲剧性结尾。
就像李泽厚先生所说,儒家有对于非人格神的提高,有浓厚的悲剧性人文主义色彩。
儒家有义利之辩,有君子小人之分。
儒生有超于现实之上的价值追求,这反而使他们在现实政治中陷入被动。
典型的是万历首辅张居正,儒生从心里瞧不起宦官,希望皇帝能够主持公道,可明末恰恰是昏君辈出,才会有王振、魏忠贤等太监横行。
这来源于明初朱元璋的:废除宰相,六部直接向皇帝汇报的高度集权统治,他不能期望他的龙子龙孙没有几个像他那样勤政,又没有宰相主持大局,明朝的首辅、清朝的军机大臣名义上都只有起草文书草案的权利,而签字权渐渐落入了太监手中,明朝甚至有了专门的秉笔太监,掌印太监等。
因为皇帝荒废朝政,太监的权力日益扩大,东厂西厂大搞特务统治,正直之士遭受迫害。
张居正想要扭转积弊,推动万历新政,也不得不和冯保这样的太监合谋,他也信奉逆序顺守,一起推到了前任首辅高拱。
太监目的明确,手段到位,而且坚持不懈,而且位于皇帝身边,揣摩皇帝心思,获得信任。
儒生们却高举道德大旗,动辄使皇帝难堪,试图从道义上给皇帝施加压力。
因着人的罪行,因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只能靠皇帝自身的反省来维持皇权与道统的平衡,如果皇帝昏庸或者像清朝那样把大臣当做家奴,儒生官员除了行为艺术式的上书,庭杖,贬官之外毫无办法。
这体会了一种无奈,可是在君子弘道的精神鼓舞下,一批批儒生前赴后继。
不断地上书,甚至造成朝政荒废。
俗语说:“君子斗不过小人”,因为小人目标明确,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背负很多价值观念层面的包袱,造成目标不明确,意识到的某些方法也不屑于使用,容易在竞争中失败。
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境(一)
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境(一)大道颓废,孔子不仅周游而不遇,而且遭遇了如何弘道与如何保身的生存困境。
孔子是如何思想和应对困境的呢?后人又当如何思想和应对困境呢?都说孔子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是否一以贯之了呢?让我们看看夫子的另一面。
面对“世丧道矣,道丧世矣”(《庄子·缮性》)的时势,孔子首先从政治入手,力挽将倾之大厦,周游列国,以求见用而为王者师,“以道莅天下”(《老子·六十一章》)。
然而,生活并不那么有情,政治更是残酷。
夫子忧道谋道,奔走于诸侯,却累累如丧家之狗。
此情此景,此际此遇,夫子会作何感想?孔子似乎想退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治长》。
凡引《论语》,只注篇名)。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仅是孔子一时之感叹。
若参照孔子的其它言论,就会发现面对大道的颓废、现实的混浊以及由之而带来的危难,孔子也在思量自身。
思量自身不是把自己纳入利益的斤斤计较,而是把自己与时世相观照,在时世的旋转涌动之中考虑自身。
不思量自身,一味盯着那个外在的目标,冲啊,冲啊,勇而无谋,仅是莽夫之勇而已,决非智者。
所以,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表明孔子并非一味地没头没脑地入世。
为何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显然,危乱之邦,民无安宁,性命难以苟全,轻易入居,恐怕不仅无济于时势,还会祸及自身。
诚然,孔子不入居危乱之邦,不是简单地因为自己的安危利害而逃避,而是历经苦难得出的经验,是哲人的存身存道之法。
《论语》、《荀子》、《孟子》、《庄子》、《史记》等讲了不少孔子遭遇困境和危险的事件,尤其《庄子》之《天运》、《山木》、《让王》、《渔父》、《盗跖》等篇多次言及孔子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夫子当然是圣者,当时就有人说,“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罕》)?“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但纵为圣贤,未必就能以道得位,列身庙堂,治国平天下。
太公不遇文王,何处成就功业?而以道得位并不是个人所能完全左右的事情,更取决于时势。
樊登读书会第7本书-《孔子——人能弘道(全)》
1
不朽与人生的意义
在谈到为什么要为父母服丧三年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 父母之怀。孔子所认为的人生意义首先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出发的。 父慈子孝,“慈”不用教,“孝”需要不断强调。“三年无改于父 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3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孔子是“至圣先师”,他的生日9月28日在民国时期被定为中国 的教师节。
但他的基本教育理念却被忽视,学说被断章取义。 在20世纪初期,“儒学”变成了“书呆子”的同义词。
这源于科举制度和宋明理学家对孔子不遗余力地解读和夸张。死 记硬背和墨守成规的教育方法与孔子所倡导的活泼生动的教育理 念相去甚远。
他一生都在反对“僭越”,主张礼乐治国。 孔子治理的思路是“人口多起来,然后让他们富裕,之后教他们。” 孔子说领导一个国家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主张减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同就好像用水来调水,和就是用各种作料和水来调成汤羹。保持差 异是和谐的必要前提。
2
中庸之道
中庸被人误读,才会导致很多错误。 这是孔子的高明,也是孔子的漏洞。 但伦理学的问题就像射箭,如果没有射中目标,没有一个射手会埋 怨为什么没有一条简单的规则可以使他百发百中。这难度就是射箭 的乐趣,也是生活的乐趣。
2
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2
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孔子不算一个成功的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家。
礼,是让我们做到中庸之道的最佳修炼途径。
《论语》中的人才观
《论语》中的人才观虽然说他的政治仕途并不顺利,甚至说很失败,但是这都无碍于他的政治思想的伟大。
孔子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仁德为根本,以礼乐为依托,以贤人为保障的政治思想体系。
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高深而实用的思想体系,笔者不敢妄自菲薄,随意穿凿,因此单就《论语》中的人才观发表一二浅见,以贻笑方家,为我们现代人所注意。
首先,孔子对人才的重要性有很深刻的认识。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道是封建士人毕生追求的真理,它指引着君主、人臣的思想行为方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信念。
然而,没有人,尤其是没有具有才能的人,道是不能够发扬光大的。
道之兴废在人,世之兴废也在人,而不在于道。
人与道比起来,人的作用还是大的。
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伯》)按杨伯峻《论语译注》:舜有五位贤臣,天下便太平。
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
”孔子因此说道:“(常言道)‘人才不易得’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以及周武王说那话的时候,人才最兴盛。
然而武王十位人才之中还有一位妇女,实际只是九位罢了。
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商纣称臣,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尧舜时代是古代的理想中的盛世,称得上人才的不过五人,而强大的周朝也不过有十位人才而已。
由此可知,人才之可贵。
当然孔子这段话重在颂扬周朝的仁德,他的轻视女人才能也是不可取的。
对于那些身居显位不举贤才的人,孔子是非常鄙视的:“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卫灵公》)人才如此重要,我们又要怎样推举人才呢?这是孔子的又一重要人才思想。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由于古代没有完备的人才选举制度,官职的委任只能依靠当政者的举荐。
孔子的一生:终生弘道崇德 承传传统文化
孔子的一生:终生弘道崇德承传传统文化作者:陈新根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8期【摘要】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者,他在传承上古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新的道徳伦理规范和儒家仁道人文理想,孔子一生虚心好学,创建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键词】弘道崇德;传承;道德规范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孔子的天命观是以弘扬道义、承继传统文化命脉为己任的,认为这是上天赋予其使命,所以他必须做好,尽管屡遭逆境,也要难行能行,始终坚定“道济天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大贡献与影响。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其中的“畏”字,是受困、受到威胁的意思,这是孔子率弟子在周游列国弘道途中被困于匡地时所说,意思是:“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吗?天如果要消灭周的文化,那么我也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既然天不想消灭这些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从容自信,坚信“天之未丧斯文”,维护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
他拿出琴开始演奏礼乐,匡人一看知是圣人,于是离开了。
孔子以仁德之举扭转了危局,被称为善之善者也,也使人感受到其承继道统,传续千古文脉之浩然正气。
孔子对于“斯文”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以及他为继承和传播斯文而努力不懈的精神,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孔子对文化的传承孔子所谓“斯文”即是指“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能将天文所呈之象明辨清楚,而规范社会道德、个人行为与之相合,已经尽善尽美了,文乃“道之显者谓之文”,“化,教行也”,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顺天呈象”而化育天下,这也是文化的来历。
《孔子——人能弘道(上)》
12
天命与命
孔子以仁德为本,坚信尽人事而听天命,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孔子这里,人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上面和外面的命令。天从 人自身内部显示出他的力量。
此书是有关孔子的最佳论著之一。无论是对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此书 都应当作为介绍这位圣人的一本最佳书籍来推荐。 ——弗莱德.德尔梅亚(美国诺特丹大学哲学与政治学讲座教授)
2
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出生在周朝晚期的春秋时代。
当时的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了。周王已经成为木偶,被 强势的诸侯任意摆布。同样,诸侯国内部的一些大臣的家族势力 也威胁着诸侯国君。孔子的家乡鲁国就掌握在孟、叔、季三家手 里。这三家是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裔,所以被称作“三桓”。上 行下效,这三家之主也经常受到家臣的背叛和暗杀。所以孔子一 辈子都在做的事就是如何让这个纷乱的礼崩乐坏的世界恢复秩序。
人生的意义和创造不朽的现实都始于孝道,但不止于孝道。 孔子5岁的时候,鲁国的一位智者叫做穆叔的,就说过“立德立功 立言”的三不朽。孔子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人只有首先实现在家中的意义和不朽,才能够追求在历史上的意义 和不朽。
14
作为哲学家的孔子
15
作为哲学家的孔子
孔子并不想成为一个哲学家,他只是在研究如何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
10
人与天
但孔子很重视祭祀,他对祭祀的支持,与其说是为了讨好祖宗的神 灵,不如说是为了活着的人更有凝聚力。 儒家并不肯定祖宗的神灵是否存在,但儒家确知,这样的礼仪可以 使人们由于共同的祖先而产生相互的认同感。
世界文化遗产之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故里,天下第一家
世界文化遗产之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故里,天下第一家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
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编号:704)。
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
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
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
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
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出生颜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颜征在”,孔子之母。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
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徵在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14岁时,颜徵在因操劳过度而逝。
孔子生前在自己的故乡曲阜开坛授学,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地打上了儒学烙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堪称宫殿之城。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与孔庙毗邻,共有九进院落,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
中国风道德讲堂孔子教育通用PPT课件资料
目录
什么是道德?道德有哪些功能及作用?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
道德之极”。《管子-君辰下》
“道德定于上,则百姓花于
下”。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0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 德体系的性质。
0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唱歌典 学模范 诵经典 发善心 送吉祥
第一部分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 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话说“人能弘道”
话说“人能弘道”作者:周德义来源:《教师·上》2020年第01期摘要:“人能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意为人能把道义发扬光大,而不是道义能使人的才能扩大。
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
”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
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文章围绕“人能弘道”阐述观点。
关键词:“人能弘道”;含义;论语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1-0003-01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其中“弘”即是弘扬、光大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弘扬“道”是人类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
“道”不可能自主地去发扬光大,而只有通过那些热爱真理和正义的人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生命,才能弘扬光大真理和道义。
比较全面完整地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中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类能够“弘道”,即人类具有“弘道”方面的能力。
现代科学证明,世上万物是逐渐地发展演变的,人类是进化来的。
对此,笔者在《心觉》第二章“人之为人”里有过较为详细的描写,现摘录如下:人类起源于动物界,又超出了动物界。
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成为自然界的改造者和建设者。
人之所以能够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有思想,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和生活……人类、人性与人身都是进化的产物。
人心既是建立在人体之上的,人心的种种表现也与身体组织机能密切相关。
人是宇宙之精华。
人心既是宇宙创造的最高精神成果和最为完美的生命形式,也体现了宇宙精神及其自我创新的能力。
人心既是天性自然、不假雕琢的,也是社会创造的,还是人心自我磨砺形成的自由意志的呈现。
二是人类自觉“弘道”,即人类具有“弘道”的责任担当。
人类代表了宇宙的最高理念和精神境界。
天生万物,人为贵。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孟子继承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观念,主张人性本善论。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PPT课件
1.儒家教育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等,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
极 2.儒作家用提;倡 “仁”、“德治”、“民本”思想,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3.儒家道德伦理观中提倡“孝” 、 “仁义” 、 “诚信”
等,
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4.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
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5.儒家主张 “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有着现实意义。
.
25
(高考模拟)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 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12分)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
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
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
9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三年,吴攻陈,兵荒马 乱,孔子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3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 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国
3、教育上:孔子奠定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4、对亚洲甚至世界 都产生影响
亚洲:
汉朝以后,儒学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孔子的六个面向
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孔子的六个面向文I王正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师”“文宣王”,历代有关孔子的著述层出不穷;而经过近代以来对孔子的批判与重估后,孔子现在被理解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之一。
这种评价的古今之变,既意味着人们对孔子的理解摆脱了传统中国对孔子的过度神圣化与完美化,又体现着我们现在对孔子的理解其实是在西方的学术分科和现代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孔子的理解,已经无法摆脱西方的视野了。
那么,这样带有西方思想色彩的对孔子之理解到底利弊如何?会否导致我们认识不了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孔子呢?这样的问题对西方人来讲可能更为致命:作为从来没有进入儒学文明圈(指东亚和东南亚)的西方人,他们可能真正理解孔子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万分困难的,历代汉学家、在西方工作的中国思想研究者、面向西方的中国学者,都进行了非常艰辛的工作。
应当说,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很多对孔子的阐发也十分深刻。
但其中始终存在着两个问题:此前的诸多研究未能多维度呈现孔子在中国传统中的丰富面向,而且它们对孔子的呈现还是难以摆脱固有的西方哲学思想之视野。
而笔者近来读到的倪培民著《孔子,人能弘道》一书,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从而更好回答了上面的一系列问题。
倪培民这本书的的最大特色在于他既不是从传记角度来阐述孔子的一生,也不是从概念范畴的体系来介绍孔子的思想,而是从孔子在古今中西不同视野下所呈现的多重面向来言说孔子。
所以他既讨论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作为开宗立教者的孔子”,也讨论了“作为哲学家的孔子”“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更讨论了“作为凡人的孔子“。
这六个面向的选择,可以看出倪培民的良苦用心和他对孔子的深入理解。
孔子首先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所以当然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记述孔子的人生经历。
但是倪培民在讨论“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时提示我们,孔子的形象与意义是不断被后世所塑造的,所以历史上的孔子既包括孔子本身的历史也包括关于孔子的历史,而关于孔子的历史就是儒学在孔子之后的发展。
道德的好处
道德的好处2012-06-28 鲍鹏山光明日报点击: 815《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既然道不弘人,道为什么对人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道德?其实,当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时,孔子就毫不委婉地回答:“君子固穷。
”这不仅是在子路天真烂漫的额头上猛击一棒,也是对一般人理解的道德有效性的当头一棒。
但是,孔子对子路的回答里,“君子固穷”四个字后面还有六个字:“小人穷,斯滥矣。
”这六个字和前面四个字是对照着说的,是把小人和君子做对比说的。
什么叫滥?滥就是河水泛滥。
河水在河床里面流动时,是有它的规则和道路的,一旦泛滥,就没有规则了,没有正当的道路了。
小人亦然:他的欲望不能实现,他的事业不能成功的时候,就会像河水泛滥一样,没有方向、没有原则,无所不为。
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有没有道德的约束,有没有道德的信仰,结果是不一样的。
君子固穷,但穷且益坚,穷不失志,“久约不忘平生之言”(《论语·宪问》)。
他永远有尊严,永远有人格;即使在困窘之时,仍然有那样的一种精神,有那样的一种气质,仍然高贵而凛然不可侵犯;他不会变得猥琐,这就是君子。
他的人格不会因为穷而堕落。
他的精神不会因为穷而萎缩。
他的气质不会因为穷而委琐。
这难道不就是道德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吗?小人正相反。
在得志的时候,小人也许还有一些派头,一些模样,一旦“穷”,他就会失去方向,就会无所不为了,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就会下流,就会堕落。
这个时候不用别人来收拾他,他自己就会自轻自贱。
所以,最大的失败一定是人格的失败,最大的穷一定是人格上的穷,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这就是道德的有效性:道德不会保证我们成功,但是道德能够保证我们不会堕落;道德能够保证我们在失败的时候仍然是有精神的。
在《论语·卫灵公》里面,孔子对子路还说了一句话:“由,知德者鲜矣!”显然,在和子路的对话里,孔子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道德的内涵,对于道德的最高境界,真正理解的人太少了。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一)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五十一)【原文】14·42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
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评析】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
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14·43 原壤(1)夷俟(2)。
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注释】(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
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
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
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
”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文】14·44 阙党(1)童子将命(2)。
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3)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文】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
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评析】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
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