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集锦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中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集气瓶C.量筒D.试管4、下列仪器中,可与试管、烧杯、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A.集气瓶B.漏斗C.量筒D.锥形瓶5、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B.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C.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D.使用天平时,用手取用砝码6、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B.易使酒精灯熄灭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C.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B.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C. 取液后的滴管,放置时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9、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集气瓶B. 量筒C. 试管D. 烧杯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 8mLB. 大于8mLC. 小于8mLD. 无法判断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 实验室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一些无毒性的试剂C. 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可以不作处理D.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实验台上,致使酒精溢出燃烧,可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1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实验操作题一: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分装题目:现有固体试剂氯化钠、氧化铁和硫酸铜,试室内有10 mL的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试剂的使用和分装操作。
要求: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摩尔比为2:1。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操作步骤及答案: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00 mL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 准备一个1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取10 m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
- 准备一个1 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2 mol氯化钠溶液和1 mo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 L。
- 摇匀,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铜摩尔比为2:1的反应混合液。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 mL氯化钠溶液和1 mL氧化铁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00 mL。
- 摇匀,得到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以上为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及答案,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制备所需的化学试剂溶液。
2024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一、选择题1.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安全措施?A.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回原试剂瓶。
B.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以感受其性质。
C.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正确答案)D.实验过程中,随意品尝化学药品的味道。
2.下列关于量筒使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量筒可以用来直接加热。
B.读数时,应使量筒垂直于桌面,并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正确答案)C.量筒的精确度可以达到0.01mL。
D.量取液体时,应将量筒放在桌面上,一手握住量筒底部进行倾倒。
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哪项步骤是不必要的?A.将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
(正确答案,但此题表述为“不必要”,实际应为“必要”步骤的反面提问,故实际答案应为描述错误或不必要的操作)B.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C.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部要紧贴烧杯内壁。
D.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以防止液体溢出。
4.下列关于试管使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试管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无需预热。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正确答案)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以降温。
D.试管可用于取用任何体积的液体。
5.在进行蒸发操作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蒸发皿中液体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B.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正确答案)C.蒸发时,为了加快蒸发速度,应持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
D.蒸发结束后,应立即将蒸发皿从铁架台上取下并放在实验桌上冷却。
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以防止液体溅出。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应向着手心以防止标签被腐蚀。
(正确答案,但此处为错误描述的反面提问)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化学会考试题《实验操作》集锦
化学会考试题《实验》集锦1.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量筒2.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容量瓶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量筒B.容量瓶C.烧杯D.试管4.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容量瓶B.烧瓶C.量筒D.试管5.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蒸发皿B.试管C.量筒D.烧杯6.下列仪器不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石棉网B.蒸发皿C.容量瓶D.试管7、化学实验室,金属钠着火时,可选择的灭火材料是A、泡沫灭火器B、水C、干冰(CO2固体)灭火器D、沙子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D.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以配制稀硫酸10.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纯度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直接用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氯气的气味D.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11.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钠B.氧化钙C.氯化钠D.氢氧化钠12.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不易变质的是()。
A.次氯酸B.金属钠C.碳酸钠D.氧化钙13.化学实验室中,下列试剂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A.KOH溶液B.浓硝酸c.NaCl溶液D.稀盐酸13.下列试剂可用无色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氯水C。
浓硝酸D.稀硫酸14.以下物质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C.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15.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存放在试剂瓶里,并往瓶中加一些水进行“液封”B.浓硝酸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少量金属钠浸没于水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16.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溴存放在试剂瓶里,并往瓶中加一些水进行“液封”C.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少量金属钠浸没于煤油里1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盛在棕色试剂瓶里,并贮放在黑暗且温度低的地方B.少量的金属钠存放在水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D.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以防溴挥发18.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密封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B.少量金属钠保存于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漂白粉保存在敞口容器中19.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
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一:化学变化的现象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一:化学变化的现象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二:分子的运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二:分子运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三:粗盐的提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三:粗盐的提纯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五: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五: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级姓名试题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七:用氯化钠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七;用氯化钠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级姓名题:的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八:酸的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九:碱的性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九:碱的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初三化学学生实验操作考查试题班级姓名试题十:盐的性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记分表试题十:盐的性质监考教师考查班级。
初三实验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实验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1. 试管、试管架、滴管、烧杯、量筒、天平。
2. 化学试剂:食盐、水、稀盐酸等。
3. 其他: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等。
三、实验内容
1. 称量一定量的食盐。
2. 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溶液。
3. 观察食盐溶解的过程,并记录溶解现象。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天平称量5克食盐,放入烧杯中。
2.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3. 使用玻璃棒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
4. 观察食盐溶解的过程,记录食盐溶解时的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打破仪器。
2. 使用天平时要注意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
3. 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回原位。
六、实验答案
1. 称量食盐时,天平的读数应为5克。
2. 配制食盐水溶液时,食盐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
3. 观察到食盐溶解时,开始时食盐颗粒逐渐变小,最终完全消失,溶液体积略有增加。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同学们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并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结束语
本次初三实验操作考试题及答案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共20套)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共二十套)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一)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实验目的:1.使用药匙、纸槽两种方法分别将粉末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里;2.使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里。
二、实验用品:干燥的试管(Φ20mm×200mm)3支、试管架、药匙、硬纸条(规格与试管相配)、镊子、洁净纸、干净细沙(代替粉末状固体药品,盛装在广口瓶中)、碎石(代替块状固体药品,盛装在广口瓶中)、盛放废液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1分2.用药匙将细沙放入试管里。
A.启开药瓶,瓶盖倒放在桌上。
(1分)B.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从药瓶中取细沙,并伸入试管底部,细沙无洒落。
(1分)C.细沙全部落入试管底部,试管内壁不附有细沙,所取细沙的量盖满试管底部。
(1分)3分3.用纸槽将细沙放入试管里。
A.用药匙将细沙放入纸槽里,细沙不洒落。
(1分)B.将试管横放或倾斜,把盛有细沙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直立细沙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1分)2分4.用镊子取碎石放入试管里。
A.启开药瓶,瓶盖倒放在桌上。
(1分)B.用镊子夹取一块碎石,伸入横放的试管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碎石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
(2分)3分5.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盖好药瓶,整理复位,药匙、镊子用纸擦拭干净,将试管冲洗干净,擦净桌面。
(1分)1分合计10分(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一、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实验用品:碎石或大理石(装在广口瓶里)、木条(装在烧杯里)、酒精灯2个、镊子2支、石棉网1张、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火柴(放在表面皿上)、洁净的白纸、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1分2.先点燃一个酒精灯,再用镊子夹取木条和碎石或大理石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试题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试题1.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滴加液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气体验满【答案】A【解析】 A、量筒读数时,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操作正确. B、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要铺一层细沙或水,故错误; D、气体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深入集气瓶内.故D操作错误.故选A【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答案】A【解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等,正确,B、过滤时要应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C、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错误,D、称量固体,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故选A【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A.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略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B.量取液体,读数时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冲破滤纸.【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化学试题(1)【题目】加热液体(15分)【器材】试管一支,水一瓶,酒精灯一盏,试管夹一个,火柴一盒。
【步骤】1、向试管中倒入适量水。
(5分)2、点灯,加热。
(5分)3、整理仪器复位。
(5分)化学试题(2)【题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35分)【器材】已装配好的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一套(包括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及铁夹),60ml集气瓶一个,毛玻璃片一块,镊子一把,大理石,稀盐酸(1∶2)、火柴一盒、烧杯一个(内盛细沙用于熄灭火柴)、废物缸1个。
【步骤】1、装入药品,固定试管。
(16分)2、收集验满气体。
(15分)化学试题(3)【题目】组装一套气体发生的简易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15分)【器材】试管一支、烧杯一个(盛半杯清水)、单孔橡皮塞一个、玻璃导管2支(120°、180°)、橡皮管一节。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
(8分)A)连接玻璃管与橡皮管(2分)B)连接玻璃管与单孔橡皮塞(3分)C)连接试管与橡皮塞(3分)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分)化学试题(4)【题目】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15分)【器材】水槽1个、集气瓶1个、玻璃片1块、一次性塑料弯管一根。
【步骤】1、将盛水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6分)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
(3分)化学试题(5)【题目】用已调好零点的托盘天平称取1.2g食盐;用量筒量取6mL蒸馏水。
(35分)【器材】调好零点的托盘天平1架(100g)、等质量纸若干张、镊子1把、食盐1瓶、药匙1把、胶头滴管1支(置于空烧杯中)、10mL量筒1只、蒸馏水1瓶、废物缸1个。
【步骤】1、称取食盐。
(16分)2、量取水。
(15分)化学试题(6)【题目】制取氧气,收集并检验。
(50分)【器材】干燥试管1支、带导管的塞子1个、铁架台1个(带铁夹)、酒精灯1盏、集气瓶1个(60mL)、毛玻璃片1块、水槽1个、药匙1把、V型药槽1个、火柴1盒、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瓶(质量比为3∶1)、小烧杯1个(盛细沙用于熄灭火柴)、废物缸1个。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反应题目:利用中和反应制备盐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酸、碱、酸碱指示剂、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等;2. 采用滴定法进行中和反应实验:a. 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b. 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c. 使用碱溶液进行滴定,每滴加入时充分搅拌;d. 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记录滴定液用量;3. 重复实验步骤2,以求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其中,酸溶液中产生的H+离子与碱溶液中产生的OH-离子相遇形成水,同时生成一种化合物,即盐。
当酸溶液中的H+离子的数量与碱溶液中OH-离子的数量相等时,溶液中的酸碱浓度即中和,此时pH值为7,溶液为中性。
【实验题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题目: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 除垢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除去水垢。
例如,在清洗厕所时,可以使用醋酸(酸性)和小苏打(碱性)进行中和反应,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盐,起到除垢的作用。
2. 药物中和:在药物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在胃药中,含有碱性的成分来中和胃酸,以减轻胃部不适。
3. 净化水质:酸碱中和反应可用于净化水质。
例如,在自来水处理中,常用液氯(酸性)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性)进行中和反应,使其沉淀成无害物质,从而提升水质。
【实验题三】氧化还原反应题目: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与还原的含义,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示例。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即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含义: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或者获得氧元素的过程。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在进行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B。
实验时,可以随意更改实验步骤,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C。
实验后,可以将实验器材乱放,不必清洗。
D。
实验时,可以随意调整实验器材的摆放位置。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先取水,再加入硫酸。
B。
先取硫酸,再加入水。
C。
在加入硫酸时,要缓慢倒入,避免产生剧烈反应。
D。
在加入水时,要缓慢倒入,避免产生剧烈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实验后,将废弃物品随意丢弃。
B。
实验时,可以随意调整实验器材的摆放位置。
C。
实验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实验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D。
实验后,不必清洗实验器材。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时,可以随意更改实验步骤。
B。
实验后,可以将实验器材乱放,不必清洗。
C。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D。
实验时,可以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
7.研究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A。
B。
C。
D。
8.XXX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
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给溶液加热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
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给溶液加热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B。
实验后,可以将实验器材乱放,不必清洗。
初中化学实验题精选(含分析解答)
初中化学实验题精选(含分析解答)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可以对语言进行简洁化和修改,如下:化学实验题精选及解答(初三)1.实验内容: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如下:A:锌粒表面上有气泡产生。
反应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B: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同时在远离酒精灯火焰处玻璃管内壁有水珠。
反应方程式:CuO + H2 = Cu + H2O↑。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C:呈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在瓶口形成白雾,同时集气瓶内黄绿色褪去。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D:呈淡蓝色火焰,放热,使小烧杯发热,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2.实验内容: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问题如下:1) 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C、A、D。
2) 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如果不用C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偏高。
3) 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仪器名称。
氧化铜和玻璃管。
氯化钙和U形管实验前。
m1.m2实验后。
m3.m4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m4-m2)/(m3-m1)。
4) 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停止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偏低。
简化和修改后的文章如下:化学实验题精选及解答(初三)1.实验内容: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如下:A:锌粒表面上有气泡产生。
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B: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
反应:CuO + H2 = Cu + H2O↑。
C:苍白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形成白雾。
反应:化合反应。
D:淡蓝色火焰,放热,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反应:化合反应。
2.实验内容: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初中化学常考实验题目
初中化学常考实验题目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A、B、C。
2. 将A试管中加入盐酸,B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C试管中加入纯净水。
3. 将A试管和B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
4.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将C试管的液体分别与A试管和B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二:漂移性质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溶液的漂移性质,了解溶液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D、E、F。
2. 向D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向E试管中加入食盐溶液,向F试管中加入无色草酸溶液。
3. 用滴管分别将D试管和E试管中的液体滴入F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三: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实验步骤:1. 取4个试管,分别标注为G、H、I、J。
2. 向G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向H试管中加入锌粉,向I试管中加入铁粉,向J试管中加入铜粉。
3. 将H试管、I试管和J试管依次插入G试管中并固定,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四:气体的制备与性质观察实验目的: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它们的性质差异。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K、L、M。
2. 向K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向L试管中加入锌粒并加入稀硫酸,向M试管中加入酵母溶液并加入糖水。
3. 用扎有气球的玻璃吸管分别将K试管、L试管和M试管中的气体收集起来,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对比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差异。
实验步骤:1. 取2个试管,分别标注为N、O。
2. 向N试管中加入铜粉,向O试管中加入二氧化硫气体。
3. 向N试管和O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并记录结果。
经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多进行实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 加热氧化铜② 检验氢气纯度③ 停止加热④ 通入氢气⑤ 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2列问题:(注意: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 丁(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接 ,G 接 。
(3)C 处放出的气体为 ,应 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 。
(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 2、H 2O (气)、CO 2、H 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 中试剂足量):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 、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D 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
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 2;② 肯定含CO ; ③ 肯定含H 2O (气);④ 肯定含H 2;⑤ 可能含N 2。
初三实验操作试题及答案
初三实验操作试题及答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3. 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化学原理。
三、实验材料:1. 试管、试管架、滴管、量筒、烧杯等基本化学实验器材。
2.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试液等。
四、实验步骤: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
2.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3.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酚酞试液的酸碱指示作用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
2.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3.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 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
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台。
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实验二: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无色,说明酚酞试液具有酸碱指示作用。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来验证化学知识。
结束语:本次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浓硫酸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资料获悉】⑴⑵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⑶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实验探究】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
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集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江苏常州)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2.(江苏常州)下列有关操作或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B.化学实验室配置消防器材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验纯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3.(江苏常州)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蒸发皿B.温度计C.酒精灯D.玻璃棒4.(江苏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江苏宿迁)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B.给试管加热C.滴加液体D.称量10.05g固体6.(江苏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7.(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验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氢气8.(安徽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10.(福建南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1.(福建莆田)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检验氧气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12.(福建漳州)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正确的是13.(福建晋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点燃酒精灯C.溶解固体D.过滤14.(福建厦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C.读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15.(福州)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16.(广东汕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7.(广东湛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8.(广东肇庆)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19.(广西贵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贵州黔东南州)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将pH 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 .用100 mL 的量筒量取5.55 mL 的稀硫酸 C .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21.(哈尔滨)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22.(海南)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 .用水浇灭B .用嘴吹灭C .用湿抹布盖灭D .用灭火器扑灭熄 灭 酒 精 灯用 滴 管 滴 液加热 液 体A B C DA .取用药品 C .闻气体的气味D .测定溶液的pHB .干燥氧气进气 浓硫酸23.(河南)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24.(湖北宜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5.(湖南衡阳)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26.(湖南娄底)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 (·苏州)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 燃烧匙B. 分液漏斗C. 试管夹D. 烧杯2. (·桂林)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A. 烧杯B. 试管C. 集气瓶D. 胶头滴管3. (·绍兴)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第3题A. 甲—①,乙—①B. 甲—①,乙—②C. 甲—②,乙—②D. 甲—②,乙—①4. (·常州)下列化学仪器需垫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5. (·铜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 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 使用过的胶头滴管可以不用清洗直接吸取其他试剂6. (·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7. (·达州)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量筒量取10 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B. 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8. (·泰州)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 (·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A BC D10. (·重庆A卷)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 看B. 听C. 闻D. 吹11. (·重庆B卷)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 横B. 平C. 竖D. 直12. (·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13. (·无锡)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研磨后闻气味C. 滴加液体D. 测定溶液的pH14. (·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紧胶塞B. 贮存氧气C. 过滤D. 吹灭酒精灯15. (·盐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读取液体体积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装置气密性16. (40306048)(·淮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振荡试管B. 倾倒液体C. 称量药品D. 放置洗净的试管17. (·河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入固体B. 量取液体C. 收集氢气D. 点燃酒精灯18. (·苏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气味B. 点燃酒精灯C. 过滤D. 移开蒸发皿19. (·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稀释浓硫酸C. 测溶液酸碱度D. 称量固体药品20. (·德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2018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的气味C.吸取液体药品D.倾倒少量液体药品【答案】D。
2.(2018•赤峰)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先把胶头内空气挤出,再伸入溶液中吸取,故选项错误。
B、胶头滴管不可代替玻璃棒搅拌,易造成损坏,故选项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正确。
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故选项错误。
【答案】C。
3.(2018秋•京口区校级期末)下列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读取液体体积数C.熄灭酒精灯D.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答案】D。
4.(2018秋•苏州月考)将少量铜绿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A.镊子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D.坩埚钳【解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要用药匙或纸槽。
【答案】B。
5.(2014•青岛)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药品C.读取液体体积D.加入粉末状固体【答案】B。
6.(2018秋•平和县期中)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解析】A、过滤的注意事项: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故A错;B、锌粒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再加入稀盐酸,故B错;C、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故D错。
【答案】C。
7.(2018•绍兴)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②D.甲﹣②,乙﹣①【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江苏常州)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江苏常州)下列有关操作或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B.化学实验室配置消防器材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3.(江苏常州)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
...使用的仪器是
A.蒸发皿B.温度计C.酒精灯D.玻璃棒
4.(江苏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江苏宿迁)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B.给试管加热C.滴加液体D.称量10.05g固体
6.(江苏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7.(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验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氢气
8.(安徽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10.(福建南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福建莆田)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检验氧气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12.(福建漳州)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13.(福建晋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B.点燃酒精灯C.溶解固体D.过滤
14.(福建厦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加热液体
15.(福州)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6.(广东汕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7.(广东湛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8.(广东肇庆)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9.(广西贵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熄 灭 酒 精 灯
用
滴 管 滴 液 加 热 液 体 A B C D A .取用药品
C .闻气体的气味
D .测定溶液的pH B .干燥氧气 进气
浓硫酸
20.(贵州黔东南州)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55 mL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21.(哈尔滨)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22.(海南)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浇灭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灭火器扑灭23.(河南)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24.(湖北宜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25.(湖南衡阳)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26.(湖南娄底)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7.(湖南湘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8.(江西南昌)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29.(山东泰安)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0.(山东烟台)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1.(四川绵阳)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32.(浙江温州)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33.(浙江金华)根据实验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4.(重庆綦江)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35.(江苏南通)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