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II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5修订)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结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及结构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使用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提出22个实验项目可供选择。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在选题时要兼顾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结构化学等几个部分。

建议实验分配如下:热力学7个,动力学4个,电化学4个,表面现象与胶体3个,结构化学2个。

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素。

3燃烧热的测定必做6通过实验进一步明确燃烧热的定义,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以及用量热法测量燃烧热的基本原理。

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原理与构造,各部件的名称以及主要部件的作用、使用方法。

了解气体钢瓶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学会氧气减压阀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熟悉用氧弹卡计测萘的恒容燃烧热的实验方法、步骤。

验证 3 了解积分熔解热和微分熔解热6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学时)必做6程式的使用条件。

初步掌握真空减压系统装置和真空泵的构造,了解各种真空度的范围及获得的方法,熟悉福廷式气压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掌握等压计的构造、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CCl4于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物理化学实验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学时:96/64课程学分:2适用专业(专业类):化学化工类-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性质与胶体化学四部分。

1、学习并了解物理化学实验基本知识,正确掌握并熟练应用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一学年的物理化学实验学习,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正确理解。

3、训练学生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书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

4、通过研究性、综合型实验,使学生得到科学实验的综合训练,培养研究和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本领及科研能力。

5、通过实验培养以下能力:(1)学会正确地使用手册、工具书,培养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

(2)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取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获得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3)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

(4)选择试剂、仪器、实验方法和初步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三、教材及参考资料教科书:《物理化学实验》,孙尔康、徐维清、邱金恒,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参考书:1、《物理化学》(第四版),付献彩、沈文霞、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物理化学实验》顾良证、武船昌、岳瑛、孙尔康、徐维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化学实验基础》孙尔康、吴琴媛、周以泉、陆婉芳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4、《物理化学实验》,蔡显鄂、项一非、刘衍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物理化学实验(修订本)》,北京大学化学第物理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罗澄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7、《物理化学实验》,J. M. 怀特著,钱三鸿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四、说明1.本教学大纲从2005级学生开始使用。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定者:物化教研室 执 笔 人:解 庆 范 2003 年 11 月
4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应用化学专业 01/化学 03 级及以后)
实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英语译名:Experiment of Physics-chemistr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单独设置 适用学生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化学教育、应用化学 实验个数:16(其中包括操作考试) 实验总学时数:84 课程学分数:3 教 材: [1]《物理化学实验》(第 2 版),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高教出版社,1989 年 5 月。 [2]《物理化学实验讲义》(自编)2003.3 教学参考书: [1]物理化学实验(第 2 版),复旦大学等校编高教出版社,1993 年 6 月。 [2]物理化学实验(第 4 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 [3]物理化学实验(第 2 版),罗澄源等编,高教出版社,1984 年 3 月。 [4]物理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化学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年 5 月。 [5]新编物理化学实验,黄泰山等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 月。 考核方式:1、实验操作考查;2、实验内容笔试;3、平时考核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实验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 3、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
数的测定
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
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原理、仪器和方法;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
9
5
综合实验
质的电离常数
离常数的原理,有关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5修订)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结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及结构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使用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提出22个实验项目可供选择。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在选题时要兼顾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结构化学等几个部分。

建议实验分配如下:热力学7个,动力学4个,电化学4个,表面现象与胶体3个,结构化学2个。

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物理化学实验绪论(4课时)[目的要求]1、实验要求(预习、操作等)、考核评分方法、安全防护、实验室规则。

2、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分析、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3、实验报告的要求和格式、数据的记录和表达(列表、作图、数学方程)。

[实验内容](1)物理化学实验绪论(2)误差分析(3)数据处理实验一恒温槽的装配和性能测试(4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装配和调试技术;2.掌握温差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3.绘制恒温槽灵敏度曲线T-t。

[实验内容]装配恒温槽并调试及测定灵敏度。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6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氧弹量热计构造原理, 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操作技术;2.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技术;3.了解QP、QV差别和相互关系;[实验内容]用氧弹量热计测量萘的燃烧热。

《物理化学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物理化学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物理化学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2)(计算化学)3、学时/学分:48学时/1.5学分4、先修课程:化学原理,物理化学(2),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物理学导论或大学物理。

5、面向对象:致远荣誉计划化学方向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计算化学在原子、分子水平上阐明化学问题的本质,在创造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新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和模拟已经渗入到化学学科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化学学科的发展,成为继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后的第三种科研方法。

物理化学课程中量子化学理论、原子分子结构以及统计热力学理论部分可以通过本课程得到具体体现。

本课程主要通过上机操作实验,学习软件使用,辅以理论讲解,加深对物理化学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初步掌握计算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分类6章。

第1章介绍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第2和3章分析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第4章包括分子的结构优化和性质计算;第5章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第6章结合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理想气体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内能、熵、自由能)。

所涉及的知识涵盖物理化学课程中原子分子结构、热力学以及统计热力学部分的内容。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计算讨论、说明、理解和预测原子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基组1、分子轨道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基础2、基组的概念,Slater基组和Gauss基组3、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的使用第二章原子的电子结构计算1、原子的电子结构分析2、电子轨道图形和电子云密度3、基组的影响4、亲和能和电离势第三章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计算1、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2、分子轨道的组成、能级3、分子轨道的形状和电子云密度4、分子光谱5、基组的影响第四章分子的结构优化和性质计算1、分子结构优化2、HF、MP2、CCSD(T)、DFT方法比较3、分子的电荷分布、偶极矩和多极矩4、简正模式、红处和拉曼光谱频率5、屏蔽因子计算6、分子构型扫描7、前线轨道和反应机理第五章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计算1、范德华相互作用2、氢键相互作用第六章理想气体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和溶剂化效应1、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2、理想气体分子内能、熵和自由能的计算3、溶剂化效应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次课1-2节课分子轨道理论和HF方法3-4节课Slater基组和Gauss基组5-6节课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密度第二次课1-2节课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3-4节课亲和能、电离势、光谱项5-6节课综合练习:基组对原子、分子轨道的影响第二周第一次课1-2节课MP2方法、CCSD(T)及DFT理论介绍3-4节课多原子分子结构优化5-6节课方法、基组对分子轨道、结构及能量的影响第二次课1-2节课频率计算及简正模式、红处和拉曼光谱3-4节课分子的电荷分布、偶极矩和多极矩5-6节课综合练习:运用计算化学说明和理解化学现象第三周第一次课1-2节课屏蔽因子计算3-4节课分子构型扫描5-6节课前线轨道和反应机理第二次课1-2节课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能的计算3-6节课综合练习: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第四周第一次课1-2节课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3-6节课零点能、内能、熵和自由能的计算第二次课1-2节课溶剂化效应3-6节课综合练习:化学变化的熵、焓及自由能变五、教学设计本课程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穿插必要的理论讲解。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相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2. 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化学领域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物态变化1.2 热力学基础1.3 化学平衡2. 物理化学实验2.1 量热实验2.2 晶体学实验2.3 分析化学实验3. 物理化学实践3.1 计算化学3.2 显微镜技术3.3 光谱学4. 期末综合实验及成果展示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等)占总成绩的20%;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实验报告和作业占总成绩的2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要求1. 学生应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实验操作;2. 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 学生应按时复习,做好笔记和总结,为考核做好准备。

六、教学保障1. 教材:《物理化学》第5版;2. 实验器材:齐全的物理化学实验器材;3. 师资力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化学教师;4. 教学环境:整洁、安全、适合学习的教室和实验室。

七、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通盘考虑各方面的教学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与化工学院二〇一三年六月《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学时学分:总学时96 总学分 6实验学时96 实验学分 6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三~四学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是继《物理化学》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实验基础课,可作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化学过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化工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实验操作训练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教学层次组成。

每学年在开始实验操作之前,安排若干学时的理论课,讲解内容包括绪论、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报告书写规则等,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物理化学实验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二阶段安排21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际技能的训练。

实验内容涉及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相关内容,包含了物理化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由此可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

第三阶段为学生开设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综合型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目的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物理化学G2教学大纲

化学-物理化学G2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G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531017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G2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1.基本任务物理化学是工程院校化学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先行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定量地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普遍规律。

本大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并初步具备运用物理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节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使其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内容应分清主次,在注意系统性的原则下,针对本学科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视习题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等各个重要教学环节。

为学生成为高级化学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作为理科专业物理化学的教学以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如下:1.相平衡掌握相、相数、自由度等概念;会应用相律进行有关计算;掌握单组分系统的相图;掌握杠杆规则;掌握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掌握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掌握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和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掌握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2.电化学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及法拉第定律,熟练掌握可逆电池的相关知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了解极化、超电势、电解时的电极反应等内容。

3. 界面现象掌握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应用;了解拉普拉斯方程、开尔文公式及其应用;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的应用;掌握接触角、润湿、铺展等概念及杨氏方程的应用。

物理化学实验II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II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II(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ry II)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实验技术和常用测试仪器的方法,掌握必要的实验数据处理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巩固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查阅文献、思维、现象、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向科研能力的转化.二、课程修读要求和预修条件:具有一定的无机、有机及分析化学和数学、物理基础,并已修完物理化学I和物理化学实验I。

三、课程内容:共11个独立实验(易挥发液体燃烧热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硫磺溶胶制备及其ζ电势的测定,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差热(DTA)、差动(DSC)分析,丙酮碘化反应,电动势法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不同外压下液体沸点的测定,接触角的测量),每位学生选择其中的4个进行具体的实验工作。

四、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独立实验的选题,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在独立实验的选题方面考虑:①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它可以用化学法、电导法、pH法和光度法。

在独立实验中学生用电导法和pH法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②应用已经学过的一种实验方法,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例如,通过萘的燃烧热测定,掌握了固体物质的燃烧热测定基本方法,在独立实验中要求学生测定易挥发液体燃烧热及苯的共振稳定能。

③选用新的仪器、设备,解决有关物理化学问题.例如,碳钢的极化曲线测定,学会使用恒电位仪。

④带有一定探索性的实验。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要求探索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这些考虑也贯串于整个独立实验之中,并且让学生清楚,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II(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ry II)
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实验技术和常用测试仪器的方法,掌握必要的实验数据处理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巩固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查阅文献、思维、现象、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向科研能力的转化。

二、课程修读要求和预修条件:具有一定的无机、有机及分析化学和数学、物理基础,并已修完物理化学I和物理化学实验I。

三、课程内容:共11个独立实验(易挥发液体燃烧热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硫磺溶胶制备及其ζ电势的测定,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差热(DTA)、差动(DSC)分析,丙酮碘化反应,电动势法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不同外压下液体沸点的测定,接触角的测量),每位学生选择其中的4个进行具体的实验工作。

四、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独立实验的选题,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在独立实验的选题方面考虑:①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它可以用化学法、电导法、pH法和光度法。

在独立实验中学生用电导法和pH法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②应用已经学过的一种实验方法,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

例如,通过萘的燃烧热测定,掌握了固体物质的燃烧热测定基本方法,在独立实验中要求学生测定易挥发液体燃烧热及苯的共振稳定能。

③选用新的仪器、设备,解决有关物理化学问题。

例如,碳钢的极化曲线测定,学会使用恒电位仪。

④带有一定探索性的实验。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要求探索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这些考虑也贯串于整个独立实验之中,并且让学生清楚,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和掌握。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刘勇键,白同春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考试采用对所做实验中的一个实验进行答辩交流的方式。

最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实验成绩(50%),包括预习、操作、环境卫生和实验报告;考试成绩(50%)。

七、讲授大纲:(两级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1.1、物理化学实验I小结
§1.2、物理化学实验II-独立实验介绍
§1.3、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和进度安排
§1.4、考试事宜和成绩评定
第二部分实验(11选4)
§2.1、易挥发液体燃烧热测定
§2.2、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2.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2.4、硫磺溶胶制备及其ζ电势的测定
§2.5、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2.6、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
§2.7、差热(DTA)、差动(DSC)分析
§2.8、丙酮碘化反应
§2.9、电动势法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2.10、不同外压下液体沸点的测定
§2.11、接触角的测量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各物理量、常数等测定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难点: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