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届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地理信息技术

2017届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回顾】1.遥感: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2.作3.4.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主要功能举例说明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提供旅游景点分布与详情,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各自特色,城市道路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规划部门可以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到数据库里,随时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城市;还可以把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输入系统中,进行有效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可以提供多类型的查询查询空间信息:某个加油站、立交桥的坐标位置;查询时间信息:某辆车某一时间处于什么位置及其某时间某地的车流量等;查询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情况等;发布交通信息:及时把交通拥挤情况、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环境情况发给驾驶员,显示在车内显示屏幕上,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行车路线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为提高火灾防救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区的火灾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救护路线模型和灾后损失评估模型城市环环境规划与决策、对城市多种信息如大气、水、土地、噪境管理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声等进行管理和处理练一练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1)澳大利亚东部山脉是大分水岭,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甲、乙农业区年均降水量为300mm~1 000 mm,1月平均气温为25℃左右,澳大利亚降水和气温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呈半[理在书中](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分析如下: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方法1.自然因素(2016·海南高考)如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B.水分A.热量D.土壤C.光照(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B.生产技术先进A.劳动力成本低D.能源供应充足C.种植历史悠久(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审题指导]1.审材料(1)“依靠进口”→“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其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程度。

(2)“2014年起”“修建”→当地生产技术较,种植历史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讲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42课时 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讲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42课时 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教学案(含解析)

【第十三讲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之小船创作(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地形、□01气候、土壤、水源。

(2)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的是□02乙地,主要原因是该地降水□03稀少,草场□04广阔;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的是□05甲地和□06丙地,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形□07平坦,气候□08温和湿润,土壤□09肥沃,水源□10充足。

(3)甲、乙、丙三地中,渔业发达的是□11甲地,主要原因是□12河湖众多,临近□13海洋,水域广阔。

(4)乙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是□14水源。

该地瓜果香甜,主要原因是□15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5)江南丘陵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主要改造□16地形和□17土壤条件。

(6)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需要改造□18热量(气候)条件。

(7)我国西北地区可通过发展喷灌、□19滴灌技术改造水源条件。

考点五十六自然区位因素评价(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含解析)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含解析)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回顾】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在各种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最为显著。

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归纳如下:都存在沉积物的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3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

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

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2.地质构造的应用分析地质构造不仅可以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找水、找矿、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分析如下:(1)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

利用断层找水。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矿:①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②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

(3)工程建设①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

(新课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

(新课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回顾】1环境问题表现及原因234 公平性原 贝U持续性原 则 ①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 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②人类应 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共同性原 则 ①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②许 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③对于全球共有的 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 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5•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 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 然性和途径分析如 下:练一练F 图为“某钢铁工业基地生产流程模式示意图”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该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是庞大的人口励和疑济迅連境展询需取中国龙可M 市心M 城中A 建范闱扩大、趕度*1團T 槪化 卜 -森样■■戢地悦睡卜 唯翰歼性威计 EEEdA. 地形平坦开阔,用地条件好C.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2. 该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不包括A. 单位产值耗能提高B .公路、铁路和水运极为便利D .政策优越,污染控制费用低B .实现污染物低排放C.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提高D3•该工业生产流程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B. 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加上末端治理C. 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与废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D. 循环经济能充分利用物质和能量,不会产生废弃物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

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1990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9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

(新课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

(新课标)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

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回顾】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过度放牧――→2.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广阔,山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4.我国城市化的不同模式“土地流转”是指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转让,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土地流转”的直接影响可能有()A.耕地面积增加B.农产品商品率提高C.农民收入下降D.城市化进程放缓2.推断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土地流转政策的是()A.太湖平原B.松嫩平原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4.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D.生物多样性增多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期间,中泰双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时,中国提议“用高铁换大米”。

高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考纲要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趋势分析】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本单元中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均是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好内容和方向。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但不少同学没有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对世界比较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因而,通过高三的复习,不但要求学生通过“温故”唤醒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生“知新”,学会通过分析某个案例,推理出地理分析的规律。

然后学会将分析这个案例的方法加以推广,进行知识迁移来分析其它区域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其特点。

【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区位因素的关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过程与方法复习农业区位因素要围绕核心原理的概念图展开,区位因素要细分各类区位有可能出现的表现形式及其在农业区位选择中是处于有利还是不利的地位。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区位理论学习的一般方法。

然后,通过课堂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特点的复习,可通过将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进行对比;将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以下的基本地理思想:自然环境是农业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要因时因地制宜,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区域内的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推理出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和特点。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含解析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含解析

7。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气候高温多雨
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6.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
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大蔗糖基地。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
基鱼塘’示意图,完成 7—8 题。
降水丰

交通便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
利 费,提高经济效益 社 会 市场广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 经 阔 农业的现代化 济 地广人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 因 稀 本,提高商品率 素 机械化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
水平高 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
天然橡胶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 3-4 题.
3.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

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回顾】1.工业主导区位分类工业区位类型主要工业部门特点布局原则发展变化原料导向型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的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影响在减弱市场导向型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市场影响在加强动力导向型有色冶金,如炼铝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动力影响在减弱劳动力导向型纺织、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制伞、制鞋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劳动力数量影响在减弱,劳动力素质影响在增强技术导向型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激光、核电、高分子合成对技术条件要求高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人才和知识的影响力在加强2.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度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汽车制造业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石化污染类型3.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的分析世界上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工业过于集中,导致工业用地紧张,水源紧缺,社会问题严重;污染严重;工厂规模较大,转变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受工业惯性影响比较大;运输量较大的工厂过于集中,交通压力大。

对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途径有: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网;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8章 农业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8章 农业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含解析)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区域图或某种作物生长习性和分布的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如2017·全国卷Ⅰ·T36,2017·全国卷Ⅲ·T36;2016·全国卷Ⅰ·T36,2016·全国卷Ⅱ·T1、2;2015·全国卷Ⅰ·T36,2015·全国卷Ⅱ·T1~3。

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区位影响。

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分析,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原因。

3.人地协调观: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知识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具体总结如下: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品质地形—坡度大于25°一般不利于发展种植业,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的垂直分异使不同高度上的作物不同土壤—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水源(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中是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具体总结如下:Array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培育良种,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其主要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及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变化,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区别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域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才会具体全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讲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43课时 农业人文区位因素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讲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43课时 农业人文区位因素教学案(含解析)

〖第43课时农业人文区位因素〗之小船创作该地调整农业布局,计划发展小麦、水果、养鱼、乳畜业。

请合理进行农业布局。

(1)①处为□01小麦,主要原因是□02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2)②处为□03养鱼,主要原因是□04河湖众多,水域广阔;邻近城市,市场广阔;邻近公路,交通便利。

(3)③处为□05乳畜业,主要原因是□06邻近城市,市场广阔;邻近公路,交通便利。

(4)④处为水果,主要原因是□07地处丘陵,适宜发展经济林。

(5)□08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6)□09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10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农产品长距离运输。

考点五十八人文区位及其变化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

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1)~(2)题。

(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河网密度C.市场需求 D.生产规模(2)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A.接近市场 B.劳动力成本低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1.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2019·山东潍坊一模)英国某公司在伦敦市区地下30米的防空洞里,采用水培技术种植芹菜、芥菜等蔬菜,建成世界首个地下农场。

每天用LED灯照射18小时,蔬莱可在6~28天收获,只需4小时即可送上餐桌。

上图示意地下农场局部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有利于该农场( )①保持稳定温度②节省建场投资③快速运出产品④加强技术保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A解析地下空间密闭稳定,温度变化小,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相对容易,更容易保持稳定的温度,①正确;利用现有的防空洞,无需另外建设,可以节省建场投资,②正确;建在地下运输不便,对于技术保密影响不大,③④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掌握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案例,分析、评价农业生产条件,并对农业区位进行正确的选择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

图20-1(1)农业区位的含义①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②相对区位:农业与(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劳动变化较快素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2.农业地域的形成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带示意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

图20-2(1)分布:国土的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相结合。

(3)区位: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

探究点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20-3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20-4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图20-54.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因素类型内容案例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

如果没有这种低洼的地势,而是平坦的地势,当地的农业类型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

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水资源缺乏,因此,水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当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时,农业生产才能持续进行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

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

6.说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区水田农业
1.读图思考:季风区水田农业的主要作物是
分布:
2.问题探讨: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
从单位面积产量和人口密度上看:
从生活习惯上看:
从种植历史上看:
3.问题探讨:季风区水田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①小农经营:以为单位,人均耕地
②产量高,但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④水利工程量——原因
4.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区水田农业的特点的比较
5.问题探讨:季风水田农业有哪些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措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1)
区位因素菜(2)
3、案例:潘帕斯草原(3)
(1)
促进措施(2)
(3)
(4)
(5)
二、乳畜业
1、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市场的化、化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

2、主要分布地区:。

3.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西欧具有广阔的,和凉爽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社会经济因素:西欧的城市化水平、以为主的
饮食习惯,使西欧市场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4.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回顾】
1.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2
3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4.
5.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越来越大。

种植业,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

3.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4.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

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

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5-6题。

5.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6.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大蔗糖基地。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示意图,完成7-8题。

7.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气候高温多雨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

回答9-10题。

9.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丰富 B.降水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地势低平
10.影响苹果浓缩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在百度地图中搜索到2014年度成都有760家农家乐,彭州有31家农家乐。

据此完成11-12题。

11.成都农家乐的数量远多于彭州,主要原因是成都()
A.农家乐规模大 B.人口密度大
C.市场需求量大 D.土地资源有限
12.关于农家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B.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C.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D.不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参考答案】
【答案】1.B 2.D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判断省区的基础上分析灌溉面积比例差距的原因。

灌溉面积比例最小的丙是海南,海南降水丰富,大部分耕地不需要灌溉,因此灌溉面积比例最小。

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甲是新疆,因为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干旱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耕地只有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因此灌溉面积比例最大。

由新疆和海南的灌溉面积比例差异可知,降水差异是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影响灌溉面积比例的重要因素。

耕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形上,有效灌溉面积统计的水田和旱地也主要位于平原上,因此影响灌溉面积比例的差异与地形类型差异因素无关。

2.本题需要学生判出四个省区的基础上,调用农作物(经济作物)分布知识点,得出正确答案。

上题已判出甲为新疆,丙为海南,它们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天然橡胶。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考点:区域差异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5.D 6.C
【解析】试题分析:
5.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是存在于热带雨林中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一种掠夺式的农业生产;乳畜业是一种面向城市的商品农业;新疆的畜牧业属于典型的游牧业。

据材料可知:农民活在天山、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等山区,位于新疆,并且没有固定的生活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存在于地广人稀的地区,过着典型的游牧生活,故本题选 D。

6.牧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牧草生长情况选择短暂的居住地,选在山前平原地势较低,应在春季或秋季,A 错;选在高山上应在夏季,B 错;选在河谷低地,地势低,说明此时这里比其他地方温度高,牧草生长好,应是冬季,C正确;沙漠地区不适宜放牧,D 错,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答案】
7.C 8.C
【解析】试题分析:7.珠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由于地势低洼,不易排水,导致该地长期积水,水王稠密,再次基础之上,当地人因地制宜发展行成了“桑基”农业,因此有利条件是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答案选 C 项。

②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红壤为贫瘠土壤,且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地区,平原分布区多被改造成肥沃的水稻土。

8.有材料叙述可知该地的基上和农田的农业类型改为产值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的作物,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增多,人们对蔬菜。

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增多,再加上农业用地减少,土地价格上涨,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更宜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所以 C 项正确。

【考点定位】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9.C 10.A
【解析】试题分析:9.与环渤海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地区离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水源紧张,地势较高。

而由于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故选 C。

10.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原料为苹果,易腐烂,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故应布局在苹果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故选 A。

【考点定位】农业生产条件工业区位因素
11.C 12.A
【解析】试题分析:11.成都农家乐的数量远多于彭州,主要原因是成都市场需求量大,C 对。

农家乐规模不大,材料中说的是数量多少,不是农家乐规模大小,A 错。

农家乐分布在农村,数量取决于市场需要多少,与人口密度、土地资源无关,B、D 错。

12.农家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A 对。

游客增多,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B错。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C 错。

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D 错。

考点:农家乐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