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中2012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 历史

合集下载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段考试卷(3月份)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段考试卷(3月份)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段考试卷(3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 (共40题;共61分)1. (1.5分) (2017高一下·三明期中)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A . 农具和酒器B . 礼器和兵器C . 礼器和农具D . 兵器和农具2. (2分) (2016高一上·揭阳月考)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 . ①②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3. (1.5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 .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 .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 .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 .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4. (1.5分) (2017高一下·原平期末)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这可以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A . 已经注重精耕细作B . 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 .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D .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5. (1.5分) (2020高一下·南阳月考)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铁犁牛耕所取代是在()A . 商代B . 西周C . 春秋战国D . 西汉6. (1.5分)(2018·江苏)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 第六课 智能演练轻松闯关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 第六课 智能演练轻松闯关

1. (2012·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月考)“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实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割台湾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是甲午战争的结果.2. (2011·高考重庆文综卷)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 “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 谁敢信奉夷狄之教. 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 灭我属国, 既占上海, 又割台湾, 强迫开埠胶州, 竟欲瓜分中国. ”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 1851年B. 1895年C. 1898年D. 1906年解析: 选C. 材料强调外国侵略者霸占台湾, 强租胶州湾等史实. 通过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占领了我国的台湾; 1897年, 德国强租胶州湾, 所以题目中的起义自然与义和团运动有关, 选择C项. 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 B项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 D项是萍浏醴起义的时间, 是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3. (2012·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一检测)“紫禁城内各宫殿, 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英国侵华战争解析: 选C. 由题干中的“紫禁城”“寇兵分国占据”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瓜分豆剖燃眉急, 扶清灭洋树大旗. 莫道中华尽懦弱, 农民阶级志不移.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太平天国运动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抓住关键信息“扶清灭洋”, 可知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自今以来,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1842年8月29日材料2: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1895年4月17日材料3: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 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 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 于所属境内, 均有保平安之责,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 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时弹压惩办.——1901年9月7日请回答:(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2)比较材料1、2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3)结合材料3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影响. 三则材料均是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约内容及时间判断条约的名称, 然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总结影响.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同: 开埠通商.异: 材料1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材料2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3)清政府保证镇压反帝官吏和人民, 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选择题1. (2012·山东省枣庄市高一检测)某檄文写道: “痛哉!吾台民, 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 大学士李鸿章也, ……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 ……全输之倭奴. ”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选C. 从材料中的“台民”“台湾, ……全输之倭奴”等信息, 可以判定此战争为甲午战争; 根据《马关条约》, 台湾被日本割占.2. (2012·广东省广州市调研)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 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 “纵使片土之剩, 一线之延, 亦令保全, 不令倭得”. 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A. 香港B. 台湾C. 东北D. 南京解析: 选B. “倭”是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再由近代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 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 “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 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 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 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解析: 选D. A、B、C三项仅体现了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破坏和掠夺; 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一方面是经济上对中国的侵略, 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 然而西方列强的侵略, 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促使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项正确.4. 1895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长江进一步深入, 他们最远可以到达的通商口岸(或商埠)是()A. 宁波B. 重庆C. 苏州D. 广州解析: 选B.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 其中重庆最远, 居长江腹地.5. (2012·上海检测)世纪之交, 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 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思潮合流形成“救国热潮”. 当时, “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部原因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战争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 日本获得极大利益, 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因此, 在此背景下, “救国”成为中国社会的关键词.6.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 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规定“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D正确;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均无此类规定, A、B、C均可以排除.7. 义和团运动期间, 《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 “夫中国外交之起, 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 其间丧权辱国, 赔款割地, 盖无约(条约)不损, 无战不败. 故其时通国君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 以积愤思报怨, 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人意, 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 其处势应变, 虽曰非宜, 其抗志负气, 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A. 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B. 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C. 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D. 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解析: 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由“丧权辱国”“复仇雪耻”可判断A项正确; 再从“其抗志负气, 殆非无取(可取)”信息, 可判断B项正确, 也表明作者肯定了义和团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8.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 以庚子失败为界, 此前“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之后,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 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恨其事之不成矣”. 这主要是因为()A. 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B.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 人们彻底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D.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庚子失败为界”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可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有人认为: “从实质上看, 甲午战争是现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战争. 难道慈禧太后不挪用军费修颐和园, 李鸿章制定较为进攻性的战略, 甲午战争就可以扭转?这些非主导因素哪怕可以左右一两个战役, 但无法改变中国失败的最终结局. 即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国力上的落后. ”材料2: 有人反思甲午战争后提出, 科技实力不济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在于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甚远, 中国战败是必然的.材料3: 电视剧《台湾1895》通过聚焦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再现了台湾被割让的历史全过程, 讴歌了两岸同胞奋勇抗争的精神.材料4:请回答:(1)材料1、材料2表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能否全面揭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认为应该如何全面看待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3)据材料3、4指出《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及影响.解析: 第(1)问, 阅读材料1、2, 注意关键词“落后”“实力”; 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 全面回答中国战败的原因. 第(3)问, 结合材料3及材料4图片, 主要从领土主权的角度回答. 答案: (1)材料1认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太弱, 落后造成的; 材料2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科技实力不济, 海军实力太差造成的. 这两者都不能全面地揭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 其他原因有战争过程中的战术问题, 军民的动员问题等方面.(3)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河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大禹划分九州后,“根据九州土壤的性质,分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依据各种土壤的肥力不同,分为三等九级。

根据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制定适当的田赋。

”《中国历代帝王—夏禹》的记载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非常落后B.已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农业生产重视精耕细作D.田赋制度已经非常完善3.图下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筒车B.桔槔C.水排D.翻车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下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5.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6.“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河北省唐山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有答案

河北省唐山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有答案

唐山一中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共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材料主要强调了()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3.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C.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D.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5.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6.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草市”开始出现 B.“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C.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 D.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7.《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唐山一中高一2016年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左传》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bì,给与)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A.周天子地位衰微 B.分封制遭到破坏C.宗法制崩溃 D.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地方分裂势力坐大5.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

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力C.确立了察举制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6.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唐山一中高一2016年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左传》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bì,给与)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A.周天子地位衰微 B.分封制遭到破坏C.宗法制崩溃 D.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地方分裂势力坐大5.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

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力C.确立了察举制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6.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

河北省唐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答题卡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

卷Ⅱ用蓝、黑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

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

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

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

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4.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反映了盛唐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D.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诗中的名句。

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6.“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碳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准考证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8位。

卷Ⅰ(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B.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来C.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2.如图“孝”字书于安徽黟县的胡氏宗祠。

徽州人认为“举宗大事,莫最于祠,无祠则是无宗,无宗则是无祖……追远报本,莫重于祠。

”下列对明清两代各个村落的徽州人竞相修建宗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②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③重农抑商的严格推行④安土重迁的小农心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

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

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D.农业管理方式4.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

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载,禹时已经开始使铁.《山海经》指:“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说明()A.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B.《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C.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D.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5.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A.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B.其他的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其定了物质基础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B.曲辕犁的推广C.经济重心的南移D.高转筒车的出现7.《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D.提高了行政效率8.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河北省唐山一中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2012年河北省唐山一中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4分)24.D 25.A 26.C 27.C 28.D 29.B 30.D 31.D 32.B 33.C 34.A 35.D非选择题40.(25分)(1)积极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3分)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空前繁荣(经济进步,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先进,科学文化昌明发达),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3分)(2)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的黑暗;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尚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罗马文化中孕育着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4分)以自然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勾画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通过立法维护革命成果。

(6分)(3)态度:熔铸中西文化精髓,力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批判借鉴,发展创新)(3分)史实:借鉴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其中民生主义是最富特色、最富创意的部分;提出五权分立原则,主张考试权、监察权独立;借鉴苏联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6分)41.(12分)答案要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依据: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领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理学思想等影响深远,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摧残人性;外交上总体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传统社会的顶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发展;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质疑;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繁荣。

45.(15分)(1)原因:中医治疗理论的局限性;西学传入,西医的科学性优势;明治维新的影响。

(6分)特点:制订医疗制度,法律保障医师资质,西医得以垄断。

(3分)(2)影响:日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引起了中国医学界的论争,促进了中国思想界的解放;但传统中医学因此受到冷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名校特供】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名校特供】

某某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某某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某某的一半流人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某某3.据资料统计: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某某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鸦片大量走私,导致某某大量外流C.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4.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

下列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C.“重租税以困辱之”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6.元代著名的文学家X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卷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 卷1-6页为选择题,80分;第Ⅱ卷7-8页为非选择题,2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1、 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 .耦犁B .都江堰C .郑国渠D .井渠2、图1所示的“二王庙”是为纪念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所建,此庙尊称李冰父子为“王”,主要是由于他们主持 A 、都江堰工程 B 、郑国渠工程 C 、井渠的创造 D 、黄河的治理3、图2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 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A 、灌溉 B 、制瓷 C 、冶铁 D 、纺织4.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地价增值很大。

历史记载,在清朝前期财富“甲于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A .西安B .开封C .苏州D .汉口 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以上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政策是A 、禁止走私贩运B 、抑商、海禁C 、富国强兵D 、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6、平遥是著名“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B .晋商善于资本运作C .晋商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商帮D .汇兑事业在中国得以发展7、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恒,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

这件事情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C.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以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制度符合伏尔泰观点的是A.秦朝军功爵位制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4.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这一方法创始于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5.《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6.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影响A. 公民大会制度B. 陪审法庭制度C. 首席将军制度D. 五百人议事会制度7.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命题:王经会审题:张梦芬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答题卡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

卷Ⅱ用蓝、黑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

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

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

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

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4.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反映了盛唐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D.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诗中的名句。

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6.“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处于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7.中国古代的乡村集市称为“草市”,“草市”的特征有①远离城镇②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③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④不受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明朝李鼎的《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这反映了明代A.出现了区域性的商帮B.长途贩运日益发展C.海外贸易趋于繁荣D.乡村集市开始兴起9.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0.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11.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是: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②“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毁灭③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④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不包括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13.1866年创办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人造”。

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它的发展历程说明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发展C.外国企业在华拥有优势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近代”的含义是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C.由私人投资兴办D.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1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 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D.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6.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17.“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18.《从超英赶美到坚定改革开放》中写道:“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因此,国人也称之为‘工业化奠基之役’”是指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C.国民经济的恢复 D.“大跃进”运动19.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了许多词汇,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下列哪一组词汇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20.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C.“大跃进” D.香港回归21.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22.下列会议与其主要议题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中共八大——国内主要矛盾B.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C.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十五大——社会主义的本质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①靠近港澳,华侨多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4.右图是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它是A.海南岛B.深圳C.上海浦东D.广州25.民国以来,从跪拜作揖到点头鞠躬、握手的礼节变化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B.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对西方文化的崇拜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26.“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这一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27.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

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 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28.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

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29.下列报刊在历史上创办的先后顺序是A.《时务报》《民报》《昭文新报》《新青年》B.《昭文新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C.《新青年》《时务报》《民报》《昭文新报》D.《时务报》《昭文新报》《民报》《昭文新报》30.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A.掠夺黄金B.掠夺原料C.开辟海外市场D.传播天主教31.“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

”这句话所描述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的交流D.新航路的开辟引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32.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主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证明了地园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34.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5.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根本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第Ⅱ卷(共30分)36.城市化进程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