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感觉.doc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感觉

第四章感觉感觉:感受器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感觉双重功能:生存和耽于声色。

1、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刺激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的关系。

绝对阈限: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

(操作定义: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心理测量函数(S曲线)每一种刺激强度下刺激被觉察到的百分数的曲线。

感觉系统对感觉环境中的变化比对稳态更为敏感。

感觉适应: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嗅觉适应体验反应偏差:一些与刺激的感觉特性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观察者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而产生的系统趋势。

信号检测论(SDT):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

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过程:(1)最初的感觉过程(2)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四中反应:击中、漏报、虚报和正确否定。

权衡矩阵(击中和虚报测得感受性和反应偏差)差别阈限:有一半次数觉察出差异的刺激值。

也称为最小可觉察(JND)。

JND与标准刺激强度比之时恒定的。

(韦伯定律)感觉生理学:研究物理事件到中枢事件的转换机制。

换能:一种物理能量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

感觉系统具有共同的信息传递过程。

感受器把感觉信号的物理形式转化为能够被神经系统加工的细胞信号,神经细胞提取关于刺激的基本性质信息,信息被整合为更加复杂的编码,上传到大脑特定感觉区和联合皮层。

2、视觉系统眼睛的关键作用是把光波转换为神经信号。

色调:表示对光线颜色不同性质的体验。

饱和度:颜色感觉的纯度和亮度。

灰色饱和度0,纯色最大。

明度:光的强度。

白色最大,黑色最小。

互补色:色环上经过中心相互对应的两种波长,混合后产生白光的感觉。

加法颜色混合,减法颜色混合颜色视觉理论:(1)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三种颜色感受器:红、绿、蓝,其他颜色都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减得到。

3种椎体细胞(2)海林—拮抗加工理论:三个系统,每个系统两种拮抗成分。

基础心理学知识(2)

基础心理学知识(2)
人 格
2
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 认识过程 记忆、表象 思维、言语及想象
意 识 与 注 意
3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感觉概述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各种感觉 知觉概述 知觉的种类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 二、感觉的种类 (刺激来源) 1、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感觉 包括: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皮肤感觉 (触、温、冷、痛觉) 2、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79
思 维 和 感 知 觉 的 同 和 异
感觉
直接性
个别属性
知觉
整体属性
间接性
本质属性
思维
概括性
内部规律
80
绿色,卵型, 薄薄的—来自 感觉
这是树 叶—来自 知觉
能进行光合用,利 用阳光,吸收 CO2,制造养 分——来自思维
81
以其他事物为媒介
间 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把握 接 没有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性
49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二、时间知觉 1、概念 2、影响因素 3、生物钟 三、运动知觉 1、概念 2、似动现象的概念☆(动景) 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 的现象 3、诱导运动 4、自主运动
53
54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四、错觉 1、概念:客观存在 2、种类☆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 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18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内部感觉
八、痛觉 1、分布:遍布全身所有组织 2、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区别: 3、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保护机体的作用,难于适应 4、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原因 5、补充:痛觉心理学的研究

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三节

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三节

感觉后像
感觉后像有时候跟刺激物的性质相同,叫正后像;如果相反,叫负后像。彩色的负后 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负后像可以交替出现。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两种 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联觉
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第四单元
视觉器官——眼球
各种感觉
颜色视觉
颜色的特性 光波的波长决定光的颜色。彩 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 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颜色混合
色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如红+ 蓝=灰,黄+蓝+灰。红+黄=橙, 最长的波+最短的波=紫色。颜 料混合是减法混合:黄+蓝=绿, 红+黄=橘红。
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
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光适应感觉阈限提高,视紫红质分解;暗适应感觉阈限先降低,视紫红质
合成。因此暗适应比光适应慢。带上红色眼镜,因为波长纳米以上的红光 的作用下,视紫红质不会分解,所以红光能够保护对暗适应。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空 间 知 觉
大小知觉 形状知觉 方位知觉 运动视差 调节
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
单眼线索 重叠 线条或空气透视 阴影 双眼线索 双眼视轴复合 双眼视差
时 间 知 觉 运 动 知 觉
根据记时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周期、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为线索估计时间。 估计时间方面,听觉最准,触觉次之,视觉最差。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则容易低 估时间,活动内容贫乏无味则容易高估时间。 生物钟的变化:是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如消化系 统。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Ф现象) 如电影、霓虹灯。 错 诱动现象 如‘月亮走,我也走’。 主观运动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 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1.视觉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

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

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

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

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

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

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21.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 (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 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 对人、社会事件和人际关系的知觉。 (识记)
22.社会知觉的特性:认知对象具有独特性; 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加工 过程具有特殊性。 (识记)
23.社会认知的过程: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信息整合。 (领会)
19.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 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识记)
-17-
几个人?
身体的紫罗兰:你能在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 的侧面人像吗?
两个老人?两个少年?还?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on the hill?
雪山和马
20.知觉的主要类型和机制(影响产生的因素):(领会)
强度一致,频率相差大 强度一致,频率相近 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强音
混合音 拍音 声音掩蔽
-13-
16. 听觉的机制: (领会)
(1)耳及其组成。 (2)位置学说(又称行波学说,贝克西)和频率匹 配学说。
17.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识记)
18.知觉的形成(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简单应用)
(了解)
6.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即为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用以 表示绝对感受性。 50% (识记)
7.差别感觉阈限:指为引起感觉差异 需要出现的刺激量变化。表示人们对两个 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即差别感受 性。在心理量上体现为最小可觉差(jnd)。 (领会)
(3)遮挡;
(2)双眼视差
(4)线性透视;
(5)纹理变化;
(6)光照与阴影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


(四)色觉缺失
• 色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 8%的男性和0.5%的女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色弱或色盲。 • 其中,色弱是指对红色和绿色的感受性很低。色盲是指丧失 颜色的辨别能力。 • 色盲分为部分色盲和全色盲。全色盲是由亍缺乏规锥绅 胞或功能丧失造成的,很罕见。 • 部分色盲有红绿色盲或者黄蓝色盲。 • 色盲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
下绝对阈限(感觉产生)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 成反比关系。
晴朗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 安静房间内可以听到20英尺外的表的滴答声。 两加仑谁中加以茶叶可以变热变出甜味 一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至三个房间 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厘米外落到面颊上课觉到
• (二)差别感觉阈限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乊间的最 小差别量。相对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乊间成反比兲系。 • ——韦伯定律: ΔI K= I • ——韦伯定律只适用亍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者 过弱时,都丌适用。
衡。否则就没有人的心理。(“感觉剥夺”实验)
小知识:“感觉剥夺”实验
• 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 布和贝克斯顿在1954年进行的。 • 他们征募了一些大学生为被试,这些大学生每忍受一天的 感觉剥夺,就可以获得20美元的报酬。当时大学生打工的收入一般 是每小时50美分,因此一天可以得到20美元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可 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且在实验中,大学生的工作好像是一次 愉快的享受,因为实验者要他们做的只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 房间里的一张极其舒服的床上,只要被试愿意,尽可以躺在那儿白 拿钱。
(二)声音的混合不掩蔽
• • • • • 1.共鸣——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 2.强化不干涉 3.差音不和音 4.声音的掩蔽——声音的干扰现象。 ——当两个声音混合同时到达耳朵,人对一个声音的感受 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 • 分为三类: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感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

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

因此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第一节感觉概述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感觉属于人的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

在人的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

每一刺激物都有多种属性,例如一只香蕉,有颜色、味道、气味、软硬、重量等多种属性。

感觉就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刺激物分别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各种感觉信息经神经传人,在人的头脑中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气味,感受到冷或热等等。

人的感觉刺激不只来自外部世界的事物及现象,也可来自机体内部,如内脏器官的活动状态与自身的运动、姿势等。

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

但对于一个有一定知识与经验的人来说,对感觉到的信息都会有所组织,有所划分。

例如,听到某种声音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声音。

人的知识、经验将各种刺激或事物的各种属性联系或整合起来,此时所产生的认识就不是单纯的感觉阶段的认识了。

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二、感觉的分类感觉种类可以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来区分。

(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属于外受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

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均属于内受感觉。

在这里需加以说明的是,人体外部的事物属于客观存在,人的机体对于人的意识来说也是客观存在,因此人对机体这个客观存在也有感觉。

例如,人的肠胃收缩时,人对这种刺激也会产生相应的饥饿觉或内脏感觉。

基础心里学之感觉

基础心里学之感觉
经验的影响。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还包括对感觉 体验的记忆和回忆,以及对感觉
体验的评价和情感反应等。
03
感觉的影响因素
刺激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
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引起的感觉越强烈。例 如,较强的疼痛或较大的声音会引发更明显的感受。
刺激物的性质
刺激物的性质也会影响感觉。例如,尖锐的物体比钝的 物体更容易引发痛感,而温暖或凉爽的温度更容易被感 知。
神经系统包括多个层次,从感官器官的末梢神经到大脑皮层,每个层次都对神经信 号进行不同的处理和传输。
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负责处理不同类型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这些部分 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感觉的神经机制。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是指个体如何 解释和理解感觉体验的过程。
个体的经验和认知因素会影响对 感觉体验的解释和理解,如对颜 色的感知会受到文化背景和个人
物理环境
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光线、温度和噪音,也会影响感觉。例如,在安静的环境中比在嘈杂的 环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04
感觉的应用
感觉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可以帮 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
划和教学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不 同的感觉通道(如听觉、视觉、触觉 等)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
根据刺激的来源,感觉可以分为自然感觉和社会感觉。自然感觉是指与生俱来的、不依赖于社 会经验的纯生理感觉,如痛觉、温觉等;社会感觉是指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的、与人的社会生活 经验相关的感觉,如情绪、爱、恨等。
02
感觉的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01 感觉的生理机制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

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是多种感觉的总名称。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 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
外部感觉: 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宾客的视觉

视觉是由光波作用引起的。 我们所看见的任何东西都是有颜色,因 此,可以说视觉就是色觉。
一、知觉的含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整体反映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感性认识过程 ▲均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反映 ▲均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盯着左边这 张图看十秒 钟,然后往 右边看,你 发现白色的 背景上浮现 了什么颜色
(四)、感觉后像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 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 像。 ①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②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 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 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 察,这种现象称为~。
形状恒常性
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 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形状恒常性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明度恒常性
当在照明条件发生 变化的时候,我们 知觉到的物体的明 度依然保持不变。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25
听觉基本现象


音强/振幅、音高/频率、音色 /器械声源特质 1、音调和频率: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 波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 全对应。
2、音响和频率:在相同的声压 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 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 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26
听觉基本现象


痛觉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文化环境 经验
暗示
注意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30
温度觉实验 温度觉:温度引起的 感觉是由刺激温度 与皮肤表面温度的 关系决定的。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31
味觉: 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 物质。 味蕾分布: 舌尖→甜; 舌中→咸; 舌两侧→酸; 舌后→苦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32
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6
感觉剥夺实验
研究人员认为: 维持大脑觉醒状态的中枢结构——网状 结构需要得到外界的刺激以维持一个激活的 状态。 当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兴创作 ,自己产生刺激。
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7
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42
感觉与知觉
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的
前提、基础。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很 少产生孤立的感觉。所以常常以感知 的形式出现。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43
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依赖于 刺激物 的特性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自 下 而 上 的 加 工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创伤治疗
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感觉和知觉原 理,通过创伤治疗等方法,帮助来 访者处理过去的创伤经历,减轻心 理压力和焦虑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感觉和知觉原理,根据学生的不同 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结合多媒体资源, 可以创造更丰富、更立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03 注意力管理
感觉与知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感知 和行为。
当个体对某种刺激产 生感觉时,会根据已 有的经验和知觉对这 种感觉进行解释和组 织。
个体的知觉不仅受到 感觉信息的影响,还 受到个体认知、情绪、 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通过改变感觉输入或 调整个体的认知因素 来影响个体的知觉和 行为。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
内部感觉
由身体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平衡感、运动感和内脏 感觉等。
感觉的测量
01
阈限测量
测量感受器的最小刺激量,即感受器的阈限值, 如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等。
02
主观测量
测量个体对刺激的主观感受,如心理物理实验中 的心理量表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目录
• 感觉 • 知觉 •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01
感觉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 01 的反映。
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认知活动的 02 基础。

心理学知识-感觉

心理学知识-感觉

心理学知识-感觉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A.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心理学的感觉知识

心理学的感觉知识

心理学的感觉知识心理学的感觉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的一门学科。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学的感觉知识的内容吧!心理学的感觉知识一,知觉的定义对客观物体的个人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形成对这个物体的知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感觉,但高于感觉。

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只有在实验室里才把感觉当成独立的心理现象加以研究。

比如,我们看到1个苹果,我们不仅知道它是圆的,红的,还知道它是凉的,光滑的,吃起来酸甜的,它离我们多远,在什么方向上。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给你画个半圆,借助于过去的经验,你可以感知到整体圆形,这个就是知觉整体性的表现。

2,选择性网络上面经常有很多测试图,不同角度,不同重点看到的东西的不一样的。

这种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3,恒常性不同距离看1个人,远近大小,不会影响你对他高度的认知,不会站的远就觉得他人矮了,这个就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当然还有其他恒常性,比如形状,颜色,明度,运动等等。

一个方块高速360旋转,你不会觉得他是圆的。

但是恒常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比如超过这个条件,恒常性就不存在了。

比如,80米外就超出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

所以位于远距离,且没有可以参照的物体时,对他大小知觉就不准确了。

4,理解性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比如一朵云彩,你觉得像套马轩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不好意思说错了。

你可能觉得像一匹马,那么你越看就会越像。

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所以,空间知觉就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

1,大小知觉大小知觉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的。

在形成大小知觉的时候,运动觉和触摸觉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观察者的经验知道,在距离相同的条件下,看到的东西越大,物体越大。

心理学重点-感觉的分类

心理学重点-感觉的分类

心理学重点-感觉的分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心理学重点-感觉的分类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

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

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一、引言在心理学领域中,感觉与知觉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感觉指的是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到的外界刺激,而知觉则是个体对感觉所做出的心理解释和认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学知识,并对其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细化。

二、感觉的基本过程A.感觉的定义和作用B.感觉的基本过程1.感官器官的作用2.刺激的传递和转化3.感觉阈值和适应性三、感觉的类型和特性A.视觉感觉1.光的属性和视觉感知2.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视觉注意和感知B.听觉感觉1.声波的属性和听觉感知2.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听觉分类和感知C.触觉感觉1.触觉的作用和触觉感知2.触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触觉阈值和空间感知四、知觉的心理过程A.知觉的定义和特点1.知觉的心理过程2.知觉的构成要素B.知觉的组织和归因1.规律性组织和归因理论2.外界刺激对知觉的影响C.知觉的变形和偏见1.感知错觉和视觉伪装2.认知偏见和知觉错觉D.知觉的发展和学习1.知觉的发展过程2.知觉的学习和调节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A.感觉指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B.知觉个体对感觉所做出的心理解释和认识,涉及感觉的组织、归因和变形等方面。

C.感觉阈值指个体能够察觉到的最低刺激强度,分为绝对阈值和差异阈值两种类型。

D.知觉错觉指在感觉和知觉过程中,由于外界刺激或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对物体或事件的错误感知和认知。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报告、实验数据和图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知识-感觉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A.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A.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B.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韦伯定律: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1)对数定律P=K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

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

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2)乘方定律P=KIn(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 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5.视觉的生理机制: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

都是屈光介质。

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

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1)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2)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

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

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

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功能不同。

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6.视觉的基本现象:视觉的基本现象有: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色觉理论:(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

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7.视觉的一些现象:(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5)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6)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8.听觉基本现象:(1)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2)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

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9.听觉理论(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

是赫尔姆霍茨提出。

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

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10.其他感觉(1)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2)嗅觉和味觉(3)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附录:名词解释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5.【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6.【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7.【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8.【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9.【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0.【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