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

合集下载

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

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

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在心理学领域中,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是指个体在经历了重大创伤或逆境之后,通过对其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评估和调整,获得积极的个人成长。

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是指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本文将探讨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并分析其对个体适应能力的影响。

1. 应对与调适在创伤后成长的过程中,应对和调适是关键的心理机制。

个体通过积极面对创伤事件和对自己的情感状态进行调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并逐步实现个人成长。

应对和调适的方式包括积极的情绪调节、有效的问题解决和寻找支持等。

2. 重新评估和重新构建意义创伤事件往往颠覆了个体的信念系统和意义取向,个体需要重新评估和重新构建事件的意义,以便能够找到积极的成长方向。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自身经历的重新解释和对未来目标的重新定位,从而促进积极的心理成长。

3. 自我认同的增强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还包括个体对自我认同的增强。

在面对创伤经历时,个体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身份,并通过积极的成长来增强自我认同。

这种增强的自我认同为个体提供了战胜困难和逆境的动力和信心。

4. 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创伤后成长也是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通过对创伤事件的反思和总结,个体能够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和心理素质。

这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压力。

5. 积极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还与积极社会支持紧密相关。

在面对创伤事件时,个体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关爱,对于积极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积极的社会支持不仅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慰,还为个体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资源。

总结: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学机制是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个体获得积极成长的关键因素。

个体通过应对与调适、重新评估和重新构建意义、自我认同的增强、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及积极社会支持等机制和过程,逐步实现对创伤事件的积极转化,提升个人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实现心理上的成长和发展。

虐待

虐待

虐待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

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

值得说明一下的是,受虐狂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快感,使他的忍受力远远大于常人,而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如马克思、梵高、尼采之类,在一定程度上仅为安于痛苦,有别于受虐狂。

受虐狂又称受虐欲、受虐色情。

要求遭受痛苦和羞辱以激起性兴奋和获得性满足。

在性活动中需要性对象的咬、打、撕、拧和辱骂,要求接受形形色(敏感)色中的惩罚。

轻度受虐狂可停留在幻想阶段,幻想自己遭受种种羞辱和痛苦。

男女都有,但男子较多。

S.弗洛伊德扩展了受虐欲的概念,认为种各种性行为中均包含受虐欲成分。

更广义的受虐狂则不包括性的内容。

迷信者的苦修、禁欲、自我贬损、自我折磨及至自我牺牲等行为,心理分析学派均认为是受虐欲的变型。

关于施虐狂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本能的作用:性本能与残酷行径之间息息相关;施虐狂是死亡本能向体外的转化,是破坏力量与性力量的融合;这种攻击性内驱力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均有表现,于是就出现了弗洛伊德创制的口欲期施虐欲、肛门期施虐欲、性蕾期施虐等概念。

心理-社会学派认为,施虐者可能在生活中遭受到挫折和欺凌,或遭受过异性的拒绝和侮辱,因而形成报复和反抗心理。

施虐行为也有可能出自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即由于自己存在某些缺陷或家庭不完满,借对异性采取暴行,以发泄其性欲,并表现自己男性优越感。

受虐狂是一种通过受到别人(异性)施予的痛苦和凌(敏感)辱而发泄其情欲并获得性满足的性变态。

大多数具有施虐倾向的个体同时也具有受虐的愿望,专一的施虐者或受虐者是很少见的。

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又存在受虐行为,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受虐欲即是指向自身的施虐欲。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

性变态的成因

性变态的成因

四、后天环境和教育因素 在影响儿童性欲性心理发育的后天因素中尤以家庭环境的
影响最大。儿童性欲和性心理发育的各个时期, 主要是在 家庭的环境中完成。我国多数家庭是相对封闭的家庭生活 单元, 家庭的各项环境要素,尤其是文化结构、家庭成员特 别是父母的观念角色行为、养育态度、养育方式和养育条 件等, 对孩子的性生理和性欲、性心理发育、性观念的形 成影响很大。父母的性观念, 有意无意的性举止均会在儿 童心理上留下痕迹, 并影响到成年时代。由于父母不正确 的性期待和性行为的示范作用对孩子性心理定势形成的影 响, 会引起儿童性认同异性化, 他们对异性的驱力下降, 容 易发生异性癖。
姚滨2010120158
性变态可分为性对象的变态、性行为方式的变态、性欲变
态和性观念变态等类型, 后两种主要指色情狂和性洁癖等。 性对象和性行为方式变态者较多见, 例如, 同性恋、乱伦、 恋童癖恋尸癖、恋物癖恋兽癖等均属性对象的变态。而露 阴、窥阴癖, 施虐、受虐淫, 肛门淫, 窒息淫、摩擦浮、口 淫、排粪淫及排尿淫等则属性行为方式的变态。 性变态发生的原因历来争论较大, 其中精神分析学和行为 学派的观点影响较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主要认为儿时 的遭遇在潜意识中种下的种子, 导致成人后的性变态。行 为学派则认为性变态主要是后天受环境的影响。两个学派 分别强调了不同发育时期环境和学习因素的作用。
4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性变态是偶然的性唤起与各
种不恰当刺激相结合,然后通过性幻想和手淫被反复 强化的结果(Kinsey,1953)。例如,在一个受虐或 施虐者实施异常性行为之前,他已经千百次幻想过此 类行为并与手淫同时进行,这样,很多强化的异常行 为就与性的快感结合在一起了。
有人做过实验,先给被试呈现画有女性鞋子的图片,

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王钟屏【摘要】苏童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饱受男权文化制度的压榨,其心理普遍带有强烈的社会受虐倾向,但在受虐的过程中,为了寻找精神平衡,其心理又具有强烈的施虐冲动。

在施虐受虐的循环中,她们反复演绎着女性作为第二性的人性悲剧。

%Most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Su Tong's novels are deeply exploited by patriarchal culture system and thus they have a strong mental tendency of social masochism. However, in order to find spiritual balance, they also have a strong psychological impulse of sadism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sochism. In the cycle of sadism and masochism, they repeat the human tragedy of females as the second sex.【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7)002【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父权制;施虐;受虐【作者】王钟屏【作者单位】宜宾广播电视大学,四川宜宾64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7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提到“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1]有压迫的出现就有权力运作的空间。

“几千年来,男权社会使女性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附属地位,身上压抑的枷锁越来越沉重。

女性甚至成为男性赏玩的“物品”和“生产”的工具,被异化为非人,成为有价值的物。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是一门综合心理学、哲学和生理学原理的学科,旨在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和驱动力,以及这些动力如何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下,人们被认为是由潜意识的欲望、冲突和动机驱使着,而这些内在的力量可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表现和互动。

心理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动力学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欲望的驱使,而这些欲望通常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心理动力学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内心的深层冲突和欲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动力学逐渐演变和发展。

个别心理学家以及心理治疗师将心理动力学原则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旨在帮助个体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心理动力学的概念也逐渐被用于解释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欲望。

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1. 欲望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多种不同的欲望和动机的驱使。

这些欲望可能包括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潜意识下的欲望。

欲望在个体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2. 冲突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中,冲突是指个体内心不同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这些冲突可能源于不同的欲望、价值观或理念之间的碰撞,导致个体感到困惑和不安。

心理治疗师通常通过揭示和解决这些冲突来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健康。

3. 动机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不同的动机驱动。

这些动机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动机对其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动力学试图揭示这些不同动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心理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领域。

心理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和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重塑其态度和行为。

在组织心理学中,心理动力学的概念也被用于分析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总结心理动力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和驱动力,并试图揭示这些动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七大视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

七大视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

七大视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引言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客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随爱与恨,及恐惧等等冲突矛盾的情绪。

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差异和乱伦禁忌。

中文语境有时也有说成“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虽然这不够精确。

1910年,弗洛伊德在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五次演讲中,首次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提出。

之后,克莱因在英国开展了客体关系理论工作,鉴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观察和个人理解,强调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在一周岁内,并将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石解释为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整合所造成的。

这导致了客体关系学派和古典精神分析激烈地争论。

1981年,忠实于弗洛伊德早期环境创伤论的科胡特,再次对俄狄浦斯情结作了全新的解释,他在承认俄狄浦斯情结的确存在,并且是构成冲突性神经症核心情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父母对于儿童同理失败的结果。

阿奢世王情结是由日本的精神分析分析家小泽平作(Heisaku Kozawa)提出,他应用了流传在东方的古代传说,来对应解释于西方社会的俄狄浦斯情结。

之后,小此木齐吾(Keigo Okongi)、河合隼雄(Hayao Kawai)对此也作了讨论。

但这在西方人占有主导地位的精神分析界,很少为精神分析界所注意。

人类学家对俄狄浦斯情结也曾有各种讨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在相对西方文化的异文化田野工作背景下,质疑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全球普遍化的观点,但有学者回应道,田野工作的经验只说明俄狄浦斯情结表现的差异,而对于俄狄浦斯情结三角结构的叙述上并没有动摇,这引申更广泛的讨论,来促进俄狄浦斯情结的认识广度。

例如中国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制度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存在的。

本文试图简介索福克勒斯的古代文本、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视角、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

《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内容摘要:美国影片《心灵捕手》讲述的是一位虽然天才却是个问题少年的人物威尔,在心理医生肖恩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

影片以细腻温婉的手法展现了自恋性人格威尔心理疗愈的历程,本文着墨于威尔行为和情感的分析,尝试以心理动力学的思路描述威尔的身份弥散、亲密障碍、命运重复。

电影很好的展现了对于缺陷性人格,如何建立他们的意义感、身份感、关联感。

关键词:《心灵捕手》心理动力学威尔分析美国影片《心灵捕手》讲述的是一位天才般的人物威尔,他才华横溢,却叛逆不羁,愤世嫉俗,常常打架滋事,举止放荡,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电影婉约细腻地着墨于威尔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受创的心灵被揭示和重构的过程。

面对桀骜不驯的威尔,心理医生肖恩就像一个机敏的猎手,用真诚的态度,巧妙的自我揭露,娴熟的咨询技巧,当然,重要的是用爱让威尔打开心扉,找到了威尔心理问题的症结。

最终帮助威尔找到自我,走出童年阴影,尝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开启新的生活。

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心理咨询的技巧和过程,而是威尔心理动力学的描述。

一.故事简介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系里的公告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的那些杰出的学生可以解答,而事实上无人能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轻易解开了这道数学难题。

数学教授在找不到解题人后,又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决意要找到这个数学天才。

原来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聪明绝顶却桀骜不拘,并因为打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了少年监护所。

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

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安排威尔接受专门的心理辅导。

但是威尔并不理会教授的用心良苦,请来的心理咨询专家反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并遭致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肖恩,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由他来辅导这个前途岌岌可危的年轻人。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分析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分析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分析引言:受虐妇女综合症是指女性长期遭受身体、心理、性和经济方面的虐待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的运用成为了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审判,并对保护受害妇女的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概述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克(Lenore Walker)提出,主要由三个主要特点组成:受虐、逆依赖和重复受虐。

这一理论认为,受虐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后,会形成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包括自责、沮丧、焦虑、恐惧和逃避等反应。

二、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收集: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明确了受虐妇女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通过向受害妇女询问并收集她们的证言和心理状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受害妇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为收集有效证据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 刑事责任认定: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帮助司法机关认识到,受虐妇女在暴力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其在被施虐者面前采取无力抵抗、逆依赖和忍受虐待的行为。

在刑事责任认定中,借助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受害妇女的行为和其作为加害者的举动之间的关联。

3. 司法裁决: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司法裁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论明确指出,受虐妇女往往会因为心理和经济上的逆依赖而选择继续忍受暴力,而司法机关需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正确判断,并在保护受害妇女的同时,给与适当的法律救济。

三、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定义和识别问题:受虐妇女综合症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界定受虐妇女综合症成为一个挑战。

受虐心理的成因与理性分析

受虐心理的成因与理性分析

受虐心理的成因与理性分析受虐心理是指一种情感状态,表现为被他人虐待、伤害或侵犯,但却有一定的快感和满足感。

这种情感状态被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是源自个人成长和社会环境,但是这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受虐心理的成因。

本文将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探讨受虐心理的成因,以及合理的理性分析。

一、心理方面1、自我价值低下:自我价值低下是受虐心理的一大成因。

这些人通常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关心和爱护。

因此,当他们受到侵犯、虐待、压迫时,他们无法像健康成熟的人一样遵循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他们更容易认为自己应该屈从于他人的意愿,承受更多的苦难,这样就能获得一种虚假的快感和满足感。

2、缺乏安全感:受虐心理的一大成因是缺乏安全感。

人们往往会在面对一种威胁或某种危险时感到害怕或不安全,而受虐者也是如此。

他们往往在与他人接触、交往、信任和依赖时感到心理上的不安全。

这种不安全感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挫败感,从而将自己置于被虐待的状态。

3、生活经历:受虐心理的成因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受虐者一般来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可能是身体、精神、性侵害,或者是儿时的权威罚责、言语和精神虐待。

这种儿时经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易受到虐待和伤害。

二、生理因素一些研究表明,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受虐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例如,脑损伤、低血糖、甲状腺问题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可能导致受虐心理。

因为这些生理问题可以导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使个体更容易接受侵犯性行为。

三、社会因素1、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宗教和传统价值观都可能对受虐性心理发生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中,强权和压制常常被认为是必要的和合适的。

这使得许多人将自己置于被虐待的角色中,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遭受侮辱和苦难来获得自己所谓的尊严和快乐。

2、媒体影响:现在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大量虚假的、侵略性的场景,将暴力、恐怖和刺激作为一种娱乐手段来传递。

这不仅会导致一些人对暴力、残忍和性暴力行为的忍受,还会影响他们对自己所经历的虐待和侵犯的感知。

2023年自考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2023年自考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是一种很难精确定义旳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旳个体内部旳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经典旳或文化上不被期待旳行为反应。

幻觉:是一种虚幻旳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旳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旳知觉体验。

按不一样旳感觉器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等。

妄想:是一种错误旳、歪曲旳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个体所处旳背景和文化中公认旳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旳措施都无法纠正旳。

思维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旳特性性症状。

自知力: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旳认识、判断能力。

疑病症:指尽管存在大量相反旳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旳生理疾病,或过度恐惊会患上这种疾病。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旳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明旳器质性病变旳基础。

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解离症状,之因此叫解离,是由于这种障碍旳症状是两个或多种心理过程同步存在或交替进行旳,而互相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癔症性遗忘:包括广泛旳或全面旳遗忘症、选择性或局限性遗忘症、逆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

癔症性遗忘症不一样于器质性遗忘症,器质性遗忘症有其躯体基础,多由已知旳神经系统旳损伤所导致,且没有癔症性遗忘所体现出来旳多种类型。

癔症性漫游:称分离性漫游症。

是一类以忽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旳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旳过去和对自己旳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种新旳身份为重要体现旳心理障碍。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此前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体现为病人旳身体和精神里同步存在多种身份。

癔症性躯体障碍:把压力转化为躯体症状旳失常.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劫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旳精神障碍,特性性旳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惕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旳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

偏执性人格障碍(病人会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总认为他人要害他,其明显地特点是猜疑和偏执。

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

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

一、施虐受虐的定义一种施虐与受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在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中,同时存在屈服和攻击的态度,伴随的强烈的破坏倾向,并且,推测这种状态带有力必多能量投注的性质[1]。

之所以将施虐与受虐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我同意Harold P. Blum, M.D.的观点,即施虐与受虐现象是紧密相连的。

二、研究施虐受虐的意义负性治疗反应,一直是分析师治疗原发性人格障碍(包括自恋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

)的主要困扰[3] 。

根据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体验和观察,负性治疗反应无论其最终的起源是什么,在治疗关系中都体现为一种程度不同的施虐受虐性质,负移情往往是通过施虐受虐来完成的。

Blum认为,施虐与受虐是一种复杂的妥协性混合体,具有多重功能,并且,很可能出现于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

无处不在的施虐受虐现象,代表着满足、防御、适应、以及自体与客体关系的重要维度。

所有的心理结构,都参与施虐受虐的妥协性混合体的构成。

施虐受虐的难以把握,以及概念上的众说纷纭,说明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施虐与受虐的实质,还没有真正理解施虐受虐的总体动力学。

通过对于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研究极其适应意义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对于负移情、负性治疗反应能够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处理原发人格障碍的能力。

三、研究的角度适应性是核心角度,即本研究主要是从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来在元心理学的层面,探讨施虐受虐现象的动力和起源。

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是因为“适者生存”,是包括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内的决定物质和生命运动的根本法则,只有从最根本的法则出发,才可能从本质上把握施虐受虐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

如果从“稳定者生存”、“适者生存”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有满足适应这个前提,才能存在,所以,我们似乎也可以反推,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适应意义。

本文就是在假设施虐受虐具有适应意义这样一个前提下,试图寻找到施虐受虐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始动力和适应意义。

人类的心理搏杀之施虐-受虐的温床

人类的心理搏杀之施虐-受虐的温床

人类的心理搏杀之四:施虐-受虐的温床尽管人们在心理竞争中的确是通过其拥有什么来证明他的存在,利用物的价值来论证他的价值,但严格来讲,这根本不是他的“存在”,也不是他的“价值”,而是物的“存在”,是社会所赋予的物的“价值”。

道理很简单,如果他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引人注目和艳羡的品质,也即在社会的感知和评价模式中不存在和没有价值,那这个人就不会让人正眼看他,其在社会的价值排序上也偏低。

当年,谁会对凡高的画看一眼?谁会认为他是个伟大的画家?而在他死后,又有多少人认为他的画一钱不值,他什么都不是?社会的价值观念总是在变化,即,总会有某些东西获得和丧失价值属性。

但有些稀缺资源的“价值”却似乎总是超越时空的,比如权力、金钱。

前者不必说,在一个存在统治和管理的等级社会里,它具有一种支配的力量。

后者只要人们不退回到原始社会,其支配力也不会丧失。

换言之,它们比什么都更能切入一个社会的结构。

人们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证明他们的“档次”,通过对占有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一个前提就是可供来炫耀和占有的东西在社会中是一种力量,进而是价值的证明。

消费的狂热意味着物品获得和丧失价值属性的进程的加快,也意味着人们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的焦虑的加剧。

这里需要说的是,消费的异化不太像是弗洛姆和马尔库塞所说的那样是把消费当成了目的,因为消费严格来讲仍是一个手段,它不进入人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的评价系统,其意义仍无法获得。

但很显然,一个卷入心理竞争这个热门行当的人,其“自我”更多是“社会自我”,正是由于此他的“存在”无法被自己所体验到,而只能通过他人的目光才能显现出来。

故而,一个由心理竞争所主宰的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恰如弗洛姆所说的,是一种“占有”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存在”的生存方式。

弗洛姆对“占有”和“存在”有大量的论述,这种论述不仅体现在其《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这本书,还仅现在其许多著作中。

按他的意思,这两种生存方式意味着它们与世界之间完全迥异的指向;它们意味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性格结构,各以其优势支配着一个人的所想、所感受、所行动的全部内容。

爱情的病态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受虐待

爱情的病态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受虐待

爱情的病态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受虐待爱情的病态: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受虐待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然而,有些人却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爱情。

这种病态表现在他们总是喜欢受虐待。

为什么会有人对待自己苛刻,甚至享受被伤害的过程呢?本文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受虐者的心理需求病态爱情中的受虐者往往有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

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被爱,但却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和价值感。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承受痛苦和不公平的对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这种虐待行为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肯定和验证自己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充满了痛苦。

另外,有些人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严厉的父母教育或亲近关系的缺失,导致他们在爱情中寻找一种类似于自我惩罚的感觉。

他们认为只有承受痛苦和压力,才能获得真实的爱和关心。

因此,这种寻找病态爱情的行径实际上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重演。

二、虐待者的心理动机除了受虐者的心理需求外,虐待者也有自己的心理动机。

虐待者往往具有控制欲和优越感,他们通过施加暴力和伤害来满足自己的权力和支配欲。

他们喜欢看到受虐者为了他们的爱或注意而承受痛苦,这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被肯定。

此外,虐待者可能有着不健康的情感依赖和自卑感。

他们依靠对受虐者的控制和虐待来提升自己的情绪和自尊。

他们享受控制别人的感觉,这让他们感到强大和重要。

因此,他们借助受虐者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三、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除了个人的心理动机外,社会文化背景也对病态爱情产生了影响。

一些文化中,男性被强调为主导和支配的角色,而女性则被教育为依附和忍受的角色。

因此,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一些人可能会内化这种角色划分,选择成为虐待者或受虐者。

此外,一些媒体文化对病态爱情的渲染也会导致一些人模仿或渴望这种特殊的关系。

电视剧、电影和小说中经常出现刺激和坎坷的爱情故事,这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不健康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受到这些媒体文化的影响,在寻找爱情时容易陷入病态的关系。

校园霸凌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校园霸凌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校园霸凌的心理动力学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校园霸凌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可能发生校园霸凌现象。

校园霸凌是指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对其他弱势学生进行持续的、有意的攻击或威胁。

要深入理解校园霸凌,我们需要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霸凌者的动机校园霸凌的背后往往藏着霸凌者的心理需求。

他们可能因为自卑、内心不满或被忽视而寻求攻击他人来获得自尊。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个性都由冲动和驱力组成,而校园霸凌正是一种通过欺凌他人来实现自己冲动的方式。

他们可能认为通过霸凌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有权威、处于支配地位。

二、受害者的心理效应校园霸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被欺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各种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无助和恐惧,并且可能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长期的霸凌可能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持续存在,并可能造成更长期的心理创伤。

三、观察者的影响校园霸凌不仅对受害者有影响,也会对围观的学生产生心理影响。

心理学家巴德拉克认为,见证者也会受到校园霸凌心理影响的长久发展。

围观者可能产生恐惧感,担心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同时,如果校园霸凌事件得不到有效处理,围观者可能会觉得无助和绝望,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

四、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在校园霸凌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学校应该建立零容忍的政策,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加强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干预手段。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健康,保护他们不受霸凌的伤害。

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当提高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及时警觉和介入,防止和解决任何形式的霸凌行为。

五、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对于涉及校园霸凌的学生,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专业人士可以帮助受害者恢复自信、改变消极自我形象,并提供应对霸凌的有效策略。

此外,心理辅导师还可以与受害者亲友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施虐受虐症的健康宣教

施虐受虐症的健康宣教
04 表现往往隐藏在日常生
活中,不易被发现
施虐受虐症的成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施虐受 虐症患者,后代患病风险增 加
03
社会环境:社会压力、人际 关系紧张、社会支持不足等 可能导致施虐受虐症
02
家庭环境:家庭暴力、虐待、 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导 致施虐受虐症
04
心理因素:自卑、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施虐 受虐症
施虐受虐症的 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施虐受虐症的基本概念 02. 施虐受虐症的危害 03. 施虐受虐症的预防与治疗 04. 施虐受虐症的健康宣教策略
x
1
施虐受虐症的基本 概念
施虐受虐症的定义
施虐受虐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 为对施虐和受虐行为的渴望和享受。
施虐受虐症患者通常在亲密关系中 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和依赖性。
01
增强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心理 状态和行为模式
02
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避免过度
依赖他人
03
学会情绪管理,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波动过

04
寻求专业帮助, 进行心理治疗和 辅导,改善心理 状态和行为模式
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 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家庭治疗:家庭支持、
3
家庭干预等
2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等
施虐受虐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自残等。
施虐受虐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 疗、药物治疗等。
施虐受虐症的表现
施虐者:喜欢控制和支
01
配他人,享受他人的痛
苦和恐惧
受虐者:喜欢被控制和
02 支配,享受被虐待和羞

校园暴力的心理动力学研究加害者的心理原因和动机

校园暴力的心理动力学研究加害者的心理原因和动机

校园暴力的心理动力学研究加害者的心理原因和动机校园暴力的心理动力学研究:加害者的心理原因和动机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暴力行为,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和心理暴力等。

近年来,校园暴力的频发给教育界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校园暴力的问题,进行心理动力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校园暴力加害者的心理原因和动机,并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提供参考。

一、无助感和自卑心理校园暴力加害者往往表现出无助感和自卑心理,这些心理因素成为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动机之一。

在学校环境中,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感,逐渐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他们可能感到被边缘化、排斥甚至欺凌,通过实施暴力行为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以获取权力和控制感。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加害者的家庭环境也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可能存在家庭暴力、溺爱、忽视等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影响了加害者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

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加害者可能缺乏足够的爱和关怀,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三、社会影响和媒体暴力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影响也对校园暴力加害者的心理原因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对暴力的容忍度、暴力行为的传播以及媒体的暴力内容都会对加害者造成心理上的引导和影响。

当社会对暴力行为缺乏足够的谴责和制约时,加害者可能会误认为暴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四、自尊心的损害自尊心的损害是校园暴力加害者心理原因的重要方面。

在校园中受到排斥、嘲笑、羞辱等不良对待,加害者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为了重塑自己的自尊心并寻求存在感,加害者可能会采取暴力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权力和控制。

五、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一些校园暴力加害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这些因素也是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心理原因之一。

例如,一些加害者可能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自闭症、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等,这些心理障碍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不敏感,增加了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7-1.565 日常生活中的施受虐

7-1.565  日常生活中的施受虐

日常生活中的施受虐施受虐算是心理学的行话,常常被放在嘴边,用来对社会新闻中的那些无法理解的扭曲行为进行解读,例如,家暴受害者变成加害者等等。

似乎仅仅只是说出这个词,都需要我们扭曲自己的面容,摆出嗤之以鼻的姿态,以撇清和它的关系。

其实,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这种颇为戏剧性的划清界限的行为已经暗示了它无所不在的属性。

最近的一个觉察让我更肯定了这一点。

儿子睡觉前喜欢粘着我,因此经常会被我驱赶,这个时候我喜欢说“滚蛋”这个词,其实重音在“滚”字上面,“蛋”字只是修饰。

在说出“滚”那一刻,内心十分畅快,还会脑补一脚将他踹飞的镜头,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感觉:终于解脱,兴奋的解放,极具控制感,站在权力的顶端,肆意妄为着。

下一瞬间,残留的理智唤起内疚的感觉,不得已滑出一个“蛋”字,让凶狠,严肃,愤怒的炮弹裹上糖衣。

相比于“滚”字的雄壮发音,“蛋”字有些拖泥带水,不情不愿的,嘎然而止。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小小的施虐所带来的快感虽然非常的短暂,但是让人上瘾,它轻而易举地挤开其他更加柔和的词汇,冲破内疚感的阻力,自己“滚”了出来。

施虐的一面非常清楚,而受虐的一面挖掘了很久,是我对被厌弃的恐惧。

主要表现在:在别人起身离去之前,我会先走一步;我会在滔滔不绝说话的时候观察别人的反应,当感到对方不耐烦时,立刻停止;如果是没有规定时长的约会,我会自觉的观察对方的行动,确定结束的时候;如果是规定时长的约会,我一定会时刻警惕时间,避免超时。

总之,我压根不会让“滚蛋”二字砸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是想象中。

久远的记忆已经模糊,我永远不可能知道被厌弃的恐惧来自于何时何地,或许这是人们在成长与分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创伤;或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厌弃意味着对自我的完全否定,所以他/她总是在幻想着、准备着;又或许这是来自祖祖辈辈的代际创伤,无论如何,我也是被“滚蛋”二字折磨的受虐者。

在这一组日常的施受虐行为中,施虐是浮在水面上的日常行为,是对附庸个体(子女)的使用;而受虐可能是在个人成长的某个过程中感受到的,带着某种幻想和创伤性质的恐惧。

受虐—施虐淫癖伴强迫性回忆1例报道

受虐—施虐淫癖伴强迫性回忆1例报道

受虐—施虐淫癖伴强迫性回忆1例报道
周华琳;韩云芳;朱宝俊;刘士勇
【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施虐淫癖和受虐淫癖(Masochism)同属性心理障碍的范畴。

国内有关同一患者交替充当受虐、施虐角色伴强迫性回忆者尚未见报道。

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5岁,已婚,工人,小学文化。

自幼生长在偏僻山区,1岁时丧父,上有一姐两兄,其母及姐对患者十分疼爱。

童年时代患者多跟随母亲或姐姐身边,很少与同龄儿童玩耍,自幼性格孤僻,胆子小,易害羞,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周华琳;韩云芳;朱宝俊;刘士勇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山东泰安市精神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J], 王钟屏
2.施虐与受虐依赖与共存--对虎妞与祥子关系的重新解读 [J], 孙景鹏
3.性施虐受虐癖的分型与鉴定 [J], 孙家华;丁之光
4.培根绘画中的“施虐”与“受虐”倾向 [J], 张镭赋
5.施虐者还是受虐者
——《朗读者》身份构建再思考 [J], 席晓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苏晓波摘要本文试图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适应的角度,探讨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

并提出这样的假设:“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

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

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

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

施虐与受虐的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

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

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

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统,与一个能量高的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

分析师是一个“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够好的‘容器’”。

关键词:施虐受虐,适应,心理动力学,元心理学。

一、施虐受虐的定义一种施虐与受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在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中,同时存在屈服和攻击的态度,伴随的强烈的破坏倾向,并且,推测这种状态带有力必多能量投注的性质[1]。

之所以将施虐与受虐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我同意Harold P. Blum, M.D.的观点,即施虐与受虐现象是紧密相连的[2]。

二、研究施虐受虐的意义负性治疗反应,一直是分析师治疗原发性人格障碍(包括自恋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

)的主要困扰[3] 。

根据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体验和观察,负性治疗反应无论其最终的起源是什么,在治疗关系中都体现为一种程度不同的施虐受虐性质,负移情往往是通过施虐受虐来完成的。

Blum认为,施虐与受虐是一种复杂的妥协性混合体,具有多重功能,并且,很可能出现于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

无处不在的施虐受虐现象,代表着满足、防御、适应、以及自体与客体关系的重要维度。

所有的心理结构,都参与施虐受虐的妥协性混合体的构成[2]。

施虐受虐的难以把握,以及概念上的众说纷纭,说明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施虐与受虐的实质,还没有真正理解施虐受虐的总体动力学。

通过对于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研究极其适应意义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对于负移情、负性治疗反应能够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处理原发人格障碍的能力。

三、研究的角度适应性是核心角度,即本研究主要是从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来在元心理学的层面,探讨施虐受虐现象的动力和起源。

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是因为“适者生存”,是包括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内的决定物质和生命运动的最根本法则,只有从最根本的法则出发,才可能从本质上把握施虐受虐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

如果从“稳定者生存”、“适者生存”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有满足适应这个前提,才能存在,所以,我们似乎也可以反推,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适应意义。

本文就是在假设施虐受虐具有适应意义这样一个前提下,试图寻找到施虐受虐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始动力和适应意义。

研究将首先根据几条公认的原理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和推理,然后,为了增加这些推理和假设的说服力,还将提供几个治疗中的个案,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提供证据。

假设与推理1.人类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其适应优势和策略,主要来自有性生殖,及其复杂漫长的哺乳期――足够好的“容器”的原型。

后来的其他复杂适应优势,都是这种有性生殖和哺乳的复杂化和高级化。

但无论后来的行为模式如何高级和复杂,其基本模式是不变的。

所谓精神动力学所最关注的,并非这些细节,而是试图把握高级和复杂背后的基本、简单的动力学是什么。

所以,为了探讨施虐受虐的本质,我们不得不退回到生命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的那一刻。

因为生命得以进化和适应,主要是通过DNA载体或者容器的复杂性和分工开始的。

2.有性生殖的存在,表明有性生殖具有适应性。

有性生殖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两个生命的相互吸引,这导致一种主体寻求客体的趋向的假设,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推测存在着寻求客体的一种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启动了客体力必多,这是客体关系的原始推动力,也是性化过程的原动力。

3.第二个前提,是互相吸引之后的吞噬,才能使有性生殖成为可能。

所以,客体关系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相互的吞噬和被吞噬,相信这也将被本能所固定。

任何吞噬,都必然包括吞噬者和被吞噬者,施虐受虐的原型、以及最初的施虐与受虐的主客体就此形成,我们可以将这种促使吞噬和被吞噬形成的本能,称做施虐受虐本能――可以推测,生命的原初时期,彼此互为食物、互相吞噬、带有浓厚的攻击和性化色彩的的这一瞬间,对于生物进化和有性生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但是,如果吞噬导致一个细胞的消失,是必使有性生殖失败,只有在吞噬的同时,又各自保持各自的存在和完整,有性生殖才能够真正实现。

自我存在的完整性是有性生殖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后来的个性化发展和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5.因此,客体关系将在吞噬和自我保存共存、性化与个性化共存的的条件之下形成,并在性化动力的吸引和个性化动力的排斥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和进化。

超我原则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形成的,超我是平衡和妥协性化力量以及个性化力量的法则,相信这种超我也将具有本能的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本能。

因此,客体关系将在吞噬和保存共存的条件之下形成,并向前发展和进化。

可以推断,只有服从这种原则的物种,才能够被以有性生殖的物种被保存下来。

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

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

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

6.后面的施虐受虐的进化时间表,将可能按照力必多发展阶段来完成,形成口欲期施虐受虐、肛欲期施虐受虐、以及俄底浦斯施虐受虐。

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7.施虐与受虐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

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力必多的能量效率,以及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

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

父母及分析师,实际上是充当着儿童在施虐受虐中成长的心理容器――一个高效的热力学平衡容器。

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统,与一个能量高的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师是一个“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够好的‘容器’”。

8.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作出一些进一步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施虐与受虐本能,是爱的开始,是一种比较早的本能和发展阶段;第二个假设是存在着发展的本能,这种本能具有时间顺序特性、或者具有高级和低级的等级制;第三个假设是本能的开启也受本能的控制;第四个假设是,本能的开启,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

9.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近乎完美地解释力必多的转移、分配、和投注的规律,当然,也可以对于有关施虐受虐的过程的作出动力学解释。

并且,这一假设可以比较广泛地适应现存的各种有关施虐受虐的各种理论。

(比如性化的色情受虐狂、比如女性化、比如道德受虐、比如容器概念等等)并且,在这一假设的指导下,对于原发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我将在下一节,介绍几个用来证明我的假设的个案。

五、临床案例包括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和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还有一个性化个案(略)。

这些案例,使我想到了Berliner曾经说的这样几句话:“受虐态度,是一种企图得到所恨的爱客体的慈爱的邀请。

”“受虐的痛苦,在潜意识中,象征着曾经给予他痛苦最初的爱客体。

”“受虐,爱的客体的施虐,是一种与自体力必多融合在一起的爱客体力必多的施虐。

”[4]。

最后,我愿意以弗洛伊德那篇伟大的著作《超越唯乐原则》的结尾中,曾经引用过的一句谚语作为结束语:“不能飞行达之,则应跛行至之,圣书早已言明:跛行并非罪孽。

”[5]参考文献[1] ROBERT.J.C, Psychiatric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9.[2] Harold P. Blum, Sadomasochism in the Psychoanalytic Process, Within a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Discussion.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991,39:431-450 (APA)。

)[3] Michael Robbins, The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Destructiveness in Primitive Personalities.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988,36:627-652 (APA)[4] Bernhard Berliner, On Some Psychodynamics of Masochism. Psychoanal. Q., 1947,16:459-471 (PAQ)[5] FREUD, S. 1920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S. E.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