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

合集下载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填海区项目情况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填海区项目情况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填海区项目情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位于汕头市龙湖区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居住区内,该地块为填海区,地块占地235466.7平方米,容积率为2.0,土地用途为70%居住用地,30%为综合用地。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7万平方米,按照240万/亩的土地价格,综合楼盘价为1800元/平方米。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未来汕头重点开发的区域,区域的发展前景比较好,但是目前区域开发刚刚起步,配套设施尚不齐全,周边的项目开发也刚刚起步,发展成熟尚需时间。

目前项目周边根据网上资料,尚未有开发项目,最近的项目为柏嘉半岛,目前该项目售价为7500元/平方米。

柏嘉半岛本项目地块区域介绍:1.汕头概况: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南方重要港口城市、著名侨乡、粤东中心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连接点,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1年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汕头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

2006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汕头召开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2007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又赋予汕头建设粤东城镇群中心的历史性定位。

立足于汕头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汕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规划建设东部城市经济带、工业经济带、生态经济带“三大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作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的现实切入点,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东部城市经济带位于城市新东区沿海,结合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百年一遇的防洪潮大堤,整个工程将规划填海约20平方公里,位于市区西南方向的工业经济带,规划控制面积 118平方公里,其中可用于工业建设的用地约42平方公里;与市区隔海湾相望并向西北延伸的生态经济带则将重点发展生态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园区、都市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规划控制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人防工程施工专项方案(2019.1)

人防工程施工专项方案(2019.1)

GD220103□□人防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A01-02(之一)地块总承包施工单位:*******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日期:2019 年 1 月1 日审核人:审批人:(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节、编制说明及依据 (3)第二节、工程概况 (3)第三节、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分析 (6)1、特点、难点分析 (6)2、针对性对策措施 (6)第四节、施工准备 (7)1、施工前准备工作 (7)2、施工技术准备 (7)3、劳动力组织准备 (8)4、物资准备 (9)5、施工机械准备 (9)第五节、施工总进度计划、节点安排及保证措施 (9)第六节、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2)1、施工流程 (12)2、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 (13)2.1、模板工程 (13)2.2、钢筋、预埋件工程 (21)2.3、混凝土工程 (24)3、人防防护设备部分 (26)第七节、主要设备配备 (33)第八节、现场组织机构及劳动力配备 (34)第九节、质量保证措施 (34)第十节、安全措施与文明施工 (37)第十一节、专业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配合及注意事项 (38)第十二节、应急预案 (39)附图: (44)第一节、编制说明及依据本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和国标图集:1、广东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图纸;2、《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FJ01-03);3、《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2007年合订本)(FG01-05);4、《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2007年合订本)(FK01、02);5、《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2007年合订本)(FS01、02);6、《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FD01、02);7、《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图集》(RFJ01—2008);8、《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2004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2、粤人防[2017]181号文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概况1、*******,位于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A01-02(之一)。

汕头市中心城区地名专项规划

汕头市中心城区地名专项规划

汕头市中心城区地名专项规划(2014-202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汕头市地名规划总体框架 (1)第三章通名规定 (7)第四章专名规定 (8)第五章分区片专名命名指引 (10)第六章地名文化保护 (10)第七章地名标志体系规划 (24)第八章地名的调整与优化标 (28)第九章地名规划实施措施 (29)第十章附则 (30)附录一:本规划用词说明 (31)附录二:地名要素分类技术标准 (32)附录三:地名专名命名方式 (34)附录四:道路名命名方案 (35)附录五:桥梁、立交、人行天桥、隧道命名方案 (52)附录六:公园、广场命名方案 (55)附录七: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河涌命名方案 (59)文本解说 (57)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实现地名的法制化、规范化、层次化及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根据国家、广东省及汕头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城市规划成果,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即为汕头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依据。

凡在汕头市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编制地名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确定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公园等地理实体地名相关事宜时,都应执行本规划。

第3条规划目标本规划对汕头市中心城区地名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汕头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近、远期城市规划为依据,构建特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富有潮汕特色和本地文化内涵的整体地名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汕头市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机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对地名服务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地名信息库和地名管理法规,力图使汕头市地名规划和管理跻身全国先进地区行列。

第4条规划适用范围本次地名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覆盖汕头市中心城区,即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三区,另外本次规划将澄海区的塔岗围片区纳入东海岸新城的规划范围。

汕头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汕头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汕头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二稿)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一年四月红色字体部分表示本次修改条文及所属节。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规划编制 (2)第三章建设用地管理 (8)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8)第二节建设用地 (11)第三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第四节公共(服务)设施 (17)第五节城市绿地 (31)第四章建筑工程管理 (37)第一节建筑间距 (37)第二节建筑退让 (47)第三节建筑高度 (55)第四节建筑与环境景观 (58)第五节停车设施配建 (63)第六节建筑工程市政配套设施 (67)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68)第一节道路交通工程 (68)第二节用地竖向 (77)第三节水资源与给水工程 (79)第四节排水工程 (80)第五节电力工程 (81)第六节电信工程 (84)第七节燃气工程 (87)第八节热力工程 (89)第九节环卫设施 (90)第十节工程管线综合 (94)第十一节城市家具 (102)第六章城市防灾 (103)第七章城乡规划勘察测绘 (109)第八章附则 (112)附录一:汕头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框图 (113)附录二:名词解释 (114)附录三:计算规则 (1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依据《汕头市城乡规划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汕头市区范围。

其中,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技术指标适用中心城区(包括金平、龙湖、濠江区)和澄海、潮阳、潮南区的区治所在地;建制镇、村庄按国家和省关于村庄、集镇的规划管理规定执行并参照本规定。

第三条[技术规定与专业规范的关系]本规定未予明确的,按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执行。

第四条[技术规定与详细规划的关系]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并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特别控制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管理需要,汕头市区划分为特别控制区和一般建设区。

九月份大事记

九月份大事记

九月份大事记9月1日上午,华侨试验区直管区内的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正式投入使用,迎来第一批新生。

下午,林依民副市长带队到华侨试验区学校检查开学入学情况,实地察看校园环境、教学配套、师资配置、安全设施等情况。

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宏,市教育局局长胡冬和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市教育局有关领导陪同活动。

9月2日上午,由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宏亲自带队,试验区在家班子成员和各局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检查组,严格按照市委书记陈良贤在防御16号台风“玛娃”工作会议上的部署要求,深入检查辖区内重点海堤、新津出海闸站等水利基础设施和龙光天禧在建工程工地的防台度汛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并要求立即整改。

吴宪宏在检查中要求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启动防台应急预案加强值守,落实隐患排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提前制定针对性应急防御措施,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将各项防台度汛工作落到实处。

下午,按照管委会统一部署,试验区防台度汛应急指挥小组分成十个检查组,由试验区班子成员、各局室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分别到辖区内各个在建项目现场进行检查,确保防台度汛零死角。

9月3日上午,由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宪宏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布置“9·30”欢度国庆、喜迎盛会万人徒步东海岸有关工作。

会上,吴先宏就做好“万人徒步游”活动工作作出部署,并要求中交公司做好东海岸大道的景观绿化提升、防护栏设置、闸站河涌管养维护等工作。

参加会议的还有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黄育斌、李钊,中交(汕头)投资公司总经理罗思海及试验区各局室主要负责同志。

9月5日下午,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丽文会同加拿大潮商会会长林少毅带队专程赴北京拜会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就加快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发展工作进行专题汇报,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听取有关汇报后,对华侨试验区工作所做的努力及发展现状表示肯定,对华侨试验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表示将大力支持华侨试验区申报“侨梦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广东房地产新盘汕头东海岸新城推介

广东房地产新盘汕头东海岸新城推介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新城开发项目
2011年,中交投资公司代表中国交建在汕头投资、建设东海岸新城项目,在汕头市设立 中交(汕头)东海岸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以及投 融资、经营管理等工作,设立中交(汕头)东海岸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分公司具体负 责项目策划、土地开发及营销宣传等工作。
汕头市土地面积为22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9.62万 人,人口密度达2400人/平方公里,仅次于深圳和东莞, 居东南沿海城市第三位。 庞大的人口基数,无地可供、供需失衡的城市土地市 场,压制了刚需的释放,市场显然存在着很大刚性与隐性 需求。 在上轮开发热潮中,汕头开发规模并未放大,目前在 287个监控城市中风险排名248位,市场风险很低,是进入 三四线城市开发的理想城市。

连接海西经济圈和珠三角 经济圈的核心节点 承接两大经济圈的 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

超低风险 投资优选
汕头商品住宅年销售面积与年建筑面积变化
(单位: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汕头统计年鉴;汕头市土地交易中心
引自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 院长丁祖昱先生2012年10月《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风险排行榜发布 》
塔岗围发展愿景
• • •
——
“一心两轴五区”。
一心指创意研发中心 两轴:滨海大道发展轴和纵向的城市发展轴 五区:休闲游乐区、塔岗围总部经济区、 创意产业区、塔岗围生活区、旅游度假区 总部经济区 创意产业区
创意研发中心
纵向城市发展轴 休闲游乐区 滨海大道发展轴 旅游度假区 塔岗围生活区
项目发展的规划愿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介绍
第一部分、整体定位及运营构思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主要内容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字体:小大】【打印文章】一、规划范围与空间层次1、本规划分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1)市域范围为汕头市行政辖区,包括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总面积约2245平方千米。

(2)中心城区范围由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以及塔岗围填海片区组成,总面积约483平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是汕头市行政辖区范围。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三、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汕头特点,坚定改革创新,探索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发展模式,承担好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试验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国家特区职能,将汕头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潮汕文化特色浓郁的潮人都会、精致汕头、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

四、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

具体包括:1、以“组团式生态带形都市”和“有机生长”为核心的空间发展策略;2、“精益经济”产业发展策略;3、“精巧系统、精细人性、精明精准设施和精密智慧管理”的交通发展策略;4、基于现代化治理模式的规划实施策略。

五、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经济特区,粤东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基地;粤东新兴产业和精细制造业基地;粤东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粤东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和医疗、体育中心;粤东旅游服务中心。

六、城市规模规划期末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2万人。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20平方千米左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501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05平方千米。

七、市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市域城乡空间结构为“1心6组团”生态带形都市+“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其中:“1心6组团”以金平-龙湖城区为核心,依托带形都市交通走廊串联和构建濠江、潮阳、潮南、澄海、东里-盐鸿和南澳六个紧凑型的城市建设发展组团;“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指澄海西部、潮阳西部和潮南南部三个片区。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国家滨海新城粤东城市中心东海岸新城项目位于汕头湾东部,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政府战略合作的大型城市综合运营项目,实际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西起汕头内海湾导流防沙堤,东至澄海莱芜岛,分为新津、新溪、塔岗围三大片区,东西长13公里,南北纵深约1.5—2.5公里,规划总面积24平方公里,围海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2012年5月9日,广东省委将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确定为促进和带动粤东区域崛起腾飞的重大平台,作为粤东地区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发展极。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注册资本金148亿,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股票代码为01800.HK)。

中交股份作为世界500强,涉及港口、航道、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的奖项。

汕头市是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湾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著名侨乡,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美称。

汕头市土地面积为22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9.62万人,交通便利发达,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东海岸新城项目的实施,将为带动汕头城市扩容提质、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实现粤东三市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聚集发展、提供重大平台支持。

项目规划定位:东海岸新城规划定位为粤东城市中心,泛粤东地区的宜居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服务中心;打造汕头新城市中心商务区,以行政办公、高端商贸、总部经济为主,配套居住、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

规划人口超过30万。

片区规划定位:●新津片区位于东海岸新城项目于现状主城市的结合点,规划面积为5.1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汕头海湾门户,集商业、文化、旅游、体育于一体的城市游憩商业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滨海住区。

●新溪片区位于新津河与外砂河之间,规划面积11.70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实施评估与规划对策——以汕头市珠港新城为例

新城规划实施评估与规划对策——以汕头市珠港新城为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施评估要点及规划优化对策进行探讨。

2汕头市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2.1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背景2009年,汕头市政府提出以珠港新城、南滨片区“一湾两岸”城市核心圈和东海岸新城为核心载体,打造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兴建海湾新区的构想,并于2014年9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至此,珠港新城成为汕头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东扩的前哨,也是中心城区扩容强心的重要承载空间。

发展建设至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汕头市“为焕发汕头经济特区新活力,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新动能,为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把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由此,也对珠港新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次评估通过对已有规划成果进行梳理,评估规划实施成效,重点基于新的发展形势,提出全面优化珠港新城的产业、道路系统、城市设计等的对策,以有效地提升珠港新城用地布局的科学性,并为珠港新城重新确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定位和建设目标提供支撑。

2.2规划实施情况珠港新城北至中山东路,南邻汕头湾,西至龙湖沟,东至汕头海湾大桥,总面积3.5 km 2。

2010年6月和2011年12月,汕头市分别组织开展了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概念设计和汕头珠港新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同步启动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11月,《汕头市珠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通过;2016年和2020年又分别开展了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修编。

摘要 新城建设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拓展的重要模式,其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往往因政策调整、市场经济等因素极易出现规划与建设衔接不畅等问题,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极有必要。

研究结合汕头市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探讨新城控制详细规划评估方式方法与评估主要内容,识别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规划动态维护的相应对策。

填海区深基坑侧壁涌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

填海区深基坑侧壁涌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

填海区深基坑侧壁涌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高层建筑迅速崛起,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围护结构渗漏水频发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如果盲目的采取措施,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结合填海区深基坑工程实例,根据拟建工程场区内水文环境、工程地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采用施工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填海区深基坑侧壁渗水、涌水现象出现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渗漏水,提出了采用表面封堵及水泥---水玻璃注浆等措施进行封堵,从而保证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实践表明,控制好止水帷幕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建设标准,当出现渗漏水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满足工程的工期目标。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桩侧壁涌水原因分析双液注浆高层建筑Caus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Water Gushing From Side Wal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Reclamation AreaGuGang(NO.6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OF Cr20G, Xi'an,Shaanxi ,710032)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rapid rise of urban and rural high-rise buildings, the applic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frequent leakag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has been plagued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 if blindly take measures, it may cause immeasurable losses. Based on the case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n reclamationarea, according to the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posed project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water seepage and gushing on the side wal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reclamation are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record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surface plugging and cement water glass grouting for plugg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leakag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o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water stop curtai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and take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 in time when there is leakage, can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and meet the project objectives.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Retaining piles; Side wall water inrush; Cause analysis; Double liquid grouting; High rise building;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基础的埋深也越来越深,如何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是地下工程施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抛填块石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抛填块石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报呈表(监理【2011】细则007号)合同名称: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新津片区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说明:本表一试三份,由监理机构填写,发包人签收后,监理机构、发包人、承包人各一份。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新津片区水利工程抛填块石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1 总则 (1)2开工审批程序 (1)3 施工过程监理 (4)4 工程验收 (7)5 其他 (8)6 附表 (8)抛填块石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利于实施抛填块石堤身施工的过程控制,规范监理活动。

1.2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以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设计技术文件和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法规文件等规范编制本实施细则。

1.3本细则适用于:本工程抛填块石堤身等工程项目。

2开工审批程序2.1 向承包人进行监理工作交底监理工作交底主要包括明确抛填块石堤身施工质量、进度、投资监理签证的程序,明确监理作业表格等。

2.2 审批承包人报送抛填块石堤身施工技术文件施工准备工作包括:①编制施工方案、措施;②制定施工进度计划;③建立质量保证体系;④完成建筑材料、半成品的检测和试验;⑤组织施工机械进场;⑥按合同要求选择分包单位或不分包。

2.2.1工程开工前14天,承包人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修改通知、技术要求)及施工规范规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2)施工方案(抛填块石堤身的施工作业工序及各工序的逻辑关系);(3)进度计划(包括工期安排、施工强度分析);(4)施工平面图;(5)技术组织措施、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施工准备工作计划;(7)检测与试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及检定计划;(8)机械设备选型、配置、数量及劳动力配置;(9)施工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及职责分工、联系方式;(10)其它需说明的特别事项。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文本主要内容第一条规划背景1、落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国家战略要求,调整优化片区用地和产业布局。

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批复同意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函〔2014〕123号),支持试验区着力转型升级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

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契合汕头海湾新区城市战略的新定位新思路,提升片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水平。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2013年11月1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汕头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在汕头东部沿海4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核三区”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

东海岸新城是“一核”--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明确要集聚发展金融商务、企业运营、会展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成为提升汕头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3、吸收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成果优点,引入契合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

2013年6月举行的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中,安德鲁—荷兰高柏、美国NBBJ和香港奥雅纳三家优秀国际团队对东海岸新城进行各自独特精彩的规划诠释。

方案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抓住汕头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质,以国际视野、新颖理念和先进手法,描绘出独具匠心的规划蓝图。

在概念规划竞赛方案优化完成后,需要通过法定的控规修改程序,将方案中适合汕头和本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进行吸收融合和优化提升。

4、统筹协调各层次相关规划,梳理完善片区与周边区域的规划衔接。

东海岸新城作为汕头城市新的战略重点发展区的核心载体和启动片区,与正在修改中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13修改)》同步,在空间和产业的布局上对本片区重新进行精确的功能定位和空间调整,以符合上层次规划的新定位新思路对于本区域用地载体的布局要求。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陈仲达副组长:曹道仁、黄永泉、朱勇祥、黄耀辉组员:庄惠宁、陈东伟、刘金鑫、韩宝华、蔡聪知、周江涛2、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①、制定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各项质量保证计划和措施。

②、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③、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工作。

④、主持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能,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⑤、讨论决定项目的质量管理重大事项。

3、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曹道仁副组长:黄永泉、朱勇祥、黄耀辉组员:庄惠宁、陈东伟、刘金鑫、韩宝华、蔡聪知、周江涛、周明辉、郝文龙、李惠华、王鸿博。

4、施工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①、做到“三落实”:即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落实工序质量控制,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②、及时反馈质量保证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防患措施。

③、参加质量分析和处理质量事故。

④、认真执行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规程,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⑤、对关键工序和技术含量高的过程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实行重点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5、成立自检小组组长:庄惠宁副组长:黄永泉、朱勇祥、黄耀辉、陈东伟组员:刘金鑫、韩宝华、蔡聪知、周江涛周明辉、郝文龙、李惠华、王鸿博6、自检小组的职责①、负责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计划。

②、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施工放样准确、构造物尺寸准确。

③、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

④、严格执行“三工序”管理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⑤、督促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

⑥、工程规模较小的项目,没有设置施工站(段),其质量职责也适应于施工队(班组)。

7、质量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参照这一基本原则,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濠江强势爆发!打造南部新城市中心及濠江新城预留高铁汕头南站

濠江强势爆发!打造南部新城市中心及濠江新城预留高铁汕头南站

濠江强势爆发!打造南部新城市中心及濠江新城预留高铁汕头南站濠江区有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强势爆发!近日,濠江区修订完善的城市规划新鲜出炉,按照规划,片区内将着力打造“前港、中区、后城”的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区,建设高质量现代文明临港新区。

沿海交通航运中心、优势产业高地、生态宜居濠江等关键词所描绘的美好蓝图着实振奋人心。

打开幸福里,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规划5月24日,濠江区发布《汕头市濠江区汕头南新城市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汕头南控规)、《汕头市濠江区茂州岩高尚生活圈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茂州岩控规)两份控规草案,令人眼前一亮!这两份规划谋划建设南部新城市中心以及濠江新城重要组成部分,前者也就是围绕汕头南站规划建设的高铁经济圈。

控规一|打造汕头南部新城市中心《汕头南控规》规划面积达10.65平方公里,折合约15875亩,差不多是2个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或者是9个龙湖台商投资区那么大。

具体范围为:北至疏港大道,南至濠江区界(中信度假村),西至中信高尔夫球场,东至锦峰路。

本规划对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汕头南部新城市中心、粤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基地、濠江区加快发展的新引擎、潮汕滨海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 规划图直观来看,汕头南片区中部大面积布局有居住用地,散布商业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两侧则集中绿地与广场用地。

片区西南侧计划形成以工业用地、研发用地、仓储用地等为主的产业带,作为驱动濠江加速发展的创新引擎。

▲ 濠江区(来源:中海地产)建设用地平衡表显示,片区内城市建设用地共737.46h㎡(合约11061亩),其中规划有居住用地138.15公顷(合约2072亩),占比18.73%。

▲ 建设用地平衡表该片区人口规模预计达到10万人,由居住、商业商务部分用地带来的人口将占据主要部分,预计达到7.7万人。

这意味着片区内的公共类配套设施需要非常充足。

片区内规划有幼儿园至高中等教育设施23所,其中包括幼儿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还规划体育场地10处、综合医院3处、菜市场4处等。

汕头东海岸新城拟建625亩公园绿地

汕头东海岸新城拟建625亩公园绿地

46Focus焦点关注汕头东海岸新城拟建625亩公园绿地华侨试验区是汕头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个关键区域。

记者从华侨试验区管委会获悉,汕头市将按照“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原则,尽快启动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津湾、东海岸公园项目建设,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又有潮汕本土文化特色、且生态休闲配套合理的公园绿地。

从2018年8月29日至9月4日,新城津湾、东海岸公园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在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华侨试验区网站等进行公示,广泛征询市民和社会各界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津湾、东海岸公园位于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E、F组团范围内的四个地块,包括津湾公园、东海岸公园等3个相对独立的公园绿地。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25亩,作为滨海城市的对外窗口、汕头的海湾门户,项目规划建设的目标是将打造成为“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唤得回人”的、充满活力的花园客厅。

公园绿地建设定位为“侨人”与“文化”交流的城市客厅。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25亩,其中公园绿地397亩,防护绿地115亩,河涌水体75亩,已规划供电及社会停车场38亩,建安费用约2.9亿元。

其主要功能包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及展示文化活动等,旨在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展示新城生态、健康、活力、文化的形象。

其中包括:健身娱乐区、停车场区、湿地种植区、配套建筑区、景观水体区及防护林区。

多方面丰富市民的闲暇生活,倡导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方式,带动新城配套休闲消费,提升周边片区环境品质,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地域文脉,突出潮汕地区的城市文化,打造动态活动空间,体现绿色休闲的理念,营造生态休憩空间。

公园绿地依据地块分布,分成四个园区。

第一园区为“时间之环”,以时钟为原形,湖面为载体,结合“下南洋印象剧”、红头船、“十二生辰景观灯”、潮剧场等内容,讲述“侨胞”飘洋过海打拼的历史印记。

以环形木棉大道的“圆”,与金凤花雕塑广场的“方”相结合,从构图上来体现“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第二园区为“时间溪谷”,该园区两侧为金融高层建筑,具有商业街区特征,将结合中心河涌打造滨水空间,并结合溪谷形态,休闲功能建筑物,打造出一道“中流击水”,寓意侨人发展的时间溪谷景观带;第三园区为“梦想腾飞的时刻”,面朝大海,作为重要展示面和休闲空间,将重点打造“汕头角”的主题形象广场,打造“浪遏飞舟,商海弄潮”的精神场所,体现汕头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梦想腾飞的奋斗决心;第四园区为“荣归故里的时刻”,侨胞飞得再远,也不忘对家乡的眷恋。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主要内容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字体:小大】【打印文章】一、规划范围与空间层次1、本规划分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1)市域范围为汕头市行政辖区,包括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总面积约2245平方千米。

(2)中心城区范围由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以及塔岗围填海片区组成,总面积约483平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是汕头市行政辖区范围。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三、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汕头特点,坚定改革创新,探索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发展模式,承担好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试验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国家特区职能,将汕头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潮汕文化特色浓郁的潮人都会、精致汕头、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

四、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

具体包括:1、以“组团式生态带形都市”和“有机生长”为核心的空间发展策略;2、“精益经济”产业发展策略;3、“精巧系统、精细人性、精明精准设施和精密智慧管理”的交通发展策略;4、基于现代化治理模式的规划实施策略。

五、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经济特区,粤东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基地;粤东新兴产业和精细制造业基地;粤东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粤东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和医疗、体育中心;粤东旅游服务中心。

六、城市规模规划期末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2万人。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20平方千米左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501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05平方千米。

七、市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市域城乡空间结构为“1心6组团”生态带形都市+“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其中:“1心6组团”以金平-龙湖城区为核心,依托带形都市交通走廊串联和构建濠江、潮阳、潮南、澄海、东里-盐鸿和南澳六个紧凑型的城市建设发展组团;“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指澄海西部、潮阳西部和潮南南部三个片区。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1、作为住宅楼盘的珠港新城,自然环境风水优劣分为两个极端,以珠池港开始至集装箱码头处的区位,面前明堂的沦海底深度在汕头内海湾中水位相对比较深,面前海面相对宽敞,对面山体孤度属覆盖的半月形案山朝拱有情,背靠东城区的中产以上富人区的楼体为靠山得力,右边白虎海滨花园非高层建筑物,来水也由西而至,属白虎有情,左边东面(珠池港以东)青龙方未来定是高层建筑物林立为青龙饱满得位,此段位的自然环境风水属前有明堂案山朝拱,后有东城区作为依靠,左右青龙白虎护卫得位有情,所以,未来珠港新城的西片区风水及自然环境比较优美,楼盘风水之气相对比较聚气兴旺。

对于珠港新城的东片区风水,此段明堂的对面山体有点呈反弓形如一个仰卧的半月状,而且有着污水处理厂以及黄厝围排洪沟的水直排出海为直望去水局势,东边有海湾大桥处的出水口,背靠黄厝围排洪沟的去水,前后,左右都直面去水的包围,此段的风水之气相对比较散气,未来的楼盘旺势有可能比较弱薄。

当然这只是针对此段区块大局而言,虽然整体不是十分完美,但并代表每一栋楼盘和园区都不利,还是有个别楼盘的风水环境是优好的,具体优劣现象还须以现场的环境状况而定。

2、东海岸主城区(即从海湾大桥起始至新津河出海口处)的风水环境总体上比较优美,不管从自然环境的优美度还是从风水聚气的角度上而论都相对比较完美。

东海岸地块虽然是填海而成,地气不是十分充足,但因为东海岸新城住宅主城区地段是由新津河与自西向东流的海水相交汇形成的穴脉结聚之气,面前明堂宽敞水势有情而优美,加上对面山体案山拱朝有情,明堂之水有蓄聚之势,所以从风水角度而论,此地段的住宅楼盘风水相对比较兴旺有气,特别是华润的九里及中海花园包括周围的楼盘因为地处东海岸新城的中心点,这些楼盘园区的风水也相对比较藏风聚气,又如瑜珑湾园区虽地处海边,但一般台风天气时受风力影响却是比较微小,原因是瑜珑湾园区前面有海湾大桥下水流向面前成为第一个接纳来水的园区,更是因为有海湾大桥作盾牌阻挡风势气口以及门前道路与东海岸大道成交汇处,交汇处路况转弯弧度有情能够分化去部分风力气势,等于园区处在藏风聚气的位置,所以虽是台风天也感觉风力要比新城的其他园区楼盘要弱小些,这就是风水与自然环境学的神奇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文本主要内容
第一条规划背景
1、落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国家战略要求,调整优化片区用地和产业布局。

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批复同意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函〔2014〕123号),支持试验区着力转型升级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

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契合汕头海湾新区城市战略的新定位新思路,提升片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水平。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2013年11月1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汕头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在汕头东部沿海4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核三区”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

东海岸新城是“一核”--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明确要集聚发展金融商务、企业运营、会展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成为提升汕头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3、吸收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成果优点,引入契合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

2013年6月举行的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中,安德鲁—荷兰高柏、美国NBBJ和香港奥雅纳三家优秀国际团队对东海岸新城进行各自独特精彩的规划诠释。

方案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抓住汕头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质,以国际视野、新颖理念和先进手法,描绘出独具匠心的规划蓝图。

在概念规划竞赛方案优化完成后,需要通过法定的控规修改程序,将方案中适合汕头和本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进行吸收融合和优化提升。

4、统筹协调各层次相关规划,梳理完善片区与周边区域的规划衔接。

东海岸新城作为汕头城市新的战略重点发展区的核心载体和启动片区,与正在修改中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13修改)》同步,在空间和产业的布局上对本片区重新进行精确的功能定位和空间调整,以符合上层次规划的新定位新思路对于本区域用地载体的布局要求。

同时,对近期区域范围内及周边正在编制的若干规划进行协调统筹,纳入本次规划进行整体梳理完善,可以更好地与区域周边进行统筹联动和协同发展,使规划更契合城市发展需求。

5、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片区配套设施的会议精神。

市政府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就如何完善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医疗卫生与教育设施的建设方案,即在片区内增加一所区级医院;通过整合,保留原有6所学
校;新设置一所国家示范性高中、一所国际学校和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提升新津片区整体服务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6、尊重规划片区内已实施基础工程,优化片区用地布局。

目前,规划片区内水体已按原控规进行施工,片区外围中山东路、泰星路以及滨海大道南段已经建设完成,滨海大道北段以及片区内部分主次干道已经进入施工阶段,片区整体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规划考虑实际情况,对原控规的整体路网结构和水体进行保留,优化片区内部用地布局。

第二条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汕头湾入海口东北翼,总面积为518.09公顷(不含新津汕头角)。

西北自泰星路至中山东路东延段起,西南以汕头港外导流防沙堤为界,东北至新津河西岸,东南至滨海大道防潮大堤。

在规划界线范围内,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编制要求深度进行编制。

规划新津汕头角作为远景控制的规划协调区。

第三条规划目标
1、塑造城市门户新形象
秉承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和未来城市发展概念,弘扬“一心两湾、山辐水聚”的城市个性,通过营造亲水景观、“汕头角”城市地标景观,塑造汕头滨海城市独特的门户形象。

2、创造全新海岸生活方式
汕头虽然濒临南海,市域内水系发达,形成了“两湾三江、五河分流”格局,但由于防洪、防潮需要,丰富的水系带来的环境资源优势未能被充分挖掘,海岸生活仅仅停留在空间区位概念上。

本规划通过创造亲水平台以及适当的工程措施,改变临海而难亲海的生活方式。

3、营造新型娱乐区
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都市旅游和多样化消费将是汕头未来城市新的发展契机。

新津片区有良好的用地条件,优美独特的滨水景观,适度的居住人口规模,规划结合现代人文景观的打造,发展新型的休闲娱乐区。

4、打造发展启动基础
新津片区作为河口型半岛,与新津河以西的北城区融为一体,近期启动具有较低的心理接受门槛。

新津片区利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近期以金融创新作为片区的主要产业定位,为东海岸新城城市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绿色低碳生态新城
新津片区作为新时期新城开发建设的启动示范区,应该探索立足本地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可持续低碳生态发展道路,在实现繁荣活力发展的同时,为人营造和谐、健康的绿色新城,为粤东西
北扩容提质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过程提供积极可行的示范。

第四条功能定位
新津片区作为海湾门户、基础设施节点、东海岸新城先期建设区、高品质滨海住区,综合各方面发展条件,将其功能定位为:“汕头海湾门户,东海岸新城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滨海住区;华侨经济合作、跨境金融探索的金融创新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东海岸新城的首期启动区。


第五条发展规模
规划区用地面积为518.09公顷,参照《汕头市龙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其中部分为建设用地,部分为有条件建设用地。

1、居住人口预测
原控规(《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的规划居住人口容量约为12.07万人。

依据相关规范条例以及政府相关文件进行核算,此次控规修编后,规划区内居住人口较原控规共增加约4.68万人,合计约16.75万人。

已完成修编的B、D、F组团规划居住人口共7.53万人、A、C组团规划居住人口共1.6万人。

2、产业人口预测
合计产业人口规模预测:新津片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02公顷,包括商住用地在内的商业服务业总建筑面积约216.49万平方米,参照国内部分开发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就业密度指标,按建筑面积50平方米/人考虑,产生就业岗位4.33万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