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小城镇规划详解

合集下载

浅谈小城镇总体规划

浅谈小城镇总体规划

浅谈小城镇总体规划摘要: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研究当前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合理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引导小城镇空间利用布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城镇特色一、阜阳市概况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大平原上,北邻齐鲁、西连豫鄂,境内平畴沃野、河网密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其众多人口散布在市域的小城镇中。

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认识小城镇的概念界定:(1)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集镇——分属城和乡, 有时还加上中等城市统称为“中小城镇”, 并且认为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部分。

按国务院颁布的《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从发展的观点来说, 这些非建制镇宜称为“未建制镇”。

(2)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仅指城市范畴中规模较小, 人口少于20万的两类。

(3) 小城镇=建制镇——属于城市的范畴, 是建制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4) 小城镇=建镇镇+集镇——包括县城镇、县城以外建制镇和集镇。

[1]上述各种观点中, 第4种观点表明了动态地观察城市化的进程, 分析了城乡居民点的层次, 建设小城镇既包括了现在属于城市范畴的建制镇,也应考虑发展前景将成为建制镇的集镇。

阜阳市作为农业型城市,在城市发展中并没有把小城镇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研究没有特别重视。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由于小城镇与广大村庄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联系较为密切, 小城镇必然地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容纳地点。

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合理规划引导小城镇发展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问题(1) 政策限制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大压缩了小城镇的发展空间。

阜阳市小城镇普遍发展水平不高,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持政策。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设计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设计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一、综述小城镇环境规划是指对小城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合理的规划,可以提升小城镇的整体形象,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并且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将结合一些小城镇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

二、自然环境规划1.生态保护:在城镇周边划定生态环境保护区,严禁乱砍滥伐和随意开垦。

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建立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绿化增加:在城镇内铺设绿化带,增加绿地面积,种植各类乔木和灌木,优化城市空气质量,并增加城镇的美观度。

3.水环境保护:加大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禁止乱排污水和投放有害物质,建立废水处理厂,净化城镇的水环境。

三、社会环境规划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

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和交通便利。

2.垃圾分类处理: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并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推动可回收物的再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城市安全:加强治安管理,提高城市安全等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增加城市的安全感。

四、人文环境规划1.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城镇内的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制定相关措施,进行修缮和保护,提升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美化环境:在城镇内建设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增设健身设备和花坛,提供市民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

3.教育设施建设:增加城镇内的教育设施,建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图书馆等,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1.新能源利用: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

3.节约资源:提倡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可持续消费模式,降低资源的浪费。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

71规划设计性详细规划方面缺乏灵活性,需要增加其灵活性和适应性。

鉴于城市规划的导向性和程序性,必须努力改进规划,使规划尽可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此,有必要把块地作为基本的管理单位。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规划方案的同时,不能损坏单元内的设施。

在随后的操作中部分加以修改,保证公众利益的同时,大大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2 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性和规范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完善主要是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期的确定来实现的。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每一个城市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年数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定。

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即根据城市的主要目标,城市的特点,进行灵活规划,彰显城市特有的个性。

此外,有必要通过各种努力,进一步完善详细控制性规划内容的规范性。

在详细规划控制中,必须在城市空间资源方面加大调查力度,充分发挥城市优势资源,避免过度消耗资源。

另外,详细控制性规划要有科学的准备和指导。

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总体要求,制定规划,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

此外,我们还必须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理顺管理体制,设立相关的部门管理和监督城市规划,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不断完善工作,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运行符合一定的规则体系。

4.3 利用辅助技术,提供其相关指标的依据。

运用规划设计相关辅助技术,主要从城市设计、三维模拟的使用和交通影响评价等方面,提供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指标的依据。

该方法科学依据性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各项相关指标,使制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加科学。

5、结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刚柔并济,需要控制的要严格控制。

首先,要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度性和弹性,严格控制应控制的内容。

其次,要把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性,并使其具有科学依据。

第三,要充分把握动态,充分认识和把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确保整个规划的可操作性,真正体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性。

关于新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新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新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与思考摘要: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融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小城镇城市设计等上下两个层面的规划框架体系,通过对城镇宏观发展要求和微观风貌构建两方面的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控制内容,从而加强控规管理的有效性及操作性,更多地体现公共利益,真正将规划控制融入城镇长远发展的具体工作中。

关键词: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意义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中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开展与应用,在大中城市它早已成为实施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完善,它的实用性也正在被小城镇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的各个小城镇经济、社会都发展迅速,尤其进入十二五规划,新疆城镇化更是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房地产的开发建设蔓延到小城镇一级,土地拍卖价格是节节高升,小城镇建设已经如火如荼,从小城镇规划实施的角度来看,控规比总规甚至还更重要,在总规与实施之间起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小城镇控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新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新疆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薄弱城镇建设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在新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的状况。

小城镇的发展政策还缺乏连续性、反复建设、频繁改造,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造成极大的浪费。

很多地方都是边建设边规划,甚至是先建设后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2.新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差与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小城镇的道路、垃圾收集和处理、公共绿地、公园和休闲设施、污水处理等疾驰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差距,多数城镇仍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3.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新疆小城镇发展规划基本上按行政区划分,并自成体系,很少从自然经济圈和整体功能以及区位特色上进行布局。

新疆小城镇数量虽然进步增加,但规模小,建设档次低积聚能力有限,规划设计趋同,建筑式样单调,千篇一律的现象突出,既没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也没有建筑特色。

小城镇规划第二章

小城镇规划第二章

漳江镇 陬市镇 桃花源镇 漆河镇 沙坪镇 三阳港镇 黄石镇 西安镇 理公港镇 龙潭镇 剪市镇 茶庵铺镇 盘塘镇 热市镇 观音寺镇 马鬃岭镇
121253 55573 30350 56461 17915 24241 23243 15300 15269 28921 24524 25730 23050 31342 2查 (2)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3)抽样问卷调查 (4)文献资料的运用
桃源县漆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桃源县漆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漆河镇总体规划 第一章 漆河镇基本概况 漆河镇基本概况
一、概述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2、水文气候 3、资源 三、历史资料
2、镇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 1)提出镇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 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预测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 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6)研究中心镇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7)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8)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9)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要求 规划文本与示意性图纸。 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 2)小城镇现状图 3)小城镇规划示意图 4)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
二、小城镇规划的任务 (1)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任务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分为纲要编制和规划编制两个阶段。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分为纲要编制和规划编制两个阶段。 ①小城镇纲要编制的主要任务: 研究确定影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重大原则,是小城镇总体规 划编制的依据;

小城镇规划--技术导则

小城镇规划--技术导则

目录1总则 (2)2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审批 (2)2.1小城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2)2.2小城镇总体规划 (3)3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 (4)3.1基础资料 (4)3.2镇域基础资料 (4)3.3镇区基础资料。

(6)3.4本章提要。

(8)4城镇建设发展用地评定 (8)4.1城镇现状建设用地调查。

(8)4.2城镇建设发展用地评定。

(9)4.3本章提要 (9)5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9)5.1镇域城镇体系规划与任务 (9)5.2镇区总体布局任务 (11)5.3本意提要 (13)6小城镇详细规划任务与内容 (13)6.1详细规划属近期建设规划范畴。

(13)6.2控制性详细规划 (14)6.3修建性详细规划 (14)6.4本章提要 (16)7总体布局的专项规划 (16)7.1道路交通规划 (16)7.2道路竖向规划 (17)7.3给水工程规划 (17)7.4排水工程规划 (17)7.5供电工程规划 (18)7.6电信、邮政及广播电视规划 (18)7.7燃气工程规划 (19)7.8环保规划 (19)7.9环卫规划 (20)7.10防灾规划 (20)7.11本章提要 (21)8小城镇规划成果 (21)8.1小城镇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两部分 (21)8.2小城镇规划图纸 (21)8.3小城镇规划文本 (26)8.4小城镇规划说明书 (29)8.5规划基础资料 (29)9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29)9.1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29)10小城镇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10.1小城镇相关技术标准 (32)10.2小城镇人口预测 (32)10.3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评定标准 (35)10.4小城镇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6)10.5小城镇公共设施的配置 (37)10.6小城镇道路广场及设施规划技术指标 (38)10.7小城镇供水规划技术指标 (38)10.8住宅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9)10.9居住建筑净密度与容积率 (40)前言十六大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120612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120612

第一章概述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 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

一、规划背景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

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

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一张北、商都一乌兰哈达、商都一土牧尔台、商都一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

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 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

小城镇规划ppt

小城镇规划ppt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4)“重点镇要着重建设好基 础设施,特别是供水、排水和 道路,营造好人居环境。”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5)“要高度重视移民建镇的建设 。对受资源环境限制和确定退耕还 林、退耕还湖需要搬迁的村镇,要 认真选择安置地点,不断完善功能 ,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确保 农民的利益。”
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
引言
讲座的主题
关键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个人简介
杨贵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硕士、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 上海浦东新区城镇规划专家咨询组委员; 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规划顾问;
讲座提纲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作的 背景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小城镇规划的工作体系 四、当前小城镇规划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五、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及其规划对策 六、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举例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 作背景
1、“小城镇、大战略”
(1)经济全球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 (2)区域城镇化: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的变化; (3)城镇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2、规划对策
(2)投资融资政策 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
2、规划对策
(3)环境保护政策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统筹规划 ,制定相关政策。
2、规划对策
(4)教育与技术培训政策
2、规划对策
(5)外来人口管理政策
2、规划对策
(6)物质形态空间规划 各层面的规划衔接,实施好总体规 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绿色发展实践
• 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降低环境污染 •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 绿色交通:发展绿色交通,降低交通污染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小城镇发展的趋势
• 新型城镇化: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发展 • 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产业竞争力 • 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
• 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 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 规划管理: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方法
• 综合分析:全面了解小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 • 实施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与作用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
• 指导小城镇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保障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空间优化策略
• 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 • 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产业发展环境
小05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绿
色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仍有待提高 • 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较多 • 治理措施:污染治理措施逐步加强,但效果有限
• 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等制约小城镇发展 • 人口流失:小城镇人口净流出,人才短缺 • 环境压力: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治理任务重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分析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分析

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Traffic•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分析Compi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trollable Detailed Planning for Small Towns张研,赵云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ZHANG Yan,ZHAN Yun-duo(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Tianjin300381, China)【摘要】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控制,有利于小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

为了更好地建设小城镇,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能够行之有效,对小城镇发展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论丈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靠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城镇建设工作餉发展和进步。

[Abstract]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s mall towns.In order to better build small towns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 hina*s social economy,we must adopt scientific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compilation of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for small towns,establish a new management system,so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can be effective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reliabl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u rban construction work in China.【关键词】小城镇;控制;规划;编制[Keywords]small towns;control;planning;preparation【中图分类号】TU984.i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9467(2019)10-0083-02[DOI]10.13616/ki.gcjsysj.2019.10.0301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1.1全面落实小城镇总规划目标对小城镇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其主要编制依据是/J、城镇性质及其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小城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小城镇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人口数量、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将就小城镇规划的一些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小城镇规划需要合理规划人口数量。

根据城镇的状况和当地的人口增长率,我们可以估算出未来的人口数量,并合理规划居住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的均衡性,避免因人口过度集中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其次,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保留自然景观,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同时,还需要保护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确保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经济发展。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商业区划,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货运,促进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此外,小城镇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社会需求。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社会服务设施的供给。

例如,规划合理的学校、医院、超市、娱乐设施等,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娱乐活动。

同时,还需要注重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最后,小城镇规划需要注重文化传承。

小城镇往往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特色。

合理规划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提升城市的文化旅游价值。

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化设施的配套,例如,图书馆、美术馆和表演场所等,为居民提供艺术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综上所述,小城镇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多个因素,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只有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镇总体规划说明

小城镇镇总体规划说明

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一、新战略、目标和举措的确立目前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区三城”的重大战略部署。

把实践“三区三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方向和落脚点,是实现阳澄湖镇经济跨越式增长的新举措。

二、阳澄湖镇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苏州“三区三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改革任务。

苏州已列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国家发改委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国家发改委中澳管理项目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相城区人民政府在总结市委市政府选择确定了23个综合配套试点工作先导区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阳澄湖镇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布局结构,尤其是镇村体系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总体规划作出相应调整。

三、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为适应苏州市全面提升旅游业的一系列发展计划,2009年相城区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将原下辖于阳澄湖镇的沺泾社区成立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2009年编制了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0年4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该规划也对阳澄湖镇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应及时进行新一轮镇总体规划的调整。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完成随着阳澄湖镇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着土地制约瓶颈,而在城乡一体化政策背景下编制的《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镇村布局规划(2010-2020)》为阳澄湖镇打破用地瓶颈、谋求更合理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

新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需要通过对原总体规划的调整来落实。

综合以上背景条件,对阳澄湖镇原总体规划作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指导阳澄湖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活动。

第二章规划调整重点一、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调整人口和用地规模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出“三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即农村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由此镇域人口及用地布局发生变化。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2.城镇化的进程、特点与动力
美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城镇化曲线理论”,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概括为一个稍拉平的S曲线,将城市 化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和发展较慢的阶段(30%)(古)
中期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的高速城市化阶段(30%~60%)(近) 后期稳定阶段,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60%)(现) 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国,步入了中国的城市年代„„,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持久的,对于中国的城市规 划和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们,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这个时代吗?或许,除了理想与雄心, 责任与艰辛,我们始终不能停止的是反思与检讨、探索与交流。
1.城市发展六大基本理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2)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网络化理论 (3)经济全球化理论: 知识经济社会是指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的社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 产业、人力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城镇体系 结构重组和城市内部结构重组,城市水平分工转向垂直分工。 (4)人文生态学理论:相互依赖、相互竞争是人类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5)交通通讯理论:城市的集聚效益在于使居民接近形象交换中心,以便居民相互交往。
6.我国为什么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的功能
(3)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推进剂”。市场协调、产业协调、体制系统、政策协调,小城镇 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历来是乡村的中心,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代价下,成本低,灵

突显小城镇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突显小城镇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突显小城镇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突显小城镇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往往忽视自身特点,趋于同质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全面提升小城镇功能内涵,推进城镇现代化,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江苏省兴华市安丰镇东南片区控规为例,探讨在小城镇控规的编制中如何结合自身特点,立足发展现状,区别于城市控规,在编制思路上形成创新和突破,从而对小城镇发展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1安丰镇概况安丰镇位于兴化市市域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水资源丰富,是兴化市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市域东北部副中心。

规划地块位于安丰镇镇区东南部,东至规划纬九路、南至纬七路、西至盐靖河、北至海沟河,总用地面积为150.58公顷。

规划地块紧邻城镇中心区,内有商贸繁荣的老街区,有一定的宗教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且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水系丰富,有较好的特色塑造基础条件。

现状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用地混杂交错;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不成系统,可达性较差;空间品质不高,缺乏开敞空间,环境质量堪忧;现状建筑的风格各异,滨河景观被遮挡,水乡风貌无从突显。

2规划思路与空间布局规划以延续并深化总体规划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自然、宗教、文化等资源,分区制定开发建设策略,优化整合用地布局,提升空间品质,促进老镇区适时有机更新。

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以及居民生活行为特征,根据开发建设策略和发展目标的不同,制定差别化的强制性规定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合理增强规划管理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建设一个功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优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承、彰显水乡风貌的特色居住片区。

规划总体构思强调功能协调、城镇生态的原则,形成“一心三轴两区六带”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即居住社区中心,位于塘港河路与徐吴路交叉口;“三轴”即沿徐吴路、新大街和塘港河路的三条公共设施发展轴线;“两区”:即南北两个基层居住社区;“六带”即六条滨水景观带。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概述
我国已进入以城镇化为轴心推动社会、经济发 展的新阶段,小城镇将进入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并 重的发展时期。 一、小城镇的含义 对小城镇界定的主要分歧: ①是否包括小城市 ②是否包点的划分 分 类 等 级 人口规模 >100万 100-50万 50-20万 <20万
*年限:10
— 20年 *成果:乡(镇)域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 图、规划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2) 村镇建设规划 其一、镇区建设规划 主要任务:以总规为依据,确定镇区的性质和发 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用地 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 建,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年限:10
— 20年,近期:3 — 5年
2、建制镇按职能分 、 3、村镇按国标的层次划分 、 村庄分:基层村、 村庄分:基层村、中心村 集镇分:一般镇、 集镇分:一般镇、中心镇
三、小城镇规划的编制 1、建制镇的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县城镇总体规划 其 他 建 镇域规划 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制 镇 总 规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镇域 — 指行政建制镇行政管辖的区域范围 镇区 — 指行政建制镇的建成区 2、村镇的规划编制 (1)村镇总体规划 — 对乡(镇)域范围内村镇 体系及相应各项建设进行整体布置


镇区现状分析图 镇区建设规划图(用地布局图) 镇区建设规划图(用地布局图) 镇区工程规划图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文本、说明书、 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
其二、 其二、村庄建设规划 四、小城镇规划的技术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城 市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县 城 建制镇
乡(集) 一般镇、中心镇镇 镇 村 庄 基层村、中心村
城 镇
乡镇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确定中心村用地发展方向和范围。
各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及土地利用结构。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成果
1、镇域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
2、镇域规划文本。规划文本采用条文形式写成,文本格式和文字要规范、准确、肯定。
3、镇域规划图纸。规划图纸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纸所表现的内容与要求要与规划文本相一致。镇域城镇体系规划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1/20000,具体应包括如下图纸:
镇区总体规划的成果
1、镇区总体布局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
2、镇区总体布局规划文本。规划文本采用条文形式写成,文本格式和文字要规范、准确、肯定。
3、规划图纸。规划图纸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纸所表现的内容与要求要与规划文括如下图纸:
中心村用地范围
镇区建设用地范围
其他不准建设、需要保护的用地范围(如文物古迹、水源地、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等)
8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环境保护
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实施对策
划分环境功能分区,确定各区控制标准
防灾规划
防洪(含防海潮、防泥石流)
抗震
消防
人防
防风灾
防地方病
9规划的实施
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及衔接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深度
产业布局按一、二、三产业分别考虑,其中第一产业按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划分;第二、三产业不再细分。
基础设施内容包括:公路及村间路、10kV以上电力线、变电站、对外交通、通讯光缆、输水渠、给水泵站、排水设施等。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0 d t o g u i d e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u r b n a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s ma l l t o w-
n c o n t r o l l e d d e t a i l e d p l a n n i n g a s a l l i mp o ta r nt me a n s t o d e v e ・
小城镇长远发展 的能力不足 。 2 .工作环节上深度不够 , 实施过程 中公众参与
性 不 高
l o p nd a p r o mo t e t h e mo d e ni r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s ma ll t o w- n s , we mu s t a n a l y z e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 a n d in f d o u t t h e c o —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 t o i f n d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ec r t i o n o f s ma ll t o wn c o n t ml l i n g d e t a i l e d p l a n n i n g .
城市建筑 I 规划与设计 l U R B A N I S M A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On t h e Pr o b l e ms a n d Co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Con t r ol l i n g De t a i l e d Pl a n n i n g o f Sma l l To wn s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摘要】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同时又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本文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城市控制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意义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就是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分区规划的纲领性要求,通过详细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微观描绘,从而达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一个必要深化阶段,同时又为下一步的深入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上和数据化的指导,其线性联系作用是其他规划方法所无法替代的。

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已不再是东一点、西一块零敲碎打式的,规模企业和规模小区将建设用地成片的纳入建设者和规划管理者的视野,小规模小范围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已不能适应其指导和控制需要,人们需要站在更高层次上看问题,对土地利用和布局需要有一个较为宏观的印象和相对微观的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它对土地管理与规划管理部门在土地利用,综合配套设施布置方面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开展与应用,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规划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的尝试,也是城市规划工作不断发育、完善的必然成长过程,在大中城市它早已成为实施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完善,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它的实用性也正在被小城市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划储备严重不足一些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不够大,规划储备严重不足,应急性详细规划较多。

在一些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的城市,其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基础储备不足,为了加快发展,往往将应急性的详细规划成果作为决策依据,势必带来一些遗憾工程;一些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尚未起步,重点地段环境景观设计还处于空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3)特定区制度 针对某些环境、条件特殊或因发展历 史等原因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地区地段设置 纽约市“特定剧场区”:因舞台表演艺术 闻名 1969年曼哈顿的办公楼开发热潮 如果加建剧场则给予20%的附加容积率奖 励;剧场翻新工程奖励制度
26
2.3地块划分与用地兼容性 2.3.1地块划分 为便于分块批租、分块开发、分期建设 (1)地块的特征 ①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 ②使用性质相对单一 ③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 ④地块面积不等 ⑤地块可以重组
31
2.4.2小城镇空间环境的控制
小城镇空间环境的控制 控制项目 层次划分 整体空间 基本空间结构形态控制 环境控制 形象构成及景观结构控制 自然环境格局控制
小城镇空间环境控制
公用空间 节点空间控制 环境控制 通道空间控制
建筑组群空间环境控制 建筑建造可控制
建筑风格形式控制
建筑形态环境控制 建筑外观控制 建筑体量控制 建筑沿街界面控制 建筑环境小品控制 绿化、街道家具、建筑小品控制
2
1.1.2作用 ①完善小城镇规划环节(宏观与微观、整 体与局部) ②便于对小城镇进行规划实施和管理(将 总体规划的宏观管理转化为建设管理指标) ③帮助小城镇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宏观 土地利用和布局)
3
1.2内容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①确定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界 限;各类用地的适建、不适建、可建类型 ②确定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公共服务设 施配套要求、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 ③确定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及其工程管线的布置、 管径和用地界限,并进行综合协调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第七章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知识
1.1含义与作用 《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1.1.1含义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 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 空间环境 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承上启下:具体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宏观要求; 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1
(9)停车泊位数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规划地块内规定的停车车位数量 包括机动车位数与非机动车位数 下限 其他:居住区服务设施、环卫设施、电力 设施、电信设施

22
2.2.2指导性指标 (1)人口容量:规划地块内每公顷用地的 局主人口数 (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色彩要求 (主要是规划重点地段) (3)其他环境要求:环境保护、防污控污、 绿化景观等
13




②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进行视线分析确定 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 ③沿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
沿路一般建筑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加建筑后退距 离之和的1.5倍 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加建筑后 退距离之和的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倍
12
(4)建筑高度控制: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 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①建筑高度计算:
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有女儿墙 的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 坡屋顶建筑:坡度≤45°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45° 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 烟囱、避雷针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不计入 楼梯间、水箱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高度在6m以内且 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的1/8,不计入
④邻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道路规 划红线计算
14
(5)建筑退让控制 建筑相对于规划地块某方位边界后退的距 离,根据建筑性质、道路等级控制其下限 ①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小城镇道路、电力 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 必须符合消防、交通、安全等需要
15
②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 按规定控制,小于消防距离时按消防间距
10
2.1.4行为活动控制 ①交通活动:出入口方位、数量、禁止机 动车出入口路段、交通运行组织规定等 ②环境保护:废水、废弃、废渣、噪声、 辐射等污染物排放标准
控制内容选择视具体情况(表7-1)
11
2.2控制指标类型 2.2.1规定性指标 (1)用地性质:《镇规划标准》9大类、30 小类;可进行细分 (2)用地面积:平面投影面积(公顷) (3)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 面积的比例
28
2.3.2土地使用兼容性 (1)含义 同一块用地中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共存的可能性,大部分兼 容在用地中类小类间进行 (2)根据使用兼容性划分小城镇用地类型 保证整体布局结构平衡、规划基本原则充分贯彻 ①不能兼容的:对外交通用地;二三类工业用地、危险品 仓库、市政设施用地;生产防护用地、江河水域用地;文 物古迹用地;主要公共设施、道路广场用地等 ②适宜兼容的:中心地区;新开发和未来发展区域 (3)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控制 适建范围规定表(表7-5)
20
(8)交通出入口方位 ①机动车出入口方位:不宜设置在主干路,可设置 在次干路 ②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每地块1-2个;红线宽度< 50m的道路距交叉口30m内限制设置 ③机动车开口路段:部分路段禁止机动车开口(道 路交叉口、幼儿园出入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建 布置在次干道交叉偶附近时,使人流、车流出入口 距交叉口不<80m ④主要人流出入口:某些地段需与车行出入口分开
29
2.4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2.4.1内容 控规最基本的任务:通过规划指标对用地 建设进行控制盒指导 城市设计:对城镇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 整体构思和安排,是控规的主要内容之一 应加强城市设计的策划性和可实施性
30
①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明确规划地段的城市设 计目标、原则等 ②确定规划地段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和总体风 貌构想,并建构规划地段的景观组织脉络 ③明确规划地段的重要节点或地区,拟定空间发 展形态,制定相应的控制准则 ④确定相应建筑风格特色、建筑色彩、形态等具 体控制要求 ⑤重视规划地段人与环境的视觉联系和场所感知, 构建易于识别、认同,有地域特色的各类公共活 动空间
34
(2)小城镇居住区 具有浓郁的传统住区的氛围,可采用街坊 的布局模式,建立集中活动空间和方便交 往的邻里空间 今后向城市社区模式发展,要使居民享有 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 还应考虑小城镇居住、生产集中在一起的 特点,提倡居住与工作、商业、文化相融 合的社区环境
35
(3)小城镇旧城区 一般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要强化其中心 商业、服务功能,完善道路系统 代表着小城镇的形象,在空间形态、景观 上有较高的要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信息,在建筑建造、城镇空间机理规划中 继承并发扬 针对建筑密度大、人口多,要合理控制土 地和环境容量
36
(4)小城镇新城区 积极调整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有效地促进新老开发项目的联动发展 对新区的建设项目不能限制太多,主要从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以及“七线”的规划 管理两方面来控制 新区要体现小城镇的崭新面貌和自身魅力, 在空间形态塑造上需要城市设计
32
2.5不同地域小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地段的区位、性质、开发规模, 控规在深度和控制要素上选择不同 需针对不同功能地域及不同特性地域进行 重要地区,可先开展城市设计,甚至直接 将城市设计与控规相结合
33
(1)小城镇工业园区 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作出具体控制 在道路网络、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合理有效规划 为增加规划灵活性,可将地块划分大一些 对具体的建筑建造,不必有太多限制
4
④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 体型、色彩提出城市设计指导原则要求 ⑤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位置、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 交通及其他交通设施;确定道路红线宽度、 断面形式和控制点标高,进行竖向设计 ⑥确定环境保护和防灾等的设施要求 ⑦制定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5
1.3基本原则 ①联动发展原则(区域、城乡) ②现代化高标准原则(公共服务设施、市 政设施和生产设施等基础设施)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原则(容积率、绿地率 的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的带动; 开发建设优惠政策) ④以人为本原则(生活品质:空间尺度、 生活环境、民风民俗、小城镇特色)
8
2.1.2设施配套 ①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教育、体育、医 疗卫生和商业服务业等 ②生产服务设施:农具站、种子站、打谷 场等 ③市政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 (库)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
9
2.1.3建筑建造 ①建筑建造控制:建筑物布置、建筑物之间 的群体关系(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 后退等,及消防抗震等专业要求) ②城市设计引导:建筑单体环境(建筑风格 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建筑环境小 品等)、建筑群体环境(空间组合形式、 开敞空间的长宽比、街道空间的高宽比、 建筑轮廓线示意等)
23
2.2.3控制指标的弹性 作为建设的基本目标,失去主观能动 性;由于控制指标的笼统性,形成“千篇 一律”的现象 控制指标的弹性 (1)广场奖金制度 土地开发建设项目,若能降低建筑密度, 将腾出的空地设计成公共广场,则在原有 容积率基础上得到相当于广场面积两倍的 可建建筑面积的奖励
24
(2)奖励分区制度 将奖励对象从公共广场扩展到其他 ①改善步行环境:小公园、加宽步行道等 ②改善土地利用状况:电影院、商业购物 中心、博物馆等 ③提供社会服务:低成本住宅等 ④给城镇环境添色:屋顶花园、室内中庭 等
6
2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
2.1控制指标内容 借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增加农田覆盖率、户均占地面积、生活基 础设施容量等指标 将规划重点引向注重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等方 面
7
2.1.1土地使用 ①土地使用控制:建设内容、位置、面积 和边界范围(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的 相容性、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②环境容量控制: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容 积率(空间密度)、建筑密度(平面控制)、人 口容量(人口聚集量)、绿地率 (环境质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