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若干思考--以江西省小城镇为例

合集下载

关于小城镇规划中特色问题思考

关于小城镇规划中特色问题思考

关于小城镇规划中特色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弊端的分析,提出小城镇建设注重特色的观点,并列举一些具体的小城镇特色,阐述在小城镇规划中应着力挖掘特色,从而促进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特色思考发展1、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

”“地方规划要切实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既要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又要形成人口集聚区,体现地方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很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至2008年,全国共有19000多个,虽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对城乡和区域发展也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但是,很多各自为政,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小城镇已经成为当前乡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乡镇企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运行的一体化,形成了乡村新的产业格局。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思考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思考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思考摘要:近些年来,小城镇建设新型化其成果是相当明显的。

然而小城镇建设的任务是重大和要长期坚持的,要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的努力。

想要建设我国完美的小城镇,快速的实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伟大目标,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针对具体问题和重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办法。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管理问题思考前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是发展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提升到战略任务的高度。

加快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一项必须执行的任务。

城镇规划建设是复杂繁琐的一项重要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牵扯事物多。

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重点工作,积极的开展投入活动,以此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强政策方面的研究,全面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特征和建设模式,构筑小城镇建设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并按照科学的管理模式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管理,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得到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且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中,还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趋势小城镇的建设要围绕着社会经济发展来进行,其中编制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前行的航标,它不仅要解决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小城镇,而且还要解决如何来建设的问题。

所以科学合理地编制城镇规划是建设好小城镇的重要前提。

小城镇建设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微观建设。

微观建设大体上可归纳为物质文明方面的建设与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涉及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建设,以及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的建设,这些都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体现。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的建设,主要是用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现代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风貌等来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前言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

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

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

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关于小城镇建设思考内容摘要: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发展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我们一定要持续的坚持科学的发展下去,科学建设下去。

关键词:小城镇新农村城市化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

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2011年第25期(总第2369期)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

1978年江西省仅有130个建制镇,到2009年全省共有70个县城关镇、667个县市属建制镇,此外还有630多个集镇。

在此期间,江西省小城镇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0年)。

这一时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小城镇建设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1984年江西省撤销了所有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

截至1984年底,全省共有1665个乡、158个镇。

此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建制镇的设置出现了一个高潮。

到1990年,全省建制镇的数量已达291个,比1978年增加了161个,平均每年新增134个。

2快速增长阶段(1991~2000年)。

这一时期城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全省建制镇数量快速增加,2000年达到689个, 10年内新增398个,平均每年新增近40个,建制镇的设置出现了另一个高潮。

同时,小城镇规划开始全面展开。

据江西省2000年村镇建设统计年报统计,到2000年底,全省9433%的建制镇和7748%的集镇完成了规划。

在此期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发展沿铁路、沿国道干线、沿河流、沿边际口岸建制镇的决定,全省城镇布局和网络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

3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后)。

这一时期,针对乡镇建制偏多、规模偏小的状况,江西省开展了调整撤并乡镇的工作,建制镇的数量变化不大,小城镇建设工作重点转到了提高规划建设水平上来。

自2000年7月江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小城镇建设在投资、土地、户籍等方面实施了诸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经营者到小城镇投资兴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对于县级城市控规实施问题的若干思考.doc

对于县级城市控规实施问题的若干思考.doc

对于县级城市控规实施问题的若干思考摘要:我国小城镇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提升不断快速发展。

特别是县级城市已经成为城镇发展的主力军,把县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科学、全面提升成为推动整个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县级城市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县级城市的特点,分析县级城市控规中的问题和不足点,根据控规性详细规划法律法规提出合适的方案和解决措施,使控规成为县级城市建设发展的实施依据。

关键词:县级城市;控规;问题;思考一、概论控规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主要是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依据空间环境进行控制的规划。

控规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将上一层抽象的规划原则进行细化和图解化,从中提炼出控制和引导城市土地功能的主要元素,对下一层次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指导,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

二、我国县级城市控规现状和解决措施县级城市控规实施难度大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而是从控规编制到规划管理再到规划技术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县级城市存在规划主体信息不对称、经济基础薄弱、技术知识匮乏等现象。

1、县级城市规划理念城市等级和规模不同,控规编制理念和方法也有很大区别。

县级城市控规既不同于大城市的控规也不同于小城镇的控规,它介于两者之间,不仅要借鉴大城市的配置标准,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所以控规首先要明确城市规划目标,才能针对城市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城市规划成为城市经营理念的主要方式,控规在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好城市的规划理念,倡导土地和功能的平衡处理。

县级城市总体规划往往不能彻底执行,没有落实,路网布局、功能分区、用地性质等都和规划目标相脱离的话,控规的指导作用也是一纸空谈。

现代县级城市规划要寻找科学合理的道路和操作简单的方法,对城市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绿色系统等都要进行高强度、低密度地开发,保证土地利用率。

县级城市可以主要以街道办为编制单元,采取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结构模式。

探讨中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策略

探讨中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策略
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依据,只有通过不断强化管理才能变成现 实,同时它也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首先,要创新规划管 理体制,逐步推行规划成果展示制度,规划审批听证制度等; 其次,严格依据中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要求,把好修 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查关;最后,充分发挥其对城市土地的管制 作用,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3.2 因地制宜、合理的划分城镇基本地块 由于中小城镇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加上城镇土地资源的 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划分过程中要考虑到中小城镇的现实因 素,基本地块的划分要适中,过小或过大容易影响整个城市的 建设。而中小城镇中,存在着较大的用工、建设以及资金等各 方面的风险。因此,在中小城镇在进行基本地块大小划分时要 从城市、镇的实际情况出,禁止效仿、不合理的划分。 3.3 加强中小城镇的空间意向规划的重视 为促进中小城镇中构建和谐的空间环境,要搭建好相应城 市构建结构,同时加大结构控制、强度控制力度,并计算、评 估出整个建筑可能达到的高度,并通过专业的规划设计师规划 设计出相应的建筑示意图,如:鸟瞰图、轴测图等。在中小城 镇建设的各种规划意图等应该通过各种意向图来展示在人们面 前,人们可将这些意向作为建设的参照,但是不能够将其作为 中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最终想象,要按照控制性规划的相 关原则、指标与构思等进行发展与建设。 3.4 加强中小城镇的特色规划建设 在中小城镇规划实践中,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建 设出有独特特色的城镇发展道路,切不可盲目的照搬别人的发 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规划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实现规划的能 力。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创造出丰富的特色。在编制规 划时,应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当地地形、景观和风 景,将山、水等自然景观组织到中小城镇建设中,形成山水相 连、依山傍水的城市。没有山水的城镇,也应当充分利用当地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本论文以庆元县左溪镇为例,探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思路和措施。

左溪镇是一个典型的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产业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规划引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有机衔接。

其次,要发挥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小城镇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小城镇的品质和形象。

最后,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小城镇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

通过对左溪镇的研究和思考,可以发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小城镇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

庆元县左溪镇作为农业重镇,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还应该积极引进优质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推动小城镇向产业强镇转型。

产业强镇不仅能够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增长,还能够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鼓励企业投资,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庆元县左溪镇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应该把握这一优势,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小城镇。

具体来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源保护和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城镇垃圾处理能力,建设生态公园和绿道等,打造绿色生态小城镇。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此外 ,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 劳动力 、 提 高农 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小城镇 的发展能够 带来 农村人均 占有 资源的增 加 , 提高农业劳 动 生产率 ,促进务 农农 民的收入 有较 快增 长。尤为重要 的是 , 发展小城镇 , 建立和完善 ●王 彬 科学技 术 、 文化教育 、 育卫 生、 体 商业 服务等 设施 , 有利于广大农 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 的提高 , 更好地发挥农 民主体作用 , 从根本 上解 放和发展农村 生产力。 小城镇建设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 包括人 口的聚集 、 区域的扩张 、 生产要素 的集 中、 功能 的完善 、 经济社会的繁荣 以及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 必须坚持统筹规划 、 合理布局 、 因地制宜 、 各具特色 、 协调发展 。 三、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
点:
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存在一系列 问题亟 待解决 , 如规划滞后 ; 小城镇 规模偏小 , 功能不完善 , 城镇 吸引和带 动能力不强 ; 制约小城镇发 展的体 制性 、 制度性 因素依然存在 ; 部分小城镇 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 , 小城镇 的规划建设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因此 , 选择正 确的道路 , 以正确 的思路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尤其重要 。 党的十五届三 中全会指出 ,发展小城镇 , “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一个 大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 城镇化 ” “ 。“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 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从推进城镇化 战略 的高度明确了小城镇建设 的重 要地位和作 用, 明了新时期小城镇 建设 为解决“ 指 三农” 问题服务的发展 方向和要求。紧紧围绕“ 三农” 问题 , 以优 化农 村产业结构 、 繁荣农村经 济、 增加农 民收入 、 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 目标 , 充分运 用市场机制 , 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 , 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总体 提 水平 , 逐步实现“ 以城固农 、 以城促农 、 以城 助农 、 以城带农” 的小城镇建 设新 局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 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 , 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 , 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的指 明确 导思想 、 标 任务 、 大原则和战 略举措 , “ 目 重 对 三农” 工作 做 出了重大部 署,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 形成城 乡经济 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 。 四、 小城镇建设与“ 三农 ” 问题 农业 、 村和农 民问题 , 农 始终是我 国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 当前我 国“ 三农 ” 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 。 要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 问题就 必须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 , 而在发展 中壮大 县域经济 , 加快城镇化进 程, 又是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载体 。 1 国“ . 我 三农” 问题现状 。“ 三农” 问题一直是 困扰我 国建设、 改革 、 发 展和稳定 的热点问题。当前 , 三农 问题主要困局的表现在人 口压力 与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不协调 、 社会资源压 力与 内在发展动力 的不足两个方面。 2 O世纪 9 O年代 中期 以来 ,我 国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 展进入新 的阶 段 , 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已经发 生重 大的变化 , 制 即从 以往 的资 源约束为 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 , 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 要 问题 , 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 出来 , 而是生产 出来的农产 品能不 能卖掉 , 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否则 , 就会导致农业增 产农 民不增收 , 甚 至歉收 。一段时间以来 , 由于我 国农业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摘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宏观方面(国家及自治区政策的支持)三部委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上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打造、培育、建设、政府资金等多个方面内容。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要任务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来改变当地的维稳形势,从而带动农村发展。

同时,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坏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乌恰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从未来较长时期来看,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其主导产业将以工业为主,同时注重旅游业等重要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此,本次规划重点强调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明确未来发展核心产业。

1、两大特色产业包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乌恰城郊休闲产业带项目,主要是依托现有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延伸产业链,参与整个区域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协作分工,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整体产业格局。

2、一、三产业发展指引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现代科技、现代管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农业发展与观光休闲旅游等农业服务业以及食品加工等农业加工业相结合,将农业从一产逐步向三产的产业链进行延伸,提升农业附加值。

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辑的方法与实施的探讨

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辑的方法与实施的探讨

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辑的方法与实施的探讨摘要:本文将对小城镇特点及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新思路,以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辑方法与措施;研究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small town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edit methods and measures; research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颁布实施,它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赋予了法律意义,也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开发和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对小城镇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概述在我国,小城镇是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通用名词,但实践中对小城镇一词的概念界定和运用却很不规范。

为了更好的研究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笔者将小城镇的概念权且界定为:它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特殊建制,是没有县级人民政府驻地的城乡结合部。

小城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小城镇成为城市与乡村互通有无的重要纽带。

城市的先进技术、科技人才以及生产商品通过小城镇这座桥梁,开始向农村进行扩散,全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小城镇,也把农村的农副产品运到了城市,极大地满足了城市的生产生活需要。

小城镇控规的的若干思考

小城镇控规的的若干思考

小城镇控规的的若干思考一.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小城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城镇化的基础支撑。

现代城镇的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不仅对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全局必的意义。

而且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小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1、规划体系不完善。

常出现的现象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遍地开花搞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2、忽视城镇特色,面孔单一,城镇建设的品位、档次亟待提高。

从而导致规划滞后于建设及规划执行不到位,建筑档次不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整体形象。

如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等不良现象。

3、缺乏长远的投资眼光。

如尚未确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由于没有意识到规划本身也是资源和财富,在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中缺乏经营意识,以往的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点不合理,不能带动周边土地的滚动开发升值,造成大量城镇建设资金的流失。

4、管理手段亟待更新。

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信息通道有限,不仅管理上相当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差错,使规划建设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技术标准不一致、信息资源不共享,也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小城镇控规的措施1、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水平。

(1)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

安远县建设中心镇的实践与思考

安远县建设中心镇的实践与思考

安远县建设中心镇的实践与思考——以版石镇为例随着全国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各地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江西省安远县立足欠发达山区农业县的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胆创新运作模式,大力加强以中心镇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全县中心镇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通过抓点示范,一批功能完善的中心镇脱颖而出,并较好地破解了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有效地探索了以建设中心镇逐步实现全面城镇化的发展路子。

下面我就以安远县建设版石中心镇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安远县版石镇基本情况安远县版石镇地处安远县北部安信线、版右线的交汇口,是全县北部九个乡镇的中心镇,距县城29公里,辖13个村、1个居委会、42个社区,全镇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山地面积16.9万亩,总人口3.1万。

版石镇在没有建设中心镇之前,圩镇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和市场,基础设施老化落后。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我县根据该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从2003年开始把其作为北部乡镇的中心镇来建设。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镇中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吸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镇经济日益繁荣,现已成为我县北部九个乡镇的工业、商贸、文化中心。

二、建设版石中心镇的主要做法(一)坚持因地制宜,破解中心镇建设“规划难”。

规划是建设的灵魂。

建立布局合理、具有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城镇体系,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是关键。

我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做到先规划后建设。

我县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资金用于版石镇整个镇区的规划编制。

一是注重城镇总体规划。

按照打造安远北部经济、商贸、物流、文化“四大中心”的定位,进行了系统地修编,修编后的城区规划面积达8平方公里,可容纳8-10万人。

二是注重各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先后完成了农贸市场、成衣市场、建材市场、小商品市场、版石商贸城、滨江南路、滨江北路的详规编制,使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0%,形成了完善的规划体系。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_存在的问题_建议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_存在的问题_建议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李秀香,黄梓桢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 江西作为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工业化发展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城镇化水平增速较快,但这并不能改变江西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状况。

目前,该省的城镇化水平处于从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发展任务还很艰巨。

在此基础上,指出江西加强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江西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规划、产业、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江西小城镇建设;意义;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29-14441-03Sign i f icance,Ex isti n g Problem s and Suggesti on s of Strengthen i ng the Constructi on of Sma ll C ities i n J i angx i L I X iu 2x i a ng et a l (J 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Nanchang,J iangxi 330013)Abstract A s a big agricultural p rovince in Central China,J iangxi started late in industrializati on,and have a l ower level of urbanizati on .A l 2thoug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gr own rap idly in recent years,but that has not changed the backwardness .A t p resent,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this p rovince is in the transiti on fr om p ri m ary stage t o the inter mediate stage and it faces an arduous m ission of devel opment .On this base,it was pointed out that it ’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 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 mall cities in J iangxi .The existing p r oblem s were ana 2lyzed .A i m ing at these p roblem s,s ome concrete suggesti ons were put for 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 lanning,industries,and concep ts .Key words S mall cities constructi on of J iangxi;Significance;Problem s;Suggesti ons作者简介 李秀香(1964-),女,黑龙江德都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研究。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研究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研究

关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研究[摘要]据相关文件具体要求,将小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上升到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相同的程度,深入的规范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

相对与小城镇规划编制的思想,更多的是注重城市控制规划编制与小城镇控制规划编制存在的距离。

本文分别根据城镇设计和城镇规划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发展的新道路,从城镇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分别把握城镇发展的趋势与城镇空间的布置,促使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往操作性与体系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编制;控制性;经济发展在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往创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上小城镇属于比较重要的部分,承载着近距离迁移农村户口的重要区域。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创新,使得控规在小城镇的规划编制上更加完善,并且采取控制性规划的引导与控制来到达实施与管理小城镇总体规划目的的打算更加重要。

小城镇控制性规划编制不仅有效的改变了城镇建设环节的管理,还确保了小城镇规划系统的全面性。

同时,小城镇的控制规划体系还能深入的洗澡分析规划管理进行的内容,确保规划管理、城镇开发建设土地、规划编制等各个方面的衔接性,将规划编制的目标彻底实现,使小城镇良好空间的形成进一步的发展。

1.小城镇的基本特点小城镇属于农村钴锭区域内生活服务、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活动的中心,主要有几个特点:1.1邻里关系比较融洽小城镇生活的社区在拥有乡村社区主要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城市社区的特性。

在乡村社区的居民与邻居间主要是通过血缘维持融洽的关系,城市社区的居民则是通过因行业或职业的活动需求而结合的人际关系为主来维持邻里关系,但是在人群中的关系却不太融洽。

小城镇属于农村就近转移人口的主要区域,并且因为农民比较接近乡村,农民与城镇居民之前有比较紧密的联系[1]。

所以,与城市社区对比得知,城镇社区不仅仅通过行业需要而结合的人际关系来维持邻里关系,地缘与血缘的关系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城市规划设计——浅议当代中国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浅议当代中国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浅议当代中国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摘要:立足于国内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从新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出发,结合分析多年来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小城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认为小城镇在规划的编制、管理和控规适应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小城镇纷杂的用地权属、《物权法》的实施对控规编制和实施的适宜性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具体分析我国小城镇独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想法,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管理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小城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小城镇不仅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和整体布局已越来越完善,给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小城镇的发展慢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而对小城镇的规划布局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的政府控制土地开发的法定文件,其实用性已经逐渐被一些小城镇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小城镇控规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骋显,其控制失效已经成为小城镇建设中不争的事实。

小城镇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

城镇先进的生产技术、富裕资本、工业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人才开始向农村扩散,以大生产方式和市场化改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村城镇化就其实质内容来说是城乡两个系统间生产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合理均衡地配置生产力,从而使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结构互融互通,共同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城乡协调关系。

由于规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服务措施去落实,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能力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小城镇的公共财政是不完整的财政,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经济实力可提取的公共财力,很多经济实力较强的镇提取的公共财力往往被上级政府拿走,绝大多数小城镇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没有公共实权的财政。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浅谈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朱敏
【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不健全与不完善之处.本文分析了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规划思路和对策.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朱敏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浅谈边疆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以新疆兵团第九师拟建小白杨市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为例
2.小城市护城河历史地段规划探讨——以深州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3.浅谈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鄂尔多斯市铜川汽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为例
4.小城市居住用地容积率指标确定初探——以远安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5.陇东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层控制体系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