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工程有关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化严重,造林后易遭破坏 。中南部地区,造 林地 多 为干 旱 阳坡 、石砾 质 阳坡 、石 质 阳坡 和零 星
空地 ,绿化难 度 较大 ,加之 对项 目宣传 不够 ,想 参
与项 目的农户 和项 目不 能有 机 的衔接 。 3 . 3 缺乏 苗 木补 植 费用 。 由于造 林 地立 地 条件 差 ,
展。
资金买苗 ,致使有些造林保存率没有达到标准。 3 - 4 放 牧 仍 很 严 重 。有 些 封 山育 林 、 飞 播造 林 地 块 围栏破 坏严 重 ,有 的损 坏 ,有 的丢 失 ;有 的新 造
林地 损坏 也很 严重 。
3 . 5 科 技 投 入 不 足 。进 一 步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力 度 , 特别 是在 造林 机械 、造林 工 具 、抗旱 材料 等 方面 要
龙 头 乡、老 窝铺 乡 。沙 源 :一 个 沙源 为御 道 口乡和
御 道 口牧场 。
2 2 0 0 0年 以来 京津 风沙 源治 理 工程 建设 情况
牲畜 危 害 、野 兔 危害 、连续 干旱 等 原 因 ,不 可 能一 次造 林 一次成 功 ,造 林户 又很 贫 困 ,不 可 能 自己 出
4 - 3 降低 造 林 密 度 ,提 高 苗 木质 量 。对 绿 化 难 度 较大 的阳坡和 沙 地 ,栽植 4年 生 以上 的容 器 苗 ,提 高造 林 效果 。
4 . 4 加 强 项 目宣 传 。落 实 荒 山经 营机 制 ,让 拥 有 土地 使用 权 的农 户参 与 到项 目中来 ,充分 调 动造林 户 的积极 性 ,让造 林 户拿 出一部 分 资金弥 补造 林 投
截止 2 0 1 2年 末 ,共 完 成 工程 建 设 1 0 3 . 4万 亩 。 其 中完 成人 工造 林 2 7 . 5万 亩 、 飞 播 造 林 2 3 . 5万 亩 、 封 山育 林 5 0万 亩 、农 田林 网建 设 2 . 4万 亩 。 总投资 1 2 4 5 2万 元 。京 津 风 沙 源 治 理 项 目一 期 工 程 建 设 进 展顺 利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生 态 、经 济 、 社 会 、景观 效 益 ,极 大地 改 善 了当地 生 态环 境 ,提 高 了广 大农 民的 生产 生活 水平 ,促进 了县域 经 济 的发

绥中县防沙治沙现状_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王平

绥中县防沙治沙现状_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王平

159一、绥中县自然条件及防沙治沙概括1.1绥中县自然概况及沙化土地的现状绥中县位于辽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西端,东邻兴城、西接山海关、南临渤海、北枕燕山,所属沙地辽东湾沿海沙地,处辽东湾沿海沙地最西端。

全县总面积27.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2.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07%。

自然地貌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全县沙化土地涉及到12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沿海的9个乡镇和六股河流域的3个乡镇,沙化土地面积13200公顷,其中固定沙地8133公顷,沙化耕地为4800公顷,流动沙地267公顷,占总面积的4.8%。

1.2绥中县十二五期间完成情况及防沙治沙成果1.2.1十二五期间,我县防沙治沙工作累计完成各类国家和省级项目52816.2公顷,总投资24450.73万元.其中2015年度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及配套工程1800公顷,投资810万元;封山育林工程3000公顷,投资315万元;退耕还林工程977公顷,投资132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500公顷,投资1125万元;良种壮苗补贴项目132万株,投资66万元。

省财政补贴造林407公顷,投资61万元;千万亩经济式工程7647公顷,投资1632万元。

水利部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428.9公顷,投资1327万元,千万亩节水滴灌工程11401公顷,投资9290.8万元。

1.2.2我县防沙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林种树种结构得到调整。

通过几年建设,我县沿海沙区防护林从单纯的油松、樟子松发展到现在的以油松为主,刺槐、椿树、杨树、火炬为辅的多树种相结合,从单纯的防护林,到防护林和用材林相结合,促使防护林的防护功能进一步增强,林分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效提高了沿海防护林的综合防护效益。

二是沙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通过大力实施老林带更新、风口造林、农田林网等沙化土地治理,全面推进沿海沙区面上造林和封山育林,有效提高了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基本形成了海岸林成带、农田林成网、荒山荒滩林成片的“带、网、片”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性强的森林防御体系,保障农业的稳产增产,同时对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抗御并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防沙治沙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前景

防沙治沙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前景

防沙治沙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前景沙漠,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荒凉留给人类的极端环境,很难在这个地方生存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挑战,人们发展了许多防沙治沙技术,以改善沙漠化现象带来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防沙治沙技术得到了数十年的探索和创新。

这篇文章将要讨论防沙治沙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早期的防沙治沙技术及其不足之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早期的防沙治沙技术。

在20世纪初,中国和其他国家就开始了对防沙治沙技术的研究。

这种技术主要依靠人工造林,草地建设和放牧的方式控制沙漠化。

然而,由于这些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领土使用冲突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效果也开始逐渐减弱。

第二部分:当前的防沙治沙技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变化,防沙治沙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和改进。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1.生态复育技术生态复育技术是指在沙漠或沙漠化区域进行人工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恢复的方法。

包括野生动植物的繁殖、植被生长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沙漠化现象的目标。

2.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是在荒漠化区域进行植被建设,通过种植牧草和树木来改善沙漠化情况。

这种技术的实施需要大量工作和资金的支持,涉及植树造林等方面。

3.工程保护技术工程保护技术是利用人工建设物,如大型固定物、建筑物等,阻挡和遏制风沙侵蚀。

这种技术又分为固沙带、沙墙等,能够有效遏制风沙,防止其进一步蔓延。

第三部分: 防沙治沙技术的应用前景防沙治沙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首先,它们可以改善沙漠化现象,使得那些先前的不适合生存的地区变得适宜居住。

其次,防沙治沙技术对于环境的保护也非常有益处,不仅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对人造环境的影响,充分发挥环保的作用。

总之,防沙治沙技术的更新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防沙治沙技术会更加完善,更加高效,能够为人类和地球环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摘要:随着各类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也在不断加重,土地沙漠化发展情况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与之生活。

因此,加强对于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视是尤为关键的,需要将该工作提升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位置,既要实现防沙治沙,也要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更为合理的方案。

本文主要对当前防沙治沙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总结,并提出了部分防治措施。

关键词:防沙;治沙;土地沙化土地沙化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极为严重的,尤其是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情况极为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活。

土地沙化以及荒漠化的加重,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害,甚至阻碍到了社会的正常经济发展。

需要提升对于土地沙化治理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发展。

1治沙防沙存在的问题1.1 防沙治沙机制不灵活土地沙化的防治管理,主要是以综合治理为主,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确,提升对于防沙治沙的重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但是就当前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便是防沙治沙机制不够灵活,由于沙地属于防沙治沙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类型,该工作的强化,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且属于特殊的产业类型,受各类政策的影响,导致实际能够应用到防沙治沙中的投资资金总量比较少。

因此,部分地方政府会将土地沙化治理进行外部承包,且限期整改的方式,来促进群众防沙治沙积极性的强化,此类措施的实施虽有助于促进沙地建设工作的开展,但是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群众在防沙治沙工作参与中仅认识到了眼前的短期利益,并未从长远进行考虑,导致参与积极性仍然不够高[1]。

1.2 治理资金缺乏,监管不到位防沙治沙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见效速度却较为缓慢,很难吸引大批量的资金供应,大多由国家主导进行治理,但是部分地区的财政条件较为困难,实际投入到植树造林的标准度相对较少,导致沙地治理工程的开展会受到各类阻碍。

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

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

㊀第3卷㊀第2期2023年6月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JournalofForestryandGrasslandPolicyVol 3㊀No 2Jun 2023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胡元辉㊀翟洪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太森林网络管理中心㊀北京㊀100102)㊀收稿日期:2023-05-22㊀第一作者:胡元辉(1967-)ꎬ男ꎬ硕士ꎬ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林草生态和管理ꎮE-mail:huyuanhui@apfnet cn㊀通信作者:翟洪波(1971-)ꎬ男ꎬ博士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林业规划及林草国际合作ꎮE-mail:zhaihongbo@㊀㊀㊀㊀㊀㊀apfnet cn摘要:防沙治沙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ꎮ文中总结了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ꎬ分析了中国防沙治沙面临的机遇与挑战ꎮ在此基础上ꎬ提出了5条可供中国未来防沙治沙工作参考的建议:1)科学防治㊁分类施策ꎻ2)依法防治㊁综合治理ꎻ3)保护优先ꎬ适度利用ꎻ4)多元投入ꎬ全民参与ꎻ5)国际合作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ꎮ关键词:防沙治沙ꎻ模式和技术ꎻ对策建议ꎻ中国中图分类号:S728 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9546(2023)02-0027-06DOI:10.12344.lczcyj.2023.05.22.0006胡元辉ꎬ翟洪波.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J].林草政策研究ꎬ2023ꎬ3(2):27-32.ReflectionsonSandificationControlinChinaHuYuanhui㊀ZhaiHongbo(AsiaPacificForestNetworkManagementCenterꎬ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ꎬBeijing100102ꎬChina)Abstract:SandificationcontrolisofgreatsignificancetopromoteChina secolog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ntandrealizethemodernizationofharmoniouscoexistencebetweenmanandnature.ThispapersummarizestheachievementsandmainproblemsofChina ssandificationcontrolꎬandanalyzes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esandificationcontrolisfacinginChina.Onthisbasisꎬ5recommendationsareputforwardwithaviewtoprovidingreferencesforfuturesandificationcontrolinChinaꎬincluding:1)Science ̄basedcontrolofsandificationwithappropriatedecision ̄makingforspecificissuesꎻ2)Controllingsandificationinaccordancewithlawstoachieveintegratedgovernanceꎻ3)Protectionprioritizationwithafocusonproperutilizationꎻ4)Multi ̄sourcedinvestmentthroughparticipationofallpeopleꎻand5)Internationalcooperationforconstructingthecommunityofhumandestiny.Keywords:sandificationcontrolꎻmodelandtechnologyꎻcountermeasureꎻChina㊀㊀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ꎬ地球形成后大约24亿年有了大片沙漠[1-3]ꎬ森林最早约形成于3 6亿年前ꎬ直立人约在20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ꎮ原生沙漠的形成与人类无关ꎬ是地球气候和地质变迁的产物ꎮ但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ꎬ目前全球超过25%的土地出现荒漠化与退化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㊁15亿人口长年饱受沙害之苦ꎮ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ꎬ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ꎮ经过70多年的生态建设ꎬ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ꎮ防沙治沙的目的是把人类文明形成以来ꎬ原本是森林㊁草原的区域恢复成植被ꎻ而对于那些早于人类出现的原生沙漠ꎬ则更强调科学防治及其与山水林田湖草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ꎬ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ꎮ本文将梳理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ꎬ并提出相关建议ꎬ以期为中国未来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参考ꎬ助力生态文明建设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ꎮ1㊀中国防沙治沙的主要成就20世纪50年代ꎬ中国开启全民造林治沙行动ꎻ1978年ꎬ启动 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ꎻ1998年后ꎬ相继实施天然林保护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ꎻ2002年ꎬ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ꎻ2008年ꎬ全面启动并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ꎮ特别是在2002年ꎬ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ꎬ明确提出要预防土地沙化㊁治理沙化土地㊁维护生态安全㊁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ꎮ70多年来ꎬ中国已总结出1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技术ꎬ这些技术在亚非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推广应用ꎮ中国为防沙治沙推出依法治沙㊁政府主导㊁科技支撑㊁工程带动和榜样激励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防沙治沙制度和经验ꎬ总结并推广了一大批生物治沙㊁工程治沙㊁化学治沙㊁综合治沙和机械化治沙的实用技术ꎬ为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5]ꎮ当前ꎬ比较成熟的典型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包括科尔沁沙地生物经济圈技术模式㊁浑善达克沙地樟子松造林治沙技术模式㊁翁牛特旗道路分割治沙技术模式㊁低覆盖造林治沙技术模式㊁黄河凌汛水治沙生态模式㊁穿沙公路沙害防治技术模式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模式㊁沙漠锁边林带治沙模式等ꎮ自1994年开始ꎬ中国已连续组织开展了6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监测ꎮ根据第6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ꎬ截至2019年ꎬ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 37万km2ꎬ占国土面积的26 81%ꎻ沙化土地面积168 78万km2ꎬ占国土面积的17 58%ꎻ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27 92万km2ꎬ占国土面积的2 91%ꎮ调查结果表明ꎬ中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 双逆转 ꎬ面积持续 双缩减 ꎬ程度持续 双减轻 ꎬ沙漠㊁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 双提高 ꎬ沙区生态状况呈现 整体好转㊁改善加速 态势ꎬ荒漠生态系统呈现 功能增强㊁稳中向好 ꎮ在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下ꎬ中国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荒漠化防治道路ꎬ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6-8]ꎮ2017年ꎬ中国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ꎮ从习近平主席宣布愿同蒙方(蒙古国)探讨设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ꎬ到宣布愿同阿方(阿拉伯国家联盟)设立中阿干旱㊁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ꎬ一系列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已成为中国外交的绿色名片ꎮ防沙治沙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㊁建设美丽中国㊁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 双碳 目标ꎬ推动绿色 一带一路 建设和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ꎮ2㊀中国防沙治沙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中国防沙治沙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ꎬ但防沙治沙工作依然任重道远ꎮ中国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1 05亿hm2ꎬ林草植被低于30%的沙化土地1 10亿hm2ꎬ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0 28亿hm2ꎬ这些土地均需进行保护与修复ꎮ在已治理的0 25亿hm2沙化土地中ꎬ初步和中等治理的面积占比为93%ꎮ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局部仍在扩展ꎬ腾格里㊁乌兰布和的流动沙丘侵入黄河ꎬ西北许多工矿企业㊁交通道路㊁居民点等周边的沙化危害仍然82㊀第2期㊀胡元辉㊀翟洪波: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㊀㊀较重[9]ꎮ目前ꎬ中国防沙治沙工作中还存在用钱用水用地等要素保障不足ꎬ国家补助标准低㊁林草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大㊁工程项目管理不尽完善㊁生态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ꎮ此外ꎬ对防沙治沙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ꎬ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1)混淆沙地与沙漠ꎮ长期以来ꎬ大部分从业人员误将沙漠与沙地混为一谈ꎬ对其采取相同的防治措施ꎮ实际上ꎬ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表1)ꎮ中国有8大沙漠ꎬ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㊁巴丹吉林沙漠㊁腾格里沙漠㊁柴达木沙漠㊁库姆塔格沙漠㊁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ꎮ沙漠多分布于干旱㊁极干旱的地区ꎬ其年均降水量一般在200mm以下ꎬ主要是由于自然而非人为因素形成ꎮ中国有4大沙地ꎬ分别是呼伦贝尔沙地㊁浑善达克沙地㊁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ꎮ这些沙地并非原生沙漠ꎬ多分布于湿润㊁半湿润㊁半干旱地区ꎬ历史上多为草原或森林草原植被ꎬ但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导致沙化ꎮ沙地多为干旱和半旱区ꎬ防治措施主要是生物措施ꎬ植被应以灌木为主ꎬ植被盖度不能过高ꎬ要确保植被靠天然降水能稳定生长ꎮ沙漠多为极端干旱区ꎬ有植被的区域需要灌溉ꎬ应主要在河流㊁绿洲㊁公路㊁居住区周围等重点区域进行针对性防治ꎬ采用生物㊁物理㊁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ꎬ防治重点是阻止 沙进人退 ꎮ表1 沙地和沙漠的主要区别表类别形成原因分布区域社会和经济特征沙漠自然因素对沙漠形成起根本㊁主要㊁决定性作用ꎬ人为因素对沙漠形成起从属㊁辅助㊁推动作用多分布于干旱㊁极干旱区域ꎻ一般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ꎬ干燥度大于2 0大多地广人稀㊁交通不便㊁经济落后㊁科技不发达㊁少数民族聚集沙地人为因素对沙地形成起首要㊁主导作用ꎬ自然因素对沙地形成起从属㊁辅助作用多分布于湿润㊁半湿润㊁半干旱区域ꎻ一般年降水量200~500mmꎬ干燥度1 5~2 0大多人口较稠密㊁交通相对便利㊁经济比较繁荣㊁现代化程度较高㊀㊀2)试图征服或改造沙漠ꎮ有些人认为沙漠是地球的癌症ꎬ必须去除ꎬ甚至誓言将全球的沙漠都变成绿洲ꎮ实际上ꎬ沙漠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与森林㊁草原㊁湿地一样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多彩多姿的生态系统ꎮ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只占地球总面积的29%ꎬ约1 49亿km2ꎻ而沙漠面积3100多万km2ꎬ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1%[10-12]ꎮ人类彻底改造或征服沙漠的行动不仅代价高昂ꎬ而且得不偿失ꎬ是典型的违背自然规律且生态上不合理㊁经济上不可行的非理性行为ꎬ绝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ꎮ同时ꎬ沙漠中生存着很多耐旱生物ꎬ如骆驼㊁鸵鸟㊁蜥蜴㊁沙鼠㊁胡杨㊁仙人掌㊁沙枣㊁骆驼刺等ꎬ它们适应沙漠的气候和环境ꎬ成为沙漠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ꎮ如果沙漠全部被绿化改造ꎬ一些耐旱的生物基因将因栖息地的丧失而彻底消失ꎮ保护荒漠中独特的生物基因ꎬ避免其永久丢失是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义不容辞的责任ꎮ3)在沙地甚至沙漠中盲目大面积植树造林ꎮ植树造林是防沙治沙的措施之一ꎬ但防沙治沙的目的不是把沙地或沙漠都变成森林ꎮ特别是在4大沙地ꎬ其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固沙 ꎬ就是在沙地中种植那些需水不多的原生植物ꎬ用这些原生植物防止沙地蔓延ꎬ防止沙尘暴㊁防范水土流失ꎮ科学治沙的关键是 量水而行㊁以水定绿㊁绿水平衡 ꎮ超越沙地的水分承载力ꎬ大面积营造乔木林㊁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造林㊁大面积破坏原生植被造林甚至引进外来树种大面积造林㊁在原本的草地上造林㊁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流沙上造林ꎬ这些都是不科学的㊁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ꎮ92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3㊀中国防沙治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 1㊀机遇3 1 1㊀防沙治沙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防沙治沙工作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沙治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ꎮ特别是2023年6月6日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 三北 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ꎬ并发表重要讲话ꎬ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ꎬ深入推进 三北 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ꎬ事关中国生态安全㊁事关强国建设㊁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ꎬ是一项功在当代㊁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ꎻ还强调要勇担使命㊁不畏艰辛㊁久久为功ꎬ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ꎬ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ꎬ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取得更大成就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打好 三北 工程攻坚战ꎬ特别是全力打好黄河 几字弯 攻坚战ꎬ打好科尔沁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ꎬ打好河西走廊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科学决策ꎬ明确了新时代 三北 工程的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ꎮ这三大区域是未来中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ꎬ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脊梁ꎮ中共中央对防沙治沙工作空前重视ꎬ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防沙治沙事业擘画了宏伟蓝图ꎬ这是中国防沙治沙工作最大的历史性机遇ꎮ3 1 2㊀已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㊀㊀1978年ꎬ为解决 三北 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ꎬ中共中央决定启动实施 三北 防护林工程ꎬ开启了中国大规模治理风沙㊁改善生态的先河ꎮ45年来ꎬ中国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ꎬ多管齐下㊁综合治理ꎬ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ꎬ打造了一系列亮丽的 绿色名片 ꎮ中国严格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ꎬ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和防沙治沙责任机制作用ꎬ通过规划先行㊁工程带动㊁全民参与㊁示范引领㊁深化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ꎬ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㊁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ꎬ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ꎮ3 1 3㊀全社会已基本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㊀㊀中共十八大以来ꎬ中国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ꎬ全方位㊁全地域㊁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ꎬ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㊁转折性㊁全局性变化ꎬ中华大地天更蓝㊁山更绿㊁水更清ꎮ长期以来ꎬ广大沙区干部锻造了艰苦奋斗㊁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ꎬ涌现出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㊁牛玉琴㊁王有德㊁石述柱㊁殷玉珍ꎬ及 时代楷模 八步沙 六老汉 三代人等一大批英模人物ꎬ培育了河北塞罕坝㊁山西右玉㊁新疆柯柯牙㊁内蒙古库布齐㊁陕西延安㊁甘肃民勤等一大批绿色典型ꎬ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ꎬ在全社会已基本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ꎮ3 2㊀挑战3 2 1㊀气候变化风险日益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ꎬ1951 2020年ꎬ中国地表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ꎬ平均每10年升温0 26ħ[9]ꎬ升温趋势明显ꎮ气温不断升高ꎬ造成干旱㊁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趋势ꎻ冰川萎缩会导致内陆河流径流减少ꎬ对绿洲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ꎮ3 2 2㊀自然地理环境特殊中国秋冬季节盛行西北风ꎬ但由于中国北临沙漠㊁沙尘多发的蒙古国ꎬ干旱严重的中亚五国中有3国与中国接壤㊁有2国与中国距离较近ꎬ致使跨国境沙源点多面广ꎮ同时ꎬ中国北方多为高原盆地ꎬ地势开阔ꎬ冷空气长驱直入ꎬ极易形成风蚀环境ꎻ400mm等降雨线以西以北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ꎬ干旱少雨㊁蒸发量大ꎬ水资源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ꎬ植被覆盖率低ꎬ土壤质地疏松ꎬ容易形成沙漠或沙地ꎮ3 2 3㊀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大中国人口多㊁密度大ꎬ经济社会发展压力03㊀第2期㊀胡元辉㊀翟洪波: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㊀㊀巨大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ꎬ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ꎬ受经济利益驱动ꎬ乱垦过牧屡禁不止ꎬ局部沙化耕地面积增加㊁草原退化ꎮ目前ꎬ中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仍高于10%ꎬ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高于15%ꎬ草原保护压力较大ꎮ沙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管不到位ꎬ向沙漠排污㊁毁草毁湿等破坏生态行为仍时有发生ꎮ4㊀对未来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4 1㊀科学防治㊁分类施策为实现科学防治ꎬ建议将中国的防沙治沙划分为6大类型ꎬ分类施策ꎮ1)防止扩张型ꎮ为了阻止沙漠或沙地扩张ꎬ对于入侵绿洲㊁城市㊁乡镇㊁村庄㊁交通线路的ꎬ应在沙漠或沙地边缘至其纵深的一定范围内ꎬ采取生态系统保育措施ꎬ禁止无序扰动和植被破坏ꎻ在沙地㊁沙漠边缘或绿洲外围ꎬ采用必要的工程和植被建设措施ꎬ建设草灌乔㊁带片网合理配置的防风阻沙林草带ꎬ阻止风沙入侵ꎮ同时ꎬ在人口聚集区内部进行适度绿化美化ꎬ改善人居环境ꎮ2)防止恶化型ꎮ对于部分草地轻度㊁中度退化地区ꎬ可通过人工促进生态修复的方式ꎬ努力提高灌草植被盖度ꎬ并采取轮牧㊁休牧㊁以草定畜㊁舍饲圈养等措施ꎬ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㊁沙化ꎮ对于扩张趋势不明显㊁人为干扰不严重的沙地ꎬ可采取封禁措施ꎬ以自然修复为主防止环境恶化ꎮ3)生态利用型ꎮ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沙区ꎬ特别是具备一定水资源条件的东部沙地ꎬ可借鉴以色列等国家的模式ꎬ将沙地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利用ꎬ建成高标准节水农田㊁牧草地㊁蔬菜水果基地等人工生态系统ꎬ发展绿色设施农业ꎬ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沙化土地防治ꎮ4)统筹保护利用型ꎮ在农田㊁林地㊁草地等生态系统普遍受到沙化威胁的地区ꎬ应采取大面积保护㊁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等措施ꎬ恢复自然生态系统ꎮ如条件具备ꎬ应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ꎮ同时ꎬ在局部条件较好的地方ꎬ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ꎬ在小面积土地上集约经营ꎬ缓解保护压力ꎮ5)河流水资源合理调配型ꎮ对于因上㊁中㊁下游水资源调配不合理ꎬ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植被衰退㊁生态系统大面积退化的情况ꎬ如黄河㊁塔里木河㊁石羊河等ꎬ应由主管部门牵头ꎬ对较大河流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ꎬ以行政手段或生态补偿等方式解决下游区域的土地沙化问题ꎮ6)其他类型ꎮ随着人口持续增长ꎬ部分沙区人口承载能力已过饱和ꎬ为减轻人口承载压力ꎬ应采取适度移民措施ꎮ对于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降水资源增加的地区ꎬ可适度拓展绿洲面积和规模ꎻ同时ꎬ应重视水资源高效利用ꎬ实现可持续发展ꎮ4 2㊀依法防治㊁综合治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ꎬ不断完善防沙治沙法规㊁标准体系ꎬ加大执法力度ꎬ保护沙区生态ꎬ巩固建设成果ꎮ尊重自然规律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ꎬ突出强调综合治理ꎮ针对沙区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特点ꎬ因地制宜ꎬ因害设防ꎬ宜林则林㊁宜灌则灌㊁宜草则草㊁宜封则封ꎮ坚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㊁治沙与防贫相融合ꎮ大力推进国家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和区域性防沙治沙项目ꎬ多点发力共同治理沙化土地ꎮ相关行业㊁部门各负其责ꎬ密切配合ꎬ通过采取人工造林种草㊁沙地植被培育和保育㊁沙地植被更新㊁工程固沙㊁封禁保护等多种措施ꎬ进行综合治理ꎮ协调好生产㊁生活和生态用水关系ꎬ坚持以水定绿ꎬ科学修复沙地生态系统ꎻ鼓励科技创新ꎬ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治理模式ꎬ提高治理成效ꎮ4 3㊀保护优先ꎬ适度利用以自然修复为主ꎬ重点保护好青藏高原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荒漠生态系统ꎬ以及具有重要水文调节功能的绿洲周边环状山前戈壁ꎻ继续执行封育保护等立足长远的生态保护修复政策ꎻ加强沙区植被管护ꎬ确保已治理区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ꎮ在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ꎬ要13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ꎬ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ꎮ同时ꎬ将防沙治沙与沙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ꎬ在保护改善生态的前提下ꎬ大力发展沙区特色产业ꎬ提高沙区群众经济收入ꎮ对于部分中㊁轻度退化的沙区生态系统ꎬ可通过以草定畜的方式进行合理利用ꎻ对于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㊁景观资源ꎬ应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ꎬ适度扶持沙漠旅游㊁沙漠康养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ꎮ4 4㊀多元投入ꎬ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ꎬ同时制定优惠政策ꎬ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沙治沙ꎮ巩固完善 谁治理㊁谁投资㊁谁受益 的利益分配政策ꎬ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ꎬ多渠道筹集资金ꎮ加大宣传力度ꎬ提高全社会对防沙治沙重要性的认识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ꎻ依靠群众㊁发动群众投身防沙治沙事业ꎮ4 5㊀国际合作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绿色 一带一路 建设为依托ꎬ加强与大中亚㊁西亚㊁非洲等地区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ꎬ搭建全球防沙治沙信息交流共享平台ꎬ组建全球荒漠化监测网络ꎮ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框架下ꎬ加强国际合作ꎬ并积极引领全球沙化土地防治ꎬ为世界贡献防沙治沙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ꎬ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同共体ꎮ参考文献[1]丁国栋.沙漠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ꎬ2002. [2]赵哈林.沙漠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2. [3]屈建军ꎬ凌裕泉ꎬ刘宝军ꎬ等.我国风沙防治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ꎬ2019ꎬ34(3):225-231. [4]赵媛媛ꎬ高广磊ꎬ秦树高ꎬ等.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ꎬ2019ꎬ33(5):81-87. [5]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组.荒漠生态系统功能评估与服务价值研究[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6.[6]李冰ꎬ张宇清ꎬ张志涛ꎬ等.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J].林草政策研究ꎬ2021ꎬ1(1):20-27. [7]杨维西.中国防沙治沙60年[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ꎬ2009ꎬ7(5):14-18.[8]包岩峰ꎬ杨柳ꎬ龙超ꎬ等.中国防沙治沙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ꎬ2018ꎬ16(2):144-150.[9]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六部委局.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 2030年)[R].北京ꎬ2022.[10]丁国栋ꎬ赵廷宁ꎬ范建友ꎬ等.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述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ꎬ2004ꎬ26(1):92-96. [11]陈亚宁.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与可持续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9.[12]中国黑戈壁地区生态本底科学考察队.中国黑戈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4.23。

治沙防沙 可行性研究报告

治沙防沙 可行性研究报告

治沙防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居多的国家,沙漠化问题尤为突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不断推进治沙防沙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很多挑战和问题,如治理成本高、效果难以持久等。

因此,对治沙防沙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当前治沙防沙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沙防沙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等方法,综合评价当前治沙防沙工作的成效和不足,分析影响治沙防沙可行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四、研究内容1. 当前我国治沙防沙工作的主要成效与不足2. 影响治沙防沙可行性的因素分析3. 提出改进治沙防沙工作的建议和对策4. 源起风沙的治理可行性研究5. 沙漠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6. 沙漠化防治政策研究五、研究成果1. 当前我国治沙防沙工作的主要成效为:(1)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草原恢复程度有所提升;(3)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 当前我国治沙防沙工作的主要不足为:(1)治理成本高;(2)长效机制不健全;(3)技术设备不够先进。

3. 影响治沙防沙可行性的主要因素为:(1)资金支持不足;(2)政策制度不够完善;(3)科技创新不足。

4. 改进治沙防沙工作的建议和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支持机制;(2)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治沙防沙法规;(3)推动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5. 源起风沙的治理可行性研究:(1)建立源起风沙监测体系;(2)实施源起风沙防治工程;(3)推动生态修复,减少源起风沙的产生。

6. 沙漠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1)开展沙漠化土地资源调查评估;(2)推动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化土地;(3)建立沙漠生态保护体系。

7. 沙漠化防治政策研究:(1)加强国家治沙防沙政策的统筹协调;(2)完善地方治沙防沙政策法规;(3)加强跨区域合作,形成联防联治合力。

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防沙治沙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防沙治沙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点问题。

本文将对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施工难点分析1. 沙漠分布广泛,施工难度大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施工地点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同时,沙漠地区气候恶劣,风沙大,施工条件差,对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种挑战。

2. 沙漠土壤质地特殊,施工技术要求高沙漠地区土壤质地特殊,多为沙质土壤,松散、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

这使得施工过程中植物的成活率较低,需要采用特殊的种植技术和材料。

此外,沙漠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水资源问题。

3. 生态环境脆弱,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难度大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如何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施工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较低防沙治沙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但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经济效益。

这使得施工过程中资金紧张,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5. 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防沙治沙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和经验,影响了工程质量。

二、解决措施1.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创新施工工艺针对沙漠地区特殊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研究并推广适合沙漠地区的施工技术,提高植物成活率。

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确保施工质量。

2.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在施工前,充分调查和了解项目区的地理、气候、水资源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生态保护法规,采取措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如选用低环境影响施工技术,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加强植被恢复等。

4.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摘要】防沙治沙是解决沙漠化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本文从防沙治沙建设经验总结、思路探讨、科学技术应用、政府政策影响以及社会参与与合作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总结经验,探讨思路,强调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重要性,指出政府政策对防沙治沙的影响,以及强调社会参与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文章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希望可以为增强人们对防沙治沙工作的认识,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沙漠化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防沙治沙、建设经验、治理思路、科学技术、政府政策、社会参与、合作机制、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防治沙漠化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球第二位,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约27%,约760万平方公里,沙漠与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

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在一些重点区域展开,有效地减缓了沙漠化的扩张势头。

面对沙漠化面积庞大、影响深远的现状,我们仍需要加大力度,更深入地研究防沙治沙的经验和思路,不断提升防沙治沙工作的效果。

对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探讨新思路,促进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的应用,加强政府政策对防沙治沙的支持,构建社会参与与合作机制,已成为当前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防沙治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于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防沙治沙的建设经验与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往的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治沙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防沙治沙调研报告

防沙治沙调研报告

防沙治沙调研报告防沙治沙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尘暴频发,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地防治沙漠化现象,我组织了一次防沙治沙的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沙漠化问题与治理措施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1. 沙漠化问题调研我们首先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调研。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沙漠化问题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和内蒙古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退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气候干燥等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的频发和沙漠化的加剧。

2. 沙漠化治理措施调研为了解决沙漠化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我们调研了几种主要的治理方法:(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防止沙漠扩张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工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达到防沙的目的。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西北地区,政府和科研机构在进行大面积植被恢复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

(2) 风沙固定风沙固定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防止沙地扩散。

例如,在沙漠地区建设风雨围栏、沙场覆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这些措施在一些重点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的沙漠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沙地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可以更好地应对沙漠化问题。

我们发现,目前一些新技术在治理沙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沙漠化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西北地区。

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效果不够明显。

其中,植被恢复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抑制沙漠化扩张的效果还不够显著。

风沙固定和科技创新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建议1. 加大植被恢复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植被恢复工程。

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植物培育与种植机制,加强植物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加快沙地的植被恢复速度。

2. 加强风沙固定工作。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探究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探究

L i n y e y u a n y i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探究孙立民我国林业局多次提出林业战略转变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防风治沙工作,其处于一个决定性、全局性的位置。

重视防风治沙工作,能有效遏制重点治理区域的风沙灾害问题,能有效保护并恢复治理区域林草植被,能有效改善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能有效促进治理区域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其他地区防风治沙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因此,防风治沙工程建设十分重要。

本文浅谈鞍山市的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成效,着重探索防风治沙工程建设发展对策,以期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本地区防风治沙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一、浅谈防风治沙防风治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发展,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能有效保护牧场、农田、居民区、交通等避免受到风流沙、沙丘等侵袭。

沙地表面植物较少,裸露问题较为严重,风速较大,因此,沙地表面的活动较为频繁。

沙地边缘的风沙一旦出现活动,将会严重危害到农田的正常种植,流沙会逐步抬高农田最终侵蚀农田,因此,必须重视防风治沙工作的重要性。

二、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成效根据笔者了解到的相关资料可知,风沙问题曾经是辽宁鞍山地区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重工业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忽视导致这里的风沙危害非常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本地区总面积的半数以上,有些地方甚至会达到70%乃至以上,部分地区多了很多大沙丘和风口,一到了春天的时候,这个地方便会弥漫着风沙,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甚至一些种在地里的农作物种子也会被风直接吹走,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

但是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里的天变蓝了,云变白了,沙子变少了,就连农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上升。

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鞍山市林业局开始重视防风治沙工作并提出了科学的治沙工程,为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科学的方案。

台安县的生态治理只是整个辽宁鞍山地区这么多年来防风治沙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鞍山市台安县本身处于科尔沁沙地的南部地区,其境内有一般的土地均为沙地,因此,在其西北部还有这样一句俗语:“一年两季风,一次六个月”。

新型防沙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新型防沙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新型防沙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新型防沙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随着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防沙工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新型防沙网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沙漠化的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沙化地区。

在新型防沙网工程施工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选材问题新型防沙网的选材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不同的地区和用途需要选用不同材质、规格和强度的防沙网。

在选择防沙网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质环境条件。

包括土质、地下水位、地理位置等因素,以确定防沙网材料的抗压和耐腐蚀性能。

(2)现场条件。

包括施工时间、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保防沙网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3)经济性。

需要对不同材料进行成本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防沙网材料。

2. 施工技术问题(1)拆除旧网和场地准备。

在施工前,需要清除施工场地上的杂草、碎石和残留物,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方便后续的施工操作。

(2)安装固定牵引装置。

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选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地钉、地锚等,将防沙网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其稳固性。

(3)铺设防沙网。

防沙网的铺设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进行,确保网片之间没有间隙和错位,同时保证防沙网与地面接触均匀。

(4)接头处理。

新型防沙网长度有限,因此必然存在接头。

接头的处理需要牢固可靠,防止防沙网出现断裂和松动。

3. 风沙作业问题新型防沙网施工一般都是在沙漠或半沙漠区域进行,风沙作业是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1)工人防护。

施工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沙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护皮肤和呼吸道。

(2)机械保护。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需要进行防护措施,如罩上防尘罩、封闭机舱等,避免沙尘侵入机械内部造成故障。

(3)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风力和风向变化。

在风力较大的时候,要暂停施工,避免防沙网被刮起或损坏。

4. 工程验收问题防沙网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达到要求。

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防沙治沙工程施工难点分析然而,防沙治沙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难点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包括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对防沙治沙工程施工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法。

一、技术难点1. 植被种植植被种植是防沙治沙工程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是植被种植过程中会遇到以下技术难点:(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否则很难生长。

(2)保证植被的成活率。

种植植被后,如何保证植被的成活率也是一个技术难点,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控制病虫害。

在植被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植被的生长,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沙障建设沙障是一种用来阻挡沙土飞扬的结构,可以是固定的建筑物,也可以是灵活的植物。

在沙障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以下技术难点:(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沙障的材料和结构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否则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

(2)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劣,建设沙障会面临天气、地形等多种困难,施工难度较大。

3. 沙地加固沙地加固是一种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风性来减少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方法。

在沙地加固过程中会遇到以下技术难点:(1)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沙地加固有多种方法,如种植树木、修建堤坝等,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2)加固效果的评估。

如何评估加固效果是一个技术难点,需要研究评估方法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二、环境难点1. 自然环境条件防沙治沙工程通常需要在沙漠、荒漠等恶劣环境中进行,这些地方的气候条件恶劣、温度极高、降水稀少等,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气温较高。

在沙漠、荒漠等地区,气温很高,给劳动者的生理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2)降水稀少。

沙漠、荒漠等地区的降水极少,给植被种植和沙障建设带来一定困难,也给施工带来不确定性。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范文2024年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一个取得了诸多成果的年份。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治沙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将对2024年的防沙治沙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防沙治沙成果总结1.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居民了解到沙尘暴的危害性,引发了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

加强环保教育,使居民积极参与到沙漠化防治工作中来。

2. 推进沙地改造和植被恢复工程。

我们加大了对沙地的改造力度,通过灌溉和造林等措施,成功将大片的沙漠地区转化为可利用的农田和森林。

同时,加强植被恢复工程,逐步恢复了水土保持功能。

3. 加强沙尘暴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我们完善了沙尘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沙尘暴的发生情况,提前预警,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沙治沙技术水平。

我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了防沙治沙技术的进步。

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风蚀控制网、土壤水保持技术等,大幅度提高了治理沙漠化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2024年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部分地区防沙意识薄弱。

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居民缺乏对沙尘暴的认识,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2. 沙尘暴监测和预警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但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和预警准确性。

3. 部分地区的沙地改造和植被恢复工程推进缓慢。

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地区的沙地改造和植被恢复工作进展缓慢。

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4. 存在环境管理和执法不严格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环境破坏行为仍然存在,对环境损害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需要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京津冀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探索

京津冀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探索

京津冀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探索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长期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沙尘暴频发、土壤侵蚀严重等问题给当地的生态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止沙漠化,保护地方环境,京津冀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京津冀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探索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总结。

一、京津冀地区的沙漠化情况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势平坦。

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据统计,目前该地区每年要受到数十次沙尘暴的侵袭,土壤侵蚀也十分严重,导致当地的土地资源严重流失。

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面对严峻的地貌条件和气候环境,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沙漠化的蔓延,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土地资源。

1. 植树造林工程植树造林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沙治沙措施。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加大了对沙漠化地区的植树造林工程投入,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土地的抗风蚀能力,减少了沙漠化的程度。

2. 建设防风林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区,采取建设防风林的措施,有效减少了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些防风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挡风固沙,减少沙尘暴对周边地区的侵扰的作用。

3. 加强土地的保护和恢复为了防止土地的流失,京津冀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植被覆盖技术、恢复退化土地等,有效减缓了土地的侵蚀速度,保护了当地农田和生态环境。

4. 加强沙漠化土地的治理为了防止沙漠化的继续发展,京津冀地区还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加固沙漠化土地的表面,采取固沙措施等,有效减缓了沙漠化的速度,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防沙治沙技术对策,包括植被恢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工程措施和水土保持技术等方面。

通过引入不同的防沙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沙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结论指出,防沙治沙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以进一步推动沙漠化治理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有望实现沙漠化治理的长期目标,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关键词】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研究背景、研究目的、防沙技术对策、植被恢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技术、防沙治沙技术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沙漠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的扩展已经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防沙治沙技术,可以有效地减缓沙漠化的扩展速度,恢复土地生态环境稳定性,保护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

深入探讨防沙治沙技术对策,加强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防沙治沙技术进行系统探讨,分析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进一步加强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总结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最佳实践方法,以便有效地应对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防沙治沙技术,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为政府和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和实践,可以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防沙治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将对各种防沙治沙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实际运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正文2.1 防沙技术对策防沙技术对策是指针对沙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制定的技术方案,旨在减轻沙漠化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防沙治沙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防沙治沙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从西到东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

沙漠化土地总面积4.7亿亩,潜在沙漠化土地70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2.8亿亩,沙化退化草原面积5.8亿亩。

内蒙古是京津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生态屏障,所以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生态建设格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请简述:1、防沙治沙、改善石漠、沙漠化的关键环节2、常用的固沙措施:3、工程实践【答案】林业发展将面临着宜林地不足的现实问题:一是弥补宜林地不足问题;二是高大密集流动沙丘移动性强、危害大;三是缓解土地利用、林牧争地等矛盾;四是改善内蒙古整体生态环境减少风沙危害的需要。

因此高大密集流动沙丘固沙造林将逐渐收到重视。

防沙治沙、改善石漠、沙漠化的关键环节:流动沙丘固定是防沙治沙中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因流动沙丘的流动性强,危害性较大,必须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控制;另一方面,流动沙丘中的水分相对较好,但风蚀严重,建立、人工植被时成活容易、保存难。

所以,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流动沙地风蚀是建立植被、控制流动沙丘的关键环节。

现有常用的固沙措施:土工沙障、枝条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塑料沙障、麦草生物沙障等。

1、麦草方格沙障固沙效应非常显著。

它能很快稳定沙面,削弱近地表风速,降低风沙搬运的能力。

但是,麦草沙障的防护寿命一般较短,随麦草的腐烂,其防护功能也逐渐丧失,需要不断地更换。

2、粘土沙障,虽然有利于植物的定居和生存,能够就地取材,造价相对较低。

但铺设粘土沙障4-5年后,它所形成的土壤结皮对降雨下渗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水分的丧失,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工程实践:以沙治沙,以沙固沙在治沙工程实践中,网笼沙障构筑拦沙坝技术可把一个一个相邻的半月形流动沙丘串连成拦截流动沙漠的长城,但是不够完善,达不到合符要求的造价低廉,又容易被大风吹翻而出现缺口而决堤,不适合推广。

多年来娄志平专家一直不断地改进八字形网笼沙障的结构,直到2013年8月把八字形网笼沙障该进成截面呈悬袋形的网笼沙障,才把一个一个的流动沙丘毫无缺损地串联成拦沙坝,且造价低廉。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一、引言沙漠化是指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土地变得干燥、不肥沃,甚至完全覆盖沙漠的过程。

沙漠化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进行工程防治防沙成为保护土地和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沙漠化的危害1. 影响生态环境稳定。

沙漠化的土地资源丧失,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水源日益匮乏,气候变化加剧。

2. 危害农业生产。

沙漠化使得原本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变得干燥贫瘠,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3. 威胁城市建设。

沙漠化带来的风沙侵袭,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4. 影响人类生活。

沙漠化造成的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三、工程防治防沙的原则1. 综合防治。

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从源头上解决沙漠化问题。

2. 可持续发展。

防治沙漠化的措施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3. 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防治沙漠化的效果。

4. 合理布局。

依据地区不同的特点和沙漠化程度,合理布局防治措施,针对性强。

四、工程防治防沙的具体措施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土地的风沙侵蚀情况,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的风沙蚀害。

在适宜树种的情况下,大面积地植树造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沙漠化的手段,也是土地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

2. 沿海防护林建设沿海地区的沙漠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沿海防护林是针对沙漠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潮沙侵袭,保护沿海的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

3. 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在荒漠化土地上开展土地的治理,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植被复壮等手段,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减少荒漠化土地对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的破坏。

4. 护坡种草护坡种草是在土地的坡地上,通过种植适宜的草木,改善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缓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的风沙侵蚀。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怎么写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怎么写

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怎么写一、前言沙漠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各国,特别是一些干旱地区和荒漠地带地区。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等地的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对于有效地抑制沙漠化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分析问题1. 沙漠化成因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造成的。

自然环境的变化包括降雨量减少、气候干旱、土地退化等,而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则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沙漠化不仅会破坏土地的肥沃程度,还会导致土地侵蚀,破坏土地的植被,使得土地贫瘠化严重,还会影响到周围的水源和空气质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3. 沙漠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沙漠化会导致土地肥沃化程度下降,植被破坏等,严重地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工程防治防沙措施方案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进行工程防治防沙的过程中,首要的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保护土地的植被。

这对于减缓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保护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构建防风固沙林带在沙漠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构建防风固沙林带的方式进行治理。

可以引入适合当地的植树种类,在适宜的地方进行土地整理和栽植,构建起一系列的防风固沙林带,从而达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3. 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实施植被恢复工程来治理土地的沙漠化。

可以通过引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绿化工程,从而有效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4.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在进行工程防治防沙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抵御沙漠化的能力。

可以通过采取梯田、植树种等方式,保护土地的植被,降低土地的侵蚀速度。

风沙活动特征及其工程防沙主要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风沙活动特征及其工程防沙主要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风沙活动特征及其工程防沙主要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风沙活动是指气流作用下,地表或地表上覆盖物表面的颗粒物质受到风力作用而向空气中运动的现象,具有十分复杂的过程和特征。

区域性的风沙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对环境保护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风沙活动特征及有效地进行防治措施已成为必要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风沙活动特征和防沙措施的研究,探讨风沙灾害防治的有效途径和技术措施,提高在风沙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管理和实践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区域的风沙活动特征分析通过对区域的既往气象数据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分析,探究其气象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地形等对风沙活动的影响,以及风沙活动的规律、强度、频率等。

2. 风沙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研究以植被覆盖、遮挡屏障、地表覆盖等技术为切入点,探讨风沙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对风沙活动的控制作用和应用效果。

3. 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防风沙措施在不同区域应用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四、预期研究成果1. 建立适用于研究区域的风沙活动特征分析模型;2. 分析各种防沙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提出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措施,为该区域的防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五、论文创新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风沙活动特征和防沙措施两个方面,同时考虑了气象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地形等多种因素对风沙活动的影响,因此具有比较高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六、预期难点和解决办法1. 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通过现地观测、气象数据和遥感影像等方式获取实验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展示。

2. 防沙措施的采用选择通过对各种防沙措施的实践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措施。

七、论文写作计划1. 第一周:收集相关文献,制定论文初步框架;2. 第二周:分析该区域的气象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地形等因素对风沙活动的影响;3. 第三周:探讨各种防沙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 第四周: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初稿;5. 第五周:修改论文并进行后续完善和补充;6. 第六周:完成论文排版和格式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期
中期
后期 1.0×1.0m2沙障防沙过程观测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初期
中期
后期
2.0×2.0m2沙障防沙过程观测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1.0×1.0m2
1.5×1.5m2
2.0×2.0m2
不同规格的格状沙障凹曲面的形成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24 20
Á¿ (m) »ý Ê´
16 12 8 0 2
鸣沙山高程变化纵断面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窟顶阻沙栅栏
防沙墙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莫高窟月风向极点图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N
鸣沙山边缘沙丘 沙质戈壁 沙砾质戈壁 砾质戈壁
沙砾质戈壁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布局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D
v=20m/s
8
输沙率 / g cm -2 min-1
输沙率 / g cm -2 min-1
10 20 30 40 50 60
16 14 12 10 8 6
6
4
2
4 2
0
0
高度 / cm
10
20
高度 / cm
30
40
50
60
戈壁风沙流结构的风洞实验结果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莫高窟顶鸣沙山动态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 与沙漠风沙流不同,戈壁风沙流输沙量随高度分布表现出 独特的“象鼻”效应; ● 与沙漠风沙流不同,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远大于1,不 论风速多大,风沙流都处于未饱和状态的非堆积搬运状态;
● 戈壁地带实际上成为鸣沙山及其前缘沙丘向莫高窟移动的天
然输沙场,抑制了鸣沙山前缘沙丘的前移,从而解释了敦煌 莫高窟千年来不被沙山埋没的谜底。提出了适用于莫高窟地
经编塑料方格网沙障流场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8月1日方格网剖面图
0
高差(cm)
剖面宽度(cm)
高差(cm)
34 86 17 .5 43 .6 51 .8 68 .2 10 0
0
17 .5 43 .6 51 .8 68 .2 10 0
-5
0
-5 -10 -15
0
34
-10 -15 4月8日方格网剖面图
四、今后工作设想 ● 防沙工程原理研究
● 重大防沙工程环境效应研究
● 低成本、可降解、环保型固沙障研制
● 低成本、环保型化学固沙材料研制
● 沙害防治措施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研制
谢 谢
HDPE风沙障在 民勤地区的应用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防浪固沙障(海岸军事装备)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草方格流场
防浪固沙障流场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0.25
2.0
A
0.20
B
v=12m/s
1.5
v=8m/s
输沙率 / g cm -2 min-1
0.15
输沙率 / g cm -2 min-1
10 20 30 40 50 60
1.0
0.10
0.5 0.05
0.00
0.0
高度 / cm
10
20
高度 / cm
30
40
5022 20 18
2.0×2.0m2
8 10 12 14 16
6
距 离 (m)
麦草格状沙障的蚀积量变化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高差(cm)
0 25 .7
45 .5
66 .3
-20 1M草方格剖面图
2m草方格剖面图
H/S=13.3/100(1:7.52)
H/S=12.3/100(1:8.1)
10 1. 4 12 1. 8 13 8. 6 16 0. 2 18 0. 3
图五、活动板式透风挡沙栅栏
图六、旋转板式透风挡沙栅栏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附图:混凝土骨架方格沙障及各种挡沙栅栏结构示意图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图一、直立式百叶窗挡沙栅栏
图二、横格式百叶窗挡沙栅栏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改性多孔固沙石膏板 (青藏线)
在防沙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已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批准1项)
由于沙埋很快失去防护功能。
3、防护体系宽度的确定
3、防护体系宽度的确定
● 防护体系宽度是防沙实践中一个敏感问题, 由于受沙源分布特征、下垫面性质、沙害 类型、防沙措施等影响,目前仍没有好的 办法来解决。但工程建设又急需要给一个 估算。 ● 从能流物流原理出发,我们运用最大可能 输沙量的概念解决这一难题。
障 前 障 后
障 前 障 后
30
40
50
不 同 高 度 层 沙 粒 质 量 百 分 数(%)
0
不 同 10 高 度 层 沙 20 粒 质 量 30 百 分 数(%) 40
50
在特定风速(10m/s)下不同孔隙度经编塑料方格网沙障的防沙效益实验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草方格流场
孔隙度30-40%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图三、悬挂混凝土块透风挡沙栅栏
图四、钢筋混凝土板透风挡沙栅栏
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现状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84 .1
20 0
-10
高差(cm)
0
剖面宽度(cm)
0 -5 -10 -15 -20 -25
剖面宽度(cm)
0 8. 9 18 .4
29 37 .7 48 .5 57 .7 69 .4 79 .7 90 .8 10 0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粘土方格网剖面图
高差(cm)
0 -5 -10 -15 -20 -25 -30 剖面宽(cm)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敦煌绿洲 党河冲积扇 三危山
鸣沙山
N
鸣沙山边缘沙丘 沙质戈壁 沙砾质戈壁 砾质戈壁
沙砾质戈壁



野外观测场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过 境 戈 壁 风 沙 流 结 构 的 象 鼻 效 应
野外实测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22 20 18 16 14
剖面宽度(cm)
H/S=13.36/100(1:7.4)
H/S=13.2/100(1:7.6)
经编塑料方格网沙障凹面形成过程
86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经编塑料方格网沙障 在海军某基地的应用
海岸武器装备防沙工程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HDPE风沙障在 沙坡头地区的应用
4、防沙新材料新工艺研究进展
H/S=13.4/100(1:7.5)
25 .7 45 .5 66 .3 84 .1 10 1. 12 4 1. 13 8 8. 16 6 0. 18 2 0. 20 3 0
0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H
1 L tg 2
格障沙障凹曲面示意图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不同规格草方格角大小
草方格规格 0.5×0.5m2 1.0×1.0m2 1.5×1.5m2 2.0×2.0m2 38.7 21.8 14.6 11.3
传统的阻沙沙障
敦煌莫高窟崖顶防沙栅栏设置 及其保护效益监测断面的平面 配置图(1:2000)
尼龙网沙障导沙功能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栅栏防护体系不同部位的积沙形态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莫高窟洞窟栈道积沙量月际变化
1、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的发现及其工程意义
沙山前沿阻沙、平沙地固沙、戈壁输沙综合防护体系
区的以输为主、固阻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
● 在风沙防治工程实践中,采用砾石压沙措施,构造类似与砾 质戈壁的下垫面,人工促使风沙流结构呈现“象鼻”形状,

使防沙工程达到理想的输导作用。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野外观测场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扎设初期 后期
中期
0.5×0.5m2沙障防沙过程观测
2、草方格固沙的基本原理
2001.5.5-6.27 2001.5.5-9.12 2001.5.5-2002.2.1 2001.5.5-2002.4.1 14
¾àÀë (m)
20 15
蚀积量 (m)
10 5 0 -5 -10 0 2 4
2001.5.5-6.27 2001.5.5-9.12 2001.5.5-2002.2.1 2001.5.5-2002.4.1
防 沙 体 系 宽 度 确 定 过 程
Q ( QN )2 ( Qw )2
Q D rh
W DN
3、防护体系宽度的确定
● 研究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包兰铁路沙坡 头段风沙危害主要来自格状沙丘副梁,沙 丘主梁移动缓慢,根据最大可能输沙量计 算副梁最大可能平均移动速度为0.527m/a。 ● 因此,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按100年防护年限 计算。防沙体系最小宽 度应为52.7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