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及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作为企业与高校间合作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等重要使命。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氛围、导师资源匮乏等,因此有必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评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推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健康发展。

问题一:缺乏创新氛围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通常设立在企业内部,但部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却存在着缺乏创新氛围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博士后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成果产出较少,难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建议一:营造创新文化对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来说,营造创新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重视,建立科研奖励机制,提高博士后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企业还可以与高校合作,举办科技创新沙龙、学术交流会议,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博士后人员的创新潜力。

问题二:导师资源匮乏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导师队伍通常由企业内部员工和外聘导师组成,然而,一些企业却存在着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导师队伍中既有导师身兼多职,时间精力有限,也有导师水平不够,无法给予博士后人员良好的指导和支持。

建议二:优化导师队伍为解决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导师资格评审机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导师加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指导水平,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问题三:人才流动性差由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通常设立在企业内部,一些博士后人员在项目结束后很难顺利实现转岗或跳槽,导致人才流动性差,影响了博士后人员的职业发展。

建议三:加强人才流动机制为了增强人才流动性,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共同就业的机制,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更广泛的职业发展评台。

企业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奖励机制,鼓励博士后人员积极实现职业转型和发展。

导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导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导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导生关系是指导师与研究生双方为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在教学、科研和日常交往等活动中形成的固定社会关系。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此种培养不仅体现在专业上,而且还表现在研究生的个人成长上。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负责人,导师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导生关系。

本文通过分析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推动构建双向互动的和谐导生关系。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科研伙伴关系一、导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一)导生缺乏有效沟通导生关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有效沟通,但目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普遍缺乏有效沟通。

一方面,研究生缺乏主动性,不积极主动找导师沟通。

研究生学识水平有限,无法及时获得导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研究生对导师的敬仰之心,也会使得学生不敢主动找导师咨询;另一方面,导师也不能及时找研究生沟通。

导师日常工作量比较大,处理时间长,可能考虑不到学生的需求,对研究生学生处于一种信任的状态,认为研究生学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学业,能够及时获得导师传递的信息。

但是导师和研究生这种对于彼此的信任和敬仰导致了导生关系的疏远,沟通缺乏,更不用说有效的沟通。

(二)导生合作力度不足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

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合作情况并不理想。

一方面,导生合作机会较少。

导师的课题和事务性工作的解决水平较高,导师可能担心学生理论水平不够,就一推再推,导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合作机会很少,从而研究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停滞不前,研究生自知自身水平不高,不敢贸然打扰导师,请求与导师合作;另一方面,导生合作深度不足。

即使导师与研究生合作,导师一般也是让学生承担一些基础环节的工作,导师负责核心部分的研究,此外,研究的课题与自己研究方向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导致研究生更无法深入了解研究内容。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存在片面性导师指导研究生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导师对研究生要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即导师不仅要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指导,也要从全局评价与监督研究生的学业进展。

博士后经验分享

博士后经验分享

博士后经验分享
成为博士后需要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以下是一些博士后经验分享:
1. 明确研究方向:博士后阶段是深入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的好机会。

在开始博士后工作之前,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或合作导师进行深入讨论,确保研究项目与个人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相契合。

2. 建立合作关系:博士后期间,与导师、同事以及其他研究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

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同时也从他人那里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和观点。

3. 积极发表论文:博士后阶段是提高自己学术声誉和建立研究网络的重要时期。

努力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行建立联系,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4. 提升研究技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研究技能,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等。

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和质量。

5. 寻求职业发展机会:博士后阶段不仅是研究工作的延续,也是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的时期。

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如学术界的教职岗位、工业界的研究职位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机会。

6. 保持积极心态:博士后阶段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如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职业发展的竞争等。

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失败要有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浅析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和使用中的作用

浅析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和使用中的作用

如果说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博士后制度的 是对 合 作 导师 的资格 提 出了要 求 。 目前 在 国
引领 人 , 那 么 设 站单 位 和流 动 站 就是 博 士后 内,博 士 后合 作 导师 资 格 要求 有 三种 :第 一
工作 的具体 实 践 者 。 设 站单 位 和流 动 站 一方 种要求是教授 、 博导; 第二种要求是研究经 面 根 据 国家 的各 项政 策 制度 , 制 定 出详 细 的 费充 足 的教授 、博 导或 者 副教 授 ;第三 种 是 博 士 后 管 理 细 则 ,具 体 到 博 士 后 的招 收条 参 照评 选 博士 生 导师 的办 法 ,评 选 “ 博 士 后
作者简介 : 袁小明, 男, 武汉大学人事部人才交流培训 中心副主任 ,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2 8
中 国高校 师 资研 究 ・ 2 0 1 3・ 4
科学基金特别 资助计划 ,中 国博士后科学 施 , 为 博 士后 人 员培 养 质量 的提 高起 到 了很
基 金 年 资助 人 数 从 最 初 的 4 3 人 ,扩 大 到 好 的推 动作 用 。 2 0 1 0年 的 4 1 9 4人 ; 博 士后 科 学 基 金年 资助 年 的近 2亿元 人 民 币 ;1 9 8 7年 到 2 0 1 0年 , 二、 正确 认识 合 作 导 师在 博 士后 培 养和 国家 、地 方 政府 、设 站单 位 和流 动 站 的 金 额 从最 初 的 不到 1 0 0万元 人 民 币 , 到2 0 1 0 使 用 过 程 中 的作 用 博 士 后基 金 资助 人 数 累计 2 5 9 1 4人 , 资助 作用 固然 重要 , 但 真 正对 博士 后 的培 养 质量 金额 累计 约 5 . 6亿元 人 民 币 “ 。在 国家各 项 起 到决 定性 作 用 的还 是 合 作导 师 。 小到 学术

博士后合作导师评价

博士后合作导师评价

博士后合作导师评价导师在博士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评价对于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博士后合作导师评价是对博士后在项目中表现的综合评价,包括研究成果、科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导师会对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研究成果是评价一个科研人员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博士后在项目中所做的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的论文发表情况、专利申请情况、科研项目获得的成果等。

他们会评价博士后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性、独立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问题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和解读能力等。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在科研项目中的具体工作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等。

导师还会评价博士后在解决科研难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导师还会评价博士后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它体现了一个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在科研项目中是否能独立思考,是否能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以及是否能独立完成科研任务。

导师还会评价博士后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会评价博士后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表现。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是否能与他人合作,是否能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交流,是否能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以及是否能积极参与团队中的活动和会议。

博士后合作导师评价是对博士后在项目中表现的全面评价。

导师会评价博士后的研究成果、科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评价对于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博士后应该认真对待导师的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博后开题的合作导师意见

博后开题的合作导师意见

博后开题的合作导师意见引言博士后研究是博士毕业后进一步深化专业研究并提升科研水平的一种机会。

在博士后阶段,合作导师的意见和指导对于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博后开题中合作导师的意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目标、方法设计、预期成果等方面,为博士后学者在选择合作导师时提供一些建议。

选题依据在开题阶段,合作导师将对博士后学者选择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合作导师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和重要性;-研究主题与博士后学者自身背景的契合度;-研究问题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

研究目标合作导师在开题阶段必须明确研究目标,以确保博士后学者能够具体了解他们的研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研究目标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性研究目标:通过博士后研究,寻找新颖的观点和现象,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应用性研究目标: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提供实践应用的解决方案。

-算法设计或模型构建目标:开发新的算法或模型,以提高某个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

方法设计合作导师将对博后学者的研究方法提出意见和指导。

方法设计应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与处理:合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于博后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与实验安排:确保采用适当的研究设计和实验安排,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科学的统计分析: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研究结果,并解读相关的统计指标。

预期成果博后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评估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博后学者在研究中的创新性和成果。

预期成果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学术论文发表:鼓励学术论文的发表,尤其是在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专利申请:鼓励博后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以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

-学术交流和报告:鼓励博后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口头报告,以提高学术交流和影响力。

结论合作导师在博后开题中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博士后学者的研究项目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协议(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协议(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协议(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合同,如建筑合同、房屋合同、劳动合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贸易合同、金融合同、施工合同、装修合同、其他合同等等,想了解不同合同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contra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contracts, housing contracts, labor contracts, sales contracts, service contracts, trade contracts, financial contracts, construction contracts, decoration contracts, and other contract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contrac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协议(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协议1工程合作协议合作前提2022年7月份,甲方与中铁七局签订供应石子和大沙的合同。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校企合作的认识与思考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校企合作的认识与思考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校企合作的认识与思考作者:汪丽,胡海文来源:《山西农经》 2016年第12期1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校企合作的内涵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的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搭建了有效平台。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高等学校与企业的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结合。

高校需要企业的设备和资金,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知识和人才。

校企合作,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加强了高校或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使产学研联系更为紧密。

2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校企合作的认识2.1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密切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促进了产学研的联合,使校企双方做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

按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文件的规定,博士后招收实行双导师制度(企业与高校分别选聘导师),企业必须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联合培养有助于企业博士后利用高校导师在理论方面的指导以及高校完备的科研设施,顺利进行科研活动和企业生产。

因此,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搭建了校企合作桥梁,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

2.2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校企合作的创新形式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以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形式,创新性地整合了企业与高校的资源和优势,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

一方面,博士后工作站利用企业具有研究项目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资金雄厚、实地培养和现场研究条件好的优势,高等院校具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等优势,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发展的利益格局,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浅析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及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及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及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丁林,吴春梅,杨仲卿,闫云飞,陈艳容(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400044)一、引言我国于1985年建立博士后制度,到2020年已走过35年的历程。

30多年来,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博士后工作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1],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年轻复合型人才[2]。

然而,目前博士后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招收质量滞后于招收规模的增加、科研产出不多、合作导师参与度不够等[3,4]。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博士后研究项目与重大科技项目结合不够紧密、博士后国际交流不够广泛等[5]。

合作导师是博士后培养和使用的核心,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合作导师,合作导师的指导有助于博士后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6]。

本文作者结合亲身工作经历,实践了博士后向导师的转变过程,基于获得的认识和思考,分析博士后与导师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国家、学校和流动站在博士后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在方针政策上引导博士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学校和流动站根据国家各项政策开展具体的博士后工作,是博士后制度的具体实践者。

但是,对博士后的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博士后合作导师。

人们通常认为导师与博士后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合作关系,这种认识过于片面,远远不能涵盖博士后与导师关系的全部内涵。

首先,合作导师是博士后学术研究的领路人。

与研究生不同,博士后面临更多困难和更大挑战。

当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合作导师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指导性建议,提升博士后科研能力,指引学术前进方向。

其次,合作导师是博士后科学创新的咨询师。

虽然博士后都具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而且也累积了大量研究经验,但是合作导师具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乐于进行分享,因此导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试论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与使用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试论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与使用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2 2
中 国高 校 师 资研 究 ・ 2 0 1 3・ 4
◆博士后培养 ◆
试 论 合 作 导 师 在 博 士 后 培 养
与 使 用 中 的 角 色 定 位 与 作 用
王 敏 杨红英 张奇伟
1 0 0 8 7 5 )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关 键 词
合作 导师 博士后 角色定位
既 然 博 士 后 合 作 导 师 的 角色 是 复 合 型
色。 在 现 实生 活 中 ,社 会 赋 予 某种 角 色 的 规 的、多元的, 那么其在博士后培养与使用中
范与角色 的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 的作 用 也 应 该是 复 合 型 的和 多 元 的 。 如 果把 距 ,即角色期待与 角色表现之 间 的不 相匹 博 士 后 比 喻 成 我 国科 技 人 才 队伍 中 的千 里 那么博士后合作导师就可 以相应地被视 配, 角色表演须符合其社会身份才 能实现社 马,
教兴 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博士后事业 根 本 原 因在 于 对 博 士ຫໍສະໝຸດ 后 培 养 与 使 用 的基 本
发展 “ 十 二五 ”规 划 》应 时 出 台。根 据 新 时 环节把握不 到位 。就 目前博士后 制度 实施
第一作者简介 : 王敏 , 女,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职 员, 主要从事教 学管理研 究工作 。
中 国高 校 师 资 研 究 ・ 2 0 1 3・ 4
2 3
如 何准 确 地 认识 博 士后 合 中培养 与使用环 节 的操作 管理分析 ,有三 导师 的全 部 内涵 。 直 接 关 系 种模 式 。第一 ,培养与使用 紧密结合 ,把 作导 师 的角色 定 位 并 发挥 其 作用 ,
博士 后纳入科研 团 队,在 高质量高水平 科 到博士后的培养与使用 , 关系到博士后研 究

科研院所在职博士后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科研院所在职博士后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科研院所在职博士后培养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妍丹刘震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5期【摘要】根据国家新政,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在职人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比例受到限制;然而在职人员又是科研院所招收博士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

本文针对在职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博士后和合作导师的核心作用,明确其定位和职责,再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在职博士后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在职博士后问题对策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情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核材料研究的综合性基地。

2001年,我院“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自建站以来,我院共接收博士后22人,出站博士后12人,目前在站博士后10人。

其中,有3名博士后人员获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

出站博士后中有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人选”。

(一)专业方向。

流动站下设“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四个二级学科,并且在三个二级学科下设立了多个专业方向。

(二)组织机构。

院非常重视博士后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主管院领导和院士为副主任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博士后工作的领导。

下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博士后工作业务和日常管理。

(三)合作导师队伍。

我院拥有一批以工程院院士为首的博士生导师队伍,28名博士生导师都为我院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导师实行遴选制度,导师资格任期四年。

这为我院培养核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搭建了便利的平台。

(四)后勤保障。

院投入100多万购置住房和配备学习、生活用具,为他们创造了优良的科研和学习生活环境。

二、博士后人员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我院在职博士后培养尚存在一些问题,博士后人员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如下:(一)博士后人员的定位不清晰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倡导者李政道先生曾说:“中国必须培养一部分带头的高级科技人才……挑选一些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这里从事一个阶段的博士后研究,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如何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

如何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

如何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之一,特别是在学术和职业领域。

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个人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好处。

然而,要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

1. 寻找合适的导师或行业专家首先,你需要找到合适的导师或行业专家来建立合作关系。

这些人应该在你感兴趣的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会议或行业活动来了解不同领域的专家。

另外,你还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职业导师寻求推荐。

2. 建立联系一旦你确定了感兴趣的导师或行业专家,你需要主动建立联系。

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向他们介绍自己,并表达你对他们工作的兴趣。

在邮件中,要简洁明了地说明你的目的并提出你希望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的请求。

同时,要提供你的个人资料和研究背景。

3. 展示你的价值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展示你的价值。

你需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潜力和热情的人才。

你可以通过分享你的学术成果、项目经历或职业发展计划来展示你的实力和目标。

此外,你还可以向导师或专家提供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以显示你对该领域的了解和关注。

4. 学习和合作一旦你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你需要继续学习和合作。

你可以参与他们的项目或研究,向他们请教问题,寻求反馈和建议。

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合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5.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是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

你需要与他们保持经常的沟通,并及时分享你的进展或困惑。

同时,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对他们的观点表示尊重。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你可以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总结起来,与导师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展示自己的价值、学习和合作,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联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精炼范文

联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精炼范文

联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精炼范文
在学术研究领域,与博士后合作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一篇精炼的范文不仅能够展示您的诚意与能力,还能为您的合作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一篇联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精炼范文,供您参考。

尊敬的[导师姓名]教授:
您好!我是一名对[研究方向]充满热情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在[学校名称]攻读博士学位。

在了解您的研究领域和成果后,我对您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有幸成为您的博士后合作者。

以下是我的简要介绍:
1.研究背景:在博士期间,我主要研究方向为[具体研究方向],已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其中包括[列举一至两篇重要论文]。

2.技能特长:我熟练掌握[列举一至两种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合作意愿:我对您的研究方向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具体研究方向或项目]。

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将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博士后研究计划:
1.研究主题:[具体研究主题]
2.研究目标:[具体研究目标]
3.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
4.预期成果:[预期研究成果]
我非常期待能与您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研究。

如有需要,我愿意提供
更多关于我的资料,以供您参考。

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复,不胜感激。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您的姓名]
[您的联系方式:邮箱、电话等]
[日期]
注意事项:
1.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模板内容,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保持邮件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3.注意礼貌用语,体现您的诚意。

博士后工作交流发言稿范文

博士后工作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XXX,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博士后工作经历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自201X年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以来,我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工作体会。

一、明确研究方向,坚定研究目标作为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是确保研究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要坚定研究目标,不断努力,克服困难,为实现研究目标而努力。

二、勤奋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博士后研究工作对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此外,还要学会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博士后研究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完成。

我们要学会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研究工作。

同时,也要学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注重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博士后研究工作不仅要追求学术成果,还要注重成果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

我们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我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体会:1.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深入研究了XXX领域的前沿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果。

这些成果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2. 在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3.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协调团队内部关系,共同推进研究工作。

4. 在关注学术成果的同时,我还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我国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导师和合作导师 → 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

研究导师和合作导师 → 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

研究导师和合作导师→ 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研究导师研究导师是指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他们负责指导学生在研究项目中的研究和发展。

学生通常在研究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项目,并获得帮助和支持。

研究导师在学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传授学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并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研究导师通常与学生进行定期会议,讨论研究进展,并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合作导师合作导师是指与学生和研究导师合作的其他专业人士。

他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学部,或者是外部机构的研究人员。

合作导师可以提供补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丰富研究项目的内容和质量。

合作导师与研究导师共同合作,共同指导学生的研究项目。

他们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特定的研究问题。

合作导师与研究导师一起评估学生的进展,提供反馈和建议,并确保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

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的重要性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网络和人际关系,提供职业发展方向的建议。

学术导师和合作导师的合作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资源。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学术知识。

综上所述,研究导师和合作导师在学生的学术研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指导和合作为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211275531_儿童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11275531_儿童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性,以及发动兼职学科研究员与合作单位等方式吸引更多优 秀博士。以人为本,加强在站管理博士后考核机制是博士后 管理的关键要素,应充分发挥专家学术委员会在博士后各阶 段考核评估中的作用,帮助博士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 结经验,真正起到诊断、纠偏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合作导 师是博士后培养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需特别注意锻炼博士 后 的 独 立 科 研 能 力 。流 动 站 要 加 强 监 督 管 理 ,切 实 发 挥 激 励 、 约束等机制作用,充分调动科学、导师、博士后等各方的积 极性。科学化、规范化出站考核博士后出站管理是衡量博士 后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流动站对博士后的出站科研成果和 研究报告的鉴定不能或高或低、或松或紧。同时应避免过多 地强调成果数量和形式,有机结合“硬指标”和“软指标” 开展考核,综合考评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科学规范地管理博 士后出站、延期或退站。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9
调研
别是在职人员高达 73.68%;博士后招收学科分布欠佳, 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其他发展学科、 培育学科的招收能力偏弱;与其他企业、科研生产型单位 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招收博士后的比 例偏低,占比不到 10%;市外来源博士后、留学回国及外 籍博士后比例很低等。
4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博士后培养力度不够,质量难保障。影响博士后培养质 量的因素很多,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博士后合 作导师培养理念落后,对博士后重使用轻培养,或把博士后当 作研究生一样对待,缺乏全方位、系统性、多渠道、开放式 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的理念和方法。第二,在职博士后和临 床医学博士后的科研时间难以保障。在职博士后主要为临床 医技科室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日常需承担大量的诊疗工作, 部分人员还要承担教学工作,可分配给博士后研究的时间和精 力有限;临床医学博士后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同 时开展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科研时间难以保障。第三, 国际化培养程度相对偏低。目前医院流动站未与国外高校或 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后,留学回国及外籍博士后较少; 通过国家“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等博士后项目资助出国 培养的博士后人数偏少。

关于中国博士后的待遇问题

关于中国博士后的待遇问题

关于中国博士后的待遇问题(1)国内做博士后竞争难度非常小。

在国内做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投入相对而言非常小,两年时间,人力成本也就是五六万人民币。

因为,还有重要一部分是学校投入的。

也因此,在招博士后时,基本上只要是一个博士,稍微有一点点成果,就能获得一个岗位。

相反,澳大利亚的一些名气好一点的博士后岗位,别说是几十人申请,上百人申请都是可能的。

另外,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拔。

如果运气不好,碰到已经内定人选的岗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当了陪衬都不知道。

(2)国内博士后留校工作的比率非常高。

在国内做博士后,绝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去找一个教师工作去的。

所以,现在国内不少大学都流行师资博士后。

即使一开始不是师资博士后,但是,经过2年的努力,加入教师系列的人大有人在。

这个比率,在2010以前,肯定超过50%。

相反,在国外做博士后,要想留校工作,你不熬个7年8载的,基本上没有希望。

而且,前提是你还真是这些人中相当优秀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你的合作导师也没有任何权利去帮助你获得岗位,因为,学校的岗位是固定的,不像国内运作运作也就有了。

(3)国内博士后的相对待遇其实还能接受。

国内博士后的待遇是很低的,但是,要看你和谁相比。

中国博士后的年薪也可能不到1万美元,美国的博士后也就在3.5万美元到5万美元,澳大利亚的博士后再7万美元到15万美元(这里的博士后属于科研系列的教师,和教师系列的待遇一样)。

但是,如果国内的博士后和最低职位的教师相比,那就不一样了。

国内的博士后基本工资低于副教授,但是高于讲师。

如果合作导师再给一些补助,则可能超过副教授。

而美国的博士后工资只有助理教授的三分之一左右。

澳大利亚的博士后和讲师是一样的待遇。

由此可见,相对国民收入而言,国内的博士后待遇不低。

(4)国内做博士后都提供博士后公寓。

现在国内大学留校工作,也就是提供一个单身公寓,而且还是好几个同事住在一起。

我自己留校的时候,三个青年教师一个房间。

相反,如果做博士后,这个待遇马上就上了一个层次。

博士后培养工作分享

博士后培养工作分享

博士后培养工作分享博士后是在博士学位授予后的一种科研工作岗位。

博士后培养工作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博士毕业生,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在学术界或产业界的职业发展。

博士后培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研项目参与:博士后在培养期间会参与指导教授或研究团队的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博士后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科研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 学术交流和合作:博士后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不仅可以拓宽博士后的学术视野,还可以增进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关系,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3. 科研成果发表:博士后培养期间,需要通过发表科研论文或专利申请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和分享。

科研成果的发表不仅是对博士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研究能力的证明。

4. 教学和指导:部分博士后还会参与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通过教学和指导,博士后可以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表达能力。

博士后培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学术素养和独立科研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博士后培养工作中,博士后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同时,博士后也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士后培养工作是一个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重要机会,也是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

博士后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同时,学校和导师也应该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培养任务。

博士后培养工作是博士毕业生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成果发表等方式,博士后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博士后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及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丁林吴春梅杨仲卿闫云飞陈艳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5期
[摘要] 合作导师是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是知识传递者、能力培养者,是博士后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和科学创新的咨询师。

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年轻的复合型人才,但博士后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博士后的培养要从用人转变为育人,让博士后在项目或科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

[关键词] 合作导师;博士后;科研项目;人才培養
[作者简介] 丁林(1985—),男,四川广汉人,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吴春梅(1987—),女,四川绵阳人,博士,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热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44.9;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160-02; ; [收稿日期] 2020-06-01
一、引言
我国于1985年建立博士后制度,到2020年已走过35年的历程。

30多年来,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博士后工作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1],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年轻复合型人才[2]。

然而,目前博士后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招收质量滞后于招收规模的增加、科研产出不多、合作导师参与度不够等[3,4]。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博士后研究项目与重大科技项目结合不够紧密、博士后国际交流不够广泛等[5]。

合作导师是博士后培养和使用的核心,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合作导师,合作导师的指导有助于博士后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6]。

本文作者结合亲身工作经历,实践了博士后向导师的转变过程,基于获得的认识和思考,分析博士后与导师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
国家、学校和流动站在博士后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在方针政策上引导博士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学校和流动站根据国家各项政策开展具体的博士后工作,是博士后制度的具体实践者。

但是,对博士后的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博士后合作导师。

人们通常认为导师与博士后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合作关系,这种认识过于片面,远远不能涵盖博士后与导师关系的全部内涵。

首先,合作导师是博士后学术研究的领路人。

与研究生不同,博士后面临更多困难和更大挑战。

当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合作导师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指导性建议,提升博士后科研能力,指引学术前进方向。

其次,合作导师是博士后科学创新的咨询师。

虽然博士后都具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而且也累积了大量研究经验,但是合作导师具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乐于进行分享,因此导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再次,合作导师是博士后的“师傅”,博士后是向他们学习如何从学生向职业学术生涯顺利过渡的“学徒”。

博士后各方面都会受到导师的影响,在导师指导下,博士后的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合作导师对于博士后是一名能力培养者。

最后,合作导师与博士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一般来说,博士后大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博士,没有太多生活阅历,而且在生活和学术上有很多困难与困惑。

合作导师具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为博士后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对博士后的生活和学术给予更多的启发和激励。

总的来说,合作导师是博士后学术道路的引路者,是博士后科学创新的咨询师。

同时,合作导师是博士后的良师益友,二者是学术上志趣相投的朋友。

三、博士后与合作导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博士后研究工作过程中,博士后可以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对合作导师的课题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博士后得到了锻炼,合作导师也得到了提高。

博士后与合作导师是一体的,二者合作是有益的。

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虽然博士后培养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但是博士后与导师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博士后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之中,指导博士后找到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对于新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及其科研团队应帮助博士后尽快适应新的科研氛围。

然而,能否快速融入新的科研环境对于大多数博士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不只包括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之间的交流,还包括博士后与整个科研团队的磨合,合作导师也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从而可能导致博士后研究课题进展缓慢。

博士后从事的研究课题是基于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对合作导师的依赖程度较大。

博士后自主性往往不足,大多数博士后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外,并没有自主的科研项目。

博士后在站期间能够申请的项目主要包括博士后科研基金和地方博士后资助。

近年来,高校的部分博士后也有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格,但随着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获得科研项目的博士后仍占少数。

当然,依靠合作导师出资从事合作导师拥有的科研项目是目前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主要模式。

另一个问题是博士后的培养与使用。

培养和使用是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合作导师在培养和使用博士后时,常常重使用轻培养。

使用而不培养只能称之为“用人”,而将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才可以称之为“育人”。

博士后的培养是合作导师为国家“育人”的过程,比如合作导师吸纳博士后参与科研项目,不仅要指导博士后独立从事研究,更应该通过项目的团队优势,借助项目或科学研究工作去培养博士后,让博士后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培养博士后在今后的工作中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

四、结论
中国博士后制度已经走过了35年历程,博士后制度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完善。

博士后制度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博士后合作导师是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

合作导师与博士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合作导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是博士后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和科学创新的咨询师。

博士后的培养要从“用人”转变为“育人”,让博士后在项目或科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民.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现状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1(3):20-24.
[2]陈谷纲,王云鵬,刘丹华.试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56-58.
[3]徐静.高校博士后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6):30-32.
[4]姚云.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6(5):36-40.
[5]王敏,杨红英,张奇伟.试论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与使用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4):22-26.
[6]许林玉.博士后导师制:点亮博士后前程的秘方[J].世界科学,2015,(2):35-38.
Abstract:Cooperative tutors ar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doctoral training,and they are knowledge transmitters,ability trainers,leaders in post-doctoral academic research and consultants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tdoctoral system in China,a large number of young compound talents have been trained for the country,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ostdoctoral system.The training of post-doctor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employing to educating people,so that post-doctors can get real training in projects or scientific practice,achieving the goal of training innovative research talents.
Key words:cooperative tutors;post-doctor;research project;talent trai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