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探源及临证应用解析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什么是痰证?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
历代有“痰饮”、“流饮”、“淡饮”等不同名称。
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之分。
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
《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为两证,即后世所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这种对痰饮证的分类法,影响较大,一般教材中均列痰饮一证。
张仲景所说的四饮(狭义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与痰证虽均属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的病证,但与痰证却有较大的区别,尤其与无形之痰差别甚大,故应区别。
痰证的理论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
其理论奠基于《内经》,形成于汉唐,充实于宋、金、元,发展于明、清,飞跃于近代。
痰证是中医领域中许多疾病的一个带有共性病机的一类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
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病证辨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证候确属疑难。
尽管如此,痰证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积累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疗效比较理想,部分病例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西医学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胸膜炎、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咽炎、肿瘤等,如表现有中医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的症状、特征及相关脉舌者,均可参考中医痰证理论和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个别奇病、怪病、难病,凡用常法无功而临床又具有痰证的特征或症状时,也可从痰证理论中觅寻一线之光。
[病因] 痰证成因虽然复杂,但总不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波及脏腑而致津液代谢失常。
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气化,津液积聚,可凝结为痰;内伤七情,郁结不畅,气不布津,聚而为痰;贪酒无常,膏粱厚味,湿热熏蒸,灼津为痰;体虚劳倦,房室过度,元气大伤,水谷不化,可反留为痰。
故陈无择谓三因皆可为痰。
(一)六淫生痰,气阻津凝因风生痰:风为六淫之首,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浊,可见咳喘咯痰之症。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什么是痰证?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
历代有“痰饮”、“流饮”、“淡饮”等不同名称。
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之分。
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
《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为两证,即后世所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这种对痰饮证的分类法,影响较大,一般教材中均列痰饮一证。
张仲景所说的四饮(狭义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与痰证虽均属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的病证,但与痰证却有较大的区别,尤其与无形之痰差别甚大,故应区别。
痰证的理论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
其理论奠基于《内经》,形成于汉唐,充实于宋、金、元,发展于明、清,飞跃于近代。
痰证是中医领域中许多疾病的一个带有共性病机的一类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
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病证辨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证候确属疑难。
尽管如此,痰证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积累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疗效比较理想,部分病例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西医学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胸膜炎、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咽炎、肿瘤等,如表现有中医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的症状、特征及相关脉舌者,均可参考中医痰证理论和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个别奇病、怪病、难病,凡用常法无功而临床又具有痰证的特征或症状时,也可从痰证理论中觅寻一线之光。
[病因] 痰证成因虽然复杂,但总不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波及脏腑而致津液代谢失常。
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气化,津液积聚,可凝结为痰;内伤七情,郁结不畅,气不布津,聚而为痰;贪酒无常,膏粱厚味,湿热熏蒸,灼津为痰;体虚劳倦,房室过度,元气大伤,水谷不化,可反留为痰。
故陈无择谓三因皆可为痰。
(一)六淫生痰,气阻津凝因风生痰:风为六淫之首,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浊,可见咳喘咯痰之症。
痰病的辨证论治之无形之痰
痰病的辨证论治之无形之痰1.风痰在肝眩晕头痛,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肢体麻木,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苔薄腻脉弦。
面神经瘫痪、脑血栓、脑栓塞、脑炎后遗症等病均可见此证。
此乃内风挟痰,治当平肝熄风化痰,可选用牵正散或天麻钩藤饮合导痰汤化裁。
常用药物有桑叶、白蒺藜、钩藤、全蝎、僵蚕、白附子、陈胆星、法半夏、郁金等。
2.痰迷心窍癫狂痫厥,精神失常,神情呆滞,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苔黄腻,脉弦滑。
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血管意外、神经官能症、某些心脏病可见此证。
治以化痰开窍,导痰汤为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有竹沥、半夏、橘皮、茯苓、菖蒲、远志、矾水郁金、陈胆星、天竺黄等。
3.痰郁于肝胸闷,咽部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颈部甲状腺肿大,情志不畅时症情加重,苔薄腻,脉弦滑。
咽部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可见此证。
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可选用半夏厚朴汤或四海舒郁丸加减。
常用药物有苏梗、柴胡、郁金、半夏、陈皮、茯苓、浙贝母、黄药子、夏枯草等。
4.痰瘀阻胸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疼痛,或向后背放射,胸闷有紧压感,呕恶,苔白厚腻,舌质紫。
冠心病、心肌梗死可见此证。
治宜通阳化痰、行气化瘀。
仿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常用药物全瓜蒌、薤白、姜半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等。
5.痰蕴脾胃胃脘痞闷,嗳气,恶心,呕吐痰涎,腹鸣且胀,食少神疲,身重嗜睡,大便溏解,苔白腻,脉濡缓。
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的某些慢性疾病可见此证。
治当健脾和胃化痰,仿香砂六君子汤合二陈平胃散加减。
常用药物有木香、砂仁、苍术、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厚朴等。
6.痰浊中阻眩晕阵作,头重如蒙,如坐舟车,恶心呕吐痰涎,胸闷脘痞,食少,苔白腻,脉弦滑。
内耳迷路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神经官能症等病可见此证。
治宜化痰和中定眩。
方剂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常用药物姜半夏、白术、陈皮、天麻、白蒺藜、茯苓、泽泻等。
7.痰动于肾气喘气短,咳唾痰沫,腰酸膝软膝肿,面目黧黑,脉沉细滑,苔白滑。
中医实证·痰症篇
中医实证·痰症篇A、中医所说的“痰”,并不仅仅是指咳吐而出的粘稠之物,它还泛指一切“非人体生理所需的代谢性分泌物”。
人体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需水谷精微及津血滋养,若有阻滞,则膏脂凝聚而生痰浊。
故凡气血不畅之处,即津凝生痰之所。
脾主湿,肺主津,湿聚津凝则为痰,故前人有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虽生于脾肺,但随气血潜移默行,于人体周身,可无处不至。
咳吐于肺胃者,乃有形之痰;蕴藏于腠理者,乃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伏于体内,随痰浊多少之不同、潜伏部位之不同,而变症百出。
因其病机隐晦,难以辨察,故医者时常感叹:“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痰,最初本是病理的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沦为了致病的因素,是致病最为广泛的实邪之一,欲为良医者,当深究之!B、何以辨知痰湿体质?辨证要点如下:1、舌苔厚腻,脉滑濡 2、口腔粘腻 3、头脑昏朦,沉沉欲睡 4、胃脘痞满,恶饮水 5、面目浮肿 6、肢体困重 7、大便粘滞难解 8、小便浑浊,骚腥味重 9、汗出酸腻,头发油腻,眼屎多、耳垢多。
10、皮下结节包块,或皮肤疮痘赘生。
C、因气机升降出入之异,脏腑寒热虚实之别,痰之特性,亦各不相同。
治痰之法,归纳如下:一、温化寒痰法:阳虚之人,痰从寒生,其痰清稀而色白。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是言此。
二、清化热痰法:火旺之人,炼液成痰,痰亦化热,其痰粘稠而色黄。
当清解其热,热不去,痰难消。
三、燥湿化痰法:脾主湿,湿聚生痰。
湿气者,当以燥气克之。
四、滋阴化痰法:津液清稀则流畅,浓稠则滞涩。
阴虚者,津液粘稠,凝而生痰,当滋阴以稀释之,而后能化。
五、软坚化痰法:顽痰胶结,或生瘰疬、或生囊肿、或生瘿瘤、或生肿瘤,寻常化痰之法,攻之不克,需软坚散结而化之。
六、降气化痰法:水涨则船高,气逆于上,痰浊不降,治当降气为主,兼以化痰。
七、顺气化痰法: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津凝。
气机宣畅,如风吹云动,痰涎自会消散。
八、开窍化痰法:痰浊壅盛,闭塞心窍则神识迷乱;闭塞上窍则五官不灵,治当化痰开窍。
痰证的辩证论治(化痰、祛痰)
痰证的辩证论治(化痰、祛痰)目录1.燥湿化痰2.清热化痰3温化寒痰4润燥化痰5治风化痰6临床应用7西医用药祛痰就是运用祛痰药以排除或消散痰浊,治疗各种痰病的治法。
又称化痰。
痰是由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湿积聚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它又作为病因导致各种痰病。
痰不仅可以停留在肺,也可以停留在人体的其他部位,因此痰所致的病证很多,祛痰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常用于滞痰在肺而致的咳喘咯痰;痰浊迷心而致的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在胃而致的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在经络筋骨而致的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痰浊上犯而致的眩晕;痰气结于咽喉而致的梅核气(咽部异物感、咽癔症)等。
根据痰的病因、性质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祛痰法又常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
1.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证的治法。
湿痰证多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所致,证见咳嗽、痰多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眩心悸,四肢困倦,舌苔白滑或腻,脉缓等。
常用燥湿化痰的药有半夏、陈皮等。
代表方剂如二陈汤。
中成药: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
2.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证的治法。
热痰证多因火热灼津,痰热互结所致,证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为癫狂,瘰疬等。
常用药有瓜蒌、贝母、胆南星、礞石等。
代表方剂如清气化痰丸、滚痰丸、消瘰丸。
中成药:清气化痰丸、、清心滚痰丸、礞石滚痰丸、黛蛤散、清肺抑火丸、鲜竹沥液、复方鲜竹沥液。
3.温化寒痰适用于寒痰证的治法。
寒痰证多因阳虚阴盛,水饮内停所致,证见吐痰清稀,咳嗽胸满,苔白滑,脉沉迟等。
常用温化寒痰药有干姜、细辛、白芥子等。
代表方剂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莱菔子-主食痞兼痰)。
中成药:小青龙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4.润燥化痰适用于燥痰证的治法。
燥痰证多因肺阴不足(肺阴虚),虚火烁津,或感受燥邪所致,证见咯痰不爽、痰稠而黏,咽喉干燥,舌红少苔等。
常用药有瓜蒌仁、杏仁、贝母、天花粉等。
中医痰证的临床认识
浅谈中医痰证的临床认识【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2—02痰病即因痰致病,痰浊来源于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动因。
古代医家对痰致病性质已有散在记载,如“痰生百病形各色”,“痰注全身”,“怪病多痰”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痰邪致病的广泛和奇态性。
为了便于临床上认识痰证痰病,从而准确无误地进行施治,我们根据前人对痰致病性质的论说,结合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体征特点,通过进一步整理、综合、分析、归纳,找出其发病的一般规律,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1 痰属阴性,遏伤阳气痰为水液凝聚变化而成,水液的代谢主要依赖肺气的宣降,心气的推动,脾阳的温运,肾阳的温化,肝阳的疏通。
如果脏腑的阳气偏衰,阴寒内盛,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生痰邪。
痰水性同质异,皆属阴邪,其临床表现多以病变部位的闷胀困重,麻木冷痛为主,遇寒则剧,得渐则舒,或见肿块不红不热不痛,根脚散漫,或见冷痛不红,败血腐骨。
古人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及“痰为阴邪,非温不化”之说,是以说明痰乃阴冷之邪,遇阳得温则消。
中医认为“阴盛则阳病”,所以,痰常可遏伤人体阳气,以致清阳不展,而见嗜睡、困顿、体倦乏力。
病位恶寒,甚为冷痹。
因此,临床上治疗痰病痰证,要注意扶助人体阳气,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忽略痰之热化,以及台邪为病。
2 痰性粘滞,阻碍气机粘滞即是粘稠,滞涩之意。
祖国医学认为“稠浊者为痰”,痰的粘稠性,在临床上视之可见,表现为咯痰粘稠,或口粘口腻,呕恶或呕吐痰延;或咽中有粘痰梗塞,吞吐不利;或大便粘裹痰垢;或见溃疡,糜烂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品,凡此种种,显见十分充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痰属阴邪,质性粘稠,留伏遏阻,滞涩不散,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病情缠绵,不易速效;二是指症状,凝结滞涩为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结于皮里膜外,或结于腹腔、脏器。
中医的“瘰疬”、瘿瘤“、”痞块“、症瘕”、“痰核”、“流痰”、乳癖“等等,大都属其所致病症表现。
『中医眼科备读』痰证
『中医眼科备读』痰证•正容汤•加全蝎、蝉蜕方•天麻胆星汤•星夏全蝎汤•半贝昆藻汤•半贝昆藻汤目病痰证,大致有二。
一为无形之痰,目部无痰证可据,从全身痰证而辨。
一为有形之痰,目部有形证可依。
按:眼病无形之痰,常为致病之因。
眼病怪证、顽证常责之无形之痰作祟。
因痰性滑,无处不至,出没无常,全身可现眩晕、胸脘痞闷、苔滑腻等证。
有形之痰,为眼部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之病理产物,通过眼部检查可见。
现代眼科检查手段提高了对眼部有形之痰的认识,扩大了眼病痰证的范围,丰富了眼病的治疗内容。
风痰阻于经络,眼位偏斜,复视,或恶心呕吐,或头昏目眩,或身形肥胖,舌淡苔白腻。
当祛风化痰,正容汤加全蝎、蝉蜕方主之。
按:本条与风证门中风邪中络证的眼部证状相同,但辨证用药有别。
风邪中络,在病变之初,可伴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恶寒发热、舌淡苔薄等症,而风痰阻络,全身可有痰之征象可循。
正容汤(《审视瑶函》)加全蝎、蝉蜕方羌活10g,白附子10g,防风5g,秦艽10g,胆南星10g,白僵蚕10g,制半夏10g,木瓜10g,甘草5g,黄松节10g,生姜3片,全蝎6g,蝉蜕5g。
水煎,滤液酌加酒服。
内风挟痰上犯,眼位偏斜,复视,宿有头昏耳鸣,失寐多梦,腰膝酸软,或有高血压病史,舌红苔黄腻。
当息风化痰,天麻胆星汤主之。
按:上条为外风挟痰,本条为内风挟痰,眼部证状无特殊差异,当从病史、全身证状中细求之。
上条化痰偏于辛燥,本条化痰偏于苦寒,临床须细别。
天麻胆星汤天麻10g,胆南星10g,白僵蚕10g,钩藤10g,茯苓10g,全蝎6g,贝母10g,生地黄15g,白芍药10g,甘草5g,怀牛膝10g,地龙10g。
水煎服。
眼眶疼痛日久,不红,无肿块,疼痛牵及头部,或固定,或游走,痛处皮肤发麻,舌淡或见瘀点,苔滑腻。
此痰作祟也,络脉为之阻,星夏全蝎汤主之。
按:本条亦无形之痰,局部无形证,根据病程、疼痛性质及舌诊,从痰瘀论治。
星夏全蝎汤胆南星10g,制半夏10g,全蝎6g,茯苓10g,乌梢蛇10g,白芥子10g,桃仁10g,地鳖虫10g,陈皮5g,甘草5g。
痰的考证与研究
痰的考证与研究摘要从中医学的疾病观而言,痰,既是代谢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不仅是对临床症状的描述,而且是对疾病病机的概括。
痰作为中医病因病机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
本文主要是在中医学范围内,在学术源流、综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阐明中医痰病学的基本概念一一“痰”。
全文分为三部分:1.痰的源流考证本章着重以痰的概念发展为核心问题,以历史阶段为顺序来详细介绍痰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先秦的《黄帝内经》中并没有出现“痰”宇,却更多提到“饮”。
《黄帝内经》中这些有关津液气化的理论和饮邪致病的阐述,为后世痰的概念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仲景《金匮要略》中首次出现有关痰饮证治的明确论述,此篇论述虽有“痰”字,但是实质上以饮邪为对象。
隋唐至北宋时期,痰的概念逐渐从饮的范畴中分化独立出来,成为理论的新焦点,《诸病源候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隋以前对于痰的临床认识,使得痰的概念脱离早期痰饮的概念影响而渐趋明晰。
与“饮”相比,“痰”具有更加广泛的致病范围和更复杂的临床表现。
“痰”也就从单纯的症状概念转化为一种相对抽象的病机理论概念。
杨士瀛提出鉴别痰和饮,对于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金元时期的王硅在《泰定养生主论》卷十四“痰证论”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的痰病学术思想。
王氏将人体气化过程中的有形致病因素一一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痰、饮和瘀血,统统摄入“痰”的范畴之中。
王氏治痰,其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具有自己内在的合理性,其论述深化了痰的概念内涵。
丹溪亲撰((金匮钩玄》等书中没有直接论述痰的概念,但是在丹溪和他的弟子们的其它著述里,创立了大量以痰为中心的术语,从多方面揭示了痰的成因。
明清时期,中医痰病学术逐渐成熟。
考据和训诂的方法介入,使得痰的概念源流等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
丹波父子认为《金匮要略》中四饮中的“痰饮”当为“淡饮”、“澹饮”之通假,而“痰”字宋代晚出等等。
莫枚士根据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分析了《金匮要略》中“痰饮”的真伪问题。
从临床论痰病辨治
从临床论痰病辨治在中医学术领域中,“顽痰怪症”、“怪病责之于痰”,以及“痰生百病”、“百病兼痰”等等学术见解,延续了八百多年。
这些学术见解,虽然缺乏严谨性,比较抽象、零乱,但却受到历代各派医家的重视。
本文主要性临床的角度来详细谈谈关于痰病的辨治。
标签:临床;痰病;辨治广义的痰,随气而行,无处不到,因此痰可迷蒙“心窍”(即人们常常讲的“痰迷心窍”)。
中医认为心主身之血脉,亦主神明,为“思之官”,二者综合起来对心的实体和功能作了全面、客观的描述。
前者指以心气(阳)为动力推动血液循环,后者指大脑的思维活动。
一、怪病治痰“怪病责之于痰”、“怪病多痰”、“顽痰怪症”等等中医痰病学中的术语,是明、清医家根据王硅和楼英等人对痰病、痰症的描述、又在实践中以不同的化痰、祛痰大法(如泻出痰涎或吐出痰涎,也有使痰涎潜消者)治愈了某些奇异怪症后而行成的医学术语。
这一约定俗成的医学术语之所以沿用至今、朗朗上口,就在于“怪病责之于痰”以及“顽痰怪症”等等论述适应了客观实际,揭示了“怪病”由痰而生、或因“怪病”迁延不愈而生痰的病理变化。
古代医家所指的怪病,大都是指精神神经之类疾病,而由痰引起的疾病,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如夜游症(或称梦游症),夜间行动婉如常人,次日则对夜间行为一无所知,堪称怪甚,这就是由于痰迷心窍、扰动神明,复因心气不敛,阳不涵入于阴、痰气浮动而斯症作。
笔者曾以化痰安神为主,连治三例,竟三试三捷。
又如,有的患者梦幻不止,甚至彻夜迷蒙在梦幻中,然形体漂悍、食欲不减,没有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以及血虚神疲等见症。
这类病症(现在这类病症日渐增多),多属痰火迷蒙心窍使然,按痰论治,其效颇著。
再如心中停痰,复因阳气浮动之抑郁之痰笑、痰哭症(然并非精神神经性疾病),前者治痰化痰兼泻心火,后者化痰开窍兼以解郁舒肝,皆可获取卓效。
二、疑难杂症治痰广义痰病学中讲的“怪病责之于痰”等等论述,其内容所赅者广,其中包括许多现代医学治疗方案,方法不理想的疑难杂症,如朱肱《活人书》、李梃《医学入门》等古典医籍中讲的痰饮内伏(发作时)形同外感症,很近似西医讲的病毒性胃肠型流感。
“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及其临床意义标签:痰;病因学;临床意义除了指咳吐之痰外,中医学的“痰”尚有重要的病因学涵义。
“痰”的病因学涵义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初步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发展。
其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赋予“痰”致病的属性,其次是将“痰”微小化。
痰的病因学涵义的形成,为很多病证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1 中医学“痰“的概念提到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产生于气管或支气管,由其黏膜分泌,经由口鼻咯吐而出的黏稠、混沌的液状物质,即平时所说的“吐痰”之痰。
而中医学所论之“痰”,除了上述涵义之外,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学涵义,即指稽留在体内脏腑、组织、肌肉、经隧、脉络、关节内的无处不到,无物可证,无形可见,能引起某些特殊病证的致病因子[1]。
痰能阻滞机体气血,流窜经络,妨碍脏腑功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2“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从文字学角度加以考证,《说文解字》(成书于100年到121年)及《释名》(成书于194到203年)中均无“痰”字记载[2]。
《内经》全书中也无“痰”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痰”字出现较早的医学典籍是《神农本草经》和东汉张仲景(150~219年)的《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其在秦汉之际或先秦已有原始资料,但成书不早于东汉。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胸中痰结”、“留饮痰癖”之类的记载。
其云:“巴豆,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杀虫鱼。
”“恒山,味苦寒。
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则记载:“膈上病痰满咳嗽吐。
”从上述内容上可见,当时的“痰”指的是呼吸道之痰。
有学者推论,张仲景书中之“痰”字,系后世传抄者或刻书梓人所为。
其文献依据为: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载有惠苑《华严音义·风黄淡热》之文:“《说文集略》曰:‘淡为胸中液也’,骞师注《方言》曰:‘淡字又作痰也。
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
中医学痰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可 靠性。
开发新药
根据中医学痰的理论,开发新型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方法。
推广应用
将中医学痰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疾病治疗中,如糖 尿病、癌症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痰病,如抗生素、抗 病毒药物等。
抗过敏药
其他药物
用于治疗因过敏引起的痰病,如抗组胺药物 等。
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用于治疗因自身免 疫性疾病引起的痰病。
痰病的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 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穴位注射
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穴位,以增 强治疗效果。
穴位按摩
痰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痰与气候环境
研究发现,气候潮湿、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 导致痰的产生,其中气候潮湿是最常见的诱因。
01
痰与体质因素
个体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足等因素 均可增加痰的产生,如肥胖者、老年 人等更容易出现痰湿体质。
02
03
痰与疾病发展
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都与痰有关。
通过按摩穴位,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痰病症状。
04
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进展
痰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痰的概念
中医学中的“痰”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痰液,还包含体内各种水 湿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
痰的生成与影响
痰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衡等因素有关,痰的积累 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痰的特性与分类
根据痰的特性,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等不同类型,每 种类型的痰在性质、症状和治疗上都有所区别。
痰证临证论治浅析
痰证临证论治浅析
王亚林;严惠芳;张建荣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6(004)009
【摘要】痰,属体内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痰生成后可成为一种继发病因,在体内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在内可停聚于脏腑.在外可阻滞于经络,还可凝结于其它组织,以致百病丛生。
正如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痰》中所云:“痰之为物,
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到不同.病证特点亦有不同,“在肺则咳,在肾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电”(《医方集解》)。
临床常见之咳嗽,哮证、喘证、头痛,眩晕。
中风、肿瘤、失眠,心悸、胸痹、癫、狂、痫、出下结节等病证咀及一些皮肤病、不孕症等等皆无不与痰相关。
所咀,痰之为病,其因复杂,其冶亦异。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王亚林;严惠芳;张建荣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辨证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证浅析 [J], 赵林颖;韩晓华;许兴福;樊晓静;董慎行
2.浅析《陆氏三世医验》痰证论治 [J], 刘海燕;洪靖;
3.浅析《陆氏三世医验》痰证论治 [J], 刘海燕;洪靖
4.从瘀论治紫癜性肾炎临证经验浅析 [J], 许爽;任献青
5.凌湘力教授从肾论治小儿脑瘫临证浅析 [J], 王和强;洪江;程偲;肖政华;杨辉;凌湘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之痰临症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
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
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为病,虽症状复杂,但临床上大多是先有病而后生痰,故临证之时当辨病以求其因,若只重治痰,不重其因,以治痰为治病,而不去探讨因何生痰,其病总难治愈。
《医学正传》指出:“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
”可见治痰不求其因,自古有之,纵观临床一些看似与痰有关的疾病,从痰治疗,疗效不佳者多。
如单纯用化痰药治疗痹证痛症,能有疗效者少见。
《景岳全书》云:“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及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使臂,灌汁以救根者乎。
标本误认,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也。
”此言不谬。
实际上,这些怪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其症以痰为标。
《明医杂著》指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景岳全书》也云:“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生”;“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
”怪病之痰实则是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故治疗上多以治痰为标,而调治脏腑功能才是治本之大法。
中医治疗痰饮病之法《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
”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
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
《医述》痰
《医述》痰《医述》 > 卷十·杂证汇参痰哲言痰病有十∶有风痰、湿痰、热痰、寒痰、郁痰、气痰、食痰、酒痰、惊痰、虚痰,其源不一。
(朱丹溪)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
(《绳墨》)稠浊为痰,津液凝聚;清稀为饮,水饮留积。
绵缠为涎,风热津所结;清沫为沫,气虚液不行。
(《医阶辨证》)痰之热者,如釜上浮沤;痰之寒者,如沟中水。
(《医参》)人自初生,以至临死,皆有痰。
生于脾,聚于胃,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润也。
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正如云雾之在天壤,无根柢,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
火动则生,气滞则甚,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而成也。
然天之云雾,阳光一出,即消散无迹;人身之痰,若元阳壮旺,则阴湿不凝,而消灭无迹,其理固相同也。
热痰者,痰因火盛也。
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
(汪庵)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
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
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
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
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
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
此其故,正以元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愈盛也。
(张景岳)人之气道,贵乎调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调,气血败浊,熏蒸津液,痰乃生焉。
○昔肥今瘦者,痰也;眼胞目下如烟熏黑者,痰也;眼目花黑,行动艰难,遍身疼痛者,痰入骨也;面色如土,四肢痿痹,屈伸不利者,风湿挟痰也。
(《证治汇补》)寒痰清,湿痰白,火痰黑,热痰黄,老痰胶。
痰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痰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痰证是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
引起的病证。
常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
【痰证临床表现】咳嗽咯痰,痰质粘稠,胸脘满闷,纳呆呕恶,
头晕目眩,或神昏癫狂,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见瘰疠、瘿瘤、乳癖、痰核等,舌苔白腻,脉滑。
【痰证证候分析】本证临床表现多端,所以古人有“诸般怪证皆
属于痰”之说。
在辨证上除掌握不同病变部位反应的特有症状外,一
般可结合下列表现作为判断依据:吐痰或呕吐痰涎,或神昏时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腻,脉滑等。
痰阻于肺,宣降失常,肺气上逆 )则咳嗽咯痰。
痰湿中阻,气机不畅,则见脘闷,纳呆呕恶等。
痰浊蒙蔽清窍,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
痰
迷心神,则见神昏,甚或发为癫狂,痰停经络,气血运行不利,可见
肢体麻木。
停聚于局部,则可见瘰疠、瘿瘤、乳癖、痰核等。
苔白腻,脉滑皆痰湿之征。
《景岳全书》“痰证”诊治一:痰证病机与辨证
《景岳全书》“痰证”诊治一:痰证病机与辨证张景岳以重视真阴真阳、善用温补而闻名医林,他在痰病诊治方面的论述也别具一格。
其所著的景岳全书记载的痰病诊治内容,笔者认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痰证病机与辨证中医:《景岳全书》1痰出水谷,病由元气关于痰的来源,张景岳认为:痰即人之津液,由水谷之所化。
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若脾虚胃弱,元气不足,水谷不化则气血反变痰涎。
故虚劳之人必多痰,病至垂危,痰涎益甚,皆由脾虚不运所致。
痰与津液血气同源的这种认识,成为其重视人体正气、反对滥攻痰邪的理论基础。
2五脏生痰,本乎脾肾张景岳认为,生痰之本在于肾与脾。
肾与脾为先后天之本,分别主水主湿;湿动则为痰,水泛亦为痰,故脾肾与痰生成关系最为密切,并称脾肾亏虚所生之痰为虚痰。
张景岳虽言脾家之痰有实证,然在论治方面更重视虚损的一面。
其所论脾虚,主要是指脾气虚;所论肾虚则包括阴中之火虚即脾肾阳虚,及阴中之水虚即肺肾阴虚;所论脾家实痰,则指脾土湿胜,或饮食过度、或胃寒饮冷所生之痰;其余脏腑病变虽能生痰,但都本于脾肾。
中药3痰非病本,而惟病标张景岳持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之观点,强调治痰当寻根源,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断其生痰之源;对滥用攻痰化痰的时弊痛心疾首。
其云: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
因虚因实而生痰者,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
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
竟不知所以为痰,而痰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以使臂,灌叶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而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矣,难矣。
这一思想至今仍是醒世之言,正所谓见痰休治痰,痰病的治疗还需寻源求本、标本分明才行,专务攻化实乃下策。
4痰性有别,不可不辨对痰病性质的认识,张景岳在前人所论湿痰、郁痰、寒痰、热痰的基础上,又加深对痰性虚实的分辨。
其判断标准是虚实二字,全以元气为言,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不可攻者便是虚痰。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汪(五八)宿哮久矣不发。
心悸震动。
似乎懊之象。
此属痰火。
治以宣通郁遏。
勿徒呆补。
(痰火)半夏川连石菖蒲蛤粉枳实茯苓川郁金橘红竹沥姜汁法丸。
刘痰火郁遏。
气滞。
吸烟上热助壅。
是酒肉皆不相宜。
古称痰因气滞热郁。
治当清热理气为先。
川连白术枳实浓朴茯苓半夏淡姜汤泛丸。
沈(三四)痰火久嗽。
海蛤丸。
张(妪)痰火风眩晕。
防仆跌。
明天麻炒半夏茯苓橘红羚羊角钩籐竹沥陈(妪)老年痰火咳逆。
痰有秽气。
芦根苡仁桃仁丝瓜子葶苈大枣又下虚不纳。
浊泛呕逆。
痰秽气。
熟地炭紫衣胡桃肉炒杞子炒牛膝川斛茯神某痰火上逆蒙窍。
耳鸣头晕。
二陈加天麻钩籐甘菊羚羊蒌皮。
某夏至节。
两关脉弦长。
五火燔燎。
而肝阳胃阳尤甚。
动怒抽掣为肝病。
食辛香浓味即病至。
胃病使然。
痰火根深。
非顷刻可扫除。
惟静养勿恚忿。
薄味以清里。
此病发之势必缓。
由渐加功议药。
乃近理治法。
羚羊角犀角川连郁金山栀北秦皮牛黄胆星橘红生石膏寒水石金箔方诸水法丸。
竹叶灯心汤送。
何(妪)诊脉右关弦滑。
痰多。
舌干微强。
语言似謇。
盖因痰火上蒙。
津液不得上承。
高年颇虑风痱。
宜清上宣通。
勿进刚燥及腻滞之药。
半夏金石斛橘红黑山栀茯苓郁金生甘草石菖蒲竹沥姜汁张昏昏如寐。
神愦如迷。
痰热内闭。
势非轻渺。
(痰热内闭神昏)半夏石菖蒲桔梗枳实郁金橘红竹沥姜汁某郁痰。
(郁痰)半夏曲郁金石菖蒲明天麻白蒺藜橘红茯苓钩籐陶脉左弦坚搏。
痰多。
食不易运。
此郁虑已甚。
肝侮脾胃。
有年最宜开怀。
不致延及噎膈。
半夏姜汁茯苓杏仁郁金橘红又脉如前。
痰气未降。
前方去杏仁加白芥子。
金(四六)湿热内蒸。
痰火日伙。
根本渐怯。
阳泄为汗。
阴泄遗浊。
酒客喜于爽口食物。
医药中滋腻补方。
决不适用也。
(湿热蒸痰)猪肚丸方。
叶久寓南土。
水谷之湿。
蒸热聚痰。
脉沉弦。
目黄。
肢末易有疮疾。
皆湿热盛。
致气隧不得流畅。
法当苦辛寒清里通肌。
仿前辈痰因热起。
清热为要。
生茅术黄柏栝蒌实山栀莱菔子川连半夏浓朴橘红竹沥姜汁丸。
某病后。
浓味蒸痰。
风化硝栝蒌仁霜枳实郁金生茯苓姜汁炒山栀竹沥法丸。
名家经验(十二):一代道医傅青主临证辩证治疗痰证咳嗽经验
名家经验(十二):一代道医傅青主临证辩证治疗痰证咳嗽经验古人所主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
如二陈汤上、中、下、久、暂之痰皆能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
今立三方,痰症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伤风咳嗽吐痰是也。
方用:陈皮、半夏、花粉、茯苓、苏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二剂而痰可消矣。
此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原在胃中,而不在肺。
去其胃中之痰肺金自然清肃又何至火之上升哉!已病之痰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
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
(黄、白二字当误)正炽者,用寒凉之品;将退者,用祛逐之味,今一方而俱治之。
方用:白术、白芥子各三钱,茯苓五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枳壳五分。
水煎服。
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
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方:白术、茯苓、薏仁各五钱,天花粉二钱,陈皮一钱,人参五分,益智仁三分。
水煎服。
有火加黄芩一钱,无火加干姜一钱、甘草二分。
此方健脾去湿而不耗气。
二剂而痰自消也。
久病之痰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
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
非肾水泛上为疾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祛逐之。
方用:熟地、薏仁各一两,山药、麦冬、芡实、山萸各五钱,五味子、茯苓各三钱,益智仁二钱,车前子一钱。
水煎服。
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也。
若火沸腾为痰,加肉桂一钱,补肾祛湿而化痰。
水入肾宫,自变为真精而不化痰矣。
此治下焦之痰也。
又方: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实有奇功,无火加桂、附。
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
苟不补气而惟去其痰,未见痰去而病消也。
方用:人参、陈皮、花粉、白芥子各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苏子八分,白蔻二粒。
水煎服。
湿痰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气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
方用:人参一两,蔻仁五钱,茯苓、半夏、神曲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此方之中用神曲,人多不识,谓神曲乃消食之味,非化痰之品,不知痰之积聚稠黏甚不易化,惟用神曲以发之,则积聚稠黏开矣。
继之以半夏、陈皮可以奏功,然虽有陈、半消痰,使用不多,用人参则痰难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证探源及临证应用
作者:荣晓琦张保
伟王启政
【关键词】痰证探
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证。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为病无处不到,故有怪病多痰之说。
临床上,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则从病证测知。
1 痰证的概念
综观《内经》无“痰”字,仅见“积饮”的论述,可见《内经》时代中医尚无“痰”之概念。
一般认为,是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的概念,以后逐渐形成了痰和饮的不同学说。
明确论述痰与饮不同的医家首推张介宾,他在《景岳全书・痰饮》中曰:“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
”实际上,第一个提出“痰”的概念的应当是张仲景,只是在仲景提出这个概念之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就把痰与饮合并论述,以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但此篇明显是论痰略而论饮详,为什么张仲景要把痰证放在饮证之前呢?这也是仲景用心良苦之处。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要想让人们接受,当然要放到文章的鲜明位置,这也在情理之中。
在该篇之中,仲景也阐述了痰证的症状和形成的病因病理机制,并明确了痰证与饮证的区别与联系。
《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现在的教科书中均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五版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认为:“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其中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
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一证,所以前人对痰饮一名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四饮的总称,后者仅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变。
”五版《中医内科学》、《简明中医辞典》以及李克光主编的《金匮要略译释》也都持此观点。
仲景把本篇定名为痰饮咳嗽篇,说明该篇是论述痰、饮和咳嗽之病的,然本篇的咳嗽,多由痰邪和饮邪引起,仲景又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一篇,所以,本篇的重点当是论述痰和饮,综观全篇内容,论痰略而论饮详。
本篇开篇即说:“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明确指出了“饮”有四种而非痰饮有四种。
接着又说: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从饮邪停留的不同部位将之区分为四种不同的名称。
这里,张仲景又明确指出水走肠间,叫做痰饮,并没有任何文字支持仲景是把痰饮作为总的病名而又分为四种。
那
么,从何处硬把仲景的饮证指为痰饮,并把仲景“水走肠间”的痰饮分为广义和狭义呢?古书中无从查考。
因此,可以肯定,张仲景并没有把痰饮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后人把痰饮强分为广义与狭义,考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一是把本篇篇名的痰饮误为一病,二是认为仲景此篇没有论痰之条文,三是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论。
然此论均望文生义,稍加分析,则不攻自破。
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数病合为一篇是非常多见的。
为什么痰证和饮证就不能合而为一,一并论述呢?若认为此篇无痰证之文,则属大错特错,仲景明言“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阵阵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此条不仅详细论述了痰证的临床症状,还指出了痰证与饮证的关系,从条首的“膈上病痰”到条尾的“必有伏饮”,说明了痰证是由饮邪久伏体内所致。
至于“疾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多认为是治疗痰饮病总的法则,其实不然,此处的痰饮,就是饮流胃肠的痰饮,是四饮之中的痰饮,后文的“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实乃与之并列的治法。
因此,由仲景原文中不能说明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