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痰证的遣药组方思路
遣药组方 继承创新
总之,本书论述遣药组方,继承创新结合,经验技巧并举,是一部方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佳作。
解析相关病案
该书列举的典型病案,皆为杨教授跟师侍诊所记,其资料翔实,内容完整,既可从中反映出老师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经验,又可在解析和按语方面看出学习体会和独特见解。如风寒湿邪袭表一案,以羌活胜湿汤为主方,其立法用药擅用升举清阳法,方中羌活、白芷、蔓荆子升太阳、阳明、厥阴之清气,引之上行于脑,直达病所,有事半功倍之效;偏头痛一案以川芎茶调散化裁,药物剂量最大为川芎30g,最小为柴胡3g,二者相差10倍之大,因主攻当用重兵,侧翼当用轻巧,用兵之妙,神机变通;闭经一案以三棱丸为主方,重在破血祛瘀通经,辅以越鞠丸合苍附导痰丸化裁,共收气血、痰瘀并治之功;前列腺增生一案以五子衍宗丸滋补肝肾固其本,辅以通关丸清热利湿治其标,久病入络,故佐以化瘀散结、升清降浊,诸法相合,以收全功等等。解释清楚,分析得当,叙法论方,别开生面。
详论配伍技巧
杨教授先后拜王光昇、谢海洲两位名医为师,耳濡目染,得其薪传。我深知他曾整理过《谢海洲用药心悟》一书,此次可谓驾轻就熟,历经年余:一是阐发药物效用,言简意赅,如麻黄为发汗散寒解表第一要药;桂枝可外可内,能散能补,无论外感或内伤杂病均可广泛应用;石膏为清热泻火之首药,伤寒阳明经病非此不能除,温病气分高热舍此莫能退;代赭石有镇肝熄风、降胃止冲、顺肺纳气、摄元固脱、坠痰通结、宁心健脑六大功效等。二是叙述方剂运用,抓住要点,如白虎汤为强有力的清热剂,凡热病具有气分热盛者,凡大叶性肺炎、重型流感、流脑、乙脑、病毒性感染均可使用;桂附八味丸为肾阳不足所设,应以下半身常有冷感,甚或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脉虚弱尺部沉微为使用要点等。三是掌握两方异同,据证选择,如银翘散与桑菊饮同为辛凉解表剂,但前者为平剂,主治在卫,解表清热力强,而后者为轻剂,主治在肺,肃肺止咳功胜;木香顺气丸与木香顺气散两方药味略同,但主治有别,前者治腹中食积,证属血瘀,后者治腹中气聚,病属气滞,其病机均为肝郁气滞所致。四是热悉方药禁忌,中病即止,如川芎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黄连解毒汤大苦大寒,易于化燥伤阴,只宜短期使用,不宜反复应用等,均需在临证时予以重视,方保无虞。
中医治疗痰证的常用处方
中医治疗痰证的常用处方痰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其发病常见咳嗽喘促,眩晕呕吐,癫狂惊痫等,那么痰证在中医上是如何治疗的,这里我们就主要看看痰证的处方用药。
一、概述1.痰证及其常见证型 痰是指人体的一种病理产物,较稠浊,是由湿聚而成。
痰证是指痰聚而成病的一种病证现在临床上痰证分以下类型:脾不健运,聚湿生痰者,多为湿痰;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多为热痰;阴虚肺燥,虚火灼津为痰者,多为燥痰;脾肾阳虚、饮邪不化或肺寒留饮者,多为寒痰;痰浊内生,肝风内动,挟痰上扰或外风挟痰者,多为风痰。
2.痰证的常用治法 根据痰证的临床分型,痰证的治法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熄风化痰五类。
凡用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为祛痰剂。
相应的祛痰剂则分为燥湿化痰剂、清热化痰剂、润燥化痰剂、温化寒痰剂、熄风化痰剂五大类。
(1)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
症见痰多色白易咳,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滑或弦滑。
湿痰之生,主要责于脾虚。
素体脾胃虚弱,又过食肥甘、生冷之品,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上归心肺反停聚为痰。
若思虑过度,劳倦伤脾,生活失节,以致中土虚弱,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归正化,也有生痰之弊。
若久居湿地,或冒雨淋湿,湿邪外侵,内应于脾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脾土不能制湿,湿聚为痰。
湿痰为病,变化多端,在肺则咳嗽痰多,在胃则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在脾则肢体困倦,阻塞清阳不得上升则头眩心悸。
痰多色白易咳,或成块状,舌苔白滑而腻,脉濡缓,俱为湿痰内蕴之证。
燥湿化痰剂,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白前等为主组成。
其在组方配伍方面的特点有以下几种:①配伍理气药。
湿为阴邪,痰因气滞,故燥湿化痰剂常配伍理气药;②配伍健脾渗湿药。
湿浊之生,主要责之脾虚,故治湿痰又常配伍渗湿健脾药,既能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又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③配伍扶正之品。
多痰者,血必少,加之温燥化痰药常有易伤阴血之弊,故配伍扶正之品。
痰证辨证组方思路探讨
、
对痰 证病 因病 机 的 阐释
痰 证 系脏 腑 失 和 , 湿 、 水 津液 凝 结 成 痰 , 地稠 质 浊, 随气 升 降 , 处 不 到 , 证 多 端 。且 有 有形 与无 无 变 形 之分 , 有形 之 痰 易 除 , 而无 形 之 痰 难 解 。 因此 , 痰 既是 某些 疾病 的病 理 产 物 , 可 成 为 某 些 疾病 的致 又
病 因素 。张 景 岳 认 为 “ 必 因病 而 生 , 病 之 因痰 痰 非 而致 ” , … 强调 治 痰 当 寻根 源 , 伏其 所 主 , 其所 因 , 先
断其 生痰 之源 。 五脏 之 伤 皆 能生 痰 , 痰 与肺 、 、 但 脾 肾三脏 关 系 密切 。肺 主 治 节 , 呼 吸 , 水 之 上 源 , 通 调 水 司 为 可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杂 志 2 1 00年第 5卷第 9期
W。I Junl f nertdTaioa adWet nMei n 2 1 V 15 N . r ora 。 Itga rdtnl n s r dc e 00, 。 , 。9 d e i e i .
’8 5 ・ 0
・
机 及立 法组方 的深入 研 究 , 利 于攻 克 一 些 疑 难 杂 有 症 , 高 中医临床 治疗 效果 。 提
一
索 新 的思路 和 方法 , 而 提 高 临床 诊 治 水 平 。笔 者 从 认为 , 临床 痰 证 应 先 分 辨 是 有 形 还 是 无 形 之 痰 , 有 形 之痰 常见 于热 痰 、 痰 、 痰 、 痰 、 痰 等 , 辨 寒 湿 风 燥 若
中医“痰瘀”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中医“痰瘀”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陈岩;李金龙;梁倩倩;施杞;王拥军【摘要】中医痰瘀相关学说萌芽于先秦,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在中医经典理论痰与瘀血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
本文从痰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痰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Phlegm stasis correlation theory originated in the pre Qin Dynasty,developed in the Jin and Tang Dynasties,flourished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and deepen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t is formed based on the class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completed by variousgenerations doctors.In this paper,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phlegm and blood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693-695,698)【关键词】痰瘀理论;形成发展;机制;现代研究【作者】陈岩;李金龙;梁倩倩;施杞;王拥军【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8痰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变。
陈士铎治疗痰证学术思想探究
陈士铎治疗痰证学术思想探究曹雯;李崇超【摘要】[目的]探究陈士铎治疗痰证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陈士铎著作《辨证玉函》和《辨证奇闻》中有关治疗痰证的内容,从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特色等方面,对陈氏治疗痰饮进行解析.[结果]陈士铎提出痰证的病位在“脾”“胃”“肾”,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四饮”分别和“胃气虚”、“胃怯”、“胃气壅”、“胃逆”有关,以及风、寒、湿、燥、火、食等多种因素都可以诱发痰证.同时治疗上以“痰在上宜吐,在中宜消,在下宜降”为原则,善用人参、肉桂、白术、山药、芡实等药物,并创立了治疗痰饮的一些特定方剂.[结论]陈氏对痰证辨证独到,为临床治疗痰证拓展了思路,值得现代临床推广运用.【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0)005【总页数】3页(P363-365)【关键词】陈士铎;痰证;学术思想;辨证玉函;辨证奇闻;方剂;四饮【作者】曹雯;李崇超【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痰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概念,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自古以来医家对痰都十分重视,认识到很多疾病都与痰有关,在治疗上也对痰证形成了丰富的治疗思想。
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广义的痰,则被认为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
现今社会,物质生活优越,饮食结构上人们多喜膏粱厚味,同时体力劳作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增加,“思伤脾”,运化失司,这些造成了痰证不断增加。
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等患病的人数明显升高。
这些疾病,很多都与中医所讲的“痰”有关。
因此,挖掘历代医家对于痰证的认识和治疗思想,对于现代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清代名医陈士铎,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痰证的认识和治疗思想,有很多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并对现代认识痰证、治疗痰证,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治疗痰瘀阻滞型痛风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痰瘀阻滞型痛风的研究进展韩世范; 曹妍; 孟伊霏; 朱瑞芳【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20【总页数】3页(P3148-3150)【关键词】痛风; 痰瘀阻滞; 中医; 治疗【作者】韩世范; 曹妍; 孟伊霏; 朱瑞芳【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 山西医学期刊社; 山西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7; R259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石沉积及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残[1],其特征是滑液和其他组织尿酸钠晶体( MSU) 的沉积[2],痛风的患病率中国大陆为 1.1%[3],中国台湾为 6.24%[4]。
痛风病人常伴随一系列合并症,这使得治疗复杂化,并影响长期预后[5-6]。
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缓解炎症总体效果优于常规疗法。
有研究显示,与传统疗法相比,中草药导致副反应更少,中药对痛风病人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和炎症程度[7]。
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洪文旭[8]对痛风进行辨证分型为4 型,分别为痰瘀阻滞型、湿热痹阻型、风寒湿痹及脾肾阳虚型。
现对痰瘀阻滞型痛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痰瘀阻滞型痛风的病因病机1.1 痰瘀阻滞型痛风发病的病因根据痛风的发病特点与病因病机,痛风归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大部分中医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外感邪气、饮食失调、劳逸过度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对酒食、厚味运化不及,致痰湿内生,或肾脏功能失调,湿浊排泄缓慢,以致痰浊内聚成毒,痰湿内阻,影响气血运行,久病多瘀,瘀血内生,形成机体虚损、痰湿瘀浊的病理基础[9]。
1.2 痰瘀阻滞型痛风发病的病机痰瘀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
历代医书多有痛风与痰瘀相关的记载。
如《类证治裁·痹证论治》曰: “痹久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
17祛痰剂
祛痰剂小结
方剂
二陈汤 温胆汤 清气化痰 丸 贝母瓜蒌 散 止嗽散 半夏白术 天麻汤
主治
湿痰证 胆胃不和, 痰热内扰证 热痰证 燥痰证 风痰咳嗽 风痰上扰证
药物组成
——
鉴别证候
痰多色白易咯
二陈汤-乌梅+竹茹、枳实、大 失眠心悸苔腻 枣 微黄,脉弦滑 二陈汤-乌梅、甘草+胆南星、 痰黄稠,舌红 瓜蒌仁、黄芩、杏仁、枳实 苔黄腻脉滑数 痰粘难咯,咽 川贝母、瓜蒌、天花粉、橘红、 干口燥,舌红 茯苓、桔梗 苔白而干
配伍特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
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 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临床应用:
用方要点:
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随证加减:
眩晕重者,加僵蚕、胆南星;
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
呕吐甚者,加代赭石、旋复花; 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 湿痰偏盛,苔白滑,加泽泻、桂枝。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的
方义分析: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佐:枳实——降气化痰,散结除痞 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化痰 茯苓——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姜、枣——调和脾胃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组方特点:
二陈汤去乌梅,加竹茹、枳实、大枣
临床应用:
用方要点:
虚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
分类:
湿痰证——燥湿化痰 热痰证——温化寒痰
风痰证——化痰熄风
配伍用药:
以祛痰药为主,常配 √1、理气药;
2、祛湿药;
√3、治“生痰之本”的药
4、疏通经络、软坚散结药
第一节 燥湿化痰
适用病证:湿痰证。
从寒痰伏肺论治慢性咳嗽
从寒痰伏肺论治慢性咳嗽本文从寒痰伏肺致慢性咳嗽角度,选取《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主方,加化红、炙麻黄、杏仁、百部、炙瓜蒌壳5味中药,对慢性咳嗽患者进a行辨证施治,得出诊治体会。
标签:慢性咳嗽;中医药治疗;苓甘五味姜辛汤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部分咳嗽患者,肺部X线、CT检查无明显异常,却反复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经过多次抗感染、祛痰镇咳甚至解痉平喘等西医治疗,咳嗽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的病例,即日常所说的顽固性咳嗽或慢性咳嗽。
此类患者多以夜间咳嗽较为明显,病程迁延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经博采前贤治咳所长,精心研习实践,抓住寒痰伏肺这一本质,以《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施治,每获良效。
现梳理小结如下,以飨同行。
1 病例资料2010年至2014年,本人于临诊过程中共接诊慢性咳嗽患者81例,结合胸部X线、胸部CT等辅助检查排除5例,辨以寒痰伏肺证诊治76例,治愈70例,好转4例,无效2例。
76例寒痰伏肺证病例均以久咳不愈(超过1个月)、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发病过程中均有触冒、过食或过服寒凉病史,均以《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进行施治,最长疗程不超过10天,平均疗程8.6天。
2 慢性咳嗽病因病机思考中医认为,一个人要健康,必然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打破了这个平衡,人体就会产生诸多疾病。
痰是脏腑病变过程中渗出并积存于体内的病理产物,痰为阴邪,其性粘滞稠浊,致病常迁延不愈。
清·陈修园曰:“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
”亦即平常所说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平素咳嗽患者之所以有痰,主要是因肺失宣肃,津液不得布散停聚于肺,或因脾失健运,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停聚于肺所致。
寒为阴邪,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均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收引[1]。
寒与痰两阴相合久伏体内,则持续耗伤机体阳气。
临床中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患者,经详询病史,基本上都有反复使用多种、大量清热解毒药、止咳化痰药的经历。
张炳厚名老中医临证用药配伍思路研究
张炳厚名老中医临证用药配伍思路研究张炳厚,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
张老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始终把疗效作为追求的永恒主题,善治内、外、妇、儿疑难怪病。
我们有幸拜于张炳厚老师门下,跟从张老门诊学习,在长期侍诊学习中,幸得张老悉心指点,对其用药配伍规律有所领悟,本文将张老临证用药配伍思路进行一些归纳整理,以飨同道。
中医临床离不开方剂配伍,方剂配伍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
一般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
药物的功用各有长短,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扬其长而避其短,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更加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
方剂配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是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中的难点。
张老临证中不仅辨证精准,其遣方用药也十分讲究,配伍严谨,加减有理有据,因此常常效如桴鼓,现撮要介绍如下。
1.病机同中又有异,类方变化有玄机张老认为,许多内科杂病存在其基本病机,如胸痹的病机多为心脉不通,咳嗽的病机多为肺失宣降,失眠的病机多为心神失养。
基本病机是疾病的共性,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存在多种促成因素,以胸痹而言,气血亏虚、阳虚寒凝、肝气郁滞、痰热内扰、瘀血阻滞等等都可引起心脉不通;以失眠而言,肝热内扰、阴血亏虚、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等都可引起心神失养。
因此张老对此类疾病多采用基础方加减配伍组成类方,其中基础方针对疾病的共性,加减药物针对疾病的个性,以失眠为例,针对心神失养这一共性,以安神汤(炒酸枣仁、川芎、党参、龙齿)为基础方养心安神,根据病机的个性配伍相应药物组成类方,如肝热配伍龙胆草、柴胡、黄芩、生地、甘草,组成舒肝泻热安神汤类方;痰热配伍黄连温胆汤加味,组成化痰清热安神汤类方。
又以胸痹为例,针对心脉不通这一主要病机,以疼痛三两三(当归、川芎、鸡血藤、三七)为基础方活血通脉止痛,如肝气郁滞配伍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组成行气活血三两三类方;气血亏虚配伍黄芪、党参、甘草,组成益气活血三两三类方;气阴两虚配合黄芪、党参、玄参、丹参、延胡索组成益气养阴三两三;痰热内扰配伍瓜蒌、半夏、黄连、黄芩、竹茹,组成清化逐瘀三两三。
痰证论
痰证论第一章痰的概念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
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
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
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
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
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
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
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
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
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20秋《方剂学B》平时作业1答案
(单选题)1: 最早记载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理论的医书是:( )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伤寒杂病论》D: 《圣济总录》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单选题)2: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法的方剂是:( )A: 保和丸B: 四逆散C: 理中丸D: 逍遥散E: 归脾汤正确答案: A(单选题)3: 下列哪项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A: 君药B: 臣药C: 佐药D: 使药E: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 A(单选题)4: 由逍遥散变为丹栀逍遥散是属于:( )A: 药味增减变化B: 药物配伍变化C: 剂型更换变化D: 药量增减化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单选题)5: 一般芳香开窍药物不宜作:( )A: 汤剂煎服B: 丸剂化服C: 散剂冲服D: 丹剂内服E: 以上均不宜正确答案: A(单选题)6: 桑菊饮的功用是:( )A: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B: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C: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D: 宣肺利气,疏风化痰E: 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 A(单选题)7: 治疗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证的方剂是:( )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增液承气汤E: 黄龙汤正确答案: A(单选题)8: 某患者,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鞭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治疗宜选用:( )A: 大承气汤B: 大黄牡丹汤C: 增液承气汤D: 黄龙汤E: 以上均不宜正确答案: A(单选题)9: 某患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宜选用:( )A: 青蒿鳖甲汤B: 清骨散C: 当归六黄汤D: 清营汤E: 以上均不宜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 某患者,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宜选用:( )A: 理中丸B: 四逆汤C: 吴茱萸汤D: 回阳救急汤E: 小建中汤正确答案: A(单选题)11: 补气的基本方是:( )A: 四君子汤B: 参苓白术散C: 玉屏风散D: 补中益气汤E: 生脉散正确答案: A(单选题)12: 四物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阿胶B: 熟地C: 白芍D: 川芎E: 当归正确答案: A(单选题)13: 桑螵蛸散与金锁固精丸二方组成药物中均有:( )A: 龙骨B: 牡蛎C: 远志D: 茯神E: 芡实正确答案: A(单选题)14: 某患者,经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吕景山第二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西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被评为首届“山西名医”。
2014年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4“感动山西”特别奖。
从医六十年以来,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的患者,获得了广大患者和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同时,先后培养了包括加拿大、香港等地在内的弟子五十余人。
现已耄耋之年,仍勤耕不辍,服务于临床。
在学术上,他师古不泥,独辟蹊径,形成对药理论、对穴理论和对法理论。
对药理论填补了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
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和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
出版论著十余部,其中《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被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并分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3年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编者按国医大师吕景山指出,”百病皆生于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对于好多现代病的治疗都不要忘了治痰。
文中,吕老公开了多个他治疗”痰“证的对药之方。
本文为吕景山在2015年12月18日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在广东惠州主办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的演讲。
本人已审阅。
什么是”痰“?何为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诸病源侯论》云:“痰者,涎液凝聚”。
一旦产生,即可成为加重病情的因素,又可诱发新的痰病为患,诚如李时珍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故有“百病皆生于痰”、“痰为百病之根”、“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传统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类,分述如下:1、有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从呼吸道分泌出的痰液,以及人体内、外所见的肿块、肿物、瘰疬等可触知的病变。
祛痰剂组方用药探析
调整用药以切合病机’这正是# 伤寒论$ (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的中心原则&
参考文献
作用’故加重石膏用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气候%经 济%生 活% 文 化 等 都 在 改 变’ 现 代 气 候 变 暖% 生 活 富 足’多食肥甘厚味’导致阳盛内热体质多见’一旦受 寒’易呈外寒里热并重之证’故石膏用量偏重& 值得 一提的是’无论是大青龙汤还是麻杏石甘汤’现代医
之& 明/王纶说.( 痰之积聚稠黏’甚不易化’惟用神 配伍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紫苏%生姜等& 解
曲以化之’则积聚稠黏开矣&) 尤以湿痰证宜配伍该 表药多可宣肺’宣肺可通调水道’津液能正常输布’
类药’其他痰证亦可酌情选加& 临证可选用焦神曲% 也有助痰饮的消解&
麦芽%莱菔子%山楂等&
以上只是对祛痰剂选药组方作了些初步探讨’
证等当酌情选用!活血)消食)收敛)滋阴养血)疏肝)泻下)开窍)解表药等(
关键词!祛痰剂"主药"配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痰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可停 均可选用!燥痰证除外"&
滞在脏腑%经络%肌腠%关节等全身各处’ ( 随气升 &!常配伍用药
降’无处不到) & 其形成之后’又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止咳平喘药!肺部痰浊壅盛易致咳喘’故宜配
((((((((((((((((((((((((((((((((((((((((((((((
了仲景的辨证机理’通过两方麻石配比可以看出’麻 家运用原方加减’石膏剂量都普遍偏大& 古今医家
杏石甘汤中石膏的用量较重’而大青龙汤中石膏和 在运用两方时’麻黄与石膏的配比存在很大差异&
《丹溪心法》治疗痰证的组方用药规律
(1GuangdongProvincial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120,China;2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 Beijing100700,China;3ShenzhenHospitalofChineseTraditionalMedical,Shenzhen518000,China)
半夏
79
川芎
甘草
68
黄连
生姜
48
人参
茯苓
46
瓜蒌
陈皮
46
青黛
胆南星
44
枳壳
黄芩
39
滑石
苍术
36
白芍
白术
35
当归
香附
31
黄柏
29
神曲
16
28
防风
14
20
桔梗
14
20
浙贝母
12
19
厚朴
12
17
青皮
11
17
皂角
11
17
栀子
10
17
桃仁
10
17
表 2 161首处方中支持度为 14的药物组合
支持
支持
药物组合
药物组合
朱震亨是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四大医家之一。其 对杂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故后世亦有“杂病宗丹溪” 之说。丹溪论治杂病,多将其病因归结于 “痰”,提 倡“百病兼痰”,其观点为后世痰证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目前临床上一些常见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脂 血症、高血 压 等 常 迁 延 难 愈,而 选 择 从 “痰 ”论 治 作 为 治 疗 的 突 破 点 [17],却 能 收 到 满 意 疗 效。2016年 由广东省中医院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吴
理痰汤治痰特色探讨
理痰汤治痰特色探讨标签:理痰汤;痰之本原;治疗特色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方芡实、清半夏、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主治痰涎为患。
张氏用之“屡次能建奇效”,“即痰证垂危,服之亦可挽救”。
此方组方精妙,尤以芡实的应用独具匠心,现将其治疗思路浅析如下。
1 肾失封藏,痰涎内生自先秦迄金元,中医学对于痰的成因,基本上囿于脾胃、脏腑之气化营运,治则主要是健脾、肃肺、化痰。
到明代,痰病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发展,其显著突破首先是王节斋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在痰病理论发展上独树一帜。
更值得注意的是,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1]张锡纯认为:“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封藏为其生理基础。
若肾失封藏,一方面,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注其气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吸引胃中水饮下行而为小便,出现代谢障碍,痰涎内生。
另一方面,肾与胃通过冲脉相联系,《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冲脉与足阳明会于气街,又与足少阴肾经相并而行。
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上干,胃气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2 重用芡实,治病求本基于以上观点,张锡纯指出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能治痰之标,而不能治痰之本,遂拟“理痰汤”,处方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脂麻(炒,捣)三钱、柏子仁(炒,捣)二钱、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此方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冲胃之逆”,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重用芡实,其味甘涩,性收敛,入脾、肾经,在此方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有两方面:一者如张锡纯所言,“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肾之气化治”,则“痰之本原清”;二者亦可收敛脾气,使其上输水液的功能减弱,减少肺与胸膈等处的痰涎积聚。
何任教授论痰饮
中 图 分 类 号 : 5. R2 5 8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o 5 5 0 ( O 9 O 一2 8 O 1 。 5 9 2 O ) 2O 3 一 2
何任 教授 是 我 国著 名 的 中医理 论 、 床大 家 , 临 以 善用经 方 而 闻名 , 日本 汉 方 医学 家赞 为 当代 “ 究 被 研 《 匮要略 》 金 第一 人 ” 。在六 十年 的行 医过 程 中 , 老 何
“ 病 皆 生 于 痰 ” 论 点 。 现 今 许 多 疑 难 疾 病 , 痰 百 的 从 饮 的角 度 论 治 , 常可 以获 得 较 好 的 效 果 , 哮 喘 、 常 如 肺 气 肿 、 神 病 、 痫 、 脂 血 症 、 娠 呕 吐 、 尼 埃 精 癫 汗 而 外 邪 顿 解 矣 。 此 因 心 一
何 老 总结说 :痰 饮 之作 , 有 外 邪 , “ 虽 但亦 有 元 气 亏乏 , 阴盛 阳衰 而起 , 以致 津 液凝 滞 , 能输 布 , 于 不 留 体 中 。水 之清 者悉 变 为浊 , 积 阴则 为 饮 , 水 饮凝 阳则 为痰 。若 真元 充 足 , 胃强 脾 健 , 饮 食 亦 不 失 其 度 , 则 运行 亦不停 其机 , 自然就 不生痰 饮病 矣 。 ” 夫痰 饮之 为 病 , 随气 流走 , 化 多端 , 古 人 有 变 故
浙 江 中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 ∞9年 3目第 3 3卷 第 2 期
何 任教 授 论 痰 饮
沈 凌 波 徐光 星 ( 导 ) 指
浙 江 中医 药 大 学
杭 州 3 0 5 l0 3
摘 要 : 从 理 法 方 药 方 面 总 结 了 当今 著名 中 医 临床 家何 任 教 授 对 于痰 饮 的认 识 和 治 疗 。 试
论方剂的遣药组方
论方剂的遣药组方张红梅【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3)005【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方剂;遣药组方;辨证【作者】张红梅【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方剂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一首方剂的产生,则体现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中,辨证准确、立法得当至关重要,熟练掌握制方及配伍规律,合理地遣药组方更是制方关键。
因此,遣药组方模式及规律的研究是方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所在,历来为古今医者所重视。
常见的组方模式有针对病因的组方模式、针对关键病理环节的组方模式、针对主症的组方模式、结合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的组方模式等[1],他们揭示了方剂与病、证、症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方剂的药物构成为切入点,从另一侧面探讨了对病/证/症遣药及对药遣药的组方模式。
1 对病/证/症遣药的组方模式中医治疗疾病,既重视辨证论治,也重视辨病与辨证论治。
病常包括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全过程,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若干证的连续,常有一个贯穿疾病始终的基本病机。
所谓对病/证/症遣药,就是针对病或证的主要病机,即病因、病位、邪正关系等进行用药,是遣药组方的关键环节。
主要表现为针对病证属性的定性遣药和针对发病部位的定位遣药。
临床组方时,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且常常同时运用。
1.1 定性遣药的组方模式疾病的寒热虚实属性,以及邪正消长关系,都是定性的范畴。
定性组方的目的就在于以药之偏性纠正病/证之偏性。
正如张元素所云:“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
”或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如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四逆汤,即用大辛大热的附子为主药,温一身之阳气,散周身之寒邪,以回阳救逆。
又如治疗三焦火毒热盛证之黄连解毒汤,则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并用以泻火解毒。
这种遣药模式自古就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组方中占有重要地位。
浅论中医临证遣药组方要则
浅论中医临证遣药组方要则
杜天植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8(20)4
【总页数】2页(P41-42)
【关键词】中医临证;遣药组方;方剂;组成
【作者】杜天植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1
【相关文献】
1.临证与遣药组方点滴体会 [J], 韩锋
2.中医治疗痰证的遣药组方思路 [J], 杨吉祥;贾波
3.脏腑生理特征对临证遣药组方的重要性探析 [J], 黄仕文
4.临证组方遣药之体会 [J], 孙正捷
5.临证如迎战组方如布阵用药如遣兵——解读中医泰斗李玉奇教授肝病临床经验[J], 张会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痰证的遣药组方思路
发表时间:2016-10-12T10:19:05.8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作者:杨吉祥贾波(通讯作者)
[导读] 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瘿瘤等,治疗宜化痰、行气、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配伍软坚散结药,如牡蛎、昆布、海藻、海蛤壳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文章阐明了痰证的形成、特点、分类和组方配伍,针对痰证的组方思路进行了重点论述,并从基本配伍、特殊配伍和随证配伍三个方面对痰证组方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痰证;遣药组方;思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335-02
1.痰证的形成、症候特点及分类
1.1 痰证形成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
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或因内伤七情,或因脏腑功能不足,凡影响水液失调,便可停蓄为痰。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可见水液运行与五脏相涉,若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肝失疏泄、三焦水道不通,任何一脏功能失调,津液运行不利,皆可聚而成痰,并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1.2 痰证症候特点
三焦为津气共行通道,內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
津聚为痰,势必沿三焦随气运行,停于全身各部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外滞体表,可见酸软重痛;(2)结于咽喉,可见梗咽(梅核气);(3)上扰清窍,可见眩晕、癫痫;(4)流注经络,可见麻木、瘰疬、痰核、阴疽;(5)停于胸胁,则胸胁胀满;(6)影响脏腑,阻肺则咳喘多痰,凌心则心悸、失眠、神昏,犯胃则呃恶呃逆。
1.3 痰证分类
痰证的种类较多,就其性质而言,可分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等。
2.痰证的组方思路
2.1 基本配伍
2.1.1配伍祛除痰湿药痰湿既成,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原则,治当消除痰湿:化痰:因痰有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之异,故宜选用针对性化痰药,如湿痰证遣燥湿化痰的半夏、天南星等;热痰证遣清热化痰的贝母、瓜蒌仁、胆南星、竹茹等;燥痰证遣润肺化痰的川北门街、瓜蒌仁等;寒痰证遣温化寒痰的半夏、干姜、白芥子等;风痰证遣息风化痰的天南星、禹白附、竹沥等。
二是配伍芳香化湿药如苍术、厚朴,痰因湿聚,湿困脾失健运。
排痰:排痰之法,分为上排与下排。
上排乃涌吐法,用于有形之痰,痰湿壅盛,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阻塞咽喉、呼吸急迫,痰声如锯等,配伍涌吐痰涎药,如瓜蒂、猪牙皂角、胆矾等。
如治痰滞胸脘而见胸中痞硬之瓜蒂散(《伤寒论》);痰闭机窍而见喉中痰声漉漉,心神暓闷,倒仆不省之救急稀涎散(《圣济总录》)。
下排指从二窍排痰,即配伍淡渗利湿药与泻下通腑药,为痰湿寻外出之路。
2.1.2配伍行气药痰乃津聚而成,然气津相因,气行者津行,气滞则津凝为痰;反之,痰湿即成,每阻滞气机,正如庞安常指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
”治痰证方剂最常配伍行气药,如陈皮,枳壳,枳实等。
2.1.3配伍健脾药痰由湿生,而湿又主要责之于脾,所以在祛痰剂中配伍健脾祛湿药物,以杜绝生痰之源,诚如李中梓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医宗必读》)祛痰方中,较多选用既可健脾,又可祛湿之白术、茯苓。
白术益气健脾兼能燥湿,茯苓淡渗利湿兼可健脾,二药相配,一燥一渗,健脾除湿,相须为用,尤能兼顾痰证的病变特点。
2.1.4配伍消除病因药导致痰证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寒、热、虚、实,据此当配消除病因药物,以图标本同治。
因寒者,配伍温里药。
肺气虚寒,或脾阳不足,或肾阳亏虚,水津不运,津凝成痰之寒痰,配温肺或温中或温肾之干姜、附子、肉桂等,以振奋阳气,祛除寒邪。
因热者,配伍清热药。
热邪煎灼津液或痰热互结之热痰,配清热之黄芩、黄连、栀子、石膏等,以除热痰之源,使热清则痰自消,痰消则火无所附。
因气虚者,配伍补气药。
肺脾气虚,输津布津乏力,津停为痰而成气虚兼痰者,配补气健脾之人参、黄芪、白术等,以助肺脾行津之力。
④因肝风挟痰者,配伍平肝熄风药。
素有痰湿,又患肝风内动,则呈风痰或肝风挟痰证。
痰随风动,风助痰势,宜配平肝熄风之天麻、僵蚕、全蝎等,以定眩止痉。
⑤因食积者,配伍消食药,脾主运化水谷,脾运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积,湿聚为痰,则痰湿与食积互为因果,且痰质黏稠,不易化解,此以小孩与老人多见,宜配消食药如神曲、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以和胃运脾,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胃健运,水谷输布,既协痰消,有无食积之患。
2.2 特殊配伍
2.2.1配伍活血以祛瘀、补血养阴药气血津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治痰必先理气已为众所周知,配伍活血、补血、养阴药则为一般医家忽略。
基于津血相因,临证予于重视:①配伍活血却瘀药:《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盛,饮水积聚而不消散固成痰也”,可见,血行不利是津聚成痰的原因之一。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痰阻气滞,气滞则血瘀,瘀血停着,又使津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互结证。
故治痰宜活血,选用桃仁、赤芍、当归、丹参等活血药组方。
②配伍补血养阴药:痰湿为患,补血养阴之品宜慎用,因其甘能助湿之故而。
然痰由津化,津血同源,痰湿既成,则津血相对不足;痰湿为患,又兼阴血不足,其痰胶着难咳。
此外,祛痰药又多为温燥之品,易耗伤津血,故配伍补血养阴之当归、熟地、知母、麦冬等药,既可兼顾阴血之不足,又可稀释痰液有助痰的排出,尚防化痰等温燥伤正。
2.2.2配伍疏通经络药痰随气运行,每流注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痰性粘滞,性属阴邪,加之今人嗜食肥甘,闲逸少动,故临证缠绵难治,病程较长,易于久病入络,治疗酌疏通经络之白芥子、络石藤、僵蚕、水蛭、虻虫等,使经脉通畅,气血津液流行而无滞涩之虞。
2.2.3配伍宣降肺气,疏达肝气药①配伍宣肺药:人体气机运动与肺、肝密切相关。
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并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肺失宣肃,津液输布与排泄障碍,则水液停聚成痰,故治痰之剂宜配伍宣降肺气之品。
由于“肺为贮痰之器”,临证每多见咳喘痰多,宣降肺气多能化痰止咳平喘,因而祛痰之方多配麻黄、杏仁、桔梗、苏子等,方如贝母瓜蒌散中配伍桔梗、三子养亲汤中配伍苏子
等。
②配伍疏肝药:肝主疏泄,调畅津液。
肝郁不疏,气机不畅,津行不利则生痰,如赵献可曰:七情内伤,郁而成痰”;肝木克伐脾土,脾不运湿亦可生痰。
故治痰证可配伍柴胡、郁金、香附等疏肝理气药。
2.2.4配伍收敛药咳嗽痰多,慎用收敛之品,以防闭门留寇,已成共识。
但咳痰喘息日久,易耗伤肺气;且化痰燥湿药物多系亦辛温苦燥之品,也可耗气伤津,故治痰证中可稍咗收敛药,如乌梅、五味子、白果等。
2.3 随证配伍
痰湿为病,随气升降,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胸膈肠胃、经络四肢无触不到,既易兼邪致病,又滞留于脏腑、经络、筋骨、窍道等致病,故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百病皆为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临证处方,还当随证应变。
圆机合法。
痰证的兼夹证颇多,仅举几点示例:
(1)配伍解表药:表邪未尽,痰湿滞肺,或素为痰湿之体,外感六淫,可配伍解表药,如麻黄、荆芥、紫苏、生姜等。
(2)配伍安神药:痰扰心神,导致失眠、健忘、心悸等,当配伍安神定志药,如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3)配伍开窍药:痰闭阻心窍,可致神志不清之癫狂昏迷、痴呆等,如《景岳全书》谓:“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
”治痰证之方酌配苏合香、石菖蒲等开窍药,既开窍启闭以醒神,又芳香化湿以祛痰。
(4)配伍软坚散结药:《丹溪心法》指出:“凡人身中有结块硬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
宜随处用药消之”。
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瘿瘤等,治疗宜化痰、行气、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配伍软坚散结药,如牡蛎、昆布、海藻、海蛤壳等。
【参考文献】
[1]柳亚平,潘桂娟.《诸病源候论》痰病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896-897.
[2]昊汝彪.“怪病”何祗独治痰-现代怪病从肝论治概况[J].中医药学报,1980.5:30-32.
[3]贾丽荣,许佳琳等.百病皆因痰作祟[J].中国保健营养,2012,8(下):2530.
[4]钟洪.虫类中药治疗痰证心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29-30.
[5]韩永刚.论痰瘀同源同病J.中医杂志,2008,49(5):477
[6]李飞,柴瑞霁等.祛痰方剂配伍方法的探讨J.1989,5(1):49-50.
[7]蒋玉珍.祛痰剂的配伍与选药[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1):1-2.
[8]李美珍.祛痰剂组方用药探析[J].江西中医药,2010,41(8):22-23.
[9]左志琴,沈志华.试述半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河南中医,2008,28(8):88-90.
[10]曾常春,周俊亮.痰证理论的形成及其研究特点[J].中医研究,2003,16(6):4-5.
[11]鞠宝赵.痰证论治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4(2):51-53.
[12]柳蕙心.无形之痰的生成与气水关系探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增刊):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