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人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2.1吃穿用哪里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吃穿用哪里来》2-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吃穿用哪里来》2-人教新课标
三、水稻的生产过程
<1>让学生观看课本64-65页的图画,辅助使用多媒体影音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水稻生产的复杂过程和漫长周期,使他们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某一种农作物,通过走访农民,画出其生产流程图,并小组间交流,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向大家汇报。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的可取之处:
现代农业的改进之处: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课
布置作业:
让学生畅想如何发展、改进现代农业,激发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美好愿望。
教学反思与后记:必须手写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板书:农、牧、渔、林 都属 农业生产
让学生观看课本62-63页的图画,辅助使用多媒体影音资料(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小麦生产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各地区,人们生产的农产品的种类会有所不同。
<2>提前让学生回家问爸爸妈妈,在餐桌上都有哪些农产品,并记录下来吗,并记录下这些农产品中哪些是外地的,哪些是本地的。
课题
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
授课时间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和探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调查了解工人和农民如何进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 本地区某一的具体的工农业产品的来历,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体会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通过了解生产的发展,产品、生产工具的变化,感受生产与人们的需求关系。
教学重点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吃穿用哪里来》是山东教育《道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生产与生活》第一个第一的内容。

编者的用意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咱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能大体领会各类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明白咱们天天用到的物品都来自工农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为咱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大体的物质条件,与咱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生活用品不单单只和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有关,而有些用品的“老家”,可追溯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进程。

教学设计:一:歌谣导入,揭露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谣,同窗们想听吗?大饼哪里来?面粉做出来。

面粉哪里来?小麦磨出来。

小麦哪里来?农人伯伯种出来。

师:咱们看这首歌谣里都出现了哪些物品?是怎么说这些物品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引导说出“哪里来”。

师: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身旁与咱们关系密切的吃、穿、用都从哪里来!二、解释课题:《吃穿用哪里来》并板书(设计用意:创设情境、揭露课题,通过歌谣引诞生活中的物品从哪里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三、出示学习目标(一)学习“追根求源”,想一想不同的产品,它们的老家一样吗?(二)学习“到农村去看看”明白有哪些农产品?其中水稻的生产进程是如何的呢?(三)学习“到工厂去看看”中的工业品的生产流程是什么?四、在小组长的率领下,各小组进行“三学”五、展示A、追根溯源(一)、生活物品分类一、生:咱们天天的生活需要各类各样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下面就请同窗们打开书26页,按照书上的提示想一想,咱们在吃穿住行和学习方面都用到了哪些物品?学生小组讨论。

小学人教版品德四年级下册 2.1【教学设计】《吃穿用哪里来》(人教)

小学人教版品德四年级下册 2.1【教学设计】《吃穿用哪里来》(人教)

《吃穿用哪里来》【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调查: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人们的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重点】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一、课前调查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二、课堂学习(一)追根寻源──日常用品找“老家”1.通过童谣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提示:(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2)学习需要……(3)出行需要……在书上列出所需用品2.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列出用品的名称。

3.请学生给生活、学习需要的物品分分类,帮它们找找“老家”。

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列出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分类,说理由(二)到农村去看看──不同的农产品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增加一幅林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营林)都是农业生产。

(教师可以补充讲讲副业)通过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书上相应图片旁写下:农业、牧业、渔业、林业。

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

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学生根据老师给的童谣形象的说出大米的根源)
师:同学们,真能干!弄清了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大米来之不易,所以大家要懂得珍惜。
2、下面我就请出我的第二个朋友。(出示铅笔)
我这个朋友大家认识吗?那下面就请你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交流
3、看着前两个朋友的问题很快解决了,我的第三个朋友非常着急啊,(出示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谣:
大饼哪里来?面粉做出来。
面粉哪里来?小麦磨出来。
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师:我们看这首歌谣里都出现了哪些物品?是怎么说这些物品的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引导说出“哪里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身边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吃、穿、用都从哪里来!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二)给物品找“老家”
师:今天老师能来这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真的很高兴。我遇到了一群聪明、可爱、能干的小朋友。再来之前呀,有几个朋友非要和我一起来,因为他们有很急的事情要请教大家。那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想请大家告诉他们。大家欢迎他们吗?(生答)
1、下面我就请出我的第一个朋友。(出示大米图片)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这珍珠般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1、让学生观看课本66-67页的图画,让学生总结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并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在工作方式上的重大变革,使同学们感受到现代农业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板书:
传统农业:基本特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手工工具,使用农家肥料,进行精耕细作。
学生依次说吃、穿、用等物品。
2、师:我们可以根据物品来源不同,把这些物品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板书:农产品、工业品)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吃穿用哪里来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吃穿用哪里来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第一个主题《吃穿用哪里来》第一课时的内容。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工农业产品了解它们的分类,知道劳动人民付出的汗水和智慧,知道我们身边的农业,懂得这些产品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

教材《吃穿用哪里来》围绕“从哪里来”展开,找生活用品的“老家”,知道身边的农产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这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感知生产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情感。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体验,切身体会生产劳动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思想感情。

2.行为与习惯: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惜劳动产品,节约粮食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收集,课中交流,初步了解本地农产品的分类,及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重视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我设计了的思路是:1.采用活动化教学。

让学生在讨论中、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通过活动化教学力求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方式。

2.在活动化教学中,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标性。

并设计了活动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①教师准备:投影片,相关资料②学生准备:(1)课前问问家里人,我们餐桌上的农产品有哪些?身边的几种农产品。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儿童乐学、愿学、好学情绪,本节课安排三次活动,其活动是:(一)生活用品找“老家”。

品社《吃穿用哪里来》教案

品社《吃穿用哪里来》教案

品社《吃穿用哪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吃穿用物品的来源。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劳动的价值。

2.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纸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食物。

2.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穿的衣服、用的物品的来源。

2.学生阅读后,分享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家里的生活用品是怎么来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劳动成果,感恩劳动者。

3.学生讨论后,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小劳动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书包等。

3.完成任务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珍惜劳动成果”的作文。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了解吃穿用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关爱他人。

1.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让学生易于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建议 吃穿用哪里来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建议 吃穿用哪里来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建议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主题一《吃穿用哪里来》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通过研究本地区某一具体的工农业产品的来历,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本课的教学可组织以下活动:活动一“生活用品找‘老家’”。

学生展示自己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些代表性物品,可以是实物、图片,也可以记下物品的名称,说说这些物品是来自农村还是工厂。

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来自农村的放在农产品中,来自工厂的放在工业品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农产品、工业品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特征,让学生感知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农业生产密不可分。

活动二“到农村去看看”。

问问爸爸妈妈,家中餐桌上的农产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然后选一种家乡的农作物,去调查研究他的生长过程及农民需要付出的劳动。

到田间去访问农民伯伯、或到农产品市场去问问销售农产品的人,家乡的这一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农民进行了哪些管理过程?参观学校附近的农村或农业科技园区,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一下农业生产劳动。

活动三“我所认识的农业生产”。

请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农产品来说说它的生产过程。

教师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两种生产方式的不同点,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现代农业的气息。

活动四“到工厂去看看”。

问问爸爸妈妈家乡有哪些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家乡的工业特色产品是什么?到附近的工厂参观,问问工人叔叔,他们厂的产品是什么?有哪些生产工序?为什么一个人只负责一道生产工序?他们根据什么来研发新产品?活动五“我所认识的工业生产”。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工业生产的情况,说一说工人采取流水作业方式进行生产的具体情况。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们为什么要分工,工人们是怎样进行分工和合作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案2新人教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案2新人教

《吃穿用从哪里来》教案【课前准备】1、课件;表格1、2;打印的板书;2、毛衣、一种水果【教案说明】红色字体表示出示课件;蓝色字表示板书【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早晨起来到现在,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吃”“穿”“用”)。

是啊,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用到了好多物品,如:衣服、毛巾、牙膏、食品等等,那你们知道这些吃穿用的生活用品都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咱们一起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哪里来”)请看大屏幕。

(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图片)二、生活用品排排队1、这些生活用品大家非常熟悉。

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回忆一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都用到了哪些物品,然后给这些物品排排队,把名称写在表格里。

(出示表格1)时间3分钟。

开始——(放音乐)2、小组交流交流列出的用品。

3、全班展示。

(请三个小组派代表)4、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列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数也数不清。

看来,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咱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三、追根溯源寻“老家”。

1、(过渡)今天,有几个老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遇到了共同的难题,就是: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出示表格2)2、看来大家很欢迎我的朋友,下面我就请出我的第一个朋友。

(出示铅笔)我这个朋友大家认识吗?那下面就请你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生1:铅笔是从商店里来的。

(相机点击课件“商店”)生2:铅笔是从铅笔厂来的。

(相机点击课件出示“工厂”)生3:铅笔是由木材和石墨加工成的。

(点击课件“木材和石墨”)请生3讲讲理由。

师:噢,原来我的朋友的老家是木材和石墨呀,你懂得真多,真了不起。

【师小结】原来,(出示概念——点“铅笔”的图片)铅笔来自工厂,是工厂通过对原材料——石墨和木材——加工而成,它直接与工业生产有关,是——工业品。

(板书“工业品”)你帮我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很高兴。

3、我们再请出我的第二个朋友吧。

(出示西红柿)大家能不能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生答(来自农村、农民种植出来的)(相机点击“农村”)【师小结】(出示概念——点击“西红柿”的图片)像西红柿这样,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业品。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

吃穿用哪里来《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安排两课时总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本地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5、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我们每天用到的物品都来自工农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

难点:感知生产过程,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背古诗师:同学们,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大家背一背《悯农》这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揭示课题师:这首诗告诉我们米饭是怎样来的?(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穿的、用的又是怎样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吃穿用哪里来?(板书课题)二、认识生活用品,追根寻源。

1、写一写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需要穿衣、吃饭,还需要使用各种生活用品。

请把你认识的物品根据提示写在书本26页。

2、说一说写完后汇报交流。

3、生活用品分类师:看来,我们生活需要的物品真是数也数不清。

那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准备的一些物品请同学们说说它们是从哪里来的?(1)各小组选一样东西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2)找朋友游戏师:弄清了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现在我们来玩个找朋友游戏。

手上的物品认为是相同地方来的朋友站在一起。

老师采访学生这样站的理由。

师板书:农产品:饲养、种植、捕捞工业品:加工而成。

(3)把列出来的物品进行分类。

思考:农产品有什么特征?工业品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小结板书:由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师:我们需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吃穿用哪里来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吃穿用哪里来人教新课标

1、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课前准备:课件
课堂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情境
暖身
(5—10分)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一些物
品。

然后让学生分类。

老师进行肯定
学生小组为单位对物品进
行分类,并抽代表说理由。

组与组交流
二、
合作
探究
(约20分
钟)
任务一
1、依次出示图片,增加一幅
林业的图片。

2、出示关于种植业的一些图
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农业
(种植业)、牧业(养殖业)、
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
营林)都是农业生产。

二、合作探究(约20分钟)任务二
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试着
学生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
业的不同
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小组合组交流
小组抽代表汇报
其他组有不同意可以补充
三、分享评价(10—15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为
什么要分工?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工厂要
采取些什么措施?
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
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
组与组互评
生与生互评
四、课后任务调查家乡有哪些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家乡的工业特色产品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2019-2020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吃穿用哪里来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吃穿用哪里来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吃穿用哪里来 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材分析〈〈吃穿用哪里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一个主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二、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适令性的真实感受。

3.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三、设计思路〈〈吃穿用哪里来〉〉这课教学安排三课时完成,本节课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设计安排如下: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分别请三位学生扮演吃穿用的“角色”,通过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接着,我紧紧围绕〈〈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吃穿用各种物品的名称,并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同时加以分类(农产品和工业品),再给生活用品找“老家”。

根据学生初步感知吃穿用物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吃穿用的来源。

教学采用看、读、说、找、写、编等多种形式,加深对吃穿用物品来之不易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

最后,让学生欣赏“粒粒皆辛苦”的动漫,使本课的教学主题加以升华,提高教学的效果。

整节课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效果。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使学生真正了解吃穿用哪里来,达到本课教学之目的。

整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观察、认识吃穿用来之不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
1.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流程(课前准备)
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第二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