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与荣格心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20621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E BA030412)

作者简介:赵冬梅(1975—),女,博士,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申荷永(1959—),男,博士,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月第1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an .,2007No .1

解释学与荣格心理分析

赵冬梅,申荷永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方都受到了实在论的困扰,而解释学的方法却克服了这个困难。

如荣格虽不是一个实在论者,但他仍不能超越他那个时代世界观的影响,认为自己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不依赖人类解释过程的实体。因此,分析心理学一直未能摆脱实在论本身的问题,而这些又恰恰制约了分析心理学临床应用。解释学从分析心理学获得启发,如果分析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若干要素的相融合,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性别、神话和欲望的实质。同时通过对深度心理学的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大幅度地推进我们关于人的成长和人类解释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分析;解释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08(2007)0120099204

一、解释学的基本假设

解释学(Her meneutics )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

是当今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作为与实证主义哲学对立的思潮,经狄尔泰引入心理学后,对西方心理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西方心理学寻求独立的科学地位的过程中,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方法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西方心理学的百年发展史,特别是自精神分析学创立之后,解释学方法论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也被称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第三势力”。哲学解释学经过伽达默尔(H.G .Gada mer )和利科(P .R icoeur )的进一步发展,由古典解释学发展为现代解释学,特别是利科将其与现象学、结构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融合了起来,使之与现象学一起构成与实证

主义方法论的对立[1]80286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在古希腊是指阿波罗神庙中对神谕的解释,在中世纪则是用以对圣经或古典文献进行诠释或注释的具体方法。18世纪上半叶,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其转变成

研究统一的、一般性的理解问题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另一位哲学家狄尔泰将解释学推广到历史领域,认为,解释的对象不只是典籍文献,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实际生活和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生命解释学。古典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的转变始于海德格尔(M.Heidegger ),他认为解释学应研究“只有通过理

解才存在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2]

但是伽达默尔和利科对此加以纠正,认为解释学不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本体论,同时也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因为理解问题是一切知识领域的共同问题。因而现代解释学是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统一体。

解释学的基本假设是:1.“文本”(Text )的理解问题[3]

。“文本”是指人类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所

形成的语义形式,如一首诗、一个梦、一次对话、一本书等等。它是有内在结构的整体,不能分解为构成它的元素。2.解释学达到的是对意义的理解,意义的理解遵循整体性原则。狄尔泰的古典解释学强调理解生命的意义,即理解生命各部分对于生命整体的关系。现代解释学则强调理解“文本”的意义,并认为构成“文本”的个别符号的意义只有在“文本”

99—

这一整体中才能被确定。3.理解或解释的媒介是人的语言或言语。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理解世界,理解存在。而语言本身就是存在的一部分,因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解释学的研究对象、手段和目的来看,哲学解释学本身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哲学。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它趋向于人的价值和对意义的整体把握,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情感、动机和人格等问题,奉行非理性主义的路线,因此,它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主要影响了人文科学倾向的心理学。

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是一种精神科学(即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他区分了“说明心理学”和“理解心理学”[4]。他认为以自然科学为首的说明心理学,以系列的假说为前提,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而得出一定的因果推论[5]1082114。他认为说明心理学无法产生心理现象的客观知识,不能作为认识论和精神科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是一种方法与内容相协调的“理解心理学”,作为认识论和精神科学的基础,研究知、情、意统一的鲜活的心理生命,它的研究任务是能够完整地分析、描述心理生命,而这种分析和描述又必须有最高程度的确定性。而它遵循的是整体性原则,即在分析、解释意识事实时,必须有意识地参照心理生命的整体以及在这一整体中发现的关联。这一原则是针对理性主义者尤其是说明心理学家分析意识事实的方法所提出的。狄尔泰的“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理生命”[6]。实际上宣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对立。

二、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学基础

“人格”(pers onality)是所有心理分析理论的核心问题所在。荣格用“内倾2外倾”(I ntr overted2extra2 verted)的心理态度,以及“思维2情感2直觉2感知”(Thinking2Feeling2I ntuiti on2Sensati on)的心理功能呈现了他对于人格的理解,提出了其完整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建立在他关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意象等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构与发展。于是,三个相关概念“人格面具”(pers ona),“阴影”(shadow)和“自性”成为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重点[7]。

从荣格所用的方法和基本理论观点来看,具有明显的解释学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解释学的目的是阐明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意义,但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进行解释或阐释。这与荣格重视梦及其象征意义,致力于挖掘原型与象征的无意识内容是一致的。荣格对于其理论中的诸多原型意象,如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等都是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的。(2)在荣格的理论中,治疗师要能够从病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问题,并且最终达到病人自身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其“自性化”(individuati on),同时也获得治愈的目的。在其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分析梦、症状等,又要分析被分析者的心理,通过移情等方式体验和理解。(3)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遵循意义的整体性原则。在心理分析上,治疗的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是达到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通过无意识分析意识层面的问题,通过意识层面的现象洞察无意识的本质,而荣格的自性化概念表达的是“个人最后发展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整合性,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心理分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达到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自性与人格的整合,分析者与被分析者都能够体验到自性与人格的完整性,自然就会有治愈与发展,有感应和转化的出现。

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精神分析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因而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在其学说中也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当他从行为的物质原因转向对行为的意义的解释时,已经不知不觉地受到弥漫在当时欧洲文化氛围中的解释学方法论的影响。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受康德和尼采哲学的影响较深,他的理论让人感到深奥博大的同时也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神秘主义,甚至不可知论的感觉。这常常使读者在阅读荣格著作时深感困惑,当你对解释学的理解不断加深后,就会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理解荣格心理学思想的钥匙。解释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荣格认为,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不是用来对生机勃勃的精神实行“理性”专制的工具,精神现象不可能完全被理智所把握。人文科学如同语言学一样,也具有隐喻、象征或神话的性质。实际上,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创立,正是由于与弗洛伊德的冲突与分歧,尤其是在理性主义的作用这一根本问题上的不同理解。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虽然对于理性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破坏了理性主义的基础,然而弗洛伊德本人却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被人们称为“理性主义的最后一位伟大代表”。[8]74

三、抛弃实在论的荣格分析心理学

实在论者往往假定,某些心理状态或经验告诉我们事物的真实情形,而不必依赖人类的解释活动[9]。实在论者拒绝解释学的立场,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解释是知识的基础,任何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论,并且所有的理论将同样具有价值;这将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