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临床规范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胃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胃癌的早期症状常常被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所以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识别异形胃炎、酒精和烟草使用史、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家族史等因素,并通过活检确定胃癌的早期病变。
二、胃癌分期和分类根据国际TNM分类系统,胃癌的分期依据肿瘤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早期胃癌为T1期,分期较低,而晚期胃癌往往达到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期较高。
对于分期较低的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而对于分期较高的晚期胃癌,常常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
三、胃癌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手术中清除肿瘤并保留足够健康组织。
手术后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疗和化疗,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放疗或化疗)以及中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四、胃癌的术后管理和随访胃癌手术后的术后管理和随访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术后管理包括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以及康复治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患者在术后应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和临床检查,以及探查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病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胃癌的术后并发症与处理胃癌手术可能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营养不良等。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严密的术后并发症监测和专业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六、胃癌的支持治疗与围手术期管理胃癌治疗不仅包括手术和综合治疗,还需要支持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综合应用。
腹水引流、外周静脉营养支持、贫血纠正等支持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康复。
胃癌诊疗规范
胃癌诊疗规范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统计数字表明,胃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占第一或第二位,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胃癌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如芬兰的胃癌死亡率自1950年至1979年下降了73.4%,美国下降了66.7%,日本下降了20%。
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差异。
发病的因素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遗传易感性等相关。
【临床表现】1.早期胃癌往往无特异性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饱胀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等,这些症状常常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部的疾病的症状无明显的差异,往往不易引起患者及医生的注意而误诊,病情进展则会使得上述症状加重,且易引起呕血、黑便及转移病灶的症状。
2.早期胃癌往往无明显的体征,上腹部的深压痛有时是唯一的值得注意的体征。
而在晚期则出现上腹部肿物、脐部肿物、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幽门部肿物引起梗阻,可有相映的体征。
【诊断要点】1.X线检查:X线检查仍然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上消化道钡餐只能发现一些胃原发灶较大的病人,或病灶不大而浸润至十二指肠、食管部位的患者。
而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其价值很小。
胃双重对比造影法诊断率高。
2.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进行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而最终确诊。
3.B超检查:可以判定胃癌的转移状况,包括肝、胰腺、胆道、腹腔淋巴结有否转移。
4.CT或MRI检查:CT或MRI仍然是发现肝、肺、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手段,尤其是当B超检查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时,更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胃液分析,肝肾功能检查,CEA,CAl9-9,AFP 等。
对于胃癌患者,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有贫血。
6.其他检查:如果出现远处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以进行淋巴结活检或穿刺细胞学检查,最新的检查手段如PET,对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均有帮助,结合免疫组化、单克隆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对于胃癌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 2018 年版)一、概述胃癌( Gastric Carcinoma )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 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 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 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 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 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 Krukenberg 瘤的可能。
胃癌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胃癌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诊断标准】
1.左上腹痛,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2.食欲减退,消瘦。
3.黑便,便潜血阳性。
4.晚期可有腹部包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5.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表面不光滑,边缘清晰的充盈缺损,周围胃粘膜紊乱。
6.胃镜可证实胃内肿物存在,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治疗原则】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术式:
(1)胃癌根治术
①胃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5cm;
②淋巴结清扫范围:D
0~D
4
术式要求淋巴结清扫术式超出转移淋巴结一站以上,即D﹥N。
(2)胃癌姑息性切除术:适于胃癌肿块较大,侵犯周围脏器,无法完整切除者,及有肝或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3)短路手术:肿物巨大,侵犯广泛,无法切除,或病人状态极差,无法承受切除手术者,行胃空肠吻合术。
2.化学治疗
(1)手术后早期开始全身化疗(术后14天内)。
(2)化疗方案:以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如FAM等。
医院胃癌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胃癌诊疗指南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胃癌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病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胃的癌前期病变等。
2.症状:(1)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发热、水肿等;(2)癌肿溃烂所致腹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3)胃充盈不良或排空障碍引起的腹部饱胀、厌食、呕吐等;(4)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转移引起的相应表现。
【物理检查】1.早期胃癌可无任何体征。
2.中晚期癌可有上腹压痛及肿块。
3.晚期或转移所产生的体征,如肝肿大、黄疸、腹水、左锁骨上与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前列腺或卵巢肿大、恶液质等。
部分病人可有伴癌综合征表现。
【辅助检查】1.胃肠X线检查: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分为浅表型和凹陷型;中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分为蕈伞型、溃疡型和浸润型。
2.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检:(1)早期胃癌胃镜所见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又分为隆起表浅型、平坦表浅型、凹陷表浅型)和凹陷型,各型亦可合并存在而形成混合型;中晚期胃癌分为隆起型和凹陷型。
(2)胃镜检查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及刷取细胞作病理检查,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3)超声胃镜检查可显示癌肿浸润深度层次及邻近转移。
3.胃液检查:胃液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
胃液分析对诊断意义不大。
4.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I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胃镜及活检。
2.胃癌须与胃溃疡,胃内单纯性息肉、良性肿瘤、肉瘤、慢性胃炎相鉴别。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
切除包括根治、姑息性切除,晚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可行分流手术解除梗阻。
2.化学疗法:主要用于胃癌术前、术中、术后和晚期胃癌或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1 范围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多种因素会影响胃癌的发生。
目前所知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亚硝基化合物;③高亚硝酸盐的摄入;④二羰基化合物;⑤真菌;⑥遗传性。
5.2 高危人群5.2.1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
5.3.2 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5.3.3 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
5.3.4 吸烟:吸烟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
5.3.5 治疗:接受过胃部手术。
5.3.6 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
5.3.7 家族肿瘤疾病史:包括家族胃癌史,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
5.3.8 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
5.3.9 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患胃癌风险更高。
5.3.10 经济状况: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5.3 症状5.3.1 发病时间发病到就诊时间,在3个月之内占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占70%,在2年以上占20%。
5.3.2 主要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
癌症早期几乎不会有症状,以消瘦为最多,其次为胃区疼痛、食欲不振、呕吐等。
初诊时患者多已属晚期。
早期胃癌的首发症状,可为上腹不适(包括上腹痛,多偶发),或饱食后剑突下胀满、烧灼或轻度痉挛性痛,可自行缓解;或食欲减退,稍食即饱。
胃癌的CT诊断基本要素
华西放射
第二部分
胃癌的CT诊断内容
华西放射
பைடு நூலகம் 扫描技术
• 口服500-800mL 清水 • 选择肌注 20mg 654-2 解痉 • 静脉推注造影剂 ( 2-3ml/s ) • MPR 重建:重建图象优于轴位图象 (准确率 93% > 82%)
华西放射
T 分期
判断肿瘤局部向外侵犯程度
华西放射
T1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M 分期
判断远处脏器转移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第三部分
胃癌CT检查的基本原则
• 清水充盈:评价胃壁 • 多维重建:查找淋巴结 • 全腹扫描:排除转移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幽门下淋巴结 (箭示), 13mm×11mm 大小,GRGCS 为第6组
华西放射
腹腔干淋巴结 (箭示), 14mm×12mm 大小,GRGCS 为第9组
华西放射
脾门淋巴结 (箭示), 11mm×10mm 大小,GRGCS 为第10组
华西放射
肠系膜血管旁 淋巴结多枚 (箭 示),直径3mm 至12mm, GRGCS为第14 组
胃壁厚度≥6mm 低密度的黏膜下层保持完整
华西放射
CT - T1
华西放射
T2
胃壁增厚 低密度带中断 外轮廓光滑,周围脂肪层清晰 条索影少于1/3
华西放射
CT - T2
华西放射
T3
胃壁增厚,结节或不规则突起 胃周脂肪浸润 网格样的条索影
华西放射
CT - T3
华西放射
T4
胃周脂肪层消失 毗邻脏器结构侵犯
胃癌 CT
伍兵
胃癌 诊疗标准
胃癌诊疗标准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胃癌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体重减轻等症状。
2.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癌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同时可以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3.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了解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了解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有贫血以及是否有淋巴细胞减少等情况。
二、分期标准胃癌的分期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具体如下:1.T0:无原发肿瘤证据。
2.Tis:原位癌(包括上皮内癌及黏膜内癌)。
3.T1: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含黏膜肌层)。
4.T2:肿瘤浸润至肌层。
5.T3:肿瘤浸润至浆膜下层(含浆膜层)。
6.T4:肿瘤穿透浆膜(含腹膜或邻近结构)。
7.N0:无淋巴结转移。
8.N1:区域淋巴结转移。
9.N2:隔淋巴结转移。
10.N3:远处淋巴结转移。
11.M0:无远处转移。
12.M1: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分期,可以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胃癌则是指肿瘤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三、治疗标准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
手术切除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2.放疗:放疗是利用辐射能量杀死癌细胞的方法,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减轻疼痛和控制肿瘤生长。
3.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在手术前、手术后或不能手术时使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可以针对性地杀死癌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四、预后评估标准胃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等。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前言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5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胃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3》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具体如下。
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1 .指标代码:GC-O1-O1o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E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W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X1O0%。
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门nternationa1CancerContro1,U1Ce)/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临床规范
1.病历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无错别字、简化字,无随意涂改,需修改内容用“ABC”方式删去,其中书写手术记录不能有涂改。
‐病历封面所有项目填写完整准确。
需要详细准确补充记录①患者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及②患者联系人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备随访联系使用。
‐表格病历无空缺,病历续页无空行,住院号、姓名、编页填写完整。
‐主诉、现病史(阳性症状、有意义的阴性症状、诊治经过)、既往史(既往重要疾病、腹部外伤或手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婚姻史等必须填写完整。
‐现病史中一般情况:如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等必须另提行书写。
‐体格检查中所有空格填写完整,专科情况包括全身有关情况和局部情况,腹部体征按视触叩听顺序书写,消化道肿瘤患者应有直肠肛门指检结果。
专科查体内容:贫血消瘦征,肠梗阻征,腹水征,肿块征,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梗阻出血穿孔感染征。
‐实验室检查不能写暂缺,必须填写。
‐病历摘要包括主诉、现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的摘要。
‐诊断包括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待诊或诊断不明应有修正诊断。
‐记录者与审阅者须签署全名,易辨认。
‐病历必须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或转科3天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每3日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急诊病历入院后应有住院总或二线医师查房记录。
每月均应记录一次阶段小结。
会诊、交接班、转科、大查房应有记录。
手术病例必须有术前小结,术后记录,术后第1、2、3天均应有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每日均应有病程记录,病程记录应有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病情发展变化,重要的化验结果和特殊检查报告的记录分析,重要治疗的名称、方法、疗效,重要医嘱的修改及理由,修改诊断及其理由,与家属谈话应有记录,出院当天应有记录。
‐手术核准书、手术同意书等填写完整,急诊手术可无手术核准书。
‐手术记录应有主刀签字。
‐化疗、置胃管尿管、床旁缝合、中心静脉插管等有创性操作均应签署同意书。
中国版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标准〔2021年版〕一、概述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缺乏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为进一步标准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展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病症,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病症,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病症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那么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病症。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展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病症,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病症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病症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以下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 瘤的可能。
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引
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1 范围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地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4 诊治流程图1 胃癌诊断与治疗流程5 诊断依据5.1 病因学胃癌的病因迄今未阐明,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会影响,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目前所知主要可能存在与下列因素关联的可能性: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亚硝基化合物③高盐硝酸盐的摄入④二羰基化合物⑤真菌⑥遗传性5.2 高危因素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吸烟:吸烟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接受过胃部手术: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的胃癌风险更高.经济状况: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5.3症状5.3.1发病时间:发病到就诊时间,10%在3个月之内,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20%在2年以上。
5.3.2主要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
癌症早期几乎不会有症状,以消瘦为最多,次为胃区疼痛,食欲不振,呕吐等。
初诊时患者多已属晚期。
早期胃癌的首发症状,可为上腹不适(包括上腹痛,多偶发),或饱食后心窝部胀满,烧灼或轻度痉挛性痛,可自行缓解;或为食欲减退,稍食即饱。
癌发生于贲门者有进食时噎感,位于幽门部者食后有饱胀痛,偶因癌破溃出血而有呕血或柏油便,或因胃酸低,胃排空快而腹泻,或患者原有长期消化不良病史,致发生胃癌时虽亦出现某些症状,但易被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V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临床规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2010 V11. 病历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无错别字、简化字,无随意涂改,需修改内容用“ABC”方式删去,其中书写手术记录不能有涂改。
‐病历封面所有项目填写完整准确。
需要详细准确补充记录①患者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及②患者联系人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备随访联系使用。
‐表格病历无空缺,病历续页无空行,住院号、姓名、编页填写完整。
‐主诉、现病史(阳性症状、有意义的阴性症状、诊治经过)、既往史(既往重要疾病、腹部外伤或手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婚姻史等必须填写完整。
‐现病史中一般情况:如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等必须另提行书写。
‐体格检查中所有空格填写完整,专科情况包括全身有关情况和局部情况,腹部体征按视触叩听顺序书写,消化道肿瘤患者应有直肠肛门指检结果。
专科查体内容:贫血消瘦征,肠梗阻征,腹水征,肿块征,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梗阻出血穿孔感染征。
‐实验室检查不能写暂缺,必须填写。
‐病历摘要包括主诉、现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的摘要。
‐诊断包括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待诊或诊断不明应有修正诊断。
‐记录者与审阅者须签署全名,易辨认。
‐病历必须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或转科3天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每3日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急诊病历入院后应有住院总或二线医师查房记录。
每月均应记录一次阶段小结。
会诊、交接班、转科、大查房应有记录。
手术病例必须有术前小结,术后记录,术后第1、2、3天均应有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每日均应有病程记录,病程记录应有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病情发展变化,重要的化验结果和特殊检查报告的记录分析,重要治疗的名称、方法、疗效,重要医嘱的修改及理由,修改诊断及其理由,与家属谈话应有记录,出院当天应有记录。
‐手术核准书、手术同意书等填写完整,急诊手术可无手术核准书。
‐手术记录应有主刀签字。
‐化疗、置胃管尿管、床旁缝合、中心静脉插管等有创性操作均应签署同意书。
‐特殊检查申请单上应注明申请目的,尤其是检查重点问题。
‐填写胃癌登记表。
‐转区书写转区记录。
‐死亡病例应征求家属意见,是否行尸检并签字。
‐出院时间、出院诊断应一致。
出院记录详细记录术中阳性发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出院诊断包括肿瘤位置、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 分期。
‐出院医嘱必须包括:‐建议术后1月复诊,术后4‐8周内开始辅助化疗;‐建议于普外科门诊长期随访:第1年每4月一次,第2‐3年每6月一次,以后每年1 次;‐术后饮食注意少食多餐,调整饮食规律,若为贲门胃底肿瘤行近端胃大部切除者,嘱术后3周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如馒头、干饭);‐若住院期间未拆线者,嘱术后10‐14天拆线;‐若有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建议于相关科室门诊就诊。
2. 术前评估2.1. 术前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血糖、电解质)、术前凝血常规、血型、输血前全套、肿瘤标志物(CA72‐4、CEA 、CA19‐9、CA‐153)‐胃镜+活检‐钡餐(幽门梗阻者不作)‐心电图、胸片、腹部B 超‐全腹增强CT 或MRI (女性加扫盆腔)、超声胃镜‐肠镜或钡灌肠(横结肠疑受累者)‐骨扫描、PET‐CT(疑远处转移者)‐肺功能(60 岁以上,或既往慢性肺部疾病,或胃上部肿瘤)、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心脏疾病者)、肾图&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疾病者)2.2. 体力状态评估(PERFORMANCE,P)WHO 体力状态评分(0‐4 分):0 分:完全自由活动并与患病前情况接近;1 分: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但从事此外其他任何活动;2 分:可起床活动在半天时间以上;可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工作;3 分:卧床或坐位在半天时间以上;生活自理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4 分:完全卧床或持续坐位并需要大量护理照顾。
分级:0~1 分,一般耐受;2 分,较不耐受胃癌手术;3~4 分,明显不耐受。
P 评分:0 分常规安排手术,1 分常规安排手术或选择性手术,2 分高选择性手术,3‐4 分不建议手术或转科治疗改善后选择性手术。
2.3. 营养状况评估(NUTRITION,N)ESPEN‐MUST 初筛标准:N 评分(总分为0~6 分):分级:0 分:低度营养不良风险;1 分:中度;≥2 分:高度。
0 分,予常规临床处理,每周重复评估;1 分,予动态观察,膳食和水分计划补充3 天,重复评估;≥2 分,予积极干预,加强营养支持。
a> 体重指数(BMI,kg/m2):0 分,≥20.0;1 分=18.5~20.0;2 分,≤18.5 。
b> 体重下降(3~6月内):0 分,≤5%;1 分,5%~10%;2 分,≥10% 。
c> 急性疾病影响:0 分,无;2 分,已或即将可能发生无营养摄入>5天。
2.4. 术前手术危险性评估(RISK,R)ASA 标准:1 级:无异常发现,原发疾患较为局限未引起全身系统功能障碍;2 级:轻‐中度系统功能障碍,有外科疾病或其他病理生理因素引起;3 级:伴重度系统疾病所致机体系统功能障碍,但很难于决定其障碍程度;4 级:伴正威胁生命的重度系统性疾病,即使手术也非一定能治愈该疾病;5 级:濒死状态、预计24小时内死亡者,手术抢救成功的可能性较小,但必须施行手术治疗者。
R 评分(1‐6 分):1 级=0 分,2 级=1 分,3 级=3 分,4 级=4 分,5 级=5 分急诊手术+1 分,评分越高则手术风险越大。
分级:1~2 分,一般;3 分,中等手术风险;≥4 分,高度手术风险。
‐对于普诊胃癌拟行胃癌切除术患者,1 级常规安排手术,2 级常规安排手术或会诊后安排手术,3 级会诊处理后安排手术,4~5 级不建议手术或转科治疗好转后手术。
‐对于急诊胃癌,如消化道大出血、穿孔者,1~4 级在充分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及充分沟通后,可安排急诊手术,5 级不建议手术或充分沟通后手术。
3. TNM 临床‐手术‐病理分期国际TNM 分期法(UICC)与日本GRGCS 分期法(JGCA)已统一;3.1. 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包括资料不全,没有记录)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上皮内肿瘤T1:肿瘤浸润至粘膜及粘膜下层T1a:肿瘤浸润至基底膜或粘膜肌层T1b: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T2:肿瘤浸润至固有肌层T3:肿瘤浸润至浆膜下层,尚未侵及浆膜层(脏层腹膜)或临近结构T4:肿瘤穿透浆膜层(脏层腹膜)或临近结构T4a:肿瘤穿透浆膜层(脏层腹膜),但无临近结构的浸润T4b:肿瘤浸润至临近结构3.2. 局部区域淋巴结(N)NX:局部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有1-2个淋巴结转移N2:有3-6个淋巴结转移N3:有7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N3a:有7-15个淋巴结转移N3b:有16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3.3. 远处转移(M)M0:未发现远处转移(没有pN0时,用临床M分期来完成)M1:有远处转移(腹腔脱落细胞学为阳性时,记为M1)3.4. 分期0:TisN0M0IA:T1 N0 M0IB:T1 N1 M0,T2 N0 M0IIA:T1 N2 M0,T2 N1 M0,T3 N0 M0IIB:T1 N3 M0,T2 N2 M0,T3 N1 M0,T4a N0 M0IIIA:T2 N3 M0,T3 N2 M0,T4a N1 M0IIIB:T3 N3 M0,T4a N2 M0,T4b N0 M0,T4b N1 M0IIIC:T4a N3 M0,T4b N2 M0,T4b N3 M0IV:任意T,任意N,M14. 治疗策略4.1. 作为常规诊疗推荐不同分期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T/N/M及Stage的定义以胃癌规约第14版为准)4.2. 作为常规诊疗推荐的治疗方法选择流程(T/N/M及Stage的定义以胃癌规约第14版为准)治疗前手术后4.3. 鼓励患者加入临床研究以下的治疗方法虽然不作为常规诊疗被推荐,但作为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而受到期待。
希望能作为临床研究,前瞻性地收集相关数据。
在采用这些治疗方法之时,希望能够事先要向患者说明理由,得到患者的充分理解同意,鼓励患者加入临床研究。
1)早期胃癌的ESD(相对适应症)2)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切除术3)局部、分段切除4)术前辅助性化学疗法5)S-1以外的术后辅助化学疗法6)术前化学放射疗法7)术后化学放射疗法8)非治愈手术(减瘤手术,姑息手术)9)温热化学疗法4.4. 鼓励对胃癌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组织相关科室的组内会议,共同复习患者的资料,制定最佳治疗策略●规则的组内会议(一周一次,至少两周一次)●每次会议,鼓励所有相关科室人员到会,包括:胃肠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放射科、病理科等。
鼓励营养科、护士、护理人员等参加。
●所有的长期治疗应依据最终的病理分期结果●鼓励复习原始的病例资料,而并非仅看检查报告,比如自己读片●每次会议应有会议记录,每个患者的MDT治疗策略应详细记载●复习既往病人的治疗,提高MDT会议讨论的有效性●鼓励MDT学组内定期进行读书报告,交换最新治疗进展5. 手术审核常规与医患沟通5.1. 手术安排待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完成)后方可考虑安排手术,周二至周五的手术于术前一天安排,周一手术于周五安排。
安排手术需科室主任签署同意(包括①手术预核书、②手术通知书、③输血审批书),以及主治医师签署④输血申请单。
5.2. 术前谈话与手术相关同意书签署待术前准备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决定安排手术后,向患者授权委托人(直系亲属)及其它亲属告知病情(包括手术必要性和综合治疗方案、个体术中术后的风险和并发症可能性,以及治疗与预后可能关系)。
若患者授权委托人(直系亲属)及其它亲属均表示理解,同意手术治疗,则嘱其签署①专科手术同意书、②胃管尿管置入同意书、③特殊医疗器械使用同意书、④输血同意书,以及⑤化疗同意书。
同时检查核对或补充①患者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及②患者联系人工作单位地址、居住地址、固定联系电话,以备随访联系使用。
6. 手术方案▲以胃大部/全胃切除+ D2 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术式。
手术名称记录规范:手术入路(常规开腹手术可默认省略) + 治疗程度(根治性/姑息性) + 原发灶切除范围+ 联合切除脏器/组织+ 淋巴结清扫范围+ 消化道重建方式举例:根治性全胃切除,脾脏联合切除,D2 淋巴结清扫,Roux‐en‐Y 式(横结肠前)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D2 淋巴结清扫,Billroth II 式(横结肠前)6.1. 胃切除及联合脏器切除范围指征:‐胃局部切除:肿瘤位于胃中部(胃体),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