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学教育

合集下载

谈谈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谈谈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谈谈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近年来,有些学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个人认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稳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达到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改变基础教育落后面貌。

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

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

而当地的农村中小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八九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挤一间50 多平方米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三四个教师挤一间不足20 平方米的简易寝室兼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2、师资建设不配套,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

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

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作者:刘春苏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4期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已经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

运用信息及网络技术建立面向现代社会的教育新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网络技术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网络流行的当今时代,网络可以满足人们的经济、生活等需要,而且对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的数量,这就要求受教育者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网络教学就因此而必须走上教育舞台。

网络环境下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所获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即各种知识背景下,借助网络、利用必要的技能而获得。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协作、问答、网上阅读、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计算机是用来创设学习环境,进行协助学习、讨论、问答等的媒介,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讨的认知工具。

网络教学是利用网络来进行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其优势和特点: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相互间形成了沟通;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不受时间的约束,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有所改观;教学空间不存在位差,教师对全班学生监控和交流更公平合理;网络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向新课堂教学模式靠近。

网络教学核心是教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投入课堂、进入网络。

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发布时间:2021-06-16T11:47:00.49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作者:魏春菊[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初中语文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达到教学目的。

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中学魏春菊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初中语文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措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应重视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革新教学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加入语文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导课堂,教师应充分发挥好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困难之处进行有效的指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能力,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师应该善于调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

因为它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映,是学生善于合作的最基本的内驱力。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善于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合作。

如运用激发性的语言,显示动人的画面,安排新巧的合作任务等等都可以实现对学生合作兴趣的培养。

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形成合作所必备的素质。

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受益无穷,更能使合作学习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比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承担不同的分工任务,就可以使学生在合作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又能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展开活动,从而增强合作的实效性;再如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平等民主的意识习惯;又如激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之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还要鼓励他们既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也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等等。

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

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 必 须 更新 教 育观 念和 构 建新 的 知识 结构 。 教师观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 :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 教 育现 代 化的 基 本条 。在网络流行 的
的主 宰 者变 成 为 现 代 网络 教 学 中 学 生 自主 学 习的 指 导

一 学春 化教 中教苏 网学 刘畅 络 小育息 的 信
( 吉林 省 长 春 市 第 十 一 高 中 , 林 长 春 吉 10o ) 3 oo
信 息化 已经成 为时 代 发展 的 主流 ,世 界各 国 已经 把
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 大战略 目标 ,信 息技 术 的应 用和 发展越 来 越决 定 着一 个 国家 的 同学 进行 交 流 ,完成 教 师指 定 的题 目 ,并不 断 地深 入 发 展 ,在学 习和使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循序渐进 命运 。 传统的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 地把 其 它学 科整 体 地 、有 机 地 联 系起 来 ,利用 网 络技
的矛 盾 ,已经 日益突 出地 表 现 出来 。运 用信 息及 网络技 术 建立 面 向现 代 社 会 的教 育 新 体 系 ,推 进 教 育信 息化 , 术 ,加强 各学 科 之 间的整 合 。 网络 教学 条件 下 ,与传 统 教学 模 式 相比 ,要 求 教师
同 的分 层教 学 方法 ,布 置不 同 的作 业 ,同时 学 生在 网络 上查 找 和分 析 资料 及 相关信 息 。利 用 网络 资源 与教 师 和

现代中小学教育多媒体手段的思考

现代中小学教育多媒体手段的思考
I百 纵 I 一 心 声】 家 横 .【 -
现 代 中小学教 育多媒体 手段 的思考
摘 要: 多媒 体 已经 成 为 当今 中 小 学教 学 中的 重 要 手 段 , 何 如
●王 智 慧
方 向。多媒体 技术在 中小学 教育 中有 以下几 个主要 特点 :① 集成
性。 能够对信 息进 行多通 道统一获取 、 存储 、 组织 与合成 。 一点对 这
成 为教学 重要的工具 。多媒体 在教学 中的应 用是如此 普遍 , 这需要
我们认真 研究一 下多媒体 有哪些 性质 , 哪些 明显 的功能 , 有 哪些应
该避免 的缺 点。 样才能在教 学 中更好地 发挥多媒体 的便利 。 这 增进
教学水平 , 更好地完成 教学任务 , 当代社会培养人 才。 为
体 电子设备—— 如电脑 、 网络 、 灯机等现 代 电子设备 通过多种 感 幻 知方 式( 综合 有听觉 、 觉 以及 抽象认 知等不 同认识手 段 )互 动式 视 ,
的教授 知识和技能 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 学方式对于 学生掌握 宽广 、 雄厚 、 实的基础知识 和较强 的适应能力是相 当有效 的。由于 有如 扎 上强 大的功 能 ,所 以多媒体最 初出现后 的不久 就开始应 用在 教学

的 , 在教学 中更 加人性化 地进行个人 教育成 为可能。 使
三、多媒体教 学中需要 注意的 问题

多 媒 体 和 多媒 体 教 学
多媒体教 学有效 地推动 了现代 教学改 革的发展 ,推动 了以人
为本 个体教 学的 改革 。从 当代意义 上说 多媒 体 的作 用无疑 是 巨大 的 。但是我们也 要注意 多媒体本 身的一些缺 陷 , 这样可 以在教学 中 有 意地扬 长避短 , 发挥 其优 势 , 调整 其缺 陷 , 以达到 更 好的教 学效

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用激算

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用激算

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用激算发布时间:2021-05-17T12:42:32.18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下作者:王益萍[导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王益萍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诸多先行理念的引领下,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应用之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从计算中获得乐趣,已成为当前计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应运而生,小学数学“算用和谐结合”教学的研究,也成为教学研究热点。

回顾我校至2005年下半年开展的“算用结合”专题系列活动的历程,活动形式富,效果实在。

一、扎实做好活动的前期工作1、丰富活动方式,促进人人参与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我校把校本培训放到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

校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学校通过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领导与年级组进行捆绑,参加年级组的教学调研、集体学习及其他的各类活动。

在活动中,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教师观念的更新。

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活动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主题信息。

学校按照市、县教育局的指导思想,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各级组织的教学观摩或专题学习研究活动30余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同时教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与教师交流、与专家对话;促进人人参与。

目前,全校27名数学专任教师全部参加各级各类有关 “算用结合” 专题教研究培训活动,参训率达100%。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最新精选】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最新精选】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研究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本文简洁阐述了探讨教学模式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趋势,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情意化、注重教和学的结合。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基本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系列特殊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教学模式,了解教学模式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以使教学设计最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蓬随着勃发展,我国相继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不达标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许多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出现新形势、新问题无所适从,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差。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全球化要求教育改革与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开放,信息化带来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生存环境,其弊端越来越明显。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模式的基本发展趋势以获取最佳效益。

浅谈平板教学的利与弊

浅谈平板教学的利与弊

浅谈平板教学的利与弊发布时间:2021-06-08T11:52:58.23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作者:杨小芳[导读] 随着智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几度春秋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将被取代。

而智慧课堂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智慧课堂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为多样化的课堂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新化县槎溪镇中心小学杨小芳随着智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几度春秋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将被取代。

而智慧课堂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智慧课堂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为多样化的课堂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2019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发展目标,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在省电教馆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六年级成了首个利用平板教学的班级。

在接近两年的平板教学中,我认为平板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平板教学的优点(一)、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对QQ和网络游戏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单调枯燥的课堂,甚至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对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因此,平板电脑走进课堂势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度,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们玩游戏的心理,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一种游戏,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过关升级,那么学生们就会逐渐地回归课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iPad走进课堂,给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

人手一个学习终端,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配合专门开发的软件,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杜威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白 :; 口 杜 威 教 育 思 想 对 现 代 中 小 学 教 育 的 、
刘秋 菊
( 州大 学 教育 学 院 , 苏 苏 州 苏 江 摘 要 : 威 是 2 世 纪 最伟 大 的 教 育 家之 一 . 思 想 深 杜 0 其 2 52 ) 1 13
刻 地 影 响 着世 界 各 国的 教 育 。 本 文 分析 了杜 威 的教 育哲 学思 想 的 内涵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分析 了其 对我 国 中 小 学教 育 的启 示


Hale Waihona Puke 要 风 趣 幽 默 ,要 让 学 生 了解 这 门课 在 整 个 专 业 学 习 中的 作 用 和意义 ; 心学生 , 护学生 , 学生未专 心听课 , 课打盹 。 关 爱 如 上 主动 和他 们 交 谈 , 了解 情 况 , 学 生 对 老 师 有 一 种 亲 近 感 , 让 由 愿 意 接 近 老 师 到对 这位 老师 所 教 的学 科 感 兴 趣 。严 格 考 试 制 度 , 给 人 情 分 , 护 考 试 的严 肃 性 、 正 性 , 挥 其 应 有 的激 不 维 公 发 励 警 示作 用 。 6 最 新 知 识 进 课 堂 。 除 了 选 用 新 教 材 外 。 师 要 通 过 阅 . 5 教 读 期 刊 、 志 了解 新 技 术 、 方 法 ; 过 学 术 交 流 了 解新 见解 、 杂 新 通 新 理 论 ; 过 网络 了解 最 新 的科 研成 果 。 通 7课 程 考 核 方式 . 课 程 考核 应 注 重 过 程 考 核 和 能 力 考 核 , 立 全 面 、 学 的 建 科 评 价 体 系 。其 中 : 习态 度 和 阶段 性 学 习效 果 占 1% 。 学 0 自学 能
作用。 关 键 词 : 威 教 育思 想 中小 学教 育 启 示 杜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英语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英语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英语课堂发布时间:2021-06-08T12:06:55.52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下作者:杨晓芝[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的认识活动,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进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力”。

可见,兴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不仅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关系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还有利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育红小学校杨晓芝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的认识活动,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进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力”。

可见,兴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不仅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关系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还有利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由于自己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深知小学英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所以为了给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力的抓住孩子们活泼爱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趣味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趣味十足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同时在课堂中我也会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置身于多媒体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能够饶有兴致的参与课堂教学,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激趣呢?我将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利用生动的课件激活线上英语教学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特殊时期的教学形式给我们带来改革的讯息:改变备课方式,改变教学形式,改变互动模式,改变心理态势……。

尤其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线上线下双线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的春天里新事物在蓬勃生长。

所以为了响应教育厅“停学不停课”的号召,本学期孩子们的学习转为线上,我们英语老师也转为线上教学。

论现代中小学教育

论现代中小学教育

论现代中小学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设施教育制度也逐渐的完善和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然而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最让人关心的问题也正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老师与学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认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等观念制度的变化是矛盾的关键所在!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爱护有加,一个孩子多个爱。

学校对学生的规章制度越来越不明确。

社会的法律制度对学校没有明确的约束,认为学生就必须教育。

这些问题只能导致现代的教育走向一个极端化发展!中小学生是没有明确的判断能力的,这些原因只能导致学生认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是可以原谅的!现在的老师职业道德在那?经常有人会问。

是老师不负责任吗?并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老师是教育学生的。

但是有些学生教育他是听不进去的。

甚至出现顶撞老师!跟离谱的是殴打老师!原因很多;第一;家庭教育,从先纵容。

第二;社会观念,他们认为学生殴打老师是违规,老师殴打学生是违法(当然不是我凭空说出的,而是一个家长明确的给学生理论是说出的);另外就是现代老师待遇不高,社会却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老师只能尽量做到自己本分。

以前的严师出高徒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没有几个敢去做严师了,本来就不高的待遇丢了更不划算!从古至今中国有一个说法;不打不成器!这一说发很多人都有异议,确实存在很多弊端。

但是再仔细想想,由于《教育法》规定的不能体罚学生,老师只能口头教育。

学生不听,越来越严重。

导致学生越陷越深,最终走向犯法。

然后用国家法律惩治,那时是不是为时已晚呢!当然严重的体罚学生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国家应当出台一定的法律制度,规定学生触犯到什么程度的错误,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

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法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样才是解决未来人才问题的最好办法。

如果不然一定会有很多人才,因为教育制度的缺失。

白白的浪费甚至走向违法!教育要分人,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学生一句话就能改变他的一生,有些学生只有受到适当的惩罚才能深刻反思自己!当然提到教育出了学生,更重要的还有老师。

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

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

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该领域的学术著作层出不穷。

《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既有反思现行教育模式的理论理念,又具体探讨跨越世纪的教育转型的方案,有助于我国建设更为民主、合理的中小学教育体系。

《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分为四个主要部分,以“全人教育改革策略”为核心,广泛探讨中小学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构与运行原理,以及改革的客观性和主体性要求。

例如,第一部分提出了建立恰当的社会空间的视角,全面探讨了社会学性教育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倡导理论再认识和再反思,强调现象、理论与实践三者和睦协作共同构建教育改革新思维模式;第三部分对重新对待旧社会承受力与全球变迁的搅动作了认识介入,鼓励中小学教育者界定新的学校体系和教育理念;第四部分深入探讨教师弱势地位如何加以改善,建议建立启发式教育体制,在实践中领会智慧之意,把握改革的发展洪流。

这本《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著》既为学术参考,又为实践教育提供指引,它的出现加强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思路,引发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反思,从某种程度上释放出了“深层次改革,实现发展”的若干明朗信息。

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近现代中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2.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近现代中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实践
活动,如科技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3.关注学生的生活能力:近现代中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努力帮助学生
做好自己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4.注重综合性教育:近现代中小学教育强调综合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认知能力、社会能力、情感能力、身体能力等。

5.关注现实意义:近现代中小学教育注重现实意义,努力把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
系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际价值。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基础教育学术理论期刊,198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刊由江桂珍任主编,陈学涛任编辑部主任。

本刊特色是探讨理论,反映创新成果;侧重教学,指导教育科研;透视热点,关注教改动态;突出应用,指导教学实践。

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呢?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所提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概念大相径庭。

学校也只对考试有关的科目重视,对于美术、音乐、德育这些课就觉得不重要。

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一)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落后小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化是教学内容所呈现的趋势,而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加强了一些课程,他们都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

而目前小学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这必然导致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导致老师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二)教学观念落后强制性过强目前的教学技能中强制性的要求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培养观念略显落后,难以真正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

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与教学技能培养中过度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也有重大关系。

(三)学习效率低下在自然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认知是混沌的,对于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每天应学多少为宜,什么时间复习最为有效,如何只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等等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做到精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掌握的东西还在花时间学习,未学会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很多时间花在重复学习、无效或低效学习上,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四)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

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不低于6节课,初三、高三更是基本没有周末,加上大量的考试和课外作业,给人的印象是中国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考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大数据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8-15T14:18:12.11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1月作者:刘东生[导读] 人类已经逐渐从网络驱动的时代跨入数据驱动的时代。

长清区长清第七中学山东济南 250301摘要:大数据正在逐渐的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最近流行的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爱好进行网页广告推广。

但是,现阶段很少有论文研究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

因此,针对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意见反馈,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特性,对每一个学生定制特有的的学习和复习计划。

以此可以实现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自我学习,从而弥补学生在学习中不足以及对老师的依赖,最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对中小学的教育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中小学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教学指导0. 引言人类已经逐渐从网络驱动的时代跨入数据驱动的时代。

从2012年以后,大数据(big data)已经慢慢的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大数据时代来临[1][2]。

世界各地的公司以及高校已经慢慢的将目光转向了大数据的应用与研究。

大数据正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已经超远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数据驱动时代的重要舵手。

但是,现阶段,公司和高校的目光还是主要集中在消费类人群。

因为,这类人群往往能够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从而驱动技术的迅速应用和扩展[3] [4]。

例如,大数据在网页广告推广中得到成功和广泛的应用[5]。

广告推广公司将用户访问网页的记录进行记忆存储和机器学习,然后,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相关网页。

通过这种新型的基于大数据的广告推广,广告推广公司成功的克服了以前盲目推广所引起的无效广告推广,极大的提高了广告的点击率,从而产品的销售业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作为义务教育的中国,罕有研究讨论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中小学教育中。

这主要跟中国的义务教育有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小学教育》:论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2010-09-18 21:48:52| 分类:《现代中小学教育|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12期[摘要] 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普遍落后于当地城市学校,为此要通过加强学习来凝聚共识,理清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找到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基本的策略和路径是立足校情,因地制宜,在确立好内隐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量力而行打造物质外显体系,全力推动行为外显体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和路径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少农村学校与当地城市学校相比,在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上相对薄弱。

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领导到师生普遍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思想上重视不够;容易方向不明,思路混乱,东一榔头西一锤,不能系统有序建设;往往内涵建设不够,特色不突出,搞成形式主义花架子。

有鉴于此,本文谨以我校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为例,对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可行的策略和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加强学习,凝聚全校师生共识当前很多农村学校,不仅一般教职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知识知之不多,就是管理层也欠缺理性认识,有的同志对此还有误解,认为是搞形式主义,会影响教育质量。

为消除误解转变理念,全面了解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构建内隐体系和开展外显体系建设的策略和方法,首先应在教职工中开展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

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参观学习,提高感性认识。

可选派部分教师,包括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误解的教师,外出参观学校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学校,听取别人的经验介绍,感受别人的优良成效,然后将相关录相播放给全体教职工观看。

二是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可实行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除请专家开展讲座,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也可通过网上下载、购买书籍等方式,整理一系列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案例来培训教师;同时鼓励个人自学,要求教职工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学习相关知识,写好读书笔记,达到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

为提升学习效果,可将学习作为一项目标任务下达给教师,要求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学完必学内容,并开展适当的知识测验,检查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全员认识,凝聚全校共识。

对学生的学习,可印发一些通俗简明的小册子,或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等渠道,向学生适当讲讲有关知识,让大家明白学校将要实施的这项工程有何意义,需要学生们怎样配合等。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前的系统学习,只是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心理和知识基础。

而这样的学习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持续学习,以不断调适和整合师生行为,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探源溯流,构建内隐价值体系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关涉三个维度:内隐价值体系构建、外显物质体系建设和外显行为体系建设。

其中,构建内隐价值体系是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优秀的内隐价值体系是极具教育力,让人咀义含精、望文亮眼的思想体系,它必须容融“三化”、兼具“四性”,同时意象鲜明、神魂突出。

所谓“三化”,即先进时代文化、优秀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文化。

所谓“四性”,即先进性、人文性、创新性和独特性。

所谓意象鲜明,即要为学校精神文化找到一个标识物或图腾,这个标识物或图腾要最能凸显学校的人文精髓。

所谓神魂突出,即学校精神文化不管内容多么丰厚,必须有一个核心元素,有一个核心灵魂,从而对其余各层面起到统摄和引领作用。

一是深入探源溯流,确立神魂。

为体现先进性,可搜集整理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现代教育理念。

为体现人文性,可通过查县志和地方教育志、走访老教师和老校友等方式,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成绩、办学经验、杰出校友和优良传统。

为体现创新性,可在汲纳传统办学经验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补充完善新的办学思想,力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为体现独特性,可从教育传统、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角度挖掘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元素。

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最难确定的是找寻承载学校精神特质的鲜明意象,进而结合先进时代文化,优秀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考物忖义,由象生文,提炼出学校文化的神魂。

我校之所以将“井”确定为承载学校精神特质的最鲜明意象,就是通过深入探源发现:以“井”为名的乡镇,全市唯有金李井;金李井是川南远近闻名的井盐之乡,解放前有许多盐井,特别是学校依傍的井溪河两岸盐井最多,现尚存部分盐井遗址;周围俱是绵延群山,登高俯瞰,学校恰似身处一巨大深井中;学校教育的传统似盐井一样源远流长,厚积薄发;学校师生的精神气质象井水一样莹泽鲜活,动静相宜……学校所处时空的任一文化意象,都不具有“井”这样多维而深刻的人文意义和特色。

据此,我们提炼了“井文化”的十大内涵,构建了以“井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价值体系。

二是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体系。

内隐价值体系方案写好后,为集思广益,可进一步征求专家学者和文化设计公司的意见,并交由全校教职工讨论修改。

只有反复修订,数易其稿,才能不断优化、细化方案,形成既切合现实又前瞻未来的完善的价值体系。

我校经过数轮修改,最终确立的价值体系包括:(1)学校核心文化:井文化(主涵十大精神),即文明、奉献、勤韧、善良、思索、礼法、俭朴、清正、博大、创新;(2)学校核心精神:淡泊居井志五岳、宁静眺远思四维;(3)办学核心思想:汲扬古井文化、弘立新学精神;(4)学校形象定位:井中小学校、书香大学堂;(5)学校师生特质:理想情怀、渊博文化、务实态度、求精作风;(6)办学目标:办优质教育、育现代公民、树文化品牌、创县域名校;(7)办学理念:素质教育为本、文化建设为根、提升质量为重、造福乡梓为荣;(8)办学方略:以文化促发展、以科研强师资、以管理求质量、以特色树品;(9)校训:掘井淘金、哺桃育李;(10)校风:鉴井砺志、崇德弘文;(11)教风:掬水濯苗、躬耕善教;(12)学风:汲养若渴、勤勉乐学;等等。

三、因地制宜,打造物质外显体系物质外显体系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层面,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农村学校物质外显体系建设,应按照以精神价值体系为指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农村特色等原则,改造和新建相结合,打造出布局有致、设色协调、整洁美观、有较强教育力的文化氛围。

在物质外显体系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全面规划校园,确立整体风格。

规划应立足于需要和可能,按照“统一文化要求、考虑功能分区”的原则,合理规划并调整布局和设施,建设既统一协调又各区有别的物质文化氛围。

鉴于农村学校普遍投入不足,物质外显体系建设应因地制宜,精打细算,改造为主,新建为辅。

我校在规划和建设中,为确立“井文化”的总体风格,在布局上依托原有建筑,进行了适当改建和增建,形成了两横两纵的“井”字形框架;调整办公室、搬迁教室、新建学生宿舍、食堂和操场,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了适当区隔;增建两面文化墙,形成井文化主题长廊;改建集会主席台;增建学校新大门;在校园周遭遍植绿树,校园内增建草坪和花坛,全面绿化、美化、净化了校园。

二是打造文化地标,突显文化特色。

物质外显体系既要系统和谐,又要层次分明,突显亮点和特色。

亮点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地标,就是将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特质以物化形式进行集中呈现,从而以鲜明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师生,强化对他们的感染和教育,并以此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作为农村学校来说,文化地标不必追求豪华耀目,可以是一个质朴的雕塑,可以是一面文化墙,可以是镌刻在墙壁或草地上的最能表现文化精神的几个字,等等。

我校的文化地标就是文化墙。

文化墙共两面,建于教学区与办公区之间的校园核心区。

一面镌建“十大井文化”,以此构建学校文化地标的第一层级,即展示核心文化追求;一面镌建校德育文化、教学文化、教研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的情况综述,以及其它配套内容,以此构建学校文化地标的第二层级,即展示具体文化实践。

三是规范视听呈现,提升文化形象。

为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文气息,有必要全面、具体设计学校的视觉、听觉等文化识别系统,再分别进行美化和妆饰。

这方面的内容既多且细,如要一一建设,很多农村学校可能办不到,只能择重完善。

在完善过程中,可发动师生动脑动手,很多装饰物也可就地取材,以突出乡土气息。

我校就对教学、办公、活动、生活四大功能区的主要视听系统进行了整体完善:一是从突显“井文化”的角度对楼宇和道路命名。

二是从色彩、图标、饰物等方面,由师生自行设计,并利用当地农村常见的麦杆柳条、木刻垒石、布艺编织等,对教室、会议室、办公室、食堂、寝室、卫生间、走廊、运动场、花台等进行了妆饰,力求以简洁明快、系统规范的呈现方式,突出“井文化”的教育意义和不同功能区的文化特色。

三是重新设计校徽、校旗,落实制度上墙,统一办公室桌旗、门牌、胸牌、徽章、师生服饰、电脑屏显、电话、信箱、信封等的风格和标识,创作了校歌,改造了作息铃音,力求全面具体呈现“井文化”的味道。

上述三方面,规模大的学校或条件稍好的学校,可以建设全面一点;小规模学校或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择要做一些。

总的目的是构建有教育力的协调的物质文化氛围,而非不顾校情一味花里胡哨搞文化堆砌和排列。

四、全力推动,完善行为外显体系行为外显体系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

精神文化要得以传承,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办学行为,融进师生的日常行为和精神风貌,而这是一个不断整合完善的动态过程。

相对而言,行为外显体系的建设是农村学校最可能赶上和超过当地城市学校的文化建设层面。

因此农村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在内隐价值体系成型、物质外显体系推进的同时,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行为外显体系建设上,着力构建与内隐价值相协调的办学行为,打造符合学校文化要求的师生行为与精神风貌。

而这需要在精神文化内隐价值的统领下,通过加强学习宣传、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常规管理,从而不断矫正师生行为,提升师生自主管理水平,在动态运行中不断整合完善。

一是推进价值宣教,务求深入人心。

精神文化内隐价值确立后,要内化到师生思想和行为中,还需系统的宣教。

为此,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广播、演讲、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教。

我校就成立过专门的学习实践“井文化”宣教团,由学校相关领导担任宣教人员,分若干主题宣讲“井文化”的内涵、要求和实施方略等,做到每周一讲,每讲一个主题。

同时,组织师生撰写了学习心得,在学生中开展了“学习实践井文化,为母校争光添彩”的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各班办了多期以学习实践“井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

通过约两个月深入浅出的宣传教育,全校领导、教师和初中学生基本明确了“井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中高年级小学生基本能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井文化”的内涵说出来,这就为后续的文化契合在意识和理念上打下了扎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