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情境1.1 认识操作系统

合集下载

电工技能课程体系

电工技能课程体系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偏机械方向课程体系(初稿)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偏电气方向课程体系概述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立于1998年,是我校主干专业之一,13年来为中卫及周边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冶金、化工、造纸、建材等行业培养了大批机电技能型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自2009年新校区建成以来,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师资队伍明显加强,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开创了专业发展的新局面。

2012年我校正式启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全校三大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之一,全体教师在深入开展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服务企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开发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两大专业方向即机电技术偏机械方向和机电技术偏电气方向的课程体系。

其中,机电技术偏电气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针对企业的电气维修、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维修等职业岗位。

含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文化素质模块课程6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3门、专业综合模块课程4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课程11门,顶岗实习模块课程1门,共25门课程。

该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职业道德及基础文化素质所占比重为20%,电气所占比重为50%,机械所占比重为20%,扩展内容电焊工艺学占10%。

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主要有电工技能实训、PLC应用技术、自动化仪表检修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实训等。

机电偏电气方向课程体系中设置了11门综合实训课程,其中电气制图实训安排5周,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中等难度的电气制图与识图能力;电工技术实训安排6周、电气安装实训安排8周、PLC实训安排6周,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电工基本技能及电气安装、电气运行维护及电气线路维修基本技能;机械制图实训安排3周、钳工实训安排5周、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装配钳工基本技能;焊工实训安排5周、机电一体化实训安排10周、液压与气动实训安排3周、传感器实训安排2周,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自动化仪表实训安排7周,主要培养学生自动化仪表检修与维护基本技能;11门实训课程与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中的专业能力形成了对应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突出电气技能为核心的综合实训体系。

Linux操作系统应用kj21

Linux操作系统应用kj21

作用 打开yelp帮助浏览器 打开“应用程序”菜单 打开“运行应用程序”对话 复制整个桌面屏幕 复制当前窗口屏幕
切换工作区
最小化所有的窗口 以对话框形式切换已打开的窗口 直接切换已打开的窗口 打开窗口控制菜单 打开菜单栏的第一个菜单 剪切被选内容 复制被选内容 粘贴被选内容
Linux 操作系统应用
表2-1 常用快捷键 上一页
Linux 操作系统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1 子情境:认识GNOME桌面环境
任务描述 实施流程 相关资讯 任务准备 任务实施 技能拓展
? 任务准备
1
一台装有RHEL 5 Server操作系统 的计算机,且配有 CD或DVD光驱、 音箱或耳机。
任务总结 操作练习
Linux 操作系统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了解常用快捷键
任务实施 技能拓展 任务总结
常用的快捷键如表2-1所示。 【提示】单击“系统”→“首选项”→“键盘快捷键”菜单项, 弹出“键盘快捷键”对话框可以查看相关快捷键,也可以增加 或删除组合键,还可以改变组合键的作用。
操作练习
Linux 操作系统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1 子情境:认识GNOME桌面环境
下一页
退出
2.1 子情境:认识GNOME桌面环境
任务描述 实施流程 相关资讯 任务准备 任务实施 技能拓展 任务总结 操作练习
? 任务实施
步骤 3
改变输入法
用【Ctrl+Space】组合键打开中文输入法;
用【Ctrl+Shift】组合键轮流切换输入法; 单击顶部面板右端(屏幕右上角)的输入法按钮,在快捷菜 单中选择输入法。 默认包括1种英文输入、2种简体中文输入法(智能和五笔) 和6种繁体中文输入法。

web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web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web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Web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与结构;2. 学生掌握Web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3. 学生了解Web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跨平台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HTML、CSS、JavaScript编写简单的Web应用程序;2. 学生能使用Web开发工具进行页面设计、调试和优化;3. 学生具备分析、解决Web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习动力;2. 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认识到Web操作系统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Web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其编程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编程经验不足,需要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索、积极思考;3.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Web操作系统概述- 了解Web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应用场景;- 掌握Web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2. HTML基础- 学习HTML的基本语法、标签及其属性;- 掌握页面结构、表格、表单、链接等HTML元素的使用。

3. CSS样式表- 了解CSS的基本概念,掌握选择器、属性和值的使用;- 学习如何使用CSS设置文本、颜色、布局等样式。

4. JavaScript编程- 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流程控制;- 学习函数、事件处理、DOM操作等JavaScript核心知识。

5. Web开发工具与调试- 了解常用的Web开发工具及其功能;- 学习如何使用调试工具进行页面调试与优化。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类60学时)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类60学时)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网络基础课程编码: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制人员:衣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网络基础》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基础》、《C语言》,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后续课程《网页设计》、《网络管理》、《路由器配置》、《网络设计与规划》、《Linux》等。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材。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的理念鉴于本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结合学生的身份与学习特点,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基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系统化,而是追求和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流程化,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工作中的典型任务的程序和技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报告(完整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报告(完整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报告学生姓名:xxxxx ____系别:xxxxxxxxx____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实习学校:xxxxxxx指导教师:__完成日期:xxxxxx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材料目录1、教育实习计划书2、教育实习听课记录(每生不少于4份)3、教育实习教案(每生不少于4份)4、实习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记录5、教育实习调查报告6、教育实习工作总结7、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计划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教案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教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教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教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实习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记录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报告题目:xxxxxx学生姓名:xxxxx系别:xxxxxxx专业班级:xxxxxx实习学校:xxxxx指导教师:完成日期:xxxxxx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关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xxxxxxxxxxx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我所在的班级是高一1班,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

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同时,在实习期间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而言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

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

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

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高中学信息技术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括:1. Windows 7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4.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5. 系统设置与维护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4.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系统设置与维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系统设置与维护。

难点: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系统设置与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若干台,每台计算机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2. 投影仪一台。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7操作系统,观察并描述桌面及任务栏的布局。

2. 讲解Windows 7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窗口的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等。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新建、删除、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等。

4. 讲解如何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通过“开始”菜单,使用“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和功能”进行安装和卸载。

5. 讲解基本的系统设置与维护:日期和时间的设置,输入法的切换,系统更新等。

6.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应用程序安装为例,讲解安装过程。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行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并学会卸载。

8. 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Windows 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1. 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4.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5. 系统设置与维护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

2. 请讲解如何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原理,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概念。

2.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等。

3.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漏洞及攻击手段,掌握安全防护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提出有效的安全优化建议。

2. 学会运用操作系统安全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和加固。

3. 掌握基本的安全编程技巧,避免编写带有安全风险的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概念。

2. 学生能够分析操作系统漏洞,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加固任务,提高系统安全性。

4. 学生能够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了解最新的操作系统安全技术和趋势。

5. 学生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提高操作系统安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常见类型。

- 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风险。

2.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学习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等核心安全机制。

- 分析各类安全机制的原理和作用。

3. 常见操作系统漏洞与攻击手段- 列举常见的操作系统漏洞,如缓冲区溢出、权限提升等。

- 了解攻击手段,如病毒、木马、拒绝服务和网络攻击等。

4. 安全防护策略与工具-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如最小权限原则、安全配置等。

- 了解并运用操作系统安全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5. 安全编程与最佳实践- 掌握安全编程技巧,避免编写带有安全风险的代码。

-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最佳实践,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

6、操作系统新相识

6、操作系统新相识
(五)去探索: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为了保护显示器、延长使用寿命,屏幕保护程序是原来操作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当前多数人使用的液晶显示器来说,这项功能已经成为一种摆设。现在,人们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目的,更多的是时尚和欣赏。
学生自己探索:打开“显示属性”窗口,给你的电脑设置一种屏幕保护并预览它的效果。
(三)发现二:梦幻背景随意换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1、右击桌面空白处,在弹出在菜单中,单击“属性”。
2、单击“显示属性”窗口中的“桌面”选项卡。
3、从列出的背景中,选择喜欢的图来自,然后单击“确定”。(四)一点通:窗口间的自由切换(任务栏)
通过窗口之间的自由切换,加深学生对窗口、任务栏和按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当前窗口,怎样将窗口切换为当前窗口。
教学重点
能够识别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能够更换桌面背景。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体验操作系统的操作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梦境,引导学生一起来了解电脑的操作系统,电脑世界也许比梦还要神奇呢。
(二)发现一:打开电脑找梦境
从操作系统的界面出发,首先认识一些操作系统的基本元素:桌面、图标、按钮、窗口。了解图标、按钮、桌面的作用。
课题:
年级

学科
信息
教师
黄长军
单元课第
第一单元第6课
第几课时
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及作用,能够识别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能够更换桌面背景。
2、通过对操作系统初步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电脑的操作欲望。
3、让学生对做梦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2、课程编码:346053、适用专业:财会类4、课程学时:64学时5、所属教学单位:金融财务学院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定位《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是一门融合计算机学科及会计学科的交叉型、运用型学科,该课程主要讲述了EXCEL软件数据处理功能及与会计工作中的结作用。

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EXCEL软件对财会数据的处理,增强学生以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为日后学好会计信息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人事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涉及较多会计学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其前期应开设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知识》,后续课程有《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等。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软件基础理论知识;2. 熟悉软件的操作方法;3. 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4. 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实务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1)熟练运用软件和网络技术进行账务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和数据管理。

(2)能够应用Excel进行日常财务核算并制作会计报表的相关操作知识。

2、方法能力(1)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2)具备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3)具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4)具备工作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3、社会能力(1)具备人际交流、表达、协调能力;(2)具备团队协作和职业沟通能力;(3)具备工作任务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备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备扎实的会计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3、具备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能力;4、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四、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及学习任务设计1、课程整体设计2、学习情境设计五、考核与评价学习领域(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两部分组成。

贵州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 优质课教学设计

贵州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 优质课教学设计

《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活动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课,选自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神秘机器——认识计算机》的第二课,教学课时共需要2个课时,本节课选择的是第1课时。

本活动教学内容围绕 Windows XP 的操作界面(包括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三部分)、鼠标的操作、开关机等组成。

针对此活动学习内容较多,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计算机操作界面的教学上,而鼠标操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可在今后的学习中增加熟练度,无需在教学中花很多功夫,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窗口界面,因为窗口界面会因具体软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以后学习特定软件的使用时可以再详细地学习。

【学情分析】通过活动 1 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更需要学会正确操作计算机,掌握找到并运行软件的方法,知道任务栏的作用,能使用鼠标进行操作,学会开关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界面主要是由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组成,知道其功能;2、掌握鼠标使用方法,能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过程与方法:以任务驱动、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生观察、尝试等活动,发现并说出操作界面各操作部件的特点和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细心观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界面主要是由桌面、桌面图标和任务栏组成,知道其功能。

【教学难点】发现并说出操作界面各部分的功能。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师:同学们,某一天,熊爸爸从商场买回来一台神秘的机器搬回到家中,并对小熊说:“爸爸今天晚上要用这台机器做一份工作报告。

走进视窗设计1

走进视窗设计1

第二章第一节走进视窗----认识操作系统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初中信息技术2.年级:初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4.学时数:非上机时间25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大约用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

(二)内容分析1.教学重点2.(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电脑知识了解很少,对操作系统的认识更是有限。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遵循“学为主体、观察与讨论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并设计多个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同时辅以多媒体投影、学习网站、FTP等多种渠道,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流程图说明:1)通过小组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与本节重点内容质的联系。

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导入本课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Flash动画,按动画步骤操作,了解启动windows98的方法,通过Flash 游戏练习鼠标的灵活使用,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6)从3个练习题目中,每个题任选1-2个学生作业,由学生本人介绍,全班一起补充,点评。

7)课堂小结,领悟windows是管家,桌面的道理,进一步加强认识。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学生上机完成一个实际问题,从3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然后提交。

巡视指导要注意:提醒学生分析的重点应放在对windows98的认识上。

(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使用投影机、Flash和演示文稿、网络。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2.关键环节提炼1)创设问题情境,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典型事例“新生入学怎样最快的把自己安顿下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且学生自身也刚经历此阶段,有自己的体验,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特征。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背景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背景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背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概念,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熟悉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掌握至少一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的基本使用和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安装、配置及优化操作系统的能力;能够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工具进行简单的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提高学生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实践,学会操作系统级别的编程和调试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针对课程性质,本课程设计将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考虑到学生特点,即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操作系统知识尚属初涉,教学要求将兼顾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具体实现以下学习成果:1. 解释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识别并描述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3. 独立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及优化;4. 运用操作系统命令和工具进行系统维护;5. 参与小组项目,协作解决实际问题;6. 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以《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教材为蓝本,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发展历程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2. 进程与线程管理:涉及进程管理、线程管理、进程调度算法等。

- 教材章节:第2章 进程管理3. 存储管理:包括内存分配、页面置换、虚拟内存等。

- 教材章节:第3章 存储管理4.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介绍文件系统概念、磁盘空间分配、文件操作等。

初步认识操作系统

初步认识操作系统

初步认识操作系统当我们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操作系统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幕后英雄,为我们的各种操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操作系统可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操作系统呢?让我们一起来初步认识一下它。

操作系统,简单来说,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友好的操作环境。

想象一下,如果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我们可能需要直接与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交互,了解每个硬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有了操作系统,这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处理器管理。

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会有多个程序同时运行,而处理器的资源是有限的。

操作系统要负责合理地分配处理器的时间,让每个程序都能得到适当的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

其次是内存管理。

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重要部件,操作系统需要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确保各个程序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内存,避免出现内存泄漏等问题。

然后是设备管理。

计算机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等等。

操作系统要负责这些设备的驱动和管理,使得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在多个程序需要使用设备时进行合理的调度。

再者是文件管理。

我们在计算机中存储了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操作系统需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

最后是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接口: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命令行接口通过输入特定的命令来操作计算机,而图形用户接口则以直观的图形和图标形式呈现,让用户通过鼠标和键盘的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各种任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Linux 等。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其易用性和广泛的软件支持,在个人电脑领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Mac OS 则以其出色的稳定性和与苹果硬件的完美结合,受到了许多创意工作者和苹果用户的喜爱;Linux 则以其开源、灵活的特点,在服务器和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与操作系统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与操作系统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与操作系统一、认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机,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和存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拓宽知识视野。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指令进行自动化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各种数据处理操作。

2.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并控制其他硬件设备完成相应操作。

(2) 主存储器(内存):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例如键盘、鼠标等。

(4)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现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5) 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U盘等。

二、初步了解操作系统及其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软件之一。

它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并实现各种功能。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及其常见功能。

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程序提供运行环境的一种软件。

2. 常见的操作系统(1) Windows操作系统: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通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

(2) macOS:这是苹果公司独有的操作系统,专门用于苹果电脑及笔记本电脑。

(3) Linux:Linux是一种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适用于多种平台。

3. 操作系统的功能(1) 进程管理:负责分配和管理各个程序或任务所需的资源,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运行并相互独立。

(2) 文件管理:负责创建、删除、修改和保护文件及文件夹,并进行组织和存储。

(3) 设备驱动程序管理: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并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4) 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友好、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或命令行界面。

(5) 内存管理:控制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甄选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甄选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优选.《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一年级学生制定时间:2011年9月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学分:5 学时:90制定人:谢品章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①掌握计算机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及与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的转换。

②掌握冯。

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③正确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完成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

④熟练掌握Word 、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⑤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Internet 获取和发布信息,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①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②能够熟练应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能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能用PowerPoint进行幻灯片的制作。

③能够用Internet浏览网页,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3、社会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思维能力。

④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⑤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

该课程为刚入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能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该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要求做到广度优先,拓展学生的视野。

《计算机导论》教学要求既能做到注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又能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满足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0 / 7 DOC格式可编辑知识结构的要求、达到导论性课程的目的,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对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指导。

2、课程开发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Linux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Linux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Linux应用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与控制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能力、维护及配置网络服务器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对该操作系统的管理、维护以及对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能力;与后续课程《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相衔接,共同培养运用该系统进行嵌入式开发应用的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了解Linux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软件包管理和进程管理方式。

熟悉Linux操作系统基本配置、管理和网络管理的多种不同操作方式。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从安装配置到基本的系统操作配置、管理以及各种网络管理和服务器的配置、管理操作。

2.2能力目标2.2.1专业能力:能使用图形和文本两种方式安装Linux 操作系统;能熟练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以及完成其系统管理任务;能熟练使用Linux 的常用终端命令进行系统操作与管理;能使用多种不同方式对Linux 操作系统中的各种网络管理进行配置以及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2.2方法能力: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具有Linux操作系统管理、维护以及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的能力。

2.2.3社会能力: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和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情境设计结合本课程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限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面面俱到,而是在基本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力图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职业岗位的需要相结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操作系统新相识_泰山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操作系统新相识_泰山版

第六课操作系统新相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
2、更换桌面背景
教学重点: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识别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以及更换桌面背景,
教学难点: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教师演示,学生探索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做梦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梦中会出现一些超乎现实的情境,有时很有意思,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大强昨晚做了什么梦吧!
师:大强昨晚梦到自己在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东西就像桌布一样,自己想换成什么样就换成什么样,大家说这现实吗?
生:不现实。

师:那我们可不可以用电脑虚拟一下呢?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教师讲解)
活动二:
1.“按钮”的使用
1)进入:双击“按钮”图标进入
2)基本操作:
a.进入窗口
b. 按空格或回车进入项目
3)退出:控制箭头移到“结束”选项,按回车或空格就可以退出。

[练一练]
学生每人练习一遍进入和退出。

2.右击桌面的空白处,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属性”
3.单击“显示属性”桌面中的“桌面”选项卡。

从列出的背景中选择喜欢的图片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操作系统新相识希望大家能够回去练习一下我们今天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7. 网络OS
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Unix/Linux, Windows系列)除了具 有通常单机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应具有以下网络支持 功能: 网络通信 资源管理 网络服务 网络管理 互操作能力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8. 分布式OS
什么叫分布式 集中式--- 所有处理和控制功能都高度地集中在一台主机上 分布式---一个分布式系统由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构成,它 们既可独立工作(自治性),又可以合作。在这个系统中各 机器可以并行操作且有多个控制中心。分布式系统是一个一 体化的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有一个全局的操作系统,它就称 为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网络 1. 分布性 4. 共享性 2. 并行性 3.透明性 5. 多机合作和健壮性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4. 分时OS
提出 工作原理 用户需要: (1)人机交互 (2)共享主机/CPU T
终端2
主机(CUP) t
t
终端1
轮转时间片
终端n
特征 1. 多路性 ---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
用户1
用户2
…….
用户n
2. 独立性 ---每个用户各占一个终端,彼此独立操作、互不干扰 3. 及时性---用户的请求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响应(1~2秒) 4. 交互性---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可进行会话
Linux操作系统
子情境 1.1

认识操作 系统
情景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计算机、掌上机等电子设备,
那人们是通过什么和这些设备打交道的呢?
本讲主要内容与要求
§1.1 操作系统概述
*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What)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三. 操作系统的功能(Why) *四. 操作系统的特征 五. 典型OS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5. 实时OS
提出 应用需要: (1)实时控制(如工业现场) (2)实时信息处理(如自动飞机订票,情报检索) 基本思想 实时就是“立即”、“现在”的意思,是指对随机发生的外部 事件能及时作出响应和处理。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是 实时响应及处置能力、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计算机要及时响应 外部事件的请求,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完成对事件的处理 特征 1. 专门系统 2. 立即响应 3. 事件驱动 4. 高可靠性 5. 交互性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6. 多处理机OS
基本思想 大部分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单处理器系统,也就是说系统 中只有一个CPU,然而多处理器(或称为并行系统)越 来越受到重视。多处理器系统具有多个CPU,这些CPU 共享系统中的总线、时钟、内存及外围设备等。 提出/作用 1. 提高系统吞吐量 2. 降低成本 3. 提高系统可靠性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1. 人工操作方式
工作原理
输出结果
纸带 缺点
纸带输入机
计算机
1. 用户独占全机 2. CPU等待人工操作
人机矛盾 (效率低)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2. 单道批处理OS
提出 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操作系统 ,是 在解决人机矛盾以及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 的矛盾过程中形成的。
Windows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用户接口的操作系统,1985年11月。 单用户多任务
70年代,Bell实验室,多用户多任务,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网络OS
Unix
Linux
以Unix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开放、免费OS.1991年芬兰大学生开发 Linux并放到网上, 98年后引起关注.现在包含Unix的所有功能.
操作系统的形成迄今已有50年的时间。在20世纪 5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个简单的(单道)批处理操作 系统,到60年代中期产生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不 久又出现了基于多道程序的分时系统。80年代是微机 和计算机局域网大发展的年代,同时也是微机操作系 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形成和大发展的年代,此后分布式 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得到了很大发展。现有的计 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 式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等
异步性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各程序的执行过程有着“走走停停”的性质 ;另 外,同一程序在相同的初始环境下,无论何时运行都应获得同样的 结果。这就是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异步性。
虚拟性
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具备同样功能的设备
五. 典型OS
DOS
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基于以Intel80X86处 理器及其兼容系列为CPU的宿主机 ,1981,IBM(PC Dos),微软(MS Dos),字符界面,单用户单任务。
一. 什么是操作系统(概念) 4. 定义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 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有效地组织计算 机系统的工作,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方 便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从而起到连接计 算机和用户的接口作用的系统软件。此 定义是以操作系统的具体功能为基础的 定义方式。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发展与分类
作业管理 作业组织与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四.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
并发(concurrence)---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L 逻辑,宏观概念,?区别单CPU与多CPU情况 并行---是一种物理的或微观的同时性概念
共享性
共享指多个并发程序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共同享用.并发和共享是相 辅相成的。
工作原理
特点 1. 自动性 2. 顺序性 3. 单道性
二. 操作系统的类型(发展) 3. 多道批处理OS
提出 工作原理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60年代中 期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由此形成多道批处理OS
特征 1. 多道性 2. 无序性 3. 调度性
优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多道性,资源共享,资源充分利用 2. 系统吞吐量大---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总工作量
§1.1. 1
一. 什么是操作系统(概念) 1.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层次/地位
常用OS
DOS(以前), Windows系列, Unix/Linux系列
层次结构
用户 应用软件 其它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操作系统 裸机 图1-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软 件 系 统 硬 件 系 统
一. 什么是操作系统(概念) 2. 为什么引入OS(角色)
三. 操作系统的功能 2. 具体的资源管理功能
处理机(CPU)管理 对处理机进行分配,并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CPU分配和运行以进程为单位,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回收、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等 设备管理 设备分配、处理(驱动)、缓冲管理 文件管理 文件组织、目录管理、读写管理、存取控制—外存
小结

重点: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特征

课后作业:
一. 1,2,5,6,7
二. 1
三. 1 四. 3,5
三. 操作系统的功能 1. 从三个角度看
1.用户环境—提供人机接口/界面
2.虚拟机--对裸机的功能扩充(扩充后虚拟机)
3.资源管理角度:操作系统是一个资源管理器,其 主要任务是管理系统资源。通常计算机资源包括以 下几类:中央处理机、内存、外部设备、信息(包 括程序和资料),所以按照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器 的观点,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内存管 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此外,为能合理地组织 工作流程和便于用户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还应提 供作业管理,所以操作系统具有五大基本管理功能。
设置操作系统的目的:
–第一层软件,功能扩充 –隐藏复杂性,友好的操作环境/人机接口
–统一资源管理
终端用户 程序员
操作系统 设计者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裸机
§1.1.1
一. 什么是操作系统(概念)
3. 不同角度/观点看OS
用户环境 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用户 接口(User Interface)/人机接口/人机界面。OS是人 机交互的接口/界面 虚拟机 把硬件全部隐藏起来,用户看到的是经操作系统扩 展后的虚拟机。两方面扩充: (1)系统功能的扩展:操作系统提供了系统调用,扩 展了裸机的基本指令系统,组成了虚拟机的高级指 令系统。(2)数量上的扩展:利用多道程序技术,使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一台机器. 资源管理 管理整个计算机资源(软硬件),“大脑”、“管 理中心” “大管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