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2016年安排调研报告:深化平安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合集下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岗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岗

新经济 NEW ECONOMY2016年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对各类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平安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基本途径,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初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中山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对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广东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指出我省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大力整治影响稳定突出问题,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建平安广东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要坚持创新引领,构建完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运用大数据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

会上深圳市龙岗区代表唯一的区级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总面积388.59平方公里,处于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结合部,实有人口430多万,非户籍人口近90%。

龙岗区委区政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治理,主动作为,狠抓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区刑事警情连续六年实现较大幅下降,圆满完成了G20峰会外围维稳安保等一系列重要节点防护任务。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综合管理工作,主动直面问题,积极应对挑战,在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探索。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深化治理水平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深化治理水平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深化治理水平,作为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完善治理体系不仅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深化治理水平。

一、强化法治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法治建设。

要完善治理体系,首先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法制机制,推进依法治国。

特别需要注重在提高立法质量,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对法治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优化政府职能为了提升治理效能,政府需要主动转变政府职能,从传统的“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和监督并举”,实现政府职能和服务的转型升级。

政府职能的变化,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政府间合作,推动政府职能的精细化管理。

三、注重社会参与完善治理体系需要注重社会参与,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社会参与是现代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的力量和智慧,是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对治理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在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中,加强社会组织和公民裙众的直接参与。

四、改善行政管理为了提升治理效能,改善行政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信息爆炸,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打通信息孤岛,提高治理效能。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监管体系,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透明。

五、创新治理模式在完善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创新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方向。

要加强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备。

特别需要注重将国际治理理念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六、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

要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公共资源的监督,打造阳光政府,推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2023年度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

2023年度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

2023年度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2023年度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社会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提升治理效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认识。

因此,我们在2023年度对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展开了总结,旨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方式。

一、建设智慧政法综合管理平台,提升治理效能2023年度,我们深入推进了智慧政法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提高了治理效能。

通过政法综合管理平台,我们实现了对犯罪分子的追踪,对违法行为作出了更加准确的判断,实现了精准执法。

在治理道路上,创建智慧政法综合管理平台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我们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保障社会治理在2023年度,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了法规制度体系,规范了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注重防止执法者滥用职权和疏忽大意,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平公正权利。

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治理效能2023年度,我们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拔任用标准。

为了保证治理效能,我们推行治理干部培养计划,培养更多的行业专业人才,建立行业规范。

同时,我们也注重现场执法、案件调查等基层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了队伍的素质和素养,更好地推进了社会治理。

四、加强社会对话,理顺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2023年度,我们重视社会对话,开展互动沟通活动,增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联络,使政策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同时,我们开展了部分关切问题的公益宣传,引导公众正确引导观念,理顺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作为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的总结,我们认识到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性,也深入探讨了政法综治社会治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路线。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汇报材料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汇报材料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工作情况。

一、背景和目标社会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工作内容及进展1. 深化改革:我们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更加科学、完善的社会治理机制。

通过改革,我们加强了社区自治能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2. 加强法治建设: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了执法监督,同时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加强公共服务:我们加大对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特别是在健康医疗方面,我们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4. 推进信息化建设:我们推动了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提高了信息共享和处理的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成效和经验通过我们的努力,社会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1. 社会治理体制更加完善:我们通过改革建立了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协同合作、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

2. 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我们在教育、卫生、就业等领域加大投入,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3. 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通过改革和创新,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如:1. 突出问题导向:我们将问题摆在首位,深入调研、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推出解决方案。

2. 加强协同合作:我们与各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合力,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工作。

3. 创新手段方法:我们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社会治理工作,提高效能。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研讨发言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研讨发言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研讨发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们:
我想就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一主题发表一些观点。

首先,社会治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共建的理念,通过政府、社会组织、民众的共同努力,推动健全社会治理制度。

其次,共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

我们应该建立起政府、市民、企业等各方的多元参与机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政府应该搭建好平台,发挥好引导和协调作用;市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最后,共享是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社会福利。

这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强社会救助、社保体系的建设,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希望各方能够加强沟通,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目前,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正在飞速发展,采取了网格化管理、涉稳情报信息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今年区辖区范围内命案时有发生,赴邕、赴京信访问题仍然突出,为更好的做好社会治理工作,营造平安、和谐环境,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增强法治思维,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深度一是服务惠民,打造暖心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充分挖掘资源,为居民群众打造暖心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向群众普及法律服务自助设备“桂法通”的操作方法,使得居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力量,主动邀请社会上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志愿在工作室为需要咨询的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全民普法,营造良法善治的社会氛围。

需将普法工作开展于日常,将普法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尽量避免“两张皮”的情况。

了解社会不同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期待,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普法方案,结合新时代新特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

三是建好队伍,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

建设好社区调解队伍,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提升他们调解本领。

同时,应积极争取用于调解的专项资金,设置专职调解员工作性补贴和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奖励,从而充分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

二、凝聚共治力量,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力度一是通过“融组织、融资源、融服务”,有效整合驻区、共建单位等区域化资源,扩大矛盾调解队伍,及时搜集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切实做到抓早抓小、就地化解。

二是创新小区治理模式,推动企业联合组建企业联盟,通过“遍入小区、遍入楼宇、遍入街巷”将矛盾纠纷收集阵地建设在社会最前沿,把纠纷“吸附”在基层,让矛盾“调”在心坎上,“解”在家门口。

三是推进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集中走访服务,上“百”家门,做到不漏一户,实现居民和走访干部相互认知率达100%,不断收集人员信息和群众矛盾。

调研社会治理情况汇报稿

调研社会治理情况汇报稿

调研社会治理情况汇报稿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我特别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社会治理形势总体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治理形势总体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社会治理的力度,通过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等措施,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足,一些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导致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其次是社会矛盾纠纷频发,一些地方和行业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纠纷,需要加大调解化解力度。

再次是网络社会治理亟待加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安全管理。

三、加强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投入,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

三是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

四、结语。

总的来看,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加大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努力。

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加大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与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社会治理体系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稳定,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需要有法可依,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社会治理的行为和活动。

2. 建立高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社会治理体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二是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便于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三是需要建立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以便于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

3. 加强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治理人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必要手段。

政府需要加强对社会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社会治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会治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社会治理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领域,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高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

3. 建立社会治理全民参与机制社会治理全民参与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

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立社会治理全民参与的机制和平台,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效果。

关于对深化平安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对深化平安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几点工作建议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影响着经济发展环境。

在今年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xx同志提出了“群众安全感上升、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全面下降”的平安建设“一升三降”目标,要求把xx打造成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区。

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政法综治工作经验,针对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平安建设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1、基层一线保稳定、促和谐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现在多数地方硬件建设比较到位,但在抓工作落实上远远不够,制度有、文件有,但就是贯彻的不彻底、落实的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形式主义多。

比如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做到经常性很难;个别地方领导对辖内矛盾隐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什么时候出了事,自己才知道,往往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了工作被动。

特别是近期,一些地方存在松懈厌战情绪,导致信访形势出现反弹,我省进京非访在全国处于落后位次。

这种干工作“不求深入、落实乏力”问题,需要下大力研究剖析,认真加以解决。

2、群体访、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平安建设的一大难题。

当前,随着改革推进,各地城镇建设、农村改造提升、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等工作力度很大,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稍有处置不当就可能引发不稳定隐患或事件。

同时,因历史遗留等问题,中央、省出台了一些政策,解决了主要矛盾,但有的还不满意。

特别是个别信访群众在依法维权上存在片面性,信“访”不信“法”,只强调个人利益的满足,不讲行为方式上的自我规范和约束,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没满足,就通过闹访、缠访来寻求解决,盲目的认为“法不责众”、“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各种合法诉求、不合法要求交织在一起,处置化解难度较大,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3、政法维稳单位保稳定、创平安的人员还相对不足。

从公安派出所看,受人员编制影响,市区所平均在6—12人之间,但在乡镇派出所,90%以上都是5人以下所,有的甚至是2—3人,与繁重的日常事务相比,人员配备严重失衡,干警疲于应付,根本无法保证执法质量。

关于《如何深化平安创建,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深化平安创建,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深化平安创建,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的调研报告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一项民生工程。

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平安建设,落实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为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成功申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夯实基础。

根据《蒲江县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方案》(蒲综治委〔2018〕13号)、《蒲江县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方案》(蒲平安创建领〔2019〕1号)、《寿安镇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意见》和《寿安镇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寿安当前平安建设的现状,以走、访、查、看及座谈的形式对辖区各村(社区)及重点区域开展了平安建设专题调研。

一、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现状今年以来,寿安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平安建设先进县列入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一五七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重点地区整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雪亮”防控等多项措施,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积极推进网格化建设,广泛开展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宣传与平安建设宣传,努力实现“一保两不三升三降”目标,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有力地维护了和谐寿安建设。

(一)科技防范体系逐步建立。

依托“雪亮”工程,建成镇综治中心1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共28个,设置168个监控点位,实现了全镇主要干道、重点部位、道路交叉口监控全覆盖。

镇综治中心由综治、司法、派出所、劳动保障、农业、流管、城建、计生等办(所)组成。

在镇综治办领导下,中心落实了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负责全面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督导考核。

(二)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专兼职巡逻队29个,人员188人;落实“红袖套”实名制队伍452人;划分一般网格49个网格,专属网格3个,配备专职网格员49名,组建起了一支“精干、高效、有力”的群防群治队伍。

二是落实“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推行社区(包村)民警+辅警、综治队员、网格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的“1+1+3+N”专群联动机制,着力提高“见警率”,切实加强了社会面管控。

政法委员履职调研报告

政法委员履职调研报告

政法委员履职调研报告政法委员履职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的背景是,作为政法委员,我们负有监督、协调、指导和决策等职责,需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当前社会治理、政法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1.了解社会治理中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探索政法机关在推动依法治国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为政法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

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针对政法工作者、社区居民、企业代表等不同领域的人士进行了调查,以获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当地的政法机关、社区办公室等,开展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经过调研,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和分析:1.社会治理中存在利益不均衡的问题。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

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方的权益不均衡,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

政法机关需要加强协调,推动各方利益的平衡,创造更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政法机关在推动依法治国和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法机关是国家行使统一管理和控制社会力量的机构,应积极履行职责,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权益。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政法机关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工作效能,加强与基层社区的联系等。

3.政法委员需要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作为政法委员,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学习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需加强与各方沟通合作,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了解各方诉求,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四、调研建议基于上述的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社会治理,平衡各方利益。

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保障各方权益。

政法机关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推动各方达成共识,解决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2.进一步优化政法机关的工作机制。

政法机关要借鉴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关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建议

关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建议

关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建议
1. 加强法治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每个人都能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能,使信息流畅、及时和准确。

3. 强化协同治理: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4. 注重社会参与: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和参与作用,促进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

5.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奖惩,增强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6.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一些个体、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7. 推动创新机制:鼓励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作用,为社会治理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路。

8.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治理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和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治理工作的需要。

9.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社会治理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10. 增加公共资源投入:增加对社会治理的投入,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让每一分钱都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治理效应。

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有效社会利益相关者,在国家法律法规法定范围内,通过共同协商、协调、调节、合作、解决社会事务的过程。

它不仅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社会治理制度的建立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一、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它是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供给的及时完善,有助于政府的规制和治理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实施。

二、社会治理的定义社会治理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有效社会利益相关者,在国家法律法规法定范围内,通过共同协商、协调、调节、合作、解决社会事务的过程。

它不仅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三、社会治理制度的建立社会治理制度的建立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它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支持、各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协调等方面。

(1)社会治理制度的构成社会治理制度的构成包括: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必须通过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治理行为。

2)政策:政策是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社会治理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社会活动政策、社会管理政策等。

3)技术支持:技术支持是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社会治理提供保障。

4)各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各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是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社会利益相关者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在立法、执法、社会管理等方面协同合作,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社会治理制度的建立原则社会治理制度的建立必须采取一定的原则,包括:1)开透明:社会治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原则基础上,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准有任何形式的隐私措施; 2)依法管理:社会治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3)学可行:社会治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应符合科学有效的原则,确保其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遵循规律,提升治理效能申论

遵循规律,提升治理效能申论

遵循规律,提升治理效能申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政府部门对于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采用创新的方法来提升治理效能。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期能更好地推动治理工作。

首先,治理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社会治理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管理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其次,治理需要注重科学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借助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加强治理工作。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掌握和分析社会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治理需要强调参与性。

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

政府部门应该主动与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合作,发动社会各界的参与。

这不仅可以凝聚社会共识,也能够提高治理效能。

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是治理工作的重要资源,只有共同参与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最后,治理需要注重透明度。

透明度是治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公开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可信度。

同时,政府也需要倾听社会的声音,接受监督和批评。

只有透明的治理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治理效能。

总之,遵循规律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科学性,强调参与性,提高透明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治理工作,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希望政府与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治理工作,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政法委社会治理工作总结

政法委社会治理工作总结

政法委社会治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政法委社会治理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法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政法委加强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通过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社
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形成了覆盖城乡、各领域、全方位的社会治理格局。

各级政法委建立了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了社会治理效能,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政法委注重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通过加强社会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社
会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培训,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

各级政法委不断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有效应对了各种社会治理挑战。

再次,政法委积极推进了社会治理创新。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了智慧社
会治理平台,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和精准度。

各级政法委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社会治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最后,政法委加强了社会治理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宣传教育,提高了
全社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各级政法委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宣传教育,推动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政法委社会治理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级政法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部署,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

社会法治制度的健全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法律的完善与有效施行、公正的司法体系、严格的司法程序、健全的法治宣传教育、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治理的透明与参与等。

首先,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必须注重法律的完善与有效施行。

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范,法律的完善具体体现在法律体系的健全、法律内容的科学合理、法律条文的明确具体等方面。

同时,法律的有效施行也是健全法治制度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起严格的执法机构和科学合理的执法程序,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需要建立公正的司法体系。

司法体系是社会法治的核心保障,其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法治制度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司法体系的公正,需要建立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机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司法程序,确保每一个涉案当事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司法权利。

第三,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必须确保司法程序的严格执行。

司法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司法程序和严格的证据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纠错机制,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第四,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还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公众对法制的认同和信仰,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法治素质。

第五,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需要建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现代社会法治的核心原则之一,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权力分立机制和严格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最后,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还需要实现治理的透明与参与。

治理的透明是社会法治的重要原则之一,需要通过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建立起公民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机制,确保决策的透明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健全的社会法治制度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它涉及法律的完善与有效施行、公正的司法体系、严格的司法程序、健全的法治宣传教育、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治理的透明与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全文

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全文

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全文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社会治理是指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发展的过程。

而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旨在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背景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提出,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各方面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的。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因此,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内容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要加强社会参与。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在制度设计方面,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居民等多方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参与模式。

其次,要完善决策机制。

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确保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体现。

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多元化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再次,要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在社会治理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治理的新需求。

最后,要加强监督考核。

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确保社会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和不断提高。

三、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意义健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多元化的决策和参与机制下,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进步。

政法调研报告

政法调研报告

政法调研报告
《政法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政法调研是对政府和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监督政府的工作。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当前政法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和改革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包括对政府管理体制、法律体系、执法手段和公民权利保障等方面的调查。

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确保调研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
1.政府管理体制存在部门之间信息闭塞和协作不足的问题,需
要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调机制。

2.法律体系方面,目前存在一些法律条文与现实需求不符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3.执法手段方面,部分地区的执法力度不足,需要加强对违法
行为的打击力度。

4.公民权利保障方面,需要加强对公民权利的教育和保护工作,确保公民合法权益。

四、调研建议和展望
1.针对政府管理体制问题,建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建
立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调机制。

2.在法律体系方面,建议及时修订法律条文,确保法律规定与
社会实践和需求相适应。

3.执法手段方面,建议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确
保公共秩序的良好运行。

4.在公民权利保障方面,建议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教育,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政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和改革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我们期待政府能够重视本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政法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法委2016年安排调研报告:深化平安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法治引领深化平安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政法工作调研课题组回首“十二五”,全区政法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创新实践,平安、法治、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涌现出司法局、特巡警大队、小纪法庭、最美检察官乔静、好警嫂张桂荣等一批全国、省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稳定保障。

主要表现为四个“明显提升”:一是服务大局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法治与经济”主题,开展服务重点园区、服务重点企业、服务重大项目等“政法护航、服务发展”系列活动,多层次、各领域、全方位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规范运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专业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室,全面推进综治信息系统建设,“富民经验”在全省推广,再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

三是区域法治质态明显提升。

创新实施普法强基工程,探索开展法治评议活动,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大力兴办平安法治实事项目,荣获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四是政法队伍形象明显提升。

围绕“三严三实”主题,深入开展“严纪律、保公正、转作风”队伍集中教育活动,全面落实执法为民公开承诺,不断强化执法司法能力建设,树立了政法机关良好形象。

展望“十三五”,全区政法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和做好政法工作,积极进取,勇于担责,主动置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积极投身加快融合发展实践之中,倾心躬身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之中,为推动我区“加快融合、崛起苏中”营造良好环境。

努力实现“四个更加”:一是发展环境更加优良。

牢固树立法治经济理念,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根源性问题,让法治和诚信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法治环境更加规范。

以《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实施意见》为统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廉洁司法、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法治化等工作,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是社会环境更加稳定。

大力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满足多元司法需求;严厉打击涉恐涉暴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筑牢平安稳定的铜墙铁壁,努力让百姓安心、社会安定、区域和谐。

四是生活环境更加安全。

着力化解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2016年,全区政法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项重点、实现三大成效,即围绕争创全国政法综治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的目标,突出“和谐善治、基层法治、社会共治”三项重点,实现“公众安全感高、法治建设满意度好、政法队伍形象优”三大成效,为我区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好头、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起好步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树立和谐善治新理念,大力实施“维稳安民、信息惠民、服务为民”三大工程,切实增强平安法治建设向心力。

知善治、谋善治、齐善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迎势而上、善治而为,运用“互联网+”理念,把稳定基石筑牢,把服务保障做好,在更高层次激活群众对平安的追求、对法治的向往。

一是大力实施维稳安民工程。

注重源头预防,在区级职能部门、镇深入推进重大事项制度廉洁性、决策合法性、社会稳定风险性“三性”联动审查评估,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注重专业调处,规范化运行婚姻家庭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争议等11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注重末端打击,实施“护民安、保稳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领域违法犯罪问题,让依法打击成为夯实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给群众更多安全感。

二是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推动综治信息实战研判,开展“综治信息应用深化年”活动,以社会治安状况、社会矛盾纠纷、网络舆情形势为主要研判内容,加强定期研判、实时研判,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用数据决策,为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提供信息指引和支撑,让信息化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

推动法治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法治模块建设,努力实现法治舆情第一时间掌握、法治服务第一时间传递、法治实事第一时间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推动平安法治深度融合,重点抓好信息平台的共用共享,强化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放大平安法治惠民优势,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形成平安、法治建设联推联创新局面。

三是大力实施服务为民工程。

服务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实际,以“强担当、优服务、促发展”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调研、论坛研讨、专题报告、风险提示等,为企业防范风险提供指导,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全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一线,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两化”建设(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推动“三率”提升(群众见面率、服务满意率、信息准确率),全面发挥“四员”作用(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实现服务向一线延伸,工作在一线开展,矛盾在一线排查,纠纷在一线化解。

服务民生,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办好一批平安法治实事项目,力解群众之难,力排群众之忧,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二、面对基层法治新形势,牢牢把握“坚守公正、系列创建、宣传教育”三大任务,切实增强平安法治建设渗透力。

法治是时代的强音,是群众的期盼。

瞄准公平正义风向标,探索法治实践新路径,推动法治精神入脑入心,促进法治信仰落地生根。

一是牢牢把握坚守公正主线。

以评议促公正,继续深化法治评议活动,推动评议重点由执法行为向平安法治实事、执法队伍形象延伸,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倒逼公正水平提升。

以公开促公正,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满足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以改革促公正,积极推行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促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依法公正处理;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是牢牢把握系列创建主体。

寻求结合抓创建,找准部门业务工作和系列创建的结合点,深入推进平安法治校园、平安法治市场、平安法治医院等10多个基层平安法治系列创建活动,突出创建主体,激活创建活力,让群众零距离感知平安、享受法治成果。

创新载体抓创建,组织开展“平安寄递企业”、“平安寄递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3个100%”制度,构筑起公共安全的坚强防线。

扩面提质抓创建,针对基层系列创建项目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广泛发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到创建中来,力争年底创建覆盖率达到95%。

三是牢牢把握宣传教育主导。

坚持宣传跟着人群走,在超市、集场、小区等人群密集场所,开展“法治赶集”宣传活动,为群众送上法治“快餐”。

坚持宣传跟着职能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崇尚法治、守望长安”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广场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平安法治建设成果。

坚持宣传跟着舆情走,针对负面舆情,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树立正面舆论导向;着眼正面宣传,开展“指尖上的法治宣传”,提供便民服务,加强群众互动,传播法治文化正能量,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

三、践行社会共治新要求,始终抓住“治安防控、基层基础、队伍建设”三大关键,切实增强平安法治建设凝聚力。

一个治理有效的社会,必然是责任共担、风险共治的社会。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性、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群众满意的社会共治格局。

一是始终抓住治安防控这个支撑点。

人防突出“专防+群防”,依托平安志愿者、巡特警大队、义务巡防队伍等专兼职巡防力量,开展街面巡逻、流动巡防、治安巡查等活动,形成昼夜联防、协同联动、整体联治的巡防新格局。

技防突出“织密+应用”,推动技防工程提档升级,健全跨部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和安全使用监管制度,提升治安防范科技应用水平。

心防突出“常态+长效”,开展“心防五进”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深入村(社区)、学校、医院、商场、企业宣传安防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实现“心中有防、应对有方”。

二是始终抓住基层基础这个着力点。

深化富民经验推广,继续推广富民村在村民自治、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力争更多的村(社区)创成富民式村(社区),法治型基层组织建成率达20%;继续深化警民共建活动,示范带动综治法治工作基础薄弱村提升质态,力争“四无”村(社区)建成率达80%。

强化基层人员配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规定,扎实推进“规范型”村级组织建设,配足村级综治办、法治办主任,确保基层有人干事、能干成事,推动镇、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安民便民实体化运作。

优化特殊人群管理,积极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创新服务竞赛活动,大力推广流动人口“五式”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分类动态管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三是始终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点。

围绕作风建设,持续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执法为民、满意政法”为主题,深入开展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宗旨教育,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

围绕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学习、技能大比武、素质大提升”竞赛活动,切实提高政法干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公正的能力水平。

围绕纪律建设,加强反腐倡廉经常性教育,把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增强党性与正风肃纪、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复合型”政法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