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大纲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二、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三、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四、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征;五、结合古代具体科技成果,论述方法论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一、简述现代初期天文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二、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三、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做出的重大贡献;四、结合六个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五、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第五章科学技术观概述一、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二、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三、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科研课题及选择一、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论述选题过程中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第七章科技研究中的经验方法一、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二、简述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三、简述把握机遇要求研究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第八章科技研究中的理性方法一、简述科学抽象的原则;二、简述假说如何发展为理论;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自身流逝的,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总是均匀不变的空间: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不变的。

一句话,时间,空间绝对不变。

评价:将时空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分析,体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和能力但由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局限,绝对时空观暴露了很多弊端,①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②否认了时空表现形式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物质的存在及其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表现形式存在多样性。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目1.试评述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答: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式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评述其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98%会考)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

它的主要内容是:1.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

2.反对简单地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认为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

3.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绪论1、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恩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1)运动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认为:(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强调了:(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辩》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

2、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自然哲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论技术创新: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就是强调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这一论断说明了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可能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因此,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发展生产力需要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自邓小平提出科技与经济结合这一论断开始,中国就在推进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几十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不能忽视结合的不彻底,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今,中国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更符合创新规律的方式来推动。

在对结合的认识上,不仅要加深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将结合问题看作科技界的问题,也要看作经济界的问题,切实转变经济工作的根本理念,体现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更应该明确技术创新的经济属性,从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入手,获得高价值。

此外,现阶段我国的新产品主要应用者不能依赖于国外市场,应该发挥本国市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牵引作用,将市场应用作为自主创新实践不可或缺的环节。

另外,资本市场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也至关重要。

硅谷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有一流的技术,更是因为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机制。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尽管开办了创业板,但真正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短期利益导向严重阻碍了科技与经济结合。

当前,在政府资金越来越充裕的条件下,应该下大力气引导投资市场关注科技与经济结合,关注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鼓励创新的投资市场。

或者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答:A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B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C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D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还集中体现在生产的影响上。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与考试题参考答案完整版勿删

自然辩证法复习与考试题参考答案完整版勿删

自然辩证法复习与考试A、关于考试题型基本概念(占25%)简答题(四题中任选三题,占45%)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占30%)基本概念: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3.科学事实: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4.科学定律: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其逻辑形式是全称命题。

5.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

6.科学理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其逻辑形式是理论模型。

7.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

8.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设备和条件),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9.分析: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10.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11.归纳:从个别或特殊上升到一般。

12.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的部分属性或功能等相同或相似,推论出它们的其他属性或功能等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13.模型方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的特定认识目的。

B、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前提。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docx

1、 2、 不屈于近代机械的口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关于科学事实基木特征止确的是: A. 单称陈述、 B. 单称陈述、 C. 单称陈述、 D. 全称陈述、 具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止确的是:D A. 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彖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 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 可以重现或模拟口然现象,加速或延缓口然过程。

D. 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I •:确的是: A. 科学处于幼年吋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 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 把整个口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不系统性 B. 非批判性 C. 反思性 D. 历史性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A. 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 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而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乂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D. 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 客观事物的屈性没冇宜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 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 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

(一到十四是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剩下的思考题是老师没有布置但课件上有的)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Dialektics of Nature。

目的: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

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哲学问题。

3.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自然观四大起源: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5.公认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实践哲学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由10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总共181个部分组成。

大部分论文和札记的内容与两个计划草案相符合。

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成就,阐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十九世纪以来的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学》论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研究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才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排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科学为哲学提供资料和依据;3、辩证法;主要论文《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4、物质的运动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P98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P85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P115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一:绪论(1)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研究范围自然辩证法主假如以科学技术以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就的归纳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科学订交错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2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亲密的关系。

2.自然辩证法研究波及的领域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以辩证的看法出发并紧紧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

(3 )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方面的新进展1.在自然观方面提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2.系统自然观深入揭露了自然界从微观到宇宙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建的实质和规律认为自然系统不单是确定的,并且会自觉的发生不行展望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单是简单的线性的,并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3.生态自然观重申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靠的各个部分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同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余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同等的,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一般成员与公民,重申人类不单要尊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余伙伴并且要尊敬共同体自己。

二:第一章(1 ):在人类的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种重要形态?试评论古代朴实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 古代朴实辩证法自然观,17 世纪、18 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2.古代朴实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逝,把自然界当成一个一致的有机体,并力争“在某种拥有固有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别的东西去找寻这个一致”。

古代朴实自然观的特色:直观性,思辩性,猜想性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开始了实验与理性方法相联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1、阐述古希腊四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四种不同思想。

(教材P26)早期的自然哲学是从探索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

希腊文“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

至于本原是什么,数目有多少,古希腊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例如,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持和希巴索则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以土加于上述三者,主张“四元素”为万物之始,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各种性质不同、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的“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

2、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讲义P12)答: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有以下四种:a.先进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为以四大发明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发明的领先以及农学,中医,天文,算术等学科的成熟。

B.实用性。

中国古代科学倾向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古希腊科学的倾向于理性思辩。

主要表现在种种有形的技术发明,许多理论体系始终未能摆脱应用阶段。

C.稳缓性。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在稳缓前进而无大起大落。

D.大统一性。

与农业有关的学科构成中国大一统科技的中心部分,大型建筑技术,通讯技术,航海技术,炼丹技术等成为中国大一统科技的派生分支。

3、简述近代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不同特征。

(讲义P20)(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做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征A 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成都的发展。

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 主要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3、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4、技术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5、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一)时代性(二)实践性(三)科学性(四)创新性(五)自主性(六)人本性一、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有序地进行创造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自然辩证法部分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部分考题及答案

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系统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意义:(1)有助于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工程发展的全球趋势,认识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2)有助于认识客观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辨证规律,理解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关系;(3)有助于掌握科学、技术、工程研究的辨证方法,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4)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关心,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6)可以培养和提高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技术实践的能力;(7)可以帮助自己在做论文时选出更加合理的科研课题和认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8)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帮助分析自己目前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9)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运动,可以理解为差异性在时空中的展开,从简单的机械位移到复杂的生物活动,包括自然界的一切变化过程都在运动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自然界中系统的形成和运动的发生,其原因就是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固有的矛盾以及矛盾的集合。

吸引和排斥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一切运动都包含吸引和排斥这一矛盾,在自然界中,当一个吸引过程发生时,便一定有一个相应的排斥过程发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只有吸引而没有排斥,或者只有排斥而没有吸引,都会导致运动的停止、物质的消失。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是以分解为前提,必须打开反应物的化学键,然后才有可能化合成生成物;分解也是以化合为前提,分解的产物又有可能合成原来的反应物。

化合和分解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既存在矛盾又相互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答: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重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答: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元素论。

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整理的东西,挺好!!17.试述“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由一系列矛盾运动所推动,例如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和不同学派的争论、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整理的东西,挺好!!技术转移与技术综合、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一)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1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纵向(时间轴):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的辨证统一。

横向(空间轴):分化与综合两种基本趋势的辨证统一。

2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内外力结合的理论模式;指数—逻辑曲线增长论;科学知识中心转移论;带头学科更替论。

3科学发展模式的探索: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二)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

1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2技术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1)以社会需要(通过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为动力,以新技术目的的设定为中心,由潜在技术发展为现实技术。

2)生命周期模式。

3)扩张模式。

4)其他模式21.简析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22.分析在科技工作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科技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首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而使国家繁荣富强;其次,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最后,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23.论述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答: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重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答: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元素论。

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⑵原子论。

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

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⑶宇宙论。

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

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

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

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然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

(论述)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答:相同点:(1)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2)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3)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物质不灭论)不同点:(1)伊氏原子论在承认L-D原子论提出的始原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2)L-D原子论认为原子有大小、位置、形状、次序等数量上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伊氏原子论在承认量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子有性质方面的差异,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了性质上的差异;(3)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波动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动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伊氏提出原子运动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由于重力引起的下降运动外,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克服了L-D原子论否认偶然性存在的缺陷,确立了偶然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答: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巽(xun)、坎、离、艮(gen)、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

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o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

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

例如“八卦”“五行”学说。

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

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

3.猜测性:用假设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o5.结合古代科技成果,论述古代方法论的巨大成就。

古代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就,运用和完善了研究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实验方法、数学方法、解析方法等等。

(一)数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明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同时运用和完善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实验方法、解析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成就最丰富的还是数学方法。

成果是暂时的,方法是永恒的(二)力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1)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2)浮力定律:阿基米德用实验方法证明浮力定律(三)其它方面成就1亚里士多德的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1)四元素与四因说四元素:地上(月下区)的物体由水、火、气、土四元素(四元素可生灭,天上即月上区,则为以太组成,永恒)组成,其运动是直线运动。

地上的物体都有其天然处所,所有的物体都有其回到天然处所的趋势四因说:事物变化的原因有四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2)生物学成就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成就在其科学著作中最有价值。

他以一个近代生物学家的姿态去观察、实验,观察习性,亲自解剖动物,搜集第一手资料,总结生物规律。

(4)方法论成就——提出了“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规则2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农学:五大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一)《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2 日心说的内容: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②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一周。

地球也自转,24小时转一周;③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8.5天;④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

3.日心说的意义:①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①布鲁诺宣传捍卫日心说:Bruno ,1584年,发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是由众多像太阳系的星系组成)1600年2月17日遭火刑o②伽利略宣传发展日心说:Galelie(1562-1642),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二《人体构造论》从医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维萨里1543 《人体构造论》2.赛尔维特1543年发表《基督教的复兴》提出血液心肺小循环理论。

3.哈维《心血运动论》2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自身流逝的,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总是均匀不变的空间: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不变的。

一句话,时间,空间绝对不变。

将时空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分析,体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和能力但由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局限,绝对时空观暴露了很多弊端,①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②否认了时空表现形式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物质的存在及其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表现形式存在多样性。

③否认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时间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牛顿硬性将绝对时空概念强加于不同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使物质运动形式与它的时空概念相一致——本末倒置。

3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

(1)特性:自然界绝对不变①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

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③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产生原因:①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

②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

③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寻找哲学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评价(贡献,弊端)(1)对于推翻封建专政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自然观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排斥了唯心主义和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干扰和侵害;(2)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对近代前期自然科学探讨具体事物的运动规律,并获得大量科学成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