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绝对精品)
《现代农业与管理》课程目录及思考题
《现代农业与管理》课程提纲与目录第一讲:总论一、农业发展的历程 6(一)原始农业 9(二)传统农业 14(三)现代农业19石油农业 23替代农业(有机、生态、自然、生物动力)27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 35(一)中国农业发展历程(计划经济、联产承包、反哺) 35(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条件 63(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76三、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77本质特征+(产业性质)基本特性 77-78内涵概括 80具体内容 82四、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83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88(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89(二)现代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 90(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方向 91第二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重点内容和支撑体系一、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 110(一)市场经济理念 111如何坚持市场经济理念 118机会成本 119(二)经济全球化理念 121如何理解农业经济全球化 123 (三)和谐发展理念 125(四)可持续发展理念 131(五)组织制度创新理念 134(六)企业化经营理念 137二、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40(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42(二)实施农业产业化 147(三)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152(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159(五)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166(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71(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74三、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3.1现代农业投入支撑体系 1783.1.1 农业财政投入体系 1783.1.2 农村金融体系 1793.1.3 社会资本投入体系 1833.2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1863.3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1893.4现代农业市场支撑体系 190农产品冷链物流 200冷链条件(三P 三C 三T 三Q 三M) 205 四、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211中国农业优先发展八大关键技术 212高产、优质、高效(两高一优)农业 215 《农产品协定》 216绿箱 219黄箱 220蓝箱 230绿色贸易壁垒 231新的贸易保护形式 236精品农业 237包装农业 240彩色农业 241立体农业 242生态农业 246数字农业 256精确农业(精准农业) 257智慧农业 265三品一标 271无公害农产品 272绿色食品 273有机食品 279有机农业 280“三品”同异对比 283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91都市低碳农业 302白色农业 307绿色农药 313物理农业 315现代农业食品工程 316设施农业 318现代生物技术(组培) 320节水灌溉 327第三讲: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及其选择一、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46(一)美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家庭农场) 346 (二)日本现代农业(一村一品、小规模) 363 (三)法国现代农业 370(四)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77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选择 393(一)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 393(二)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模式 401(三)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 402(四)可持续型现代农业 404(五)省工节本型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型的新模式) 405 第四讲: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一、现代农业的目标 418二、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 424三、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分析 430构成(一级、二级、辅助指标) 430计算公式(含名词解释) 433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37第五讲:现代农业的经营与管理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452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453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 456六大发展方略 456四大定位 465三大战略 466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法 469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步骤 470(一)基本情况分析(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政府政策等) 470(二)优劣趋势分析 479(三)市场分析 484(四)规划方案设计 486(五)规划资金筹措安排 486二、现代农业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 487经济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89社会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90生态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91三、农产品市场分析 492完全竞争市场和企业决策 493垄断市场和企业决策(卖方垄断) 497四、现代农业企业管理 500现代农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502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04农业企业管理 505五、企业认证和质量管理 510(一)企业认证的范围和意义 511(二)申请认证的条件和程序 512(三)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515(四)质量管理 522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和质量职能 522全面质量管理(TQM) 523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 526思考题龙头企业、中介、合作社利与弊【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指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公司+农户”、“公司+ 基地+农户”、“公司+批发市场+农户”等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泾县是山区县,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茶叶、蚕桑、蔬菜是传统产业,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业。
该文通过对泾县农业观光园的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打造“泾县—乡村旅游胜地”形象。
关键词: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泾县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
茶产业是泾县的主导产业,在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中,泾县茶区建有标准化茶园,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兴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1泾县农业观光园及乡村旅游业现状全县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46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26个,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500万以上)2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遍及全县11个乡镇。
泾县于2013年度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水墨汀溪风景区、查济景区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泾县至江南第一漂、汀溪乡、蔡村镇、赤滩古镇、宣城”的旅游线路入选2014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蔡村镇月亮湾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示范村,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特色村4个,县级旅游特色村21个,全县有农业园区总数15家,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3家,农业观光采摘园垂钓园12家,休闲农庄18个。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产品系列化深度开发不够目前泾县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2.2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泾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内的道路、停车场、标示牌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于完善,导游解说、咨询和消息发布等服务系统不够健全,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不甚了解。
2.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景区,既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对外宣传促销,这就需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而当前泾县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有所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为加快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提速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推进方案。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2万亩,粮食总产量375万吨。
人均粮食产量582公斤。
蔬菜总产量490万吨,人均749公斤。
牛羊肉总产量24.5万吨,人均占有量38公斤,远高于全省人均8公斤。
鲜奶总产146万吨,人均231公斤,是全省平均人均占有量的8倍。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全市农业总产值385亿元,其中种植业240.4亿元,占62.4%;畜牧业105.7亿元,占27.5%;林业9.8亿元,占2.5%,渔业13.4亿元,占3.5%,服务业15.8亿元,占4.1%。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例由2010年的63.9:26.8:2.8:2.6:3.9调整为62.4:27.5:2.5:3.5:4.1。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2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调整为的0.85:1。
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品种更新工程,葡萄、苹果、粮食、畜禽、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5%、90%、89%、75%、65%。
启动了“马铃薯脱du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马铃薯良种化率、脱du化率分别达到70%、50%。
引进酿酒葡萄优新品种16个,建立采穗圃6000亩。
测土配方施肥、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稻蟹生态养殖、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全面推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
四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扬黄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专题二 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 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 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 水旱灾害频繁”。
(5)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粗放农业、 中国新疆和青藏高原等 逐水草而居
自给农业
乳畜业
畜牧业、
北美五大湖乳畜带、西欧温带海洋
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
密集农业、
性气候区。适于多汁牧草生长的气
澳、新西兰
商品农业
候,面向城市市场
其他——城郊农业
大城市郊区
蔬菜、园艺、禽畜,面向城市市场
2.常见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候判断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 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 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 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种植园农业设施齐全专题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 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 于混合农业。
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林婉如中国经济地理(第3版)(林婉如..
附录1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绪论■ 知识练习▲简答题(1)答: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产业)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举例略。
(2)答: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地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预测性等。
举例略。
▲填空题(1)经济布局地域性综合性社会性预测性(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选择题(1)A (2)B (3)CD■技能训练略■观念应用▲案例题分析提示:涉及的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部门经济地理学(工业、农业、交通等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
▲实训题老师指导学生应用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分析当地的宏观经济布局。
第1章经济布局的条件■ 知识练习▲简答题(1)答:季风气候使我国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这又使我国热量条件十分优越,有利于农业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农业生产呈现出东农西牧、南稻北麦的基本格局,同时又使我国成为旱涝、风灾、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2)答:我国能源绝对数量多,种类齐全,在分布上存在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而且不同地区的能源种类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但我国能源资源在总量、分布与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不足。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可观,种类齐全,是世界上矿种配套条件好、能最大限度满足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少数国家之一。
但矿产资源在种类构成、地区分布、埋藏条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3)答:自然条件的多样性。
(4)答:我国人口分布总的规律是东多西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5)答:人口素质要通过多方面指标来反映。
它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制度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及人口健康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快速、稳步发展,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发展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迫在眉睫。
2024年学习农业经济的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农业经济的心得体会农业经济是研究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等方面,对于了解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对农业经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提供粮食、纤维和能源等生活必需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要、作用广泛,因此学习农业经济对于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农业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部门,农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农业经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掌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再次,农业经济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民是农业经济的主体,他们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质量。
学习农业经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民收入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掌握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群众的富裕提供支持和指导。
最后,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学习农业经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消耗情况,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为构建生态农业和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学习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农业经济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农业经济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和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另外,学习农业经济还需要关注农业的实践和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job reporting reports, internship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social practice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ork summ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篇一: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
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1地位。
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学习建议】?采用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
这种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2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五篇)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xx年6月,学校组织我们xx级春季农村经济管理大专班,到xx 区xx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参观、调查。
xx区位于xx,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95.7%,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远近文明的xx农业科技园区位于xx城中心6公里处,规划占地133公顷。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xx”农业有了很深的认识和感受。
xx农业科技园区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多彩,刚刚进入园区,彩色的甜椒、黄色的飞碟瓜、迷你黄瓜就应入了我的眼帘,还有长在树上的西红柿、无土栽培的生菜,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法国仙客来、荷兰红掌、蝴蝶兰、文心兰,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还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优秀的陶艺文化……这里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了我。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对早就向往的xx农业科技园区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是我对园区的现状、特点以及今后发展的一些见解和建议:一、xx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一)经营管理思路xxxxxx农业科技园区立足当前,以国内外农业高科技为先导,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以农业高产、高质、高效为宗旨、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走种、养、加、贸、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用一位管理者赵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机制创新呈现新活力”。
园区内无不呈现出勃勃生机,显示了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美好前景,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处处引用高科技xx市xxxx农业科技园区是xx的实验基地,科研力量十分雄厚,拥有一支1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园区建设顾问团。
园区不仅以较高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而且成功地引进、开发、推广了一批价值较高的名、优、稀、特、新产品,为农业生产增添了富有生机的新领域,推动了xx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向更高级化发展。
(三)以技术实力带动企业、农民增收能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是检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
“区域农业发展”教案讲义
“区域农业发展”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熟悉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认识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
2.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熟悉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讲授。
2.互动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3.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20分钟)教师首先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并且阐述区域农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2.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30分钟)教师分析当前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包括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并讨论存在的原因。
3.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30分钟)教师介绍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地域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4.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30分钟)教师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加强科技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的措施,并举例说明。
六、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七、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区域农业发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重点,强调要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整体的认识。
第一讲现代农业
§1 现代农业定义及类型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2、内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 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1 现代农业定义及类型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2、内涵:
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 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 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 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2现代农业主要特征及与传统农业的差异
一、现代农业主要特征
禹西生态与观光农业园
山东济宁曲阜九仙山观光农业示范园
山东冠县梨花节
山东寿光荷花节
§1 现代农业定义及类型
二、现代农业主要类型
现代农业
主要类型
工厂化农业
§1 现代农业定义及类型
二、现代农业主要类型
4、工厂化农业 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
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 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 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 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 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 100%
§2现代农业主要特征及与传统农业的差异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要求,加快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制定如下政策措施.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一)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对前20名产粮大县予以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和第一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支持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二)扩大特优种养基地.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为牵引,鼓励支持建设杂粮、蔬菜、干鲜果、药茶、中药材、薯类、畜禽、林草、油料、渔业等特优种养基地,各级要对基地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和适当补助.省级安排5亿元重点支持畜牧、设施农业、药茶、中药材、渔业等基地建设.(三)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周年生产的特点,解决冷凉地区半年不能种、不能养和南方品种种不活、低产低效的问题,支持设施农业(含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渔业等)规模化发展,支持设施农业技术升级、数字化建设和绿色生产.引入市场主体,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鼓励市县加大设施农业投资力度,改造老旧闲置日光温室.省级安排1.8亿元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四)加大规模养殖奖补.落实生猪大县奖补政策,对前5名生猪大县予以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生猪产业发展.统筹利用土地出让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场,对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年出栏肉鸡5万只以上、年饲养蛋鸡1万只以上、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年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参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给予贴息.(五)扩大林下经济规模.充分发挥林下经济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鼓励各地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长周期林业的重要支撑和农产品生产的必要补充,支持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内容为重点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六)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以小麦、玉米、杂粮、蔬菜、生猪、家禽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对育种基础性研究、南繁育种基地等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成北方种业研发和供应基地.支持科研院校、种子企业创新种质资源,加大设施农业专用和宜机化品种的选育力度.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主体,支持神农科技集团组建山西种业集团.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做强做大种薯企业,提高脱毒种薯覆盖率.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七)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类经营主体.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执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落实龙头企业技改政策,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改造升级.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八)提升产业帮扶主体能力.对原有452个扶贫龙头企业、448个扶贫农民合作社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开展省市县三级产业帮扶龙头带动主体认定和监测,持续加大对产业带动主体支持力度.强化“十三五”以来4.5万个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的后续运营和管理,建立动态监管台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九)鼓励企业“走出去”创品牌.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申报,开展功能农产品和“圳品”评价,支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创建,建立“晋字号”特优农业品牌目录库,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宣传.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入驻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十)激励返乡人员创业创新.鼓励和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办或领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等,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返乡留乡人员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和指导.对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和特色种养的,优先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三、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十一)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势成型.持续推动谷城院一体化发展.建设有机旱作农业、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功能农业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心).支持神农科技集团运营山西农谷.省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谷建设、科技创新和谷城院融合发展.(十二)深化科技推广服务.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省级统筹安排1亿元,支持高素质农民免费培训.推动“农业六新”引领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支持研发、引进、推广丘陵山区小型农机、新能源农机及农业智能机器人等特色农业专用机械.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推进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实施示范推广工程,提升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能力.开展入企服务,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联市包县推动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十三)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支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农事关键期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加大水果、蔬菜冻害预防力度,及时发布晚霜冻害预警.深入开展节粮减损活动.支持各地开展抗旱设施养护、抗旱提水送水设备购置,加强县级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机制,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十四)多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园区农业发展,继续加大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乡村、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人家”和康养基地,对成效明显的给予适当奖补.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五)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省统筹安排4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原则上亩均投入不低于1500元.同步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鼓励地方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建设标准和亩均投入.继续支持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六)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按照“建一处、成一处”的原则,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大中型灌区工程完好率低、设施不配套等短板,大力开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统筹做好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建设.(十七)有效遏制耕地撂荒.鼓励撂荒地盐碱地开发治理,探索经营权流转、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研究制定引入市场主体开发治理具体办法.推动撂荒地宜机化改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撂荒地,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按政策规定可用于设施农业用地.鼓励市县对流转撂荒地种粮给予补助.对长期无力耕种或因举家外迁造成撂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基础上鼓励自愿退出承包权.(十八)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新建、提档升级一批农产品田头市场,引导田头市场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农社对接”等营销模式,解决好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改扩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贯彻落实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国家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支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十九)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调整预算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第一产业,设立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强化“项目为王”导向,做好重点项目资金配置.各级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21年用于农业产业投入不低于50%.过渡期前3年脱贫县继续执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重点支持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二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各级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占比在上年基础上至少提高6个百分点;2021年全省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占比至少达到30%,其中用于第一产业不低于31亿元.制定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考核办法.(二十一)加大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将专项债券额度优先用于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方面,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项目优先入库推荐,各级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项目优先安排发行.鼓励一般债券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二十二)实施乡村产业 PPP项目.推广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模式拓展到农林牧渔业,省级谋划实施25亿元设施农业PPP项目,示范引导市县扩大推广,不断挖掘 PPP投资潜力.六、加大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力度(二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农业信贷担保、扶贫周转金、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方式,有序、高效引导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县域金融法人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落实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用于当地,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举措,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基金.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在公开市场股票发行的支持力度.(二十四)深化政银担保合作机制.深化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作用,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全面推行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稳步扩大银行、担保公司支农普惠业务规模,完善银担协同作业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信贷规模.(二十五)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力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完善省级特色农产品政策保险体系,扩大完全成本、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保险试点范围,逐步实现灾害险险种全覆盖,做到愿保尽保;发挥“保险+期货”作用,逐步实现价格险险种全覆盖.(二十六)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支持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种养业等产业.加快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和投资需求信息发布机制,健全以畅通社会资本进入退出渠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防范社会资本投资风险,有效保护投资主体合法权益.七、落实乡村产业用地用电用水政策(二十七)优先保障农业产业用地.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出台的设施农业、生猪养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顺应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为农村产业发展留出用地空间.县乡两级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落实.市县年度用地计划指标要优先保障,确实无法解决的,可申请使用留省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市县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腾挪空间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村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十八)落实用地政策.设施农业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畜禽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有效保障.规模大的农业产业项目要进产业园区.直接服务种养殖业的项目原则上集中在行政村村庄建设边界内,必需的配套设施项目,可按照相关规定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二十九)落实用水用电政策.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水定产,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继续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农业企业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八、严格监测考核奖惩(三十)强化监测考核.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统计、林草等部门参与的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一产运行监测,实行“一旬一调度、一月一研判”.支持鼓励农村会计兼任统计员,建立完善以村起报的部门统计体系,加强农业数据库、政策库、项目库、专家人才库建设,切实提高统计质量.综合运用“四联考、四推动”方式(即县联考、省直部门联考、总投入与总产出联考、绝对量与相对量联考,现场推动、案例推动、通报推动、督导推动),对2021年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进行专项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市县给予奖励,对推进不力的市县通报约谈.。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组 2 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 结合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回答 3~ 4 题。
3.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中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①综合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粮食生产 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 优势 区。 ③利用水能、矿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第二产业。 ④完善交通,开拓市场,提高第三产业水平。
(3)下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①重点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 功能。 ②推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层次、高效益的增长。 ③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2.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下列有关北方建筑物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平原地形 B.墙体严实厚重(保温御寒)——冬季寒冷漫长 C.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量大 D.房屋进深和高度大(利于通风、纳凉)——夏季湿热
1.C 2.B [南方和北方民居建筑风格的差异深刻反映了南方 和北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上的差异,南方湿热、北方干冷。第 1 题,北方地区降水少,屋顶坡度比南方小。第 2 题,北方地区冬季 寒冷漫长,与南方相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保温御寒。]
区域差比较 读我国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四合院 皖南民居 东北民居
问题 1 (区域认知)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 轻薄,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风沙比南方 大,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临平:高效生态农业解锁乡村“共富密码”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专辑文| 孙立英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当时的余杭区运河镇(现临平区运河街道)调研“三农”工作,并于2004年1月作出“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效益农业的主攻方向”的重要论断。
作为杭州“最年轻的区”之一,临平区牢记嘱托,栉风沐雨,在大运河的滋养之下,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绘就乡村共富新画卷,临平区以优化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促农增收为重点,探索构建产业融合、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成为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
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1384元,同比增长5.5%,收入绝对值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
高效生态农业解锁乡村“共富密码”临平▲ 新宇村千亩荷塘HANGZHOU 2023.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8产业丰美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实践地“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一到夏天,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的万亩荷塘就进入了赏花期。
新宇村曾是黑鱼甲鱼养殖示范村,效益不错却伴随着环境污染。
2015年,为响应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要求,新宇村改造原有水产养殖业,黑鱼塘转变成为美丽荷塘。
荷塘主要采用“藕鳖套养”的立体绿色种养模式,上面种植莲花,水面下养殖草鱼、鳖、鲫鱼等水产品。
截至目前,每亩年利润达到1.2万至1.5万元,昔日“黑鱼村”变身美丽“荷花村”。
村里盛产的“水果莲子”“生态甲鱼”成为盒马等生鲜平台上的“新晋网红”。
从黑鱼养殖一身鱼腥味,到“藕鳖套养”孕育共富梦,65岁的李国叙是新宇村变迁的亲历者,一手操持的产业也伴随着村里产业转型而迭代。
“李伯伯家庭农场”浓缩着临平乡村从“传统农业”到“效益农业”再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研学观光打卡点位。
新宇村以高效生态农业为驱动,成功催生美丽经济,入选杭州市首批共富村。
大运河南源古镇塘栖有着“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塘栖枇杷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
世界经济地理——印度农业-PPT精品文档
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
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 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8%。
农业发展概况
1.农业生产条件 适宜的气候资源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
作为屏障,挡住了来自亚洲大陆的寒流,气温较同纬度地区 偏高。
动生产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2.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土地生产率仍然较低
• 经过40年的发展,印度的土地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9年印度水稻每公顷产量已达到2915公斤,但同其他 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同年日本水稻每公顷产量达
6582公斤,美国水稻每公顷产量达7372公斤,印度单产
每公顷的3885公斤,还有一定的差距,和法国的每公顷
7449公斤,英国的每公顷8043公斤相比则差距巨大。在玉 米、甘蔗、烟叶、花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上,印度每公顷的 产量都还较低。
农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2.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
种植业内部结构是:粮食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8.3 %,油料占12.7%,蔬菜和水果占10.4%,棉花占3.8
%,烟草占0.5%。主要农作物有大米、小麦、玉米、
高粱、小米、大麦、油籽等。
主要内容
农业发展概况 发展历程及特点
农业生产结构
四大农业区及分布 农业对外贸易
都不到他们的一半,也仅仅只有埃及水稻每公顷产量9135 公斤的不到1/3,甚至同其邻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相比都还 有不小的差距。
农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2.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土地生产率仍然较低
• 小麦是受惠于“绿色革命”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然如
农业与畜牧-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精品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来源:人民网(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一九七九年起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我们只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富裕起来,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
为此,中央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全党对我国农业问题的认识为了加快农业发展,全党同志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历史经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建国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亿万农民和广大干部的艰苦奋斗,我国胜利地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粮食产量一九七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一点七倍,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以及社队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有些地区,农业的发展尤其显著。
全国兴修了大量的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田。
化学肥料、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和农村用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增长。
但是,总的看来,我国农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
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全国人口增长三亿,非农业人口增加四千万,耕地面积却由于基本建设用地等原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因此,尽管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总产量都有了增长,一九七八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七十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五十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农业发展速度不加快,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就上不去,四个现代化就化不了。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 多种多样的区域(学生版)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程标准课标解读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1.结合区域图,明确区域的划分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能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2.结合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说明区域的含义和划分目的。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知识点01 不同类型的区域1.区域的概念:(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2)易错易混点:区域和地域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
但是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
(3)区域的内涵:内 涵举 例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例如酷似骨头的甘肃省、形似镰刀的辽宁省 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
行政区、流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气候、语言文化区的边界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有相对一致性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mm 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的最冷月均温都在0°C以上等。
2.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目标导航知识精讲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知识拓展】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形、气候。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的界线大致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3.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中国人口密度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线。
(2)中国的一、二级阶梯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3)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东北概况 1、范围
116° 120° 125° 53°
130°135°
包括______、_____、50°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 ______、_______东部 经纬度位置 2、位置 海陆位置 政治位置 45° 漠河 最北端是____,也是我国 纬度 ___最高的地方。最东部 也是我国的最东端。 渤 东 亚欧大陆___部,南临近__ 40° 黄 日本 海、__海,东临近____海。 朝鲜 东、北、西面分别与___、 俄罗斯 蒙古 _______和_____接壤。
热量
水分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自然条件
地理 条件 区域农 业发展 农业 布局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花卉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______种植业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 花卉的需求量大。
思考:东北地 区年降水量和 年平均气温分 布呈现什么规 律?
降水量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
农业布局特点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3、有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发展
口密度低
活动: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出口创汇 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_________农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 术水平高。
棉花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 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热带经济作物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 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东北地区位置
请由这三幅图总结: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 及其特点 2、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二、地理条件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 春种 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 4-10月
气候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改造程度: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因此 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 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 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 米的优势。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 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事业,增加 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 建设和水利建设。
三、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区 主要分布地区 耕作 农业 区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林业 和特 产区
畜牧 业区
农业区 主要分布地 区 耕 松嫩平原 作 三江平原 农 辽河平原 业 区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玉米 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大豆、小麦 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
森林区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人口 历史
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较晚
特点
气候
影响
地形土 壤水源
工业:
社会经 济条件
交通: 历史人口:
特点
气候
影响
1、品种较为单一,以喜粮作物为 主。2、一年一熟3、作物生长期较 长4、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但 病虫害较少。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 风气候区,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降水主要 集中夏季,雨热同期
山环水绕
沃 野千里
结合东北地区 地形图说出:
(1 )东北地区包 括哪三大地形单 元?分布如何? (2)这些地形对 农业生产会产生 怎样的影响?
(3)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3、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 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 作到一季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 冬季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 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2)地形、水源
大小兴安岭
林 业 和 特 产 区 畜 牧 业 区
大小兴安 岭和长白 山
鹿茸、人参 苹果梨
柞蚕茧
长白山区
延边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
苹果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及部分林 区草地 三河牛、 三河马 东北红牛
辽南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松嫩平原西部
此外,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农业布局特点
• 林业和特产区 • 四大优势: • 全国最大的林区 •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 基地 • 宜林地区广泛 • 森林树种丰富---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原理探索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黑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 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中部 大兴安岭两侧 特点: 有机含量高,土 层深厚、肥沃、 生产力高
3.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 因素
工业
特点
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基础好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依托农业技术优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生态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地形土 壤水源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 1、影响农业类型,利于农业多种 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 经营2、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单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产高 (注意山、水、平原的分 布 工业:工业基础好
社会经 济条件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
联系方便
历史人口:开发晚,人
1、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发展格局 2、依托农业技术,为发展外向型 农业提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