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能力培养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合集下载

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或作物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或品质优良的原因

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或作物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或品质优良的原因

二.主观题题型归类1. 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或作物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或品质优良的原因解题思路:①紧扣材料解读信息,找出该地区的区域特征,抓作物习性,从自然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分析。

②侧重从自然区位条件分析,从光照、昼夜温差、土壤、生长周期、水源、生态环境、病虫害及其他条件(热量、降水、水热组合条件、地形坡度、种植历史、经验)选择性作答。

解题思路构建思维导图:请在下方空白处构建“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或作物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或品质优良的原因”的思维导图:对点练习例题1.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近年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价格高昂。

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是15~20 ℃,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

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产区。

右图为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

(1)分析玻利维亚西南部发展优质藜麦种植的优势条件。

(8分)例题2. (2012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例题3.五常大米,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

饭粒油亮,香味浓郁,五常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1)分析五常大米品质好的主要原因。

(8分)例题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羌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

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18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18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
系列丛书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考点18
区域经济发展
自主课堂
基础夯实作业
互动课堂
能力升华作业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目标了然于胸,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
考纲下载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 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 特色经济作物为 山区 产品,在半山区实现 主,实现由原料型
“立体开发”,在山区 生产向原料及产品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 加工并举的转变 配套加工业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为例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 推动。 (2)二者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城市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2.我国的特色农业基地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的主 导性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 区,市场广阔;港 口、铁路、航空等 交通便利;农业生 产技术水平高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中国的农业一“土地奉献”的产业(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三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四种植业1. 主要粮食作物(1)水稻:喜温喜湿。

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

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

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

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3)玉米: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的土壤;分布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河北和东北等地,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形成我国的“玉米带”。

产业发展方向类答题思路

产业发展方向类答题思路

产业发展方向类答题思路一、农业发展方向:【答题建模】“扬长避短”扬长:分析优势条件(因素),发展优势产业(没有的,增加;已有的,继续、加强、推广)。

避短:找出限制条件(因素),确立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以前没有做的,增加;以前做得不对或做得不好的,更正、完善)。

例1、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发展方向。

“红色产业”是新疆以番茄、红花、葡萄、枸杞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战略,其发展的优势主要是:光照强烈,温差大,日照长,降雨量少,有利于瓜果着色。

发展方向:1绿色生产,减少市场壁垒,适应WTO机制;2节约用水,改善生态环境;3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品牌;4完善产业化链条和服务网络,保护农民的利益。

例2、下图为皖南某村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一,皖南某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40岁以下的中青年外出比例高达80%以上,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

材料二受金融危机冲击、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环境恶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和鼓励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近年来该村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了“返乡潮”,为该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该村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题思路】“扬长”——优势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优势2: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可以“发展观光旅游”。

“避短”——劣势1:加工能力弱,农民获利能力差,可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劣势2:水土容易流失,生态环境容易遭受破坏,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劣势3:科技水平低,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劣势4:品牌创新能力、市场捕捉能力弱,可以“培育优势品牌;拓展销售市场”。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观光旅游;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培育优势品牌;拓展销售市场等。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思路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答题思路答题模板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例1、(2014·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例2、(2016·全国Ⅰ卷,36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答题模板0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解析版)

答题模板0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解析版)

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命题角度】角度一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角度二 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模板构建】1.种植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等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 关键词答题模板 观点:赞成/反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有利)自然因素气候、地形、草场、水源等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有利)自然因素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等海洋水产: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等。

淡水养殖: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等【高考经典】[例1](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在高考地理中,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关键。

区域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区域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便利的交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而地处内陆的地区可能在交通和对外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也可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特色的农业资源。

(2)气候条件气候对区域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制度,影响着工业生产的能耗和成本,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

例如,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而热带季风气候区则更适合种植水稻、橡胶等。

(3)地形条件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和城市布局。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山地和丘陵地区则可能在农业发展上受到限制,但可以发展林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支撑重工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肥沃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农业的高产稳产。

2、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口众多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也可能带来就业压力和资源紧张;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交通与通信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网络能够促进区域内外部的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例如,交通枢纽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产业和投资。

(3)市场与经济基础区域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第38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第38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含答案

第38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②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的划分(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美国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政策残留超标土壤肥力下降休耕与轮作土壤侵蚀免耕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微点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微点2图示法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微点3市场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它决定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影响了美国农业带的类型与生产规模。

微点4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比较(1)相同点①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②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宜玉米生长。

③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在50%以上。

④玉米单产都较高。

(2)不同点①经济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有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

②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门化和经济专门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③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

(完整版)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完整版)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完整版)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介绍本文分析了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重点分析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

2. 优化农产品结构: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壤保护,限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促进农地集约利用,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4.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难点分析1. 农业资金不足:农业投入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农业设施、设备和技术更新进展缓慢。

2.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

3. 农村劳动力流失: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面临缺乏劳动力的困境。

4.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业务风险增加。

解决措施1.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建立农业金融政策和机制,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和创新。

2. 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

3.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劳动力留在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中。

4. 加强灾害防御和适应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提高农田抗灾能力和农业生产适应性。

结论通过关注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请注意,我是一名助手,并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建议您在使用时参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情境试题——贵州红豆杉产业下的区域农业发展

情境试题——贵州红豆杉产业下的区域农业发展

贵州红豆杉产业下的区域农业发展【试题跟踪】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庞大生态健康产业链。

如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3)说明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美登”是加拿大培育的矮丛蓝莓品种,抗寒性强。

喜湿润,抗旱性差。

适宜种植在坡度不超过10%、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方。

伊春市是中国野生蓝莓主产区,也是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

蓝莓产业是伊春市新兴的森林食品产业,把“荒山坡”变为“花果园”,成为“中国蓝莓之乡”。

伊春蓝莓的主栽品种为“美登”,果实适宜加工。

目前,伊春市蓝莓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9家,有22种蓝莓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如图示意伊春市的位置和地形。

(1)分析伊春市主栽品种为“美登”的气候原因。

(2)分析伊春市“荒山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3)说明伊春市大力发展蓝莓加工的原因。

(4)说明野生蓝莓加工的产品价格更高的原因。

一群中学地理爱好者进行了题为《荷兰的花卉生产》的研究。

他们搜集了以下资料:荷兰素有“花卉王国”之称,目前花卉出口量占全世界花卉贸易量的70%。

荷兰玻璃温室建造公司拥有80%的世界市场份额,花卉种植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进行,一栋温室面积可达4万至8万m2,计算机在温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

如图示意荷兰的地理位置。

(1)归纳荷兰花卉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荷兰玻璃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荷兰花卉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种植的社会经济原因。

新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923区域农业生产学案

新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923区域农业生产学案

第23讲 区域农业生产新课标等级考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核心素养定位】1.综合思维:以图文材料为载体,分析区域的农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区域认知: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认识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

3.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知识体系构建】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A 南亚、B________、C 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____________气候区。

(2)作物:以________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区位优势:(4)特点: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________低;________和科技水平低。

【疑难辨析1】季风水田农业区的机械化水平都低吗?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________、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读美国大陆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2)作物:主要以A________和B________为主。

(3)区位条件:【疑难辨析2】为什么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特征:2.乳畜业(1)基本特征:①________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疑难辨析3】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的主要产品一样吗?三、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高考真题】【例1】[2017·海南卷,3~5]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押江苏卷21—23题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押江苏卷21—23题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原卷版)

押江苏卷第21—23题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从2021年开始施行,新高考中江苏省高考地理卷分为单选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其中选择题约22~23题,每题2分,共44~46分;非选择题共3题,共54~56分。

从近几年各省新高考来看单独考交通的题相对已经较少,交通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考查方向是和区域的整体发展结合在一起。

区域发展需要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所以该部分也会和前面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结合,因此该部分的题型综合性也非常强。

考生需要提升知识点的综合联系,熟练运用。

2021年的第七组17-19题考查了交通对区域商业兴衰的影响,第八组20-22题考查了区域城市的发展条件及空间结构;2022年第七组19-20小题考查了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预计2023年高考也会在最后两组题中考查交通与区域发展的知识点。

一、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2.交通线区位选择分析的一般思路(1)宏观选线方面①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a.资源开发与调配。

b.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c.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交通网的完善。

e.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①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①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2)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因地制宜: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在山区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之”字形线路;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

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二、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2.区域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主要问题:农业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低,耕地被占用严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单产低,科技水平低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与评价(重点)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3.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难点) 1.以区域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频率较高2.以某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问题及整治措施学生用书P196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①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 (1)气候大部分属于②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③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弊易受④低温冻害影响(2)地形:包括高原、⑤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⑥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⑦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微探究1 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大米吃起来口感要好于南方大米,为什么?答案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二、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2)⑧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2)D 大兴安岭,E ⑫小兴安岭,F ⑬长白山。

(3)畜牧业区⑭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⑮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⑰专业化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⑱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6.4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6.4

二、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及其分析评价 1.认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 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 ②消耗量大(工农 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 寻 找替代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 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 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 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 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合 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考点二 产业转移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 律: 积累资金 加强基础工业 轻工业 ――→ 重工业 ――→ 高科技工业 提高技术 提高科技水平 (初期) (中期) (后期)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 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地区)。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 资源等。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造价,要考 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考虑: ①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 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 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 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答题模板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答题模板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备战2021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答题模板5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角度一分析农业发展条件及农业生产部门选择根据区域图、地形图、农作物分布图等,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

→评价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角度二比较区域农业差异及发展条件差异根据区域图、地形图、农作物分布图等,分析比较区域间农业差异及成因。

【模块构建】1. 农业发展条件及农业生产部门选(1)农业发展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气候、水源、植被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

(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的一种表现。

)例如: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

(2)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条件水源水源丰富(充足)植被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不利条件地形地形崎岖,不宜发展耕作业,;喀斯特地貌,雨水易渗透,表土易流失等气候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原因可能是海拔高或者纬度高等)降水较少较少(稀少),水源不足(原因可能是海陆位置—距海较远等)【经典例题】【例一】(2020·福建中考真题)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区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

(2)有利于丙、丁两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是_____。

(3)丙区耕地分散,发展多种特色农业;丁区耕地连片,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两区农业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丙区地形类型以_____为主,地表崎岖;而丁区地形_____。

区域农业优势分析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

区域农业优势分析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

区域农业优势分析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地区农业的竞争力日益强大,全球价格面临挑战,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出口竞争。

考虑到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它的优势分析,以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对区域农业的优势分析。

区域农业的优势是什么?
首先,区域农业有自然优势,例如肥沃的土壤,合理的气候,以及天然资源的支持。

其次,具有优质的土壤和水源,使得表现出色的农产品可以获得较好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农民的劳动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他们拥有丰富的农业经验,使得农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种植技术。

再者,地方政府有助于为农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比如培训,技术支持,设施建设,以及农业项目融资等。

第二,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技术改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品品质和加工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业收入。

此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支持农民技术培训,以提高农业技术和经营水平。

此外,还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合作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政府机制,改善农业政策,实施引导性农业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创造宽松的监管环境,以激发更多的资本进入农业,提高地区农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了解和提高区域农业的竞争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全
球经济状况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合作体系和政策改革,才能使区域农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如何进行全面的农业分析

如何进行全面的农业分析

如何进行全面的农业分析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于全面的农业分析需求也日益增长。

全面的农业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业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如何进行全面的农业分析。

一、农业基本情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农业的基本情况。

这包括农业用地面积、农业人口、农业产出等方面的数据。

对于不同的地区,农业基本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在进行农业分析时,我们应该尽量获取可靠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农业产业链分析农业产业链分析是进行全面农业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为优化农业产业链提供参考。

例如,对农产品加工环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加工技术、设备、原材料来源等情况,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三、农业资源利用分析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进行农业资源利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这包括土地、水源、气候等资源的利用情况。

通过对不同农业资源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资源利用效率,把握资源开发的潜力和限制因素,并提出优化利用的建议。

四、农业现代化分析当前,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进行农业现代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业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状况。

通过分析现代化水平,我们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策略。

五、农业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进行农业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农业对就业、收入分配、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农业对环境、资源、生态的影响。

通过综合评估社会经济影响,我们可以找到合理的发展方向。

六、农产品市场分析在全面的农业分析中,农产品市场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农产品的供求情况、价格波动、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了解市场状况,我们可以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战略建议。

七、农业政策影响分析政策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进行农业政策影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政策对农业产业链、资源利用、现代化等方面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解题能力培养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解题能力培养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解题能力培养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思维建模]1.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区域内部农业发展差异的分析思路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图解如下:分析区域内部差异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及其影响由于区域内部南北方向上位置差异,造成区域内部在热量条件上的南北向的递变,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及农业其他方面的变化。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及其影响区域内部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别,形成区域内部水分条件的差别,进而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东北地区由于东西跨度较大,从干湿状况来说,西部有少部分半干旱区,中部半湿润区广阔,东部湿润地区分布广泛,造成其农业结构上西部以畜牧业为主,而中东部以种植业为主,东部沼泽湿地广布,而土壤分布则表现为从黑土向黑钙土再向黑栗土过渡的情况。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及其影响东北地区由于三面环山,中部平原广布的地形特征造成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差异,在山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平原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典例剖析】[2011·山东文综,26(4),10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高中地理_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布局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掌握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高考考纲>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重难点>重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布局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难点: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布局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法加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复习思考的指向性,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多向思维能力。

2.利用讲练结合并配合多媒体素材展示的方式进行复习,加强对知识内容拓展思考的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情境创设的学习过程中,增加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资源观。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启示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情】作为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必修二有关农业和必修三前两单元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作为东北地区的背景材料初中已经学过,学生欠缺的是对于农业的生活体验。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回顾梳理—回扣理论依据3分钟1.检查课前布置任务,请学生结合教材及教辅材料进行知识梳理。

课前任务:回顾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地域类型的特点、形成条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导入:课堂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教师点评效果,进入本节课主体:结合所学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15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东北地区的图文材料,各小组依据农业的相关知识,结合老师提供材料,以及课本知识在自己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布局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并派代表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第2步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
壤等几方面,由题中材料可知两地的地形类型,同时根据两 地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两地的气候类型,进一步可推 出两地的水源和土壤条件。两地区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受两地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业生产活动有种植业、 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类型;两地适宜开展的农业活动 是由两地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根据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土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 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 态效益的统一。图解如下: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分析区域内部差异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及其影响 由于区域内部南北方向上位置差异,造成区域内部在热量条
件上的南北向的递变,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及农业其他方
壤肥沃,水源充足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可发展种植业和果品
园艺业;根据大盆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土壤贫瘠可发展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答案
对比区域
比较 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 部)
大盆地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 少,冬季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降水稀少
(地中海气候);水源
然条件 壤肥沃。(从气候、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答案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
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 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
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2.[2014·北京文综,36(2),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 的对策。(8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壤贫瘠。
农业发展的自 充足;河谷地形,土 水源不足;荒漠草原
水源、地形、土壤等 (从气候、水源、植
四个方面回答正确均 被、土壤等四个方面 可给分) 回答正确均可给分)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适宜开展 的农业生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 蔬菜、花卉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产活动
思维模板
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
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 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 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题。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以加利福尼亚谷地 (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
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 完成下表内容。(10分)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亚谷 比较内容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地(北部)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解析
注意答题角度,从农作物品种、灌溉技术、农田水利 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答。 答案
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面的变化。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及其影响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区域内部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别,形成区域内部水分条件的差 别,进而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东北地区由于东 西跨度较大,从干湿状况来说,西部有少部分半干旱区,中
部半湿润区广阔,东部湿润地区分布广泛,造成其农业结构
上西部以畜牧业为主,而中东部以种植业为主,东部沼泽湿 地广布,而土壤分布则表现为从黑土向黑钙土再向黑栗土过 渡的情况。
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 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2.区域内部农业发展差异的分析思路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
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
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
③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措施。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高 考 探 究 ]
1.(高考经典题)右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 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 ℃,7月平均气温 24.6 ℃。
我国某地区略图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 的差异。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及其影响
东北地区由于三面环山,中部平原广布的地形特征造成其在 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差异,在山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林 区,平原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典例剖析】 [2011·山东文综,26(4),10分]为了解区域自
高考探究
区域农业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①结合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分析区域农业开发
的条件,评价区位条件的优劣; ②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 大方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类型;同一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也可能会存在差异,适合发展 多种农业;要根据区域的优势,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 向;
解题能力培养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 析思路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思 维 模 板 ] 1.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 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
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
大盆地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思维模板
高考探究
【思维过程】 第1步
本题利用区域组合图考查区域地理环
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 条件时,要结合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的区域特征,
从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源、土壤等方面来分
析。根据两区域的自然条件,可以推断出各区域适宜开展的 农业生产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