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悟能、悟净的涵义
唐宋时期
(一)唐代的佛教和道教
唐代的宗教种类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 摩尼教以及祆教等。其中势力最盛,在哲学思想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和道教。
1. 佛教宗派及其哲学
公元前800—200年是人类文化成熟的“轴心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各种宗教和理论,我国的儒学和道教也产生在这个时期。
儒道佛融合的基础,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顿百姓所需要的,如《三教平心论》卷上所说:“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也可以说是佛修心灵,道修身体,儒修品德,三者缺一不可。其次,是人在不同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家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二种精神是不够用的。就人生来说主要是儒道精神,道家讲人生策略的时候告诉人们你不需要什么,而儒家只告诉需要什么;前者是智慧, 后者只是知识和本能。复次,最根本的,是儒道佛三家在思辨方法上的互补性。 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太实用了,哲学思辨不够深入;道家和佛家对现实尘世持一种超脱或遗弃态度,总讲些游离现实,抽象深奥的道理,哲学思辨反而上去了。尤其是佛教,在三家中是哲学思辩层次最高的。三家在哲学思辨上的互补性还在于,儒学善从正面论述,道家善于反面认识,佛教视而不见,不反不正,三者的配合恰似数学上正数、负数和零一样,配合起来是完整的认识方法。由于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唐朝盛世有容纳气度,使得隋唐时期儒道佛三家并存、融合,并且都是立足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都得到了改进。比如儒学在这个并存、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佛道精神,开始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即理学的转变。
最新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20649教学提纲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主要人物唐僧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下面是对这四个人物的详细分析:1、唐僧唐僧,又名玄奘,是取经团队的领队。
他一心向佛,目标坚定,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勇往直前。
他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常常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展现出仁慈和智慧。
唐僧是取经团队的灵魂人物,他的慈悲心和毅力成为其他徒弟的榜样。
2、孙悟空孙悟空,又名美猴王,是取经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他具有神通广大的能力,能够七十二变,筋斗云。
同时,他聪明机智,勇敢无畏,常常为团队化解危机。
孙悟空性格独立,好斗,但也极富正义感。
他对师傅唐僧极为忠诚,为了保护师父和师兄弟的安全,不惜与妖王一战。
3、猪八戒猪八戒,又名悟能,是取经团队中的另一位重要成员。
他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误投猪胎。
猪八戒性格豁达、乐观,常常为团队带来欢笑和轻松的氛围。
他有时懒散、贪吃,但在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展现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
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虽然常常犯错,但也在不断成长和改变。
4、沙悟净沙悟净,又名沙和尚,是取经团队中的最后一个成员。
他原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犯错被贬下凡。
沙悟净性格内敛、沉稳,是团队中的实干家。
他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锋芒毕露,但他的存在却为团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沙悟净在取经过程中负责挑担、照顾行李等杂务,他的勤勉和踏实成为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人物形象。
唐僧代表了仁慈与毅力;孙悟空则代表了智慧与勇气;猪八戒展现了乐观与豁达;而沙悟净则代表了勤勉与踏实。
他们性格迥异,却能够互补合作,共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这不仅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展现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精神。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本文重点分析其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吴承恩将唐初玄奘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艺术品位的小说。
本文将重点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极富哲理性的,它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1、本我、自我和超我统一于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快乐的本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
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
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
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1]我们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来分析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唐僧师徒四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艺术塑造,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
篇幅所限,仅以孙悟空为例说明。
孙悟空的本我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尤其是其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可谓上天入地,无拘无束。
但是,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他的个人自由威胁到社会秩序后,他便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
直到他的恩师唐僧将他解救出来,为的是完成他们的共同历史使命——去西天取经。
其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已使他的放纵的心性被大大的约束拘管起来。
事实上,直到修成了正果,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自由。
这体现了悟空的超我。
2、分工协作,各得其所《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师徒四人各有所长,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积极奋斗的团队。
西游记角色解析
西游记角色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
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融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而其中的各个角色则是该作品的精髓所在,他们各具特色,形象鲜明,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色彩。
下面将对《西游记》中几个重要角色进行解析。
1. 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是一只身怀绝技的猴子。
孙悟空聪明机智,勇猛无畏,具有强大的武力和变化成世界万物的本领。
他助唐僧四处打通西天路,除妖降魔,保护师徒一行人。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机敏、机智、深思熟虑,同时他忠诚正直,为人踏实可靠。
孙悟空为了师傅、朋友和正义,舍弃了自己的妖性,最终获得真正的成仙之路。
2. 唐僧唐僧玄奘,真名陈玄奘,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也是故事最为核心的人物。
他是一个善良无私,宽厚仁慈的人。
唐僧的使命是去西天取回佛经,以拯救众生。
他坚定有信仰,有追求,充满慈悲之心。
唐僧不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个具有伟大智慧的导师。
他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不断克服困难,毫不懈怠地向前。
3. 猪八戒猪八戒,原名悟能,是西游记中的一个角色,是孙悟空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虽然有一些愚蠢和爱吃懒做的缺点,但也是非常善良和可爱的角色。
猪八戒的形象是一个半人半猪的神兽,他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勇气,曾经为了保护师傅而拼命战斗。
同时,他也是个食量惊人的“吃货”,享受美食。
猪八戒的形象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成为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4. 沙和尚沙和尚,原名沙和尚,是西游记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
他是砂之寺的徒弟,被称为“沙悟净”。
沙和尚是一个忠诚而真诚的角色,他非常守信,永远忠于自己的职责和朋友。
他是一个很有毅力和耐心的人,时常起到平息争斗的调解作用。
沙和尚的形象给人一种沧桑而深情的感觉。
通过对《西游记》中几个重要角色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经典小说所展现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内涵。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故事,他们共同构成了这部神奇的故事引人入胜的魅力。
悟空、悟能、悟净---唐僧徒弟名字解析
悟空、悟能、悟净---唐僧徒弟名字解析《西游记》讲述的是佛,还是道的故事,⼤概佛道的融合让我们分不太清楚。
这⾥,让我这样说:⽤佛的故事来讲述道的道理。
唐三藏:我可以认为的三藏是悟空,悟能,悟净。
(搜了⼀下,三藏是这样解释的: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们来著书⽴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我的解说,呵呵。
如同⼈体有五藏,⼈的思想境界上有三藏。
悟空,悟能,悟净,⾸先做的需要是悟。
这三个名字⼤概是要告诉⼈们思想上需要做什么。
悟空。
⽼版的《西游记》电视剧⼤家都喜欢看,看了好多遍还喜欢看。
尤其是表现天宫的那些视频,烟雾缭绕,给⼈⼀种虚⽆飘渺的感觉,给⼈⼀种好⽣羡慕的天宫感觉。
正如菜好吃了,你会多吃⼏⼝,那是因为合你的胃⼝;看到飘渺的天宫,你喜欢看,那是合你的感觉。
为什么合你的胃⼝,你的感觉,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潜在的需求。
那么,你的感觉,你的潜在的需求告诉你,你的内⾥有⼀种潜在需求是“虚⽆缥缈”,这种虚⽆缥缈的感觉就是“空”。
⽆论这种“空”是什么,?如何的表现?我们所需求的是这⼀种“空”的概念,⼀种空的感觉,我不探究究竟这种空是什么?⼤概是⼀种态度。
呵呵,⼤概不知道空是什么,所以才要悟,也许重要的是“悟--‘空的历程’”。
“悟‘空’”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我不知道,⼤家⾃⼰悟吧。
我只是悟悟“悟‘空’”的这样的⼀种概念。
空即是没有,先是悟悟⾃⼰没有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再悟悟⾃⼰能做什么?---这就是悟能。
悟能--就是让我们⾃⼰感受感受⾃⼰能够做什么。
---这样的⼀种态度应当是积极地⼈⽣态度,不是消极的⼈⽣态度。
悟能,是要我们积极地进取。
接下来是悟净。
净从我的感觉上来讲是道家经典的⼀个字。
能够达到净者应当是不同⼀般。
⽆论空,能,最终要归结于净。
这样的解释⼤概不⼤被好好的理解,我只是想说出来这样的⼀种想法。
心性的修持
心性的修持无论是在《西游记》还是在《新西游记》中,“心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西游记》正是以修心证道为主题,《新西游记》以“心性”的出路为主题,几乎所有与“心性”的出路相关的命题,无一不与“修心”密切相关。
观幻之术,虚灵大法虚灵的识觉,还有与幻“对话”的层级,皆面临修心的问题。
心性的修炼关系着日后寻线来访导师的层级与位阶,关系着如何与导师取得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关系着如何在潜意识的指挥下,寻找到好的出路。
《新西游记》在谈及心性问题时,首先对“心性”本身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心性中包含有佛性与魔性,人性是心性的反映,心性具有悟空、悟净、悟能等不同的层面。
人生的烦恼与心性相关,只有突破窠臼锻炼心性的宽阔性与多元性,才能解放心性摆脱人生的烦恼,同时开发潜能。
心性修持的过程中,应克服道德洁癖,培养宽恕与包容。
传道者更应自觉锻炼心性的弹性与韧性,才能接纳众生,并导引众生,寻求出路。
修炼真我,更是必须以“修心养性”为前提,以“正心正念”为根本。
(一)静心的实质圣僧西天取经归来后,挂单于某寺庙,于此修行之际,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中的经历,正是《新西游记》前九十回的内容。
九重天内的灵性,包括神仙佛道与妖魔鬼怪,面对世纪大变革的际遇,为了寻求自身出路,在圣僧师徒四人的帮助下,开启了灵性之光,共赴取经之路。
秉持传统修行观念的主持,不能理解圣僧在此的作为,就修心静心的问题,与圣僧展开讨论。
这场讨论揭示了静心的实质。
通常认为,修行是修炼自我的“心性”,端正自我的行为,并时时提醒自己学习佛法的精神。
“心性”中潜藏着善与恶,修炼的目的便是要抑恶显善。
贪嗔痴是引发万恶的根源,贪嗔痴的形成与思维意念活动有关。
所谓静心,是指不受自我或外界思维意念的影响。
修行者尤其是出家人,不仅要清心寡欲更应为善男信女提供良好的静心的处所。
所谓清心寡欲是不思不想不求。
不思不想是为清心,不求则是为寡欲。
正是因为难以达到不思不想的境界,所以更不应该去洞悉内心及体察外界的变化。
《西游记》中“悟空”、“悟能”、 “悟净”的含义
《西游记》中“悟空”、“悟能”、“悟净”的含义《西游记》中“悟空”、“悟能”、“悟净”的含义悟空”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悟空”,“空”就是“道”,“道”即是“空”。
“悟”有着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其中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
“悟”是一个过程,而“空”则指的是一种结果,通过多年的修炼、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要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
当达到“无我”的状态之时,他做任何的事情就不会再被自己的性格所左右,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不会被自己的脾气所左右,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所左右,不会被别人的言语而左右,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这时也就是他真正修成正果之时,此时的他真正有了“道”,而这种道是一种无我之道,就像《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是无法说的明白的,能说清楚的道不是大道!当然,开始的孙悟空是不具备这样的“道”的,脾气暴躁、经不得别人的言语等等,但到最后这一切就看的淡了,如来佛封他为“佛”,他也只不过拱手说了句“谢谢”,经过14年的磨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感“悟”到了“空”的真谛!皈依是入佛道之门,但不是敲门砖,入了门就可以丢弃。
皈依法是佛法的根本贯穿着觉悟成佛的全过程。
大家读过《西游记》,这一点在《西游记》上说得很清楚。
《西游记》以玄奘取经的真是故事为比喻,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过程。
大家可以想一想,观世音为唐僧选的一个徒弟的名字上,都加着一个“悟”字,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
三个徒弟显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皈依佛就要“悟”空,进行“空”的实践,但是人的思想被各种无名烦恼所占据,像猴子一样一刻也不能安静。
它头上的紧箍咒,也叫“定心真言”,唐僧念了一路,一直到西天才得以消失。
孙悟空的“大圣”本领,则是人的智慧本心的象征。
皈依法就要持戒。
魔幻西游(十二)三教相融,经世致用
魔幻西游(十二)三教相融,经世致用信仰是精神世界中发出的巨大力量。
它能托起沉沦的人生,点亮心灵的灯盏,给人精神的仰望。
一部《西游记》,作者借玄奘印度取经之事,创作出了一部表现人的信仰、意志的演进过程,探索人对心性问题的思考、挑战及升华的神魔小说,引领广大读者思考人生乃至宗教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部书中弥漫着的宗教思绪,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儒家修身,佛家修心,道家养性,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的处世和哲学基础,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西游记》小说儒释道三教合一,表现出在释成佛、在道成仙、在儒成圣的多方面内容。
主线佛光禅影一部《西游记》作者选取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该故事本身就是在肯定佛教劝人的前提下展开的,其原型是唐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只身前往天竺,历尽千辛万苦,十七年方告成功。
“穷历异邦,询求正教。
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作品在构思全文时,虽对这一史实做了改动,将“十七年”改为“十四年”,将“三藏要文”的数目改为“五千零四十八卷”,但整个故事仍以取经作为线索展开,佛光禅影弥漫了整个作品。
主要表现在:一是取名佛理禅宗。
《西游记》主要人物师徒四人的取名都采用佛教意旨。
师傅“三藏”源自于佛经的经、律、论三藏,以“三藏”命名,不仅表明了唐僧与佛教的因缘关系,也强调了他对佛事的虔诚,形神兼备,表里如一;大徒弟“悟空”取自佛法“诸法性空”,“悟”有着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空”就是“道”,“道”即是“空”。
寓指人的彻悟过程,由“有情有性”进入“无情有性”,大彻大悟,才能成佛之意;“八戒”则源于佛家“五荤三厌”的戒条,皈依法就要持戒,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
因老猪贪念女色,好吃能吃,用以警戒,最恰当不过。
悟净是僧人的形象,净是悟空、悟能的结果。
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很明显,三个徒弟的名字都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五行学说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五行学说在《西游记》中地体现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地重要内容,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里,仅就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和白龙马四众本身地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谈一下五行学说在《西游记》中地体现.在五行学说看来,事物之间地联系,其规律就是金、木、水、火、土地相生相克.方位、味道、脏腑、声音、季节、颜色、感官、人事等,无不可以划入五行范畴.因而,在《西游记》一书中,悟空、悟能、悟净和白龙马四众,也分别被赋予了五行属性,即悟空为金、为火,悟能为木、为水,悟净和白龙马为土.唐僧代表着三藏,即金(火)、木(水)、土.从中国传统宇宙观地角度上,四众五行合三藏,乃是贯穿全书总地旨要.三藏缺一,到不了西天;五行缺一,取不回真经.五行齐全而不和睦,同样难归正果.可以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地过程,既是金木土同妖魔相斗地过程,也是五行生克调和地过程.而这后一个过程又是通过前一个过程实现地.道家称铅为“金公”,认为“真铅生庚”,庚辛为金,地支申酉亦为金,申属猴,又火能克金,为金之公,故悟空被称“金公”,既是金,又是火.道家称汞为“木母”,认为“真汞生亥”,亥为水属猪,水能生木,为木之母,故悟能被称“木母”,既是木,又是水.道家修炼,想铅汞化合,阴阳交媾,却得有土相助,悟净和白龙马即是土.土能使金木相交,水火调和,仿佛媒婆一样,故悟净被称为“黄婆”.悟净之为土,除了书中回目和诗词中多次有过暗示外,从自身上还找不到更合适地解释.而白龙马之为土,则是因为辰属龙,辰即为土.阴阳五行理论定型之前,五行地排列顺序有以水为首地,也有以木为首地,后来才定型为以金为首.根据五行图式,从季节上讲,秋为金,春为木,长夏为土.从日时上讲,日入为金,清晨为木,日西为土.撇开白龙马(因为他毕竟只是一脚力),悟空、悟能、悟净三众既然被重点赋予了金、木、土地属性,那么在唐三藏收他们为徒弟时,不仅要按照金、木、土地顺序依次露面,而且在季节与日时上也大致与五行图式相吻合.书中第回讲到:唐三藏离开长安,前往西天取经,“正是那季秋天气”.数日,到了巩州城.又两三日,至河州卫,然后过双叉岭,再前面就是两界山.以此推算,那唐三藏在两界山遇到孙悟空,仍是秋季.书中虽然没有提到唐三藏收下孙悟空地确切时间,却讲到唐三藏收下悟空后,向前走不多时,遇一猛虎,被悟空照头一棒,打地脑浆迸出万点桃红.悟空剥下那虎皮,裁为两幅.收起一幅,把一幅围在腰间.然后,“师徒两个走着路,说着话,不觉得太阳星坠.但见:焰焰斜辉返照,天涯海角归云……一钩新月破黄昏,万点明星光晕”(回).由此可知,那孙悟空跪在唐三藏马前时,即使不是日入之时,也该将近日入之时,可谓金季金时收金公.书中第回讲到:唐三藏和悟空路过高老庄,“正是那春融时节”.悟空与当时尚为妖怪地悟能战了一夜,“天色将明”,悟能“怯战而走,把洞门紧闭不出”(回).悟空随后就去把那门打得粉碎,将其绑剪着手背,揪着耳朵,顷刻间,到了庄前,拜见了唐三藏.书中也没有明确交待收伏悟能地时间,但谁都可以推算得出,那时该是清晨之际,正是木季木时收木母.书中第回讲到:唐三藏师徒三众,行至八百里流沙河,正是那“大火向西流”之时,也就是夏秋相交之季,说是长夏之末,也说得通.书中同样没有交待收下悟净地确切时间,却详细叙述了悟能与悟净两天里地三次大战,并且在木叉奉法前来收伏悟净时,悟净指着悟能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不知是那里来地个泼物,与我整斗争两日,何曾言着一个取经地字儿?”请注意,悟净不是说斗了这两日,而是说整斗了这两日.以此推断,唐三藏收下悟净,当在日渐偏西之时,可谓土季土时收净土.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先是空顶了一个“三藏”地名字,只是行至两界山,也就是如来五指化作地“五行山”,方开始五行渐生,三藏逐步到位.他在两界山收下孙悟空,取经路上,开始有了金、火二行,金(火)藏到位.在鹰愁涧得了白龙马,白龙马虽为一土,却难为一藏.在高老庄收下猪悟能,取经路上才添了木、水二行,木(水)藏到位.在流沙河收下沙悟净,土行加盟,土藏到位.至此,唐三藏才名副其实.而后,就是书中第回地一首诗中所说地那种情况:“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己立基为妙用,辩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五行不全,经难取.五行齐全后,相互间又有个相生相克地问题.在被称为“金公”地孙悟空与被称为“木母”地猪悟能之间,时常发生矛盾,有磨擦.悟空总是作弄悟能,悟能又总是撺掇师父去整治悟空.但他们毕竟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保唐三藏取得真经后成就正果.他们必然要克服相互间地磨擦,消除不睦之心.在外因上,需要有土撮合;在内因上,也有相生地一面.按五行相生相克说,金生水、木生火、金克木、水克火.当悟空为金、悟能为水时,金生水,故悟空多次救助悟能;当悟能为木、悟空为火时,木生火,故悟能也能救助悟空,如孙悟空被红孩儿三昧真火熏坏了,几乎丧了残生,就是由悟能救治过来地(第回).当悟空为金、悟能为木时,“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如第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当悟能为水、悟空为火时,水克火,如在回中,就是因为悟能从中撺掇,方使“圣僧恨逐美猴王”.土能使金木相交、水火调和.但在金木不睦、水火闹别扭时,作为三藏之一地净土沙悟净,虽在书中被称为“黄婆”,却极少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地时候,整个给人以苍白模糊地感觉.在悟能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时,他就一次也未曾劝解过.悟空在第一次被逐回来后,就曾不满意地对他说过:“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都弄嘴施展.”(回).相比之下,白龙马这个土地撮合作用发挥地倒要更好一些.在悟空被撵回花果山,悟净被黄袍怪捉住,唐三藏被妖精给变作老虎囚起来时,“意马忆心猿”(回),是他力劝悟能去把悟空请回来地.话又说回来,沙悟净虽不善于调解悟空与悟能之间地矛盾,但没有一次在二人之中拨弄是非,扩大矛盾.应当说,他是在无声无息中化解金木之间地矛盾.五行和睦归正果.和睦中包含着分离,克服大分离,才会有大和睦.孙悟空地两次被逐(一次是因为打死白骨精被逐,一次是因为打死了几个草寇被逐),虽然造成了“中道分离乱五行”(回)地局面,但这两次大分离地最终被克服,却又带来了五行大和睦地新局面.孙悟空第一次被逐回来后,在一段时期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回).第二次回来后,金、木、土“剪断二心,锁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回).此后,金木之间虽偶尔也发生一点小磨擦,却是再也没有闹过别扭.等到第回,“金木土计闹豹头山”,三家和睦后,也就到了西天.炼丹家在五行中独崇拜金,以为金属至高无上,“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因而在《西游记》中,从第回贯穿到回地主人公,不是代表三藏地唐僧,不是被称为“木母”地猪悟能,更不是被称为“黄婆”地沙悟净,而只是被称为“金公”地孙悟空.孙悟空这只天生地石猴,一落地就“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回);在当美猴王和齐天大圣时,使金箍棒,披黄金甲,顶紫金冠;待做了唐三藏地大徒弟后,那黄金甲、紫金冠是不见了,但也要给他戴顶嵌金花帽,还要套上一个金箍儿.这位响当当地“金公”,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身金.有人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地塑造是成功地,唐僧和沙和尚这两个艺术形象地塑造就比较差.说前者写出了鲜明性格,有个性差异,后者缺乏鲜明地个性,倒也是事实.若因此断定《西游记》地作者擅长编述神奇生动有趣地故事,而不善于塑造出成群地使人读了不能忘记地鲜明地艺术形象,那就太过于武断了.从五行学说地角度上分析,为金为火地“金公”与为木为水地“木母”之间,既有相生地一面,又有相克地一面,个性自然是鲜明地.而代表着三藏地唐僧,往往把握不住金(火)藏与木(水)藏之间地相生相克;道家在以土助铅汞化合时已经证明,土在化合中地作用并不是那么积极主动地,因而唐僧和沙和尚缺乏鲜明地个性也就不足为怪.这样写,正说明作者是另有一番寓意地.。
西游记中你不知道的18个真相,沙僧曾经吃过唐僧肉
西游记中你不知道的18个真相,沙僧曾经吃过唐僧肉本文导读:孙悟空在《西游记》原著里的长相实在不好,身高不满四尺,明代的一市尺大约是32cm,也就是说悟空身高在1.3m 左右。
混世魔王曾嘲笑孙悟空:"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甚么上下?"2、唐僧肉的正确吃法最早要吃唐僧肉的是第十三回里的寅将军,剖腹剜心,剁碎其尸,首级心肝献客,四肢自食,骨肉分与各妖。
然后是黄风怪,他提出了新的吃法,先绑在定风柱上三五天,也就是风干了之后或煎或吵;进一步发展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选择蒸着吃,并使得这种吃法在妖界流行起来,以至于日后的红孩儿、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盘丝洞蜘蛛精以及狮驼岭三兄弟都选择这种吃法。
最后那些更讲究的犀牛精避寒避暑避尘三大王,他们要细切细锉,配着酥合着香油煎着吃。
3、沙僧戴的9个骷髅都是唐僧前世第八回,沙和尚被观音菩萨降伏后,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
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
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
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 沙和尚的是原型深沙神,而他脖子上那串骷髅是三藏法师的前身,在元人《西游记》杂剧中,深沙已变成沙和尚,他脖项上挂着九个骷髅头,据说唐僧“九世为僧”,被沙和尚“吃他九遭”。
4、龙的地位低到难以想象龙王在《西游记》里的地位低到难以想象。
在中国民间神话中地位崇高的龙,在《西游记》里却地位低下,四海龙王胆小怕事,泾河龙王为了一点小事就被告死罪,小白龙更是变成坐骑踏上取经赎罪之路。
“龙王”这个概念,其实是随着佛教经典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大鹏受是很高等级的神物,而龙经常是金翅大鹏的猎物。
大鹏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
所以,从佛教经典传入的“龙王”形象,地位不高,也不难理解。
5、六道众生之外的灵物不止孙悟空一个《西游记》中如来明确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六单元-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及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之名著阅读《西游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故事梗概: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月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变化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
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钢汁喝。
取经缘由师徒来历如来佛祖因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
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人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广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
唐僧为什么偏爱猪八戒?
唐僧为什么偏爱猪八戒西乔木观音从雷音寺到长安寻取经人时,一路走过,为取经人找了三个徒弟:被她命名为沙悟净的昔日卷帘大将;被她称为猪悟能的昔日天蓬元帅;早年学艺时,就被须菩提提前拟好法名的孙悟空。
唐僧接手他们时,好像嫌他们名字太少,又一个个地赐了一个名字:孙悟空,行者;猪悟能,八戒;沙悟净,和尚。
唐僧对这三个徒弟,亲疏有别。
从他对这三个名字的点击率上,即可得知一二。
悟空、悟能、悟净,是比较正式的,类似于他们的学名。
行者、八戒、和尚,是唐僧为他们起的“混名”,类似于昵称、小名,属于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孙悟空、沙悟净,好像还从没有被唐僧称呼过“行者”、“和尚”。
但是,唯独“八戒”,却是经常被他挂在嘴边。
这不能不被视为是一种偏爱。
论智慧和武功,猪八戒都远远不能和孙悟空相提并论,甚至在人品上猪八戒也屈居末流,还屡屡打破佛家戒条,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外加贪生怕死,在道德层面上连沙僧都后来者居上,而一贯追求完美的唐僧,为什么独独总是对这个劣迹斑斑的徒弟网开一面、格外偏爱呢?这事儿,还得从唐僧和猪八戒之间的“一见钟情”开始说起。
唐僧在遇到孙悟空之前很没有安全感,孙悟空做了他的徒弟后,这些外在的危险暂时不复存在,但是他又产生了精神危机。
因为孙悟空曾经对他产生过不敬和杀机,而且孙悟空名气太大,又骄傲自负,如果他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是不会心甘情愿做他这个凡僧的徒弟的。
所以,他总是感觉与孙悟空格格不入。
孙悟空只能算是他的“同伴”,而不是“徒弟”。
后来,虽然又有了一匹龙马,但他从未跟唐僧说过话。
龙马只能算是坐骑,说是“同伴”都显得牵强。
唐僧的徒弟都是观音安排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僧的喜好被蹂躏了,但不能说唐僧没有喜好。
只不过对唐僧来说,要招到可心的徒弟,他只能靠运气。
猪八戒就是他的运气。
在高老庄,唐僧又添了个徒弟猪八戒,唐僧对他的俏皮非常喜欢。
猪八戒的加盟,打破了唐僧和孙悟空之间微妙的平衡,所以唐僧对他格外偏爱。
《大戴礼记》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篇1《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第十回是《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主要写了:悟空与龙王太子摩昂大战,大败而归。
龙王太子摩昂来索要披挂、兵器,悟空为分清上下,于是请来观音菩萨,菩萨责怪敖钦、龙王敖润、龙王敖顺不作为,并答应悟空让须菩提给悟空做师父,随后又向悟空取了名字,分别叫悟空,悟能,悟净,菩萨又分别给三个徒弟赐了法名后,菩萨又向玉帝启奏要领孙悟空上天宫做官,做弼马温。
读完这篇*感触最深的是:做官只是一种名分,而不是真正拥有官位。
弼马温是个养马的小官儿,而且还是个不入流的官职,自己好像被当众羞辱,面子上挂不住,才会大闹天宫。
事后说明原因并不算犯上作乱,有损佛法精神。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小事而斤斤计较,应该宽宏大量,才能成就大事。
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篇2《西游记》第十回读书笔记《西游记》第十回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过一个千年猕猴王的洞穴,这个猕猴王诱导唐僧师徒进入陷阱,想吞并唐僧的经书。
这一回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十回一开始就描绘了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观音菩萨的住处,希望能够得到观音的帮助。
孙悟空的机智和急躁的性格在这一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为了保护师傅和师弟,不断地与猕猴王周旋,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一回的另一个亮点是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战斗。
这场战斗既紧张刺激,又富有哲理。
孙悟空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打败了六耳猕猴,保护了师傅和师弟。
这场战斗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此外,这一回还描写了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的艰辛。
他们不仅要面对妖魔鬼怪的威胁,还要忍受路途的艰辛和孤独。
这些描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取经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西游记》第十回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唐僧人物小报内容
唐僧人物小报内容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老祖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为人胆小无能,狭隘刻薄,遇事爱哭泣,一心向佛。
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10篇
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10篇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
我自然不能免俗。
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
它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
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
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
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
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
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
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
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
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
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创造,完成的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在我国文化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书中的孙悟空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猪八戒懒惰贪吃但忠心耿耿;沙和尚任劳任怨、一心向佛。
西游记人名新意
西游记人名新意给小说里的人物起名字,有着独特的艺术性,是很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
人物名字起的好,可以突显人物的风格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个性的理解,更可以增强我们对人物的记忆。
《西游记》中的人物名字就很有特色,有的名字是佛教术语,有的名字寓意深刻,有的名字反映了作者的意愿,有的名字体现了百姓的爱憎喜怒,总之《西游记》中的人物名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道德观,体现了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小说更加深动,更加丰满,更加多彩。
以佛教用语作为人物的名字最突出。
在《西游记》里最典型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名字,都是佛教用语,并有特定的含义。
唐僧婴儿的时候,母亲因担心贼臣刘洪加害,一天,乘刘洪因公事外出,将其抱出衙门,用纬带缚在一片木版上,放置江中,任其漂流。
后木板被金山寺长老发明和尚救起,取乳名江流,十八岁后取法门玄奘。
贞观十三年,玄奘受唐太宗李世民委托,上西天拜佛取经。
唐王十分感谢玄奘忠贤,便与玄奘拜为兄弟,口口声声称“御弟圣僧”。
唐太宗在为玄奘送行的时候,问道:“御弟雅号怎么称呼?”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有号。
”太宗说:“当初观音菩萨对我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以大唐为姓,号唐三藏,如何?”有皇帝哥哥为其取名,唐僧欣然接受,这也是一个荣耀啊。
号是古人别名,如别号、绰号、尊号、谥号等,号可以自己取,也可以由朋友赠与。
三藏就是佛教用语,一般指经、律、论。
经是佛自述的记录;律是戒律规则;论是后世信徒对经义的解释。
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总称。
藏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竹箧,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类似“全书”。
不过《西游记》里的三藏是另一个意思。
如来看到东土大唐所属的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扬,是非恶海,要将手中三藏真经,传给大唐,以劝人为善。
三藏即《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
三藏共计35部,15144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写一篇介绍古代名著中的一个人物600字范文
写一篇介绍古代名著中的一个人物600字范文电视剧中的孙悟空形象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人物之一。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现代电视剧和动漫中经常出现这个人物。
公元前57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之后度过光景,因为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之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地煞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用时二百年。
悟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从傲来国内得到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
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铁),龙王怀恨在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
悟空在第342岁,因寿命已到而大闹地府,销毁生死簿,返回人间。
阎王再复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
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只不过是个马夫,大怒,打出南天门。
回花果山时,凡间已经过了15年。
独角鬼王前来投奔,建议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孙悟空在此时广交朋友,结拜七兄弟。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反下天宫,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天宫被迫封其为齐天大圣。
不料当上大圣,孙悟空反而偷吃蟠桃、偷盗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万天兵天将带十八架天罗地网,去拿下妖猴,孙悟空打败九曜恶星,四大天王,使分身术战败十万天兵,因为此战,孙悟空名扬天下。
观音菩萨见孙悟空神通广大,推荐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杨戬去拿孙悟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悟空、悟能、悟净的涵义【上师分享】自净其意,悟者之本第六世贡唐仓大师久美·丹贝旺旭贡唐仓·丹贝旺旭大师,是深受海内外僧俗各界广大群众敬仰和爱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金座(赛赤)法王,西藏甘丹寺第五十色持,拉卜楞寺四大色持的第一位、为第六世贡唐仓大活佛。
大师于2000年3月1日凌晨在甘南夏河拉卜楞寺贡唐拉章的卧室内圆寂。
各位道友,各位同修:大家为弘扬佛法来到这里,殊胜因缘让我们坐在了一起,作为一个藏地僧人,感到十分高兴。
大家如此盛情接待,我深表感谢。
藏族僧人来这里的机会比较少,加上修习宗派的不同,给别人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我们见面了,其实是平平常常的人说平平常常的话,我和大家一见如故。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点。
就现在的世界来看,无论是发达的地方,还是不发达的地方,还没有听说哪一个国家没有宗教,也没有听说那一个民族没有宗教信仰。
如果我们考查一个有史以来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中,有哪些理论和实践一直没有过时,被人们原原本本地继承了下来,大概只有宗教。
千古以来,科学不知道发展了多少倍,几乎把过去人们衣食住行用等一切方面的东西都淘汰了、更新了,前无古人的发明和创造还在不断出现.但是宗教却不然。
佛陀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人,他的每一句教导我们今天仍然用得着,没有人能够超过。
真是颠扑不破,仰之弥高。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佛陀站的高,看的远。
他是站在出世高度,对人生、人类社会乃至整个自然宇宙,进行了居高临下的、等量齐观的研究,得出了《金刚经》上说的那样一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坐如是观”的结论,彻底掌握了宇宙发展规律。
所以他的观点永远不会过时。
宗教的对象是人。
宗教的目的是教人认识自己。
宗教的工作环境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只是它的表现,心灵本身无形无象,谁也不能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示人。
正因为如此,宗教的方法随机应变,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种殊途同归的教育方式,所以称之为“宗教”。
宗,是派别的意思。
教,是修道的内容。
特别修道的目的达到了,成佛了,宗教就没有用了。
这就好比江河流归大海,在进入大海以前,所有的说都要通过一个渠道向大海方向流淌,一到大海,渠道就没有了。
宗是渠道,教是流水,大海是正果。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本质一样宗派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藏传佛教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完整地接受了佛陀的教义,概括起来就是“外修声闻戒,内修菩萨行,密修金刚禅”。
这是以小乘上座部的戒行、大乘显宗的慈悲菩萨行、金刚密乘的禅定修证妙法相结合的快速成佛方便法门。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集中优势,综合治理”。
在修持方法上,身体的姿势、口中的密咒、意中的观想三者密切配合,也体现了这一原则。
当然这是专门修证佛法者的事了。
佛教的经典浩如烟海,在藏传佛教里,光是显法的必修经典大约15年才能学完。
有的经讲解一遍也要好多年。
不过这都是针对寺院里专业修道者说的。
这样的专业修道者非常必要,没有他们,佛法就得不到证实和传播,人类认识自己、接近真理的的过程就会中途而至,找不到价值的源头。
但是对于多数人,那样专业的修行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
佛法中方便法门很多,想学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一种。
学佛的关键不在于你读了多少经典,而是在于照着佛的教导做了多少。
佛教以伟大的爱心和同情心启发人的自觉,叫人心甘情愿的觉其缺点毛病,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无私的本质,使人纯洁高尚,理想远大。
这种精神文明,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非常的重要,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
藏族人把佛教僧侣称为“喇嘛”,喇嘛在藏语里是“至高无上”的意思。
汉族人把僧人叫做“和尚”,“和尚”是梵文的音译,意思为博士、亲师。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都是佛法广大发扬的时候。
近几年,国家把建设精神文明的问题提得很高,很迫切。
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邀请宗教团体负责人举行座谈时说过,我国爱国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是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积极力量。
我国各宗教倡导的伦理道德都有弃恶扬善的内容。
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宗教界可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教义中积极的因素,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还提出了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句话。
“庄严国土”是创造良好的弘法环境;“利乐有情”是让一切有情生命脱除苦难,各得其所。
现在的弘法环境就很好。
佛教的教义是什么?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说的是菩提心;“自净其意”,也叫“自净其心”说的是见性智慧。
菩提心和见性智慧可以简称为“悲”和“智”,悲智二字是佛法的两大要素,根本法宝。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就是这二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自觉自愿地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就说的很清楚了,佛教是名副其实的精神文明事业。
佛教的千经万典,归结起来就是“修心”两个字。
修心就是“管好自己的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法既是心法。
所有修行的果位,都是修行程度的标志。
一切方法,都起于心,归与心。
人生一切苦乐,心是承受者。
不知道各位注意过没有,心是一个最矛盾的东西:最大的是心,最小的也是心;最明亮的是心,最黑暗的也是心;最乐最甜的是心,最苦最酸的也是心;私是心,公也是心;好是心,坏也是心;语言文字中所有的形容词,都是用来描述心的感受的,都是心的标签。
那么,心究竟有没有它自己呢?心的本来面目、它的“自性”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发挥明亮的一面,控制黑暗的一面?佛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佛教向人们揭示这样一个事实:众生皆有一颗光明的心,叫做佛性。
用现代哲学上的术语讲,叫做“价值自觉能力”。
但是这种本来光明闪烁的“心”被不知节制的欲望之“贪”、挥不去的愤怒之“嗔”、愚昧无明之“痴”遮掩污染得暗淡无光,感觉到活得很累。
学佛,照着佛的教导去做,就可以使苦乐无常的生命化为不生不灭的常乐自在。
“自觉自愿的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单就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一层次意思的广义来说,佛教教育和一般教育没有两样,文化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进行,学校街道单位都可以对人们做好事不做坏事的道德教育,国家可以用法律的形式强制人们不做坏事,做了坏事必受惩罚。
但是,自觉自愿这一层,纯属个人心性修持的范围,别人无法窥见,法律也无济于事,“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觉自愿之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佛心”、“佛性”,佛法可以把人心之中深藏的佛性发掘出来,发扬光大。
佛心佛性的另一个名称,叫做“明”。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如果仅仅从了解自己的缺点,不出风头的角度来理解,显然是不够的,也可以说是不正确的。
汉字是一种意象艺术,形意符号。
“明”这个字,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简直没有比这一个字含义更大更深刻的字了。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果把这个“明”字绘成图案,那就是“太极图”,如果画成佛像,那就是“金刚佛”。
所谓自知之明,是从自己身上生发出来的“觉悟”,是“佛心”、“佛性”的显现,是至高无上的见性智慧。
所以才加上了“贵”字。
这是人的价值所在,是宝中之宝,怎么能不贵呢?什么是自觉自愿?自,是最初的起点,就是没有人提醒你,没有人督促你,也没有交换条件,甚至没有人看见你,完全是你自己的觉悟产生的一种博大的“慈悲心”,一种“爱心”,一种本能的道德意识启迪你去弃恶扬善,去舍己为人,为了他人利益去牺牲自己。
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不一定就是佛教信仰者,但他们正是菩萨的化身。
佛教的目的,就是启发、发掘人们心中的这种“自觉”和“自愿”,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佛就是“觉者”的意思。
觉有各种层次。
有了觉,悟在其中。
有了悟,愿从中来。
觉是醒的意思。
什么是“悟”?悟是实践,字旁为心,准确点说应该是“心灵的实践”。
如何获得“觉”呢?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伟大的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总结了“出世心”、“菩提心”、“正见”三点。
宗师认为这是佛法的根本。
出世心是脱俗超越之心。
为什么要有出世心呢?这是因为“当局者迷”。
我们生活的三界轮回之世,本来很苦。
因为身在其中,发现不了。
轮回之苦,无法体验。
无常之乐,心以为真。
只有走出来,冷眼相对,才能“旁观者清”。
看清了,就会果断舍弃,并且自己不忍众生依然受苦,从而发出大慈大悲渡众菩提心。
菩提心是自觉觉他之心。
就是说,一个人自己的解脱是和一切众生的解脱紧密相连的,在一切众生在没有彻底解脱之前,自己是得不到解脱的。
这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观点是相通的。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为了普渡众生才立志成佛。
只有具备了佛的大慈大悲,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众生,解救众生。
在这一点上,地藏菩萨的誓言催人泪下,他说:“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他认为,只要地狱里还关着一个罪人,自己的责任就没有尽到,就还不够成佛的条件。
”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宗喀巴大师称这种菩提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为的本源,是福惠资粮的点金术,是无量功德的宝藏。
”菩提心是道德高尚、品性纯正的发源地和坚固堤防,是自觉的源头,有了自觉,才能有自律。
正见,是寂静涅槃之心,那是悟空智慧,绝对真理,是佛法的最高成就。
是出世心菩提心结出的圆满正果,有如沙里淘出的金子,是立志修行者的奋斗目标。
自觉自愿地做好事,本身就是弘扬佛法。
自觉自愿地皈依三宝,是最大的好事、乐事、善事。
藏传佛教的皈依,叫做“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比平常说的三皈依多了一个皈依上师,这是密法独有的特点。
密法有极其严格的传承系统,接受上师灌顶才能取得修习密法的资格,灌顶是密法之门。
入了门,修持要依靠上师的亲口传授,不能靠经典。
皈依的道理非常深刻:皈依佛,佛在哪里呢?佛在法里。
只有如法修行,皈依法,才是真正的皈依佛。
那么,法又在哪里呢?法在大德高僧的智慧和悟性里。
佛法所说的僧,不是泛指寺院里的所有和尚,而是专指解脱了的、起码是“见道”以上的菩萨僧。
见道,就是对永恒有了证悟。
皈依僧必须是具体的,那么,你所要皈依的僧究竟是那一位呢?只能是也必须是为你灌顶、授予你修习密法权利、今后指导你不断上进的金刚上师。
三皈依归根结蒂,是皈依上师。
上师是集三宝于一身的导师。
上师传法等于佛传法,上师的功德智慧如佛的法身,上师言传身教起着具体僧宝的作用。
因此佛说:“无师哪知佛名佛法,有师才得知佛名佛法,故师恩重于佛恩。
”皈依是是入佛道之门,但不是敲门砖,入了门就可以丢弃。
皈依法是佛法根本大法,贯穿着觉悟成佛的全过程。
大家读过《西游记》,这一点在《西游记》上说的很清楚。
《西游记》以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为比喻,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过程。
大家可以想一想:观世音菩萨为唐僧选的三个徒弟的名字上,都加着一个“悟”字,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