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第八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ASA,AAS(无答
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第六讲 全等三角形(无答案) 新人教版
ADB C E FOA DEB CF平移型对称型第 五 讲 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操作方式: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几何描述: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几何中就是借助于边、角以及其它可度量的几何量来描述几何图形的大小和形状)2.全等三角形的几何表示:如图,△ABC ≌△DEF ;(注意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 3.全等的性质:(求证线段相等、求证角相等的常规思维方法) 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性质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几何语言 ∵△ABC ≌△DEF∴AB=DE ;AC=DF ,BC=EF ;∠A=∠D ,∠B=∠E ,∠C=∠F. 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性质4: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常见基本图形【新知讲授】例1.如图,△OAB ≌△OCD ,AB ∥EF ,求证:CD ∥EF.巩固练习:已知△ABC ≌△DEF ,且∠B =700,∠F -∠D =600,求△DEF 各内角的度数。
例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 D,BE⊥AC于点E,AD、BE交于点F,△ADC≌△BDF.(1)∠C=50°,求∠ABE的度数.(2)若去掉原题条件“AD⊥BC于点 D,BE⊥AC于点E”,仅保持“△ADC≌△BDF”不变,试问:你能证明:“AD⊥BC于点 D,BE⊥AC”吗?巩固练习: 1.如图,△ABC≌△ADE,延长边BC交DA于点F,交DE于点G.(1)求证:∠DGB=∠CAE;(2)若∠ACB=105°,∠CAD=10°,∠ABC=25°,求∠DGB的度数.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的点F处.(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y,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3)∠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3.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1)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请写出来;(2)图中有等腰三角形吗?请写出来;(3)延长A A′、B B′交于点P,求证:∠P=∠AOB.AD BCE例3.如图,△ABC 中,D 、E 分别为AC 、BC 上的一点,若△ABD ≌△EBD ,AB=8,AC=6,BC=10.(1)求CE 的长; (2)求△DEC 的周长.巩固练习:1.如图,将△ABC 沿直线l 向右平移得到△DEF. (1)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请写出来; (2)图中有平行线吗?请写出来;(3)请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F=3CD ,并你的理由.2.如图,Rt △ABC 中,∠C=90°,将Rt △ABC 沿DE 折叠,使A 点与B 点重合,折痕为DE. (1)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请写出来; (2)若∠A=35°,求∠CBD 的度数; (3)若AC=4,BC=3,AB=5,求△BCD 的周长.3.如图,在△ABC 中,△BDF ≌△ADC. (1)求证:BE ⊥AC ;(2)若BD=5,CD=2,求△ABF 的面积.例4.如图,△ABF ≌△CDE.(1)求证:AB ∥CD ;AF ∥CE ;(2)若△AEF ≌△CFE ,求证:∠BAE=∠DCF ;(3)在(2)的条件下,若∠B=35°,∠CED=30°,∠DCF=20°,求∠EAF 的度数.【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1.小明去照相复印社,用一张A4的底稿复印了两张A4和两张B4的复印件,下列说法:①A4的底稿和A4的复印件是全等形;②A4的底稿和B4的复印件是全等形;③两张A4的复印件之间是全等形;④两张B4的复印件之间是全等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面结论是错误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B )全等三角形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C )全等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D )如果两个三角形都与另一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图,△ABC ≌△AEF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AF (B )∠EAB=∠FAC (C )EF=BC (D )EF 平分∠AFB 4.如图,已知△ABC ≌△DEF ,AB=DE ,AC=DF ,则下列结论:①BC=EF ;②∠A=∠D ;③∠ACB=∠DEF ;④BE=C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图,△ABD ≌△EFC ,AB=EF ,∠A=∠E ,AD=EC ,若BD=5,DF=2.2则CD=( ). (A )2.2 (B )2.8 (C )3.4 (D )4(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6.如图,已知△ABD≌△ACD,下列结论:①△ABC 为等腰三角形;②AD 平分∠BAC ;③AD ⊥BC ;④AD=B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F二、填空题7.已知:如图,△ACD ≌△AEB ,其中CD=EB ,AB=AD ,则∠ADC 的对边是 ,AC 的对应边是 ,∠C 的对应角是 .8.如图,已知△ABD ≌△DCA ,AB 的对应边是DC ,AD 的对应边是 ,∠BAD 的对应角是 ,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9.如图,若△OAD ≌△OBC ,且∠O=65°,∠C=20°则∠OAD=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10.将一个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如图①),沿虚线剪开,用得到的5张纸片(其中4张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②)。
七升八暑假衔接学习讲义
七升八暑假衔接学习讲义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一、图形的全等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观察右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2. 由全等图形类比得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比如,在图中,△ABC与△DEF能够完全重合,它们是全等的。
其中顶点A,D重合,它们是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它们是对应边;A∠重合,它们是对应角.∠与D△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
几何语言:()∠A= , ∠C= ,∠B= .()练习:1.如图6,△ABC≌△AEC,∠B=75°, ∠ACB=5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
解:A2.如图7,△ABD ≌△EBC ,AB=3 cm ,AC=8 cm ,求DE解: 3.判断:○1全等三角形的边相等,角相等,中线相等,角平分线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 ○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5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4.填空:如图所示,已知△AOB ≌△COD ,∠C =∠A ,AB =CD ,则另外两组对应边为____________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为________________。
5.如图3,已知CD ⊥AB 于D , BE ⊥AC 于E,△ABE ≌△ACD ,∠C=20°,AB=10,AD=4,G 为AB 延长线上的一点,求∠ABE 的度数和简记为"边角边",符号表示:"SAS" 例1. 下列哪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全等)例2.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B =A ′B ′,∠B =∠B ′,BC =B ′C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例3. 在△ABC 和△A ′B ′C ′中(自己画图)(1)⎪⎩⎪⎨⎧''='∠=∠''=C B BC B B B A AB (2) ⎪⎩⎪⎨⎧='∠=∠''=______A A B A ABA BC(图ADB GACDBOA D CB FEAD ∴C B A ABC '''∆≅∆( SAS ) ∴C B A ABC '''∆≅∆( )(3) ⎪⎩⎪⎨⎧''=∠=∠''=C B BC C A AC ____∴C B A ABC '''∆≅∆( ) 练习1:1.根据题目条件,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1) AC =DF , ∠C =∠F , BC =EF ; (2) BC =BD , ∠ABC =∠ABD . 2. 如图2,△AOB 和△COD 全等吗为什么 3. 如图,在△ABC 中,AB =AC , AD 平分∠BAC ,求证:△ABD ≌△ACD .4. 如图3,已知AD ∥BC ,AD =CB ,证明:△ABC ≌△CDA.5.如图4,已知AB =AC ,AD =AE ,∠1=∠2,证明:△ABD ≌ACE.6. 如图,已知AB=AC ,AE=AD ,那么图中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进行证明.7.已知: AD ∥BC ,AD = CB(如图).现有条件能证明△ADC ≌△CBA 吗如果能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能,那么还需添加怎样的条件才能证明 练习21.已知:如图,AC=AD ,∠CAB=∠DAB ,求证:△ACB ≌△ADB 2.已知:AD ∥BC ,AD=CB 求证:△ADC ≌△CBA3.已知:AD ∥BC ,AD=CB ,AE=CF求证:△AFD ≌△CEB4.已知:EA=EC ,ED=EB ,A DC B FEA DCBE12求证:△AED ≌△CEB5.已知:AC=DB ,AE=DF ,EA ⊥AD ,FD ⊥AD ,求证:△EAB ≌△FDC6.已知:AB=AC ,AD=AE ,∠1=∠2求证:∠B=∠C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角边角定理定理: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相等且它们的夹边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符号表示:"ASA"例1.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哪块去 例2.如图,AD ∥BC ,BE ∥DF ,AE =CF ,试说明:△ADF ≌△CBE .例3.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BE ⊥AC 于与BE 交于F ,若BF =AC ,试说明:△ADC ≌△BDF .例4.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试说明:(1)△BDA ≌△AEC ; (2)DE =BD +CE . 练习:1. 如图,已知AO =DO ,∠AOB 与∠DOC 是对顶角,还需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ASA ”说明△AOB ≌△DOC ;或者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SAS ”,说明△AOB ≌△D OCABoAB CDEF2. 已知: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BE 和CD 相交于点O ,AB=AC ,∠B=∠C 。
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ASA,AAS(无答案)新人教版
A DB C EF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 ,ASA ,AAS【知识要点】1.求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定理):①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 需要三个边角关系;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SSS ”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3.①“ASA ”定理: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AAS ”定理: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SAS ”、“SSS ”、 “ASA ”、“AAS ”四种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定理运用】例1、如图,E 、F 两点在线段BC上,AB=CD ,AF=DE ,BE=CF ,求证:∠AFB=∠DEC.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C ,AD=AE ,BD=CE ,延长BD 交CE 于点P ,求证:∠BAC=∠DAE ;CA EBD例2.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 ,BC=EF ,则△ABC ≌△DEF.(1)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能运用“SSS ”公理加以证明.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CD ,BE=DF ,AF=CE ,求证:AD ∥BC.2.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F=AG.例3.、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AD ∥CE ,∠D=∠E ,求证:CD=EB.巩固练习 1.如图,AD 为△ABC 的高线,E 、F 为直线AD 上两点,DE=DF ,BE ∥CF ,求证:AB=AC.EAF DCBE AD CB2.如图,∠ABC=∠DCB,BD 、CA 分别是∠A 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DC.例4.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的延长线上,∠1=∠2=∠3,求证:AD=AE.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D ,OA=OD ,求证:∠1=∠2.2.已知:AD ∥BC ,AE ⊥BD ,CF ⊥BD ,AE=CF ,求证:AB=CD.例5.已知:如图,AB=CD ,∠A=∠D ,求证:∠ABC=∠DCB.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DBC=∠ECB.EBCD CEABE A D B CF ADF图1图2图3F2.已知:如图,△ABC 中,∠BAC=∠BCA ,延长BC 边的中线AD 到E 点,使AD=DE ,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 求证:AF=2AD.例6.在△OAB 和△OCD 中,OA=OB ,OC=OD ,∠AOB=∠COD ,AC 、BD 交于点P. (1)①如图1,∠AOB=∠COD=6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②如图2,∠AOB=∠COD=9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3,∠AOB=∠COD=α°,则∠APD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C 与B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填写你的结论,并给出你的证明;图1 图2 图3巩固练习: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腰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腰△ACD 和等腰△BCE ,且CA=CD ,CB=CE ,∠ACD=∠BCE ,直线AE 、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ACD=60°,则∠AFB= ;(2)如图2,若∠ACD=α°,则∠AFB= ;(用α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3,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延长BD 交线段AE 于点F ,试探究∠AFB 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ABCE FDO P D C BA O P D CB AααO P D CB A例7.已知:AB=AC ,AD=AE ,AF ⊥CD ,AG ⊥BE ,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DB 交于点M.(1)求证:△ABC≌△DCB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M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已知,AB=AD ,AC=AE ,∠1=∠2. (1)求证:BC=DE ;(2)若AF 平分∠BAC ,求证:AF=AC.3.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AO 平分∠BAC.B CA DMABEDCA DBCEADCB4.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过A 任作直线l ,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1) 若l 与BC 不相交,求证:BD+CE=DE ;(2) 当直线l 绕A 点旋转到与BC 相交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BD 、CE 和DE 的关系? 画图并给出证明.课后作业:1.如图,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中,AB=AC ,AD=AE ,∠BAC=∠DAE=90°. (1)求证:BD=CE ; (2)求证:BD ⊥CE.2.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 ,求证:∠BAE=∠CAD.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AD=BC ,求证:AB ∥CD ,AD ∥BC.A B C DEACA B DCO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求证:∠A=∠C.5.已知:如图,AD=BC ,AC=BD ,求证:∠D=∠C.6.如图1,等腰△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E ,M 、N 分别BE 、CD 的中点.(1)CD BE ,AM AN ;(填“>”、“=”、“<”) (2)如图2,把图1中的△A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点E 、C 在线段BF 上,BE=CF ,AB ∥DE ,∠ACB=∠F. 求证:△ABC ∽△DEF .8.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 、点D 在直线BE 的两侧,AB ∥DE ,AC ∥DF ,BF=CE ,求证:AC=DF .A D BCO D B CA C M E A BD 9.如图,AB ∥CD ,AB=CD ,求证:O 为AC 的中点.10.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分别过点B 、C 作AD 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 、CF ,垂足分别为点E 、F ,求证:BE=CF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AB=CD ,AD=BC.12.如图,在△ABC 中,∠C=90°,点D 是AB 边上一点,DM ⊥AB 且DM=AC ,过点M 作M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ABC ≌△MED.14.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F 、E 分别是AD 及 其延长线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加其它线段),并能用“ASA ”或 “AAS ”公理进行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 (2)证明:。
全等三角形讲义
第七讲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一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例1:如图,若△BOD≌△COE,∠B=∠C,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AEO,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例 2 如图,△ABC≌△DEF,∠A=70°,∠B=50°,BF=4,EF=7,求∠DEF的度数和CF 的长.例3 如图,△EFG≌△NMH,EF=2.1cm,EH=1.1cm,NH=3.3cm.(1)试写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3)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试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证明.当堂练习1.如图,△ABC≌△BAD,如果AB=5cm, BD= 4cm,AD=6cm,那么BC的长是()A.6cmB.5cmC.4cmD.无法确定2.在上题中,∠CAB的对应角是()A.∠DAB B.∠DBA C.∠DBC D.∠CAD3.如图,已知△ABC≌△BAD请指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4. 如图,已知△ABC≌△AED,请指出图中对应边和对应角.5.如图△ABC ≌△DEF,边AB和DE在同一条直线上,试说明图中有哪些线段平行,并说明理由全等的判定一例1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1)△ABD ≌△ACD .针对训练如图, C 是BF 的中点,AB =DC,AC=DF.求证:△ABC ≌ △DCF.已知: 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 , AB = DE ,AC = DF ,BE = CF .求证: (1)△ABC ≌ △DEF ;(2)∠A=∠D.当堂训练1.如图,D 、F 是线段BC 上的两点,AB=CE ,AF=DE ,要使△ABF ≌△ECD ,还需要条件 ___ (填一个条件即可).2.如图,AB =CD ,AD =BC, 则下列结论:①△ABC ≌△CDB ;②△ABC ≌△CDA ;③△ABD ≌△CDB ;④BA ∥DC. 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已知:如图 ,AB=AE ,AC=AD ,BD=CE ,求证:△ABC ≌△AED.F4.已知:如图 ,AC=FE ,AD=FB,BC=DE.求证:(1)△ABC ≌△FDE ; (2) ∠C = ∠E.5.如图,AD =BC,AC =BD.求证:∠C=∠D .(提示: 连结AB)6.如图,AB =AC ,BD =CD ,BH =CH ,图中有几组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全等的条件是什么?D C O AB第八讲全等的判定二例1 :如果AB=CB ,∠ ABD= ∠ CBD,那么△ ABD 和△ CBD 全等吗?变式1:已知:如图,AB=CB,∠1= ∠2.求证:(1) AD=CD;(2) DB 平分∠ ADC.变式2:已知:AD=CD,DB平分∠ADC ,求证:∠A=∠C.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 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针对训练已知:如图, AB=DB,CB=EB,∠1=∠2,求证:∠A=∠D.例3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A.AB=DE,∠B=∠E,BC=EFB.AB=DE,∠A=∠D,AC=DFC.BC=EF,∠B=∠E,AC=DFD.BC=EF,∠C=∠F,AC=DF当堂练习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进行连线2.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 )A.∠A=∠DB.∠E=∠CC.∠A=∠CD.∠ABD=∠EBC3.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求证:△AFD≌△CEB.4.已知:如图,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D.5.如图,已知CA=CB,AD=BD, M,N分别是CA,CB的中点,求证:DM=DN.第九讲全等的判定三例1已知:∠ABC=∠DCB,∠ACB=∠DBC,求证:△ABC≌△DCB.例2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 ∠B=∠C,求证:AD=AE.例3: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例4 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1)△BDA≌△AEC;(2)DE=BD+CE.当堂训练1. △ABC和△DEF中,AB=DE,∠B=∠E,要使△ABC≌△DEF ,则下列补充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AC=DF B.BC=EFC.∠A=∠D D.∠C=∠F2. 在△ABC与△A′B′C′中,已知∠A=44°,∠B=67°,∠C′=69° ,∠A′=44°,且AC=A′C′,那么这两个三角形()A.一定不全等 B.一定全等C.不一定全等 D.以上都不对3. 如图,已知∠ACB=∠DBC,∠ABC=∠CDB,判别下面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4.如图∠ACB=∠DFE,BC=EF,那么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使△ABC≌△DEF (写出一个即可).5.已知:如图, AB⊥BC,AD⊥DC,∠1=∠2,求证:AB=AD.学以致用: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三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吗? 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你能说明其中理由吗?能力提升:已知:如图,△ABC ≌△A′B′C′ ,AD、A′ D′ 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试说明AD= A′D′ ,并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发现.第十讲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1 如图,AC ⊥BC , BD ⊥AD , AC ﹦BD ,求证:BC ﹦AD.变式1: 如图, ∠ACB =∠ADB=90,要证明△ABC ≌ △BAD ,还需一个什么条件?把这些条件都写出来,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写出判定它们全等的理由.(1) ( )(2) ( )(3) ( )(4) ( )变式2如图,AC 、BD 相交于点P,AC ⊥BC ,BD ⊥AD ,垂足分别为C 、D,AD=BC.求证:AC=BD.变式3如图:AB ⊥AD ,CD ⊥BC ,AB=CD,判断AD 和BC 的位置 关系.A B例2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AC=AE. 求证:BC=BE.例3: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当堂训练1.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CE⊥AB于点 E ,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 CH的长为()A.1 B.2 C.3 D.43.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4.如图,在△ABC中,已知BD⊥AC,CE ⊥AB,BD=CE.求证:△EBC≌△DCB.5.如图,AB=CD, BF⊥A C,DE⊥AC,AE=CF.求证:BF=DE.变式训练1如图,AB=CD, BF⊥AC,DE⊥AC,AE=CF.求证:BD平分EF.如图,AB=CD, BF⊥AC,DE⊥AC,AE=CF.想想:BD平分EF吗?6.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第十一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 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例2:如图,AM是∠BAC的平分线,点P在AM上,PD⊥AB,PE⊥AC,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cm变式:如图,在Rt△ABC中,AC=BC,∠C=90°,AP平分∠BAC交BC于点P,若PC=4, AB=14. (1)则点P到AB的距离为_______.(2)求△APB的面积.(3)求∆PDB的周长当堂练习1. 如图,DE⊥AB,DF⊥BG,垂足分别是E,F, DE =DF,∠EDB= 60°,则∠EBF= 度,BE= .2.△ABC中, ∠C=90°,AD平分∠CAB,且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3.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A.SSSB.ASAC.AAS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S=7,DE=2,AB=4,则AC的长是( )△ABCA.6 B.5 C.4 D.35.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1)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2)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6.如图,已知AD∥BC,P是∠BAD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PE⊥AB于E,且PE=3,求AD与BC之间的距离7.如图所示,D是∠ACG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AC,DF⊥CG,垂足分别为E,F.求证:CE=CF第十二讲角平分线的判定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变式1:如图,在直角△ABC中,AC=BC,∠C=90°,AP平分∠BAC,BD平分∠ABC;AP,BD交于点O,过点O作OM⊥AC,若OM=4,(1)求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和(2)若△ABC的周长为32,求△ABC的面积.例2 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40°,则∠BOC的度数为( )A.110° B.120° C.130° D.140°当堂训练1. 如图,某个居民小区C附近有三条两两相交的道路MN、OA、OB,拟在MN上建造一个大型超市,使得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请确定该超市的位置P.2. 如图所示,已知△ABC中,PE∥AB交BC于点E,PF∥AC交BC于点F,点P是AD上一点,且点D到PE的距离与到PF的距离相等,判断AD是否平分∠BAC,并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OD 平分∠POQ ,在OP 、OQ 边上取OA =OB ,点C 在OD 上,CM ⊥AD 于M ,CN ⊥BD 于N.求证:CM =CN.4.如图,已知∠CBD 和∠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求证:点F 在∠DAE 的平分线上.5.如图, 直线l 1、l 2、l 3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 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 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 画出它的位置.第十三讲 全等三角形复习例1 如图,已知△ACE ≌△DBF .CE=BF ,AE=DF ,AD=8,BC=2.(1)求AC 的长度;(2)试说明CE ∥BF .l 1l 3l 2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ABD≌△ACD,∠BAC=90°.(1)求∠B;(2)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例2 已知,∠ABC=∠DCB,∠ACB=∠DBC,求证:△ABC≌△DCB.针对训练2.已知△ABC和△DEF,下列条件中,不能保证△ABC和△DEF全等的是( )A.AB=DE,AC=DF,BC=EFB. ∠A= ∠ D, ∠ B= ∠ E,AC=DFC.AB=DE,AC=DF, ∠A= ∠DD.AB=DE,BC=EF, ∠ C= ∠ F3.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于点O, ∠A=∠B,OA=OB 添加条件,所以△AOC≌△BOD 理由是例3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G,交AB于点E,EF∥BC交AC于点F, 求证:∠DEC=∠FEC.针对训练4.如图,OB⊥AB,OC⊥AC,垂足为B,C,OB=OC,∠BAO =∠CAO吗?为什么?例4 如图,两根长均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旗杆与地面垂直,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的木桩上,两根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针对训练5.如图,有一湖的湖岸在A、B之间呈一段圆弧状,A、B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得.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或方法设计测量方案,求出A、B间的距离吗?例5 如图,∠1=∠2,点P为BN上的一点,∠PCB+ ∠BAP=180 °,求证:PA=PC.针对训练6.如图,∠1=∠2,点P为BN上的一点, PA=PC ,求证:∠PCB+ ∠BAP=180 °.。
七升八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
七升八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七升八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暑期七升八衔接班讲义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点1、三角形的概念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 表示.知识点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用字母表示为a+b>c,b+c>a,a+c>b拓展:a+b>c,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c-b<a,即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即a-b<c<a+b (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二边和,大于另二边差)【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3cm B.4cm C.7cm D.11cm【练习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5,8; (2)5,6,10; (3)5,6,7.(4)5,6,12【辨析】有三条线段a 、b 、c ,a+b >c ,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小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是指任意两边之和【例1】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知识点3 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三角形的高(1)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三角形的高)(2)高的叙述方法AD 是△ABC 的高AD ⊥BC ,垂足为D点D 在BC 上,且∠BDA=∠CDA=90度[练习]画出①、②、③三个△ABC 各边的高,并说明是哪条边的高. ① ② ③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A B C A B C B AC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辨析] 高与垂线有区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画出图1中三角形ABC 三条边上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试着画一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中线(1)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练习]画出①、②、③三个△ABC 各边的中线,并说明是哪条边的中线. ① ② ③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 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图中有相等关系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C AB C B A[探究1]观察△ABC 的三条边上的中线,看看有什么发现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如图,AD为三角形ABC的中线,△ABD和△ACD的面积相比有何关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16厘米,AD是BC边上的中线,AD=45AB,AD=4厘米,△ABD的周长是12厘米,求△ABC各边的长。
全等三角形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温馨提示】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必须有一条边分别相等,只有角分别相等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HL”定理指的是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而不是斜边和直角分别相等.【方法技巧】1.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准确地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其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2)对应顶点所对应的边是对应边;(3)公共边(角)是对应边(角);(4)对顶角是对应角;(5)最大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边(角)是对应边(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可以依据字母的对应位置来确定,如若△ABC≌△DEF,说明A与D,B与E, C与F是对应点,则∠ABC与∠DEF是对应角,边AC与边DF是对应边.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解题思路:专题一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如图,B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BD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E ,∠CDB 的平分线DF 交BC 于点F .求证:△ABE≌△CDF .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点(不与B ,C 重合),F ,E 分别是AD 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 ∥BE .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 (2)证明:SAS SSS AAS SAS ASA 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3.如图,△ABC中,点D在BC上,点E在AB上,BD=BE,要使△ADB≌△CE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1)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D=CE;②AE=CD;③∠BAC=∠BCA;④∠ADB=∠CEB;请你从中选出一个能使△ADB≌△CEB的条件,并给出证明;(2)在(1)中所给出的条件中,能使△ADB≌△CEB的还有哪些?直接在题后横线上写出满足题意的条件序号.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如图,已知△ABC 中,∠ABC =45°,AC =4,H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线段BH 的长度为( )AB .4C .D .55.【2013·襄阳】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点D ,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使AC 与AB 重合,点D 落在点E 处,AE 的延长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 ,EB 的延长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N .求证:AM =AN .6.【2012·泸州】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B 边上一点,以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 ,使点E 、A 在直线DC 的同侧,连接AE .求证:AE ∥BC .NME D B CA专题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7.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与∠DFE的度数和是()A.60° B.90° C.120° D.150°8.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B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B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两端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9.已知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 ,可过点A 作直线AC ⊥AB ,再由点C 观测,在BA 延长线上找一点B′,使∠ACB′=∠ACB ,这时只要量出AB′的长,就知道AB 的长,对吗?为什么?10.如图,点D 、B 分别在∠A 的两边上,C 是∠A 内一点,AB = AD ,BC = CD ,CE ⊥AD 于E ,CF ⊥AF于F .求证:CE = CF11.已知:如图,在△ABC 中,∠A =90°,AB = AC ,BD 平分∠ABC .求证:BC = AB + ADFA BECD12.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13.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AB =AC +CD ,求证:∠C =2∠B14.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 (1)求证:MB =MD ,ME =MF(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DBACPEDCBA D CBA15.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6.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OEDCBAFEA17.已知:在△ABC中,∠BAC=90,AB=AC,AE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BD⊥AE于D,CE⊥AE于E.(1)当直线AE处于如图①的位置时,有BD=DE+CE,请说明理由;(2)当直线AE处于如图②的位置时,则BD、DE、CE的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归纳(1)、(2),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BD、DE、CE之间的关系.18、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图1图2DCAB(2)证明:DC BE⊥.19.如图-1,ABC△的边BC在直线l上,AC BC⊥,且AC BC=;EFP△的边FP也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且EF FP=.(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AB与AP关系;(2)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3)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结AP,BQ.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 (E)B C (F)Pl l l图-1 图-2图-3全等三角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温馨提示】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不是其他线段的交点.2.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不仅有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还有相邻两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这样的点共有4个.【方法技巧】1.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挖掘角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若已知条件存在两条垂线段——直接考虑垂线段相等,若已知条件存在一条垂线段——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补出另一条垂线段,若已知条件不存在垂线段——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补出两条垂线段.2.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挖掘已知图形中一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若已知条件存在两条垂线段——先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然后说明角平分线或角的关系;若已知条件存在一条垂线段——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补出另一条垂线段,再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若已知条件不存在垂线段——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补出两条垂线段后,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专题一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题1.如图,在△ABC中,AC=AB,D在BC上,若DF⊥AB,垂足为F,DG⊥AC,垂足为G,且DF=DG.求证:AD⊥BC.2.如图,已知CD⊥AB于点D,BE⊥AC于点E,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AC.求证:OB=OC.3.如图,在Rt △ABC 中,∠C=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AC =3 cm ,求BE 的长.专题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 4.如图,三条公路把A 、B 、C 三个村庄连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某地区决定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A .在AC 、BC 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 .在AC 、BC 两边中线的交点处C .在∠A 、∠B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D .在AC 、B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5.如图,要在河流的南边,公路的左侧M 区处建一个工厂,位置选在到河流和公路的距离相等,并且到河流与公路交叉A 处的距离为1cm (指图上距离),则图中工厂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21BAC B ∶∶∠∠6. 如图, ∠ B= ∠ C=90 °, M 是 BC 中点, DM 平分 ∠ ADC ,求证: AM 平分 ∠ DAB .7. 如图,已知 △ ABC 的周长是 22 , OB 、 OC 分别平分 ∠ ABC 和 ∠ ACB , OD ⊥ BC 于 D ,且 OD=3 , △ ABC 的面积是多少?8.如图,已知 ∠ 1= ∠ 2 , P 为 BN 上的一点, PF ⊥ BC 于 F , PA=PC ,求证: ∠ PCB+ ∠ BAP=180 º9.如图,△ ABC 中, P 是角平分线 AD , BE 的交点. 求证:点 P 在∠ C 的平分线上.10. 如图,在 △ ABC 中, BD 为 ∠ ABC 的平分线, DE ⊥ AB 于点 E ,且 DE=2cm , AB=9cm , BC=6cm ,求 △ ABC 的面积.21NP F C BA11.如图, D 、 E 、 F 分别是△ ABC 的三条边上的点, CE=BF ,△ DCE 和△ DBF 的面积相等.求证: AD 平分∠ BAC .。
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辅导材料.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点1: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概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表示、边、顶点、内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分类有两种方法:(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1)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考点1:认识三角形1.如图7.1.1-1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它的三条边是__________,三个顶点分别是_________,三个内角是__________,顶点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_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 __________.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_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分为底与腰__________的三角形和底与腰__________的三角形.3.如图7.1.1-2所示,以AB 为一边的三角形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考点2:三角形三边关系4.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5,8 C.3,4,5 D.4,5,105.(2008·福州)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6.如果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 A.1∶2∶4 B.1∶3∶4 C.3∶4∶7 D.2∶3∶4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5cm B.18cm C.15cm 或18cm D.不能确定图7.1.1-2 图7.1.1-1腰 腰底边顶角 底角 底角8.下列各组给出的三条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4,5 B.3a ,4a ,5a C.3+a ,4+a ,5+a D.三条线段之比为3∶5∶89.三角形三边的比是3∶4∶5,周长是96cm ,那么三边分别是________cm.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cm ,其中一边长为10cm ,求另两边长__________. 11.的木棒,还需要到某木材市场上购买一根.问:(1)有几种规格的木棒可供小明的爷爷选择?(2)选择哪一种规格的木棒最省钱?12. 如图所示,已知P 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PA+PB+PC>12(AB+BC+AC).13、如图,从A 经B 到C 是一条柏油马路,AC 是一条小路,人们从A 到C ,为什么不走柏油路,而喜欢走小路?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原因。
【7A版】2018年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讲义
CB A 2017年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培优讲义目 录1. 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 第二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 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4. 第四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5. 第五讲:专题二:三角形题型训练(二);6. 第六讲:全等三角形;7. 第七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AS ;8. 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 ,ASA ,AAS ;9. 第九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HL ;10. 第十讲:专题三: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11. 第十一讲:专题四: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扩充训练;12. 第十二讲: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3. 第十三讲:轴对称;14. 第十四讲:等腰三角形;15. 第十X 五讲:等腰直角三角形;16. 第十六讲:等边三角形(一);17. 第十七讲:等边三角形(二);18. 第十八讲:专题五: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一)19. 第十九讲:专题六: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二)20. 第二十讲:专题七: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第 一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要点】一、三角形1.概念: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相连.2.几何表示:①顶点;②内角、外角;③边;④三角形.3.三种重要线段及画法:①中线;②角平分线;③高线.二、三角形按边分类:(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腰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腰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具)引例:已知平面上有A 、B 、C 三点.根据下列线段的长度判断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1)若AB=9,AC=4,BC=5,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2)若AB=3,AC=10,BC=7,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3)若AB=5,AC=4,BC=8,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4)若AB=3,AC=9,BC=10,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5)若AB=4,AC=6,BC=12,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应用】利用定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或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或范围.1.已知BC=a ,AC=b ,AB=c.(1)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b ,c 满足: ;(2)若构成△ABC ,则a ,b ,c 满足: ;2.已知BC=a ,AC=b ,AB=c ,且a <b <c.(1)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b ,c 满足: ;(2)若构成△ABC ,则a ,b ,c 满足: ;【新知讲授】例一、如图,在△ABC 中.①AD 为△ABC 的中线,则线段 = =21 ; ②AE 为△ABC 的角平分线,则 = =21 ; ③AF 为△ABC 的高线,则 = =90°;④以AD 为边的三角形有 ;⑤∠AEC 是 的一个内角;是 的一个外角. 例二、已知,如图,BD ⊥AC ,AE ⊥CG ,AF ⊥AC ,AG ⊥AB ,则△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是线段( ).(A)BD (B) AE (C) AF (D) AG例三、(1)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7cm ,5cm ,12cm (B)6cm ,8cm ,15cm (C)4cm ,6cm ,5cm (D)8cm ,4cm ,3cm(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b 、c 均为正数) ①a=5,b=9,c=7; ②a ∶b ∶c=2∶3∶5; ③1,a ,b ,其中1+a >b ;④a ,b ,c ,其中a+b >c ; ⑤a+2,a+6,5; ⑥a <b <c ,其中a+b >c. 例四、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G ,则G 的取值范围是 .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2G-1,则G 的取值范围是 .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243x ,则G 的取值范围是 . ③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G ,13,若G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 (A)2 (B)3 (C)5(D)13 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则三角形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⑤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边长分别为a 、b ,且a >b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E F DE A B CF G(A)3b <<3a (B)2a <<2a+2b (C)a+2b <<2a+b (D)a+2b <<3a-b例五、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1-G ,3G-1.(1)则G 的取值范围是 ;(2)则它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3)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G 的值是 .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G ,G-1,则G 的取值范围是 .②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 ;若它的周长是偶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个;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 则三角形底边a 的取值范围是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④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a 、b 、c 是三个连续正整数,则它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若它的周长小于19,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个.⑤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c b a -++|c b a --|的结果为( ).(A)2b (B)0 (C)2a (D)22a c -⑥已知在△ABC 中,AB=7,BC ∶AC=4∶3,则△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训练】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 ,3cm ,5cm (B)5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cm ,9cm2.各组线段的比分别为①1∶3∶4;②1∶2∶3;③1∶4∶6;④3∶4∶5;⑤3∶3∶6.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A)1组 (B)2组 (C)3组 (D)4组3.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角平分线或中线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7,G ,则G 的取值范围是( ).(A)2<G <12 (B)1<G <13 (C)6<G <7 (D)1<G <7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A )6<<15 (B )6<<16 (C )11<<13 (D )10<<16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周长是( ).(A )21 (B )27 (C )32 (D )21或277.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则腰长a 的范围为 .8.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则底边长a 的范围为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则腰长a 的范围为 ;底边长b 的范围为 .10.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的范围为 .1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最长边a 的范围为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一边长为3,则另两边长分别为 .DA B C D A B C I I I C B D A C B D A A D B C I I I C B D AC BD AE A E D B E C I I I C B D A C B A E A E D BF D E F F C 12C B A 13.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边长,则|a+b-c |-|b-c-a |+|c-b-a |= .14.已知在ΔABC 中,AB=AC ,它的周长为16厘米,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分成周长之差为4厘米的两个三角形,求∆ABC 各边的长.15.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如图,等腰△ABC 中,AB=AC ,BD 为△ABC 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5厘米和6厘米两部分,求该三角形各边长.综合探究、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2.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 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外角∠CBD 、∠ACB 的外角∠BCE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发散探索一:如图,∠A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发散探索二:如图,∠ABD 的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A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三:如图,∠ABD 的邻补角∠DBE 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DCF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 二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知识要点】 一、三角形按角分类: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A+∠B+∠1=180°);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2=∠A+∠B );③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四、n 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2)×180°;五、n 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新知讲授】 例一、①正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A B C D I A B C D E I A B C ID A BEF C D E A F C B D A C B A B C F E D H D A B C E H E D C B A②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等于外角和的5倍,则它的边数是 .③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则它的边数是 .④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相邻外角的2倍°,则它的边数是 .例二、如图,△ABC 中,∠A=50°,两条高线BD 、CE 所在直线交于点H ,求∠BHC 的度数. 例三、如图,△ABC 中,∠A=50°,两条角平分线BD 、CE 交于点I ,求∠BIC 的度数. 例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求证:AB ∥CD ,AD ∥BC. 例五、如图,AB ∥CD ,AD ∥BC ,AE ⊥BC ,AF ⊥CD ,求证:∠BAD+∠EAF=180°.例六、如图,六边形ABCDEF 中,AF ∥CD ,∠A=∠D ,∠B=∠E ,求证:BC ∥EF.例七、如图,在凸六边形ABCDEF 中,∠A+∠B+∠F=∠C+∠D+∠E ,求证:BC ∥EF. 【题型训练】1.如图,△ABC 中,BD 、CE 为两条角平分线,若∠BDC=90°,∠BEC=105°,求∠A.2.如图,△ABC 中,BD 、CE 为两条角平分线,若∠BDC=∠AEC ,求∠A 的度数.3.如图,在△ABC 中,BD 为内角平分线,CE 为外角平分线,若∠BDC=125°,∠E=40°,求∠BAC 的度数.4.如图,在△ABC 中,BD 为内角平分线,CE 为外角平分线,若∠BDC 与∠E 互补,求∠BAC 的度数.第 二 讲 作 业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2.如图所示,∠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3.下面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A) (B) (C) (D)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A .75°B .90°C .105°D .120°5.在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 ).(A)30° (B)45° (C)60° (D)75° E D C B A M E D C B AME D C B A E D C B A A B C D E IAB O CB D A F EC BD A C B D A A D B C 6.如图所示,一个60°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的度数为( ).(A)120° (B)180° (C)240° (D)300°7.如图,在△ABC 中,∠C =70º,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A)360º (B)250º (C)180º (D)140º8.如图,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将△ABC 沿着DE 折叠,A 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 (B)210° (C)105° (D)75°9.如图,在△ABC 中,∠B=67°,∠C=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CAD 的度数为( )(A)40° (B)45° (C)50° (D)55°10.已知ΔABC 的三个内角∠A、∠B、∠C 满足关系式∠B +∠C =3∠A,则此三角形(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11.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放置,则图中∠AOB 的度数为( ).(A)75° (B)95° (C)105° (D)120°12.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60°,则它是( ). (A)正十六形 (B)正十七形 (C)正十八边形 (D)正十九边形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7 (B)8 (C)9 (D)1014. 已知:在△ABC 中,∠B 是∠A 的2倍,∠C 比∠A 大20°,则∠A 等于( ).(A)40° (B)60° (C)80° (D)90°15.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 .1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两点,BE 、CD 相交于点F ,∠A=62°,∠ACD=40°,∠ABE=20°,求∠BFC 的度数.17.如图,已知直线DE 分别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两点,交边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B =67°,∠ACB =74°,∠AED =48°,求∠BDF 的度数.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知识要点】1.与三角形有关的四个基本图及其演变; 2.星形图形的角度求和.【新知讲授】例一、如图,直接写出∠D 与∠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箭形: ;蝶形: ;四边形: . 请给出“箭形”基本图结论的证明(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例二、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AI I I C B DA CB D A A D BC I I IC BD A C B D AE A E D B E C II I CB D AC B A E A ED B F D EF FC B A M E CD O D Q P C B A D B CE A D B CF E A 2.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外角∠CBD 、∠ACB 的外角∠BCE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发散探索一:如图,∠A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发散探索二:如图,∠ABD 的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A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三:如图,∠ABD 的邻补角∠DBE 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DCF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四、如图,在△ABC中, BP 、BQ 三等分∠ABC ,CP 、CQ 三等分∠ACB. (1)若∠A=60°,直接写出:∠BPC 的度数为 ,∠BQC 的度数为 ; (2)连接PQ 并延长交BC 于点D ,若∠BQD=63°,∠CQD=80°,求△ABC 三个内角的度数. 例五、如图,BD 、CE 交于点M ,OB 平分∠ABD ,OC 平分∠ACE ,OD 平分∠ADB ,OE 平分∠AEC , 求证:∠BOE=∠COD ;【题型训练】1.如图,求∠A+∠B+∠C+∠D+∠E 的度数和.2.如图,求∠A+∠B+∠C+∠D+∠E+∠F 的度数和.3.如图,已知∠1=60°,求∠A+∠B+∠C+∠D+∠E+∠F 的度数和.发散探索:①如图,∠A+∠B+∠C+∠D+∠E= ;②如图,∠A+∠B+∠C+∠D+∠E+∠F+∠G= ;③如图,∠A+∠B+∠C+∠D+∠E+∠F= .④如图,∠A+∠B+∠C+∠D+∠E+∠F= .⑤如图,∠A+∠B+∠C+∠D+∠E+∠F+∠G= ;⑥如图,∠A+∠B+∠C+∠D+∠E+∠F+∠G= ; A B C D I A B CD EIC BD AF E ⑦如图,BC ⊥EF ,求∠A+∠B+∠C+∠D+∠E+∠F 的度数.第 三 讲 作 业1.如图,B 岛在A 岛的南偏西30°,A 岛在C 岛的北偏西35°,B 岛在C 岛的北偏西78°,则从B 岛看A 、C 两岛的视角∠ABC 的度数为( ).(A)65° (B)72° (C)75° (D)78°2.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CD=30°,∠ABE=20°,∠BDC+∠BEC=170°则∠A 等于( ).(A)50° (B)85° (C)70° (D)60°3.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A)75° (B)60° (C)65° (D)55°4.如图,在△ABC 中,∠BAC=36°,∠C=72°,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F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F ,AE 平分∠CAF 交DF 于E 点.我们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6°,其余两个角均为72°的三角形和有一个角是108°,其余两个角均为36°的三角形均被称作“黄金三角形”,则这个图中黄金三角形共有( ). (A)8个 (B)7个 (C)6个 (D)5个5.如图,∠A=35°,∠B=∠C=90°,则∠D 的度数是( ).(A)35° (B)45° (C)55° (D)65°6.如图,已知∠A+∠BCD=140°,BO 平分∠ABC ,DO 平分∠ADC ,则∠BOD=( ).(A)40° (B)60° (C)70° (D)80°7.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了一个四边形,则∠1+∠2= .8.如图,在△ABC 中,∠A=80°,点D 为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ACD=150°,则∠B= .9.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上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10.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 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 与DE 交于点M .若∠ADF=100°,则∠BMD 为 .11.如图,在△ABC 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______.12.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如此下去,∠A n ﹣1BC 的平分线与∠A n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设∠A=θ.则∠A 1= ;n A = .13.已知:如图1,在△ABC 中,∠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1902BOC A ∠=︒+∠ 1118022A =⨯︒+∠;如图2,在△ABC 中,∠ABC 、∠ACB 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点1O 、2O ,则12118033BO C A ∠=⨯︒+∠,21218033BO C A ∠=⨯︒+∠;……;根据以上阅读理解,当n 等分角时,内部有1n -个交点,你以猜想1n BO C -∠=( ). (A)21180A n n⨯︒+∠ (B)12180A n n⨯︒+∠ (C)118011n A n n ⨯︒+∠-- (D)11180n A n n -⨯︒+∠ 14.在△ABC 中,∠C=∠ABC=2∠A ,BD 是AC 边上的高,BE 平分∠ABC ,求∠DBE 度数.第 四 讲 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知识要点】平行线、三角形内角和的综合运用【新知讲授】例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请你判断BE 、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二、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三、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的外角,请你判断BE 、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四、如图,∠A=∠C=90°,∠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五、如图,∠A=∠C=90°,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的的外角,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六、如图,∠A=∠C=90°,∠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七、如图,△ABC 中,P 为BC 边上任一点,PD ∥AB ,PE ∥AC.(1)若∠A=60°,求∠DPE 的度数; (2)若EM 平分∠BEP ,DN 平分∠CDP ,试判断EM 与DN 之间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例八、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在三边上,∠BDE =∠BED ,∠CDF =∠CFD. F E D C BA M E D CB A FN M E D C B A E D C B A F M E D C B A N M E D CB D AA DCM B A D B E C B D A E C D B A C E F (1)若∠A=70°,求∠EDF 的度数;(2)EM 平分∠BED ,FN 平分∠CFD ,若EM ∥FN ,求∠A 的度数.例九、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在三边上,∠DBE =∠DEB ,∠DCF =∠DFC. (1)若∠A=70°,求∠EDF 的度数;(2)EM 平分∠BED ,FN 平分∠CFD ,若EM ∥FN ,求∠A 的度数. 【题型训练】 1.如图1、图2是由10把相同的折扇组成的“蝶恋花”和“梅花”,图中的折扇完全打开且无重叠,则“梅花”图案中五角星的5个锐角的度数均为( ). (A) 36° (B) 42° (C) 45° (D) 48° 2.如图,在△ABC 中,∠B=∠C ,D 是BC 上一点,DE ⊥BC 交AC 于点E ,DF ⊥AB ,垂足为F ,若∠AED=160°,则∠EDF 等于( ).(A)50° (B)60° (C)70° (D)80°3.如图,△ABC 中,∠B=∠C ,∠BAD=32°,∠ADE=∠AED ,则∠CDE= .4.已知△ABC 中,∠ACB—∠B=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E ,∠BAC 的外角的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F ,则△AEF 的形状是 . 5.如图,AB ∥CD ,∠A=∠C ,AE ⊥DE ,∠D=130°,则∠B 的度数为 .6.如图:点D 、E 、F 为△ABC 三边上的点,则∠1 +∠2 +∠3+∠4 +∠5 +∠6 = .7.若一束光线经过三块平面镜反射,反射的路线如图所示,图中的字母表示相应的度数,若60c =︒,∠P=110°,则d e +的值为 ,x 的值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边BC 于点M ,连接MD ,且MD 恰好平分∠AMC ,若∠MDC=45°,则∠BAD= ,∠ABC= .第 四 讲 作 业 1.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 、b 上,且a ∥b ,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 ).(A)40° (B)60° (C)80° (D)120°2.如图,BD ∥EF ,AE 与BD 交于点C ,若∠ABC=30°,∠BAC=75°,则∠CEF 的大小为( ).(A)60° (B)75° (C)90° (D)105°3.如图,已知D 、E 在△ABC 的边上,DE ∥BC ,∠B=60°,∠AED=40°,则∠A 的度数为( ).(A)100° (B)90° (C)80° (D)70°4.已知,直线l 1∥l 2,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A)30° (B)35° (C)40° (D)45°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 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6.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在如图所示的两条平行线上,测得α∠=120°,则的度数是( ).m n ,β∠N M F E D C B A N M FED C B A(A)45° (B)55° (C)65° (D)75°7.如图,在Rt △ABC 中,∠C=90°.D 为边CA 延长线上的一点,DE ‖AB,∠ADE=42°,则∠B 的大小为( ).(A) 42° (B) 45° (C) 48° (D)58°8.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等于( )(A)65° (B)72° (C)75° (D)78° 9.如图,已知AC ∥ED ,∠C=26°,∠CBE=37°,则∠BED 的度数是( ). (A)63°(B)83°(C)73° (D)53°10.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11.如图,已知DE ∥BC ,CD 是∠ACB 的平分线,∠B=70°,∠A=60°. (1)求∠EDC 的度数; (2)求∠BDC 度数.12.如图,∠DAB+∠D=180°,AC 平分∠DAB ,且∠CAD=25°,∠B=95°.(1)求∠DCA 的度数; (2)求∠FEA 的度数.13.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 的度数.第五讲 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二)知识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典型例题:1、已知ΔABC 的周长为10,且三边长为整数,求三边的长。
全等三角形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全等三角形一、知识点:1.全等形的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3.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二、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全等形1. 叫做全等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2.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关键是看两个图形的是否相同,是否相等,而与图形所在的无关;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全等形,只要把它们在一起,看是否完全;一个图形经过、、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例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B.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不是全等形C. 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B.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C. 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D.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二、全等三角形1. 叫做全等三角形2.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3.寻找对应因素的方法: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个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③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角是对应角;④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边是对应边;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顶角是对应角;⑥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短)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大(小)的角是对应角例题: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oO BCDCDABCDCBD2.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B AD3.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 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全等三角形》讲义(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定义: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能够完全重合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形三角形。
补充说明: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SS ) (2)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AS) (3)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SA ) (4)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AS ) (5)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称HL ) 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OP 平分∠AOB ,PM ⊥OA 于M ,PN ⊥OB 于N , ∴PM=PN角平分线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PM ⊥OA 于M ,PN ⊥OB 于N ,PM=PN ∴OP 平分∠AO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二、典型例题举例A BC PMNO A BC PMNO例1、如图,△ABN ≌△ACM,∠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例2、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例3、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AF =CE ,BE ∥DF ,BE =DF . 求证:△ABE ≌△CDF .例4、如图:D 在AB 上,E 在AC上,AB =AC ,∠B =∠C .求证AD =AE .例5、如图:∠1=∠2,∠3=∠4 求证:AC=AD例6、如图,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理由ACADB123 4例7、如图1,△ABC 的边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ACFG ,连结EG ,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关系,并说明理由.例8、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的一点,PD ⊥OA 交OA 于D ,PE ⊥OB 交OB 于E ,F 是OC 上的另一点,连接DF ,EF ,求证DF =EF例9、如图,△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一点,PE ∥AB 交BC 于E ,PF ∥AC 交BC 于F ,求证:D 到PE 的距离与D 到PF 的距离相等例10、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2cm ,AB =20cm ,AC =8cm ,求DE 的长.AGF C BDE图1AEB CFAB CDE D C EFBA 例10、已知:BE ⊥CD ,BE =DE ,BC =DA ,求证:① △BEC ≌△DAE ;②DF⊥BC .例11、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求证:(1)∠ECD=∠EDC ;(2)OD=OC ;(3)OE 是CD 的中垂线.三、专题版块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 BAC=40°,分别以AB 、AC 为边作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和ACE ,使∠BAD=∠CAE=90°.(1)求∠DBC 的度数.(2)求证:BD=CE.例2、如图,A B ∥CD,AF ∥DE,BE=CF,求证:AB=CD.例3、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在BE 延长线上截取BM =AC ,在CF 延长线上截到CN =AB ,求证:AM =AN 。
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讲义
2017年七升八暑期连接班数学培优讲义目录1.第一讲: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2.第二讲:与三角形相关的角;3.第三讲:与三角形相关的角度乞降;4.第四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 ( 一) ;5.第五讲:专题二:三角形题型训练 ( 二) ;6.第六讲:全等三角形;7.第七讲: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一) SAS;8.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二) SSS,ASA,AAS;9.第九讲: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三) HL;10.第十讲:专题三: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11.第十一讲:专题四: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扩大训练;12.第十二讲:角均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3.第十三讲:轴对称;14.第十四讲:等腰三角形;15.第十五讲:等腰直角三角形;16.第十六讲:等边三角形(一);17.第十七讲:等边三角形(二) ;18.第十八讲:专题五: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一)19.第十九讲:专题六: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二)20.第二十讲:专题七: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第一讲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知识重点】一、三角形A 1.看法: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向来线上;③首尾相连.2.几何表示:①极点;②内角、外角;③边;④三角形.B C3.三种重要线段及画法:①中线;②角均分线;③高线.二、三角形按边分类:(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的等腰三角形)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具 )引例:已知平面上有 A、 B、 C 三点 . 依据以下线段的长度判断 A、B、C 存在的地点状况:(1)若 AB=9, AC=4, BC=5,则 A、B、C 存在的地点状况是:(2)若 AB=3, AC=10, BC=7,则 A、 B、 C 存在的地点状况是:(3)若 AB=5, AC=4, BC=8,则 A、B、C 存在的地点状况是:(4)若 AB=3, AC=9, BC=10,则 A、 B、 C 存在的地点状况是:(5)若 AB=4, AC=6, BC=12,则 A、 B、 C 存在的地点状况是: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应用】利用定理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三角形或确立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或范围 .1.已知 BC=a,AC=b,AB=c.(1)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a,b,c 知足:;(2)若构成△ ABC,则 a,b,c 知足:;2.已知 BC=a,AC=b,AB=c,且 a<b< c.( 1 ) A 、 B 、 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a , b , c满足:;( 2)若构成△ ABC,则 a,b, c 知足:;【新知讲解】例一、如图,在△ABC中 .①AD为△ ABC的中线,则线段==12②AE为△ ABC的角均分线,则==12③AF为△ ABC的高线,则==90°;④以 AD为边的三角形有⑤∠ AEC是的一个内角;是个外角 .G 例二、已知,如图,BD⊥AC, AE⊥ CG, AF⊥ AC,AG⊥ AB,A;B F ED C;;的一F则△ ABC的 BC边上的高线是线段().EBA D C(A)BD(B) AE(C) AF(D) AG例三、(1)以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7cm, 5cm, 12cm(B)6cm , 8cm, 15cm(C)4cm, 6cm, 5cm(D)8cm, 4cm, 3cm(2)知足以下条件的三条线段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b、c均为正数)① a=5,b=9, c=7;中 1+a> b;④ a,b,c,此中②a∶ b∶ c=2∶3∶5;a+b> c;⑤ a+2,a+6, 5;③ 1, a, b,其⑥a<b< c,此中 a+b> c.例四、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则x 的取值范围是.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 5 , 2x-1 ,则x 的取值范围是.②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 5,24x,则x的取值范围3是.③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个数为 ().2, x, 13,若x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A)2(B)3(C)5(D)13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 , 5,则三角形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⑤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边长分别为a、 b,且 a> b,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l 的取值范围是.(A)3b< l< 3a(B)2a< l< 2a+2b(C)a+2b< l< 2a+b(D)a+2b< l<3a-b例五、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 11-x , 3x-1.(1)则x 的取值范围是;(2)则它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3)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x 的值是.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是.2 ,, x-1,则的取值范围②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若它的周长是偶数,则知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个;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为.③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2 ,则三角形底边a的取值范围是;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④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范围是.个 .a、b、c 是三个连续正整数,则它的周长l 的取值若它的周长小于19,则知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⑤若a、 b、 c是△ ABC 的三边长,化简| a b c | +|a b c |的结果为( ).(A)2b(B)0(C)2a(D)2a 2c⑥已知在△ ABC 中, AB=7, BC∶ AC=4∶ 3,则△ ABC 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为.【题型训练】1.以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5cm ,6cm,10cm (C)1cm ,1cm,3cm (D)3cm ,4cm,9cm2.各组线段的比分别为①1∶3∶4;②1∶2∶ 3;③1∶4∶6;④3∶ 4∶5;⑤3∶3∶ 6. 此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3.三角形的以下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红相等两部分的是()(A) 中线(B)角均分线(C)高线(D)角均分线或中线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7, x,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2 < x < 12(B)1<x<13(C)6<x<7 (D)1 < x< 7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A)6<l<15(B)6<l<16(C)11<l<13(D)10<l<16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和 11,则周长是 ().(A)21(B)27(C)32(D)21或27 7.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则腰长 a 的范围为.8.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则底边长 a 的范围为.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则腰长 a 的范围为;底边长 b 的范围为.10.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l的范围为.1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最长边 a 的范围为.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4,一边长为3,则另两边长分别为.13.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三边长,则| a+b-c | - | b-c-a| +| c-b-a |=.14.已知在 ABC中, AB=AC,它的周长为 16 厘米, AC 边上的中线 BD把 ABC 分红周长之差为 4 厘米的两个三角形,求ABC各边的长 . A15.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如图,等腰△ ABC中, AB=AC,BD为△ ABC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 15 厘米和 6 厘米两部分,求该三角形各边长.A D综合研究、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均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DB CB C1.如图,△ ABC中,∠ ABC、∠ ACB的均分线交于点I ,研究∠ I 与∠ A 的关系;2.如图,在△ ABC中,∠ ABC、∠ ACB的外角∠ ACD的均分线交于点I ,研究∠ I 与∠ A 的关系;3.如图,在△ ABC中,∠ ABC的外角∠ CBD、∠ ACB的外角∠ BCE的均分线A 交于点 I ,研究∠ I 与∠ A 的关系 .B C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均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D E间的关系I发散研究一:如图,∠ ABD、∠ ACD的均分线交于点I ,研究∠ I与∠A、∠D之A A I A间的数目关系 .DII发散研究二:如图,∠ ABD的均分线与∠ ACD的邻补角∠ ACE的均分线所在的直D B A CB B ACD IA C DIEB发散研究三:如图,∠ ABD的邻补角∠ DBE均分线与∠ ACD的邻补角∠ DCF的平B DC A C B CA E AI E D分线交于点 I ,研究∠ I 与∠ A、∠ D 之间的数目关系 .DD BC 第二讲与三角形相关的角B C B DE【知识重点】E C FE FI F AI一、三角形按角分类 : 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I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A+∠B+∠1=180°);12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B C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 A+∠ B );③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四、 n 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 n-2 )× 180°;五、 n 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新知讲解 】例一、①正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②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等于外角和的5 倍,则它的边数是.③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144°,则它的边数是.④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相邻外角的2 倍°,则它的边数是.例二、如图,△ ABC 中,∠ A=50°,两条高线 BD 、CE 所在直线交于点 H ,求∠ BHC 的度数 . A AE例三、如图,△ ABC 中,∠ A=50°,两条角均分线 BD 、CE 交于点 I ,求∠ BIC 的 度数 .EADBCH例四、如图,四边形EDABCD 中,∠ A=∠ C ,∠ B=∠D ,求证: AB ∥ CD ,AD ∥BC.AI D DBCHC例五、如图, AB ∥ CD , AD ∥ BC ,AE ⊥ BC , AF ⊥CD ,求证:∠ B AD+∠ EAF=180°.BC例六、如图,六边形ABCDEF 中, AF ∥ CD ,∠ A=∠D ,∠ B=∠E ,求证: BC ∥ EF.例七、如图,在凸六边形 ABCDEF 中,∠ A+∠ B+∠ F=∠ C+∠D+∠E ,求证: BC ∥DEF.ECFA B【题型训练】1.如图,△ ABC 中, BD、 CE 为两条角均分线,若∠BDC=90°,∠ BEC=105°,求∠ A.2.如图,△ ABC中, BD、CE为两条角均分线,若∠BDC=∠ AEC,求∠ A 的度数 .3.如图,在△ ABC中, BD为内角均分线, CE为外角均分线,若∠BDC=125°,E ∠E=40°,求∠ BAC的度数 .AD4.如图,在△ ABC中, BD为内角均分线, CE为外角均分线,若∠BDC与∠ E 互补,求∠ BAC的度数 .B EC MAD第二讲作业B C M1.假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 3∶ 7,这个三角形必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2.以下图,∠ A、∠ 1、∠2 的大小关系是 ().(A) ∠A>∠ 1>∠ 2(B) ∠2>∠ 1>∠A(C) ∠A>∠ 2>∠ 1(D) ∠2>∠ A>∠13.下边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 2 的是 ().(A)(B)(C)(D)4.将一副三角板按以下图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A.75°B.90°C.105°D.120°5. 在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A) 30°(B) 45°(C)60°(D) 75°6.以下图,一个60°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获得一个四边形,则∠1+∠ 2 的度数为 ( ).(A)120 °(B)180 °(C)240 °(D)300 °7.如图,在△ ABC中,∠ C= 70o,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 1+∠ 2=( ).(A)360 o(B)250o(C)180o(D)140o8.如图,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 E 分别是边 AB、 AC上,将△ ABC沿着DE折叠, A 与 A′重合,若∠ A=75°,则∠ 1+∠2= ().(A) 150°(B)210°(C)105°(D)75°9.如图,在△ ABC 中,∠ B=67°,∠ C=33°, AD是△ ABC的角均分线,则∠ CAD 的度数为()(A)40°(B)45°(C)50°(D)55°10.已知 ABC的三个内角∠ A、∠ B、∠ C知足关系式∠B +∠C=3∠A,则此三角形( ).(A) 必定有一个内角为45(B)必定有一个内角为60(C) 必定是直角三角形(D)必定是钝角三角形11.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搁置,则图中∠AOB的度数为 ().O B A(A) 75°(B) 95°(C) 105°(D)120°12.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60°,则它是 ().(A) 正十六形(B)正十七形(C)正十八边形(D)正十九边形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 2 倍还大 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7(B)8(C)9(D)1014.已知:在△ ABC中,∠B 是∠A的2倍,∠C 比∠A大20°,则∠A 等于().(A)40 °(B)60°(C)80°(D)90°15.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16.如图,在△ ABC中, D、 E 分别是边 AB、 AC上的两点, BE、 CD订交于点 F,A ∠ A=62°,∠ ACD=40°,∠ ABE=20°,求∠ BFC的度数 .D E17.如图,已知直线DE分别交△ ABC的边 AB、AC于 D、E 两点,交F边 BC的延伸B C线于点 F,若∠B=67°,∠ ACB=74°,∠ AED=48°,求∠ BDF 的度数.第三讲:与三角形相关的角度乞降【知识重点】1.与三角形相关的四个基本图及其演变;2.星形图形的角度乞降.【新知讲解】例一、如图,直接写出∠ D 与∠ A、∠ B、∠ C之间的数目关系 .箭形:;蝶形:;四边形:.请给出“箭形”基本图结论的证明(你能想出几种不一样的方法):例二、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均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A 1.如图,△ ABC中,∠ ABC、∠ ACB的均分线交于点 I ,研究∠ I 与∠ A 的关系;I 2.如图,在△ ABC中,∠ ABC、∠ ACB的外角∠ ACD的均分线交于点A I ,研究∠ IB CI与∠ A 的关系;3.如图,在△ ABC中,∠ ABC的外角∠ CBD、∠ ACB的外角B∠ BCE的平C分线交D于A点 I ,研究∠ I 与∠ A的关系 .B C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均分线的夹角与D另两个内角之EI间的关系发散研究一:如图,∠ ABD、∠ ACD的均分线交于点I ,研究∠ I 与∠A、∠D之A A I A间的数目关系 .DII发散研究二:如图,∠ ABD的均分线与∠ ACD的邻补角∠ ACE的均分线所在的直D B A CB B ACD I线交于点 I ,研究∠ IC与∠ A、∠ D 之间的数目关系 .A I DEB发散研究三:如图,∠ ABD的邻补角∠ DBE均分线与∠ ACD的邻补角∠ DCF的平B DC B CC E A AA I E分线交于点 I ,研究∠ I D与∠ A、∠ D 之间的数目关系 .DD B例四、如图,在△ ABC中, BP、 BQ三均分∠ ABC, CP、 CQ三均分∠ ACB.CB BPC 的度数为DB(1)若∠A=60°,直接写出:∠E,∠ BQC的度数CC F为;EE FI FI I(2)连结 PQ并延伸交 BC于点 D,若∠ BQD=63°,∠ CQD=80°,求△ ABC三个内角的度数 .A例五、如图, BD、 CE交于点 M, OB均分∠ ABD,OC均分∠ ACE, OD均分∠ADB,OE均分∠ AEC,PQB D C求证:∠ BOE=∠ COD;A【题型训练】A O1.如图,求∠ A+∠ B+∠ C+∠ D+∠ E 的度数和 .E 2.如图,求∠ A+∠ B+∠ C+∠ D+∠ E+∠ F 的度数和 .D MB3.如图,已知∠ 1=60°,求∠ A+∠B+∠C+∠D+∠E+∠ F 的度数和 .发散研究:①如图,∠ A+∠ B+∠C+∠D+∠E= B ;E②如图,∠ A+∠ B+∠C+∠D+∠ E+∠F+∠ G=;③如图,∠ A+∠ B+∠C+∠D+∠ E+∠F=.④如图,∠ A+∠ B+∠C+∠ D+∠ E+∠F=.⑤如图,∠ A+∠ B+∠C+∠ D+∠ E+∠F+∠ G=;⑥如图,∠ A+∠ B+∠C+∠ D+∠ E+∠F+∠ G=;⑦如图, BC⊥EF,求∠ A+∠ B+∠ C+∠D+∠ E+∠ F 的度数 .第三讲作业DC C1.如图, B 岛在 A 岛的南偏西30°, A 岛在 C 岛的北偏西35°, B 岛在 C 岛的北偏西 78°,则从 B 岛看 A、 C两岛的视角∠ ABC的度数为 ().(A)65 °(B)72°(C)75°(D)78°2.如图, D、 E 分别是AB、AC上一点, BE、 CD订交于点F,∠ ACD=30°,∠ABE=20°,∠ BDC+∠ BEC=170°则∠ A 等于 ().(A)50 °(B)85°(C)70°(D)60°3.一副三角板,以下图叠放在一同,则图中∠的度数是().(A)75 °(B)60 °(C)65 °A(D)55 °DE4.如图,在△ ABC中,∠ BAC=36°,∠FC=72°, BD均分∠ ABC交 AC于点 D,AFB C∥BC,交 BD的延伸线于点 F,AE均分∠ CAF交 DF于 E 点. 我们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36°,其余两个角均为 72°的三角形和有一个角是108°,其余两个角均为36°的三角形均被称作“黄金三角形”,则这个图中黄金三角形共有 ().(A)8 个(B)7个(C)6个(D)5个5.如图,∠ A=35°,∠ B=∠ C=90°,则∠ D的度数是 ().(A)35 °(B)45°(C)55°(D)65°6.如图,已知∠ A+∠ BCD=140°,BO均分∠ ABC,DO均分∠ ADC,则∠ BOD=().(A)40 °(B)60°(C)70°(D)80°7.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获得了一个四边形,则∠1+∠2=.8.如图,在△ ABC中,∠ A=80°,点 D 为边 BC延伸线上的一点,∠ ACD=150°,则∠B=.9.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上图搁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 1 的度数为.10.一副三角板叠在一同如图搁置,最小锐角的极点 D 恰巧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 AB 上,BC 与 DE 交于点 M .若∠ ADF=100°, ∠ BMD.11.如 ,在△ ABC 中,∠ B=47°,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 ACF 的均分 交于点 E , ∠ AEC=______.12.如 ,∠ ACD 是△ ABC 的外角,∠ ABC 的均分 与∠ ACD 的均分 交于点A 1,∠A 1BC 的均分 与∠A CD 的均分 交于点 A ,⋯,这样下去, ∠A BC 的均分 与∠An ﹣ 1CD 的均分 交于点 A n .12n ﹣1∠A=θ. ∠A =; A n =.113.已知:如1 ,在△ ABC 中,∠ ABC 、∠ ACB 的角均分 交于点O ,BOC901 A21 1 A ;如 2,在△中,∠、∠的两条三均分角 分1802ABCABCACB2交于点、 ,2 1,1 2;⋯⋯;O 1 BO 1 C180A BO 2 C180AO 23 333根 据以 上理解 ,当 n 等 分角,内 部有 n1 个交 点 ,你 以猜 想BO n 1 C =().AAAO 2On-121O(A)180AO 1O 2n nO 1(B)12BC BCBC180A 图1图2图3n n(C)n1 An 180n11(D)1180n 1 Ann14.在△ ABC 中,∠ C=∠ABC=2∠ A , BD 是 AC 上的高, BE 均分∠ ABC ,求∠ DBE 度数 .第 四 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知识重点 】平行 、三角形内角和的 合运用【新知讲解】例一、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A=∠ C=90°,BE、DF分别均分∠ ABC、∠ ADC,D 请你判断 BE、 DF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EF例二、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 C=90°,∠ ABC 的外角均分线与∠ADCAB C的均分线交于点E,请你判断 BE、 DE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D.例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 C=90°, BE、DF E分别均分∠ ABC、∠ADCAD 的外角,请你判断BE、 DF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M结论B .CN例四、如图,∠ A=∠ C=90°,∠ ABC的均分线与∠ ADC的均分线交于点E,请你BCD F判断 BE、 DE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ME例五、如图,∠ A=∠C=90°, BE均分∠ ABC,DF均分∠ ADC的的外角,请M你判断BC BE、 DE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DEFA例六、如图,∠ A=∠ C=90°,∠ ABC的外角均分线与B∠ADC的外角均分线交于点CNE EE,请你判断BE、 DE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D例七、如图,△ ABC中, P 为 BC边上任一点, PD∥ AB, PE∥AC.MC (1)若∠ A=60°,求∠ DPE的度数;BA(2)若 EM均分∠ BEP, DN均分∠ CDP,试判断 EM与 DN之间的地点关系,A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DE例八、如图,△ ABC中,D、E、F 分别在三边上,∠ BDE=∠ BED,∠ CDF=∠ CFD.B P CNM(1)若∠ A=70°,求∠ EDF的度数;A (2) EM均分∠ BED,FN均分∠ CFD,若 EM∥FN,求∠ A 的度数 .EFA例九、如图,△ ABC中,D、E、F 分别在三边上,∠ DBE=∠ DEB,∠ DCF=∠ DFC.B M D N E C(1)若∠ A=70°,求∠ EDF的度数;F (2) EM均分∠ BED,FN均分∠ CFD,若 EM∥FN,求∠ A 的度数 .B MD N C【题型训练】1.如图 1、图 2 是由 10 把相同的折扇构成的“蝶恋花”和“梅花”,图中的折扇完整翻开且无重叠,则“梅花”图案中五角星的 5 个锐角的度数均为( ).(A) 36°(B) 42°(C) 45°(D)48°2.如图,在△ ABC中,∠ B=∠C,D 是 BC上一点, DE⊥BC交 AC于点 E,DF⊥ AB,垂足为 F,若∠ AED=160°,则∠ EDF等于 ().(A)50 °(B)60°(C)70°(D)80°3.如图,△ ABC中,∠B=∠C,∠ BAD=32°,∠ ADE=∠ AED,则∠ CDE=.4.已知△ ABC中,∠ ACB—∠ B=90°,∠ BAC 的均分线交BC于 E,∠ BAC的外角的均分线交BC的延伸线于 F,则△ AEF 的形状是.5.如图, AB∥ CD,∠ A=∠ C, AE⊥ DE,∠ D=130°,则∠ B 的度数为.6.如图:点D、 E、 F 为△ ABC三边上的点,则∠1 +∠2 +∠3+∠4 +∠5 +∠6 =.7.若一束光芒经过三块平面镜反射,反射的路线以下图,图中的字母表示相应的度数,若 c 60,∠ P=110°,则 d e 的值为,x的值.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BAD的均分线交边BC于点 M,连结 MD,且MD恰巧均分∠AMC,若∠MDC=45°,则∠BAD=,∠ABC=.第四讲作业1. 如图,已知△ ABC的三个极点分别在直线a、b 上,且 a∥ b,若∠ 1=120°,∠ 2=80°,则∠ 3 的度数是 ().(A)40 °(B)60°(C)80°(D)120 °2.如图, BD∥ EF,AE与 BD交于点 C,若∠ ABC=30°,∠ BAC=75°,则∠ CEF的大小为 ().(A)60°(B)75°(C)90 °(D)105 °3.如图,已知 D、E 在△ ABC的边上, DE∥BC,∠B=60°,∠ AED=40°,则∠ A 的度数为 ().(A)100 °(B)90°(C)80 °(D)70 °4.已知,直线 l 1∥l2,将一块含 30°角的直角三角板以下图搁置,∠1=25°,则∠2等于 ( ).(A) 30°(B)35°(C)40°(D)45°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极点放在直线 a 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 50°(B)60°(C)70°(D)80°6.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在以下图的两条平行线m, n 上,测得=120°,则的度数是().(A)45 °(B)55 °(C)65 °(D)75 °7.如图,在 Rt △ABC 中,∠ C=90°. D 为边 CA 延伸线上的一点, DE‖ AB,∠ADE=42°,则∠ B 的大小为 ( ).(A) 42 °(B) 45°(C) 48°(D)58°8.如图, B 处在 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 C处在 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 C 处在 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 ACB 等于()(A)65 °(B)72°(C)75°(D)78°9.如图,已知AC∥ ED,∠ C=26°,∠ CBE=37°,则∠ BED的度数是 ().(A)63 °(B)83°(C)73°(D)53°10.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极点放在直线 b 上.若∠ 1=40°,则∠2的度数为.11.如图,已知DE∥ BC,CD是∠ ACB的均分线,∠ B=70°,∠ A=60° .(1)求∠ EDC的度数;(2)求∠ BDC度数 .12.如图,∠ DAB+∠ D=180°, AC均分∠ DAB,且∠ CAD=25°,∠ B=95° .(1)求∠ DCA的度数;(2)求∠ FEA的度数 .13.如图, B 处在 A 处的南偏西 57°的方向, C 处在 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 CA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 的度数 . 北第五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二)南C知识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典型例题:1、已知ABC的周长为 10,且三边长为整数,求三边的长。
七升八暑假数学衔接学习讲义
1.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观察右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2. 由全等图形类比得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比如,在图中,△ABC与△DEF能够完全重合,它们是全等的。
其中顶点A,D重合,它们是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它们是对应边;A与 D 重合,它们是对应角.△ABC与△ 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A D A(D)B C E F B(E) C(F)一、图形的全等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形的周长,面积几何语言:,对应角。
,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全等三角∵△ ABC≌△ DEF (已知)∴AB= ,AC= ,BC= ()∠A= , ∠C=,∠B= .()练习:1.如图6,△ABC≌△AEC,∠B=75°, ∠ACB=55°, 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
解: ABEC( 图6)2.如图7,△ ABD≌△ EBC,AB=3 cm,AC=8 cm,求DE的长。
D解:E3. 判断:A B C(图7)○1 全等三角形的边相等,角相等,中线相等,角平分线相等.()○2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3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BD5.如图 3,已知 CD ⊥ AB 于 D , BE ⊥ AC 于 E,△ ABE ≌△ ACD ,∠ C=20°, AB=10,AD=4, G 为 AB 延长线上的一点,求∠ ABE 的度数和 CE 的长 .CEFA二、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角边公理DB G定理: 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 " 边角边 " ,符号表示: "SAS"例 1. 下列哪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全等)?例 2. 如图,在△ ABC 和△ A ′ B ′C ′中,已知 AB = A ′ B ′,∠ B =∠ B ′, BC = B ′ C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5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4. 填空:如图所示,已知△AOB ≌△ COD ,∠ C=∠ A,AB=CD ,则另外两组对应边为,另外两组对应角为。
全等三角形培优讲义
全等三角形罕有帮助线作法【常识导图】【导学】全等三角形第一部分:常识点回想罕有帮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碰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运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半数”.2)碰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伸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结构全等三角形,运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扭转”.3)碰到角等分线,可以自角等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双方作垂线,运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半数”,所考常识点经常是角等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等分线,结构全等三角形,运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伸,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解释.这种作法,合适于证实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标题.精准诊查概念三边之和大于等于第三边稳定性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直角三角形性质判定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三角形ABCBC,CA 的角等分线.例1 AD 为△ABC 的角等分线,直线MN ⊥AD 于A.E 为MN 上一点,△ABC 周长记为A P ,△EBC 周长记为B P .求证B P >A P .例2 如图,在△ABC 的边上取两点D.E,且BD=CE,求证:AB+AC>AD+AE. 四.借助角等分线造全等1.如图,已知在△ABC 中,∠B=60°,△ABC 的角等分线AD,CE 订交于点O,求证:OE=OD2.如图,△ABC 中,AD 等分∠BAC,DG ⊥BC 且等分BC,DE ⊥AB 于E,DF ⊥AC 于F.(1)解释BE=CF 的来由;(2)假如AB=a ,AC=b ,求AE.BE 的长. 五.扭转例1 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BE+DF=EF,求∠EAF 的度数.例 2 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0120BDC ∠=,以D 为极点做一个060角,使其双方分离交AB 于点M,交AC 于点N,衔接MN,则AMN ∆的周长为;例3 设点E.F 分离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CD 上滑动且保持∠EAF=450, AP ⊥EF 于点P,FED CBAOEDCBABE 与CD 的关系,并解释来由.如图,在△ABC 中,∠ACB =AC =BC ,直线l 经由极点离作l 的垂线AE .BF ,E .F 为垂足.(1)当直线l 不与底边订交时,求证:EF =AE +BF .)如图,将直线顺时针扭转,使l 与底边AB 交于点图11-1图11-2AEAC BBCO于F,BE⊥CD于E.求证:EF=BE—AF5.如图,AD为△ABC的中线,∠ADB和∠ADC的等分线分离交AB.AC于点E.F.求证:BE+CF>EF.。
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2CB A DACB HDABCEHED C BA第 二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要点】一、三角形按角分类: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A+∠B+∠1=180°);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2=∠A+∠B ); ③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四、n 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 —2)×180°; 五、n 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新知讲授】例一、①正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 ②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等于外角和的5倍,则它的边数是 . ③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则它的边数是 。
④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相邻外角的2倍°,则它的边数是 .例二、如图,△ABC 中,∠A=50°,两条高线BD 、CE 所在直线交于点H,求∠BHC 的度数.例三、如图,△ABC 中,∠A=50°,两条角平分线BD 、CE 交于点I ,求∠BIC 的度数。
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讲义
2017年七升八暑期衔接班数学培优讲义目录1.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第二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4.第四讲: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5.第五讲:专题二:三角形题型训练(二);6.第六讲:全等三角形;7.第七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AS;8.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ASA,AAS;9.第九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HL;10.第十讲:专题三:全等三角形题型训练;11.第十一讲:专题四: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扩充训练;12.第十二讲: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3.第十三讲:轴对称;14.第十四讲:等腰三角形;CB A15.第十五讲:等腰直角三角形; 16.第十六讲:等边三角形(一); 17.第十七讲:等边三角形(二); 18.第十八讲:专题五: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一) 19.第十九讲:专题六:全等、等腰三角形综合运用(二) 20. 第二十讲:专题七:综合题题型专题训练;第 一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要点】一、三角形1.概念: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相连.2.几何表示:①顶点;②内角、外角;③边;④三角形.3.三种重要线段及画法:①中线;②角平分线;③高线.二、三角形按边分类:(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具)引例:已知平面上有A 、B 、C 三点.根据下列线段的长度判断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1)若AB=9,AC=4,BC=5,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2)若AB=3,AC=10,BC=7,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3)若AB=5,AC=4,BC=8,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4)若AB=3,AC=9,BC=10,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5)若AB=4,AC=6,BC=12,则A 、B 、C 存在的位置情况是: 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应用】利用定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或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或范围.1.已知BC=a ,AC=b ,AB=c.(1)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b ,c 满足: ;(2)若构成△ABC ,则a ,b ,c 满足: ;2.已知BC=a ,AC=b ,AB=c ,且a <b <c.(1)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b ,c 满足: ;(2)若构成△ABC ,则a ,b ,c 满足: ;【新知讲授】例一、如图,在△ABC 中. ①AD 为△ABC 的中线,则线段 = =21②AE 为△ABC 的角平分线,则 = =21 ; ③AF 为△ABC 的高线,则 = =90°;④以AD 为边的三角形有 ;⑤∠AEC 是 的一个内角;是 的一个外角.例二、已知,如图,BD ⊥AC ,AE ⊥CG ,AF ⊥AC ,AG ⊥AB ,则△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是线段( ). AE DE A BC FG(A)BD (B) AE (C) AF(D) AG例三、(1)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7cm,5cm,12cm (B)6cm,8cm,15cm(C)4cm,6cm,5cm (D)8cm,4cm,3cm(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b、c均为正数)①a=5,b=9,c=7;②a∶b∶c=2∶3∶5;③1,a,b,其中1+a>b;④a,b,c,其中a+b>c;⑤a+2,a+6,5;⑥a<b<c,其中a+b>c.例四、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2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24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③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A)2 (B)3 (C)5 (D)13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则三角形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⑤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边长分别为a、b,且a>b,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A)3b<l<3a (B)2a<l<2a+2b (C)a+2b<l<2a+b (D)a+2b <l<3a-b例五、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1-x ,3x-1.(1)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则它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3)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x 的值是 .发散:①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 ,x-1,则x 的取值范围是 .②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 ;若它的周长是偶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个;若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 则三角形底边a 的取值范围是 ;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④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a 、b 、c 是三个连续正整数,则它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若它的周长小于19,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个.⑤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c b a -++|c b a --|的结果为( ). (A)2b (B)0 (C)2a(D)22a c -⑥已知在△ABC 中,AB=7,BC ∶AC=4∶3,则△ABC 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训练】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 ,3cm ,5cm (B)5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cm ,9cm2.各组线段的比分别为①1∶3∶4;②1∶2∶3;③1∶4∶6;④3∶4∶5;⑤3∶3∶6.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A)1组 (B)2组 (C)3组 (D)4组DABC DA B C3.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角平分线或中线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7,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2<x <12 (B)1<x <13 (C)6<x <7(D)1<x <7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A )6<l <15 (B )6<l <16 (C )11<l <13 (D )10<l <16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周长是( ).(A )21 (B )27 (C )32 (D )21或27 7.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则腰长a 的范围为 . 8.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则底边长a 的范围为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则腰长a 的范围为 ;底边长b 的范围为 .10.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l 的范围为 .1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最长边a 的范围为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一边长为3,则另两边长分别为 .13.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边长,则|a+b-c |-|b-c-a |+|c-b-a |= .14.已知在ΔABC 中,AB=AC ,它的周长为16厘米,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分成周长之差为4厘米的两个三角形,求∆ABC 各边的长. 15.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如图,等腰△ABC 中,AB=AC ,BD 为△ABC 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5厘米和6厘米两部分,求该三角形各边长. 综合探究、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I I I C B D AC B DA A DBC I I I C BD ACB DA EA E DB EC I I I C BD ACB AEA EDB F D EF F C 12CB A 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2.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外角∠CBD 、∠ACB 的外角∠BCE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发散探索一:如图,∠A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发散探索二:如图,∠ABD 的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A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三:如图,∠ABD 的邻补角∠DBE 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DCF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 二 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知识要点】 一、三角形按角分类: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A+∠B+∠1=180°); 三、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ABC D EDA BE F C D A CB H D A BC E HED C BA ②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2=∠A+∠B );③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四、n 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2)×180°;五、n 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新知讲授】例一、①正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②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等于外角和的5倍,则它的边数是 .③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则它的边数是 .④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相邻外角的2倍°,则它的边数是 .例二、如图,△ABC 中,∠A=50°,两条高线BD 、CE 所在直线交于点H ,求∠BHC 的度数. 例三、如图,△ABC 中,∠A=50°,两条角平分线BD 、CE 交于点I ,求∠BIC 的度数. 例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求证:AB ∥CD ,AD ∥BC. 例五、如图,AB ∥CD ,AD ∥BC ,AE ⊥BC ,AF ⊥CD ,求证:∠BAD+∠EAF=180°.例六、如图,六边形ABCDEF 中,AF ∥CD ,∠A=∠D ,∠B=∠E ,求证:BC ∥EF.例七、如图,在凸六边形ABCDEF 中,∠A+∠B+∠F=∠C+∠D+∠E ,求证:BC ∥EF.A B C D E I【题型训练】1.如图,△ABC 中,BD 、CE 为两条角平分线,若∠BDC=90°,∠BEC=105°,求∠A.2.如图,△ABC 中,BD 、CE 为两条角平分线,若∠BDC=∠AEC ,求∠A 的度数.3.如图,在△ABC 中,BD 为内角平分线,CE 为外角平分线,若∠BDC=125°,∠E=40°,求∠BAC 的度数. 4.如图,在△ABC 中,BD 为内角平分线,CE 为外角平分线,若∠BDC 与∠E 互补,求∠BAC 的度数.第 二 讲 作 业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2.如图所示,∠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3.下面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A) (B) (C) (D)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A .75°B .90°C .105°D .120°M EDC B AMED C B AAB O 5.在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α=( ).(A)30° (B)45° (C)60° (D)75°6.如图所示,一个60°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的度数为( ).(A)120° (B)180° (C)240°(D)300°7.如图,在△ABC 中,∠C =70º,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A)360º (B)250º (C)180º (D)140º8.如图,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将△ABC 沿着DE 折叠,A 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 (B)210° (C)105° (D)75°9.如图,在△ABC 中,∠B=67°,∠C=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CAD 的度数为( )(A)40° (B)45° (C)50° (D)55°10.已知ΔABC 的三个内角∠A、∠B、∠C 满足关系式∠B +∠C =3∠A,则此三角形(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11.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放置,则图中∠AOB 的度数为( ). (A)75° (B)95° (C)105° (D)120°12.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60°,则它是( ).C BD AF E(A)正十六形 (B)正十七形 (C)正十八边形 (D)正十九边形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7 (B)8 (C)9 (D)1014. 已知:在△ABC 中,∠B 是∠A 的2倍,∠C 比∠A 大20°,则∠A 等于( ).(A)40° (B)60° (C)80° (D)90°15.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 .1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两点,BE 、CD 相交于点F ,∠A=62°,∠ACD=40°,∠ABE=20°,求∠BFC 的度数.17.如图,已知直线DE 分别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两点,交边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B =67°,∠ACB =74°,∠AED =48°,求∠BDF 的度数.第三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求和【知识要点】1.与三角形有关的四个基本图及其演变;2.星形图形的角度求和.【新知讲授】例一、如图,直接写出∠D 与∠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箭形: ;蝶形: ;四边形: .请给出“箭形”基本图结论的证明(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I II C B D AC B DA A DBC I I I C BAC BD AE A E D BE C I I A C B A E DE F D QP CB A 例二、三角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 2.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外角∠ACD 与∠A 的关系; 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外角∠CBD 、∠ACB 的外角∠BCE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求∠I 与∠A 的关系.例三、“箭形”、“蝶形”、“四边形”两条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另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发散探索一:如图,∠A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发散探索二:如图,∠ABD 的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A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I ,探索∠I 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散探索三:如图,∠ABD 的邻补角∠DBE 平分线与∠ACD 的邻补角∠DCF 的平与∠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BP 、BQ 三等分∠ABC ,CP °,直接写出:∠BPC 的度数(2)连接PQ 并延长交BC 于点D BQD=63°,∠CQD=80°,求△ABC三个内角的度数. 例五、如图,BD 、CE 交于点M ,OB 平分∠ABD ,OC 平分∠ACE ,OD 平分∠ADB ,OE 平分∠AEC ,AB C IA B C D IA B CD EIBAMECDOD BC EA求证:∠BOE=∠COD;【题型训练】1.如图,求∠A+∠B+∠C+∠D+∠E的度数和.2.如图,求∠A+∠B+∠C+∠D+∠E+∠F的度数和.3.如图,已知∠1=60°,求∠A+∠B+∠C+∠D+∠E+∠F的度数和.发散探索:①如图,∠A+∠B+∠C+∠D+∠E= ;②如图,∠A+∠B+∠C+∠D+∠E+∠F+∠G= ;③如图,∠A+∠B+∠C+∠D+∠E+∠F= .④如图,∠A+∠B+∠C+∠D+∠E+∠F= .⑤如图,∠A+∠B+∠C+∠D+∠E+∠F+∠G= ;⑥如图,∠A+∠B+∠C+∠D+∠E+∠F+∠G= ;⑦如图,BC⊥EF,求∠A+∠B+∠C+∠D+∠E+∠F的度数.第三讲作业1.如图,B岛在A岛的南偏西30°,A岛在C岛的北偏西35°,B岛在C岛的北偏西78°,则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的度数为( ).(A)65° (B)72° (C)75° (D)78°2.如图,D、E分别是AB、A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CD=30°,∠ABE=20°,∠BDC+∠BEC=170°则∠A等于( ).(A)50° (B)85° (C)70° (D)60°C BD AF E3.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 的度数是( ).(A)75° (B)60° (C)65°(D)55° 4.如图,在△ABC 中,∠BAC=36°,∠C=72°,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F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F ,AE 平分∠CAF 交DF 于E 点.我们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6°,其余两个角均为72°的三角形和有一个角是108°,其余两个角均为36°的三角形均被称作“黄金三角形”,则这个图中黄金三角形共有( ).(A)8个 (B)7个 (C)6个 (D)5个5.如图,∠A=35°,∠B=∠C=90°,则∠D 的度数是( ).(A)35° (B)45° (C)55° (D)65°6.如图,已知∠A+∠BCD=140°,BO 平分∠ABC ,DO 平分∠ADC ,则∠BOD=( ).(A)40° (B)60° (C)70° (D)80°7.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了一个四边形,则∠1+∠2= .8.如图,在△ABC 中,∠A=80°,点D 为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ACD=150°,则∠B= .9.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上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10.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 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O 2O 1A B C图1C B A图2图3OO 1O 2O n-1板的斜边AB 上,BC 与DE 交于点M .若∠ADF=100°,则∠BMD 为 .11.如图,在△ABC 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______.12.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如此下去,∠A n ﹣1BC 的平分线与∠A n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设∠A=θ.则∠A 1= ;n A = .13.已知:如图1,在△ABC 中,∠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1902BOC A ∠=︒+∠ 1118022A =⨯︒+∠;如图2,在△ABC 中,∠ABC 、∠ACB 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点1O 、2O ,则12118033BOC A ∠=⨯︒+∠,21218033BO C A ∠=⨯︒+∠;……;根据以上阅读理解,当n 等分角时,内部有1n -个交点,你以猜想1n BO C -∠=( ). (A)21180A n n ⨯︒+∠ (B)12180A n n ⨯︒+∠ (C)118011n A n n ⨯︒+∠-- (D)11180n A n n -⨯︒+∠ 14.在△ABC 中,∠C=∠ABC=2∠A ,BD 是AC 边上的高,BE 平分∠ABC ,求∠DBE 度数.第 四 讲 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一)【知识要点】平行线、三角形内角和的综合运用【新知讲授】例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请你判断BE 、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二、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三、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90°,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的外角,请你判断BE 、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四、如图,∠A=∠C=90°,∠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五、如图,∠A=∠C=90°,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的的外角,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六、如图,∠A=∠C=90°,∠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请你判断BE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七、如图,△ABC 中,P 为BC 边上任一点,PD ∥AB ,PE ∥AC. (1)若∠A=60°,求∠DPE 的度数; (2)若EM 平分∠BEP ,DN 平分∠CDP ,试判断EM 与DN 之间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例八、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在三边上,∠BDE =∠BED ,∠CDF =∠CFD.FE D CB A M E D CB A FNM E D CB AE D C BA FM ED CB A N ME DCBN M P E D CBA(1)若∠A=70°,求∠EDF 的度数; (2)EM 平分∠BED ,FN 平分∠CFD ,若EM ∥FN ,求∠A 的度数.例九、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在三边上,∠DBE =∠DEB ,∠DCF =∠DFC.(1)若∠A=70°,求∠EDF 的度数;(2)EM 平分∠BED ,FN 平分∠CFD ,若EM ∥FN ,求∠A 的度数. 【题型训练】1.如图1、图2是由10把相同的折扇组成的“蝶恋花”和“梅花”,图中的折扇完全打开且无重叠,则“梅花”图案中五角星的5个锐角的度数均为( ).(A) 36° (B) 42° (C) 45° (D)48°2.如图,在△ABC 中,∠B=∠C ,D 是BC 上一点,DE ⊥BC 交AC 于点E ,DF ⊥AB ,垂足为F ,若∠AED=160°,则∠EDF 等于( ).(A)50° (B)60° (C)70° (D)80°3.如图,△ABC 中,∠B=∠C ,∠BAD=32°,∠ADE=∠AED ,则∠CDE= .4.已知△ABC 中,∠ACB—∠B=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E ,∠BAC 的外角的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F ,则△AEF 的形状是 .5.如图,AB ∥CD ,∠A=∠C ,AE ⊥DE ,∠D=130°,则∠B 的度数为 .6.如图:点D 、E 、F 为△ABC 三边上的点,则∠1 +∠2 +∠3+∠4 +∠5 +∠6= .7.若一束光线经过三块平面镜反射,反射的路线如图所示,图中的字母表示相N M FE D CB AN M F E D CB A应的度数,若60+的值为,x的c=︒,∠P=110°,则d e值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M,连接MD,且MD恰好平分∠AMC,若∠MDC=45°,则∠BAD= ,∠ABC= .第四讲作业1.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 ).(A)40° (B)60° (C)80°(D)120°2.如图,BD∥EF,AE与BD交于点C,若∠ABC=30°,∠BAC=75°,则∠CEF的大小为( ).(A)60°(B)75°(C)90°(D)105°3.如图,已知D、E在△ABC的边上,DE∥BC,∠B=60°,∠AED=40°,则∠A 的度数为( ).(A)100° (B)90°(C)80°(D)70°4.已知,直线l1∥l2,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A)30° (B)35° (C)40° (D)45°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6.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在如图所示的两条平行线m n,上,测得α∠=120°,则β∠的度数是( ).(A)45°(B)55°(C)65°(D)75°7.如图,在Rt△ABC中,∠C=90°.D为边CA延长线上的一点,DE‖AB,∠ADE=42°,则∠B的大小为( ).(A) 42° (B) 45° (C) 48° (D)58°8.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等于()(A)65° (B)72° (C)75° (D)78°9.如图,已知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是( ).(A)63° (B)83° (C)73° (D)53°10.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11.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0°,∠A=60°.(1)求∠EDC的度数;(2)求∠BDC度数.12.如图,∠DAB+∠D=180°,AC平分∠DAB,且∠CAD=25°,∠B=95°.(1)求∠DCA的度数;(2)求∠FEA的度数.13.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 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 的度数. 第五讲 专题一:三角形题型训练(二)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典型例题:1、已知ΔABC 的周长为10,且三边长为整数,求三边的长。
北师版七升八数学暑假衔接班补课讲义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有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实数(小数)
无理数负正无无理理数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5.实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实数和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
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解答题
1.已知 9 y2 16 0 ,且 y 是负数,求 3y+5 的算术平方根。
2.若实数 a、b、c 满足 a 3 (5 b)2 c 7 0 ,求代数式 a 的值。 bc
优生堂培训机构家庭作业(一)
4
.. 1
31 1、在实数 -2,0. , , ,0.80108 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7. 开平方: ①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 a 叫被开方数。 ②开平方是一种运算方法,与加、减、乘、除、乘方一样,都是一种运算。 ③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8. (1) ( a )2=a,(a≥0) (2)
a.........(a 0) a2 a 0.........(a 0)
7.实数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2)倒数;(3)绝对值都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概念相同.
二、【例题精讲】
例 1: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括号内:
,
2
, 3.14,
0.21 , 3 27, 1 2 ,
3 33 3,
3
有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
正数集合 {
};
例 2:判断正误 (1)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 (2)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3)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小初高学习]2018年七年级升八年级数学 暑期衔接班讲义 第八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A
A DB C EF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 ,ASA ,AAS【知识要点】1.求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定理):①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 需要三个边角关系;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SSS ”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3.①“ASA ”定理: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AAS ”定理: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SAS ”、“SSS ”、 “ASA ”、“AAS ”四种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 【定理运用】例1、如图,E 、F 两点在线段BC 上,AB=CD ,AF=DE ,BE=CF ,求证:∠AFB=∠DEC.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C ,AD=AE ,BD=CE ,延长BD 交CE 于点P ,求证:∠BAC=∠DAE ;CA EBD例2.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 ,BC=EF ,则△ABC ≌△DEF.(1)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能运用“SSS ”公理加以证明.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CD ,BE=DF ,AF=CE ,求证:AD ∥BC.2.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F=AG.例3.、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AD ∥CE ,∠D=∠E ,求证:CD=EB.巩固练习 1.如图,AD 为△ABC 的高线,E 、F 为直线AD 上两点,DE=DF ,BE ∥CF ,求证:AB=AC.EAF DCBE AD CB2.如图,∠ABC=∠DCB,BD 、CA 分别是∠A 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DC.例4.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的延长线上,∠1=∠2=∠3,求证:AD=AE.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D ,OA=OD ,求证:∠1=∠2.2.已知:AD ∥BC ,AE ⊥BD ,CF ⊥BD ,AE=CF ,求证:AB=CD.例5.已知:如图,AB=CD ,∠A=∠D ,求证:∠ABC=∠DCB.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DBC=∠ECB.EBCD CEABE A D B CF ADF图1图2图3F2.已知:如图,△ABC 中,∠BAC=∠BCA ,延长BC 边的中线AD 到E 点,使AD=DE ,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 求证:AF=2AD.例6.在△OAB 和△OCD 中,OA=OB ,OC=OD ,∠AOB=∠COD ,AC 、BD 交于点P. (1)①如图1,∠AOB=∠COD=6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②如图2,∠AOB=∠COD=9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3,∠AOB=∠COD=α°,则∠APD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C 与B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填写你的结论,并给出你的证明;图1 图2 图3巩固练习: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腰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腰△ACD 和等腰△BCE ,且CA=CD ,CB=CE ,∠ACD=∠BCE ,直线AE 、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ACD=60°,则∠AFB= ;(2)如图2,若∠ACD=α°,则∠AFB= ;(用α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3,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延长BD 交线段AE 于点F ,试探究∠AFB 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ABCE FDO P D C BA O P D CB AααO P D CB A例7.已知:AB=AC ,AD=AE ,AF ⊥CD ,AG ⊥BE ,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DB 交于点M.(1)求证:△ABC≌△DCB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M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已知,AB=AD ,AC=AE ,∠1=∠2. (1)求证:BC=DE ;(2)若AF 平分∠BAC ,求证:AF=AC.3.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AO 平分∠BAC.B CA DMABEDCA DBCEADCB4.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过A 任作直线l ,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1) 若l 与BC 不相交,求证:BD+CE=DE ;(2) 当直线l 绕A 点旋转到与BC 相交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BD 、CE 和DE 的关系? 画图并给出证明.课后作业:1.如图,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中,AB=AC ,AD=AE ,∠BAC=∠DAE=90°. (1)求证:BD=CE ; (2)求证:BD ⊥CE.2.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 ,求证:∠BAE=∠CAD.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AD=BC ,求证:AB ∥CD ,AD ∥BC.A B C DEACA B DCO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求证:∠A=∠C.5.已知:如图,AD=BC ,AC=BD ,求证:∠D=∠C.6.如图1,等腰△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E ,M 、N 分别BE 、CD 的中点.(1)CD BE ,AM AN ;(填“>”、“=”、“<”) (2)如图2,把图1中的△A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点E 、C 在线段BF 上,BE=CF ,AB ∥DE ,∠ACB=∠F. 求证:△ABC ∽△DEF .8.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 、点D 在直线BE 的两侧,AB ∥DE ,AC ∥DF ,BF=CE ,求证:AC=DF .A D BCO D B CA C M E A BD 9.如图,AB ∥CD ,AB=CD ,求证:O 为AC 的中点.10.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分别过点B 、C 作AD 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 、CF ,垂足分别为点E 、F ,求证:BE=CF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AB=CD ,AD=BC.12.如图,在△ABC 中,∠C=90°,点D 是AB 边上一点,DM ⊥AB 且DM=AC ,过点M 作M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ABC ≌△MED.14.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F 、E 分别是AD 及 其延长线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加其它线段),并能用“ASA ”或 “AAS ”公理进行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 (2)证明:。
七升八数学暑期衔接班讲义
暑期七升八衔接班讲 义第一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点1、三角形的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 的三角形,记作“△ABC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可用a 表示.知识点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用字母表示为a+b >c ,b+c >a ,a+c >b拓展:a+b >c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c-b <a ,即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即a-b <c <a+b (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二边和,大于另二边差)【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3cmB .4cmC .7cmD .11cm 【练习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5,8; (2)5,6,10; (3)5,6,7. (4)5,6,12【辨析】有三条线段a 、b 、c ,a+b >c ,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小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是指任意两边之和【例1】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知识点3 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abc(1)CBA☑ 三角形的高(1)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三角形的高) (2)高的叙述方法 AD 是△ABC 的高 AD ⊥BC ,垂足为D点D 在BC 上,且∠BDA=∠CDA=90度 [练习]画出①、②、③三个△ABC 各边的高,并说明是哪条边的高.① ② ③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辨析] 高与垂线有区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画出图1中三角形ABC 三条边上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试着画一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角形的中线(1)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练习]画出①、②、③三个△ABC 各边的中线,并说明是哪条边的中线.① ② ③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 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 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 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图中有相等关系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1]观察△ABC 的三条边上的中线,看看有什么发现?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如图,AD 为三角形ABC 的中线,△ABD 和△ACD 的面积相比有何关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6厘米,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45AB ,AD=4厘米,△ABD 的周长是12厘米,求△ABC 各边的长。
七升八数学暑假衔接讲义
三角形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定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2.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向它的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八字形)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4.三角形的中线: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中线分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与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6.三角形的稳定性: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2 cm,腰长的3倍比底边长的2倍多6 cm.求各边长.例2.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 的各边的长。
例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2b,c-a=4cm,求a、b、c的长.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1)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2)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长;(3)若三边长都是整数,求三角形各边的长.例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4,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B C E
F
第八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SS ,ASA ,AAS
【知识要点】
1.求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定理):①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 需要三个边角关系;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SSS ”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
3.①“ASA ”定理: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AAS ”定理: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SAS ”、“SSS ”、 “ASA ”、“AAS ”四种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 【定理运用】
例1、如图,E 、F 两点在线段
BC 上,AB=CD ,AF=DE ,BE=CF ,求证:∠AFB=∠DEC.
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AB=AC ,AD=AE ,BD=CE ,延长BD 交CE 于点P ,求证:∠BAC=∠DAE ;
C
A E
B
D
例2.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 ,BC=EF ,则△ABC ≌△DEF.(1)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
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能运用“SSS ”公理加以证明.
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AB=CD ,BE=DF ,AF=CE ,求证:AD ∥BC.
2.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F=AG.
例3.、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AD ∥CE ,∠D=∠E ,求证:CD=EB.
巩固练习 1.如图,AD 为△ABC 的高线,E 、F 为直线AD 上两点,DE=DF ,BE ∥CF ,求证:AB=AC.
E
A
F D
C
B
E A
D C
B
2.如图,∠ABC=∠DCB,BD 、CA 分别是∠A 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DC.
例4.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的延长线上,∠1=∠2=∠3,求证:AD=AE.
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A=∠D ,OA=OD ,求证:∠1=∠
2.
2.已知:AD ∥BC ,AE ⊥BD ,CF ⊥BD ,AE=CF ,求证:AB=CD.
例5.已知:如图,AB=CD ,∠A=∠D ,求证:∠ABC=∠DCB.
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DBC=∠ECB.
E
B
C
D C
E
A
B
E A D B C
F A
D
F
图1
图2
图3
F
2.已知:如图,△ABC 中,∠BAC=∠BCA ,延长BC 边的中线AD 到E 点,使AD=DE ,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 求证:AF=2AD.
例6.在△OAB 和△OCD 中,OA=OB ,OC=OD ,∠AOB=∠COD ,AC 、BD 交于点P. (1)①如图1,∠AOB=∠COD=6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
②如图2,∠AOB=∠COD=9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3,∠AOB=∠COD=α°,则∠APD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AC 与B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填写你的结论,并给出你的证明;
图1 图2 图3
巩固练习: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腰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腰△ACD 和等
腰△BCE ,且CA=CD ,CB=CE ,∠ACD=∠BCE ,直线AE 、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ACD=60°,则∠AFB= ;
(2)如图2,若∠ACD=α°,则∠AFB=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延长BD 交线段AE 于点F ,
试探究∠AFB 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
A
B
C
E F
D
O P D C B
A O P D C
B A
ααO P D C
B A
例7.已知:AB=AC ,AD=AE ,AF ⊥CD ,AG ⊥BE ,求证:AF=AG.
巩固练习:1.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DB 交于点M.
(1)求证:△ABC≌△DCB ;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M 的
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已知,AB=AD ,AC=AE ,∠1=∠2. (1)求证:BC=DE ;
(2)若AF 平分∠BAC ,求证:AF=AC.
3.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AO 平分∠BAC.
B C
A D
M
A
B
E
D
C
A D
B
C
E
A
D
C
B
4.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过A 任作直线l ,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1) 若l 与BC 不相交,求证:BD+CE=DE ;
(2) 当直线l 绕A 点旋转到与BC 相交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BD 、CE 和DE 的关系? 画图并给出证明.
课后作业:
1.如图,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中,AB=AC ,AD=AE ,∠BAC=∠DAE=90°. (1)求证:BD=CE ; (2)求证:BD ⊥CE.
2.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 ,求证:∠BAE=∠CAD.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AD=BC ,求证:AB ∥CD ,AD ∥BC.
A B C D
E
A
C
A B D
C
O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求证:∠A=∠C.
5.已知:如图,AD=BC ,AC=BD ,求证:∠D=∠C.
6.如图1,等腰△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E ,M 、N 分别BE 、CD 的
中点.
(1)CD BE ,AM AN ;(填“>”、“=”、“<”) (2)如图2,把图1中的△A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点E 、C 在线段BF 上,BE=CF ,AB ∥DE ,∠ACB=∠F. 求证:△ABC ∽△DEF .
8.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 、点D 在直线BE 的两侧,AB ∥DE ,AC ∥DF ,
BF=CE ,求证:AC=DF .
A D B
C
O D B C
A C M E A B
D 9.如图,AB ∥CD ,AB=CD ,求证:O 为AC 的中点.
10.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分别过点B 、C 作AD 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 、CF ,垂足分别为点E 、F ,求证:BE=CF .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AB=CD ,AD=BC.
12.如图,在△ABC 中,∠C=90°,点D 是AB 边上一点,DM ⊥AB 且DM=AC ,过点M 作M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ABC ≌△MED.
14.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F 、E 分别是AD 及 其延长线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加其它线段),并能用“ASA ”或 “AAS ”公理进行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 ; (2)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