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1-2课时) (2)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练习课(第1-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练习课(第1-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练习课(第12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乘法口诀的复习与运用: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乘法口诀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解决。

板书设计1. 4.1练习课2. 内容:乘法口诀的复习与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口诀,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改进措施:对于一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本节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阶段: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包含乘法口诀元素的图片,如水果摊、公交车站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5·3天天练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5·3天天练
(3)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王叔叔买了一台吸尘器和一台电风扇,他实际花了多少钱? 366+135=501(元) 501-50=451(元) 答:他实际花了451元。(答案不唯一)
4.妈妈带小明去海洋馆参观,从大门岀发,他们想要去的场馆有海洋环 游、海豚馆、触摸池,然后从大门走出海洋馆,走哪条路线最近?
5.只用数字4组成五个数,填入括号里,使等式成立。 ( 444 )+(444)+( 44 )+( 4 )+( 4 )=940
路线1:大门一海洋环游一海豚馆一 触摸池一大门 路线2:大门—海洋环游一海豚馆一 触摸池一企鹅馆一大门 路线3:大门—海洋环游一海豚馆— 触摸池一海洋环游一大门
285+471=756(米)435+340=775(米) 756<775<862 答:走大门一海洋环游一海豚馆一触摸池一企鹅馆一大门这条 路线最近。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来自732+89= 821
462+295= 757
732
462
+ 89 11 821
+2 9 5 1 757
验算: 89
验算: 295
+7 3 2 11 821
+4 6 2 1 757
374+226= 600 374
+2 2 6 11 600
验算: 226
+3 7 4 11 600
2.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3.“十一”期间,美联商厦举行促销活动。
购物满500元 返50元现金
(1)买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饭煲,能返现金吗?
135+349=484(元)484<500 答:不能返现金。
(2)如果只买两件商品,怎么买能达到500元返现金?
366+285=651(元) 651>500 答:买一台吸尘器和一台微波炉能达到500元返现金。 (答案不唯一)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1.1.认识东、南、西、北1、图上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

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岳衡山、()岳华山、()岳恒山。

2、观察中国地图,以陕西为参照,河南、江苏大致在陕西的()方向,内蒙、甘肃大致在陕西的()方向,青海、西藏大致在陕西的()方向,广西、重庆大致在陕西的()方向.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小牛在小兔子的()面,小猴子在小兔子的()面,小兔子在小牛的()面,小兔子在小猴子的()面.答案:1、南西北2、东北西南3、南西北东1.2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1、小马虎制作了一个方向板,标出北后,其他的方向忘了,你能帮他填完整吗?2、(1)小华从家向( )走( )米,再向()走( )米到商场。

(2)小芳从家向( )走( )米,再向()走( )米到商场。

(3)冬冬从家向( )走( )米,再向()走( )米到商场。

(4)小军从商场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家。

米到小树答案:1、略2、(1)东 50 东南 200 (2)西 50 西北 180(3)南 70 西南 300 (4)西南 50 西南 1803、东南 80 东 100 东北 50 东南 502.1口算除法1.用两种读法读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30÷3 60÷6= 40÷2= 60÷2= 300÷3= 8000÷4=400÷4= 45÷5= 72÷3=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50 60×( )<185 90×( )<380 80×( )<650 50×( )<480 70×( )<43040×( )<180 20×( )<1903. (1)30除270得多少?(2)28除以4得多少?2800除以40得多少?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0÷10= 3×40= 12×70= 180÷20= 350÷70= 140÷20= 100÷5= 400÷5= 30×40=640÷80= 96÷3= 360÷60=5.同学们到农场劳动,高年级去了120人,是中年级的3倍,中年级去了多少人?6.一头大猪重280千克,一头小猪重40千克,这头大猪的体重是小猪的多少倍?7.三年级有50人参加大合唱,四年级有34人参加大合唱,平均站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参考答案1.10; 10 ;20; 30; 100; 2000 ;100; 9; 242.8; 3; 4; 8; 9; 6; 4; 93.(1)9 (2)7;704.6; 120; 840; 9; 5; 7; 20; 80; 1200; 8; 32; 65.40人6.7倍7.21人2.2笔算除法1.一双拖鞋3元,一个牙刷2元,一筒牙膏5元,用90元钱能买多少双拖鞋?多少个牙刷?多少筒牙膏?(请你口算出得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课第1-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课第1-2课时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练习课(第1-2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25“练习五”第6~10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4分米长的纸条、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复习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谁能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学情预设】学生会比较积极地说出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

对于进率关系和排序,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困难,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

2.课件出示习题。

第1题集体口答。

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3.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利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25“练习五”第10题。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师: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求每段绳子多长,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2.小组探究,交流想法。

根据已有经验,给每个小组提供4分米长的纸条和作业纸,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有序地排列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并板书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遇到困难的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学生的操作。

师:请想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学生组内交流表达后,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3.交流想法,突破难点。

师: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学情预设】预设1:通过折一折得到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2020年~2021年最新练习课(第1-2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39~40“练习八”第2、4、6、9、10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通过训练实现熟练计算连续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巩固新知识1.完成计算练习,回顾旧知识。

出示练习课件。

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答,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出示练习课件。

【学情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书写工整,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0”要占位。

不抄错数。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万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练习。

二、重点解析,能力提升1.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预设1:准确计算,再连线。

预设2:观察个位,相加得10。

预设3:观察百位,相加得9。

预设4:观察百位,相加得10。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思考问题要全面,得到的答案要是准确的。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要全面观察数字。

如果百位相加得10,再加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就比1000大了,所以百位相加只能是9。

要想相加得1000,那末尾必须是0,也就是说,要么是两个整十数相加,要么就是两个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得10。

解答后,方法小结:前位凑九,后位凑十。

【设计意图】“凑整”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的笔算知识,又能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更便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简便运算积累经验。

2.完成教科书P40“练习八”第9题。

(1)整理信息,分析问题。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文字和图找到信息和问题,明确小君必须要去的几个地方。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1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44~46“练习九”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份0~9的数字卡片,加号和减号磁性教具(与数字卡片同样大小)。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算一算,说一说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笔算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3、5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重点说一说加、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小结: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3.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再连线。

此时注意交流算法。

预设2:学生根据被减数和减数百位及个位的数字就做出了判断。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注意运算过程要写得整洁和有序。

4.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九”第9题。

将计算卡片发给学生,小组合作以游戏形式进行,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的小朋友是好朋友。

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你是怎么快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计算。

预设2:先看个位,若不能区分,再继续看十位。

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预设情况,或者只看个位就直接连线时,要及时纠正。

课件展示两种方法,巩固练习内容,培养学生数感。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改正学生不良的表达习惯,进一步规范表达和书写过程。

二、重点剖析,培养数感完成教科书P46“练习九”第13题。

1.猜想。

指名学生说一说如果继续摆下去,两人摆出的三位数的和接近多少?差呢?◎教学笔记◎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交流算法,巩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练习课(0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练习课(02)

4
8 8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3课时 练习课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法口算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知识点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口算中要注意不进位与进位的区别。
54+28=
54+28= 82 方法一: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即 54+20+8=82。 方法二: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即 50+20+4+8=82。
口算
24+ 42 49+25= 74 56+15= 71
35+37= 72 39+26= 65 74+15= 89
知识点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
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的减法。知道计算时不退位及退位的区别。 57-36= 21
把36分成30和6,先算57-30=27,再算27-6=21。
计算
34-15= 19 56-17= 39 42-25= 17
54-27= 27 84-56= 28 57-29= 28
知识点3:用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半场1队得了28分,2队得了43分,上半场比赛结束,2队领先 多少分?
43-28= 15
要求2队领先多少分,就是求2队比1队多得多少分, 即2队分数-1队分数。
上衣37元,帽子19元,帽子比上衣少多少元? 37-19=18(元)
答:帽子比上衣少18元。
1
13
47
34 + 25 = 59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63~65“练习十三”第4~6,8~15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运用笔算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体会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笔算乘法有关的问题。

1.复习笔算乘法的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笔算乘法的内容。

不完整的地方,多点几名学生进行补充。

教师依据学生发言,课件展示最终结果。

2.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课件出示习题。

师:会算吗?一起说说要怎么算。

学生互相之间说一说,课件呈现计算过程。

师: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怎样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汇报,课件呈现。

3.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学提示】注意对书写习惯不好的学生及时予以纠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结果,说一说积的每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来的。

师生共同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训练要做到位,让学生说清楚每道题的计算方法,熟练以后可以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计算的速度。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汇报。

(2)师生共同回顾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2.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三”第6题。

师:谁来说一说36×7的积一定在哪两个数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可能先估一估。

30×7=210,40×7=280,所以36×7的积一定在210和280之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第一单元测量(1)毫米的认识年班姓名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厘米()毫米2.()厘米()毫米3.( )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B、1分米C、1米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B、厘米C、毫米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B、厘米C、米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35毫米=()厘米()毫米3厘米-14毫米=()毫米56毫米+44毫米=()厘米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要以毫米为单位哟!48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2)对分米的理解年班姓名一、巧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4分米5厘米=()厘米60cm=()分米1m-2分米=()分米2分米=()厘米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32厘米18厘米=()分米10分米=()厘米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研究桌的高约是8( )一块橡皮长30( )轿车的长约是3( )大树的高度约为12(),水杯的高度约为1()。

厘米,分米,分米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课桌高80(),长100(),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四、数学门诊。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99 × 1 = 99 99 × 2 = 198 99 × 3 = 297 99 × 4 = 396 …… 99 × 8 = 792 99 × 9 = 891
第一个因数没有变,都是 99。 第二个因数依次加 1。 第二个因数与积相加都是相应 的整百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27×9 = 243 313×5 = 1565 499×3= 1497 824×5 = 4120
27
×
69
243
313
×
15
1565
499 × 2 23
1497
824 × 1 25
4120
12. [教材P64 练习十三 第12题]
333 414 2322
144 408 2238
整体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8
24
×
39
216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 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
7.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教材P64 练习十三 第7题]
12
28
18 3
23
×7
× 23 × 3 × 4
7 4 × 4 4× 5 4 √9 8 1×2
12 × 17
10. [教材P64 练习十三 第10题]
(1)买 7 台风扇,一共多少钱? 78 × 7 = 546(元)
答:一共是546元钱。
10. [教材P64 练习十三 第10题]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红买了4只乒乓球拍,一共要多少元? 24 × 4 = 96(元) 答:一共要96元。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我买一个 和一个 , 一共___8_3__元。
58 + 25 = 83(元)
买一台收音机比一 个排球贵多少钱?
72-37=35(元)
我买……
二、提升练习
3. 两个小组回收矿泉水瓶的情况
小组 一组 二组
见右表。这两个小组一共回收
个数 36
27
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课本P12第4题】
36+27 = 63(个)
口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答:这两个小组一共回收了63个矿泉水瓶。
二、提升练习
4. 【课本P13第8题】
46元
38元Leabharlann (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46-38 = 8(元)
答:上衣比裤子贵8元。 (2)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46+38 = 84(元) 答:上衣和裤子一共84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小结
R·三年级上册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练习课
一、知识巩固 知识点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口算中要注意不进位 与进位的区别。
54+28=
一、知识巩固 54+28= 82
方法一:把其中一个加数 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方法二:将两个加数 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54 + 28=82 20 8
达标检测
口算。 34-15= 19 56-17= 39 42-25= 17
54-27= 27 84-56= 28 57-29= 28
知识点3 用减法解决问题
上半场1队得了28分,2队得了43分。上半场 比赛结束,2队领先多少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2课时) (2)导学案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2课时) (2)导学案牛老师

练习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四边形。

2.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掌握。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四边形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1题。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

()(2)四边形有4个直角。

()(3)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分析:四边形是由4条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它有4个角不一定是直角,对边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1)√(2)×(3)×1.填空。

上面图形中,四边形有()个。

答案:2知识点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答案:6厘米 4厘米 5厘米 5厘米 5厘米2.填一填:(1)一个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那么它的另外两边长分别为()和()。

(2)一个正方形的一边长为【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2分米 = 20 厘米 20÷4 = 5(厘米) 答:每段绳子长 5 厘米。
2.按要求画线段。 (1)画一条长 5 厘米 8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 1 分米的线段。
用刻度尺画, 标出起始和末尾的两点,用直直的 线连接两点,并在线段的下方标明所画长度。
4.在
5毫米还没有1厘米长呢, 所以一定比5分米小。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里填上“>”“<”或“=”。
5 分米 > 5 毫米
8 毫米 < 2 厘米
6 厘米 = 60 毫米
1 米 > 7 分米
9 毫米 < 3 分米
4 分米 < 4 米
5. 把一根长 2 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 4 根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6. 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
这 3 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
1.一根长4 分米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子 有多长?
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 平均分成了几份?拿一根 绳子折一折,看一看。
求每段绳子多长,就是 求什么?怎样列式?
1.一根长4 分米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子 有多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课第1-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课第1-2课时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练习课(第1-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6~8“练习一”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对时间长短的体验。

2.通过练习,会计算经过时间,能根据经过的时间推算开始或结束的时刻。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时间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

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知识?(师生一起梳理)课件展示本单元主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本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掌握得最好。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对本单元知识点有全面的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能够合理运用时、分、秒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练习1.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判断方法。

教师注意巡视观察,挑选其中的易错题进行详细地讲解。

2.完成教科书P7“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打开”“一首”。

师:大家还记得日常生活中自己做哪些事所花的时间呢?例如,吃早饭大约要用15分钟。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做某件事所花的时间,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在倾听中了解情况,并判断正误。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穿衣、整理书包、看电视、上学等事情所花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大小练习,巩固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对比日常生活中的用时长短,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巩固时间单位的换算。

比较大小时要注意方法,有些不需要换算,有些需要换算,要结合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三、能力提升,解决较复杂问题1.完成教科书P7“练习一”第8题。

学生自行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解决本题的思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

第一单元时、分、秒(1)秒的认识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计量非常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

2.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圈;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3.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二、我会填(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节课需40()。

3.小强从家到学校走了15()。

2.李敏刷牙用了3()。

4.爸爸每天工作8()。

5.用微波炉加热米饭大约用35()。

6.照相机照一张相片大约用1()。

7.小红每天晚上9()睡觉。

三、数学门诊。

1.钟面上秒针走1大格;是5秒。

()2.小李叔叔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秒钟。

()3.小红跑100 米用了16分钟。

()4.现在是10时59分48秒;再过12秒就是11时了。

()四、仔细看;认真填。

()时()分()秒()时()分()秒()时()分()秒()时()分()秒五、比较大小。

2分60秒5时120秒8分200秒2分400秒2时8秒3分300秒240秒2 分10秒3 分5秒180秒6分3分70分180秒六、体验数学。

1.乐乐跑40米用了8秒。

她1秒钟跑了多少米?2.刘松在跳绳比赛中;如果他1秒钟能跳1下。

他1分钟能跳多少下?智慧宫殿李师傅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 段;如果他每锯一段用6秒钟;要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长时间?(2)时间的计算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时针从4走到5;走了()时;分针从4走到5;走了()分;秒针从4走到5;走了()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时。

3.从早上6时到上午10时;经过了()。

4.现在是7时55分;再过5分是()。

5.火车从长春到大约需要10()。

小红写一页大字大约需要5()。

汽车1()行驶80千米。

李红深呼吸一次用5()6.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先写出每个钟面的时刻;再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课练(含答案)1.1 秒的认识姓名1.单位换算。

1时=( )分 1分=( )秒1时10分=( )分 1分20秒=( )秒70秒=( )分( )秒 80分=( )时( )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3)奶奶做饭用40( )。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

3.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 )4. 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1.2 时间的计算1.填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范庄小学下午2:00开始上课, 每节课40分钟,那么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 )时( )分。

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 )时( )分。

3.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经过2小时5分钟后到达乙地,客车到达乙地时是上午( )时( )分。

4. 星期日上午,欢欢8:40开始写作业,9:10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5. 客车9:20开,妈妈从家到车站要25分,妈妈最晚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客车?1.直接写得数。

26+23= 63+17= 46+19= 57+21=29+43=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3. 一本《童话故事》28元,一本《科学家的故事》37元,两本书共多少钱?4.(1)明明买了一个玩具飞机和一个机器人,一共花了多少元钱?(2)欢欢拿了50元钱,她可能买了哪两件玩具?1.计算。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2课时)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 是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2.做下面的事情,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1)打开一盏电灯用_2_秒__。 (2)唱一首歌用_3_分__钟_。 (3)刷牙用4_分___钟_。
像这样,你还记得做其他 的事大约要用的时间吗?
1.
2.连一连。
3.(1)上午第一节课是多长时间?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 你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 到?说说你的理由。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 请你填出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
>
>
<
=
10时-9时20分=40(分) 答:阳光小区共停水40分钟。
2.爷爷上午 10:30 到家,发 现已经停水了,爷爷住在哪 个小区?爷爷还要等多长时 间这个小区才能有水?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001]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001]

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53~55“练习十一”第1、2、6、7、10、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灵活地求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能运用“倍”的基本概念,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体会数学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点回顾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倍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们学到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知识运用做铺垫。

二、基础练习,巩固知识1.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完整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情预设】香蕉有4个,桃子有2个4个,所以桃子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梨有3个,苹果有3个3个,所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师:苹果和梨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果再增加一组或减少一组,它们的倍数关系会变化吗?【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内容,渗透比例的初级模型,让学生再次感受比例的关系。

2.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2题。

师: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吧!【学情预设】预设1:长跳绳是短跳绳的3倍。

(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指出一个物体有多种属性,需要完整表达才能明确两个数量之间是什么样的倍数关系,让大家明白比的不是根数,不是粗细,更不是其他,而是长度。

)预设2:长跳绳里有3个短跳绳那么长,所以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师:我们在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时,只需要明确一个量里有几个另一个量那么多,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了。

3.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

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四边形。

2.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掌握。

学习
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习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四边形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81
页“练习十七”第1题。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四边形有4条直
的边。

()
(2)四边形有4个直
角。

()
(3)四边形的对边相
等。

()
分析:四边形是由4条
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它
有4个角不一定是直
角,对边也不一定相
等。

答案:(1)√(2)×
(3)×
1.填空。

上面图形中,四边形有
()个。

答案:2
知识点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答案:6厘米 4厘米 5厘米 5厘米 5厘米 2.填一填:
(1)一个长方形相邻的
两条边长分别为6厘米和10
厘米,那么它的另外两边长分别为( )和( )。

(2)一个正方形的一边
长为7厘米,另外三边长分别为( )、( )和( )。

答案:(1)6厘米 10厘米
(2)7厘米 7厘米 7厘米
布置
作业
完成教材第81~82页“练习十七”第2、6、7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
小结 1.通过今天的习题
课,你对前两节课学习的
内容掌握得怎么样了?
2.还有哪些疑惑呢?
1.自主交流,举手发言。

2.说说自己的疑惑。

教学
反思 练习课上,着重训练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能力,以及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的掌握。

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再动手操作的好习惯,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很浓厚,
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总之本次练习课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