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志为先,力行为重,立人为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砺志为先,力行为重,立人为本
作者:戴宇杰陈君爱马祖明
来源:《师道》201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群体已经不满足于孩子“有学校可上”,而是对“上好的学校”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广州市黄埔区国光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都已经有较大的提升。

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始终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5年通过了广州市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同时又启动了广州市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初步建设形成了以“砺志立人”为文化主题的学校特色。

一、“砺志立人”特色主题的生成和提炼
在创办学校之初,董事会将学校命名为“国光”就赋予了其特别的含义:从国家的角度理解就是培养“为国争光”的人才,从个人的角度理解就是培养“国家栋梁,光耀门庭”的人才。

不论从哪个角度,就是希望通过在国光学校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立成人,于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人才,于家成为改变家庭和个人社会地位立身扬名的人才。

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有作为的真正大写的人。

“砺志立人”就是磨砺意志、励学力行、立身成人。

它的提出是和我们学校的生源特点直接相关的。

因为我们民办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处境不利的儿童,也就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才来就学的弱势人群,所以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期望低、缺乏自信以及不文明行为较多等主要问题,在生活上有挫败感和低人一等的自卑感,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求首先开展“树立志向、树立自信、树立形象”的砺志教育活动。

让他们从精神上“站”起来、在信心上“树”起来、在人格上“立”起来,能够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与磨砺,昂首挺胸做一个阳光正气的人。

“砺志”就是磨砺砥砺意志,它不但包含立志在其中,还有对志向的不懈坚持、不轻言放弃,以及有信心有毅力克服任何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追求。

“立人”就是立身、做人,同时还有扶持、造就人的意思,《易经》中就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说法。

立人先砺志,育人即立人,“砺志立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砺志立人”的价值和导向就是,以“树立志向、树立自信、树立形象”为教育基础,以培养“精神站立、人格独立,尊严建立、生活自立” 的人为教育理想追求,以学生将来成就“立德、立言、立功”的事业为教育目标,最终完成“立人”的教育使命。

对学校的创办者的意义在于,就是要扶持人、激励人、造就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就是立身做人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二、“砺志立人”引领支撑学校的内涵发展
当前民办教育不但面临着与公办学校在教育质量上的竞争,同时更直接面对民办学校同行在发展上的竞争。

学校竞争的背后就是文化上竞争,因此我们确立了“内涵发展、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策略。

在“砺志立人”的文化主题下,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传统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厚德载物,自强立身”的校训、“诚敬勤敏,自信立命”的校风、“正已化人,自尊立行”的教风、“切磋琢磨,自主立学”的学风,形成了“砺志为先、力行为重、立人为本”的学校精神,初步构建了学校的文化价值体系。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同样拥有美丽梦想和光明未来的幸福人生。

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接受基本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同样拥有美丽梦想和光明未来的幸福人生,是我们国光学校办学者和教育人最大的动力和情怀。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办社会放心、家长贴心、学生开心的高品质的学校。

这是我们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所谓放心就是在校园安全、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保证且值得信赖;贴心就是从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出发,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和要求;开心就是学生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获得成长。

高品质就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品味”的一流学校。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也体现着对教育价值的追求和期待。

校训中的“厚德载物” 与“自强”出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句。

“立身”一词出自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的名言“宇宙之间如此其广,吾立身于其中,须是大做一个人物”。

此校训的含义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大地的品性厚实和顺。

人生天地之间,应该像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应该像天一样,发愤图强进步发展,这样才能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对办学者而言,就是要有天地般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各阶层的适龄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办好学校并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对教师而言,就是要以天地般的胸襟去包容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学习,增进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学会坚强与包容,不断发奋图强、锐意进取,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砺志立人”特色课程的力行与实施
特色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生的需要。

通过调查观察以及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与城区正常孩子相比,这些学生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行为习惯、文明素养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表现差异显著,是明显的短板。

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就是要尽量弥补和缩小这个差距和短板。

因此我们重点开发实施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情趣特长培养为特色的三大特色主轴课程,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直接和现实需要。

1. 开发《砺志立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立人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我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认识上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来抓。

因为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教育价值与功能,它不但具有道德教化、完善人格、砥砺修身、提升修养的作用,而且还是树立志向、砥砺意志、激励斗志的正能
量,也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文化素养的最重要的综合性载体。

诵读“天生我材必有用”时,可以让孩子树立起自尊自信,诵读“士不可不在弘毅,任重而道远”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做人的责任和担当,“宇宙之间如此其广,吾立身于其中,须是大做一个人物”不知让孩子顿生多少豪气、“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让他们知道了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可以让他们有信心面对生活的磨难。

这样每天通过老师领读、学生朗读、家长陪读、集体吟诵、背诵比赛、国学韵律操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吟诵经典、熟读名句。

学生不仅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同时也是人生境界不断觉悟提升、理想信念的不断激发强化的生命成长过程。

2. 开发《砺志立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强化习惯养成在“立人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我们孩子大都纯真质朴率性随意,但以城市和现代人的标准审视,给人的感觉就是缺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行为粗鄙的印象。

古人曾经说过“无礼不成人”,现代人也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站一行无不反映着人修养和教养,而有教养的人总是会受到欢迎的。

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成为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阻力和坎坷。

因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视,把它上升到关系人生成败的高度。

开发了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劳动习惯”六类,每一类中都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比如在“文明习惯”中就具体要求“不说脏话粗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站姿和坐姿得体、为别人开门”等行为。

让学生从细节抓起、从小处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

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优秀是一种习惯”,坚持数年,形成习惯,自然就是优秀。

3. 开发《砺志立人:爱好特长培育发展》课程,强化爱好特长发展培育在“立人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高雅的情趣和爱好特长缺失是我们学校学生普遍的短板,也让他们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处于不利地位。

特别是在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考试改革中,只有补齐这个短板,才有可能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为了给学生打好这个基础,我们对体育课、音乐课和艺术课进行改革,并开展各种社团活动。

比如体育课上我们要求,在保证基本的体能的前提下,让每一个学生有一项体育特长,即至少有一项擅长的运动项目;对音乐课上我们要求,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情况下,让每一个学生至少会唱一首能拿得出手的好歌。

提倡和支持学生开展技艺类(如手工制作、书法、美术等)、情趣类(如音乐歌舞欣赏、摄影、旅游等)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