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实用】医院制度-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一、引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的出现和传播给全球的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挑战。

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抵抗力,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医院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医院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二、多重耐药菌的识别和监测1、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于所有确诊或疑似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或共同隔离,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

2、加强临床监测:定期对重点病人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包括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部位,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实验室诊断:实验室应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能力,包括及时、准确地检测和报告多重耐药菌。

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在接触患者或处理医疗物品前后都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

2、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处理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使用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以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而导致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规定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四、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1、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一旦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毒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等。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强化培训和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的认知和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意识。

五、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加强临床监测、强化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一、背景介绍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

在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对于抑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概述1.制定全面的感染控制政策,明确责任和行为准则。

2.建立预防和控制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能力。

4.实施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源与易感人员间的接触。

5.加强手卫生管理,包括洗手、戴手套和使用洗手液等。

6.规范医疗设备和器材的使用和清洁消毒工作。

7.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管理,特别是对医疗废物的处理。

8.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队伍建设,确保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10.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三、具体措施1.感染控制政策:明确医院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指定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感染控制政策。

2.感染监测系统: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并定期报告感染率和感染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医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4.隔离措施:对于已确认感染的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或与其他已感染患者共用隔离设施。

对于可疑感染者,以及高危患者,应采取预防性隔离措施。

5.手卫生管理: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时机进行手卫生。

洗手液和消毒液应随时供应,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6.医疗设备和器材管理:医疗设备和器材使用前应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7.环境清洁和消毒管理:医疗环境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应按规定分类、包装和处理。

8.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准则,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和评估,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

9.感染控制队伍建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的培训和培养,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的细菌,其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挑战性。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制定和实施详细的预防和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范本。

一、制定和修订制度的目的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感染。

2. 保障患者、员工和访客的医疗安全。

3. 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制定和修订制度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

2. 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 国内外最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指南和专家共识。

三、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修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

3. 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制定操作指南、培训相关人员,并进行监测和报告。

四、感染监测1. 开展感染监测,包括多重耐药菌定期监测和季报、年报等。

2. 对疑似和确诊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及时报告,并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措施1. 基本预防措施:- 提倡良好的手卫生,包括规范洗手的时机和方法,加强对员工和患者的培训。

- 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设备和表面。

-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2. 传染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医院内感染控制和隔离政策,包括标准预防、滴注预防、空气传播预防等。

-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根据多重耐药菌的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1. 定期组织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

2. 对新进人员进行必要的感染控制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3. 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材料。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进行监测,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根据细菌室报告单结果,在病历夹、一览表、患者床旁、腕带等位置粘贴接触隔离标识,医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接触隔离的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3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如单间隔离安置受限,应严格执行床旁隔离。

实行床旁隔离,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4不得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5加强病房管理,尽量减少与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减少病室内人员出入。

6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7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EE计、体温i+、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

8听诊器、血压计等及时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每次使用后用浸含有效氯100Omg/L消毒剂的抹布擦拭,30min后清水擦净备用。

床单位每日擦拭消毒,患者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遇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9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定期接受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危险因素等相关信息,知晓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感染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

10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置。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严重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感染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当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由感染科医师、微生物学家、护士和院感医师等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制定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并监督执行情况。

感染控制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医院内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明确的感染控制政策医院应当建立明确的感染控制政策,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隔离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所有医务人员都应当接受相关感染控制培训,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确保医院内感染风险最小化。

三、规范的手卫生程序手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主要途径,规范的手卫生程序是预防感染传播的基础。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器械和环境后应当及时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执行。

四、科学的环境清洁管理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环境清洁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易残留在环境表面,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有效的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等。

并且随时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阻断感染传播的路径。

六、定期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当建立定期的感染监测与报告机制,对医院内感染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程序,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安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指定“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目标:①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③ESBLs(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的细菌)。

④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等。

(2)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学的诊断。

因此,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

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患者所在科室。

②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时发现与诊断。

④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可实施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②在隔离病房门口放置一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出病房前洗手。

③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④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实施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在病人一览表、病历夹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心电监护仪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手艺操纵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纵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手艺操纵和标准操纵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防备多重耐药菌感染。

6、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实施分组诊疗护理。

实施床旁换药,使用后器械置于双层包装袋内,缚于警示标识,由消毒供应室单独回收处理。

7、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8、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对室内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听诊器、计较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雕栏和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每天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2-3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刻消毒。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大概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9、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弃置于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缚于警示标识,由专人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一、制度目的和背景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背景是多重耐药菌的增加以及医院感染的频发。

二、责任和管理机构1. 医院院长负责整个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成立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负责协调相关工作,并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

2. 医务部负责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具体实施政策和措施。

设立医院感染防控科,并配备专业的医院感染防控人员。

三、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1. 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应主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包括病例类型、感染部位和病原体。

2. 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监测中心,对医院感染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3. 医院每月发布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传染病报告。

四、感染控制措施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包括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洗手、戴手套等。

2. 感染源控制,包括对病患进行规范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3.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消毒质量监测。

4. 医护人员的环境卫生和管理,包括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五、培训和宣传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和防控知识的培训。

2.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包括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材料等。

3. 建立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的网络平台,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

六、医院感染报告和调查1. 医院感染发生后,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

2.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 对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追踪和监测,确保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

七、评估和改进1. 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以衡量制度的有效性。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建立MDRO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临床各科必须共同参与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早诊断,及时报告。

(1)各临床科室医生应有主动搜索多重耐药菌的意识,及时送相应的病原学标本,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时发现、及早诊断MDRO 感染和定植患者。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及时电话通知所在科室,随后发出书面报告,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的红章,并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或感染监控专职人员隔离反馈单后,当危急值处理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小时内网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临床各科或检验科发现MDRO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对MDRO的监测,应每季度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提供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前五位耐药菌株检出情况和感染趋势)。

(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及耐药对策分析报告(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手卫生措施(1)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张贴或悬挂蓝色“接触隔离” 标识。

设置隔离病房时,门上张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旁隔离时,床头悬挂“接触隔离”标识,并分别在病人腕带上标示“紫色小圆点”(2)首选单间隔离(如VRE ),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旁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背景说明多重耐药菌是一种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肠道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等。

这些细菌具有强烈的传播能力,会引起医院感染,并导致严重后果,如治疗失败、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死亡。

为了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制定并执行一套完善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二、制度内容1.感染防控部门设立及职责划分医院应设立感染防控科室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

2.侵入性操作感染控制严格控制侵入性操作的频次和指征,如手术、导尿、中心静脉导管插入等,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正确操作、使用无菌器械以及进行手卫生等方法,减少感染的风险。

3.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擦手和使用洗手液。

此外,工作人员在处理患者、患者周围环境以及接触体液后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等。

4.消毒与灭菌措施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消毒与灭菌规范,确保医疗设备、环境和器械等的清洁和无菌。

消毒和灭菌工作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化学剂进行。

5.患者筛查和隔离措施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筛查机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定期筛查,并针对感染患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等。

6.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措施、消毒与灭菌、隔离和筛查等。

7.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应主动开展感染监测工作,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记录并报告各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和传播规律,为制定和改进感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医院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范围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各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成立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或者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监督和评估实施情况,及时处理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设立多重耐药菌监测小组,负责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第三章监测与评估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对临床感染标本进行常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

第九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预警机制,对高风险病例和高风险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和评估。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医院应当根据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数据和感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1)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各病区应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3)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应配置充足的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方便使用。

(4)医务人员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患者,应立即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有条件者进行单间隔离;无条件进行单间隔离时,也可将同类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内。

应严格做好接触隔离措施,但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边、病员一览表及病历夹内须置接触隔离标识,病床边应配置充足的隔离防护及消毒用品。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用的医疗器械、物品每次使用后立即消毒。

(4)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疑似患者在前,确诊患者在后。

(5)多重耐药菌感染或疑似患者转诊之前应先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

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加强对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听诊器、计算机键盘、电话机、床栏杆、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定期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生活垃圾都应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与管理。

(3)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高度疑似患者进行监测,正确及时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多重耐药病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病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病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引言多重耐药病菌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细菌。

这些病菌在医疗环境中引起的感染日益严重,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挑战。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病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1.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减少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的发生;2.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降低感染风险;3.强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内容1.多重耐药病菌的监测与报告建立多重耐药病菌的监测系统,定期进行菌株分离和药敏测试;情况异常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响应。

2.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环境清洁消毒等内容;定期组织培训班和考试,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患者筛查与隔离对疑似或已知带有多重耐药病菌的患者进行筛查,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区域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确保患者得到适切的护理。

4.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合理管理,包括定期维护和消毒;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感染监测与防控措施评估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预防与控制措施,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

结论多重耐药病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监测与报告、培训、筛查与隔离、器械和设备管理以及监测与评估。

通过有效的执行,我们能够降低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的风险,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多重耐药菌的范畴、监测、诊断与报告1、范畴: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2、监测: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后,应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并电话通知所在科室。

3、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

4、报告: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通知后,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如果确诊为医院感染,必须在24小时内填写卡片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

5、爆发流行:院感办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置。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⑴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后,临床医生应先下达接触隔离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在病历和床头贴上贴上隔离标识,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⑵隔离时应优先选择单间隔离(VRSA必须单间隔离)。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或床旁隔离,但不得与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以防止未感染者感染。

⑶诊疗和护理患者过程中,应先诊疗和护理其他患者,对于MDRO感染患者,应安排在最后进行。

⑷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⑸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在诊疗和护理患者时,除了戴帽子和口罩外,还应在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戴手套;在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在进行吸痰、插管等危险操作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⑹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应专用。

使用的专用物品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和医疗设备设施表面,每班次应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抹布和拖布时应专用,并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被患者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地方应立即先去污再进行消毒处理;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涉及感控办、微生物实验室、住院病区医生、护士、药剂科、工勤保洁人员等,各部门人员职责、分工参考《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在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的协作机制》执行。

(二)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的患者,医务人员和工勤保洁人员在诊疗护理等过程中参考《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四)临床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主管医师应在24小时内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卡》,并上报至感控办。

(五)感控办每日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督查,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解除隔离时间核查表》,直至多耐药隔离解除。

(六)临床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主管医师或科室主任/负责人应按照《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的规定执行。

(七)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及工勤保洁人员应按照《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的培训制度》的要求,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 1 -/1
- 1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减少多重耐药菌传播。

二、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控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管理。

临床科室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六、临床医生应尽早送检病原学标本,以及时、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七、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同时报告院感办,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并监督落实。

每季度公布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以指导临床。

八、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多重耐药菌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并集中无害化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MDR (PDR)-AB〕、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等,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现制定预防控制制度如下:
一、多部门联合,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与报告与管理
1、临床科室:负责及时对感染病例(包括医院感染和非医院感染)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接到“多重耐药菌请接触隔离”的报告后,接报告人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或监控医(护)师,并在科室“多重耐药菌管理本”上详细登记,科室内部及时通报多重耐药菌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详细记录,如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报感染管理科;科室院感监控小组检查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掌握本科室病原菌监测结果,组织本科医务人员学习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确保科内人员掌握并落实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医务科:负责督导各科室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留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送检率达最新标准要求;督促检查医师手卫生、人员防护及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3、检验科: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时,应立即电话通知送检科室,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请接触隔离”的
红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做好登记。

每季度对临床常见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重点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进行统计,并对各科室病原学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并及时改进。

每季作出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并及时将上述资料交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公布。

4、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到检验科主动获取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应用院感软件后将适时监控);当发现或接到耐药菌报告后,立即向科室发出“多重耐药菌隔离通知单”,指导并检查多重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措施;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联席会议,各部门通报相关信息,对存在问题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做到持续改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培训进行总结;对药剂、检验等科室提交的资料进行汇总并对全院通报。

5、药剂科:负责检查科室合理用药情况,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启动预警机制,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物;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以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每月统计,每季(年)度进行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

6、护理部:督促检查临床科室护士手卫生、人员防护及消毒隔
离措施的落实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严格实施消毒隔离
1、首选单间隔离(如VRSA),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病员一览表有接触隔离标识;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标识;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3、减少人员出入,如VRSA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包括护工和保洁工。

4、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及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和/或卫生手消毒。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诊疗护理病人时,除戴帽子、口罩外,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6、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设施表面,每班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抹布、拖布专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
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

7、标本需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8、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箱中,规范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

9、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预防措施。

10、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病人出院做好终未消毒处理。

11、凡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进行手术时,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手术结束后按规定进行严格的终未处理。

12、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止收治病人,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与评估。

(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1、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三、人员培训
⑴医务人员:专题讲座如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等。

⑵保洁人员:清洁、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培训。

⑶患者与家属:由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卫生宣教。

四、监督与考核
1、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定期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对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进行追踪,直至解除隔离。

2、科室不执行或没有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而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由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

实用医院制度
加强制度完善,冲刺等级评审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水平
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全力迎接“三甲”医院复审。

创“三甲”是每一个人的事,重在全院参与。

以“创三甲”为契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

人人都是得分手,“三甲”复审作贡献。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争创“三甲”医院称号。

热烈欢迎三甲评审工作组莅临检查指导
全院参与,共创“三甲”。

加班加点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誓过三甲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转以评促管
三甲目标困难大,创建要靠你我他。

争创三甲院,全员齐努力。

树岗位新风,争“三甲”荣誉。

加强细节管理,推进学科建设。

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院。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抓机遇,凝心聚力谋发展;重实效,全力以赴迎评审。

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