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定义
形势与政策定义一、形势与政策的概念形势与政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各种客观条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国家和政府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把握和制定的对策。
形势与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内容,如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国防政策等。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国家和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的制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形势与政策能够帮助国家和政府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其次,形势与政策的制定能够对国家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决,保证国家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再次,形势与政策能够指导国家和政府在处理外交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三、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流程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首先,国家和政府需要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全面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其次,通过研究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方向。
然后,根据制定的政策目标和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政策具体内容。
最后,政策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议和批准,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整个制定流程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程序,确保形势与政策具备高度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形势与政策的执行与调整形势与政策的执行和调整是形势与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反馈和变化动态,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确保政策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形势与政策的执行和调整是一个不断优化改进的过程,旨在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和长远发展。
五、形势与政策对个人的影响形势与政策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首先,形势与政策能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税收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等。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10篇】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10篇】1. 形势与政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以了解和研究国内外形势以及国家政策为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动向,为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提供指导。
2.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形势,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动以及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等。
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和预测未来的发展。
3.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研究机构、智库和一些专门从事形势与政策研究的人员。
他们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家的形势和政策,提出政策建议,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4.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形势分析,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
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5.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意义在于能够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动向,从而对自己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6.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以及关注媒体上的政治、经济等新闻。
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形势与政策的最新动态。
7.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8.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除了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做出合理的判断。
9.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不同人对形势与政策的关注点和学习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10. 形势与政策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国家形势和政策的不断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
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
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一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一)区别: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3、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总是会滞后于形势(二)联系: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3、正确的政策必须是能够反映、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4、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二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客观性本质性发展性系统性三经济形势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突发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发展阶段与连续的有机统一性结构性效益性科技性四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1、经济体制2、经济政策3、经济规模4、产业结构5、创新6、外贸五经济形势的分析的方法宏观分析法中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数学模型方法回归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趋势外推分析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六科技形势的特点科技性技术性理论性应用性经济性政治性论理性社会性七科技形势分析的原则1、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原则2、科技体制保障原则3、科技经费投入原则4、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原则5、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原则6、科技道德教育原则7、技术成果的评价原则8、科学技术引进学习原则八科技形势分析的方法主要讲统计法和效益法九分析政治形势的指标1、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表示占总人口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
系数越小,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
低于0.2,绝对平均;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2、GDP 是显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3、CPI 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其实质是通过个人、家庭或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第七章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24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内容
2024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内容
2024年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形势,介绍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2. 国内形势与政策:介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形势,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及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3. 国防和军队建设:介绍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的情况,分析当前国防形势和安全环境,以及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反恐维稳等方面的内容。
4. 科技创新与发展:介绍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展和成果,分析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和国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科技创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5. 文化交流与传播:介绍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分析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高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同时,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形势与政策重点
形势与政策1、形势——客观事物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2、政策——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或为完成一定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领导和管理社会的手段。
3、形势与政策的辩证关系形势既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又是检验政策的客观标准。
政策对形势具有导向作用,是促进形势发展的重要手段。
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国情。
科学发展观•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全面•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3)协调•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广泛开设在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总结:
1. 知晓时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社会政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接触和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跟进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2. 政策分析:该课程也强调对政策的深入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政策的评估和反思,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素质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多领域知识的涉猎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有效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国际视野:由于该课程关注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生将了解国际政治、全球经济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 社会责任感:《形势与政策》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究社会问题和政策挑战,学生将认识到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对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其具备成为自主思考者和社会参与者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国际形势1. 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日益频繁。
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分享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等。
2. 多极化:国际形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极化。
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国之间的竞争、合作、摩擦日益增多,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3. 战争与恐怖主义:国际形势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恐怖主义、国际冲突等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二、国内形势1. 经济发展:国内形势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稳定。
3. 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国内形势需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水资源与能源:水资源和能源问题也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理论知识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等理论。
2. 政策实践:政策实践知识包括国家治理理论、国家治理实践、政策分析与制定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引言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了解和掌握形势与政策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形势与政策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形势与政策的概念形势与政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形势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而政策则是指政府或组织为了应对形势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规划。
形势与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使个人或组织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形势与政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把握时代脉搏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减少风险和损失。
三、形势与政策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形势评估和政策制定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客观、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出结论。
2. 可操作性:政策应当具备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实际情况,能够付诸实施。
3. 灵活性:形势和政策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具备灵活性以及对应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形势与政策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 政府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文件:政府会定期发布形势评估报告和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于了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
2. 学术研究和专家解读:了解专家学者对形势与政策的研究成果和解读,可以获得权威和深入的见解。
3. 多方面信息搜集和分析:汇集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获得全景和多维度的认知。
五、形势与政策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形势与政策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以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为例,可以看到政策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六、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形势与政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全球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给形势与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领域,了解和掌握其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一形式与政策的知识点
大一形式与政策的知识点形式与政策是大学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它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三个部分。
以下是大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一些知识点:一、政治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量变引起质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阶级、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基本任务和基本经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党建工作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等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和传承等-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释家思想的佛教教义,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等2.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教育-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培养和践行-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等3.宪法和法律基础知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主要内容等-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法律的功能和构成要素等-民事法律关系基本原则和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等三、形势与政策1.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周边形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大国关系、世界经济格局等-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内外需求等2.政策和规划-党的政策和决策:地方经济政策、农村政策、教育政策等-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十四五"规划目标、开放等3.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热点事件:抗击新冠疫情、产业升级等以上是大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一些知识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课程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增强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
2. 帮助学生认识国际形势和竞争: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动态和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势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5.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形势和政策,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民主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 体现民意,增强政策的代表性和包容 性。
系统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注重 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政策冲 突和矛盾。
实践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增强政策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监督
政策宣传与解读
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必要性
应对环境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的政策可能不再 适用,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
形势。
解决政策问题
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解决实际问题
。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优化政策 的实施方式和方法,提高政策的效果 和效益。
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增强政策 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应,避免政策的 短期行为和不可持续的后果。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01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02
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0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形势与政策专题》ppt课件
目 录
• 形势与政策概述 • 国际形势分析 • 中国国内形势分析 • 政策制定与执行 • 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形势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形势是指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它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形势与政策章节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章节知识点总结
1. 国内外经济形势
国内外经济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增长、外贸外汇、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
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2. 政治形势
政治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对于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政治学知识,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3. 外交形势
外交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际关系、国际
组织、国际安全、国际冲突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国际关系学知识,了
解国际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4. 军事形势
军事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家军事实力、
军事战略、军事安全、军事冲突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军事科学知识,
了解国家军事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5.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内外重大
事件、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事件学知识,了解国
内外社会热点事件的演变和趋势。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是考研政治考试中的重要内容,考生应该通过系统学习,掌
握国内外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形势与政策
一、立志复兴伟业踔厉奋发前行①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②党的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③“两个确立”:(1)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意义:(1)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2)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⑥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二、走好中国现代化之路①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1)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分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三、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①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②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发展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四、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①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和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已经取代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资本财富等,成为国际竞争至关重要的变量②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③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面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环境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与台湾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两制”台湾方案;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排除“台独”分裂势力干扰阻挠;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家发展进步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台独”分裂势力抗拒统一不会得逞、外部势力阻碍中国完全统一必遭失败③基本方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途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必然要求: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根本动力: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六、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①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特点与变化:1.经济增速大幅下滑2.通胀水平屡创新3.就业状况仍待改善4.贸易投资后劲不住5.公债高企金融动三高:高债务、高利率、高风险三低:低贸易、低投资、低增长②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风险与挑战:1.世界承受滞胀凤2.货币政策效应凸3.国际制裁影响深远4.粮食能源短缺严5.产业链供应链受阻6.经济治理任重道远③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突出:1.以新发展为世界献机2.以强担当为各国谋发展:推动更加包容、普惠、韧性的全球发展3.以练内功为未来开新局七、正确认识全球能源安全形势①1.能源市场高位震荡,能源经济困局加剧2.能源供应风险加剧,能源供需失衡②1.需要在破解能源发展不稳定因素上达成共识2.共同开辟世界能源安全发展之路: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加强能源政策协调③1.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2.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3.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4.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5.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形势与政策简答题
简答题
41.
我国脱贫攻坚的经验有哪些?
(1)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4)坚持完善大扶贫格局。
(5)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6)坚持较真碰硬考核评估。
42.
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
2.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43.
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九二共识”。
(2)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
(3)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努力促进民心相通。
44.
中国战“疫”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哪些优势?
(1)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2)彰显整体利益置于首位的制度优势。
(3)彰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优势。
(4)健彰显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制度优势。
(5)彰显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制度优势。
形势与政策定义
形势与政策是指我国对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秉承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而做出的应对政策,坚持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它也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尖锐复杂;国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矛盾凸
显时期,我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亟需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引导我们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开阔胸襟,立志奋斗。
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是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10篇】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10篇】1.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一:了解国家政策是必备技能在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性。
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2.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二:学会分析形势,把握发展趋势在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国家政策,还需要学会分析形势,把握发展趋势。
通过对形势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抓住机遇,为自己的发展找到合适的方向和路径。
3.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三:加强自身素质提升,适应形势变化形势与政策学习不仅仅是了解政策和分析形势,还需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4.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四:关注时事,增强政治敏感性学习形势与政策,我们需要关注时事,增强政治敏感性。
时事的变化往往会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只有及时了解和掌握时事动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政策的变化。
5.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五: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共同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学习需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6.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六:加强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七:培养创新精神,推动发展进步形势与政策的学习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推动发展进步。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8.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之八:加强跨学科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跨学科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涵盖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学形势与政策的一些重要意义:
了解政策动向:
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了解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政策动向。
这对于企业、组织、个人等有关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风险防范: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政治、经济、社会风险,有助于做出相应的防范和调整。
提高决策效率:
对形势与政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明智的决策。
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各种选择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提高决策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了解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可以根据政策调整战略,推动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同。
合规经营:
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企业和组织合规经营,避免因法规变化而带来的法律责任。
了解政策,有助于调整和优化内部管理机制,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法规要求。
社会责任感:
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使个人、企业和组织更加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才培养:
在教育领域,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培养具备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这种人才更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有可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成功。
国际交往与合作:
了解国际形势与政策,有助于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时代,了解各国政策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总体而言,学形势与政策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为个人、组织和社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发展的大环境。
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解读
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解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备受国内外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进行解读。
一、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
其次,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政治形势中国政治形势相对稳定。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内监督,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近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决打击腐败问题,维护了政治生态的清朗。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社会形势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和改革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在众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中国政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作出了不懈努力。
我们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并相信中国将继续走向繁荣和发展。
形势与政策主题
形势与政策主题
"形势与政策"主题指的是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形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该主题涉及到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在形势与政策主题下,可以涵盖的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经济形势与政策: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2.社会形势与政策:对社会发展趋势、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政治形势与政策: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国家利益制定政治方针和政策。
4.国际形势与政策:对国际形势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和战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国际地位。
5.环境形势与政策:分析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形势与政策主题是政府、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可以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意义重大,具有以下几点:
1. 意义引导行动:形势与政策是国家、组织和个体制定和调整行动方针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科学制定政策来应对挑战和机遇。
2. 意义促进发展: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提供发展的指引。
通过科学分析形势,可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国家、组织和个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3. 意义稳定社会: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深入了解形势,制定可行的政策,可以有效应对社会动荡和危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意义保障安全: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确保国家和个体的安全。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明确威胁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5. 意义提升竞争力: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提升竞争力。
通过对形势的了解,可以把握市场机遇和竞争态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升国家、组织和个体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指导行动、促进发展、稳定社会、保障安全和提升竞争力,对国家、组织和个体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论文国家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班级:工商管理1102班姓名:李晨月
学号:11180133
房价在不同的时期会随着社会物价的变动而变动,而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同等房屋的价格也不一样。
可见,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国家或区域,房价本身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没有可比性。
一、我国房价的发展趋势
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对房价发展趋势的判断,经济学者众说纷纭,普通百姓更是一头雾水。
影响房价的因素包括:房地产供需行情、建筑材料价格行情、热钱投资房产状况、住房贷款变动趋势、土地政策调控风向等。
影响房价的主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下:
⑴①“国八条”
执行力度及带来的影响:“国八条”是国家对近年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从宏观政策上加以调控,但政策措施对市场的指向和操作性并不强。
这些政策没能根本性地解决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反而一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反弹。
②“国六条”
执行力度及带来的影响:“国六条”的出台是对以往政策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调整,税收、信贷、土地政策调节,控制拆迁、规范市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完善统计和信息披露等六个方面。
这次政策针对性更强,指标更量化,对表现在全国高温不下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个别发达地区算是下了一场降温急雨,给希望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开了一剂猛药。
(2)土地政策
出台单位政策内容目的或影响
出台
时间
2004年3月30日国土资源
部
监察部
联合下发了《关于继
续开展经营性土地
使用权招标拍卖挂
牌出让情况执法监
察工作的通知》(即
71号令),要求从即
日起就“开展经营
性土地使用权招标
拍卖挂牌出让情
况”进行全国范围
内的执法监察,各地
要在2004年8月
31日前将历史遗留
问题处理完毕。
彻底封死了土地协议出让的口子。
2006年4月9日国土资源
部
国家工商
总局
发布《国有土地使用
权出让合同补充协
议》,对出让土地的
竣工时间、投资总
额、单位用地面积投
资强度、宗地容积
率、建筑系数等合同
条件及违约责任进
旨在防止出让之后的土地囤积、炒
卖,通过土地开发强度调整房地产
开发结构。
行了明确约定。
2006年8月1日国土资源
部
《招标拍卖挂牌出
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规范》和《协议出
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规范》正式施行。
规范对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出让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作了细
化,并建立国有土地出让的协调决
策机构和价格争议裁决机制。
2007年10月10日国土资源
部
发布《招标拍卖挂牌
出让国有建设用地
使用权规定》(39号
令),土地受让方未
缴清全部土地出让
价款,不得向其发放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
权证书。
直指土地开发市场的囤积土地问
题,敦促开发商加快手中土地的开
发,加大楼市供应量,对平抑楼价
有着较大的作用。
加强了对外商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境外机构个人购房的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当局也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加强了对外汇的监管,防止外资投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3)税收政策
出台时间出台单位政策内容目的或影响
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七部门《关于
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
见》。
其中明确规定,自6
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购买
抑制短期内哄抬房
价、扰乱市场正常
秩序的炒房行为。
“持币待购”成气
住房转让售房时将视具体情况征收全额或部分营业税。
候,市场交易量急剧下降。
随即各地细则纷纷出台,期房禁转、普宅范围等具体政策让炒房者无从容身,房地产过热态势得到相当缓解。
2006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
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
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将原
预售收入的预计营业利润率
修改为预计计税毛利率,将
房地产项目预售收入税率提
高5%;房地产开发企业不
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
惠。
旨在通过细化税收
政策调控房地产市
场。
2006年5月31日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住房营业税
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74号文件),规
定2006年6月1日后,
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
一定程度上抑制投
机和投资性购房需
求。
对外销售全额征收营业税。
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应持有关材料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免征营业税的手续,如果不能提供属于普通住房的证明,一律要征收营业税。
2006年7月2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
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
知》(108号文),宣布
从8月1日起,各地税局将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强制性征
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
释放了严格二手房
交易个人所得税征
管的强烈信号。
2007年1月1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
题的通知》,土地增值税将
执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即
土地增值税要视增值率的大
小,采取分段计算应纳土地
增值税税额的方式,对增值
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
按照新的计税办
法,项目开发的速
度越慢、土地囤积
的时间越长,企业
就会支付更多的税
款,有效打击了房
地产企业囤积土地
的势头。
的,分别适用30%、40%、
50%和60%的税率,不再全
部按60%的税率计征。
(4)金融政策
出台时间出台单位政策内容目的或影
响
2004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
行
从2004年4月25日起,资本充
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
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国有独
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等金融
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
率。
目的是限
制商业银
行的信贷
盲目扩张,
首要是调
控房地产
业。
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
行
取消5年以上住房商业贷款优惠利
率,贷款利率下限由原来的5.31%
提高到5.51,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
限;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
0.18%;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
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
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全面提高
了所有购
房者的供
房负担,提
高购房门
槛;打击了
市场上部
分潜在购
房者对房
价的乐观预期,对需求将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
行
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
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
元兑8.11元人民币。
根据对汇率
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
元即日升值2%。
让此前扑
朔迷离的
中国楼市
的未来更
加复杂化,
让在全球
化背景下
的中国金
融改革和
未来房地
产发展方
向和趋势
前景更加
不明朗。
2006年4月28日中央银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
百分点,其中,5年期以上的银行
房贷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
主要是为
了抑制投
资需求,进
6.39%;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
一步稳定房地产价格。
2007年3至12月中央银行连续六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基准利
率调整至7.83%,利率下限调整至
6.66%、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基准
利率调整至5.22%,储蓄存款利息
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
行的20%调减为5%。
一轮接一
轮的宏观
调控将让
银行抽身
上岸,也令
大批的
“地产
股”成为
新时尚。
2007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
行
银监会
发布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
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
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
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
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
的1.1倍。
能令“投
资大鳄”
知难而退,
是否会导
致“自住
买家”畏
难不前,利
弊尚在争
论之中。
货币政策的影响:此举主要是加大购房成本,抑制房屋买卖中的投机行为,抑制一些大城市上涨过快的房价,预防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影响房价上涨及暂时性下跌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