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

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

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

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注释】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

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

《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

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酒阑:酒尽,酒酣。

阑:残,尽,晚。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

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

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

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随分:随便,随意。

尊前:指宴席上。

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

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的亡夫之痛。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篇一: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

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及,若不堪忧。

”(《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

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

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

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

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

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

南宋词人李清照及其词作《如梦令》

南宋词人李清照及其词作《如梦令》

南宋词人李清照及其词作《如梦令》1. 引言1.1 概述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她以其才情出众和感伤细腻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以探讨她在中国古典诗词领域中的地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对李清照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她的生平背景、文学成就以及影响与地位。

接着,我们将回顾南宋时期的词作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环境、文化艺术状况以及词作特点与流派发展。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李清照的《如梦令》及其创作背景,包括词曲之间的关系与《如梦令》特点、创作主题与情感表达,以及对后世影响与评价。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内容并对李清照及其词作进行评价,同时探讨研究词人对理解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南宋词人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的分析,加深对她和南宋时期词作背景的了解,并探讨她对中国古典诗词领域的影响与地位。

同时,本文还旨在突出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词人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增进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鉴赏与理解。

2. 李清照简介:2.1 生平背景: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她出生在南宋时期的浙江杭州一个显赫世家,祖上有武将和文人。

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学士,在文学艺术方面给了李清照很大的启蒙。

与当代知名诗人苏轼交好,受其影响深远。

2.2 文学成就: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优美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多达红楼梦80余首,在南宋时期享有很高声誉。

她敏锐、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剖析使得她的词作流传至今。

2.3 影响与地位:李清照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对后世文人以及其他女性诗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尊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赏析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

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

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注释】蛩(qi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

语出杜牧《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纵浮槎(ch)三句: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

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

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

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此三句系对张华上述记载的隐括,借喻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

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

《文选·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

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甚霎(sh)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

霎儿:一会儿。

【创作背景】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写于池阳的。

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

李清照名作欣赏及生平简介解读、写作品读

李清照名作欣赏及生平简介解读、写作品读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環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全词译文及鉴赏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全词译文及鉴赏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全词译文及鉴赏今天小编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是关于李清照的《忆秦娥·临高阁》,此词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全词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才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忆秦娥·临高阁》作者:宋·李清照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临高阁》【注释】①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亦用为军中报昏晓。

②西风:《全宋词》校:“案‘西风’二字原脱,据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一无名氏词补。

”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此处以桐落喻明诚亡故。

《忆秦娥·临高阁》【赏析】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题此词作“咏桐”,似未切。

纵观全篇,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

尽管因为难以考证它的作年,我们无法准确把握作者挥毫濡翰时的情境和心绪,因而也无法深究作者所抒之情的底蕴是黍离之悲还是相思之苦,但作者抒情的真挚程度却足以使我们受到感染,而不著痕迹地显现于其中的高超技巧也足以令我们折服。

词的上篇写登楼的所见所闻。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作者怀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缓步登临高阁,凭栏远眺。

跃入她眼帘的竟是那样一番衰飒、悲凉的景象:缭乱的群山,平旷的原野,惨淡的烟光,以及聒噪着归巢的昏鸦。

它们拼合为一幅令人伤心惨目的秋晚眺望图。

有图若此,难堪已极,而作者偏偏还要为它配上撼人心魄的画外音——那在暮色中久久回荡的悲壮的号角声。

号角声,不仅将作者的情思带入更寥廓的空间,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捕捉作者情思的线索。

由这作为背景之一的悲壮的号角声,我们无妨推测那是靖康之变发生后的兵荒马乱岁月。

既然如此,联系作者靖康之变后亡国、丧失、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的遭遇,似乎可以断言,渗透在这幅秋晚眺望图中的是一种揉合着国仇家恨的浑灏苍茫的忧伤之情。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译文】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

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注释】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双调小令,后用作词牌名。

此词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欧阳公: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蝶恋花》:指欧阳修词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予:我。

酷爱:非常喜爱。

数阕:几首。

阕,首。

声:指词牌。

几许:多少。

云窗雾阁:云雾缭绕的楼阁。

扃(jing):门环、门闩等。

在此谓门窗关闭。

梅萼():梅花的蓓蕾。

秣(m)陵:秦改金陵为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

建康,又作“远安”。

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

凋零:形容事物衰败。

试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踏雪:谓在雪地行走。

亦指赏雪。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

根据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考订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元月初写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其时宋室南渡已历三个年头。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

将息,调养。

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满庭芳·小阁藏春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满庭芳:词牌名。

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浑似:完全像。

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韵胜:优雅美好。

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创作背景】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但也有学者认为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如谢桃坊就认为它应是遭到家庭变故后所作。

[如梦令李清照翻译]如梦令翻译

[如梦令李清照翻译]如梦令翻译

[如梦令李清照翻译]如梦令翻译第一篇如梦令翻译:如梦令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清照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

全诗如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

稍加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

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平时难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

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

词中只是写到“满心欢乐”吗笔者认为,“惊险刺激”在文本中也多有交待。

一个青年女子郊游到“日暮”,路途行走就有不便,此一险;因为“沉醉”于酒恰才醒来,头脑昏昏沉沉,又加上天已擦黑,辨不清方向,此二险;荷花荡水域到处荷到处花,本想撑船回家却终于“误入藕花深处”离开家里反而更远,此三险;天黑心慌,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就惊吓了自己,此四险。

而所有这些,倘凑巧造成自己醉眼心慌、手忙脚乱而哐铛入水,则是天大的惊险。

以致于如今追忆起来,仍然心悸而魄动;这从词的开头“常记”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词人在对暮归途中迷路的描述,用“争渡,争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活画了她的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

【诗歌鉴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遗犀还解辟寒无?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翻译、朱樱:帐子的颜色。

斗帐:形如覆斗的帐子。

流苏:排穗,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今吴语谓之苏头,即须头,须亦音苏。

2、遗犀:犀,指犀牛的角。

遗,应为“通”之误。

通犀,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到尖端,故名。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此词反映贵族女子的伤春情态。

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女主人公孤寂的心情;寓伤春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格高韵胜,风格清丽,富有诗的意境。

词的起句,开门见山,点明伤春的题旨。

此词自第二句起至结句止,基本上遵循了写景宜显、写情宜隐这一创作原则。

“晚风庭院落梅初”,是从近处落笔,点时间,写环境,寓感情。

“落梅初”,既梅花开始飘落。

深沉庭院,晚风料峭,梅残花落,境极凄凉,一种伤春情绪,已在环境的渲染中流露出来。

“淡云”一句被誉为“清丽之句”。

词笔引向远方,写词人仰视天空,只见月亮从云缝中时出时没,洒下稀疏的月色。

“来往”二字,状云气之飘浮,极为真切。

“疏疏”二字为叠字,富于音韵之美,用以表现云缝中忽隐忽显的月光,也恰到好处。

过片对仗工整,写室内之景。

词人也许在庭院中立了多时,愁绪无法排遣,只得回到室内,而眼中所见,仍是凄清之境。

“玉鸭熏炉闲瑞脑”,瑞脑香在宝鸭熏炉内燃尽而消歇了,故曰“闲”。

词人在《醉花阴》中也写过“瑞脑消金兽。

”这个“闲”字比“消”字用得好,因为它表现了室内的闲静气氛。

此字看似寻常,却是从追琢中得来。

词人冷漠的心情,本是隐藏在景物中,然而通过“闲”字这个小小窗口,便悄悄透露出来。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清照《忆秦娥咏桐》赏析(附译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清照《忆秦娥咏桐》赏析(附译文)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赏析【附译文】忆秦娥·咏桐李清照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

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

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

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

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⑵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⑶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

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归”。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词:“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⑷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湘东王折柳》诗:“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⑸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⑹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

即秋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的“西风”同义,皆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

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

岳飞《池州翠微亭》诗:“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卷十一徐安国《红梅未开以汤催趁》诗:“频将温水泛花枝,催得红梅片片飞。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赏析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赏析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赏析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赏析引导语:李清照的《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

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赏析,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作者:宋·李清照【原文】红酥肯放琼苞碎(1),探著南枝(2)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香(3),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4),闷损(5)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6),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1)红酥:这里指色泽滋润的红梅。

琼苞:像玉一般温润欲放的鲜嫩梅蕊。

(2)南枝:用李峤梅诗“大庾天寒少,南枝独早芳”典。

大庾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

张方注云:“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3)酝藉:《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意谓传主宽和有涵容。

而在此词中则与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

(4)道人:《汉书京房传》:“道人始去。

”颜师古注:“道人,谓有道术之人也。

”此词中系作者自称。

一说“人”为李清照自指,“道人”,意谓别人这样说我、议论我。

憔悴:困顿委靡的样子。

(5)闷损:犹烦闷。

宋李清照《王楼春》词:“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生素不羈,向闭置庭中,颇觉闷损:忽逢剧饮,兴顿豪,无復縈念。

”欧阳山《苦斗》四三:“周炳觉得一切都不如意,十分闷损。

”(6)小酌:随便的饮宴。

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

便来休: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此犹云快来呵。

”【赏析】此词题作“红梅”。

首句点明梅的色泽:红润如酥,晶莹似玉。

“肯放”是“岂肯放”的省说。

诘问语气,加强了红梅珍重迟开的神韵。

苏轼《红梅》诗也有“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的句子,或为此诗所本。

“南枝”,用李峤梅诗“大庾天寒少,南枝独早芳”典。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古诗词鉴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古诗词鉴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古诗词鉴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古诗词鉴赏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简单来说,就是这首古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还会做古诗词鉴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诗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李清照——《长寿乐》

李清照——《长寿乐》

李清照——《长寿乐》篇一:李清照——《长寿乐》注解版李清照——《长寿乐》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现在,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注释】:这首词,元代《截江网》卷六题为“易安夫人”作,但据宋代各类书史文献,从未有称李清照为“易安夫人”者。

明代《渊》题作者为“宋延安夫人”。

应候:应合时令。

六叶阶蓂(míng):谓蓂荚草长出六个叶,意指生日在月之初六。

爱景:指冬天的太阳。

漏残银箭:指天将晓。

杓(biāo)回摇斗:谓春天立即降临。

高闳(hóng):高门,这里可作“贵府”解。

棠棣:一种植物,比喻兄弟友谊。

兰羞:精巧的食物。

玉酎(zhòu):贵重的酒。

【赏析】:这是为一贵族妇女恭喜生日的应酬之作,无非是善颂善祷,应世随俗而已。

但委婉委婉,比喻贴切,用典自然,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语言涵养。

篇二:李清照诗词鉴赏李清照诗词鉴赏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如梦令》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蝶恋花]《上已召亲族》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乌江》李清照——《长寿乐》李清照——《多丽》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念奴娇》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永遇乐》李清照词全集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长寿乐》李清照——《好事近》李清照——《行香子》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庆清朝慢》李清照——《诉衷情》李清照——《小重山》李清照——《孤雁儿/御街行》篇三:李清照诗集李清照诗集《孤雁儿》李清照(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感怀》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感怀》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感怀》【年月】:宋【作者】:李清照——《感怀》【内容】:宣各辛丑八月十天到莱,独坐一室,一生所见,皆不在当前。

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认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整天纷繁喜惹祸。

作诗拒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父李格非为当时有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证家。

初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傲。

所作词,先期多写其安闲生活,后期多哀叹出身,情调感慨,有的也表露出对中原的。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门路,语言清丽。

论词重申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保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一样。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逸。

后代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说明】:宣各辛丑:即宋徽宗宣和三年。

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

礼韵:宋朝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

宋时考试以此为据,不依《广韵》、《集韵》。

公路:汉末袁术,安字公路。

《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另有麦屑三十斛。

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

坐棂床,惋惜许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遂死。

”李清照诗顶用以喻室中空无全部。

青州从事:指好酒。

孔方兄:指钱。

古钱外廓圆,内方孔。

喜惹祸:喜,爱好。

惹祸,引举事端。

燕寝凝香:燕寝,古代多指帝王寝息之所。

后亦指地方官员之公馆。

赵明诚为莱州知事,故云。

香凝,香气凝固。

乌有先生:乌通无。

即无有先生。

【赏析】:此诗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八月。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屏居青州十年后,赵出守莱州。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忆秦娥·临高阁》是由李清照所创作的,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忆秦娥·临高阁》的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忆秦娥·临高阁》宋朝: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临高阁》古诗简介《忆秦娥·临高阁》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

关于此词的作年和主旨,学界莫衷一是,殆已不可切考。

通观全篇,此词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

上片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片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

上下两片,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忆秦娥·临高阁》翻译/译文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

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

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忆秦娥·临高阁》注释忆秦娥:词牌名。

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

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⑵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⑶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

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归”。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词:“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⑷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

李清照《一剪梅》意境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意境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意境赏析李清照《一剪梅》意境赏析导语:《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李清照这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

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两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诗歌鉴赏,欢迎阅读!鉴赏一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因此,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4]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绿肥:指枝叶茂盛。

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

以景衬情,委曲精工。

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

极尽传神之妙。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叠字精妙
到无法可想,唯有吟哦而已。

以奇横字浅俗语,写尽万种情思。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
最是一回眸间,有无尽娇羞、无尽可人之态。

倚门偷觑,眼波
流动,心理微妙却要借梅子的清香去掩饰,女儿家的心思比这青青
梅子还要耐人寻味。

一个动作,少女情态已是纤毫毕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