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品语文味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兼谈语文“三味”
些 内容就会潜移 默化地 提升着学生的素质。
语文昧 三 : 。 美
语文 课怎 样 才能 品 出语 文 味 , 键要 在 这三 个字 匕 关 下工 夫 。
语文昧一 : 。 趣
学生一接触语 文课 , 文教师 首先应培 养学生什 么?千 语 条万条 , 一条必是唤起 、 发学生对语 文课 的兴 趣 , 是大 第 激 这
的求异想象 。卖 火柴 的小 女孩圣诞前夜冻饿 而死 , 假如她不 死 , 的生活会幸福 吗?还 可以通过相反角度 培养 学生 的逆 她 向思维 , 开卷有益 ” 如“ 变换相反 角度成为 “ 开卷未必有益 ” 也 是 有道 理的 , 其他 如 “ 足未必 千足恨 ” 失 。诸 如此类 。 一类 不 足。在联想和想象 中 , 学生感受到创造之美 , 语文之美 。 3 导 学 生 通 过 “ 笔 ” 会 创 造 之 美 引 练 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语文味不仅仅是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运用中的兴趣、品味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味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具备优秀的语文修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解语文知识。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示范者。
他们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精彩的课堂演讲、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其次,在学生学习中,培养语文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学生应重视语文课堂学习,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应用,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还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和拓展。
阅读是培养语文味的重要手段,学生应经常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家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感悟力。
再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一方面,课程内容应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另一方面,在评价和考核方面,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评价和考核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课程三者的共同努力。
“品”出语文味
“品”出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
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读中品味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
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并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情,是文章的文眼。
学习中找出对背影的描写,那种慈母般的父子情怀,质朴、清淡、素雅,不加任何雕饰的语言怎不使人动容:“……我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没有任何雕饰,全凭自然感情的流露,平淡中见隽永,真是个“情动于中尚不能自己”。
平淡质朴的语言需要通过朗读才能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意蕴。
三味语文,别有一番滋味入心头
三味语文,别有一番滋味入心头崇仁县马鞍中心小学谢菲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也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
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如何突出“小”和“语”。
从而让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结合《妈妈的账单》谈谈本人的“三味之说”。
一、语文课的“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蕴味。
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语文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涵咏体味。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品味母亲那无私无价的爱。
从而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用深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内心澎湃激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欲,并且在《烛光里的妈妈》乐曲声中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了下来,增强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语文课的“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
儿童是一上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
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语文是人类 culture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表达思想和文化的桥梁。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渗透与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味,顾名思义,就是用语文的独有特点来描述和表达某种情感或者表达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味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语文味呢?一、注重语文文化底蕴的宣传和普及语文味培养的第一步是对学生的语文文化底蕴的宣传和普及。
通过对经典诗歌、文言文、古代文化、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语文文化底蕴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文化内涵。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名篇等文化经典,让学生慢慢理解并吸收这些经典中隐含的语文味。
二、启发学生语文表达的创造性思维语文味培养的第二步是启发学生语文表达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注重的不仅是语言规范,更是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合理运用语言,创造自己独特的语文风格。
这样一来,学生在语文味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师生互动,推进语文文化交流语文味培养的第三步是推进师生互动,进行语文文化交流。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语文教学要重视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感知和理解语文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内涵。
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的方法,更可以从教师的引导中发现和领悟语文学科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意义。
四、加强跨学科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最后,语文味培养的第四步是加强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当前的文化教育是融合的,不仅需要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三味”,学出语文味
“三味”,学出语文味作者:程秀娟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写作味”——要打通写作与阅读的隔墙,让写作与阅读亲密牵手,让学生时刻想着“舞文弄墨”,表达自己的思想。
笔者认为抓住这“三味”,语文教学才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学生对语文才会情有独钟,才会学得津津有味。
一、将读书进行到底,让语文课堂充溢书声味儿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是我们的祖先总结出来的读书经验、读书规律。
但这种读书应该是讲究方法的,绝对不是泛泛而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肯定读不出什么名堂。
那就要求读书时一定要动脑筋思考问题,边思边读,否则就“学而不思则惘”了。
应该说对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读开始的,没有阅读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没有深入阅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
造成当下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文课堂上忽略了阅读,朗朗书声成了奢望,潜心的默读也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读书仅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而非实质性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以讲代读、以练代读。
读是基础,没有坚实的读书基础,任何形式的语文学习都将是空中楼阁。
既然读书对语文学习来说如此重要,那就应该将读书进行到底,阅读课堂上应“读”占鳌头,让朗朗书声充溢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溢书声味儿。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的必需。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训练学生多阅读、反复读。
不仅预习时要读,复习时也要读;不仅课堂上读,课外也要读;不仅上学时要读,假期时也要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在中学阶段起到了引领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语言基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味和语文素养。
这种品味和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称为“语文味”。
那么,关于语文味,我们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扬呢?一、形而上的语文味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扬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腻地感受语言的表达和表现形式,从而增强对语文的喜爱和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歌赋、古文阅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对文学作品能够产生共鸣和感受。
首先,在阅读诗词歌赋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其中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通过欣赏和朗读,学生可以体味到不同诗歌形式和韵律的美感。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各种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欣赏诗词的兴趣,从而培养和发扬学生的形而上的语文味。
其次,在古文阅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古文的独特之处,深入理解古文的蕴含意义。
通过学习古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而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故事、解析古文中的引申意义等一系列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二、修辞之美的语文味除了形而上的语文味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语文味叫做“修辞之美”。
修辞是一种文学技巧,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修辞手法的魅力。
例如,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表达和独特之处。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文学名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修辞之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语文味”四味
【高中语文】“语文味”四味作者:孔令军“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民主自由境界。
――《百度百科语文味》“语文味”的观点就是深圳知名特级教师程少堂明确提出去的,看看这个定义,就是十分存有深度的。
语文课就是生命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渡过的一段美丽而又难以忘怀的生命历程,那么,具备“语文味”的语文课必须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至生命的幸福,体验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人生的惬意。
否则,就是没“语文味”的无趣的课堂。
“语文味”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理解:一味:情感唤起语文课要注重对学生心灵世界的熏陶感染,情感世界的潜移默化,蒙昧心田的启迪教化、浸润默染。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语文学科具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有感情,有激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打通学生的情感世界,以教材的美质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情感,学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自觉之中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情感派名师的代表是于漪、韩军、李卫东等为全国知名的教师,语言一到他们的口里,就仿佛有了别样的活力与魅力,他们朗读课文,就仿佛是作者在朗读课文一样,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美。
王崧舟说:“语文课有三种境界――1.人在课中,课在人中;2.人如其课,课如其人;3.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第三种境界强调教师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享受上课,课堂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经不是让人觉得那是在上课,而是在生活,这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我很赞成这种观点,当我们沉醉在在语文课堂之中时,我们可以快乐作者所快乐,不责作者所憎,与作者一起欢乐,一起流泪。
构建有“语文味”的初中语文课堂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构建有“语文味”的初中语文课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张明摘要:“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
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味”回归本真语言文字“语文味”理念是由当代语文教育家程少堂于2001年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的,旨在构建一个师生与文本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且教师、教材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课堂。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也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洋溢着‘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事实上,“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整体美与特色。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营造一种独有的氛围,使学生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感悟“语文味”的深刻内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滋养,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书声琅琅,营造“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有“语文味”,离不开琅琅的书声,在众多语文学习形式中,“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最能体现语文本色。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用词的精妙,并逐渐对文本烂熟于心。
可见,“读”是学生解读文本、感受文学的重要武器。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气质,其文章的情感基调也不同。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应该是我们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仅是教会我们阅读和写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课,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忽略了语文课应该有的独特魅力,也就是所谓的“出语文味”。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如何才能在语文课上真正做到“出语文味”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的堆砌,更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文学情感的体验和人文精神的感悟。
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除了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来感悟美、品味人文、领略文学的魅力。
语文味可以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上,也可以体现在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上,更可以通过语文课的教学来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使语文课真正具有生命力和魅力。
如何才能在语文课上做到“出语文味”呢?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
老师们要热爱语文,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的魅力、品味语文的香气。
老师们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这需要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也需要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营造。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就会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重要性,进而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们要懂得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体会语文的魅力和风采。
老师们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参与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亲自体验到“出语文味”的乐趣。
要想让语文课真正做到“出语文味”,需要教师们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营造和配合。
当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课,必然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语文的魅力和价值。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马王初级中学张洪生【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味【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0097-01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至于其他的思维教育、思维训练等,那些都是派生的任务。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文字,品出“语文味”。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做。
一、揣摩语言文字,于细微处品“真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是一个具有一定赏鉴能力的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读出“趣味”,于文中的细微处品出“真味”。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凸显“语文味”。
以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台阶》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笔者从细节描写入手,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父亲”的坐姿的变化进行分析。
比如,作者在写“父亲”第一次坐台阶时是这样写的:“他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词语“最高”和“最低”进行对比,从中看得出“父亲”是一个要强而自信的人。
而在写“父亲”第二次坐台阶时是这样写的:“父亲则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跟人打招呼不自在,便一级一级往下挪,干脆坐到门槛上去了。
”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一级一级往下挪”这个细节描写,从中体会父亲既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又具有谦卑和善的矛盾心理。
后来,父亲的腰闪了,不再坐台阶了,从“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无法操持农活后失落的心理。
父亲的尊严和自信的倒塌,就在这“坐”与“不坐”之间彰显出来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分析文中细节描写,从中看出了父亲内心的挣扎,学生也由此理解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二、推敲关键词句,于关键处领会“美味”推敲文本中的词语、句子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思考,在文本的关键处思考“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是另外的词语,作者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做这样的布局和安排”。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出“语文”味。
1识字教学要有趣味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
2领悟文意要有情味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的课程观。
注重情感体验是《词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
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如教学《卧薪尝胆》一文在指导学生理解完“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例:“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支航天火箭飞上了天空。
”“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
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我们中国足球队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闯入了世界杯”。
品味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
品味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作者:边金莲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02期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什么?我认为,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1.读出“语文味”中学语文教学中,受教学目标更多指向阅读理解的影响,诵读开始减少,但是,诵读不应该被遗忘。
语文需要诵读,语文教师应根据学段需要和文本特征,在适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诵读训练。
例如,《笑》是一篇只有700字的短文,不加雕琢,只是随意点染,勾画了三个画面:一位画中的小天使,一位路旁的村姑,一位茅屋里的老妇人,各自捧著一束花。
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深入理解文本: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再读课文,了解内容,对文章形成整体感知,培养表达能力;细读课文,欣赏评价,享受作品描绘的形象、抒发的情感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深情朗读,深入体会,提高欣赏层次。
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赏析能力得到培养。
2.品出“语文味”“推敲”中的意境、“闹”中的春色、“潋滟”中的西湖美景……每一个词语,都凝聚着先贤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
语文课堂,如果没有了对于这些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同样是丧失了“语文味”。
《笑》如此短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缘于率意而精巧的结构、清新而精美的文辞。
为了让学生有所体悟,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深情地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美”。
学生在反复朗读、推敲中,体会到短文的“人情美——笑”“语言美——叠词、成语、儿化词”“结构美——过渡句”“意境美——爱”。
尤其是在语言的锤炼上,充分体现了“冰心体”语言的风格和文艺语体的形象性与情意性,为准确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主题服务。
学生从“隐隐”“微微”“飘飘漾漾”等叠词上,感受到分寸感、形象感;从“弓儿似的新月”等儿化词上体会到了语言的活泼。
品出语文味人文味
品出语文味人文味林志娟“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存活于句子中才有独特的温度。
因此,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品词析句、反复推敲斟酌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做的功课。
但是,千万别以为语文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都是机械僵化、缺乏人文主义色彩的。
其实,语文知识本来就是和人文情怀血肉相连、彼此难分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闫学老师的“庖丁解牛”之术。
案例(《伯牙绝弦》):师:当我们深入课文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生: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生:四次,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生:前面的两个“善”字是“喜欢”的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字是“啊”或“好啊”的意思!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后面的两个“善”字除了“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生:真棒啊!生:了不起!师: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其他同学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师:这位同学理解得真好,我要忍不住对你说“善哉”。
生: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就是说,他们俩心灵相通,是知音。
师:你们又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生:还会有鸟语花香。
生:春天百花盛开,冬天白雪皑皑。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
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
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中学语文课中,老师常常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体味到语文的深度和魅力。
学生们也应该有机会在语文课上体会到中文的独特之处,培养对中文的热爱和兴趣。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帮助语文课上出现更多中文的味道。
应该注重文学鉴赏。
语文课上的文学作品是学生感受中文味的最佳途径。
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文独有的古典美和文化底蕴。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散文或小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华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
要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让他们能够独立领悟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文学鉴赏,语文课也应该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中文味的体现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体味到中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老师可以设置各种写作训练,如写日记、写作文、写诗词等,让学生通过创作,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中文的魅力和内涵。
语文课还应该注重口语表达的培养。
语言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文字上,也体现在口语交流中。
通过朗读、演讲等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文的声调、韵律和节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辩论、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对中文的热爱和兴趣。
语文课还应该注重阅读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文的味道不仅体现在语言的形式上,也体现在文化的内涵中。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文的独特之处。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文学作品、经典的诗词和古代的故事给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文文化的独特魅力。
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参观古迹、传统节日庆祝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文文化。
语文味——让孩子真正学习语文的秘妙
语文味——让孩子真正学习语文的秘妙福清市三山江厝小学江丰一直以来对语文味的感觉总是朦朦胧胧的,什么是语文味?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语文味?总在恍惚中摸索前进,虽有所得,但也举步维艰。
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
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一、书声琅琅,动情诵读,读出浓浓“语文味”语文如果有家,那朗读就是回家的路。
如果没有朗读,语文就回不了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也好,阅读教学也好,都离不开诵读。
朗朗的书声,是小语课堂上永恒的经典。
于永正先生的“简单教语文”和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就将诵读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可以说,没有诵读的小语课堂,基本上就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课堂。
语文课没有了诵读,便如同百灵鸟哑了歌喉,语文味儿还从何处谈起?所以,善于烹饪语文大餐的老师,是决不会让自己的课堂始终没有诵读之声的。
《将相和》虽然文章很长,但是课堂上依然书声琅琅,我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感受蔺相如的那一张嘴。
第一步:自由放声朗读,发现课文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明白“将相和”的前因后果,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步:学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默读课文,把蔺相如说的话划下来,自己读一读。
有的学生说读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蔺相如;有的说读出一个视死如归的蔺相如;有的说读出一个有勇有谋的蔺相如,还有的说读出一个胸怀祖国的蔺相如……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品语文味
摘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同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交际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洞察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从言语实践中习得丰富的语感,品尝语文独特的味道。
关键词引导想象培养语感感悟能力理解词语
语文是一种形象,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感悟甚至是一种艺术,表现这些形象、思想、情感的媒介是丰富的文学语言和多样的文学手法,它们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味”儿!现在有不少老师认为低年级的教学只要教会学生识字、写字就可以了,至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那是中高年级的事情。
事实上,对语感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入学开始,让孩子从学习语文的第一天开始就能慢慢品尝到语文的“味道”。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凭借新教材,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一、比较中体会用词之妙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
这语言分析,
就是咬文嚼字。
低年级课文虽浅显,低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
教学二年级课文《台湾的蝴蝶谷》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学生读完这句话时,我兴致勃勃地主动要求也来读读,于是我把句子读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认真听的小朋友马上就指出我这样读错了。
我接着说:“老师知错就改,再来读一读。
”第二遍我读成了:“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越过树林,穿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再问:“老师这回可没重复用同一个‘飞’字吧?”可学生们还是不满意,他们纷纷发表意见说:这花丛一般比较矮,蝴蝶是从它的上面飞过的,用“飞”比较好。
树木大都比较高大,蝴蝶是不容易从上面飞过,只能从树和树之间钻来钻去,用“穿”比较好。
而小溪挡住了蝴蝶的去路,因此蝴蝶要从小溪上飞越过去,所以用“越过”。
就这样在老师巧妙的读一读、比一比中,不经意间引导学生来辨析“飞过、穿过、越过”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体会到用词要准确,初步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通过“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辨出优劣来,从而在此过程中感受不同语言文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情感与魅力。
二、朗读中感受语言之情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仰慕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久而久之就形成对美的言语的鉴赏能力。
教学二年课文《会走路的树》中的二、三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⑴“小树带着小鸟玩乐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师评:玩了好长时间还把小鸟安全送回家,多么喜爱、关心小鸟呀!请小朋友读好这句话,把小树对小鸟的关心爱护表达出来。
)⑵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树带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从时间、景点到景物引导学生读书感受这棵树对小鸟的爱,他们真是形影不离,相处时多么快乐呀)
学生在朗读时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对于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得真切深刻,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表演朗读不但能让学生读好课文,还培养了他们对朗读的热情、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朗读有两大功能:一是感悟功能,二是再现功能。
朗读练习应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爱,读出文字的精彩。
三、想象中品味文字之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阅读教学中,
如果能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放飞思维,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补充,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学习课文《会走路的树》第三自然段小鸟与“会走路的树”相识并愉快相处的经历——“它们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时,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小鸟和小鹿之间的友好相处,引领学生潜心学文,找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的友好?”进行朗读体会,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适时抓住这个能够走进人物心灵深处的最佳切入点,顺势引导展开丰富的想象:“小树带小鸟去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学生通过补充想象,把小鸟与“会走路的树”之间的愉快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感受到了小鹿风雨无阻地陪小鸟,体验出小树和小鸟之间亲密的深情厚谊,然而学生的体验、感悟,皆源于对上下文的理解,对文中“天天”“许多地方”“有趣的东西”等词语的解读,通过认真揣摩、咀嚼这些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品出作者的情感用意,作品的美妙之处。
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