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环境学概论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 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为环境保护 提供了技术依据。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70s-1980s)
01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开始起步,主要关注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
境改善。
发展阶段(1990s-2000s)
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政策逐渐完善,开始关注生态
04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要点一
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 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自然要素和自然条件。
要点二
自然资源的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用途和可更新性,可将其分为生物 资源、非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定义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 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 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 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VS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采用清洁能源和技术、植树造林等。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水体污染定义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 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
05
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概述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基本法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 资源的职责,以及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 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 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 原则、制度、法律责任等。
环境学概论名词解释汇编
环境学概论名词解释汇编1. 环境学(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学旨在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生态学、地理学、化学和物理学等。
2.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活动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资源、气候、地形等要素的总体。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空气、水、土壤、气候等因素。
3.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或能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它对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4.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是指长期内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强,从而引起了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现象。
5.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的度量。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6.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世代需求为基础,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相互协调,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7.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以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环境保护包括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8.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恢复并且源源不断供应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环境学概论》__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__考研知识点归纳一、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环境的概念和范围:环境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存在,并包括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依赖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全过程。
2.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3.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条件、资源利用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评价与监测1.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环境评价是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等内容。
2.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环境监测是通过收集有关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数据,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变化和污染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1.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环境规划是通过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并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环境管理是通过合理地组织和管理人材、设备、财务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使环境保护实现最佳效益。
四、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治理的思想和方法:环境治理是针对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关系:生态学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环境科学与化学、物理学的关系: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环境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
09级7班?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概念:所谓环境,总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行成的物质、能量自然现象的总体〞常简称为环境。
2、环境构造: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局部(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容与方式。
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
总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个独立组成局部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根本格局的宏观概念。
3、环境规律: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响性,灾害放大性。
4.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烟花规律的根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皂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开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根本原理环境学把社会和自然的直接演化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制约关系,从多层次乃至高层次上讨论人与环境协调演化的具体途径。
它涉及到科学技术开展方向的调整,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人与环境和谐,环境协同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规律与规划原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开展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开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而产生开展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人口压力。
第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计化,政治化。
开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开展趋势:第一,人口激增和贫困-开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学
寒武纪
寒武纪(前6-5亿年) 时期地球的统 治者是三叶虫,因此人们又将这个时 期叫“三叶虫时代”。
石炭纪
石炭纪(约3.5亿年前)某些形状类似上图的 两栖动物开始了征服陆地的旅程,它们 是爬行动物的真正祖先。
二叠纪
二叠纪(约2.85亿年前) 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
第四纪
第四纪(200~300万年前)古人类出现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与环境 关系不相协调的结果。它是人与环 境在一定的时空中相互作用的具体 体现,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 发展而发展的。环环境问题的产生 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采猎文明时期
(二)农业文明时期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三)工业文明时期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四)后工业文明时期 (当代环境问题或全球环境问题)
(2)灾害性天气,如台风、飓风、飑风、 龙卷风、雷击、冰雹、暴雨、旱灾等; (3)水文灾害,如洪涝灾害等;
(4)生物灾害,如病、虫、草、鼠害等。
2、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
(1)、骤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 暴发、龙卷风、飓风、飑风等。骤发性灾 害的特点是:猛烈地突然发生、持续的时 间很短、灾害影响和危害巨大,灾区地理 位置容易确认。 (2)、长期性自然灾害,其特点是:缓 慢发生、持续时间长、潜在危害大。如沙 漠化、水土流失等。
(三)工业文明时期(近代城市 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 12月1日到5日,比利时马斯河 谷工业区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 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 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 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 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 丧生,许多牲畜死亡。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 燃烧的1100吨汽油所产生的碳氢化合 物等气体,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引起 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烟雾,使该 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1955年 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该类事件, 分别有400多人死亡和全市四分之三 的人患病。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环境保护的学科B. 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C. 研究环境污染的学科D. 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学科答案:B2. 下列哪个不属于环境问题的分类?A. 水资源问题B. 气候变化问题C. 社会经济问题D. 生物多样性问题答案:C3. 环境保护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 1972年B. 1987年C. 2000年D. 2010年答案:A二、判断题1.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错误2. 环境污染只包括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不包括噪音和光污染。
答案:错误3. 可再生能源是指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消失的能源。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便使未来世代也能够满足其需求。
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平衡。
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并简要说明其危害。
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有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空气污染会导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引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水污染会导致水质变差,不仅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水污染会导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出现大量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甚至导致水生物灭绝。
四、案例分析题某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请你以环境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变规律的基本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3、环境要素的属性:○1最差(小)限制性○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4、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5、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6、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7、环境的分类:1)聚落环境(以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中心)2)地理环境(是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环境的总体)3)地质环境(地理环境中出生物圈以外的部分)4)宇宙环境(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又称星际环境8、环境的功能特性:○1整体性○2有限性○3不可逆性○4显隐性○5持续反应性○6灾害放大型9、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10、环境科学的分科:1)环境学 2)基础环境学 3)应用环境学1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12、环境问题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1)控制人口 2)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3)借助科技的进步解决环境问题14、环境自净: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环境的这种作用即环境自净。
15、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群体。
环境学概论曲向荣第二版笔记
环境学概论曲向荣第二版笔记一、引言环境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等。
在曲向荣教授的第二版教材中,对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下是我对这本教材的笔记摘要。
二、环境学的基本概念1. 环境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在环境学中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层面。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自然要素,而人工环境则包括城市、工厂、交通等人类活动形成的环境。
2. 环境学的定义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
它关注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环境学的研究方法1. 野外调查与实验环境学研究的基础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
野外调查可以帮助我们观测自然环境的现状和特征,实验则可以模拟特定条件下的环境变化,验证理论和假设。
2. 数据收集和分析环境学研究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
数据可以从实地调查、遥感技术、统计资料等多个途径获取。
然后,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趋势。
四、环境学的学科发展1. 早期环境学的发展早期的环境学主要关注于环境破坏和污染治理,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上。
2. 当代环境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环境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综合和多样化的学科。
除了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外,还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
五、环境学的应用领域1. 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学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业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
它还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管和改善。
2.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或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的过程,以减少不良影响,并寻找合适的控制措施。
环境学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科学的分支
环境科学的分支环境科学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综合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其分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生物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响应。
2.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化、迁移和影响。
这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化学反应、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等方面。
3.环境地球科学(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关注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过程,包括岩石学、气象学、水文学等,以全面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4.环境工程与技术(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主要关注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手段,包括废水处理、大气净化、固体废物管理等,以减轻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
5.环境物理学(Environmental Physics):研究环境中的物理过程,包括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以深入了解环境中的物理现象和变化。
6.环境政策与管理(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Management):研究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管理等方面,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7.环境法学(Environmental Law):研究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法规实施与监督等,以保护环境和维护法治。
8.环境经济学(Environmental Economics):探讨环境资源的经济管理与利用,研究环境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9.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研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环境问题对社会结构、文化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认知与反应。
这些分支领域相互交叉,共同构建了环境科学这一综合学科,以全面理解和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学基础知识大全
环境学基础知识大全
环境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了解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环境学的概念和原理。
一、环境学概述
- 环境学的定义和范围
- 环境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生态学基础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物种与生物群落
- 生态位和生态位类型
- 生态系统发展阶段
- 生态平衡和生态破坏
三、环境问题与影响
- 水污染及其影响
-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
- 土壤污染及其影响
- 噪音污染及其影响
- 光污染及其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
- 环境管理和政策法规
- 污染治理技术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
-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五、全球环境问题
-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野生动植物保护
- 可持续城市规划
六、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 媒体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 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档提供了环境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概述,对于对环境学感兴趣的读者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士都非常有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一、环境学的基本概念
1.环境学的概念和特点
2.环境和生态的定义
3.环境学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要素与资源
1.大气环境
-包括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大气环境污染等内容
2.水环境
-包括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3.土壤环境
-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性质、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内容
4.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的分类与评价
-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2.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环境法规与环境管理
-包括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理与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等内容
4.环境保护技术与工程
-包括环境监测与分析、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修复与治理等内容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生态足迹与生态延续能力
3.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
4.绿色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
五、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
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环境伦理与道德责任
3.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4.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
以上是《环境学概论》的主要知识点归纳,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和备考。
除了理论知识,考生还应该关注环境问题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了解国内外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技术与工程的最新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在《环境学概论》的备考过程中有所帮助。
环境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名词解释)自然环境: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
(选择或填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的分类(按其范围由近及远):环境的功能特性:(大题+上解释答)(一)整体性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
(二)有限性(三)不可逆性能量流动的不可逆。
(四)隐显性除了事故性的污染与破坏(如森林大火、农药厂事故等)可直观其后果外,日常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五)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患。
(六)灾害放大性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环境问题的分类:(选择)1.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其表现形式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书P9)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环境学概论总论
环境学概论总论第⼀章总论结构第⼀节环境及其组成1.环境的定义2.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3.环境结构和环境系统4.环境分类5.环境的功能和特性第⼆节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环境科学的分科第三节环境问题和保护1.环境问题2.当代的环境问题3.环境保护第四节可持续发展1.概述1).什么是发展2).发展的含义3).发展应解决的问题4).限制发展的因素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第五节清洁⽣产1.概述2.清洁⽣产定义3.清洁⽣产与可持续性发展4.实施清洁⽣产主要途径5.产品的⽣命周期第⼀节环境的定义⼀、环境的定义:指影响⼈类社会⽣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然因素总体,包括⼤⽓、⽔、海洋、⼟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物、⾃然古迹、⼈⽂遗迹、⾃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是指由于⼈类的活动⽽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地球环境由岩⽯圈、⽔圈、⼟圈、⼤⽓圈和⽣物圈组成。
⼆、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环境要素:⼜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的、性质不同的⽽⼜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然环境要素和⼈⼯环境要素。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种本质属性,并能⽤定性和定量的⽅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是由环境中已有的和进⼊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环境质量包括⾃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
⾃然环境质量包括物理环境质量、化学环境质量和⽣物环境质量。
社会环境质量包括社会中的经济、⽂化、美学等状况等。
环境结构: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
三、环境结构和环境系统环境结构的特点:圈层性,地带性、节律性、等级性、稳定性和变异性。
环境系统的特性:1)最差(⼩)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四、环境分类分类原则:即按照环境范围的⼤⼩、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类对环境的作⽤、以及环境的功能来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应急环保遥感应用应急遥感制图主要包括:1)资料的获取:快速收集遥感影像资料,主要有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为灾害应急影像地图的制作提供大量的现势性影像资料。
2)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影像快速纠正:应急期间可以只进行正射纠正,在满足平面几何精度的前提下,高程几何精度可适当放宽,完成影像融合和影像增强。
3)影像地图制作工艺选定合适的影像地图比例尺:分县影像地图挂图,供宏观分析决策使用;全区域覆盖1:25000比例尺影像图,满足应急调查与监测、灾后重建规划等需要;城镇及重点区域1:5000比例尺影像地图,利用已获取的灾后航空影像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制作城镇及重点区域的影像地图,满足灾区城镇规划设计的需要。
5.1水污染监测和控制1、基于3S的水污染模拟仿真与预警系统Ø 水污染的仿真模拟根据水体水流特性,建立模拟湖库、江河水流运动特征的一维或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水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根据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建立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分析污染物对流、扩散运动特性,采用合理的参数模拟特征污染物的主要环境行为;并利用三维模拟软件,通过添加水底地形及水中植被的影响作用,演示三维立体空间内的水环境状态。
Ø 水污染事件预警系统的建立建立污染事故分级报警系统,根据遥感监测数据及例行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数据出现明显异常或者显著变化的水域,确定污染物超标倍数及污染事件的级别,并发出警报。
对受污染源影响的重点水域,给出污染团到达的时间和最高浓度值,对污染团运行提前发出预警,以争取时间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影响。
Ø 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信息查询模块发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后,地方报警,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定位,并对事件进行各种查询,包括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检索事件地点的地理、环境、人文、污染源等数据库信息。
选定条件包括测站、时间项、指标项以及其他主要相关字段项等。
基于GIS/UAV/GNSS技术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决策模块根据应急监测遥感数据以及水环境污染信息,结合事件发生区域不同调度分析结果,建立基于GIS/UAV/GNSS技术的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决策支持模块,为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提供污染源分布、污染面积扩散、周围环境受影响程度等实时监测结果,为环保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
2、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集成与应用Ø 无人机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集成包括了图像数据集成、模块接口结成、算法集成以及应用集成。
系统的应用还将针对北京市敏感水域,例如饮用水源地、重要景观水域、河流主干流等,进行重点监测,以解决常规遥感手段及地面监测手段受各种约束而不能开展的及时、动态、大面积水环境监测。
Ø 利用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结合地面实测光谱与测试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可满足环保部门一般的水污染检测要求。
对于近海我们可做的如下常规监测工作:(1)近海海域水体中叶绿素浓度分布估算。
(2)近海海域水体浊度监测。
(3)可溶性有机物估算。
(4)海水表面温度分布估算。
此外,我们还可进行赤潮预警、赤潮分布与变化、石油污染等方面的检测工作,可以进行中、小尺度的湖泊(海湾)生态监测。
(1)浒苔监测在浒苔监测中,卫星能够实施不间断的连续大范围动态监测,无人机能够实施重点区高分辨率多波段的航空遥感监测,辅以现场采样等测量数据,形成立体监测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报告浒苔遥感监测信息。
主要内容有:Ø 根据卫星遥感大范围宏观监测及预报结果,结合航空遥感解译结果,制定航空遥感监测方案,包括飞机调配、监测范围、航线规划等,并根据申请的航高进行参数设定。
Ø 规范化的航空遥感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流程,包括航空遥感数据预处理、POS数据处理、正射影像制作与自动镶嵌、浒苔分类与信息提取、GIS专题制图与成果输出等五个部分。
航空遥感结果每日生成遥感监测图,包括飞行高度、任务相机、空间分辨率、测区信息、浒苔覆盖面积、浒苔密集度等信息。
5.2溢油检测和响应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而实时准确地监视监测溢油位置和漂移轨迹是采取有效溢油应急措施的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卫星遥感适合于监测大面积的溢油污染,而航空遥感则适合于小面积、海岸(石头、沙子)、植物上的溢油污染,特别适合指挥清除和治理工作。
其中,采用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时效性强,可以对事故的发展进行动态跟踪监视且成本低。
无人机装备有先进的遥感系统能实时跟踪海上溢油、实时估算溢油量及污染面积,对溢油清除效果进行评估。
与之相配合的地面应急反应中心则装备有支持系统、报警系统、溢油漂移预测系统、各种油化学成分及危害数据库、清污材料设备性能及存货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溢油应急反应能力评估系统、污染损害评估系统等,基于上述系统可以快速做出高质量的溢油清除决策方案。
以上信息再借助GIS的功能,可以实现:Ø 专题图制作,其基本功能有图像放大、缩小、全图、漫游、测距、图层控制、点图查找等功能;Ø 信息查询:在实现地图图元信息查询的基础上,运行时可查询某时刻溢油的位置信息,迁移速度场的速度、方向以及溢油海流背景数据;Ø 溢油定位的动态监测:以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航空遥感图像的时效性、准确性实现对溢油进行动态监测;Ø 溢油走向预测:根据遥感数据结合溢油模型,预测溢油未来走向及趋势;Ø 应急决策与响应:监测中心可以根据查询、预测结果向距其周围海域的应急船舶发出指令,实现及时的应急响应。
六、国土环保遥感应用6.1土壤保护土壤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功能,它对农业也有重大意义,土壤是不可扩大资源。
因此,使土壤免受伤害,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护来说是一项重大任务。
运用遥感影像(卫星影像和航拍影像)特别是无人机航空遥感影像能够实现土壤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充分利用,做到实时更新土壤资源档案,准确反应土壤水分变化、沙化、盐碱化和侵蚀的动态变化等,从而能够更为科学、更为客观地实现土壤保护的动态管理,为各级领导及土地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3S技术的土壤保护功能主要有:Ø 建立土壤保护的基本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壤水分研究,土壤填图,土地类型填图,土壤沙化、盐碱化及土壤侵蚀研究等。
县级、市级和省级土壤状况动态变化数据库;Ø 数据集成与数据库更新:以GIS为基础平台进行数据集成,运用无人机航空遥感的灵活、低成本特点,根据需要定期飞行采集影像数据,进行数据库更新;Ø 全面分析区域土壤现状,把握主要影像要素,并依靠专家知识的支持,确定动态变化的区域;Ø 对获取的土壤专题数据进行集成汇总,形成符合统一要求的土壤动态及土壤现状专题图。
6.2湿地制图利用遥感数据结合相关专题资料和统计数据,建立研究区湿地分类系统,采用人机交互方法提取专题信息,运用3S技术结合“图像分类后比较”的湿地动态监测方法统计湿地属性信息,通过分析湿地相关动态变化指标解释研究区域湿地动态变化趋势,对湿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3S技术监测湿地动态变化的方法主要有:1)图像分类后比较法:是一种较为简单明晰的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它首先运用统一的分类体系对多时相遥感数据组中的每一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单独分类,然后通过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来直接提取变化信息;2)不同时相图像算术运算:通过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求差值或比值等算术运算方法获取动态变化信息,也称为逐像元比较法;3)图像与辅助数据比较法:在GIS中对图像分类结果与以往专题地图结果进行比较以得到变化信息。
6.3沙漠化分析一般来讲,土地沙漠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Ø 地表形态的变化;Ø 地表组成物质的变化;Ø 植被环境的变化;Ø 人类活动程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土地沙漠化集中地反映在土地沙化与植被退化的相互演替上,在遥感图像上多以风沙信息的增强和植被信息的衰减为其特色。
运用遥感技术对沙漠化进行定量研究,除了遥感数据获取、预处理外,主要还涉及评价指标的确定和专题信息的提取、沙漠化的分析与评价。
土地沙漠化是个动态过程,可以用不同的指标对其发展过程加以判断、分级。
其中有诊断意义的直接评价指标为流沙(包括风蚀地)面积——面积百分比、变化速率以及植被覆盖度。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指标,如风蚀量、风积厚度,土壤吹蚀量,沙丘类型、高度、密度、活动程度,人口、牲畜超载率,地表形态组成特征,土地利用方式等;专题信息提取:遥感监测土壤亮度、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沙地面积等信息以及有关沙地、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绘制土地沙漠化的等级图表。
1987年TM342遥感图像荒漠化分布图1996年TM342遥感图像荒漠化分布图6.4污染源管理污染源管理是基于地理信息框架的基础之上的,可以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进行科学管理和监控。
主要实现对污染源数据的输入、储存、查询、统计、监控、管理、发布等。
污染源管理大体分为:1 以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在本地区的地图上,显示出污染源的空间地理位置分布图,并按行业或其他标准进行分类;2 在上述的污染源电子地图上,以各数据库为基础,显示出污染源的基础信息、工艺流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及排放去向等,以便在空间位置上实现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3 在重点区域,不仅要查清污染源的分布,更要弄清排污口,处理设施的空间位置、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以进行综合研究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污染源管理实现对各个污染源及其所排放的污染质、污染量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模型计算污染源的排污分布,提出对污染源进行排放的限制依据。
实行科学的污染控制,仅仅依靠监测数据还远远不够,单一的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反映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但却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内在本质及变化规律,对污染源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因此必须辅以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空间定位。
而遥感由于其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手段多,信息量大的特点自然成为一种很好的监测手段。
污染源监测的主要功能:Ø 实时检测污染源的情况,对污染源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矢量地图上按照污染类型分类呈现,并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为环境执法部门科学、准确、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依据;Ø 污染源许可证管理、现场检查、行政处罚、限期治理;Ø 污染预测分析功能:根据当前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类型、风向、风速、现有地理数据的变化程度,智能地从模型库中选择各种污染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随着大型工程的日益增加,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急需建立相应的大型工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