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原卷版)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①建立隋朝;②灭陈,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B . ①灭陈,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陈,统一全国D .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陈,统一全国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往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隋文帝D . 唐太宗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 . 促进了经济交流B . 促进了贞观之治C . 巩固了封建统治D . 结束了分裂局面4. 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5.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 . 崇尚节俭B . 重视农业C . 整顿吏治D . 生活奢侈6.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谜。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答案应该是()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7.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 . 三省六部制B . 科举制的创设C . “开元盛世”D . 大运河的开凿8.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2017.12班级姓名座号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你吃饭了吗?”,这是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客套话。
下列能享用到香喷喷的米饭的人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3. 追根溯源,你认为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而形成()A.黄帝和蚩尤B.黄帝和炎帝C.黄帝和尧D.黄帝和禹4.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5.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今年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楚人”“燕人”“鲁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C.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D. 炫耀周的强大8.“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C.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9.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0.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_______的入侵。
()A.匈奴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1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12.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哪一枚钱币是秦朝统一后使用的()A B C D13、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14、西汉国势最强盛的时候的统治者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5、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通行的文字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16、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1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养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19、商朝的建立者是()A、禹B、汤C、盘庚D、纣20、公元前221年,秦王结束战国诸侯纷争,完成统一大业。
苏州市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区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初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共2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
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2.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③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法国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界的泰斗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下列不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知人善任,魏征积极进谏 B在位期间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 D被尊称为“天可汗”4.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
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A. 自由性B. 广泛性C. 民主性D. 公正性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6.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 ①②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科试卷
○……○…○……(3)(4) 27. (1)(2)(3)(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小题。
每题3分,共75分)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和历史观点。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观点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的历史观点的是()A.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鉴真东渡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下列生产工具体现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耧车④骨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4、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被奉为“天可汗”。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澶渊之盟B.昭君出塞C.文成公主入藏D.金城公主入藏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唐三彩体现了唐朝哪一行业的生产发展水平()A.农业B.造纸业C.矿冶业D.手工业7、“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哪位皇帝的功劳()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8、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选拔了许多人才。
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是()A.创立进士科B.创立殿试制度C.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D.实行八股取士9、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的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北京C.长安D.杭州10、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早期国家的产生B.汉初大一统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政权分立与对峙11、什么历史事件导致唐朝由盛转衰()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 澶渊之盟12、有人常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区学校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建立隋朝 B.隋灭陈,统一全国 C.开凿大运河 D.隋末战争爆发2.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
下图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A.①B.②C.③D.④3.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4.“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5.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
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6.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7.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A.辽B.北宋C.南宋D.金8.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 契丹、党项、匈奴B. 契丹、党项、女真C. 党项、女真、回纥D. 匈奴、回纥、吐蕃9.下列图片不属于民族友好往来事例的是:A.松赞干布塑像B.《步辇图》C.唐蕃会盟碑D.日本的钱币10.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11.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 低 则舀水,高则泻水”,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鼓风冶铁C.灌溉生产D.陶器制作1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位君主:13.“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年下学期第二次学科素质测试试卷七年级历史命题人:陈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589年,使中国重回统一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A.禅让制B.科举制C.分封制D.行省制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涿郡B.洛阳C. 余杭D.开封4.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开元盛世B.贞观遗风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5.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6.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请回答唐太宗时嫁给吐蕃赞普的公主是()A.金城公主B.王昭君C.文成公主D.朝阳公主7.唐玄宗时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8.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朋党之争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宦官专政9.唐代诗人众多,诗作豪迈又飘逸,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0.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A李自成 B 黄巢 C 翟让 D 秦琼11.北宋的建立者是()A.赵匡胤B. 李渊C.刘邦D.赵光义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A.辽B.金C.西夏D.契13. 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A. 赵普B.宋璟C.寇准D.史思明14. 当你去购买商品时,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
它是()A.会子B.银票C.瓦子D.交子15.与北宋对立的西夏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畏兀儿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16.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蕃市B. 蕃学C.蕃坊D.市舶司17.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5.唐玄宗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6.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的朝代是A.北宋B.南宋C.西晋D.东晋7.世界上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希腊 8.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A.越州B.邢周州C.扬州D.景德镇 9.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辽与北宋B.辽与南宋C.金与北宋D.金与南宋 1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建立元朝B.定都大都C.统一蒙古D.灭亡西夏 11.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南宋抗战派的大臣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陆游 D.辛弃疾 1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 1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A.藏族B.回族C.契丹族D.蒙古族 14.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是A.唐朝人B.北宋人C.南宋人D.元朝人 15.北宋张择端的不朽作品是A.《女史箴图》B.《清明上河图》C.《游春图》D.《洛神赋图》16.在中国古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是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康熙年间17.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中,考生答卷的文体必须是A.论说文B.散文C.记叙文D.八股文18.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A.广东省B.福建省C.浙江省D.海南省19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几何原本》20.清朝前期,摆脱沙俄,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维吾尔族C.土尔扈特族D.满族21.清朝时期,为了处理西北军务,朝廷设立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这件事发生在A.乾隆年间B.雍正年间C.康熙年间D.光绪年间22.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代23.表作是A.《桃花扇》B.《牡丹亭》C.《西厢记》D.《窦娥冤》23.1727年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监督西藏地方事务,清政府设立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驻藏大臣D.安西都护府24.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殖民侵略的殖民者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25.古代史上我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一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
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2.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
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①科举制②大运河③赵州桥④都江堰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A.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潮流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C.兴建佛寺D.传播佛教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5.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他是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朱温6.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A.颜真卿B.欧阳询C.柳公权D.王羲之7.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
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唐玄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9.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10.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一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
A. 长安B. 涿郡C. 洛阳D. 余杭2.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羁縻州”制度4.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A. 辞赋B. 诗歌C. 散文D. 词曲5.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6.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 魏征B. 房玄龄C. 杜如晦D. 姚崇7.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A. 昭君姑娘B. 文成公主C. 则天皇帝D. 金城公主8 .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 洛阳B. 长安C. 扬州D. 成都9.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称颂的是A. 屈原B. 李白C.杜甫D. 白居易10. 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A. 吐蕃B. 回鹘C. 突厥D. 南诏11.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A. 玄奘西游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 鉴真东渡日本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12. 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A. 唐三彩B. 青花瓷C. 青瓷D. 白瓷13.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A.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 鉴真东渡C. 玄奘西游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14、下列事件中属于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①大兴土木②多次发动战争③滥用民力④酷虐残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5、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1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17、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初试卷(含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2.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秦国实行
了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3.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
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4.“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25.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西汉、吴、西晋、东晋。
26.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
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8.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
属于胶东郡腄县。”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
“剑”字有 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6年2月,陕西省官方向全球发布下图标识。
从中可提取的历史信息是()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人文始祖”B.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桥山之巅C.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D.炎帝和黄帝共同缔造了华夏族2.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面对于北京人的评价或意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B.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C.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D.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马陵D.巨鹿5.“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是()A.黄帝B.尧C.舜D.禹6.《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北京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尧舜时期D.夏商周时期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大汶口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8.观察图,指出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使用天然火。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
D.图片中的文物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9.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那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半坡居民B.河姆渡居民C.北京人D.元谋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可见,上古之人最需要的是()A.会制造工具B.过群居生活C.用火驱赶野兽D.住在山洞里3.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大器具是()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神话传说D.游牧文明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6.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A.黄帝B.嫘祖C.炎帝D.仓颉7.“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8.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氏族部落④半坡氏族部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10.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11.下列各项制度不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 )A.奴隶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1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陕西西安2.判断人类与动物的依据是看其会不会A.直立行走B.使用火C.制造工具D.劳动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①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②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③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④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5.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6.下列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会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拥有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D.浙江余姚8.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9.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造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11.“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12.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江苏省常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姓名:班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应的题号下)1.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 崇尚节俭B. 重视农业C. 整顿吏治D. 生活奢侈2.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 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A. ............B.C.D.4.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A. 唐太宗时期B. 武则天时期C. 唐玄宗前期D. 唐玄宗后期5. 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 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 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生了一定影响D.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6.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A. 文成公主入藏B. 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C. 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D.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7.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8.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
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流经苏州的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亡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作家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大诗人杜甫的这首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6.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7.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七年级历史(2018.3)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学习隋唐史后,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 民族政权并立B. 分裂走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中外交往与冲突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 投笔从戎,获取军功B. 投靠名门大族C. 参加科举考试D. 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3.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A. 遣唐使来华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文成公主入藏4.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不以从军为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宋朝重武轻文B. 宋朝重文轻武C. 从军死伤几率大D. 从军收入低5.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文帝D. 唐太宗6.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一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7.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金—阿保机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8. 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
唐朝的制度、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日本还保留着诸多“唐风”的印记。
当年由唐代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的日本政府定为日本“一级国宝”的是A. 唐大昭寺B. 唐招提寺C. 唐大明寺D. 唐法门寺9.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 勤于政事B. 善于纳谏C. 节俭治国D. 唯才是用10.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A. 政治清明B. 科举兴盛C. 民族融合D. 经济繁荣11.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A. 唐朝B. 明朝C. 隋朝D. 清朝12.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3.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 玄奘B. 鉴真C. 忽必烈D. 郑和14. 《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
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15.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 辽朝B. 北宋C. 西夏D. 南宋16.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交子的出现B. 热闹的瓦子C. 景德镇的兴起D.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17.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 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 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 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8.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人口迁移。
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赶上北方;北宋末年,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A. 北方已不适合居住B. 南方文化水平较先进C. 唐宋时期统治者组织移民D. 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19.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A.B.C.D.20.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
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共6分)2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大运河这一历史工程的赞颂。
23. 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4. 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这也是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主要原因。
25.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
黄巢农民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唐朝灭亡。
26. 历史上,岳飞“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得民心。
岳飞与文天祥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27. 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
28. 唐朝后期,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29. 唐朝的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有_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3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
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政权?岳飞的“收拾旧山河”愿望有没有实现?请写出你的理由。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1. 无数史实证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真理。
但历史的进步、发展,往往与杰出人物的努力与贡献也密不可分,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他常常借用古人的话,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发出一些令后人深省的“名言”“名句”。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意: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意:如果)损百姓、以奉(意:奉养、满足)其身,犹(意:好比)割股以啖(dàn喂饱)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三······,自古皆(意:都是)贵(意:以……为高贵、尊贵)中华、贱(意:以……为低贱、落后)夷狄(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总称),朕(zhèn皇帝专有的自称)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以铜为鉴(意:镜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国家)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个人)得失(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这一治国理念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治国理念是深受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2)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推行一种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最能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重大史实是什么?(3)材料四中,唐太宗常以“三面镜子”来自勉。
这体现了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3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3)材料二中,639~751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