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水平实证评价——以南京为例

合集下载

提升志愿服务经济价值的探索和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提升志愿服务经济价值的探索和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2021年联合国大会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立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体系和知识库等工作,鼓励各国政府进一步作为。

志愿者服务创造价值领域的研究工作,使得价值测算在全球开始得到进一步重视。

在我国,经济测算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关于志愿服务经济价值领域的价值测算起步较晚,知晓度也不高,研究与应用目前仍得不到普及,但在若干大中城市比较普及,因此本文选取南京市近年来志愿者服务快速发展的城市,说明志愿者的经济价值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志愿服务经济价值测算的含义与构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把健全志愿者的社会服务体系放在志愿工作的首要,各地区要广泛开展志愿者的社区服务关爱行动。

到2025年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要突破1亿人,因此针对志愿者服务的经济价值探索和分析,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助于使我国志愿者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取得长足进步。

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是指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所谓社会直接或者间接创造的价值,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无偿的,也可以用志愿者的小时数或者直接产出的货币来测算。

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长期被政府所忽略,首先有些创造的社会价值是间接的,例如清洁街区的志愿者,虽然没有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却为街区节省了大笔清洁费用,这也是一种价值创造,这一块价值长期被官方忽略,当然这里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正如联合国提到的,在经济学中,我们所提到的志愿服务只是一个概念,它无法适用于任何经济学公式或者用市场价值来衡量。

二、南京市志愿服务经济价值测算分析(一)志愿服务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影响经济价值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影响经济价值的就是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以及安保措施,还包括对于志愿者权益的合法保障。

其次包括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及权利和义务的明确,以及志愿者向社会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最后影响因素还包括这里面存在的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权益性风险。

在调查中发现及时传达相关风险也会降低影响经济的相关风险,只有坚持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规避风险传达优势,才能保证志愿服务事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文章 编 号 :61 62 (02 0 — 16 0 17 — 53 21)1 00 — 7
‘ 市 文 化 资 本” 标体 系构 建 及 其测 度研 究 ‘ 城伟 范 洪 ,
(. 1 江南大学 学生处 , 江苏 无锡 2 4 2 ;2 重庆大学 贸 易与行政 学院, 112 . 重庆 4 04 004)
城 市化 进程 得 以加 速发 展 ,9 8—2 0 17 0 9年城 市化
于经济 绩效 ( 尤其 是 G P增 长 速 度 ) D 的考 核标 准 使 得 城市政府 间热 衷于 开展 “ D G P速 度 大 战”, 从 而导致 社会 、 能源 、 环境 等 问题 日益 严峻 。在此 背
年均 增 长率高 达 9个 百分 点 。然 而经 济 的持 续增 长和城 市化 进程 的加速 却是 以 巨大的能源 消耗 和
区强 于 沿 海 地 区与 内陆地 区 。
关键 词 : 市 文 化 资 本 ; 标 体 系 ; 城 指 测度 ; 苏省 江 中 图分 类号 :2 0 F 9 文 献标 志码 : A
Th n e y tm o muain a d Esi t n o Ur a lu a ptl e I d x S se F r lto n t mai f“ b n Cut r lCa i " o a
t t n C og igU i r t, h nqn 0 0 4, hn ) r i , h n qn nv sy C o gig4 0 4 C ia ao ei
Absr c I s n W e e s r o d tr n n a u e“u b n c hu a a tl a tha c me a n w t a t:ti O n c s ay t ee mi e a d me s r r a u r lc pi ” si a sbe o e e pln t r a t lv ra l t in fc n mp c n u b n e o mi r wt Ba e n t e r v e o he x a ao c pi a ib e wi a sg ii a ti a t o r a c no c g o h. y a h s d o h e iw ft p e i u t d e ,a n e y tm s p o o e o me s r he v ra l r vo s su i s n i d x s se wa r p s d t a u e t a b e,wh c st e p le o e au t i ih wa h n a p id t v l a e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以苏南五市为例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以苏南五市为例

[ 要] 构建科学合理 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 价指标体系 , 以衡 量城市旅 游 的可持续发展 水平 , 摘 可 指导城市 旅游 的科学发 展 , 增强城市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 本文 以城 市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理论 为基础 , 出了科学 提
合 理 的城 市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应 用 综 合 评 价 方 法 , 苏 南 五 市 城 市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水 平 进 行 了 并 对 综合评判 .
u ig s n h tc e au tng meho s sn y t ei v la i t d .
Ke r s u b n tu s , u ti a l e eo me t id x s se , v l ain, o s u t n y wo d : r a o r m s san b e d v lp n ,n e y tm e au t i o c n t ci r o
e a c h v l me ts t ia lt fu ba o rs . Bas d o h a i he re fu b n t u s s sana l v l nh n e t e de eop n usan bii o r n tu m y i e n t e b sc t o so r a o r m u t i be de e — i i o pme t t spa rpu sfr r ce tfc a d r a o b ei d x s se o v l tn r a o rs s t ia l e eo - n , hi pe t o wa d as in i n e s na l n e y tm fe auai g u b n t u m usan b e d v lp i i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B ii n rl t aatr rme kN ni u o e t l i o c pu l ra udn Ge eaCi Ch rc a wo : ajgP kuC nr tC ne taUb n l g y eF n aC y
D s n xmp / n h n h i u hi Y n a q n e i a lWa g e g u S n i ,a g i i g gE e C , Sj e Jn a
的特色到底是什么”这一首要问题的认识模糊
素纷 乱繁杂, 在实际规 划建 设操 作 中对 “ 营造
什 么城 市特色 ”往往不 能达成理 J 生共识,个 人
和文化快餐化,城市建设面临干城一面、特 不清。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巨系统而言,城市要
情感、专业领域判断及集体 l 生 的利益判断之间
往 往存在难 以调和 的矛盾。 要 回答某 一个具体 城 市 的 “ 市特色 到底 是什 么”并 非易事 。 城
e olt .rs v ui on e oure s v . d f c i al re a i es ar s i st ut e, t r i e a i r t ul , c urey an un t on intt o on r e ch, t ck o c l ur na u e,ntgr t f s es oni r r ga z a acer t em e san ba p i tu t e, d s cie i ha a t rfame or. eor niesch r t i i el sc nt d ur n s at s r cur an pe f s ct c r c e al i y r w k
础 研 究 , 秉 持文 化 优 先 、 自然优 先 、整体 优 先 的 原 则 ,对 特 色 要 素和 城 市 空 间 结构 进 行 关 联 整合 , 最 终 确 定 城 市 特 色格 局 。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建筑12x xxx 120807013x“自下而上”城市设计以常熟市李市村为例一、城市简介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市代管县级市。

常熟市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常熟文化属吴越文化,常熟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李市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接昆山市石牌镇,常昆高速公路与锡太一级公路交汇于村南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据《常昭合志》载:“李市跨东山泾(旧属双凤乡),距城约四十里,街五、六道,居民六、七百户,有城隍庙、石桥一、木桥六。

附近小村庄曰‘山泾’(居民数十户)”。

李市村是以水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江南小镇,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农业中心。

(李市村区位分析图)二、历史背景李市村源自明朝,详细的历史渊源已经难以探寻。

据当地老人叙述,明代正统年间,朝纲不振,天下大乱,一位李姓商人坐船经过此地,迷路长达九天之久。

于是“位置偏僻、水网发达”的李市地区就成为其“躲避乱世,经营生意”的风水宝地。

日后李市村成为李氏大族的定居村落,又因其家族财力雄厚、贸易发达,吸引了周边居民来此买卖和定居,蔚然成市,渐成小镇。

李市也因此得名。

另有一种说法称明朝有一位李姓官员告老后居于此地,并建有一宅曰“李墅”,此地后来人口渐多,集市繁华,于是得名“李市”。

三、城市平面在村落“生”之构思时,首先考虑的是选址。

选址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博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构思者对村落外部的地形地势、土壤、水文、风向、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评估与取舍,选择最符合构思意图的地方作为村落基址。

李市村地处常熟地区,水系发达,河道密集。

当地河流有陈泾河、市河、三泾河、吴泾河、清小湾、赤沙塘、黄瓜浜、白米浜等等,其中陈泾河、市河、三泾河、黄瓜浜穿李市村而过。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例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例

[ 关键词 ]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熵技术 ; 层次分析法 [ 中图分类号] G O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6 6 2 ( 2 0 1 4 ) 0 1 — 0 0 3 7— 0 5
S t u d y o n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E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Ci t y Cu l t u r e C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r i e s a n d i t s Ap p l i c a t i o n
Vo 1 . 3 1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4 6 6 2 . 2 0 1 4 . 0 1 . 0 0 8
城 市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竞 争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构 建及 应 用 研 究 木
— —

S h a n g h a i , H a n g z h o u a n d N a n j i n g a s E x a m p l e s
K A N G B a o l i n g C H E N Y o u j u n
(Z h e j i a n g T o u i r s m C o l l e g e , Ha n g z h o u Z h e j i a n g 3 1 1 2 3 1 )
me n t o f c lt u u r e c 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r i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el r e v a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t h e f e a t u r e s f o c o mp e t i t i v e - n e s s f o c i t y c lt u u r e c 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ie r s a r e e x ou p n d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t h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i s

《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汇编(2》读书笔记模板

《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汇编(2》读书笔记模板
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江苏 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
汇编(2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工作
对策
本书关键字中分国 析梦 思维导图
江苏新
篇章江
苏省决
上下册
成果
策咨询
研究基
研地究

路径
以信息化建设和谐稳定江苏新农村研究 职能部门的流程再造与基层政府的效率和效能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层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融合——以南京市工商管理与社区管理的 “双对接”模式为例 江苏法治先导区建设的制度重点 江苏省建立和推行“公民守法责任制”的设想 江苏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经验、启示与路径——基于江苏“大基层组织” 治理模式建构的研究 江苏社区组织建设的路径分析——在“共同体”与“契约组织”之间 江苏地方政府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十二五”中期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进程、新挑战与新对策 江苏“文化建设”的现状评估与对策 苏南、苏中、苏北城市文化演进与比较研究 江苏公众与江苏艺术发展关系研究 江苏书画艺术走出去的难点与突破路径 技术进步推动江苏省文化产业增长方式与路径研究 后记
读书笔记
这是《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汇编(202x)(上、下册)》的读书笔记 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中的服务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江苏制造业合理转移路径及政策措施 推动江苏高端服务业内生性发展的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困境研究动态与破解江苏产业集群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聚研究动态与江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信息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市场化的物联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研究 转型期石油石化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基于非油品销售的视角 江苏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江苏地区)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江苏地区)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江苏地区)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5.04.22
•【字号】苏建函科〔2015〕251号
•【施行日期】2015.04.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江苏地区)的通知
苏建函科〔2015〕251号各省辖市建设局(委),各有关单位: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建科函〔2015〕91号),我省共有97个项目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现将列入计划的项目目录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本地、本单位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实施监督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江苏地区)目录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4月22日附件:。

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以东南沿海11市为样本

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以东南沿海11市为样本

意 城 市 的发 展 , 一是要完善城 市公共基础设施 , 加 大 R&D投 入 在 一 般 财 政 预 算 支 出 中 的 比重 , 提 升 文 化 教 育 传 媒 支 出量 , 改善城市绿化 建设 , 促 进城市硬环境的建设 ; 二是要优 化产业 结构 , 提高创 意产业在 G D P 中 的 比 重, 提升城市创意竞争 力 ; 三是要加 强城市文化 建设 , 增加 城市宽 容度 , 坚持 以人为 本 、 服 务 于 人 的理 念 , 围 绕
第 3 期
吕庆 华 , 等: 创 意城 市评 价指 标体 系建 构与 实证 : 以东南沿 海 1 1市为 样本
1 0 1
维 多利亚 时 代 首 次 提 出 “ 艺术 经 济 ” 理念, 认 为 任何 产 品都应 该 具 备 实 用性 和艺 术性 两 种 功能 。 L . Mu mf o r d 将 其思 想 引入创 意 城市 研 究 , 提 出“ 文化 经济 ” 概念, 认 为 城 市 重建 可 以实 现人 类各 种消 费 和 创 意活动 的需 要叫 。创 意城 市 理论 研究 , 始于 2 O世 纪末 创 意 经济 发 展 。P e t e r Ha l l [ 2 ] 从 创 新角 度 , 把西 方城 市分 为技 术 一生产 创新 时代 、 文化 一智 能创 新 时代 和 文化 一技 术创 新 时 代 , 认 为 每个 时代 都有 创 意
作 者简 介 : 吕庆 华 ( 1 9 6 0 一) , 男, 福 建寿宁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 要 从 事 文 化产 业 理 论 与 营 运 研 究 。 基 金项目 : 教育部社会科 学规划 2 0 1 2 年 度 项 目“ 我 国创 意 城 市 评 价 研 究 ” ( 1 2 YJ A 7 9 0 0 9 5 )

《2024年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范文

《2024年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范文

《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篇一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城市空间形态。

选取重庆、武汉、南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域文化的深入分析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实地考察,探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

文章结合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未来城市规划和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地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域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也是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力量。

本文以重庆、武汉、南京三个城市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演变。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区内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识,也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重庆城市空间形态的地域文化分析重庆以其独特的地形和山地文化著称,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山城特有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为重庆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塑造了其特有的码头文化。

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在重庆的城市建筑、道路布局、桥梁构造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形成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四、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地域文化解读武汉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中游地带,其城市空间形态受江河湖泊的影响较大。

武汉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

这些文化元素在武汉的城市建筑风格、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布局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此外,武汉的桥梁建筑也体现了其独特的交通文化。

五、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地域文化探讨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城市空间形态体现了古代都城的规划理念和建筑风格。

同时,南京的自然环境如秦淮河、紫金山等也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_以南京为例_陈梦远

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_以南京为例_陈梦远
(1) 通过对居民城市意象热点感知的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探析意象热点对整 体意象空间的建构作用。
图 1 研究区范围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search areas
2288
地理研究
33 卷
(2) 建立句法模型,探析意象热点和城市道路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关注这种内
式 (4):
{ } θ = arctan
éë∑(
X
i
-
Xˉ)2
-∑(Y
i
-

) ù2 2
û
+
éë∑(
Xi
-
Xˉ)2
-∑(Yi
-

) ù2 2
û
+
4
∑(Xi - Xˉ)∑(Yi - Yˉ)2
12 期
陈梦远 等: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
2289
S
x
=
SQRT
ì ïí2 ï
×
∑[(
Xi
-
X
)cos θ - (Yi
因此,结合空间分析表达手段和调查实证数据,从影响城市结构网络中交流最为频 繁、可识别性突出的城市汇聚点着手。从城市微观层面看,城市汇聚点实际可能是节 点、地标,或者是意象突出的建筑群;在宏观城市尺度上则主要表现出点空间属性,本 文称其为“意象热点”。并关注城市结构变迁的动态过程,探析这些热点形成城市整体意 象的空间作用机制以及和居民活动的关系,最终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南京总体都市意象的 营建提供对策和建议。
∑ f
(^x)
=
1 nh
i
n =
1
k
éx
ê
ë
δ-hxiùûú

青年务工农民居住状况与城市融入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青年务工农民居住状况与城市融入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再次是老板提供 的房子 。 表 1 住房类型
F eq e cy r u n P rc nt e e
9) % 、小商品市场 ( 19 ) 6 .% 、各种 小吃、食 品店 ( 2 3 ) 8 . % 、小
无疑将阻碍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 目前 ,学界对青年务
工 农民居住 问题 的相关研 究逐 渐增多 。本 文以南京市为例 , 住状况 ,探 讨青年务工农 民居住状 况对城市融入 的影响 。

二 、青 年务 工农 民居 住状 况 青 年 务工 农 民长 时间 工作 在城 市 ,从 事不 同 的职 业 。 拥 挤 ,住 房设 施简 陋 ,居住 环境 差 ,而且 同质 性 比较 强 , 其 居住模式 多 以集 体居住 为主 。在 研究 过程 中,我们主要 选择 以下 7项 指标来衡 量其居 住状况 。 I .住 所面 积 。调查 结果 显示 ,青年务 工农 民住 房面 积 以 l— 0 0 2 平米最多,占3 . %;其次为 3 - 0 04 13 平米 ,占 l. 8
关键词:青年务 工农 民;居住状 况;城 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 :F 0 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5 0( 0 8)0 - 0 7 0 0874 20 3 0 1— 3
8份 0 改革开放 以来 ,随着 第一批农 民进 城务工 ,2 0世 纪 9 效样本为 1 I 。样 本回收率约为 9 %。样本特征如下 : 0 年代 民工潮逐渐形成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不 断推进 ,大批 青年 务工农 民带着对城市的 向往开始他们在城市 的生活。他
层 内部 同质性强 、 各层之 间异质性强 。 问卷 采用 当面访问法 , 务工农 民的住房作过研究 ,发现务工农 民在城市住房的主要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_以江苏省为例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_以江苏省为例
——— 以 江 苏 省 为 例
付晓军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 :城 乡 一 体 化 是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必 然 阶 段 。 文 章 对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科 学 内 涵 进 行 了 解 读 ,基 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采 样 数 据 通 过 单 项 指 标 评 价 模 型 和 评 价 总 模 型 对 江 苏 省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得 出 江 苏 省 进 入 城 乡 初 步 一 体 化 的 结 论 。
产 教 育 、变 换 工 种 、共 同 享 受 大 家 创 造 出 来 的 福 利 以 及城乡 的 融 合,使 全 体 成 员 的 才 能 得 到 全 面 的 发 展 ”,形 成 相 对 成 熟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思 想 理 论 体 系 。20 世 纪 60 年 代 ,美 国 著 名 城 市 理 论 家 刘 易 斯 · 芒 福 德 (Lewis Munford,1895-1990)明 确 提 出 “城 与 乡 不 能 截 然 分 开 ,城 与 乡 同 等 重 要 ,城 与 乡 应 当 要 有 机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观 点 ,把 乡 村 和 城 市 的 改 进 作 为 一 个 统 一的问题来处理,为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践 行 提 供 了 思 想 来 源 和 理 论 依 据 。1985 年 加 拿 大 地 理 学 家 麦 吉 (T. G.Me.Gee)提 出 了 “desakota”概 念 ,即 “城 乡 一 体 化 地 区 ”,特 指 位 于 核 心 城 市 间 原 来 人 口 稠 密 的 农 业 区 转化而成 的 农 业 活 动 和 非 农 业 活 动 高 度 混 合 的 地 区 。 国 外 通 常 用integra-tion,urba/rural composi- tion,desakota等 来 表 示 城 乡 一 体 的 概 念 ,但 又 都 有 各自的特定含义,与 我 们 讨 论 研 究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有 一定的区别。

构建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讨—以南京为例

构建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讨—以南京为例

系统是 经 济子 系统 和 社 会 子 系统 的基础 另外 把体制 管理

, 、
和 政 策单 独 作 为

个 子 系 统 以 体 现 体制 管理 和 政 策对 城
, 、 ,
市发 展 的调节


基 于 以 上 几 点 并考虑 到有关 因 素 的不 可 量
化 性 根 据 南 京 市 统 计 局 现 有 资料 提 出构建 和 谐 南京 的指 标


了 指 标 间 的不 可 公 度 性

为此 需 对 各项 指标进行
, , *

致无 量

城 市作 为复 杂 的 动 态 的 巨 大 系统 具 有 多 种 价 值取

纲化处理

由于 表 1 中 的指标 有 极 大 型 也 有 极 小 型 首先 对

向 : 既 要 达 到 城 市 与 其 赖 以 生 存 的 自然 系 统 之 间 和 谐 共 荣

高公平 和谐是这 个 系统 的核 心 社

关键 词 :
和 谐 社 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因 子 分 析 法
;和 谐 度
会 公 平 和 谐 是 系 统 发 展 的 最 终 目 标 同时 也 是 手 段


经 济发
展 能 力 是 中 间 目标 和 实 现 最 终 目标 的 手 段 环 境 和 资 源 支 持

社 会 支持 系统 和 体 制 管理 系统 的 发 展 水 平 呈

广 泛 综 合 系统 的 范畴 它 包 括 经 济 政 治 社 会 文 化 环 境
、 、

但 环 境 支持 系统 发 展 水 平 还 有待 进

9822906_均衡发展视野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9822906_均衡发展视野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均衡发展视野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郭立文时韵祁(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摘要]对劳动形式、内容及收入水平等指标关注度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化水平测度的着眼点、立足点的乃至结果的千差万别,引发了城市化测度的“困境”,本文从线性回归模型出发,分析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分项指标发展不均衡,人口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城镇消费比率,滞后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为促进城市化的均衡合理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过快的现状,政府需要减少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淘汰落后产能,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显著性检验[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6)02—0063—04一、城市化测度的“困境”(一)国际社会关于城市化测度指标选择的共性理解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指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从内涵上看,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

当前,不同国家及地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口指标上,即主要依托城市人口占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这一衡量指标的关键之处在于城市人口的界定(见表1)。

(二)我国关于城市化测度指标构建的内在矛盾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并不是用具体的人口规模来定义城市,而是采用建制城镇来定义城市人口。

在现实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他们从农村走出来,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却拥有农村户籍。

因此,我国在测度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焦点就在于如何确定流动人口的归属问题。

近年来,有的学者主张将流动人口归属为城市人口,认为流动人口从事非农业劳动,已经成为城市一分子,应该算作城市人口;另外一部分学者主张流动人口归属为农村人口,认为流动人口在农村有土地收入,但其土地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人口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应该属于农村人口范畴。

科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经济方面经济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就业率、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

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指标,可以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估,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情况。

创新能力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科技投入、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来评估。

就业率和收入分配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就业人数、失业率、收入差距等来评估。

二、科技方面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标。

科技研发投入是评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科技人员数量等来评估。

科技成果转化是评估科技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来评估。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评估科技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等来评估。

科技人才培养是评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科技人才数量、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等来评估。

三、教育方面教育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教育投入、教育普及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教育投入是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每生教育经费等来评估。

教育普及率是评估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入学率、毕业率等来评估。

教育质量是评估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教育质量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来评估。

四、环境方面环境保护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环境质量是评估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来评估。

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来评估。

历史街区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以南京门西为例的开题报告

历史街区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以南京门西为例的开题报告

历史街区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以南京门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空间形态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标准化,传统的历史街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南京门西是南京市历史建筑群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受到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历代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南京门西这一历史街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建筑老化、流动人口增加、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如何保护南京门西这一历史街区及其文化遗产,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南京门西是南京历史建筑群体中最为珍贵、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之一。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南京市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如何保护该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其市政环境和公共设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

本文拟从南京门西历史街区实际情况出发,对该区域面临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研究。

从中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南京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为南京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南京门西历史街区的背景介绍和存在问题的梳理。

该部分将从南京门西历史街区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价值和现有的存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后续的解决途径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第二部分是南京门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此部分将深入探讨南京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就南京门西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包括保护性开发、保护性改造和市政设施的配套改善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本文将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南京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模式,为南京市和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和分析南京门西历史街区现有问题和对策,系统探索南京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形成一体化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我 国城市发展 的现状 , 构建 了城市文 化现代化指标体系 , 并进行 了实证研究 , 提出 了率先实现文 化现 代化 的
战略举措 。 关键词 : 城市文化现代化 ; 指标体 系 ; 实 证 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 G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1 3 1 X( 2 0 1 3 ) 0 2 —0 0 0 1一O 6
— —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Na n j i n g
YE Na n - k e ,L I Hu i — f e n
( N a n j i n g A c a d e m y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N a n j i n g 2 1 0 0 1 8 , C h i n a )
Vo I . 2 7 ,No . 2 J u n e , 2 0 1 3
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 系构建与发展水平实证评价
以南京 为例
叶 南客 ,李 惠芬
( 南京市社会科学 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8 )

要: 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发展潜力 、 文化保障 、 文化影 响、 文化创新实力 的综合 系统。在 前人研究基 础上 ,
Co ns t r u c t i o n o f I nd e x S y s t e m a nd Em pi r i c a l Ev a l u a t i o n o f Ur b a n
Cu l t u r a l M0 d e r ni z a t i 0 n
f u r t h e r a d v a n c e d s t r a t e g i c me a s u r e s f o r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c u l t u r a l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
c u l t u r a l g u a r a n t e e ,c u l t u r a l i n f l u e n c e a n d c u l t u r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p o we r .Th i s p a p e r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v i o u s s t u d i e s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 f t h i s c e n t u r y’ S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h i n a ,h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t h e u r b a n c u l t u r a l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 n d c o n d u c t e d t h e e mp i r i c a l s t u d y a n d
江高新 区和合 芜蚌 自主 创 新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之后 , 中国第 五个 “ 国家 自主创 新 示 范 区” , 也 是 江
苏省第 二个 国家 级 战 略 。在 建设 苏 南 现 代 化示 范 区进 程 中 , 研究 作 为重要 一极 的文 化现 代化具 有 重
要 的理 论 和现 实意义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O 5 —1 8
作者 简介 : 叶南客 ( 1 9 6 0 一 ) , 男, 江苏涟水人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南京市社会 科学 院院长 , 南京 市社科联主 席、 党组书 记, 主要 从 事 社会 科 学 研 究 。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第 2 7卷第 2期
2 0 1 3 年 6 月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l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Ke y wo r d s :u r b a n c u l t u r a l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i n d e x s y s t e m ;e mp i r i c a l s t u d y
现代 化 问题是 一个 牵涉 甚广 的研 究课 题 , 文化 现代 化则 是其 较 为 重 要 的一 个 方 面 。作 为现 代 化 变革 的层 面 之一 , 文 化 是 社会 发 展 的 内核 , 与 国 家 和 民族 的发 展 休 戚 相 关 。2 0 1 3年 5月 , 历 时 3年 的江 苏省 《 苏 南现 代 化建 设 示 范 区规 划 》 终 获 国务 院批 复 。这 是 继 中关 村 科 技 园 区 、 东 湖 高新 区 、 张
Ab s t r a c t :Th e c u l t u r a l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s a n i n t e g r a t e d s y s t e m o f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p o t e n t i a l ,
第 2 7卷
化 现代 化 的 自我彰显 能内涵及 模型 结构 二、 城 市 文 化 现 代化 指 标 体 系的构 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