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引言概述: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当前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创造一个安全和和谐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家庭因素1.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成因。
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都容易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1.2 家庭暴力和冲突家庭暴力和冲突也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之一。
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受到暴力和冲突的影响,容易模仿并将这种行为带入学校中。
1.3 家庭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经济困难的家庭可能无法提供孩子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使孩子感到挫败和无助,从而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
二、学校因素2.1 学校管理不善学校管理不善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学校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欺凌和暴力行为。
2.2 学生间竞争压力学生间的竞争压力也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之一。
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和排名,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一些学生为了获得优势而采取欺凌和暴力行为。
2.3 缺乏师生互动和支持缺乏师生互动和支持也会导致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学生在学校中感到孤立和无助,缺乏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容易成为欺凌和暴力的受害者或者加害者。
三、社会因素3.1 社会价值观扭曲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例如强调力量和竞争,忽视个体的情感和尊重,这些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2 媒体暴力和影响媒体暴力和影响也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之一。
过度暴力和恶意的媒体内容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误认为暴力行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3.3 社会不公平和歧视社会不公平和歧视也会导致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论述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中小学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恶性案件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的校园暴力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危害性极大。
对社会、家庭、学校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导致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应紧密配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为广大中小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或多或少的都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有着明显的暴力倾向。
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烦心、家长担心、社会痛心,同时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也破坏了校园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
可将校园暴力简单地分为以下八类:一是、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二是、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三是、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四是、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五是、老师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如要求学生当众做出一些有损人格尊严的动作、辱骂学生等;六是、校内外高年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抢劫、勒索学生钱财,使学生不但损失钱财,而且心理受到极大伤害;七是、老师以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八是、同年级甚至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
一、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校园暴力的产生涉及到国家、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应当综合分析其成因,寻求有效防治对策。
(一)国家方面的原因政府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之一。
现实社会中,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优秀的生源和优质师资相对集中于“名牌”学校,而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也相对集中到较差的学校。
习惯上所称的“差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学校内得不到恰当的引导,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和厌学情绪,矛盾激化而得不到正确处理时就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典型的校园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学生伤害事故案件不断增多。
本案例选取一起典型的校园伤害事故,旨在通过对案件的深入分析,探讨校园法律责任的归属,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一)案件发生时间:2021年3月(二)案件发生地点:某中学操场(三)案件当事人:受害人甲(学生)、加害人乙(学生)、学校二、案件经过2021年3月,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操。
课间操结束后,学生甲和乙在操场上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乙不慎将甲推倒,导致甲头部撞击地面,造成脑震荡。
事故发生后,甲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为脑震荡,住院治疗10天。
甲的父母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疏忽,要求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案件处理(一)学校处理学校在接到甲父母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
经调查,学校认为在此次事故中,乙的行为属于学生之间的嬉戏打闹,学校在管理上不存在过错。
学校拒绝了甲父母的要求,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二)法律途径甲父母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存在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甲父母提供了以下证据:1. 事故发生时的监控录像,证明乙在追逐打闹过程中将甲推倒;2. 医院诊断证明,证明甲因事故造成脑震荡;3. 医疗费用单据,证明甲在事故中产生的医疗费用。
学校则认为,甲和乙的追逐打闹行为属于学生之间的嬉戏打闹,学校在管理上不存在过错。
学校还提供了以下证据:1. 学校安全管理规定,证明学校在安全管理上已经尽到职责;2. 学校日常巡查记录,证明学校对校园安全进行了巡查。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学校在此次事故中存在一定的管理疏忽,但甲和乙的追逐打闹行为属于学生之间的嬉戏打闹,学校在管理上不存在重大过错。
法院判决学校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赔偿甲父母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
四、案件分析(一)学校责任分析1. 学校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疏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校园暴力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校园暴力作为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
校园暴力不仅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稳定和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暴力案件为切入点,对校园暴力法律案件进行分析,以期为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提供参考。
二、案件背景2019年,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暴力案件。
受害者小明(化名)在课间休息时,被同班同学小刚(化名)等三人围殴,导致小明头部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轻微脑震荡。
事发后,小明向学校、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三、案件分析1.校园暴力的成因(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2)学校教育管理不善。
部分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不良风气、影视作品等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
2.校园暴力的法律特征(1)违法行为。
校园暴力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2)侵害对象特定。
校园暴力主要侵害的对象为未成年人,特别是学生。
(3)暴力手段多样。
校园暴力手段包括殴打、辱骂、恐吓、抢夺财物等。
3.案件处理(1)学校处理。
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对受害者进行安抚,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并依据校规校纪进行处罚。
(2)公安机关处理。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迅速展开调查,对施暴者进行刑事追究,对受害者给予救助。
(3)法院审理。
法院依法审理案件,对施暴者进行刑事处罚,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
四、案件启示1.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完善学校教育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净化社会环境。
政府、社会团体要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强化法律意识。
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校园暴力事件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分析篇一:校园校内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乖巧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再次发生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导致校园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疏忽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少年儿童在生理都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事实上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消极影响和因素的影响。
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
下面用具体案例公立学校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具体案例:2021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陈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
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当天起源于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班主任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
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同班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
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先决条件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
参与打架的学生终身教育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女生宿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李某吴某等学生在校属于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他们安全欠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论文资料 浅析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的成因
浅析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的成因理
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成因是多元化的,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迅速的时期,他们的心智
尚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较为模糊,分不清真善美和假
恶丑,也分不清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哥们义气。
这种情况
下,他们可能会因一时的冲动、爱逞能、鲁莽行事而采取暴
力行为。
2.家庭教育因素: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往往来源于家庭教育存在问
题的家庭。
这些家庭中,家长可能存在暴力倾向,这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
另外,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问青红皂白地认为是别人不对,无原则为孩子
撑腰,导致孩子唯我独尊,一旦有谁不顺眼,就会付诸暴
力。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也会对校园暴力产生影响。
例
如,攀比心理、虚荣心理和压力大等问题在社会中普遍存
在,这些因素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社交媒体和网络暴力的普及也使得校园霸凌事件更加难以
遏制。
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容易引发其他学生的反感,从而产生了一种“集体欺凌”的现象。
而社交媒体的虚假信息和暴力内容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他们模仿和传递这些不良行为。
4.学校管理因素:学校的管理也可能对校园暴力产生影响。
例
如,如果学校对暴力行为的态度模糊或者处理不当,可能会助长暴力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的成因是多元化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暴力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暴力事件逐渐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案例选取一起大学生暴力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旨在探讨大学生暴力行为的法律问题,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8年某月,某大学一年级男生甲与同班同学乙因琐事发生争执。
甲一时冲动,持水果刀将乙刺伤,造成乙重伤。
事发后,甲被学校开除,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案例分析(一)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甲持水果刀故意伤害乙,造成乙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甲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甲因故意伤害乙,已被判处有期徒刑。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本案中,甲应赔偿乙因受伤所造成的各项损失。
3. 学籍处理:甲因暴力行为被学校开除,丧失了继续在校学习的机会。
(三)大学生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1. 心理因素: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容易产生极端情绪,导致暴力行为。
2. 家庭教育: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在冲突中采取暴力手段。
3. 学校教育: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应对冲突的能力。
4. 社会环境: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对暴力行为持宽容态度。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2.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社会引导: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效应。
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
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篇一:校园暴力产生原因种种《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实践研究》校园私刑产生原因种种永吉十中高俊校园暴力行为是发生这些行为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
导致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诸方面的影响,其原因约略表现在主因如下几个方面:(一)幼儿教育失当和监护缺失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萨德基摇篮。
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成长环境,情感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会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
”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贫苦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
不少家庭因孩子是很多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多半先天性心态,形成了遇事只综合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自大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侮辱,就立刻会采取相应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
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忽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打架斗殴、强者为王的画面,一旦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便会发泄出来,打架斗殴也就在所难免了。
许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或因夫妻双方组织工作忙,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子女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甜蜜,这部分学生便学生家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有的家长则不注重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方法,与孩子缺少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内心变动知之甚少。
或者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简单粗野地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斥责、打骂;或者“一俊遮百丑”,孩子天性弱化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袒护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妈妈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进行规范来约束行为,与同学闹翻时,往往不是息事宁人,而是转而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以拳头,刀棒作为解决矛盾唯一的途径。
校园暴力事件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分析篇一:校园校内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乖巧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再次发生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导致校园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疏忽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少年儿童在生理都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事实上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消极影响和因素的影响。
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
下面用具体案例公立学校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具体案例:2021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陈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
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当天起源于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班主任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
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同班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
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先决条件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
参与打架的学生终身教育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女生宿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李某吴某等学生在校属于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他们安全欠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成因:
1、家庭环境不好:家庭环境不好,家庭关系不和谐,没有家庭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走向暴力。
2、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不文明,不良视频、电视剧、电影等暴力内容占据着孩子的视野,孩子们模仿暴力行为,走向暴力。
3、社会心理因素:孩子们没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缺乏自尊心,容易受到他人的欺凌,走向暴力。
对策:
1、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不得以暴力解决问题。
2、学校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管理,及时发现暴力行为,及时处理,维护学校的安全秩序。
3、社会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开展社会心理辅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不以暴力解决问题。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主体自身方面的因素:一、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培育新生代使其进入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和场所,校园暴力首先直面学校。
从宏观角度而言,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1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倾向是引发校园暴力的关键虽然我国已逐步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但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朝夕之间即能完成的,事实上,我们现在实行的依然是一种无情的淘汰式教育,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学生及教师的前途。
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像进了战场,一路冲锋陷阵,学生“为教而学”,教师“为教而教”。
许多教师还惯于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
这种做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致于情绪紧张,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曾在调查了75 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 个不良压力,其中包括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2 ]这些压力显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导致的。
压力太大,一旦达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其极端的宣泄方式就是暴力。
二是成绩较差者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从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来看,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而暴力行为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
教育失败和学校对这种失败的反应结合起来,决定了反社会的后果。
[3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差生自暴自弃,在盲从和厌恶中产生逆反心理,对优等生、对教师怀有强烈的敌意以致无事生非、滥施暴行。
这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不能接受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失败角色”,而意图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教师关注与同学“承认”的结果。
三是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
一方面少数学生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学生大多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的途径。
校园暴力案例分析
校园暴力案例分析城关派出所陶家岗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为什么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在校学生竟然变得性格乖戾、行为冲动、甚至动辄刀棍相见,血溅当场……那么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些人群最易沦为校园暴力的牺牲品呢?——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不会是这样。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十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一,性格严重内向性格严重内向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
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感情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使所有事情全部压积于内心,其中有许多困惑、难以解决或痛苦的问题,得不到他人帮助,自己反复思索而无以解答,最终易导致钻牛角尖或思维扭曲。
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
案例: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
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性格内向,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
对有这种表现的学生,家长和校方应主动努力与之沟通,或请教心理学专家,帮助其调整心态,使之能向他人敞开心扉,表达心情,诉说心事,使他们能更好的平衡心理,通过外界的帮助来完善思维,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避免遇事激烈冲动、自作主张。
二,家庭不和睦每个人的性格、行为、举动、思维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家庭环境。
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分裂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
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生活都不幸福,他们要么从小失去父母关爱,要么家庭生活不正常(如争吵,家庭暴力等),造成他们的性格极端。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
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
下面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具体案例:2011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
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
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
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
参与打架的学生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学校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李某等学生在校属于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他们缺乏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生理上的发育阶段,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
浅谈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的成因
浅谈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的成因浅谈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的成因、特点及对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频发,既有学生之间的打仗斗殴,也有男女同学之间搞对象争风吃醋,以及精神病人闯入校园肇事肇祸或是社会闲散人员到校内寻衅滋事、恐吓、勒索引发的暴力案件。
暴力案件的发生给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也给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学生的心理及校园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笔者就校园发生的暴力案件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暴力事件的原因形成暴力事件的原因较为复杂,导致暴力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又多样化,但就其导致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又有一定的规律特点。
(一)社会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加之社会诸多不良因素风气的侵袭,严重地影响和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追求高额利润,制造了防不胜防的众多暴力和色情垃圾文化产品,在网上设立了很多花花绿绿的不健康的娱乐场所,黄色的图书和图片,如同“洪水猛兽”侵蚀着青少年一代,给具有强烈好奇的青少年带来巨大的毒害与诱惑。
二)学校因素作为承担教育义务的学校,这么多年始终强调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也采取了许多方式方法,但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奏效不大,效果不明显;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仍存在着追求数理化拔尖升学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未能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法律是其行动的准则;另外,学校在学生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不规范,不达标,对“差等生”没有持之以恒的教育决心,缺乏有效的法制教育手段,半途而废,成为社会的“负担”,对辍学、失学生问题亟待加强研究解决。
(三)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组成细胞,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普遍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孩子犯错误了,也不分青红皂白,非打既骂;或者百般溺爱,放任自流,造成一些孩子“懒惰” 、“低能” 、“自卑” 、“自私”,带给孩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校园暴力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全,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为例,分析相关法律问题,以期对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月,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受害者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同班同学小王(化名)偷窃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
小明为了报复,联合其他同学对小王进行了殴打、侮辱,并在网络上散布了相关视频。
事发后,学校、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迅速介入调查,依法对小王进行了处罚。
三、法律分析1. 校园暴力行为的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校园暴力行为属于聚众斗殴罪。
本案中,小明等同学共同殴打小王,符合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小明等同学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2. 学校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本案中,学校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后,及时采取措施,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履行了相应的责任。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学校未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因此,学校在此次事件中存在一定的责任。
3. 家长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本案中,小明等同学的行为属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存在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法律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主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从犯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校园暴力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暴力事件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校园暴力不仅对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校园暴力案件为例,分析案件的特点、处理过程及法律适用,以期对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案件提供参考。
二、案件事实2019年秋季,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案件。
受害人小王(化名),一名14岁的初中生,在放学途中被三名同学围殴,导致其头部、面部等多处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这起暴力事件背后存在复杂的校园关系和矛盾。
三、案件特点1. 群体性:本案中,施暴者不是单个个体,而是由三名同学组成的团伙,体现了校园暴力事件的群体性特点。
2. 报复性:施暴者对小王实施暴力,表面上是出于一时冲动,但深层次原因是对小王先前行为的报复。
3. 隐蔽性: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发生在课间、放学后等时间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给调查取证带来一定难度。
4. 危害性:本案中,小王受到严重伤害,不仅身体受伤,心理上也受到极大影响,危害性明显。
四、案件处理1. 公安机关介入: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对施暴者进行讯问,收集证据。
2. 学校处理:学校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管教。
3. 法律途径:鉴于案件性质严重,公安机关依法对三名施暴者进行了刑事拘留,并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4. 心理干预:对受害人小王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五、法律适用1. 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对于结伙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2. 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对结伙殴打他人,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
3. 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之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六、案例分析1. 案件原因分析:本案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既有施暴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打架法律案例素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本案例以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为切入点,从法律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法律责任及预防措施。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市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受害人小王(化名)在课间休息时,被同学小李(化名)及其团伙围殴,导致头部受伤,眼镜破碎。
事发后,小王报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经查,小李及其团伙涉嫌故意伤害罪。
三、案例分析1.校园暴力犯罪成因(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骄横、自私,缺乏同理心。
同时,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缺乏正确引导,使孩子产生暴力倾向。
(2)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
部分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导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3)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网络、影视、游戏等媒体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小李及其团伙故意伤害小王,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1)小李: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小李团伙成员:因参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不等。
3.预防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2)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3)净化社会环境。
政府、社会团体要加强对网络、影视、游戏等媒体的管理,净化社会风气,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四、案例启示1.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2.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对于校园暴力犯罪,要依法严惩,让犯罪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校园暴力怎么解决
校园暴力怎么解决
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和谐环境。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暴力的预防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学会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校园暴力处理机制。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校园暴力处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及时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匿名举报制度,鼓励学生积极报告校园暴力事件,保护受害学生的权益,维护校园的安全和和谐。
再次,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及时化解矛盾,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最后,社会应该加大对校园暴力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监督和管理,惩治校园暴力行为。
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共同维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综上所述,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
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园暴力问题能
够得到有效解决,让校园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乐园。
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
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发布日期:2011-05-13 文章来源:互联网近年来,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恶性砍杀儿童的校园暴力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还有2010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2010年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砍伤16师生;2010年4月29日,山东泰兴男子幼儿园内砍伤32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小学内锤伤5人等血案惨剧发生。
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笔者试对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灵山法院2009年审理的校园暴力案件有2件,如陈某、邓某等4人于2009年3月30日凌晨3时许开摩托车窜到灵山县伯劳中学,持刀对该校多名学生进行威胁、殴打及搜身,共抢得26名学生的人民币930元;又如刘某、彭某于2009年5月3日晚上9时许及5月5日凌晨4时许先后窜到灵山县那隆镇第一中学男生宿舍,以持刀、威胁、殴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抢劫,共抢得16名学生的人民币141元。
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虽然不多,但严重威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安定的学习环境,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些窜到学校制造暴力事件的被告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只是全国校园暴力案件中的一敝。
纵观这些案件发生的原因有:1、案发凶手多为青壮年男性,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收入状况都不太好,对自身生活环境不满意,案发前都处于无业状态。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失意者”或正在经历挫折的人。
这部分长期失业在家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2、极少数凶手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精神问题,对前景感到失望。
在众多校园暴力案件中,犯罪人有精神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其他人均是精神正常人,只有少数凶手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精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
发布日期:2011-05-13 文章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恶性砍杀儿童的校园暴力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还有2010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2010年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砍伤16师生;2010年4月29日,山东泰兴男子幼儿园内砍伤32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小学内锤伤5人等血案惨剧发生。
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笔者试对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灵山法院2009年审理的校园暴力案件有2件,如陈某、邓某等4人于2009年3月30日凌晨3时许开摩托车窜到灵山县伯劳中学,持刀对该校多名学生进行威胁、殴打及搜身,共抢得26名学生的人民币930元;又如刘某、彭某于2009年5月3日晚上9时许及5月5日凌晨4时许先后窜到灵山县那隆镇第一中学男生宿舍,以持刀、威胁、殴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抢劫,共抢得16名学生的人民币141元。
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虽然不多,但严重威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安定的学习环境,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些窜到学校制造暴力事件的被告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只是全国校园暴力案件中的一敝。
纵观这些案件发生的原因有:
1、案发凶手多为青壮年男性,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收入状况都不太好,对自身生活环境不满意,案发前都处于无业状态。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失意者”或正在经历挫折的人。
这部分长期失业在家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2、极少数凶手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精神问题,对前景感到失望。
在众多校园暴力案件中,犯罪人有精神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其他人均是精神正常人,只有少数凶手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精神问题。
如广西合浦凶杀案犯有精神病史,其他人均无精神病史。
3、一些凶手在成长中缺乏关爱,容易形成两种性格极端,一种是懦弱,一种是偏执。
性格懦弱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易忍气吞声,可以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但其实心中会认为自己正遭遇不公平对待。
这些人一般表现得胆小、老实、不爱说话,只在一些小事上会表现得偏执,所以当他们制造凶案后,周围的人会感到非常意外,这种懦弱性格最常见也最危险的。
有专家分析认为,凶案的制造者不少都属于这种情况。
内心的压抑、不平感长期得不到释放,若再加上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不断受挫,积累到一定程度或遇到“导火索”就会爆发,就想用不择手段报复社会、报复他人。
于是他们多选择对弱小、无力还手的学生或妇女、老人进行
报复。
4、社会的不公平、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足,对社会产生不满,这些人容易成为凶手。
失业、久病、歧视、强拆、农民工……,这些人对社会产生不满,在这些凶案制造者身上集中地反映了出来。
同时,由于社会上存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大,一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部分人人格不够健全。
面对困难,他们不是做出更多努力改善生活,而是受挫绝望求助无门后,容易采取极端行为。
另外,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不够,政府对失业者缺少关怀,社会对弱者缺少同情,是他们走向消沉、绝望、愤怒的原因,进而采取报复社会的行为。
5、校园内外的血案还反映出一种信仰与道德的缺失。
由于有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时,更容易抛弃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如河南郑民生等凶案制造者多为中年人,他们原先接受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群,但当他们亲历或目击了太多的社会不公正,财富分配严重不合理,弱势群体缺乏关怀,他们的信仰崩溃了。
信仰崩溃的人不仅他们几个,不过有人尝试着坚强地活了下来,有人不想尝试了,于是就选择了自杀甚至灭绝人性和道德地举起屠刀,冲向弱小人群。
小学生、妇女或老人等往往就成为首选的对象。
6、家庭原因:一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四个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前三种已被大量事实证明是失败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们均不利于子女正常人格的形成。
二是家庭内部的异化。
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父母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造成他们厌贫心理和仇富心态,造成他们从小就心理畸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幼小心灵便充斥着暴力思想,攻击性人格在家庭中逐渐养成。
成年后,自觉四肢威武有力,一旦个人欲望膨胀,便对他人施暴以求自我心理的平衡。
7、当前社会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虚拟世界的诱惑。
当今社会,暴力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如电影、影碟、QQ游戏等武打片形成一种效应场,在暴力文化氛围中,一些人通过与暴力文化经常性的互动感应,逐步形成暴力犯罪心理倾向。
这些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最大。
另外,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由于其开放性、虚拟性、无约束性等特点,使得网络道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
因此,当前社会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虚拟世界的诱惑也是造成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之一。
8、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检查监督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得力,使校外不法之徒容易进入校园侵害学生。
如些学校的安全保卫制度形同虚设,只挂在墙上给人看,检查监督执行不到位。
有些学校的门卫上班睡觉或外出办事,工作责任心不强。
灵山县于2009年发生的两起校园暴力案件,属于第5、6两种情形所诱发的。
二、校园暴力案件的对策
1、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对校园暴力案件的宣传教育工作。
法官可定期或不定期到辖区校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清楚的认识,启发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学生以法律和道德规范自身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为校园营造安全的法治环境。
法院以履行维护稳定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为校园营造安全的法治环境。
一是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严惩犯罪的同时,选择涉及对学生实施暴力犯罪的典型案件,采用巡回审判方式深入学校“零距离审判”,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二是与政法委、公安、检察院、司法局等有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积极研讨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和对策,抓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共同为校园营造安全的法治环境。
3、对暴力侵害学生的犯罪案件,快立快审,从严判处。
对校园暴力案件,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对侵害学生暴力犯罪案件,快立快审,从严判处,从而达到警示教育作用。
同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若发现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要及时向学校或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了司法建议,督促其加强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搞好警民共建关系,维护校园良好的治安环境。
搞好警民共建关系,一是建立警民共建学校,聘请当地公安民警当学校的治安指导员,维护好学校的治安,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学校可聘请法官为法制副校长。
法制副校长一个月内要两次以上到学校检查安全,消除隐患,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三是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
四是根据需要向学校、幼儿园派驻保安员,负责维护校园安全。
五是要在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总之,通过对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让我们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和控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和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才能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