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等一系列基础知识。

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区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

理解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20世纪90年代新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概括等一系列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导入新课:从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经济特区的设置1.邓小平首次提出办经济特区的主张提问:是谁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创办经济特区的?(1979年4月邓小平)2.五个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问:有哪五个经济特区?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创办经济特区?学生看书后回答:1980年有广东省的深圳市(第一个)、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1988年有海南岛(最大的)。

(让学生欣赏图片)毗邻港澳,重要侨乡。

3.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强调经济特区不等同于特别行政区,并强调它的“特”之所在。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看图片体会)②.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③.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二.对外开放的扩大1.对外开放地带的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引导学生看图)2.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着力开发上海浦东。

(让学生欣赏图片和录像),明白开发浦东的目的以及浦东开发取得的惊人成绩。

注:强调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是扩大开放的窗口。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内地的开放: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件(川教版八年级下)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件(川教版八年级下)
中国自1986年7月11日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长达15年的 长期艰巨努力。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观察员。经过15年的艰辛努 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WTO ·
· ·
五、练习
四、成就
•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
管理经验。
WTO
总 干 事 麦 克 穆 尔
第 四 次 部 长 级 会 议 主 席
约 瑟 夫 侯 赛 因 卡外 迈经 尔贸 部 长 石 广 生
石广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字后同WTO总干事麦克· 穆尔举杯庆祝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2001.11.11)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浦东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海南
三、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用图示的形式总结出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并思考这一 过程有何特点?
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
1980~1988 5个经济特区
线
沿海开放城市
找 不 同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首先用什么方式迈出开放 的步伐? 由谁提出来的? 这种方式开放了哪些地区?
一、经济特区的设置
• 1、提出:1979年4月 邓小平 • 2、特区有: • 3、特点: • 4、作用:
1979年 决定对 粤闽两 省实行 特殊优 惠政策 第一步 经济特区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圳
20世纪80年代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导学案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导学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导学案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

学习目标:【识记与理解】1、识记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设立的时间;记住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2、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成就、影响。

【能力与方法】1、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对外开放前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对外开放的成果,提高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对比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长江沿岸开放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13个边境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归纳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创举、壮举,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了解对外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1、经济特区之“特”。

2、归纳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一、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5-----61,完成以下问题:(33分,每空1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____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___年,_____第一次提出设置_____的主张。

2、1980年,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的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_设置经济特区。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9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并以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本课既和前面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起构成了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的完整体系,也为后面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了很好的铺垫。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不像七年级学生那样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更由于功课的增加以及观念上的影响,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开始下降。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其影响;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在能力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读《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提高学生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提高材料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川教版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生:回答。

老师展示: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

包括“引进来”、“走出去”。

听了故事,大家知道在身居内陆的三线中等城市绵阳就有诸如沃尔玛、百盛、麦当劳等外资企业存在,至于外国商品也并不罕见。

为什么那些外国企业要到中国来?(人多市场大资源丰富,赚钱)为什么中国要让他们进来赚我们的钱?对我们有好处吗?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提示:从历史、现实两方面去思考)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从张骞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几度开放几度繁荣。

但到明朝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可以因开放而兴旺,也可以因闭关而衰亡。

建国后由于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左”的错误影响,我国长期处于封闭孤立的状态.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不开放不行”,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探究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经济特区的设立(7分钟)老师:迈出开放第一步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

设了哪几个特区?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找出来。

老师:特区“特”在什么地方?学生:看书后回答。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优惠政策、灵活措施。

老师: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城市?学生:沿海,毗邻港澳,交通便利,著名侨乡,物产丰富老师: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思考:一是社会政治制度不同。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二是行政管理权限不同。

三是立法、司法权限不同。

四是经济政策不同。

老师:特区开办后,发展得如何?影响怎样?看〈特区成就〉视频。

学生:总结归纳。

(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③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老师: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功说明了什么?对外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经济特区开放的历程;20世纪80和90年代扩大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意义。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曲导入,图片和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对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

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经济特区的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教师: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这位老人是谁呢?学生:邓小平。

教师:这位老人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呢?“崛起座座城”又是怎样崛起的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经济特区崛起成窗口对外开放扩大利国家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确立了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

那么,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的?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3. 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
深拉圳斯经维济加特斯区
改革后的深圳
改革前的深圳
1984年1月30日,大 年三十,邓小平为 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 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这块由邓小平倡导设立的“试验田”,以改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对外开放
—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 山……”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 指什么?
经济特区
1980年 深圳市(327.5平方公里)
珠海市(121平方公里)
厦门市(131平方公里)
汕头市(52.6平方公里)
3首歌——30年中国人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1979年
3首歌——30年中国人
1993年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3首歌——30年中国人
2008年
我和你 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
封闭——开放 仰视——从容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据海关统计,2012年1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21683.7亿美元,同比 增长7.1%
一说到南昌你能想起哪些词语?
你觉得南昌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大都市吗?
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贸出口增长15.81%, 开放型经济实现了开门红。
全市新批外资企业29家,实际利用外资 6.45亿美元,同比增长55.1%。
1988年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3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3川教版
1.知识层面:
a.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b.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成果有一定了解,但知识可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c.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较低,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组织等方面了解不足。
2.能力层面:
a.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分析能力,能够完成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
2.辅助材料: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场景、经济特区建设前后对比、重要国际会议照片等。
-制作图表,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数据、外资引入情况、对外贸易额变化等,以便学生直观理解对外开放的成果。
-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如改革开放纪录片、我国参与国际组织的重要时刻、国际友人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采访片段等,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期末考试:设置相关题目,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
2.时代观念:培养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时代观念,认识到对外开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际视野。
3.证据意识:培养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形成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证据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
5.其他资源:
-提供互联网访问权限,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和观看在线视频。
-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确保多媒体资源的顺利展示。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文具、纸张等,支持学生的记录和创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地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我国对外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指导。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课标要求】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和所属省份,了解20世纪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理解经济特区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和影响,80、90年代对外开放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对比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地理分布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对外开放前后的经济社会变化,提高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总结归纳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一、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与教材,撰写教案,准备带歌词的音乐磁带,收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或制作含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深圳、浦东、或重庆、万州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各种图片、文字、音像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谈话、讨论、对比、图示、读书指导等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教学挂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各种图片,磁带、录音机,或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上课即提问学生“歌中颂扬的那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中国什么政策的具体体现?”以此激趣,小结进入新课。

学习新课:中国的对外开放采用什么战略好呢?是均衡推进,还是重点突破?显然,中国选择了后者,让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创办经济特区。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课件 川教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课件 川教



请看书并结合身边事例,说说这 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给我
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感 开放的影响:

1.极大材地料促一进:了19我96国年对美外国贸沃易尔的玛发超展市。所有销 售商品中,中国、日本、欧盟的商品仅占6-

27%.带。来到了20资06金年、时先沃进尔的玛技超术市和销先售进的的所管有理商经品验。
A)
你问我答
课 二选一

1.请以“改革开放与我的幸福生活”为题,
拓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具体描述改革开 放对我们日常生活某一方面的影响。

2.请上网查阅《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看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党和政府如何 “拓
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你还有什
么建议和意见?
开放的乐山欢迎你!
开 会作出了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感 开放的过程:


一、开放的尝试

二、开放的扩大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 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1川教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教学目标1、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知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2、掌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2学情分析学生整体基础较差,总体来看,他们对古代史还要感兴趣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运用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他们感知历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视频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歌曲颂扬的是何人何事,巧妙地引出邓小平和对外开放.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设置:1、提出:1979年4月,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设置:1980年,国家设置市、市、汕头市和厦门市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3、政策与措施:在不损害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特区实行,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国家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4、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二)对外开放的扩大:1、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1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2、20世纪90年代初,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 ,设置新区,并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地区的经济的新飞跃。

此后,党和国家先后开放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西北东北地区的边境城市,形成了 - — - ,这样一个、、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发展,带动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培养了大批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活动3【活动】合作与探究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晚清“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经济特区之“特” 在何处?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活动4【练习】学生练习1。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2川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2川教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2、掌握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二、能力与方法:对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

讨论、个案学习法,学习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

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2新设计利用图片、地图、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3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一定了解,对未知历史有很强烈的求知欲,能够跟随教师指导进行思考,但他们还缺乏对历史史实的理解,不能正确认识一些历史现象。

4重点难点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找不同探原因以重庆朝天门码头和解放碑上世纪80年代与2005年对比图,让学生思考出现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回顾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联系第八课农村和城市改革,进而引入本课对外开放的进程和格局。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一、对外开放的尝试------经济特区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来的?2、中央先后何时、设置了哪些经济特区?请在地图上找出各自的位置和所属的省份。

3、这几个开放城市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4、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作用和影响?思考探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讨论:1、为什么首先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2、何谓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何处?它与特别行政区有何不同?3、我国80年代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二、对外开放的扩大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供相应材料、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对外开放地理位置的变化。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3 川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3 川教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教学目标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知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掌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2学情分析初二、一班班62个学生,是一个较好的班级,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和提高。

3重点难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音乐《春天的故事》。

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情?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不开放不行”.问题:谁率先提出办特区的主张?问题:先后创办了哪些经济特区?为何要率先在这些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杀出一条血路来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问题思考:1.经济特区“特”在何处?2.经济特区的影响?二、对外开放的扩大问题探究: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作用: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展、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时间开放模式空间结论1980、19855个经济特区点20世纪80年代14个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我国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形成7个沿江开放城市面20世纪90年代5个沿江开放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内地15个沿边开放城市总结: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感悟?练习: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五在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设立时间;记住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20世80年和9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3、理解我国对开开放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区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得出“邓小平理论是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
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片断,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歌曲颂扬的是何人何事,巧妙地引出邓小平和对外开放。

由此导入新课。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 2分钟
1、课题板书
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10分钟
1、学生看书回答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
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
4、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成就?
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四、交流与合作学习 7 分钟
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办特区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1979年4月)(邓小平)
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
(1980年)(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夏门;海南岛)(海南岛)
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
(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国家还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扩大]
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开开放窗口分别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
(20世纪90年代开放内地城市:上海浦东为龙头,5个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13个边境城市)
2、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成就?
(A、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贸易的发展B、对外开放的扩大还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城市)
六、课堂检测 5分钟
1、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重要城市是( B )
A、南京
B、重庆
C、宜昌
D、宜宾
2、中国面积最大经济特区是(A)
A、海南岛
B、厦门
C、深圳
D、上海浦东
3、举例说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七、课时小结 5分钟
1、1980年,实行经济特区,分别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对外开放的扩大:A、20世纪80年代,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B、20世纪90年代,开放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13个边境城市
八、课后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学习目标
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影响
二、学习探索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办特区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
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
4、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成就?
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