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养猪行业是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养猪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猪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等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场普遍采取规模化养殖的方式,不断扩大养猪规模。
这使得养猪行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农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次,养猪行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以前,农民在养猪过程中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但是,现在养猪行业逐渐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
例如,养猪场普遍引进了自动喂食器、自动清洁设备和智能监测系统等,有效提高了猪的养殖效率和质量。
然而,养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猪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规模化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源,废弃物处理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过量排放的废水和粪便不仅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此外,由于养殖场地密集,疫病防控等也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外,养猪行业还面临市场波动风险。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价格都会对养猪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近几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猪肉价格波动较大。
此外,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养猪行业带来风险和挑战。
总之,养猪行业在我国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规模化、技术提升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然而,环境污染和市场波动等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并解决。
只有在科学、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养猪行业才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3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分析报告
养殖规模过大
生猪
产能
稳定
压力
发展
不足
Live pigs
capacity
stable
Insufficient
develop
pressure
养殖规模过大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需要适度控制规模
1. 种猪养殖稳定性不高:目前我国种猪养殖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由于疫病等因素影响,种猪散养式养殖的生产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产能不足的情况出现。
7. 推动科技创新政府将加大对生猪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疫苗的研制和推广,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养殖业的科技水平和抗灾能力。
生猪供应不足
产能提升需求
市场需求
生猪产业
产能提升
政策支持
技术进步
养殖规模扩大
1. 补贴政策不足:目前我国的生猪产业在面临市场压力和疫情冲击等挑战时,政府的补贴政策支持还不足够。据统计,2021年我国生猪产业损失超过200亿元,但政府补贴仅占到了损失的20%左右。这不仅导致一些养殖户难以维持经营,也减缓了产业的恢复与发展速度。
4. 种猪调控政策不够精准:目前我国关于种猪的政策调控较为普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政策不够精准,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地调控种猪供给,导致时有供应不足或过剩的情况出现。
种猪供给不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饲料成本高
1.生猪饲料成本高,制约产业发展
2.2.饲料原料价格暴涨,养殖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3.3.蛋白质饲料需求激增,成本压力巨大
2. 融资渠道有限:当前,由于生猪产业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加之市场风险较高,导致生猪养殖户很难获得必要的贷款支持。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生猪产业的贷款余额约为200亿元,而农业银行贷款余额仅占全部农业贷款的5%左右。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造更多且灵活的融资渠道,以支持生猪产业的发展。
生猪养殖发言稿
生猪养殖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某养猪场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养殖行业发表一下生猪养殖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生猪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和阐述生猪养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生猪养殖的现状1)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养猪数量和屠宰量居世界前列,养殖业已经成为造血源,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生猪养殖业的利润下降:然而,长期以来,生猪养殖业的利润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养殖成本上升以及疫病风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3)生猪养殖业的环境压力: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二、生猪养殖面临的问题1)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生猪市场供需存在严重的矛盾。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但我国的生猪供应相对不足,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民朋友养殖的动力不足,很多农户因为经营亏损甚至转产,造成供求不平衡。
2)养殖成本上升:养殖成本的持续上升也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饲料价格的上涨、兽药价格的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原因,使得养殖成本逐年攀升。
3)环境问题凸显: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对水土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废弃物和养殖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给养殖场自身带来了合规运营的难题。
三、生猪养殖的发展对策1)加强市场监管和规模化养殖: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生猪市场供应的稳定和充足。
同时,鼓励农民朋友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模式,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2)提高养殖科技水平:鼓励农户学习养殖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生物科技手段,提高养殖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养猪业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这 将 导 致 有 一 部 分 低 产 能 、高 污 染 的 养 猪 场 被 市 场 淘 汰 。 据 统 计 , 目前 ,我 国 的 养 殖 模 式 是 规
模场占4 J 4 % ,散 养 户 5 6 % ,根 据 国 际 上 的 发 展 规 律 ,只 有 在 规 模 场 占 到 市 场的8 0 % 以 上 。猪 肉价 格 就 会 趋 于 稳
律 就 是 供 求 关 系 决 定 市 场 价 格 ,在 供
大 于 求 的前 提 下 ,猪 价 不 可 能 有 较 大 提 升 . 目 前 养 猪 业 还 要 面 临 进 口猪 肉
的 冲 击 , 而 我 国 的 猪 肉基 本 上 是 自产
目前养猪 业所面临的 困境 及出路
自销 , 因疫 病 、药 物 残 留 、酮 体 指 标
抗 病 性 、产 仔 率 、 成 活 率 、饲 料 利 用
压 ,这 样 就 对 我 国现 有 的养 殖 场 将 是
一
个 严 峻 的 考 验 。根 据 国 家 的 政 策 和
要 求 ,国 家 提 m 了 “ 生态养殖 ” 、 “ 种
养 一体化 ” 、 “ 零 排放 ” 、 “ 废 物 的循 环 利 用 ” 等 模 式 .养 殖 场 改 善 目前 的 模 式 也 将 是 一 笔 很 大 的支 。
求 的关 系 及 产 能 过 剩 ,市 场 经 济 的 规
价 格 居 高 不 下 ,玉 米 的 价 格 在 每 千 克
2 - 3元 左 右 . 有 时 还 买 不 来 安 全 的 玉 米 。近 年 来 由 于 玉 米 的 霉 变 ,对 目 前 养猪 场疾 病 的泛 滥 也起 到 重 要作 用 。 由 于 饲 料 成 本 的 不 断 提 高 .养 猪 业 的 利 润 空 间 就 会 进 一 步 缩 小 。 按 现 在 的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目前处于良好发展阶段。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养猪业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养猪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养猪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
一方面,养猪业的规模化经营逐渐普及。
许多农民开始采取规模化养猪的方式,引进现代化设备,并加强科学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养猪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规模化养猪能够更好地控制疫病的传播,提高养猪的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养猪业的品种改良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养猪业引进了一系列高产、耐病的新品种,并通过选育繁殖,逐渐提高了品种的育肥性能。
这为提高养猪业的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养猪业的科学管理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养猪场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提高进食能力,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应用科学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提高养猪场的生产能力。
然而,中国养猪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猪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大规模养猪场的废水和粪便处理难题仍待解决。
其次,养猪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造成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
此外,养猪业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需要加强,以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中国养猪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养猪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猪行业分析报告
一、养猪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持续攀升目前,养猪环保成本30-40元/头,畜牧业粪便年产量达6亿吨,占比超过30%,种养循环不畅,养殖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
2、资源约束趋紧。
限养拆除范围逐步扩大,养殖用地审批难、蛋白饲料缺口大、实用技术人才短缺等因素,要求畜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饲料转化效率、劳动生产效率。
3、国际竞争加剧。
与发达国家生产性能相比,MSY、PSY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我国猪肉进口约100万吨,是2010年的5倍,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
4、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二、未来我国养猪业发展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1、重点发展区: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市),属于传统生猪主产区,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可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
2、受限发展区:京津沪等大城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这些地区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保持稳定。
3、坚持问题导向,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两大关键点),提供质优价廉的生猪产品。
主要有:(1)现代化种猪改良育种: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系统开展本土化选育,打造“华系”种猪品牌;促进生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2)饲料兽药产业发展提升:加快发展酶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提升兽药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3)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养殖开发: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效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4)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打通粪便无害化还田利用通道,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
(5)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6)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坚持产管结合、源头控制。
(7)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建立大型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为纽带、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
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
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问题背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问题一:环境污染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增加,养猪场的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很多养猪场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废弃物随意堆放、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废弃物的排放直接导致水源、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问题二:饲料安全我国养猪生产中,饲料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养猪业主要依赖进口大豆等主要原料作为饲料,但由于国内饲料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质量监控不到位,饲料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例如,不合格饲料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问题三:养殖效益下降我国养猪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很多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饲料价格的上涨、养猪成本的增加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都导致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下降。
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面临亏损的局面,被迫停产或转行,这不仅影响了个体养殖户的收入,也对养猪业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一:加强废弃物处理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养猪场应加强废弃物处理工作。
一方面,应建设规范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发酵、厌氧消化等。
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养猪场的监管力度,推动养猪场依法执行废弃物处理规定,并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解决方案二:提高饲料质量监管水平解决饲料安全问题需要加强饲料质量监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饲料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大对饲料安全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饲料,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解决方案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应对养猪业面临的种种困难,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不仅对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构成了威胁,也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为了促进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生猪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疾病的扩散。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
由于密集的饲养条件和不良的卫生管理,猪群疾病爆发的风险增加。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扩散,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农场的卫生管理。
农场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此外,农民应该加强兽医卫生知识的学习,掌握疾病的常识和防控方法。
其次,加强生猪检疫工作。
进口的生猪应该进行全面的检疫,确保没有携带疾病。
此外,对于生猪交易市场,也需要加强监管,保证生猪的质量和健康。
再次,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为生猪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除了疾病的扩散,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饲料问题。
生猪的饲养成本占到了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生猪饲料的价格波动较大,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农作物的研发和培育。
通过选择和培育高产和抗病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外来饲料的依赖。
其次,加强农作物的储藏和加工。
农作物的储藏和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耗,并延长农作物的使用寿命。
这样可以提高饲养成本的可控性,为生猪养殖户提供更稳定和可持续的饲料供应。
再次,加强农民的科学种植和饲料利用技术培训。
通过开展科学种植和饲料利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化生产水平,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此外,当前生猪生产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养殖废水的排放和粪便的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损害了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有:
1. 养殖产能过剩:由于过去几年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数量庞大,导致养殖产能过剩,市场供需不平衡,养殖户利润下降。
2. 疫病防控不力:养猪业常常受到各种疫病的威胁,疫情爆发会导致大量猪只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然而,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并不完善,导致防控效果不佳。
3. 饲料原料紧缺:养猪业对大量饲料原料的依赖导致饲料价格上涨,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压力。
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饲料原料的供应不稳定。
4. 环境污染严重:养猪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水土资源受到损害。
解决措施包括:
1. 调整养猪产能:通过减少养殖场数量、提高养猪场的规模化水平,调整养猪产能,实现供需平衡。
2. 加强疫病防控:改进疫苗研发和使用,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措施,提高疫病防控的效能。
3. 开发替代饲料:加大饲料原料的研发和利用,开发替代饲料,
降低饲料成本,减轻养殖户经济压力。
4. 推行生态养猪: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实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养猪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5.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养猪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养猪业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户的盈利能力。
当前形势下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5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1年38卷第12期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俗话说“粮猪安天下”,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猪肉,生猪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是我国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菜篮子”产品。
生猪产业对人民生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各种问题越发凸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生猪养殖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1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 产能情况近年生猪产能严重下滑,2019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31 041万头和54 419万头同比下降27.5%和21.6%,为2010-2019年最低水平,猪肉产量为4 255万吨同比下降21.3%,比2015年少了近1/3。
2020年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2%,猪肉产量同比下降3.3%,但是年末生猪存栏比上年末增长31.0%,并且我国生猪出栏量在2020年8月份后开始明显增长。
2021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生产持续恢复,产能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当前形势下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刘 雪 1,刘宁波 2,薛瑞林 1,刘蓓桦 3(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3.北京市顺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北京 101300)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猪肉产量增长38%;生猪存栏是43 764万头,同比增长18.2%;生猪出栏达到49 193万头,同比增长35.9%,生猪存栏和出栏基本恢复到以往正常水平。
1.2 价格变化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4个猪周期,第四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5月,此次猪周期涨跌速度快,波幅巨大,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2019年和2020年两年生猪产能的持续下跌,猪肉价格涨幅巨大。
论述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述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目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动物疾病传播以及养殖效益低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疾病防控等方面。
首先,养猪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环境污染。
由于养猪场数量庞大,废水、废气无处处理,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
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养猪场的废水进行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养殖场的环境水平,确保养猪场的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其次,养猪业还面临着动物疾病的传播问题。
由于密集养殖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动物疾病在养猪业中易传播,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疾病防控。
一方面,可以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检测和隔离,确保疫情不蔓延。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再次,我国养猪业的养殖效益相对较低。
一方面,养猪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低。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养猪场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不人道的养殖方式,导致肉质品质下降。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需要加强养殖管理水平。
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品种改良,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提高肉质品质。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措施。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养猪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扶持和减税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养猪业。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养猪业的市场监管,打击非法养殖和违规经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此外,可以加强科研力量,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动养猪业的技术进步。
同时,还可以加强行业协会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养猪业存在着环境污染、动物疾病传播以及养殖效益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
生猪养殖产业现状
生猪养殖产业现状
生猪养殖产业是指以养殖生猪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产业。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产能下降: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受到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影响,导致大量生猪死亡,产能下降。
尤其是2020年初爆发
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生猪供应紧张的情况。
2. 成本上升:生猪养殖业的成本一直在上升,包括饲料、养殖设备、劳动力等成本的增加,使得养殖户的利润减少。
3. 环保压力:生猪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废水、废气的排放等问题已经成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政府对生猪养殖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难以达到环保标准。
4. 品质安全:由于一些养殖户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使用违禁添加剂、激素等不合规行为,导致生猪的品质安全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大型养殖企业扩大产能、加强疫病防控、推动标准化养殖、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等。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生猪养殖,提高养殖的规模和效益。
此外,政府也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合规行为,保障生猪品质安全。
中国养猪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的养猪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1.规模化养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养猪业正逐渐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大型养猪场在技术、管理、环保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2.生产效率提高: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养猪生产效
率也在逐步提高。
养猪企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猪的存活率、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3.环保压力加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严
格,养猪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养猪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有机肥料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4.消费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
质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养猪企业需要针对不同消费需
求,提供不同品质和口感的猪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5.产业链整合:养猪业的发展需要整合产业链资源,包括饲料、
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养猪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养猪业现状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未来发展趋势仍具有积极的一面。
养猪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环保措施,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现状及挑战解析
养殖业现状及挑战解析养殖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关键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养殖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养殖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一、养殖业现状分析1. 养殖业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养殖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农民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养殖业中,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
同时,养殖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养殖设备制造、饲料生产等。
2. 养殖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养殖业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税收和财政收入。
二、养殖业面临的挑战1.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养殖业的规模扩大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养殖场的废水和废气排放未经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养殖业生产所需的饲料、水源等也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压力。
2. 动物疾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养殖业中动物疾病的爆发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养殖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动物疾病的传播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滥用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压力养殖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
此外,随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国际贸易压力也加大,养殖业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
三、养殖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加强养殖业管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养殖标准和规范。
加强对养殖场的监控,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达到国家的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对养殖动物的防疫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的传播。
2.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的优势,加强养殖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推动养殖业实现智慧化和绿色化发展。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支撑,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当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
当前养猪业发展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7~8千年的悠久养猪历史。
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与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
一、2012年国内生猪价格走势及养殖利润状况分析2012年春节以后,全国生猪价格几乎是一路走低,持续至8月,9月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影响而略微有所回升,11月中后期又随着年度需求旺季的到来而迎来惯例性的春节行情。
总体看,2012年受制于较大的生猪存栏,加上3~6月份生猪压栏造成猪肉供应偏多,经济增速放缓,猪肉需求增速放缓,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而年内两轮明显的上涨则都是因为节日消费的刺激。
2012年生猪均价为14.54元/公斤,较上年下跌19%。
2012年,我国生猪养殖利润基本是“两头好,中间低”。
2012年前期,生猪养殖利润仍较为客观,但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下跌和饲料原料价格的集体上涨而持续回落,4月开始,我国生猪养殖利润进入全面亏损期,亏损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较2010年的全行业亏损时间更久,最低时亏损达140元/头左右,8月底开始,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和饲料原料价格的跳水,生猪养殖利润也逐步回暖。
据布瑞克监测,本年生猪养殖利润平均为77元/头,较上年下降达80%。
二、2013年猪价走势多种可能性及概率预测预测猪价走势,首先要对猪价构成的三大要素:成本、供应、需求分别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对基本确定因素(存栏结构、饲料成本、季节性需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后,排列组合共9组,可能性最大的组合:第一组合:疫情总体平稳,成活率较高,而经济形势和2012年一样夏季低迷。
结果将可能重演2010年走势,出现周期性亏损!从年初便开始快速下跌,3、4月份便可能跌破成本线,5-8月触底,底价可能达6元/斤左右。
养殖技术-当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
养殖技术-当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当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
如为促生长而使用“高铜”、“高锌”饲料,造成排泄物矿物质含量超高,影响土壤生态;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是长期的危害,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这些现象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发展。
养殖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采用集约化方式饲养,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万~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
猪场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物(SS)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3倍、76倍和14倍。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
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疫情的净化和控制责任重大控制猪场疾病是养猪生产的保证。
近年世界畜牧业的疾病流行情况令人堪忧,从轰动一时的台湾猪口蹄疫事件到影响多年的欧洲“疯牛病”事件、不断发生的香港禽流感事件,都给各地畜牧业造成了重创,有的甚至引起恐慌。
各地猪场近年疾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流行疾病依旧威胁猪场安全,如部分省市的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等时有发生,部分以前危害不大的疾病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也对猪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往往为控制疫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也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业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营养配制研究,开发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饲料成本占养猪业总成本的65%左右,如何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采用全价日粮,应研制更为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如运用“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合理配制日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氨基酸的组成,提高氮的利用率,减少粪尿中氮的排泄。
养猪发言稿
养猪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养猪行业的一名从业者,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发表一下我的心声和观点。
养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肉食,还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近年来我国养猪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见解和思考。
首先,我想谈谈养猪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养猪业规模庞大,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国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养猪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供需矛盾,目前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养猪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猪业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养猪业的创新力度。
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养猪业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养猪模式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效益相对较低。
而现代化的养猪技术,比如生物制剂的使用、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等,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猪业作为一种农业产业,必须要与环境和谐共处。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广绿色养殖模式,减少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猪粪进行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减少养猪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猪肉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要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做好病害防控工作,保障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展猪育种业,提高猪的品种和质量。
目前,我国养猪业的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肉用品种为主。
通过改良猪品种,培育出更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的猪种,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当前养猪业的五大”陷阱“与五大”挑战“
一、当前养猪业存在的五大”陷阱“1、高资产高负债养猪,尤其是高价格租赁猪场在进行经营;2、硬件设施产能过剩,达产率不足70%,尤其是母猪繁殖场;3、猪场处于疫病高发区的,尤其是交通极其便利的平原地带;4、育肥放养单体规模与母猪场规模不匹配,尤其是一些规模超大的场;5、原有的基础业务模式还没有做精,就试图通过向上、下游产业来延伸带动业务发展的,尤其是向屠宰加工方面发展的。
二、养猪企业需面对的五大”挑战“人流、猪流、物流、疫流、现金流-川流不息!低成本、低价格、低消费、低回报-低位徘徊!去产能、去环节、去人员、去融资-无处可去!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高负债-高处不胜寒!定力、耐力、决断力、产品力、竞争力-力不从心!三、猪企的“两个不必要”和“两个必须”不必持续强化的两个问题:加速去产能与降本增效必须持续强化的两个问题:员工关怀与疫情防控四、说穿了,造成上述问题的核心在哪里?许多企业还是把重心放在养殖规模上,而养殖团队建设却严重滞后,更谈不上高效管理-所以只要亏损就想到降本增效,市场一旦盈利就什么都忘了;养殖行业有个特点,挣钱的时候老板都好大喜功,所有的一切都是领导人的”伟大决策“英明;赔钱的时候不深挖投资不理性,都说是基层员工和基层管理者没干好;低效的规模其实就是场灾难,这其中也包括产能设施本身的低效,不过那还只能算小灾难,管理的低效才是养殖企业最大的灾难;绝大多数目前陷入困境的企业,表面上看来是短期资金紧张,亏损严重,根本原因是经营决策的严重失误,没有未雨绸缪,企业留足够的头寸,全部打的是顺风算盘,没有考虑到市场行情变差,留足一至两年的必要发展资金。
疫病高发和生产成绩低下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思维方式与认知没改变。
五、管理者需要转变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国内养猪业当下应树立的价值观: 安全、品质、健康。
养猪业的降本增效是现阶段的难点与痛点,因为不同企业成本与成绩的差距还很大预计到明年下半年以后,许多企业的关注点才会有所转移,微利时期的竞争力要素会逐渐由成本提升到品质。
新常态下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挑战
1新常态1.1新常态的概念“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特别阐述了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新常态主要特点如下。
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5)中国政治呈现出新常态;6)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常态。
1.2养猪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势必影响到所有行业和产业,养猪业也不例外。
那么,什么是养猪业的新常态?目前暂无定论。
笔者以为,养猪业的新常态是以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主导,逐步淘汰小规模场和散养户,缩减过剩产能,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建立以健康生态养殖、减轻环保压力为主旨的养殖模式,实现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粗放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简单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新常态下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挑战2.1环保压力加大中国的养猪业在农牧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猪的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居全球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不规范管理的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之大也是毋庸置疑的现实。
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粪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在养猪生产中,每头猪都是1个污染源,据报道,180d生产期的生猪日排泄量为:粪2200g/头、尿2900g/头、总氮25.06g/头、总磷9.44g/头。
中国养猪市场形势、挑战及未来展望
中国养猪市场形势、挑战及未来展望作者:朱增勇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4期中国养猪业当前形势:一、猪肉产量下滑,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1. 猪肉产量连续2 年下降。
2. 传统养殖方式受到挑战,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3. 猪肉消费量增长率下滑,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渠道逐步改变。
4. 宏观环境变化下消费增速缓慢。
5. 热鲜肉依旧占据我国猪肉消费的主导地位,冷鲜肉消费比重在提高。
生鲜猪肉销售渠道发生深刻变化。
二、猪肉价格在波动中前进,2007 年起波动加剧:1. 2008、2011 和2016 年猪价波峰创新高;2. 猪周期延长,(1) 猪肉进口量创新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
(2) 玉米政策调整降低了饲料成本,但生猪饲养成本长期看涨。
(3) 养猪收益连续2年保持较好水平,2016 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4) 生猪流通方式由传统收购向跨境电商平台转变;3. 生猪屠宰及猪肉生产情况,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共计屠宰生猪2.09 亿头,按照定点屠宰企业的总屠宰能力8.5 亿头计算,产能利用率仅为25%,生猪屠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严重;4. 居民猪肉消费量:2000、2007、2011、2015、2016 年猪肉消费量均下降;5. 生猪价格情况:在波动中前进,2007 年起波动加剧。
6. 生猪养殖收益:处于近几年最好水平;7. 养猪业面临的挑战:(1)饲料成本过高。
(2) 养猪效率低使生产成本增加。
(3)生产规模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低影响收益。
(4) 进口猪肉仍维持高位,给我国猪产业带来深刻影响。
(5)环保政策带来的深刻影响。
(6) 疫病风险增大;8. 养猪成本的影响因素:(1) 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较高,推高饲料成本。
(2) 饲料转化率较低。
(3) 有效仔猪供应能力较低。
(4) 死亡率较高,提高生产成本。
(5)生产规模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低影响收益。
(6) 经济发展的同时,雇工工资增长,推高人工成本;9. 环保压力大:养猪业在中国农牧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居全球第一,不规范管理的养殖业对环境带来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养猪业发展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7~8千年的悠久养猪历史。
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与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
一、2012年国内生猪价格走势及养殖利润状况分析2012年春节以后,全国生猪价格几乎是一路走低,持续至8月,9月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影响而略微有所回升,11月中后期又随着年度需求旺季的到来而迎来惯例性的春节行情。
总体看,2012年受制于较大的生猪存栏,加上3~6月份生猪压栏造成猪肉供应偏多,经济增速放缓,猪肉需求增速放缓,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而年内两轮明显的上涨则都是因为节日消费的刺激。
2012年生猪均价为14.54元/公斤,较上年下跌19%。
2012年,我国生猪养殖利润基本是“两头好,中间低”。
2012年前期,生猪养殖利润仍较为客观,但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下跌和饲料原料价格的集体上涨而持续回落,4月开始,我国生猪养殖利润进入全面亏损期,亏损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较2010年的全行业亏损时间更久,最低时亏损达140元/头左右,8月底开始,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和饲料原料价格的跳水,生猪养殖利润也逐步回暖。
据布瑞克监测,本年生猪养殖利润平均为77元/头,较上年下降达80%。
二、2013年猪价走势多种可能性及概率预测预测猪价走势,首先要对猪价构成的三大要素:成本、供应、需求分别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对基本确定因素(存栏结构、饲料成本、季节性需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后,排列组合共9组,可能性最大的组合:第一组合:疫情总体平稳,成活率较高,而经济形势和2012年一样夏季低迷。
结果将可能重演2010年走势,出现周期性亏损!从年初便开始快速下跌,3、4月份便可能跌破成本线,5-8月触底,底价可能达6元/斤左右。
深度亏损2-4个月左右,大量宰杀母猪。
本轮周期结束,国庆前后反弹走出亏损,新一轮周期开始。
第二组合:疫情总体平稳,成活率较高,供应增幅较大,而经济形势略好,需求略有回升。
结果仍可能是供大于求,仍会出现亏损,亏损程度较2012年略大,但底部在6.3元/斤左右,出现部分资金链断裂、宰杀母猪,依旧可以出现周期性亏损,并之后开启新一轮上涨,但上涨力度不如第一种情况足。
据官方媒体报道,春节过后的一个月,江苏及周边的山东、安徽、河南等多个生猪养殖大省遭遇寒冬期,截止到3月中旬,仔猪、肥猪分别较节前下降了19%、14%,而且不断上涨的养殖成本造成了亏损面越来越大,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全面亏损阶段。
3月18日,根据生猪价格监测点上报的价格信息和10余家大中型养殖场的调查,目前生猪收购价在11—13元之间,饲养品种较好的规模养殖场价格在12—13元,饲养土杂猪的散养户价格仅在11—12元。
以规模养殖场来说,目前一头肥猪的饲养成本在7元/斤,现在每出栏一头肥猪要亏150—200元,散养户的亏损可能会更大。
此轮猪肉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失衡。
目前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是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的基本指标。
)。
按照国家出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将猪粮比价6∶1和8.5∶1作为预警点。
猪粮比价在6∶1—8.5∶1之间,属于绿色区域(价格正常);在8.5∶1—9∶1或6∶1—5.5∶1之间,属于蓝色区域(价格轻度上涨或轻度下跌);在9∶1—9.5∶1或5.5∶1—5∶1之间,属于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上涨或中度下跌);高于9.5∶1或低于5∶1,属于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上涨或重度下跌)。
通过调查,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的几个养殖大省也已突破5.5:1,全国平均水平已经突破6:1,正在向5.5:1靠近。
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政府将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储备吞吐、调整政府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
按照猪价调控预案,跌破6:1政府便要启动收储,跌破5.5:1加大收储,跌破5:1深度亏损线后就可能启动母猪补贴,从而阻止养殖户过量宰杀母猪。
报道称,“由于此次价格下跌异常迅猛,从跌破6:1到跌破5.5:1只用了不到3周时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严格按照调控预案规定,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适时启动调控预案,防止出现过度下跌,为避免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预计近期国家就有可能发布中央收储。
”不过,从存栏情况看,当前全国生猪产能偏高,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短期来看,猪价难“翻身”。
三、我国养猪业现状1、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养猪发展速度在加快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a、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较为粗放。
生产的猪肉偏脂肪型。
猪肉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
这种方式仍为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
b、专业户养猪,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
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投入,建造专门的养猪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生产的猪肉偏瘦肉型。
主要分布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
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
c、工厂化养猪生产,一般每场年出栏几千头到上万头或一万头到几万头。
这种生产方式专业性很强,投入也较大,要有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同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很高,饲养专门的外二元、三元杂交种或专门化配套系。
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
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
从国家统计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统计数据可知,2001年至今,我国养猪产业化程度逐年提高,特别是2007年后,呈加速增长趋势。
2、疫病复杂,连绵不断,难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净化和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
近年来,世界畜牧业的疾病流行情况令人堪忧,各地猪场疾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流行疾病依旧威胁猪场安全,猪病流行形势依旧严峻:寒冷季节仔猪腹泻、伪狂犬病;蓝耳病呈散发,总体较平稳,猪瘟、口蹄疫免疫防控不能松懈。
当前,在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来防治动物疫病。
3、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事故的发生暴露了我们养殖环节中还存在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猪肉的卫生安全成为消费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
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和大幅度降价,不仅给相关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由于猪肉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导致消费者对畜禽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养猪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影响我国猪肉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饲料添加剂与兽药添加、重金属和微生物污染等,这些现象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发展。
4、环保压力加大,环保成本增加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小区不断增加,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
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如何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是各级主管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
由于猪肉在我国人民食品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解决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有保护好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
5、饲料资源紧张,成本上升目前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
这两年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动饲料产品进入高成本时代。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步入高劳动力成本时代,饲料行业的人工成本也逐年抬高。
我国是饲料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豆粕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大豆,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左右,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玉米供应日趋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提高饲料转化率是不得不进行的课题,在饲料单价基本相同时,饲料效率的差异则带来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的相对差异,所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养猪业对降低饲料成本的作用是很大的。
6、技术进步与创新落后,管理人才缺乏全县除规模化较高的猪场和后来兴建的一些猪场设施较好以外,很多规模猪场的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无法提供现代化猪场所需的良好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
对养猪实用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欠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只能算是某些猪场的专利,不重视选种选育,不推广人工授精的比比皆是。
农村养猪者对技术欠缺和渴求更是深有感受。
科技推广还任重道远。
四、养猪业发展趋势我国养猪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先决绝目前这些困扰养猪业的难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也决定了我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养殖模式”、“智能猪业”、“低碳排放”等。
一、养殖模式规模饲养场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的必要基础。
也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用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猪效益和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
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发展规模养猪有2种方式:一是发展企业化规模养猪。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包括饲料加工、种畜禽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
农户可以为企业打工,或者在企业统一管理指导下,从事商品猪的养殖。
温氏企业就是这样以一个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将公司、农户和高校组织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进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二是通过合作组织将家庭经营的小规模养猪组织起来,实行多项统一服务,与市场或加工企业建立产销联系,实现“小舢板组成大舰队”的效果。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的种养结合的家庭养猪场正是这种形式。
这2种方式各有长处,可互为补充。
其中,企业化规模养猪,具有资金充足、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等优势,家庭经营的小规模饲养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优势。
当市场供求出现变化时,企业化经营可以起到稳定供求的作用,家庭经营的小规模饲养可以起到补充需求或者减少供应的调节作用,从而实现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现象发生,可以预见,将来的生猪市场必然会形成企业化规模饲养为主、家庭化小规模经营为辅的养殖业发展模式。
二、智能猪业未来养猪的科技含量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将更普及地应用到猪场日常管理,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养猪方法,向高新技术要效益,如:猪场设施更加智能化1、猪场自动送料设备及饲料散装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