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教案+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docx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狐狸丁零继续抬起
2.壮丽形状克服兄弟肠子场子秘密蜜蜂
第二课时
1.(1)扑通-扑通扑通呼噜-呼噜呼噜哗啦-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咕咚
叮当-叮当叮当轰隆-轰隆轰隆
(2)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笑嘻嘻、乱哄哄、轻飘飘、红彤彤、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
2.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当滑梯、栓小偷、当锚、当秋千
3.(1)要是把长辫子拴在狗狗的脖子上,就可以遛狗了。
这样我就不用花钱去买狗链子了。
(2)要是把长辫子拴在门前的大树上,就可以荡秋千了。
我就不用天天去公园了。
4.(1)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条条河流,流向沙漠,流向田野、流向水库,流向大海,真正为人类解决水的问题,让沙漠成为绿洲。
(2)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座漂亮的教学楼,给山里没有教室上课的孩子,让他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本领。
(3)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位能医治百病的医生,给那些缺医少药的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送医送药送健康。
(4)假如我会变,我会变成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我要用手术刀从死亡线上挽回一个又一个生命;我要用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特效药;我要用仪器为每一个患者检查出病因,让他们不再受煎熬;我要攻克一个又一个不治之症;我要解救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我要尽到一个白衣天使的义务!
(5)假如我会变,我将变成一台清除垃圾的机器人,为地球环保服务!只要它是垃圾,我都会把它吃进肚子里。
他们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然后排放出新鲜的空气。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联想在本课的落脚点为关联关联生活特点、细节进行想象。
至此,本课想象方法,据理论文献梳理聚焦为变身和关联。
接下来,我又利用AI智能测评软件进行朗读字音、字形、字义等前置学习的数据收集。
精准教学起点,并借助摘星班整体改制,课文厘清了文本的结构,进入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环节,通过对本单元想象要素的纵向分析,梳理出低段的假象为遐想,中段为奇思妙想,高段为畅想和科学幻想。
所以,本单元想象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感受奇思妙想。
在横向分析想象要素时,我发现本科的核心任务为变身想象,所以本课主要梳理变身、关联两种想象方法。
因此,我先和孩子们梳理了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想象的神奇,了解变身的原因,变身后的神奇想象。
以及想象方法才是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我据此设计了出口成章词语我过关,整体感知故事我会讲品味想象方法我,探秘梳理,总结想象,我会说四个教学板块,其中重点是第二个板块儿,叛逆想象新方法,学习关联的想象方法。
我重点汇报第二版块的设计,结合线上教学的独特性,我创设游戏情境,设计了三个支架。
一、关联生活来想象,利用云端连线共分享关联特点来想象,利用分享视频了参与关联细节来想象,利用学生表演入情境,首先关联生活想象板块,教师推荐。
录播习得方法,交流导学性质的摘星单以及孩子们经常总结云连线的一些小妙招,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断迭代关联特点和细节。
想象板块利用播放学生云端合作学习微视频以及合作小组圈儿聚焦表演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将孩子们最感兴趣。
元素融入课堂,调动多重感官。
在第二板块儿的教学设计中,我重点分享两点线上经验,第一点,学习协作,架构时空连线,善用学生协作体,利用导学资源将自主学习固定化。
每晚的筠连县将合作学习常态化,打破空间障碍,极大提高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
第二点,要用导学突破线上困境,将学习内容方式,学习要达到的程度设计成导学班,通过国家云平台共享平台的直播,录播微课展开本课,利用导学性质的摘星单,第一板块儿出口成章,智能测评。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第17 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1. 从课文内容发现表达秘妙《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特殊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奇特想象的童话,作者顾鹰采用“变形”这一独特的想象形式,讲述了文中的小女孩“我”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然后作者根据“一棵树”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特想象,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
整篇童话充满奇思妙想,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2. 依单元编排确定精读课文的功能定位;从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重点整个习作单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
一个“交流平台”,一个“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一次习作构成。
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奇妙的想象这一习作能力为训练主线,整体安排,环环相扣,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
其中,“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爱因斯坦);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是神奇;②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可见,无论是单元主题,还是语文要素,都明确指出本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和发挥想象写故事。
那么,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功能定位不同。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3.结合课后作业题确定本课语文要素(核心教学目标)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①“感受想象的神奇”。
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那么。
第一题不仅是让学生说出哪些想象有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探究、破译出作者表达的秘妙,即作者想象的方式:一是“变形”;二是“关联”。
第二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②“发挥想象写故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生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探讨与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悟人生哲理。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树的认知和喜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主题。
5. 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2)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思路。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3. 生字、生词4. 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情感。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 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 培养想象力,激发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内容课文导入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分享对树的印象,引发学生对树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课文学习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 课文复述: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1. 情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分享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2. 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情景,激发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 复述课文内容,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 发挥想象力,激发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音频。
2. 学具:课文文本,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
教学过程课文导入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分享对树的印象,引发学生对树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课文学习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3.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文的思考与讨论:通过思考问题、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朗读与表达:学生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2. 重点生字词:略3. 课文内容:略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想象作文,要求不少于200字。
2. 收集一些关于树的资料,了解树的特点和作用,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 !我变成了一棵的树:……。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选择变成什么。
接着,教师可以介绍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并指导学生认读8个生字和写13个生字,如狐狸、继续、秘密等。
在研究生字时,可以使用形近字、猜谜语和同音字对比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无明显问题的段落,无需删除。
这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主题是“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事情。
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任何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深入研读这篇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的趣事。
首先,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我”告诉我们他想变成树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就没人会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
花、叶、水果……而“我”变成的树上却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
在这些鸟窝里,有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小动物。
但当妈妈来了,我的心却“嗵嗵地跳着”,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的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失望的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最后,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等好吃的东西。
课文巧妙地描写了“我”馋得流口水的情景,通过狐狸、天空、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由“我”亲自揭晓答案,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
最后,我们来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呢?2.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当代童话作家顾鹰。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有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的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关注课题:本课题目新颖,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起到了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我”的愿望,从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描述了发生的一系列奇特、有趣的事情。
关注课文:课文中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
比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关注想象: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世界的神奇有趣。
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关注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或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认读。
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1篇】一、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屏显大树的,学生畅想凝望大树的感想。
树是秀颀,也是崇高;树是从容,也是智慧;树是高大,更是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去体味诗人笔下的树的形象。
二、初读,进入诗歌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可小声跟读;3、同座位交替朗读指定章节。
三、再读,感知形象美1、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中“骄傲”一词的含义(2)、作为“一棵树”,“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3)、我的这些骄傲的资本是从那里获得的?2、男女生交替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1)、在这一部分中,大家还发现了“我”的那些骄傲资本?(2)、“我”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我”来自于人民,所以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
“我”为得到而骄傲,更为付出而骄傲。
3、小结形象(1)、请为“我”这棵树取一个名字。
明确:奉献之树(2)、小结:这就是作者通过“一棵树”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美好品质——为人民服务,也揭示了本诗的主旨。
这种手法就是——象征手法。
四、三读,品味语言美1、本诗通篇采用象征手法诗中处处抓住树的特点,但处处都是用来表现人的精神和情怀、理想和品格。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2、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作者还多处运用修辞,跳读全诗,勾画圈点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段,并简单批注进行赏析,之后展示。
要求:大声而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说出理由。
五、赛读,领略意境诗歌以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形象,塑造美的灵魂,从而营造美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六、借鉴写法,迁移写作1、我是一棵树,我是炎黄子孙,我有丰富的阅历,我有美好的品格——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我热爱生活,我关心他人,我与人民血肉相连——我骄傲。
如果我是一颗小草,我还可以骄傲吗?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2、(多媒体展示)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朗读、书写、运用。
3. 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5. 分析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结构:课文主题、生字词、修辞手法、小组合作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敢与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语文知识: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3.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语文知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3. 人物性格:主人公的勇敢、自信、乐观4. 主题思想: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的朗读与复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大自然中的树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树木的特点,引出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教师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5. 朗读与复述: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复述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想象与表达: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和角色,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学生通过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并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2.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大自然中树木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来露出紫丁香的山,今天又要寻遍,旱地也要干了。
字谜示例:有的狗不是狗,靠左边的瓜走,而且天生很狡猾,被老虎吓到了。
(谜底:狐)同音字歌示例:河狸:一只小狸猫想摘一个大梨,爬上青竹篱笆,但还有一段距离。
(2)对需要书写的文字进行书写说明。
书写指导:“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优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7 我变成了一棵树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亲朋【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字词的教学要放手给学生,教师应该多放手,少帮扶。
【课时目标】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7 我变成了一棵树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出示课件图片、文字,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提出了“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很好地对接文本,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注重文本的感情朗读,每次分析一个片段,理解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真正融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有效训练了学生感情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教师注意问题的引导和设计,要准确找好切入点,迁移而动全身的问题。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顾鹰,是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4位常熟女作家中的一位。
顾鹰老师爱孩子、爱文学,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边坚持儿童文学启蒙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亲朋【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字词的教学要放手给学生,教师应该多放手,少帮扶。
【课时目标】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