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新北师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丰收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丰收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丰收了∣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丰收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丰收了。

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每份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正确地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分数与份数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丰收的场景图片、苹果卡片、分数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展示丰收的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苹果是如何分配的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后,我会给他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分数来表示物品的分配。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到答案,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每份的数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数与份数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是:1. 将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苹果?用分数表示。

2. 小明有10个橘子,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橘子?用分数表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对分数与份数的关系把握不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如何分配食物等,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让我来解释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分数的含义是一个重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植树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植树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4课时植树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树的好处,学会爱护大自然。

2.能够手工制作小树苗,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3.学习计数,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学会简单加减法。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学会保护地球的意识。

2.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创造力。

2. 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掌握植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习计数,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2.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植树的重要性。

2.教师如何使学生掌握计数和简单加减法。

3. 课前准备3.1. 材料准备白纸、毛笔、水彩笔、色纸、小枝条、小盆、泥、小铲子、小水壶等。

3.2. 环境准备课堂的布置必须要有环保、文艺的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摆放植物和其他能够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的工具等。

4. 教学过程4.1. 活动一教师带领学生们完成一张植树的海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

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一个展现植树的宣传海报。

4.2 活动二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植树的好处和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大自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保护它。

我们可以利用举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树为我们提供氧气、树可以行洪等等。

4.3 活动三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植树工具和材料,并向学生们解释它们的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植树也是一个需要技巧和方法的过程。

4.4 活动四学生们开始制作自己的小树苗。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小枝条、如何为小树苗准备泥土和盆子等。

4.5 活动五学生们需要在小树苗上贴上一个从教师处拿到的带有数字的标签,并且自己记下编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们如何阅读数字、如何记录数字等基本的数学知识。

4.6 活动六教师让学生们进行计数和数字练习。

学生可以自己数自己列成一队、在他人面前展示喜爱的数字等,从而从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单元 第3课时(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第3课时(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3课时(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为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为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掌握数的比较方法;•能够使用大小关系表示两数之间的大小。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考察、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运用数的大小关系表示两数之间的大小;•比较两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比较方法;•能够使用大小关系表示两数之间的大小。

3.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练习与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新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讲解什么是数的比较,如何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 练习与讲评1.列举两组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两组数之间大小的关系。

2.让学生自己编写小问题,通过数的比较来解决问题。

3.教师进行讲评,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4. 活动拓展•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数的比较解决问题,并进行汇报讨论。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再次练习所学的数的比较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写小问题,增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大单元教学设计)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一些实时的互动练习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D.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乘除法运算。
E.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提高乘除法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3.拓展题目:对学生的拓展题目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思路不清晰、计算方法不正确等,给出改进建议和正确的解答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后,我设计了一些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让学生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体验。其次,我在课堂上观察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数学学科兴趣不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辅导。在学习风格方面,有的学生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来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则喜欢通过口头讲解和例题来进行学习。
E.总结环节:通过学生汇报和教师点评,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B.视频:播放一些与乘除法相关的趣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单元概述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四单元内容,主题是整数运算。

这个单元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加减法以及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关键期。

课程内容设计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这个单元的核心目标包括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等。

这些知识点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复杂数学运算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个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和技能。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a. 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数学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加减法、简单的面积计算等。

b.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分配问题、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a.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协作解决问题。

c.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基本数学概念,如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数的运算能力: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空间观念与图形认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及其基本特征。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 练习三(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 练习三(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练习三(1)教学目标1.知道将一些良好的思路、方法传播给别人的重要性。

2.能够简单地演示一个思路、方法的传播过程。

教学重点1.学生如何向他人传播自己的思路与方法。

2.如何让传播更具说服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说服力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让学生回顾上一次考试后的感受,有没有发现在考试的过程中学习了什么新思路、新方法或者优化了自己的思路方法。

请学生积极分享。

2. 讲解有三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自己的思路与方法传播给别人。

方法一:口头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来向别人传达我们的想法。

在口头表达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需要简单易懂。

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听众能够理解我们的话,理解我们讲述的内容。

可以通过口语的方式来讲述,语言更加贴近生活,更易被听众接受。

其次,需要准确清晰。

我们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思路,确保听众可以理解我们讲述的每个环节。

在表达时可以用一些例子或者图形化的手段,让听众更好地理解。

最后,需要注意边说边听。

在口头表达时,我们需要观察听众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我们的讲述方式,以便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我们的思路。

方法二:用文字传达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向别人传达我们的思路。

和口头表达一样,写作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需要具有可读性。

我们需要确保所写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兴趣。

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其次,需要准确全面。

我们需要清晰地写明我们的思路,让读者可以理解我们所写的每个环节。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图表或者有关数据来强调某些关键点,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最后,需要逻辑性强。

文章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让读者可以顺畅地阅读。

可以利用一些连词成句的方式,让文章的节奏更加明确。

方法三:演示我们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来向别人展示我们的思路。

演示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的特点,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思路。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注意点;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⑤指导看书,深化认识。
让学生看课本第30页的例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告诉学生进位的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练习:让学生做课本第30页“试一试”中的1、2题。
2×5=10 ×1 5
350+10=360 3 6 0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3)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第1课第节授课时间月日
课题
购物
课型
新授课




情感
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
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过程
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场玩一玩。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出示“去游乐场”挂图。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独立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①花10元,坐电动火车可以坐多少人?②9人玩蹦蹦床共花多少元?……
(2)教师提出: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直接打印版)

第四单元:乘与除小树有多少棵课题: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小树有多少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课时:2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买来了三捆树苗,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请大家看看。

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30页教学情境图如下:自学上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教材30页所提的数学问题如下:4.完成□中的填数,思考:哪种算法最简单。

5.如果是4捆、5捆又该怎样计算?6.试解决教材30页所提的第2个数学问题如下:独立思考,同桌协作完成。

(师巡视指导)三、反馈交流:(出示数字卡片)3×2 5×4 6×7 30×2 50×4 6×70300×2 500×4 6×700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生共同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四、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课堂练习:(练一练第5题)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⑶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作业:本课配套基础训练第2页3题。

板书设计:小树有多少棵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方法一:20+20+20=60(棵)方法二: 2×3=6 20×3=60(棵)方法三: 20×2+20=60(棵)答:小树有60棵。

202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案

202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案

202X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案备课是教师在授课前对教课进程、环节、内容所作的必要的准备工作。

而教案就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上课成功的条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202X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202X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案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第一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课的设计中,第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体会,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进程。

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样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进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行时留意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摸索:(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生根据已有的体会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致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67÷3)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运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自主预习,探究算法1.引发摸索。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换一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课《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小树的问题,有兴趣吗?设计意图:借助谈话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并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第二步:有序交流:组长主持,3 号先讲,依次补充。

归纳小结:组长总结,达成共识,做好分工,为展学做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充质疑。

主问题1设计意图教科书以运树苗为背景,呈现三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以情境为依托,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对乘法意义再次理解和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预设答案杨树每捆20棵,每车装500棵2、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 2:3捆一共有多少棵?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按成课本20×3=?的三种计算方法。

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3 号先讲,依次补充。

2.归纳小结:组长总结,达成共识,做好分工,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课本上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数线与相同数连加算式相结合,突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二是用一一列举的方式,发现其中的规律;三是通过迁移类推,由表内乘法推想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预设答案方法1:20+20+20=60方法2:20、40、60方法3: 2×3=6 20×3=60第三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 3: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少棵?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独立完成课本绿点二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算器、投影仪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操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研究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探讨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的加法运算和“多少”问题;2.学习用图形、表格等形式呈现运算结果;3.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多少”问题的含义;2.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3.能够从图形和表格中读取并计算出数据。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彩笔、棋子、图形材料、表格材料;2.教学素材:小树有多少棵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小树有多少棵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可以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果小树上有2颗叶子,那么这颗小树上有多少颗叶子呢?如果小树上有3颗叶子,那么这颗小树上有多少颗叶子呢?”等等。

2. 教学内容1.我们知道,小树有多少棵,就是问小树的数量,那么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表示。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花圃上有2棵小树,另一个花圃上有3棵小树,那么这两个花圃上一共有多少棵小树呢?答案是5棵。

2.我们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下图中有3棵小树,每棵小树上都有5颗叶子。

那么这3棵小树总共有多少颗叶子呢?* * **** *** ******** ***** *****| | |树1 树2 树3答案是15颗。

3.我们还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下表中列出了3棵小树,每棵小树上有不同的叶子数。

那么这3棵小树上一共有多少颗叶子呢?树叶子数152733答案是15颗。

3. 训练练习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或者多组小树,并计算出每组小树上一共有多少棵小树,或多少颗叶子。

2.让学生将小树的数量和叶子的数量写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小树和叶子的总数量。

4. 总结和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在本节课中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看看哪些部分需要加强,哪些部分已经掌握。

五、布置作业每位学生需要设计一组小树,并计算出每组小树上一共有多少棵小树,或多少颗叶子,并写在表格中。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丰收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丰收了》教案

《丰收了》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丰收时候的喜悦之情。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2、体会除法应用在生活中的好处,运用数学于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种过小树或者在家种过花草呢?学生1:没有。

学生2:我种的是小树。

学生3:我种的是月季花。

学生4:我种的是玫瑰花、牡丹花。

……老师:嗯,很好,看来你们课余时间都是挺丰富的嘛。

老师:那你们看到小树发芽或者花草开花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学生:开心。

老师:嗯,很好。

那我们今天也来看看小兔子自己也种了自己喜欢的胡萝卜,现在呢,也丰收了,刚好呢,丰收了60根,每捆10根,你们说说有几捆呢?学生一起回答:6捆。

老师:嗯,很好。

可是这些胡萝卜是两只兔子种的,那么这些胡萝卜要怎么分呢?你们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一会后。

学生:按照平均分的话,每只兔子分30根,有3捆。

老师:嗯,很好,解决得非常完美。

能力提升。

和学生一起讨论“练一练”第4题。

(1)让学生自己讨论后,找学生回答。

(2)请学生回答。

(3)和学生一起解决。

四、基础练习,应用新知1、计算。

15÷370÷5 24÷2 15÷310÷2 27÷3 36÷9 64÷82、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一共有多少块饼干?(2)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收获了什么?六、布置作业。

练习三的第3、4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乘与除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第3课时丰收了第4课时植树第四单元乘与除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教材P30。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有多少个千?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

2、探索口算方法。

(1)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

(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4)因为2×3=6,所以20×3=60。

(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找规律。

(发现了什么?)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师: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师: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需要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需要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需要多少钱∣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和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识别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和角。

2. 人民币的计算: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人民币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能够找零和计算总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以及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计算和应用,尤其是找零和计算总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挂图、计算器、购物场景图等。

2. 学具: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识别和说出每种面额的名称。

2. 讲解: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和角,以及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计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4. 应用: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找零和计算总价。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认识: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挂图,标注每种面额的名称。

2. 人民币的计算:展示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人民币的应用:展示购物场景图,标注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人民币的加减计算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设计一个购物清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计算总价和找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挂图、讲解、练习和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荣幸地为大家呈现一份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能够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情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四章《分数的比较》两个章节。

其中,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第四章则主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2. 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分数卡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分蛋糕,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分数表示的是物品的分配情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

3. 随堂练习:然后,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他们对分数的理解。

4. 分数的比较: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后,我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5. 分数的基本性质:我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三个部分。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分数的学习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1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1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1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会用比较大小的概念;2.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等式符号,正确理解其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和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学会使用不等式符号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灵活运用不等式符号。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课件;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介绍课程内容及目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内容,比较大小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册子,理解小树有多少棵的问题;2.讲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想出算式并口算计算,总结出比较大小的方法;3.使用不等式符号表示大小关系,介绍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三、训练(20分钟)1.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训练学生使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计算出问题的答案;2.训练学生使用不等式符号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四、巩固(15分钟)1.总结比较大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举例让学生练习使用不等式符号;3.提醒学生需要认真完成课后练习,以便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五、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练习,并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教学反思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比较大小和使用不等式符号的能力。

难度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不等式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在训练环节,建议增加一些难度适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布置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新北师版)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乘与除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的活动,初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灵活性,逐步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元教学思路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索口算方法、交流方法的多样性,再对比择优归纳方法,同时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课时分配内容课时内容课时小树有多少棵1需要多少钱1丰收了1植树1练习三1单元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主页课题:小树有多少棵课时1主备人授课人授时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引入法、自主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运树苗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力图为学生提供跟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进一步交流归纳,从而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附页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教案一、口算练习: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在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请你认真观察图,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问:每捆有几颗?一共有几捆?引导提出:小树一共有多少棵?三、解决问题、探索方法:师:一共有3捆小树,每捆都是20棵,一共有多少棵小树?怎么解决?列示:20×3你会算吗?试一试和同桌、和周围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交流归纳:师:20×3=60谁愿意说说计算方法,生: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生:因为2×3=6,所以20×3=60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师:算式20×3=60中,20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0表示什么?解决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小树有多少棵?10捆小树有多少棵?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试着解决:与同学说一说你的方法;组织全班交流。

四、小结:师指着板书20×3=60、20×4=80、20×5=100像这样的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算吗,方法是?那整百数乘一位数200×3、200×4、200×5你会算吗,方法是?如果是整千或者整万数乘一位数XX×3、30000×3,你还会吗,方法是?五、练习巩固:打开课本第31页:做第二题,与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集体订正,再次强调补“0”。

独立完成第三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完成第4题,列综合式或分步式都可以。

引导学生尝试完整叙述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完成第1、5题,锻炼应用题分析解决能力。

六、今天你学会了吗?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尾页板书设计:小树有多少棵0×3=60答:小树有60棵。

知识链接:个性作业设计: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主页课题:需要多少钱课时1主备人授课人授时间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经历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逐步使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了解点子图和表格是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工具,会利用点子图或表格探索乘法的口算方法,理解乘法的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

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直观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交流探究法教学设计思路谈话引出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探究交流解决方法,利用点子图和表格探索口算乘法的方法,理解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进而对比、择优、归纳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要点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小学教案专用纸附页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一、口算练习;二、引入:师: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附近的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帮忙吗?——展台出示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

解决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师:你会列式解答吗?生:12×33×12怎么计算呢?学生试一试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12乘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生:如果每个游泳圈是10元,3个游泳圈是10×3=30,每一个游泳圈少算2元,3个就少算2×3=6,一共就要30+6=36生:12乘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0×3=30、2×3=6、30+6=36师:这些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学习别人的算法观察淘气的算法,说一说对它的理解,要明白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过程:独立观察并分析笑笑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总结提升。

让学生观察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思考:如果把淘气用点子图的算法用表格来表示,该表应该怎么画?如果把笑笑用表格的算法用点子图来表示,该图应该怎样画?给学生提供12×3的点阵和表格,让学生模仿着填一填、圈一圈、算一算。

思考:淘气与笑笑两种不同的算法有哪些异同点?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要突出共同点:把整体“分块”求积,再求这些积的总和。

这就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这个乘法算理与乘法的意义有本质的联系。

解决问题: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元?列式:18×44×18先请学生试着算一算,在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生:18乘4就是4个18相加,18+18+18+18=72生:18乘4就是4个10加上4个8,10×4=40、8×4=32、40+32=72你能用点子图或表格来探索算法吗?并用算式记录算法的过程与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展示用点子图的各种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创造性。

四、对比、归纳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和乘法都对,你会选择哪种方法?那么你是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五、巩固练习,打开课本第33页,学生独立做第3题,再请学生说说每一题的口算方法。

独立完成第1题,算出结果,再说说计算过程。

此题方法不唯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相互交流。

尝试完成第4题。

巩固借助表格计算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独立完成第2、5题。

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尾页板书设计:需要多少钱×3=36答:买3个游泳圈需要36元。

18×4=72答:一个小皮艇72元。

知识链接:个性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主页课题:丰收了课时1主备人授课人授时间教学目标1、结合故事情境,经历实际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能运用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分物过程,初步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探索并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交流讨论、探究归纳法。

教学设计思路首先进行旧知识的复习,为后面做好铺垫;接着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丰收了的故事情境,探究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经历分物过程,初步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归纳小结,再引导学生挑战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预习要点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小学教案专用纸附页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填一填: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00里面有个百、600里面有个百;20里面有个十、350里面有个十;00里面有个十、500里面有个百。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秋天到了,丰收了,谁都在收获果实,你呢?三、探究新知:出示小兔收萝卜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从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怎么列式?60÷2为什么用除法?就是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0除以2等于多少,请你试着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算一算。

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因为2×30=60,所以60÷2=30生:因为6÷2=3,所以60÷2=30生: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所以60÷2=30。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你喜欢哪种方法?出示山羊伯伯运白菜情境图请学生说说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独立列式,并说说用除法的原因。

自主探究算法,说说口算的过程。

主要引导:把160看做16个十,16÷8=2,也就是2个十,即20.也就是先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除数,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得到的商后面就添上几个0.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计算结果观察并想一想:每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己写出这样的算式,小组交流。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它看做表内除法算出商,被除数的末尾有一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一个0。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35页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同桌交流怎么算,再汇报。

独立完成第1题,说说发现了什么?完成第5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题练习口算乘法综合性强完成第3题,混合运算准备计算卡片,小组接力比赛。

交流,并说说运算顺序。

完成第4题,训练综合能力。

五、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做表内的除法算出商,再在商的末尾添上0,但要细心想想添几个0。

沣东新城车辆大学区教案专用纸尾页板书设计:丰收了0÷2=30答:平均每辆车坐3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