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时秒的认识................................................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三单元测量..........................................................................................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解决问题................................................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第1课时倍的认识................................................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第1课时口算乘法................................................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第11课时解决问题(1)..........................................第12课时解决问题...............................................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第15课时数字编码...............................................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四边形..................................................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3课时周长....................................................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第1课时集合.................................................... 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第3课时复习测量................................................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1一、教学目标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2一、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周长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秋天的树叶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
2018-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3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教版】2018-2018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教案(表格式含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进度表 (1)小熊购物 (2)买文具 (7)过河 (10)练习一 (13)看一看(一) (15)看一看(二) (17)捐书活动 (20)运白菜 (22)节余多少钱 (27)里程表(一) (29)里程表(二) (31)练习二 (34)小树有多少棵 (36)需要多少钱 (40)丰收了 (43)植树 (47)练习三 (51)整理与复习 (54)什么是周长 (57)长方形周长 (60)练习四 (63)蚂蚁做操 (65)去游乐园 (71)乘火车 (75)去奶奶家 (78)0 ×5 =? (82)买矿泉水 (85)练习五 (88)看日历 (91)一天的时间 (94)时间表 (97)校园中的测量 (101)搭配中的学问 (104)时间与数学 (107)文具店 (113)货比三家 (116)存零用钱 (120)寄书 (124)能通过吗 (127)练习六 (130)三年级(上)总复习教学设计 (133)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33)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34)第三单元《加与减》 (135)第四单元《乘与除》(一) (136)第四单元《乘与除》(二)——口算除法 (138)第五单元《周长》 (140)第六单元《乘法》 (140)第七单元《年、月、日》(一) (143)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145)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进度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正忙着收白菜。
淘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猜他们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告诉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8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8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摘要:宽数学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长、宽、厚,五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九单元数学广角简单组合()教学容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者页例简单组合,默认推荐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人教版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35更多顶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三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四人教版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五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简单计算络 00803 050[标签三年级人教版教案]奥数精华讯免费订.例(见下页图)编写图教材从分吃西瓜情境引入分母分数加法图将西瓜平分成了8份男孩吃了块女孩吃了块要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8+8是多少教材通精灵提示思路和答案教学建议()展示情境让学生观察并寻其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由引出分数简单计算()受整数加法影响学生很可能将8+8写成36这是由学生对几分几含义不理所致教学应允许学生试错交流探讨理分数加法算理(3)了突破算理理上难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些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几里有几几分练习如9里有()9等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数学英语.例(见下页图)编写图教学分母分数减法通女孩从56拿出6展示计算程形象直观便学生理算理接着让学生通填()呈现思考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合儿童认知特有助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理教学建议教学可以将减程动态地展示出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再填()这样有助加深对分数含义理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3.例3编写图()教学“减几分几”有了前面例6基础学生很容易理可以改写分子分母相分数再减就不会有困难了不教材了助学生理这仍然安排了直观图()“做做”题加减法各安排题并配有图示以便学生借助图思考题是分数加减法式题不再出图让学生根据分数义进行计算教学建议教学例3可先出示圆片提问学生整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几?如制成课件可随机生成若干份随出示-由学生说这里应看成几分几?什么?也可组织学生议议然用课件展示减程了让学生获得正确印象整计算程可让学生写出学生熟练就不再作统要教学还要多让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关练习二十三些习题教学说明和建议()~题是配合例~例3习题习题编排体现了训练程逐步提高要如题是单项训练题是混合练习编写做到了要、题量、题型整体协调又做到了练习形式多样性习题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教学应做到根据要有序进行不要任拔高要选择有代表性习题让学生讲讲算理()5~0题是节综合练习素材选取体现了多样性如5题用分数表示钟面上阴影部分7题选用种植蔬菜情况素材等思考题安排具有开放性体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使不学生都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发展教学综合题确保基题落实也应尊重学生体差异因材施教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容课五册7页例练习十六――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历多位数乘位数(不进位)计算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写格式了竖式每步计算含义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和积极学习态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学重、难重学会乘法竖式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学程课、提出问题(出示主题图)师元旦到了明、华和英正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彩色图画歌颂伟祖国迎接新年到从这幅图画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盒彩笔每盒枝他们共有多少枝彩笔呢?先请学们估算下3盒约有多少枝彩笔?教师提问如我们要知道准确枝数该怎么办呢?精灵问了怎样算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请学们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3表示什么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乘法计算有什么不?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让组每学先思考3分钟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也可以摆出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能想出几种算法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完以组里交流把己算法说给组其他学听组长归纳下组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教师巡回了各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组活动全班汇报由各组代表向全班学汇报己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黑板上三、分类评价教师提出要现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共有几种思路估计学生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摆学具得数引导学生摆因因数是所以行摆捆零根;因另因数是3所以摆3行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画图出得数例如画出如下图3.连加法++=36.数分组成0×3=30×3=630+6=365.拆数法(化成表乘法)8×3=或7×3=或6×3=8×3=5×3=58+8=36+=36+5=36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种算法是怎么算各有什么适用围.摆学具和画图也是种很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就应尽量使用计算方法算.根据乘法含义用连加方法也是可以但是如因数数比较多算起就比较麻烦3.把因数分成几十和几分别与另因数相乘再把几乘积加起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把因数拆成几位数再分别和另因数相乘然把几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也比较麻烦如5×6=9×6+8×6+5×6+3×6等四、介绍竖式从刚才议论结看用数分组成方法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竖式呢?下面就请打开课7页看看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学生练习上完成“做做”三题教师巡视了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五、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再用竖式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什么是用乘法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桌相检并说说己是怎么算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六、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笔算你认要什么?三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教材分析】“四边形”是人教版《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数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教学容是前面“空与图形”基础上继续认识几何图形通围围、涂涂、剪剪、说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特征以进步学习更深层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定空观念学生也具有定生活验节课将和老师共参与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定基础学习技能形成合作识并具有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问题能力学生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空和【设计理念】.实际情景丰富学生对四边形认识(生活).关学生学习程(通学生己活动体现)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发展空观念和创新识.培养对数学学习兴趣(用生活)【教学容】人教版《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数学》三年级上册3~36页容【教学目标】.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角都是直角.通围围、涂涂、剪剪、说说、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3.通情境图和生活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四边形无处不进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生活【教学重】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学具)【教学程】、导入部分多媒体课件播放学们放学情景(主题图)师这是我们熟悉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组讨论)组反馈汇报结(学生说课件闪出各种图形)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各组拿出准备学具袋(各种形状学具)分分看哪组分得合理(组合作分分)(教师参与组合作了情况)组反馈汇报结(课件步显示分类情况)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概念.课件隐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问这些图形是类叫什么名呢?(四边形)(板课题)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组讨论)反馈有四条直直边有四角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图形下闪现相应).引申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不规则四边形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样呢?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比它们角量量它们边你们能发现什么?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四边形三、动手实践寻四边形(活动配以音乐).围围活动容请学生钉子板上围出己想象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不四边形各展示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涂涂(教材35页例)活动容(课件)把你认是四边形图形涂上你喜欢颜色反馈展示适当评价3.剪剪活动容拿出准备纸、剪刀每学生剪出己喜欢四边形(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又多)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直直).说说活动容;现实生活哪儿见四边形?5.活动容我们教室你能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四、生活四边形师结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朋友了吗?(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请你们回路上和出我们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起认识它吗?【评析】.从生活到生活课通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生活让学生生活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四边形无处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生活又用生活”识.多样化教学才是智慧课教师通让学生围围、涂涂、剪剪、说说、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特征培养了学生合作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关学生学习程充分张扬了每学生性发展了学生空观念和创新识学生智慧活动得到升华四人教版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测量课认识长单位——毫米教学目标、认识长单位毫米建立毫米长概念会用毫米厘米量比较短物体长、培养学生估测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能力并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重认识长单位毫米会用毫米量物体长教学难培养学生估测方法教学程、引言二、估测数学长、宽、厚长师请学们观察数学长、宽、厚并估估约有多长然把估测结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长数学宽数学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长、宽、厚、让学生先组上交流然再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认识五、建立毫米概念、认识尺上毫米有几长、闭上眼睛想想毫米有多长然再比比厘米和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那些物品长是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数厘米长有几格然汇报结厘米里面有0毫米6板出厘米0毫米七、巩固发展3、出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量它长二课分米认识教学目标、通动手实践使学生识到量比较长物体长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认识分米建立分米长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识和能力教学重认识分米建立分米长概念教学难选用合适单位测量物体长教学程、学生动手测量课桌桌面长、宽师昨天学和聪聪已量出了这数学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长?、两人组测量桌面长、宽、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物体长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测量不方便)二、建立分米空观念、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到刻0长就是分米请学生数数几厘米是分米板出分米0厘米、让学生、比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体长约是分米、用手比划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想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尺子上认识几分米、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量绳子长(让学生先估测然再测量)五、巩固发展、练习三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条裤子长9分米()()张床长5分米()(3)明高分米()()支毛笔长分米也就是0厘米()3、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0毫米()厘米()分米米()厘米三课千米认识教学目标、认识千米建立千米长概念知道千米等000米、进步培养学生估测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建立千米长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教学程、认识千米、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出示老师制作块路标让学生理、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含义3、让学生看七页例三理到叶镇千米、灵山3千米义、结千米是比米长单位二、建立千米长概念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约是千米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千米运动场跑道圈是00米5圈就有千米、让学生到运动场看看跑道想想5圈约有多长、让学生动手测量千米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千米000米3、举出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周围有千米长物体吗?、复习、让学生说说千米有多长米、分米、厘米、毫米呢?、填空千米()米米()厘米米()分米分米()毫米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0组进行测量)、到操场上量出00米距离走走数数你走了几步看看00米有多远3、汇报()请学生说说你走了00米你走了几步如你走000米约走了多少步()提问;组量出00米0组共量出多少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体验000米有多远五课米与千米换算教学程、创设情境探新知;、出示情景图师师今天我们起数学王国旅游吗?(出示精灵和数学王国图精灵说欢迎聪明学数学王国游玩)、选钥匙开门(先出示道门再出示二道门然出示三道门)道门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分米、毫米、5毫米、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什么?二道门精灵这扇门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什么吗?结把千米和米换算方法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0米、000米+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看看树有多高(把教材八页做做设计成填写树高)、学们到双胞胎村有多朋友到村口迎接学们请学谁跟谁是胞3、摘苹(出示苹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每苹写上带有长单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客朋友们带学们到数学奥宫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00千米他们早上8乘汽车出发汽车平每50千米午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吨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吨重量概念、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存这些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吨重量概念教学难学会估计生活物体质量教学程、创设情境、探新知、猜猜物体质量()老师手里握着枚胸花让学生猜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质量()、猜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猜头牛妈妈、匹马爸爸、头猪姐姐、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讲故事师这些动物们都住美丽森林村森林村是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河对岸也有村庄这村庄住着白兔、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吨质量概念师()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起桥吗?请学们打开翻到十页看十页例6()各学习组议议这四只动物能起桥吗?什么?(3)汇报;、结()吨是比千克质量单位()吨000千克5、请学生说说生活什么东西约重吨二、单位名称换算、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例7、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让学生说说用吨作单位物品有哪些?七课生活数学教学目标、让学生进步认识长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进率、能系生活理生活处处存这些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能力教学重、难能系生活说出生活数学教学程、复习长单位和质量单位、复习长单位()让学生说说你认识了哪几长单位()举例子说说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长、复习质量单位()让学生说说你认识了哪几质量单位()举例子说说克、千克、吨有多重?二、系生活了生活数学()学课十四页容、学生看十四页容、各学习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辆汽车限重量8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情况师请学们汇报这两天你通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我们学长和质量知识生我爸开摩托车速般是每0千米我到学校路程约是千米五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九单元数学广角简单组合()教学容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者页例简单组合教学目标、通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出简单事物组合数、历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系激发学生学数学信心教学重历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程教学难能用不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相关学具卡片或实物教学程()创设问题情境师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呢还是喜欢老师丑?生多数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师那你们助老师打扮打扮我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漂亮呢?请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朋友们纷纷发表己见并说出了己理由师谢谢你们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穿法呢?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穿法呢?有说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到底有几种呢?(二).主合作探新知试试师请学们也试着想想如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话可以借助手学具卡片摆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数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重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重复了有漏写了3.组讨论师每学算出数不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组单位交流讨论.组汇报汇报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无序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再数()、用连线方法算出(3)、用图式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评价每种方法优缺使其把适合己方法掌握起5.结教师简单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容见课页(三)拓展应用数、3、、5、6、7写出不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教学反思简单排列(二)教学容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九单元例题教学目标、通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出简单事物排列数、历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系激发学生学数学信心教学重历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程教学难初步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不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卡片学具袋教学程()创设问题情境师森林学校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道题(课件出示)用数、能写出几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数、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数3问“用数、、3能写出几两位数呢?”猪起说能写成3熊说6狗说7到底能写出几呢?朋友们回答能写6请问“用数、、3能写出几三位数呢?”(二).主合作探新知师请学们也试着写写如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话可以借助手数卡片摆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数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重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重复写了有漏写了3.组讨论师每学写出数不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用数、、3组成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组单位交流讨论.组汇报汇报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无序()从高位到低位数由到先写出位上有3、3;再写出位上有3、3;再写出3位上有3、3(3)从高位到低位数由到等方法5.结教师简单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容课3页例组讨论完成(三)拓展应用、数、3、、5写出不三位数?写完交流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教学反思简单组合(两两组合)教学容教科页例3及“做做”教学目标、通摆摆、玩玩、画画等实践活动、了有关两两组合知识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思考问题识、培养学生胆猜想、积极思维学习品质5、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6、学生能应用组合知识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重历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程教学难能用不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教学用具主题图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教学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语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班比赛情况结我们班得了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班比赛每两班比赛场那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组合作完成然汇报并说理由3、引导参与不 8、共探究师0年世界杯足球组比赛有几国?是哪几国?让学生发表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师如这四队每两队踢场球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让学生胆说说、猜猜、四人组用学具卡片摆摆、讨论讨论3、学生汇报、汇报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黑板上演示他们组合数方法。
2018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4)第1课时《时、分、秒》 (4)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9)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2)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4)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5)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7)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0)第4课时《估算》 (24)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7)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1)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4)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7)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1)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5)第6课时《解决问题》 (49)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52)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52)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3)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4)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5)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7)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9)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60)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62)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4)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6)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7)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9)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9)第二课时 (70):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70)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70)第四课时:练习课 (71)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2)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3)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4)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5)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5)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6)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7)※数字编码 (78)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81)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81)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82)第三课时:周长 (82)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4)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85)第六课时:估计 (85)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86)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86)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88)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89)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90)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92)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篇一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初步具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尺寸的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14课时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练习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二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
(板书:实际问题)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你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方法一:5×2=10(元)10×6=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方法二:6×5=30(个)30×2=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___版】2018年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30页)
___版】2018年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30页)Lesson Plann Time___Class TimeMixed ns (Little Bear Shopping)e the。
of "Little Bear Shopping" to ___2.Explore the order of "n before n and n"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 solving。
and realize the close n een ___.3.___-step ___ it.Key PointsMaster the order of ___.Master the order of ___.___I。
nPresent the "Little Bear Shopping" teaching materials。
n: Today。
Little Bear Pang Pang and Le Le heard that there will be aparty in the afternoon。
so they came to the store to buy something。
What do you see in the store。
(Present the theme picture) The students read the picture ___.They say that there is bread for 3 yuan each。
biscuits for 4 yuan per pack。
drinks for 6 yuan per bottle。
peanuts for 7 yuan per pack。
and candy for 5 yuan per bag in the store.______1.Establish a modelPose the n: What does Little Bear Pang Pang want to buy。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活动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十进制加减运算的理论和算法,并能熟练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在生活中可以广泛应用的价值。
教具准备挂图、计分表等。
活动建议一、宣布活动内容1、课题“森里旅游”。
2、出示挂图(课本插图)。
说明“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营造氛围。
二、活动形式把“森林旅游”的购物活动组织成同桌之间的数学游戏。
其中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个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这里有两幅(二种情境),当购物地点从森林食品店转到纪念品商店,两人也随着对换角色。
三、活动要求1、结合具体情况,由客户提出数学问题。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服务员解决这些问题。
2、“服务员”、“顾客”都应该加强角色意识,讲究服务态度,讲究礼貌,言语文明。
3、教师巡视,帮助组织活动,注意保持课堂秩序。
四、活动过程1、出示两张情境挂图。
因为教材中的插图没有注明文章名称。
所以,先根据图形的形状给物品命名。
2、宣布活动规则。
(1)每人5分。
基本点。
(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
(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表。
4、活动开始。
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加强课堂组织、辅导部分学生。
为增强游戏活动有序而正确地进行,提高准确性,可引导(或准许)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
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
这样也便于检查谁对谁错,从而进行正确地评分。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授课计划全册教案
为满足广大教师教学要求,据最新的2018年小学本册教学案完全匹配2018年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充实、详简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环节齐备、精简试用,全文WORD文档,支持修改,可以直接用A4纸打印,避免您为寻找资料而费时费力;由于编写整理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存在各类不足,各位朋友在下载前请慎重考虑。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授课计划一、教学内容(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二、学情(学生)情况分析通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本班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精品】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109页)
【精品】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109页)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上册)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教师:教学内容时、分、秒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让单元分析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通过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并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最后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单元目标分、秒之间的关系。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是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是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一方面,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教学重、难点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内容课时秒的认识 1 3 简单的时间计算单元内容、课时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三年级()班时间主备人徐生璞学科数学课题秒的认识第(1)课时三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维秒的时间观念。
目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
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方法:采用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切身体验的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钟表教具、练习纸、主题图挂图。
2018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全册教案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级阶段,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有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三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都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行我素的学生。
他们已经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在本学期里我们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1、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重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扩大学生的信息储备,提供有利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操作、认知数学知识,理解、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知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
安全教育讲稿一、游戏安全教育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
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回发生伤亡事故。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2019学年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
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教学反思: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第4课时:制作作息时间表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制作作息时间表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师: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学校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
(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师: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
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师:希望你们能从刚才的事件中养成按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
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
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4、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是时间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作业: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24+9 35-20 46-7 98-90 78+9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20 3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