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循环原理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讲义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简单来说,就是水在地球上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

水从海洋、陆地、大气等不同的地方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如蒸发、降水、渗透等,在这些区域之间不断流动和转换。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水无处不在。

但这些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持续的循环之中。

这个循环过程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气候稳定以及生命的存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太阳的能量照射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上,使得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同时,陆地上的土壤、植物等也会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中释放水分。

2、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大气环流进行输送。

风带着这些水汽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从一个地区吹向另一个地区。

3、降水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并且遇到适当的冷却条件时,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不断增大,当重力超过空气的浮力时,就会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地表径流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会形成地表径流。

这些水流沿着地表的地形,如河流、溪流等,汇聚到海洋、湖泊等水体中。

5、下渗和地下径流另一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会在地下岩层中流动,形成地下径流。

在一定条件下,地下径流也会涌出地表,成为泉水或补充到河流中。

三、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也称为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水一部分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回归海洋;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也可能最终流入海洋。

海陆间循环使得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2、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在陆地内部进行的循环。

陆地上的降水、蒸发和蒸腾等过程构成了陆地内循环。

这种循环主要发生在大陆内部,对内陆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水循环的组成及原理

自然水循环的组成及原理

自然水循环的组成及原理
自然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并遵循一定的物理原理:
1. 蒸发:太阳照射地表,将地表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2. 蒸发核:在大气中存在着大量微小的尘埃、盐粒、花粉等微粒,它们能吸引水分子,形成云滴的原始核。

3.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后,会与某些凝结核结合成云滴或冰晶,形成云彩。

4. 降水:云彩中的水滴或冰晶通过重力逐渐长大,最后由云层凝结为水滴,从大气中下降到地表,形成降水,如雨、雪、雾、露等。

5. 地表径流:降水到达地表后,在地表上集聚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形成水循环的蓄水库。

6. 地下径流:部分降水渗入地下,沿着土壤孔隙或裂隙流动,进入地下水层。

7. 蒸发和蒸腾:地表的水体会继续蒸发和蒸腾,形成水蒸气,再次进入大气中。

整个自然水循环遵循以下物理原理:
1. 液体的蒸发与凝结:当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蒸发发生;当水蒸气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凝结成云滴或冰晶。

2. 重力:水分凝结为云滴或冰晶,根据重力的作用会由云层下降到地表形成降水。

3. 地下水的渗流:降水渗入地下,沿土壤孔隙或裂隙流动,形成地下径流。

4.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根吸水,并将水分蒸发到大气中,形成蒸腾作用。

自然水循环怎么形成的原理

自然水循环怎么形成的原理

自然水循环怎么形成的原理自然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的循环流动过程,涵盖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海洋水的循环。

它是地球上水资源重新分布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持地球上水平衡的关键过程。

自然水循环的形成原理主要包括太阳能和地球因素的影响。

首先,太阳能是自然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力。

太阳能通过照射地球表面,使得水体中的水分获得能量,发生蒸发和蒸散。

这是水从液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水蒸气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上升,并随着空气的运动被带到不同的地区。

受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影响,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云,形成云粒子。

其次,云粒子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会继续增长,直至足够大而无法被继续支撑。

这时,云粒子中的水分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和降水。

当大量的云粒子聚集在一起时,云就会形成雨云、雷雨云等形态。

当降水的颗粒足够重而无法被云气支撑时,就会开始下落。

这些下落的降水颗粒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雨、雪、冰雹等。

第三,降水到达地表后,会分别进行径流和渗透入地下水。

径流指的是降水在地表上直接流动,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大水体。

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水会通过河流的交错分布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流动,形成河流和水系。

地下水是指通过岩层和土层渗透入地下的水分,储存在地下水层中。

这些地下水在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的过程中,可以被植被、土壤和岩石吸收和蓄存。

除了太阳能的影响外,地球的因素也会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影响。

地球上的不同气候带、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都会影响水分的循环。

例如,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温暖湿润,水分循环旺盛,而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凝结很少发生,水分循环较为稳定。

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存在会对降水的分布和径流水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植被覆盖会通过蒸腾作用影响水分的蒸发和降水,从而调节降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

总结来说,自然水循环的形成原理主要包括太阳能和地球因素的影响。

太阳能通过蒸发和凝结的过程将水分从地表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

同时,地球的气候带、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等因素都会对水分的循环起到调节作用。

简述自然水循环工作原理

简述自然水循环工作原理

简述自然水循环工作原理
自然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持续循环利用的过程,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

它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

下面就简要介绍自然水
循环的工作原理。

在自然水循环中,太阳能是主要的动力源。

太阳能照射地表后,部分能量用于加热地
表水体,促使水分子蒸发成为水蒸气。

这就是蒸发的过程,蒸发后的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在大气中,水蒸气遇冷遇到冷凝变成小水滴,这就是凝结的过程。

凝结后,水滴逐渐
聚集形成云团,当云团中水滴增多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云中的水滴开始合并形成
较大的水滴。

接着,当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重力作用,云中的水滴开始合并形成较
大的水滴,这些水滴就会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这就是降水的过程,包括雨、雪、露、
霜等形式。

然后,降水后的水分会分别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方式回到水体中。

地表径流
是指降水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而地下径流是指降水慢慢渗入地下,通过土
壤和岩层的孔隙或裂隙进入地下水体。

水体中的水再次被太阳能加热,继续蒸发升华成水蒸气,完成了自然水循环的循环过程。

自然水循环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
地下径流等环节。

这种循环不断地将地表的水分子转化为水蒸气,并将水蒸气转化为降水,实现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自然水循环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ppt30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自然界的水循环ppt30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吴美榕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黄河
之水天上来,
!”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 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丰富的水
• 1、水圈的概念 •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
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 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分类
湖泊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永久性冰川融水
降水补给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 相 一致。在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这类河 流的丰水期多出现在 夏 季,原因 夏季降水量大 。
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 与 气温 密切相关。在我国,这类河流主 要分布在 西北地区 。这类河流的丰水期多 出现在 夏 季,原因 夏季气温高 。
4、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 闽江是福州的母亲 河,那么,闽江水 与其它陆地水体的 补给关系是怎么样 的呢?
小知识:河流补给
------河水的来源。
4、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问:闽江水的补给 可能涉及到几种水体?
湖泊水
大 气 降 水
河流水
地下水
冰 雪 融 水
大气降水
(1)河流补给(方式)
积雪融水 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
2.类型:
依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三种类型: (1) 海陆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 (2) 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 (3) 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海陆间循环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发

地理必修一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地理必修一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体的分类「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按状态"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于气态水<固态水: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尸海洋水按存在空间分〈陆地水注: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 53%<大气水3.陆地水体(1)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2)陆地水量占全球水储量的3. 47%,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

(3)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来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淡水(1)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因为分布在高纬度、高山等条件下,利用难度大,更新周期长)o(2)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世界水怵皇(1OO% )湖泊雌水和地下成水O. 94 / 淡水(1OO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5.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水、生物水、湖泊水、沼泽水、地卜•水。

(2)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雨水、积雪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1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以降雨补给为主的河流,降雨量越大,河流径流量越大。

%1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关系: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越高,河流径流量越大。

⑶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三种水源的互补关系:%1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1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注:黄河下游及长江荆江河段的地上水永远是河水补给地下水(4)冰川对其他陆地水的补给主耍是单项的,内流河对内流湖的补给是单项的(5)陆地水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丰水期■7—地下水位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1时间集中%1不连续水量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1降水量的多少%1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春季、夏季%1有时间性%1连续性%1水量稳定%1气温高低%1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一%1有时间性%1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1太阳辐射%1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东北地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sVm/(\量流5000000000000Dm)2060loo11 I I I I I I I I I I I p…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02001001 2 3 4 5 6 7 8 9101112 (月)补给类型补给季节湖泊水补给补给特点%1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地卜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大小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 ________ 系普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分布地区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原因:太阳辐射和重力3.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注:蒸发和降水是三种循环共有的4.类型32 om o直杜M水汽输送・|陆地上空陆地上空植物 蒸 腾J降 水陆面、水面 、植物(1)海陆间循环乂称大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上内循环 a. 海陆间内循环①海陆间循环: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自然水循环原理

自然水循环原理

复杂回路
由一系列回路所组成,各 回路之间相互有联系,公 用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 共同或部分共同的上升管, 或有共同下降管,但锅筒 是各循环回路所共有。
2. 简单回路的水动力基本方程
循环倍率K 循环回路中水流量G与回路中产生的蒸汽 量D之比,即1kg水全部变成蒸汽需在回路中循环多少次
G 1 K D x
Sxj xj gh pxj
O
o
不受热无汽,G↑,单调减
上升管压差
Sss ss gh pss
受热有汽, G↑,单调增 两条曲线必有一交点,为 回路工作点O。
q对上升管压差的影响
S ss gh Z 1 1 x 2 f ( , x) f (q )
(a)并联回路
并联回路:在相同压差下,流量迭加。
(b)串联回路
串联回路: 在相同流量 下,压差迭 加。
(C)有集中下降管的复杂回路
①算绘制各管组Si; ②串联迭加得S1+3-5 和S2+4-6; ③S1+3-5和S2+4-6并联 迭加得Sss; ④Sss与Sxj交点为回 路总工作点A; ⑤从A点反推得各管 组的工作点。
运动压头是循环回路中产生的水循环动力,稳定流动时 克服回路中工质流动的总阻力 。 c.有效压头法
S yx xj ss gh pss pxj
有效压头是循环回路中的部分水循环动力,稳定流动时 克服回路中下降管的流动阻力。
二、 循环回路的压差特性
q和结构一定 下降管压差
Sss Sxj f (G)
回路循环倍率K 应大于界限循环倍率Kjx,对应的质量含汽率X应小于 临界质量含汽率Xlj
界限循环倍率和推荐循环倍率 锅炉压力(MPa) 锅炉蒸发量(t/h) 3.92~5.88 10.2~11.76 13.73~15.69 16.67~18.63 35~240 160~420 400~670 ≥800

水循环系统原理

水循环系统原理

水循环系统原理
水循环系统是自然界中水分循环的过程。

它涉及到水从地球表面升腾至大气层,形成云并降落为降水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系统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蒸发和蒸腾:太阳能作为驱动力,使得地表水在获得足够热量时蒸发成水蒸气,而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形成蒸腾。

这两个过程的结合导致水分进入大气层。

2. 凝结和云的形成:水蒸气在大气中升高时冷却,形成小水滴。

当这些小水滴聚集到足够大时,就形成云。

云是由无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适当的条件下增大,超过云中空气支撑它们的能力时,就会形成降水。

降水可以是雨、雪、冰雹、霜等形式,它们从云中下降到地面或海洋。

4. 地表径流和渗透:部分降水直接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形成地表径流。

而另一部分降水则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

5. 地下水:渗透到地下的水逐渐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可以通过地下蓄水层和岩石裂缝流动,并最终注入河流或被植物吸收利用。

6. 循环再开始:地下水和地表水最终继续回到海洋或湖泊中,
或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重新进入大气层,完成水的循环再次开始。

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必需的水资源。

同时,它也在调节大气温度和气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必修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0张PPT)

必修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0张PPT)
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料四
黄土高原受流水侵蚀变得千沟 万壑、支离破碎。
塑造地表形态
2019/12/29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2、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收支平衡 3、海洋、陆地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总而言之,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 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 地理环境。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 。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
与 气温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
我国
。 西北地区
课堂练习
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2019/12/29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相互联系 存在空间:海洋、陆地、大气
自 的水体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的 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主要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环节: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 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收支平衡
的意义 海洋、陆地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019/12/29
2019/12/29
不管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都只有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019/12/29
2019/12/29
③ 西北地区: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一年只 有一个汛期,属于单峰型。例如我国最大 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019/12/29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回地面的循环。

这个过程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循环,对于地球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蒸发是指地球上的水分被太阳照射后,水分分子在高温的作用下变成气体状态,进入大气层中。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水体表面,比如海洋、湖泊、河流、植物、土壤和人造水体等。

蒸发后的水分子被带到大气层中,形成了水汽。

凝结是指水汽在大气层中遇到冷空气时,会转化为水滴或冰晶,形成云层。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适当的温度、空气中的气压和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等。

凝结后的水滴或冰晶会形成云层,随着气流的移动而逐渐变得更加密集。

降水是指云层变得足够密集之后,水滴或冰晶会因为重力作用而下落到地面。

降水形式有很多种,比如雨、雪、雾、露、霜等。

降水是水循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使得地球上的水分得以重新回到地面。

流回地面的循环是指降水后的水分在地面上重新被收集起来,形成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这个过程是水循环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这个环节决定了地球上水分的分布和可利用性。

总的来说,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地球上的大气层、水体、土地和生物等不同要素。

这个过程的稳定性对于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保护水资源,以确保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科普了解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科普了解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科普了解水循环的工作原理水循环,也称为水循环过程或水循环系统,是地球上水分分布与交换的自然循环过程。

这一循环系统通过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的流动,将地球表面的水资源有效地重新分配和循环利用。

深入了解水循环的工作原理,对于了解地球水资源的变化、环境保护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蒸发与蒸腾水循环的第一步是蒸发。

当太阳照射地球表面的水体时,水分中的部分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转化为水蒸气,从而从水体中蒸发出来。

蒸发通常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及其他水域,也可以发生在植物的叶片表面,这被称为蒸腾。

二、降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随着空气的上升逐渐冷却,形成水滴和云。

当云中的水滴增长到一定大小时,重力会使其下降,形成降水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降水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将水从大气中重新转化为液态或固态,为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提供必需的水资源。

三、地下水流和透明降水后的水分主要以两种方式继续水循环过程。

一部分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形成水系。

另一部分水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会随着地质层和山坡的不同,以不同速度和路线流动。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较慢,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才会与地表再次交汇。

四、植物蒸腾和土壤湿度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地下水,并将其转化为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这一过程被称为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不仅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也对气候和水循环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此外,土壤中的水分也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蒸发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五、冰雪融化和河流循环在寒冷地区,大量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于冰川、冰盖和积雪中。

随着气温升高,冰雪开始融化,形成冰川融水和河流。

融水通过河流的流动,重新进入海洋或湖泊,继续参与水循环。

六、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发会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导致地表径流的增加。

此外,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也可能通过降水而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

自然科学了解水循环

自然科学了解水循环

自然科学了解水循环了解水循环——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自然界中的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被称为水循环。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科学,同时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又称水循环过程、水气循环,是指在地球上,通过蒸发、降水等过程,将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循环。

水循环是介于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全球水循环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存系统之一。

二、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出。

1. 蒸发:水受到太阳能照射后,表面水分子速度变快,一部分分子逃离水面,成为水蒸气升入大气层。

地球表面的湖泊、河流、海洋和植物的表面水分子均可蒸发成水蒸气。

2. 凝结:水蒸气升至大气层时,逐渐上升遇冷,则水蒸气分子收缩成云,云内水滴逐渐变大。

冷空气的温度降到0℃以下,云中水蒸气就会冷凝成小水滴或雪花,或者结成霜。

3. 降水:云中的水滴经过演变后越来越大,超过了重力对它们的作用,便从云中落下。

包括雨、雪、冰雹、霜等形式。

4. 流出:降水后,水会两种方式流回到海洋中。

一种是地表径流,即从降雨处的山峰通过河流流回到海洋中;另一种是地下径流,即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三、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是地球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循环系统。

水循环不仅维持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创造了种种土壤和地貌,使大自然的美景相映生辉。

另外,水循环也是人类能源和生活的重要来源,是维护生命的重要基础。

四、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尽管水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但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我们的地球水资源的0.25%。

这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水资源,如减少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开发等等。

同时,加强水污染防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设先进的污染治理工程,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非常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水循环,才能意识到水资源的无限可贵,进而采取行动,保护水资源,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水循环工作原理

水循环工作原理

不超过30%,认为合格,否则需要重算
W0
W0
W0
W0 (G)
13
第五节 自然循环常见故障及提高安全性措施
自然循环锅炉在压力低 于11MPa或受热管局部热 负荷低于400kw/m2时一 般不会出现传热恶化,正 常水力工况破坏是蒸发管 过热的主要原因,即管壁 经常或周期性地与停滞或 缓慢流动的蒸汽接触,造 成管壁超温。
循环倍率K 循环回路中水流量G与回路中产生的蒸汽量D
之比,即1kg水全部变成蒸汽需在回路中循环多少次
K G 1 (8 39) Dx
2
简单回路水循环计算
1、自然循环锅炉水
循环计算的目的
确定各回路平均循环流速 w0 、工质流量G;循环倍率
Kh
确定锅炉总的循环倍率Kg 检验水循环的可靠性
第一节 自然循环的基本概念
自然循环的工作原理 下降管中水与上升管中 汽水混合物间的重位压
头差 h'h g
使水在回路中产生环形 流动,又称为水循环
简 单 循 环 回 路 压 差 平衡式 (取向下为正)
Hxjg pxj Hi i g ps (8 40)
1
自然循环的可靠性指标及计算方法
11
自然循环特性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循环倍率K 衡量锅炉水循环可靠性的指标之一
K过大(x 过小) ,运动压头太小,可能出现循环停滞等水循环故障; K过小(x 过大),将失去自补偿能力,造成管壁超温
界限循环倍率Kjx 对应自然循环失去自补偿能力(最高循环流速) 时 的循环倍率
回路循环倍率K 应大于界限循环倍率Kjx ,对应的质量含汽率X应小于 临界质量合汽车Xlj
V 1 / (1 / X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