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课外古诗词十首.ppt上课用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词 共55页PPT资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词 共55页PPT资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
态的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 子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 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 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 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 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 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 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 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 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筋疲力尽得已经忘却了炎热。 只是叹息夏季的天时怎么如此地漫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 抱着孩子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左臂上挂着一个破篮子。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 人人都不禁为之悲伤。 因为缴纳租税卖尽家田, 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 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 到了年底还有剩余的粮食。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 整日也不能忘却。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 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 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 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
去食物, 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诗歌解读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居留。
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一作“渐”。
指汉文帝。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幻灯片20张)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幻灯片20张)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
一 咸阳城东楼 许浑
文本背诵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课外古诗词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赏析: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
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
致。比起小园来,是别有一种春光。
课外古诗词
理解性默写: 1.秦观的《行香子》中运用白描手法勾画 出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图的词句是: ___正__莺__儿__啼___,___燕__儿__舞___,__蝶__儿__忙___。
课外古诗词
2.秦观的《行香子》中运用白描手法却突 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 满小园的诱人图画的词句是: __有__桃__花__红____,__李__花__白____,_菜__花__黄____。 3.秦观的《行香子》中表现词人享受田园 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的词句是: __倚__东__风_____,____豪__兴__徜__徉___。
课外古诗词
3.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 概括了词人一生的艰巨与辛酸、内心深沉 的压抑和忧郁的词句是: ___而__今__识__尽__愁__滋__味____,___欲__说__还__休____。
感谢凝听
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
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
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课外古诗词
理解性默写: 1.李商隐的《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 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__春__蚕__到__死__丝___方__尽__,___蜡__炬__成__灰__泪__始__干__。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 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__相__见__时__难__别__亦__难___,__东__风__无__力__百__花__残___。

【初三语文(上)】课外古诗词十首ppt课件(90页)

【初三语文(上)】课外古诗词十首ppt课件(90页)

驿(yì):驿站,古代传递政 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 宿的地方。 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著(zhuó):同“着”,这里 是遭受的意思。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 权。
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 小人。 碾(niǎn):轧碎。
译文
•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 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已是黄昏时分, 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 到了风雨的摧残。 •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 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 零了,成为泥土, 被碾作尘土了,梅 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倍忙”。“妇姑荷箪食‥ ‥ ‥丁壮在南 冈。”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民割麦的情景的?你从中
感受到了什么?
对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辛 苦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民真的 不知道热吗?这表现了农民怎样的心情? 不是。农民不顾天气炎热,忙于割麦,珍惜夏 日时长的矛盾心情。
齐读第二节 ,思考:
写作背景
•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 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 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 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 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卜算子:词牌名。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主题
• 这首词明写梅花,暗写抱负。 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 梅花,表明自己不会趋炎附 势,坚贞高洁的本性。
模仿秀: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57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57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诗歌解读
诗意: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
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
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
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
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诗歌赏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原因。“朝奏” 与“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 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 远。
诗歌赏析
露从今夜白பைடு நூலகம்月是故乡明。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 是故乡明”。
使用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的手 法。借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 是诗人思亲思乡的真实体现。
诗歌赏析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 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 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 和不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r汝ǔ 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z瘴hà江ng边。
诗歌解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蓝关:蓝田关,在陕西。 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 《论佛骨表》。 朝:早晨。 九重天、圣明:指皇帝。 弊事:有害的事,指迎 佛骨的事。 肯:岂肯、哪能。 汝:你,指韩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体裁:七言律诗
(选自《刘长卿诗编年笺注》)
作者名片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 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天宝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共47张PPT)

征。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 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 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 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 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 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 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有《昌黎先生集》。
主旨点拨: 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月夜所见所思 所感,表达了自己在愁思中夹杂的生离死
别的焦虑不安之情。既怀家愁,又为国家
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掌握鉴赏 咏史诗的一般规律。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情。
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 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 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州南巴(今 广东电白)尉。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 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 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 集》。刘长卿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 负。 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 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 回京城,但是得不到任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 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 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 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 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 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 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 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 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 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83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83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韩愈(768-824),字退 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 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 昌黎,人称“韩昌黎”,谥 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 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 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1.在这首诗中杜甫听到了什么?这些声 音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情绪?
杜甫听到戍鼓声和大雁声。 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
一声大雁的鸣叫。凄凉、孤独、忧伤之情便油然而生。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这
五言律诗的节奏 读出平仄、对仗平仄 读出押韵 读出情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 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 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早朝时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 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 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 秦岭,家在何处?立马蓝关,积雪拥塞, 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 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 尸骨收葬。
1.首联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首联采用的对比的手法,“朝奏”和“夕贬”突出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 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从_正__面__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 知热,但惜夏日长”从_侧__面____描写天气的酷 热和劳作的艰辛。
3.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
答: 家__田__输__税__尽__,__拾__此__充__饥__肠__。__
4.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 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 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 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 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 “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 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 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 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 了完美的表现。
•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 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 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 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 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 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 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 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 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 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 “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 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 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 句。
三 诗中情 探究:如果你是诗中的丁 壮和贫妇,你想说什么!
作此诗时,白居易正任县尉, 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 的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他“自
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三 诗中情 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 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 的舒适,感到惭愧, 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
《月夜》末句中“虫声新透绿窗纱”,写敏感的虫 儿首先感知到春天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 来,春气暖,虫先知,诗人在“新透窗纱”的虫声 中感到春天的来临,感受细腻敏锐,贴近生活,富 有哲理,落笔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与苏轼的“春 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1、《月夜》的作者是( 唐 )朝的( 刘方平 )
2、 默写全诗。
3、 《月夜》的作者是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但这首小诗却写得别 具一格,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其诗歌风格。
示例1:前两句仰望写月夜之景,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 干,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注重明暗对比和构图,富有画意,语 言平实清丽,淡雅隽永。
示例2:后两句俯视写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 之信息。“新”与“偏知”呼应,蕴含了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 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欢愉之感,新颖、细腻、 独到、富有生机和情趣。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lǒng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hèdān
zhìxié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割麦者 艰辛 劳动
xiǎng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忙碌 场面.
zhuó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b秉ǐng遗穗,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贫妇抱子拾 穗诉苦的 悲伤场面.
2.意象的叠加是指把几组意象串 联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组成 了一幅充满意味的画面,以此表 现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象叠加实例: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②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 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 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 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 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 《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 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 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 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 “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 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lǒng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hèdān
zhìxié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xiǎng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zhuó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bǐng
③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 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 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 开放在驿站墙边。
④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 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意译
•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 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yàn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做官的俸禄
年底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一、诗中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 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分析:“檞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请谈谈对句“枳花明驿墙”中
“枳花”、“驿墙”两个意象之间的 关系。
檞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 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 檞树很多。檞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 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 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 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 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 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 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 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 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 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 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 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 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 “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 出温诗原意。
猛 《卖炭翁》白居易(唐)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 妇姑 足蒸
,五月 。夜来南风起,小麦 。
,童稚 。相随 ,丁壮在南冈。
, 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复有 , 在其旁。右手
,左臂

听其相顾言,
。家田
,拾此

今我何功德,

三百石,
有余粮。
念此

不能忘。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这一
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
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家 田 输 税
“税”:道
出了劳动人民 的辛苦劳作却 食不果腹、衣 不蔽体、瓦不
尽 遮屋的真正原
因。
四 拓展阅读
《 悯农 》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政 《蚕妇》张俞(宋)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檞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 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
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三.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1.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
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 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 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 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 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 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 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 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 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 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问:找出诗中人(原词作答) 。
明确: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二 诗中景 1、重点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本诗前两句在 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仰望写月夜之景,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 干,暗含时光流转之意,表现出月夜的静寂,其作用是 衬托虫鸣声的清脆欢乐以及给人的心灵震撼。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 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 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 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 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 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说说“新”字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这个“新”字写出了敏感的虫儿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 的春的气息,从而发出了第一声鸣叫,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 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