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学设计分析1.设计理念:《课标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两个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实现学生个性得到最大发展。
本节课借助中心法则的发展,充分实现这两个原则,通过基因通过控制酶或蛋白质来控制性状,充分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已经知道基因表达的本质,是对第4章前两节内容的总结和深化。
同时也与第1章遗传定律联系起来,使基因决定性状的本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能力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试验的设计原则、自主探究、推理判断的能力,经过两年得锻炼,对于新模式已经比较熟悉,这是开展这节课的最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绘制中心法则。
2.掌握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科学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探究仍未完结。
2.体验基因与环境对性状的影响,构建健康生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中心法则的探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难点:运用实例说明基因与基因、基因与产物、基因与环境对性状的影响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ppt幻灯片七、教学过程课堂复习方案过程设计教学程序(要素)教师活动期望的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为什么蛋白质如何承担生命活动?共同回顾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回顾蛋白质具体作用……复习整合旧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一、中心法则的探究1.资料分析2.中心法则设问:这幅图呈现了什么内容?1.提出问题:(1).你能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画一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流程图吗?(2).我们还学什么过程?PPT呈现:2.阅读P69资料分析,并补充上述法则资料1说明了什么?资料2说明了什么?该过程需要什么酶?资料3说明了什么?(补充疯牛病增殖过程,强调不是正真复制,但仍遵循中心法则)PPT呈现:3.设问:遗传信息还可能存在哪些传递途径?请用箭头标出。
高中生物_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播放视频:转基因荧光鱼的诞生,引入新课回顾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试画一个流程图,简要地表示出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提出1957年,克里克的一个猜想: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在后来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被揭示后获得公认,中心法则实质上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其产生和发展则与人类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密切相关。
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遗传信息的流动,整个生命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准确无误、顺畅及时地进行流动。
随着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人们发现中心法则也存在一些不足。
[大家试想一下,在生物界是否还有其他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2、中心法则的发展[资料分析]资料1:1965年,科学家在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 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资料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资料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形成。
这些修改都被证实了吗?[讨论]1.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2.你能不能试着画修改后的中心法则3、中心法则的地位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中心法则在信息角度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
状的关系》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遗传物质实验证据的获得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揭示了基因的化学本质,生物学的研究从此以空前的步伐前进。
但是,基因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将苏云金杆菌抗虫蛋白基因( Bt抗虫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花,培育出的棉花植株会产生Bt抗虫蛋白。
转入的是基因,得到的却是蛋白质!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就是基因的表达。
为什么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中表达呢?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怎样的?各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呢?本章将揭秘基因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再次参与探究实践活动。
本章内容包括两节: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本节课在前一节探秘的基础上,阐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阐释基因的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1.4 概述 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 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示范教案2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
这节课中的“中心法则”的内容,学生要能够在许多资料中提炼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明确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有哪些,并以流程图的形式绘制出来,使结果一目了然。
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接近真理。
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比较复杂,所以不能由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述,而应该从遗传现象的实例着手,以相关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本质原因,让学生自己总结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这部分的内容,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最后,教师仍然以实例,比如说人的身高等来解释基因和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多个基因控制性状的情况。
另外,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也会对性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个知识点,我们也可以用实例来证明,例如水毛茛叶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性状。
三维目标1.能够解释中心法则。
2.能利用相关资料对中心法则进行科学的补充。
3.理解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知道细胞质基因。
6.了解细胞质基因能够引起的一些疾病。
内容提要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兔的白毛与黑毛,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示意图。
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示意图。
3.白化病患者示意图。
4.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示意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有些人会对你说,你长得真像你妈妈,或者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你和你的父母相像,是因为你遗传了他们的基因,你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基因在你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最后塑造了你。
你生命的所有的特征,或称为性状,都是由这些基因控制的,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小小说明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科目:生物年级:高一授课教师:段凤丽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本节以“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与情感的默化”为设计理念,借助身边的具体事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讨论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
二、前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一新授课,具体内容源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其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即“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材首先介绍了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然后让学生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据,补充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
通过分析圆粒皱粒豌豆、囊性纤维病等遗传现象的实例,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总结。
再以相应的实例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最后总结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来讲,第一节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大致已经了解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途径和方式。
使其对中心法则的学习容易进行,加上学生对于生活中与遗传相关的实例比较感兴趣,所以可在本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从中心法则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2)从具体事例总结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遗传信息流动过程的和谐美(2)认同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心法则;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五、教学策略1、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2、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
3、运用启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写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教案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操纵一、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进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说明中心法则的差不多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⑴锤炼学生依照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⑵明白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进展是永无止境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心法则的明白得(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差不多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专门明确。
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差不多上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摸索、讨论探究相结合。
2、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问2、教师的教学预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㈠预习检查、总结疑问㈡情境导入、展现目标〖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状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
什么缘故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状?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进展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依照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舞学生展现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差不多内容。
〖提示〗1.没有。
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细胞质基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对DNA结构知识的具体应用,也是对本章上一节内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内容的延伸,同时对学生学习后面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的实质和规律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教材的知识框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解释中心法则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基础知识现状为:必修一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清楚性状的直接体现者为蛋白质;必修二又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与DNA的关系,以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已然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储备,对知识的建构具有一定的能力积累,但是本节中基因与蛋白质、性状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仍然比较抽象,吃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内部驱动力,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攀越这一知识的高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从遗传现象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分析1.在探究中心法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合作探究对中心法则进行完善,最终得出自己的正确的结论,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内化。
2.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中,通过资料分析实例,将资料转化为思维结构图,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即强化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六、课堂小结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本节的第二个重要内容。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功能决定的,一种蛋白质执行什么样的功能是由它的空间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则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和种类,以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及排列顺序则由基因中的碱基的排列顺序来编码的。蛋白质在什么时间合成,合成的数量,合成后在什么部位发挥作用等等相关的调控信息也是由基因编码的。
这些修改都被证实了吗?
[讨论]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你能不能试着画修改后的中心法则
3、中心法则的地位
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中心法则在信息角度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中心法则为现代生物学理论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遗传、发育和进化是最基本的三大生命现象。
五、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前面所讲的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但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这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胖瘦就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胖瘦都有一定作用。同时,身高、胖瘦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基因遗传是指生物和人类的许多表型性状由不同座位的较多基因协同决定,而非单一基因的作用。多基因遗传时,每对基因的性状效应是微小的,但不同基因可以通过累加作用而形成一个明显的表型性状。此外,多基因遗传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都是多基因遗传控制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还有语言障碍、惊恐症、阅读不能症、记忆力等,还有人类一些非先天性的正常行为,如性格、自尊、对社会的态度等都受多基因遗传控制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精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示范教案: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在新课标中的描述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的层次。
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及其完善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并通过具体事例来阐明基因是如何通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的。
教材用小字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细胞质遗传,指出细胞质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其中的遗传基因只能通过母亲传给下一代。
本节中教材还通过开始的“问题探讨”和结尾的“技能训练”引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说明即使基因型完全相同,但其表达过程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性状出来。
最后指出在生物体中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共同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再一次强调了生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学习生物一定要建立系统观。
这一节实际上是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与第一模块的“蛋白质的功能”的综合,上一节中刚讲完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那么学生就会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底与生物的性状特征有什么关系呢?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很自然地这样去思考,提出这些问题,但他们的知识是能回答的,关键是要老师能点拨学生从蛋白质的功能去想,以前提过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这样就把两节知识连接上了。
然后再从两节的内容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中心法则”,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掌握中心法则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的升华就是不断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老师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点拨。
在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基因、蛋白质、性状关系时,主要又是用一些表现异常的例子,如白化病、囊性纤维病等,这里为将来学习基因突变与遗传病乃至生物的进化打下伏笔。
所以本节在前后知识关联上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向。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生物高二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人教版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2.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三、专家建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第四章对基因的表达问题进行研究。
本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问题,紧接着第二节就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展开分析,与教材之前知识内容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内在原因,而教材第一、二两章又恰恰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分析了遗传现象到控制因素的过程,本节与之相呼应;并为解释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可见本节内容不仅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程导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详细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你能否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试画一个流程图,简要地表示出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提出1957年,克里克的一个猜想: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在后来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被揭示后获得公认,中心法则实质上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其产生和发展则与人类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密切相关。
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遗传信息的流动,整个生命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准确无误、顺畅及时地进行流动。
随着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人们发现中心法则也存在一些不足。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方法与过程(1)通过习题和大量的社会实践理解中心法则。
(2)通过社会调查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法导引1.通过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2.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通过“人的身高”这一事例,说明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以及“问题探讨”,巩固所学知识。
学法建议1.通过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产生疑问,引发探讨科学知识的兴趣。
2.看图分析问题探讨中水毛茛叶片的两种形态。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
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在经典遗传学中,孟德尔预言了遗传因子控制性状,当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时,孟德尔当年观察到的现象又该作何解释呢?通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水平上的解释,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科学前进的步伐。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课本中的问题与讨论引导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
教师:讲述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的具体应用。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
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
本节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指导下,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分子水平上的研究,通过多媒体将静转变成动,将肉眼看不到转变成直观的动画,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想象、大胆创新、互助互研的学习时空,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以训练,在全面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应用本节的知识原理解析相关生物学现象,提高综合分析及解题能力。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性状的实质。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2)辨析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介绍和我国在生物的遗传方面的主要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科学事业的热情,培养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合作和评价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生物必修2的内容之一,属于基因与遗传的范畴。
•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以及基因在性状形成中的作用。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适合高二学生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因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基因的作用和突变可能导致的结果;–能够通过实例阐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分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基因的概念和分类(预计时间:40分钟)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引出基因的概念,激发他们对基因的好奇心。
–“同学们,如果你们曾经研究过和家族成员高度相似的特征,你们是否想过是什么决定了这些特征的遗传?”2.基因的定义和概念:–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基因的定义和概念。
3.基因的分类:–引入经典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向学生介绍基因的分类(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小结与提问:–与学生互动,总结基因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预计时间:50分钟)1.导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并向学生展示一组相关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在家族中遗传的特征?你们是否有想过这些特征是如何被控制的?”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通过示意图讲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说课稿: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说教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的内容。
必修2教材大部分内容属于分子水平的知识,其中各章节联系紧密,互作铺垫,基因的表达在其中起到中心的作用,其它内容都是围绕它进行的。
本册课本概念、原理复杂且抽象,学好基因的表达是关键。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主要是在学生了解了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为下一章的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2.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 能区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通过了解一些实验过程以及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判定分析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进一步促进学生辩证唯物观的建立。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2.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认识区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
难点: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认识基因对性状的作用。
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考虑到我校高二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准备一些与基因改变造成性状也发生改变的例子,利用图片的投影,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2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2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由于语言关系对遗传这一部分理解起来很困难,学生学习遗传的内容明显积极性不高,因为前面讲孟德尔遗传规律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但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部分和
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我们的学生好奇心强,利用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很轻松的去学习并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对遗传有一个新的认识,减少畏难情绪。
3重点难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复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电脑播放动画),出示本节课
的题目。
教师:请据图以及刚才的动画画出一张流程图,要求学生简要的表示出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
方向
学生:黑板演示。
根据学生在黑板上的板书,用电脑出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讲到遗传和变异的理论知识,不但对于认识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动规律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人类的优生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是整本书的重点难点。
因此课本里用了较多的篇幅来阐述这方面的内容,在遗传知识方面,先弄清楚遗传的物质基础,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
B掌握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C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D了解中心法则概念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防止封建迷信思想,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设置依据:根据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推行素质教育)
3.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
(依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依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转录,翻译是一个复杂,抽象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二.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组织教材,所以第一个内容安排是基因的概念,紧接着是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两个过程,最后是中心法则。
三个内容都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便突破难点,使学生理解教学重点。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相结合。
(依据: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愉快地,自觉地进行思考,探索,学习。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了解遗传现象和一些遗传病例的情况。
利用多媒体的课堂容量大,可以把抽象的结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学法指导:预习,复习,讲述新课,练习(依据:四轮学习方法)
五.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3分钟
[提问]
1.D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双螺旋结构是怎么样的?
3.DNA是怎样进行复制的?
(DNA是通过半保留复制)引导学生回答: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DNA的结构,明确DNA的复制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采用提问方法导入,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归纳、诱导思维,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探索学习角色。
(引入新课)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这就涉及一个问题,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提出问题要解决的关键
[新课讲解]
一.基因的概念:13分钟
先打出基因的概念,再打出基因的模式图,让学生在文字的基础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理解DNA片段是呈线性排列。
通过文字和图象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上升成理性认识作好准备。
与染色体的关系
再接着打出基因 DNA的关系
与性状的关系
让学生对基因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注意:要学生理清基因,染色体,DNA性状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若干个基因,每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
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这种序列代表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深入,学生能在理解基因这个概念上,理清它和其它的关系使思维更清晰、更明确。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4分钟
1.提问:在同一草原上为什么: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出DNA怎样去控制生物性状。
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2.过渡:如果我们把生物的具体性状用“信息”来表示,那么,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牛和羊同吃草原的草,但牛还是牛,羊还是羊的原因,就是牛和羊身上的遗传信息不同,从而所控制的生物性状也不同。
总结回答问题,既给学生的悬念,又为下文作承上启下的铺垫。
3.提问:遗传信息DNA主要在细胞核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去指导蛋白质合成,提问问题让学生思考。
提出思考,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问题,思考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4.接着让学生找出前面所学过的RNA分子(核糖核酸)和DNA分子进行比较。
5.打出DNA分子与RNA分子的比较表。
6.小结DNA和RNA的不同,指出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是通过另一种核酸—核糖核酸(RNA)帮忙传递。
让学生通过初探,比较,从而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遵循学习的认识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重复过程。
从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并突破难点。
7.让学生阅读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翻译)13分钟
动画演示“转录,翻译”过程两次,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8.配合动画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逐段讲解。
注意问题(1)转录,翻译的地点,模板,生成物不同。
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混肴.(2)这个问题的阐明能为后面“密码子”的概念做好铺垫,避免学生搞不清“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两个概念。
9.打出板书。
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10.重播全过程动画,引导学生讲述。
7分钟
加深认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1.过渡:就这样,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再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 为运载工具,使氨基酸在核糖体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合成了与亲代一样的蛋白质,从而显现出与亲代同样的性状。
从而引出“中心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