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2019秋季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

【最新】2019秋季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上-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课时目标】
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
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2.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欣赏和感悟,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情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

2. 课型:新授课。

3. 教学内容:《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三首古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节奏、韵律和情感。

3. 解读: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 背诵:学生齐声背诵三首古诗,巩固记忆。

6. 欣赏:欣赏与古诗相关的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2. 诗人:杜牧、苏轼、叶绍翁3. 诗意: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友情、抒发思乡之情4. 意象:寒山、石径、白云、枫林、荷塘、菊花、篱落、梧叶、秋风等5. 情感:热爱自然、珍惜友情、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诗配画创作。

3. 搜集其他古诗中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解读诗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第2单元-4-古诗三首-3-夜书所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第2单元-4-古诗三首-3-夜书所见

第三课时《夜书所见》教案【教学内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教学目标】1.认识“挑”,注意多音字,会写“送、挑”2个生字。

理解“萧萧、动客情、挑促织、篱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诵读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谈话):这是什么树?比较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播放PPT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第一幅是夏季,枝叶繁茂,第二幅是秋季,树叶枯黄,给人冷漠凄凉的感觉。

是啊!秋叶飘飘,给人带来伤感之情。

有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夜书所见)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播放PPT3)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认识“挑”这个多音字(播放PPT4),指导书写:送、挑(播放PPT5-PPT6)4.指导古诗朗读节奏,指名学生朗读,互相评价。

(播放PPT7)5.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6.小组汇报交流。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

2.教师点拨:如何理解题目“夜书所见”?在夜里写下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播放PPT8)3.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播放PPT9)思考:(1)“萧萧”是什么意思?(2)送”字怎样理解?萧萧:风声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刺骨之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借助注释理解“寒山、萧萧”等词语。

【语文要素】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山行》。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秋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

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山行》。

3.迁移运用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连绵的群山图、满山火红的枫叶图)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秋天山林的美景。

(板书课题)1.释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2.简介作者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诗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赤壁》等。

二、自学交流,感知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思考: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重点提示:“径”,后鼻音,读“jìnɡ”。

)(2)指名讲述诗句的大意,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

三、理解朗读,领悟美(一)引导学习第一、二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

出示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指名读,结合看到的景色,理解“寒山”“石径”“斜”“生”的意思。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曲折。

生:产生,生出。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练习串讲句意。

师归纳诗意: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在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中班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同学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同学根本无法体验。

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同学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同学沟通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熟悉(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仔细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沟通。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杜牧(唐)同学用课外学问沟通对杜牧的熟悉,加深记忆,更便利的理解诗意。

(3)沟通: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同学发觉沟通,在结合同学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季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模糊约可以观察几户人家。

C、由于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沟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娴熟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完成课后的习题2.部编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宠爱之情。

2、学习诗中消失的生字。

会写“于、枫”这两个字。

3、培育同学对古诗的宠爱之情,鼓舞同学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根据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介绍作者。

1.出示课件,介绍《山行》的创作故事。

(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岳麓山图片。

“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是哪座山?——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3.杜牧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诗文中多指陈讽喻时政之作。

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有《清明》《阿房宫赋》等。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配乐范读。

要求:听准字音。

2.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教师正音:径.(jìng√jìn) 霜.(shuāng√shāng)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为什么是“寒山”?“生”“坐”“于”各是什么意思?)4.结合画面,学生讨论交流疑难字词,教师释疑。

课件出示: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于:比。

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意。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生自由发言)2.学生先独立探究,然后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3)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你认为第三句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出示秋天的枫树林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枫树林边想象,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板书:枫林)(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你觉得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诗人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你认为诗人赞美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呢?(点拨:注意“霜叶”的“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2)想象体验:诗人面对这样凄清寒冷的秋色
图,心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寒”体会诗人心中
的悲秋之情。 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句,注意读出诗歌稍微低沉的语调。
句,注意读出诗歌稍微
3.过渡引入:咦,诗人杜牧为什么走着走着停 低沉的语调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
难点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学具及多 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搜集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径、斜”2 个生字,学会“寒、径、斜、霜”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山行》。并能够默写诗歌。 3.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天,
时出示枫叶图,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枫叶的色 学生再次感受枫叶的色
彩美。
彩美
(2)引导学生理解“坐”(因为),同时想象此时
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太美了,太漂亮
5
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枫叶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同时试
着串讲后两句的诗意。教师补充(停下来欣赏
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 学生明确后两句诗已经
的微妙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

化。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试着进行背
学生随着音乐齐背诗句

诵。学生随着音乐齐背诗句。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是啊,秋天的山野,也许草木不再葱绿茂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优质教案)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三课时《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认识“挑”1个生字,会写“送、挑”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有。

如果能捉到一只,我会高兴得不得了!.【板书设计】夜书所见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有几点需要说明: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

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

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2019最新】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山行优质教案-部编人教版

【2019最新】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山行优质教案-部编人教版
5 / 14
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 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 “小李杜”。
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 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 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 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寒径 斜 霜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霜”,前鼻音“寒”,后鼻音 “径”。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
我们静下心来,来细细地品味,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新的
发现。
2.“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你知道作者在
山中行走时是什么季节吗?(深秋)诗中哪些地方告诉
了我们季节呢?(霜叶、寒、晚表示季节)作者在山中
行走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设计意图:抓住重
霜叶)
点字词,结合课文插
3.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霜 图,理解诗文,在理
作者是用什么手段表现出来的呢?(霜叶红于二月 花)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和二月的红花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深秋的枫叶上除 了颜色的艳丽,还具有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经 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深入体会。 1.教师导言:深秋时节,天气已经转冷。远处山林 中诗人杜牧乘坐的轿子正慢慢走来,首先映入诗人眼帘 的是什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看到的 景物。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总览【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金秋时节”,教材围绕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描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物描写劝勉朋友,或借景描写表达思乡怀旧之情,三首古诗都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一阵秋风、一夜秋雨后铺满法国梧桐落叶的水泥道上的美景,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精美的插图与课文描绘的情景极为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景之美。

《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的文字与插图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图中的花、树、田野配合着文中优美的词句,能让学生对秋天产生无限的遐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景。

《听听,秋的声音》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是个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上农作物丰收的景象,能帮助学生体会秋景的美丽,想象秋天的画面和声音。

本单元主旨是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田。

”配合描绘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深秋道路的视野宏阔的画面,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2.单元重点:(1)阅读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在低年级学会了借助图画、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以上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阅读中遇到的难懂的词语,并逐步做到运用自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典诗作三篇》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典诗作三篇》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典诗作三篇》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三首古诗;2. 研究古诗的基本知识:韵律、词语、意象等;3. 研究欣赏古诗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的意境;4. 激发学生研究古诗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 三首古诗的韵律和对应词语;2. 如何欣赏古诗,发现古诗中的意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1. 复印好三首古诗,并配有拼音和注释;2. 相关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然后出示《静夜思》的诗歌,让学生自己欣赏并朗读一遍。

2. 让学生感受并描述下鹳鸟在空中的姿态,并出示《登鹳雀楼》的诗歌,让学生自己欣赏并朗读一遍。

3. 让学生描述春天的感觉,然后出示《春晓》的诗歌,让学生自己欣赏并朗读一遍。

研究重点1. 学生研究三首古诗的韵律、词语和意象,并在课件上做相应的标注。

2. 让学生自己欣赏每个诗句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堂巩固1. 分别展示学生自己写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欣赏。

2. 再次朗读三首古诗,并让学生感受每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作业布置1. 课后复课件,再次朗读三首古诗;2. 写一篇关于其中一首古诗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三首古诗展开,通过欣赏和描述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古诗的韵律和意象理解有些困难,有的同学还需要提高课堂参与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更注重细节方面,丰富讲解的方式和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教材简说《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二、设计理念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送、挑”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设计意图]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板书设计】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 教案3【精品】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 教案3【精品】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生字十三个,背诵三首古诗。

2.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山行》一、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师)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2.师播放诗歌录音,生看课文听录音,注意“石径、斜、霜叶、坐爱”等词语的音形。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4)斜:在这首诗中应读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

6.理解诗意:(1)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

(2)教师点拨: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4,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4,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4,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摘要:《秋词》(唐·刘禹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阵阵()吹动()发出()声音让人感到(),景——冷夜所见思念乡事——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山行》是诗人杜牧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是秋色展现出幅动人山林秋色图山路、人、白云、红叶构成幅和谐统画面这首诗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然美形象并把己情感融汇其使情感美与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萧瑟秋风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精神世界表露《赠刘景》是北宋学苏轼创作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元佑五年(公元090年)是送给友刘景首勉励诗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气节半首通“橙黄橘绿”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乐观向上切莫志消沉抒发作者广阔胸襟和对处窘境友人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境高远《夜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得首七言绝句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阵阵寒客游外诗人不禁思念起己乡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凄凉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乡而着重夜景1课学习《山行》教学目标掌握生音、形、义有感情地朗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3能用己话说出古诗培养学习古诗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赞美情教学重有感情地朗古诗、背诵古诗能用己话说出古诗教学难感受诗表现秋天美境界,“径、斜”音教学准备课挂图、理演变图、生卡片或课件朗诵背景音乐教学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说你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很冷,远处山林传阵阵清脆悦耳马铃声诗人杜牧坐马车上正慢慢走,今天我们起学首杜牧写古诗《山行》二、初感知识记生了古诗己定位识准音由圈出不理词语3组合作学习理词义“径、斜”音,理“石径、坐、霜叶、红、白云生处”等词含义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就我们描画了幅这么美丽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都是诗人精心雕琢你能不能沉下心再细细地品味它定会有新发现三、再感悟背诵古诗边放课件边放古音乐用优美语言把学生带人境(走带有深秋寒山路上看到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山顶延伸诗人边走边向远处望只见那白云缭绕地方住着几户人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什么呢?因美丽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二月花”)刚才我们跟随诗人起观赏了秋天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出吗?(齐)诗人写得美你们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由背)四、指导写“雨”作偏旁左边竖变横折钩变成横钩“车”下横要写得伸展五、拓展活动填涂色说说你眼秋天旨要学生巩固生并能根据己对课理结合生活验给秋天涂色到身边秋天并说说身边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背诵、默写《山行》板设计深秋美景山行远景寒山石径斜人近景枫林霜叶课学习《赠刘景》教学目标掌握生音、形、义借助释理诗句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古诗背诵古诗3体会诗人对秋天赞美情教学重难体会诗人对秋天赞美情教学程、谈话导入现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些词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景色吗?从你们话我感到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古诗——《赠刘景》(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吗?学习生赠、刘3介绍诗人及写诗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学别人又叫他苏东坡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叫刘景与他很谈得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学生接提醒鼻音)二、初古诗由古诗要正确、流利桌相听听看看他得对吗?3反馈()指名(谁愿把这首诗给听听?)指名学生评价听了他朗你有什么评价?()引出生教学赠刘盖菊残犹傲君橙橘相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3)学生说说识记生方法——生卡片朗这首诗(谁能声地再?——再信地给己听听——齐)三、细品味人们常说“诗有画画有诗”所以诗光还不行还要边边想看看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首诗诗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反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荷尽出示两幅图片了助得更进步感受秋天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并说说理由(理“尽、擎雨盖”)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什么还要写这些?指导朗那你能通朗把荷花池美丽表达出吗?(别——女生——齐教师随机评价真啊真是看了还想看)()菊残出示图片说图理“菊残、傲霜枝”秋风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3)橙黄橘绿了这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适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想象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景色学生交流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季节引出诗句看秋天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呢怪不得诗人说“年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你现明白这两句诗思了吗?学生说诗悟诗情教师板爱秋天5齐古诗现再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赞美语气齐这首诗四、熟背诵说说方法这么美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平常你都是如何背诗呢?你有什么方法给分享下吧熟背诵五、写指导出示要写赠刘盖菊残君橙学生认3让学生观察说说写要什么教师补充总结六、交流已积累描写秋天美景诗《枫桥夜泊》(唐·张继)《秋词》(唐·刘禹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板设计秋美赠刘景荷菊橙橘 3课学习《夜所见》教学目掌握生音、形、义借助释理诗句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古诗背诵古诗3体会诗地真情实感教学重、难体会诗真情实感教学程、谈话导入激诗趣学们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国古化两瑰宝前我们也已学习、积累了不少唐诗宋词今天就请学们展示下吧学生展示《山行》《赠刘景》《所见》等诗词3今天我们就起再学习首古诗——叶绍翁《夜所见》请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起写诗题目板诗题——夜所见二、诗题首诗题目就是这首诗眼睛透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诗灵魂请学们课题想想你能从诗题目知道些什么?组织学生交流——夜晚写所见所看到重强调——诗“”这里当动词“写”讲3适介绍作者叶绍翁叶绍翁南宋诗人有名诗是《游不值》流传千古名句是“春色满关不住枝红杏出墙” 三、初古诗课件出示古诗学生准音通诗句检朗情况适正音3给桌听听看看有没有做到准音通诗句四、品品知诗味学们了古诗谁能说说诗写故事发生哪季节?(深秋)你是从哪些词看出?再古诗把这些词语用己喜欢标出3组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梧叶、寒声、秋风、促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古诗释助我们理诗并适引导学生谈对这些词语认识5教师引导是诗人叶绍翁就是抓住了秋天梧叶、寒声、秋风写秋天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阴冷、萧瑟深秋节(板景——冷) 6课件出示课插图并出示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学生补充填空阵阵()吹动()发出()声音让人感到()7情景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作者形象?(孤苦、忧愁……他想念就是)教师出这就叫——思乡情(板思念乡) 8是情景独人外作者发出了由衷感慨写出了这样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生出作者悲秋、思乡情这就叫——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9可是叶绍翁伟处并不他能把秋愁写得淋漓尽致更他能让己从秋愁跳出发现生活别样美你们瞧作者走出了屋子放眼望他看到了什么?——“灯明” 这是什么呀?(这是孩打着灯笼捉蛐蛐呢)是作者笔锋写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灯明” 学生体会作者惊喜0作者什么如肯定这“灯明”就是儿童挑促织呢?(因他候也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定想到了己童年想到了己朋友想到了己)童趣萦绕心头让作者感觉如温暖、如亲切这是种暖暖思乡情板事——暖五、品品悟诗韵无论是深秋景色带给作者冷还是童年童趣带给作者暖都寄托是作者对乡浓浓思念情组合作古诗出诗韵律美你可以诵基础上背诵这首古诗把它也纳入你积累库3你可以和着熟悉调子唱唱这首古诗感受诗境美板设计景——冷夜所见思念乡事——暖【教学反思】《山行》杜牧《山行》是首明丽、充满生气秋景诗作者以丰富想象生动描写凝炼语言使这首诗境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境这也是难因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这方面学习能力不是很而且“欣赏境”训练许多老师教学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词诗所代表思与如今常用思不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这些难懂词思并通词义理达到理全句、全思也是这首诗教学重再则学习方法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课二首诗教学打下基础教学引导学生以主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说说整体感知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留出充足让学生己研古诗让他们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准音通古诗初步感知检初情况可让学生争当老师给正音既可满足学生心理又可让他们成功体验感受到学习乐趣通课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可适地张贴插图并问“图画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地畅所欲言其实诗就蕴含这声声话语3听听感知古诗韵律优美古诗是我国遗传下化瑰宝每首古诗都有定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才能再现境体验情趣但对刚学习古诗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教学可借助录音让学生从听感悟从模仿练得到悟以学生己看法朗富有具性地朗比如你喜欢这首诗哪行呢?把它给听听也分享下你快乐吗?这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演演领悟古诗情趣《语课程标准》强调“是学生性化行”富有性学习必须强调体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块跟诗人心情把这首古诗吗?”教师学生悟稍作拔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由想象表演边演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学生头脑形成图像更鲜明、丰满从而心掀起情感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赠刘景》《赠刘景》是首描写秋天景色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我把感悟诗歌韵味和境美以及体会诗人情感作教学重学生通古诗基础上我让学生系对题目理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思不理学生认真地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不懂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学生对诗句理是建立对事物感知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样子体会荷花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情景借助课前集“秋菊”图理“傲霜枝”师生对话交流基础上学生理了几难懂词降低了诗句翻译程难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理和对诗人情感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古诗启发学生边边思考“诗描写了哪些秋天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能吸引你然认真地想想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是性化程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也突出了古诗身所特有“留白”魅力学生通、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画面想象两者对比你懂了什么学生理是有差异我们尊重他们多元理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交流多数孩子对古诗境理停留秋天是美丽季节是收获季节这层面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叫向嘉艺女孩儿真不错她起说“诗人想叫他朋友做人像菊花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回答启发了其他孩子几孩子纷纷发表己见有说“像菊花样勇敢”有说“秋天是丰收季节份耕耘份收获我们平要努力”说得真我孩子有这样理而开心课教学我认我处理得比较地方是对诗句理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头脑浮现画面用己习惯语言方式表达顺应诗句朦胧从整体感受理把握诗句所呈现境《夜所见》南宋诗人叶绍翁《夜所见》先是写游客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灯火想是孩捉蟋蟀不禁回忆起己故乡和童年生活是那种郁闷情又被种亲切感所代替所以我教学这首诗更加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组、男女赛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诵等等让学生感悟悟情学生充分诵“心入境情会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感受、积累、化师生情感得到进步升华教学重把握诗境和情感因学生通朗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教学、二行诗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了秋风这样夜晚假如你就是这独外地作客诗人看到眼前情景你会产生怎样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乡这里你们想吗?你想起了谁呀?这学生那根思乡弦被触动了通身感受从理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真实情感从这首诗教学我感受到孩子们语言积累还加强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以教学我会更加重视这方面培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4 古诗三首第1课时:学习《山行》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自由背)四、指导写字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课文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背诵古诗,并默写《山行》。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想象诗中描写的秋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3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背诵古诗,并默写《山行》。

教学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想象诗中描写的秋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晓诗题,读通诗句,识写生字1.知晓题意我能行。

(1)“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颂,我们以前都读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呢?(2)(生展示、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硕果累累的秋天,去感受秋的迷人风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杰出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写的《赠刘景文》,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生交流题意,发言)提示:①《山行》:“行”,行走,即“在山上行走;走在山路上”。

②《赠刘景文》:“赠”,送,送给,即“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

③《夜书所见》:“夜”,夜晚;“书”:写;“所见”:所看到的。

即“诗人在夜里写下所见到的景象”。

2.读准读通我最棒。

(1)自己读古诗。

请大家把每首诗朗读三遍,注意听清楚老师的提示要求。

(课件出示)第一遍,不出声,看准每个字,包括题目、朝代和作者;第二遍、第三遍,张开小嘴巴,大声朗读。

(2)开火车读古诗。

提示:指名反复朗读。

扣住“准确、流畅、响亮”等标准点评。

3.读懂词句我理解。

古诗大家已经读得正确流利了,诗中的有些字词,大家可能第一次见到,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2)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提示:“寒、径”可用“换一换”的方法,赛-贝+=寒;经-纟+彳=径。

“斜、霜、菊、残、犹、橙”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2019最新】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部编人教版

【2019最新】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部编人教版

诗,快乐地学古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诗”。】
7/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赞美秋
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
【设计意图:一节课学
哟!
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
1.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 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
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下面老师教你们
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二)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
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
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
橙黄橘绿时。”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 【设计意图:诵读古
样子。
(3)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1)菊花图。(板书: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
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菊残图(重叠
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5/9
引导理解——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 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 怎样?
换一换:“线”把“纟”换成“歹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 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
下:
写字 10 分钟的要求,
(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避免啰嗦无重点的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优质教案_1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

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优质教案)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三课时
《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挑”1个生字,会写“送、挑”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有。

如果能捉到一只,我会高兴得不得了!
.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有几点需要说明: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

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

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
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其他资料】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
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试题-4古诗三首(含答案)
4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
..枝。

..犹有傲霜
..已无擎雨盖
...,菊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
..。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
..一灯明。

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
(2)白云生处有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二课时
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三课时
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