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下12在晴天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领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故事课件、黑板、教案、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备课笔记、课后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在天晴了的时候》,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2. 学习文本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拓展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课内未解决的问题。

六、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故事《在天晴了的时候》深入理解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并总结故事中的主要道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学习使用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情节,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3.讲台道具:天空布景4.学生复印品:学生自带课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PPT上展示蓝天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蓝天白云的美丽。

然后导入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引导(1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情绪的影响。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天气晴朗时的快乐经历。

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小花遇到的困难,以及她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的感悟。

5. 作文训练(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晴朗天气下的快乐场景。

6. 课堂展示(5分钟)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然景象的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如“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描绘出天晴的感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会。
4.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朗读、分析和品味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现代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从诗歌中提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自然美,增进对中华优秀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在天晴了的时候》是艾青的现代诗作品,它以自由的形式、丰富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描绘,理解诗人如何运用词语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朗读的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分享、写作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2.教学难点
-诗歌韵律的感知:四年级学生对于现代诗的韵律感知可能还不够成熟,难以把握诗歌的节奏感。
-通过举例分析,如对比日常对话与诗歌的语调、节奏,帮助学生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不深,难以领会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这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写雨过天晴时的景象。

·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

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们对于生字新词达到了会读会认的程度,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二、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就连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也能背
下来。

三、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

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知道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对于本文挖掘得不够深。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有很多诗句都蕴含。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件2】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师:看着这组,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读课题)(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4. 戴望舒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出示课件3】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

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润过凉爽温柔炫耀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涉过圆晕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赤、涉”,读准易错字“怯(qiè)”“曝(p ù)”。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闲游、晕皱”等词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雨后的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小鸟、小鱼、小虫等生物都在这美丽的天气中尽情地欢愉。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他们在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描绘画面等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词语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情感的体会和描绘画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雨后的天空和小动物们的欢愉场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的语音语调。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组词。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曾在雨后见到的美丽景色。

学生互相分享,培养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情感的体会。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雨后的清新和愉悦。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自然景色有一定的认知,但对雨后的景色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课文中的景色描绘,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观察和欣赏雨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3.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景练习。

4.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观察和欣赏雨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雨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课文原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雨后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雨后的景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原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一些生字和词语。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场景,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描述。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内容,分析文中人物心理活动。

2.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语言运用技巧。

能力目标1.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悲悯之心,感受生活中的温暖和关爱。

2.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心声,学会感恩与付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心理活动的转折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掌握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备课资料:PPT课件、教学挂图、录音设备。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朗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标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2.提问:你们知道天晴了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他们认真品味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逐段解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及生词解释。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分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讨论。

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语文启蒙(15分钟)1.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些语言表达技巧,如描写场景、人物情感转折等。

2.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本课的心得体会。

2.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积极探索。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的含义,掌握了相关语言表达技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传递温暖与关爱。

六、板书设计•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在天晴了的时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在天晴了的时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汇进行造句和讨论。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事件。

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友情和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关心身边的生物。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情感和主旨。

2.运用所学词汇进行造句和讨论。

教学难点1.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事件。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信息,丰富课文阅读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引入课文主题,让学生产生兴趣。

2.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在课后回答问题,思考课文中的事件和内涵。

4. 课文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重点解释生字词和难句,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针对课文中涉及的情感和主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6. 词汇运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汇进行造句,巩固词汇的运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增强了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默写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词组。

2.描述一个自己见过的动物的故事。

3.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最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最新教案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4.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5.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二、交待目标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12在天晴了的时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想象,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或者黑板课文课件或者纸质课文相关图片或者视频素材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素材,展示雨后初晴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雨后初晴的时候?那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2. 朗读与理解(10分钟)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生字词学习(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并给出例句。

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本上标注出生字词,并尝试造句。

4. 描绘画面(5分钟)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诗歌中的词语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雨后初晴的画面。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朗读与背诵(5分钟)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可以分组进行比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根据诗歌的结构和主题进行设计,突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小动物们在雨后找到了自己的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他们对于大自然和动物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雨后的景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雨后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巩固课文内容。

如:“课文中的小动物们为什么会在雨后找到自己的家?”、“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角色?”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教学内容《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晴朗的天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欣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美,把握其特点。

2. 诗歌情感的体会: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入新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美,分享各自的欣赏心得。

5.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欣赏方法和情感体验。

六、板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徐志摩晴朗的天空美好的生活向往与追求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其意义。

2. 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晴朗天空的画面。

3. 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散文诗,与同学分享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散文诗《在天晴了的时候》,使学生了解了散文诗的特点,培养了欣赏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美好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追求。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今后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通过描绘小路上、树林里、小白菊上的雨滴,以及青的草、绿的叶,展现了雨后世界的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细致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后的世界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深意的句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还需要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课文的诗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描绘课文中雨后的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诗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中的景色描绘。

2.准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雨后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雨后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诗意。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和拼写,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

本文通过描述雨后天晴的美好景色,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激发学生自然爱好。

二、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课文内容,感悟阅读情感。

2.能够描述雨后的景色,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

2.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雨后天晴的景色。

四、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运用形象化语言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美好景色。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1.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色是什么样的。

2.请几个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好。

2. 学习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受。

第二课时1. 讨论1.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更深。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雨后的天晴。

2. 创作1.要求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景色。

2.引导学生理解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1. 分享1.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相互欣赏和点评。

2.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六、课后作业1.用一句话概括《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文章的主题。

2.继续观察大自然,写下自己心目中的另外一个美丽景色的描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上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强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教学内容《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

本课旨在通过描绘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诗歌的意境理解: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能熟读成诵。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中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诗歌朗诵音频:供学生模仿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3. 生字词卡片:辅助学生认读生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后放晴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朗读: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

3. 熟读诗歌: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生字词。

5.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诗歌背诵:学生分组练习背诵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朗读技巧。

板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席慕蓉一、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二、诗歌的意境与修辞手法三、诗歌的朗读与背诵作业设计1. 抄写并默写诗歌。

2. 结合诗歌内容,画一幅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

3. 搜集其他关于雨后放晴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雨后放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歌,使他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一个雨后的场景,通过描绘小动物们在大自然中的活动,表现了雨后的美好时光。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图画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的生字词较少,难读难写字也较少,便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充满好奇,因此对本文的内容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理解诗歌的韵味和描绘画面方面,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后的美好时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描绘出课文中的画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雨后的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雨后的景色。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呈现(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然后老师逐句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老师适时给予表扬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如:“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雨后景色。

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想象。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雨后的美好时光。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通过课文朗读,借助课后注音,认识“炫、垢”等8个生字,会读多音字“曝”“晕”。

2.阅读与鉴赏: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能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积累,理解词语意思;欣赏精彩诗句,领悟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中所描写景物的可爱,体会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表达与交流: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尝试用诗的形式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中所描写景物的可爱,体会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练习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文中词语。

3.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戴望舒。

4.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一)朗读展示:1.读课题,感受课题。

读了“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会产生什么想象?2.分节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二)分类学词:1.读准生字。

炫、垢、怯、曝、赤、涉、晕2.根据字的偏旁特点理解生字。

炫:火字旁,与光亮有关,本义为晃眼。

怯:竖心旁,与心理有关,意为胆小、害怕。

曝、晕:都与太阳有关,“曝”,是“暴”的后起字,本义是晒;晕,本义指太阳周围的光圈。

涉:水+步,与水和走路有关,会意字,指步行渡水。

3.读准字音,将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炫、垢、怯、曝、涉上下结构:晕上中下结构:赤4.有感情朗读下面的词语,读出画面、情景:炫耀尘垢胆怯晕皱曝着阳光赤着脚涉过河流5.读准多音字词语:曝pù(曝晒)bào (曝光)晕yùn(晕皱)yūn(头晕)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2.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每小节主要意思。

第一小节:写雨后小径上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美丽可爱的景象。

语文小学四年级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语文小学四年级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认识“炫、怯”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悟课文。

3.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主要指导学生读准“曝、晕”等字的读音。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现代诗的方法自读自悟。

3.表达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通过讨论、合作学习、诵读等形式,逐层理解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能尝试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有关春天的景物图片。

(2)词语联想。

①师引导: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②示例: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繁花似锦。

(3)交流春游经历。

①师引导:春光明媚,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②生交流。

示例1:周末我跟小伙伴们一起去郊游,看到公园里绿草如茵。

示例2:雨过天晴,小区树叶上那些俏皮的露珠,如一颗颗闪亮的钻石,十分耀眼。

(4)导入课题。

①师导入: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②板书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③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能提高自学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交流,引发自身深度思考。

这种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板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的音频,注意听清读音和节奏。

2.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2023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互映照的诗歌。

教学内容围绕诗歌的朗读、理解、赏析和创作进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识别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对诗歌中深层的情感和抽象的意境理解有难度。

2. 诗歌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学生需要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并学会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PPT课件,包含诗歌的朗读录音、背景图片、修辞手法解释等。

3.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4. 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的方式,引出“晴朗的天气”,进而导入本课诗歌的学习。

2. 诗歌朗读:播放诗歌的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诗歌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修辞手法学习:通过PPT展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6.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一小段诗歌,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

7. 分享与点评: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诗歌标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2. 诗歌的意境关键词:晴朗、心情、自然、美好。

3. 修辞手法的名称和简要解释。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境。

2. 拓展作业:收集其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比较它们的异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和创作,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出对诗歌意境的较好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晴天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
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
胜的坚定信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1课时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晴天的图片。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生)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图片,师:看着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
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读课题)
4. 戴望舒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

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认读。

润过凉爽温柔炫耀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
涉过圆晕
3.注意读准翘舌音“赤、涉”,读准易错字“怯(qiè)”“曝(p ù)”。

4.听写生字、词语。

三、通读全文,抓住描写
1.默读全诗,雨后的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画出相关诗句,并体会诗句之美。

(1)读描写小径的诗句。

为什么小径会是凉爽又温柔的?(凉爽:雨过天晴后的天气。

温柔:与晴天干硬的小路进行对比,雨后的泥路更柔软。

)
(2)读描写小草的诗句。

体会“炫耀”在句子中的含义。

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张力。

(3)读描写小白菊的诗句。

你是如何感受到小白菊的样子的?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胆怯”一词的作用,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小白菊在雨后绽放的勇气。

(4)读描写凤蝶儿的诗句。

重点理解“五彩的智慧书页”是指蝴蝶的翅膀,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凤蝶儿的美丽,而且赋予了它智慧。

(5)读描写溪水的诗句。

理解“晕皱”一词的含义。

(6)读描写云的脚迹的诗句。

理解“暗绿”指的是云投下来的影子:感受云朵在山间自在闲游的闲趣。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热爱大自然)
3.配乐朗读,齐读,分男女朗读。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并选出好句进行摘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2. 听写词语润过凉爽温柔炫耀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涉过圆晕。

二、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指名反馈。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2.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3.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4.师: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
小路:湿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泥土芳香的、柔软的、空气新鲜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有生命的……
小草:新绿的、充满生机的、干净的、顶着小雨滴的、戴着珍珠的、快乐的、可爱的、活泼的……
小白菊:小心翼翼的、文静的、美丽的、自信的、绽放的、幸福的……
凤蝶:自由自在的、美丽的、穿着五彩衣服的、快乐的……
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

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学生再次齐读)
6.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提问: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你又有何感受?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板书:新阳溪水云儿)
3.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四、品味诗句,总结全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
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

(学生朗读)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拓展练习
1.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喜欢?读了这首诗有怎样的心情?
2.你还见过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说一说,并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3.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1)熟读诗歌,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诗歌。

(2)教师提示,学生尝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根据教师板书提示,试着背诵诗歌。

六、布置作业
阅读《雨巷》,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