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康理论的角度解读微暗的火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
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
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
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
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
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
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
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
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
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
呵呵,说得多阴毒。
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
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
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
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
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
他者的凝视_拉康的_凝视_理论
吴琼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拉康的“凝视”理论就像一道无法绕开的目光,在远处规定着我们对观看的思考,但另一方面,在我们的阅读和运用中,这一理论原本的激进性被大大弱化。
本文以拉康集中讨论凝视问题的第十一期研讨班为基础,围绕他者的凝视来思考拉康凝视理论的要旨。
按照他的理解,主体的观看并非主体自身的看,而是由他者的凝视结构出来的,并由此引发了一个悖论性的效果,即主体一方面通过想象某个他者的凝视来使自身作为观看主体得以可能,可另一方面又因为他者凝视的背后总隐藏着实在界的对象a 的凝视而使得主体的看变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看。
他者的凝视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自我与主体的构成分别与某个特别的结构性时刻关联在一起,这就是个体的观看和言说: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通过镜像的凝视完成的,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则是通过语言或言语的调停实现的。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拉康就已经在讨论视觉性,讨论观看行为对于自我的构成功能,并先后引入“镜像阶段”和“想象界”的模式来对此做理论化的阐述;到50年代中期,由于拉康致力于讨论象征界的运作,并且这一讨论基本上是在语言的维度中进行的,所以对发生在想象界的观看行为的讨论退居相对次要的位置。
可是到1964年以“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为主题的第十一期研讨班上,拉康突然又回到了视觉性问题,并以“凝视”(gaze )的概念对视觉活动做了激进化的处理,他不仅在我们的观看行为中嵌入了大写的他者(Other )的结构功能,而且还引入实在界的维度,把属于实在界的“对象a ”(object a )看作是规定看的行为的绝对之物,从而使得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最简单不过的观看行为变得迷雾重重。
一正如许多的研究者说过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秘密诞生地,是进入拉康———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迷宫般的思想世界的最佳入口。
实际上,其镜像阶段理论本身也有一个隐秘的入口,可以说入口的入口,那就是个体在镜前的凝视:自个体走向镜子向里探视的那一刻起,自我朝向异化的戏剧就一幕接一幕悄然上演。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拉康理论视野下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
拉康,作为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为我们理解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拉康的理论,本文试图揭示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重性、流动性和建构性,并探讨欲望如何在这个时代被塑造、放大和操控。
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被视为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更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反映。
在后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媒介技术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欲望被赋予了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内涵。
因此,本文将从拉康的理论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拉康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消费欲望、权力欲望、认同欲望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建构过程,探讨欲望如何与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欲望景观。
本文将对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拉康理论概述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拉康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基础上,但又有其独特的创新和贡献。
他主张,欲望并非简单的个体心理现象,而是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和个人心理复杂交织的产物。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是理解欲望形成的关键。
他认为,在婴儿时期,儿童通过镜子中的反射认识自我,这是一个误认过程,儿童将镜中的形象误认为是自己的真实存在。
这个理论揭示了欲望的虚构性,欲望并非基于真实的需要,而是基于一种误认,即我们将外部世界的符号、形象误认为自己的真实需求。
拉康还提出了“他者的话语”理论,强调了语言、符号和文化在欲望形成中的作用。
他认为,欲望是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被建构的,这些符号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被特定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对于主体的理论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拉康主体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关注时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拉康对主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一、主体与时间的关系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过程与时间密不可分。
他提出了“主体在语言中形成”(the subject is constituted in and by language)的观点,即主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语言的运作来建构自我身份。
拉康将主体分为“实在自我”、“象征自我”和“想象自我”,它们分别对应了主体在时间中的不同层面。
1. 实在自我拉康的实在自我是指主体的最初状态,是在出生前存在的无意识现象。
在实在自我中,主体没有语言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这一阶段的存在是主体主观世界的核心,它体验到的一切都是无法被语言表达的。
2. 象征自我随着主体逐渐成长,他开始接受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进入了象征自我的阶段。
在象征自我中,主体开始学习语言并将其与事物进行符号交互。
主体在象征自我中建立了一种语言和符号的秩序,通过语言的规范与人群产生联系。
这个阶段的主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与他人有所不同。
3. 想象自我最后,主体进入了想象自我的阶段。
在想象自我中,主体通过镜像阶段的经历,认同自己通过镜子反射的图像,并开始建立自我形象。
这个阶段的主体产生了“虚伪的自我”(the imaginary ego),试图通过自我投射来满足自我本能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二、拉康主体理论的核心观点除了时间与主体的关系,拉康主体理论还包含了一些其他核心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1. 欲望的嗜好拉康认为,主体的欲望是由语言和符号系统所媒介的。
主体通过言说和符号的交流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又受到社会文化的规范和限制。
因此,欲望不仅仅是内心的冲动,还与语言、符号和他人的评价紧密相关。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
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
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
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
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
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
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
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
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
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
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
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
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
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
《微暗的火》中的两个容器意象解读
通 过意象 图式 加 隐喻 投射 来理 解概 念结 构 的 。”1 [ 。
容 器 意 象 图 示 是 L kf 所 论 述 的 七 类 意 象 图 示 之 ao
一
记录 了与妻子希 碧尔长 达 四十年的幸福 婚姻 生活 , 还
有 相 貌 丑 陋 、 格 孤 僻 的 女 儿 及 其 自杀 悲 剧 等 。 在 对 性
X在 Y 里 , Z在 X 里 , I ! Z也 在 Y 里 。 J ! J
17 ) 出生 于俄 罔的美 同作 家 , 97 , 后现代 主义 义学 的先 行者 。 纳博科 夫于 16 9 2年 出版的小说 《 微暗 的火》 因 , 其新颖 独特 的结 构 、 扑朔 迷离 的意 义 、 多重叙事 、 文字 游戏 等鲜明 的后 现代主 义小说特 征 . 至今仍 然颇 受 艾
学 评 论 家 们 的关 注 。 该 小 说 有 前 言 , 义有 一 首 与 小 说
二 、 说 诗歌 中 的两 个 隐 喻 小
在小 说 《 暗 的火》 , 德是 一位 6 微 中 谢 1岁 的美 国
著 名 诗 人 , 是 华 兹 史 密 斯 学 院 的 一 名 教 授 。谢 德 是 也 小说 的叙述 者之一 , 长诗 《 暗的火》 是 微 的作 者 。 该 诗 不 论 是 内 容 、 式 , 是 风 格 、 巧 , 与 金 波 特 所 著 形 还 技 都
一
下 面 , 助空 间意 象容 器 图示理 论 , 借 谈谈 这 首 长诗 巾
的两个容器 隐喻。
一
、
关 于 容 器 意 象 图示
章 15行 。金波 特 曾在 前言 中提到 “ 首诗 只剩下 6 这 行 没写 ( 就是第 10 那 0 0行 )它想 必跟第 一行雷 同 , ,
《微暗的火》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间 的解构 。不 同于 常规 小说 ,作者 采用 了非线性 时 间的叙 述方 式 。严 格 来讲 ,整片 小说 没有 一个 完整 的故 事情 节 , 读者 必须通 过 组合 故事 的碎片 来重 塑作 者 的叙述 时 间。 因 为 故事叙 事者 仅仅 是给读 者提 供 了一些 他 的评论 和个 人感 受 ,读者 须透 过这 些评 论和感 受来 重塑 故事 发 生的 时间 的 先后 性 。 其 次,在 《 微 暗的 火》 中 ,对 时 间的解 构还 体现 在金 波特 对谢 德教 授长 诗评 论上 。整片 长诗 描 写的 是谢德 教授 对 生活和 生命 的认 识 ,而金波 特在 取得 小 说的手 稿后 强加 上 自 己的评 论 , 迫 使整 篇长 诗与神 秘 国度赞 巴拉 有所 联系 。 因此 ,这 种强 加式 的故事 情节 在时 间上 叙述 必然 是不 连 贯 的 ,需要 读者 发挥 自己的阅读 能力 进行 重 构 。例 如 ,在诗 中第 1 2行 ,谢 德教 授 写 到 “ 晶 莹 明澈 的大 地 ”,金 波特 在评 注 中写到 “ 这 也许是 我那 亲爱 的 国家 赞 巴拉 ”以及生 活在 那里 的 国王 ,这样 的描述 会使 读者 想 到金波 特会 接着 追忆 国王 的生 活等 等 ,然 而金 波特 却把 笔端 指 向 了现 实 , 打破 了读 者在 阅读 上对 时间 的期待 。在 整 篇小 说 中,作者 此种 对时 间的 非常规叙 述 俯拾 即是 。 2 .结构上 的解构 在 《 微暗 的火 》 中,作 者对结 构上 的解 构 主要表 现在 互 文性 。 在 这部貌 似 小说实 则更 接近 于文 学评论 的作 品里 , 纳 博科夫 给其 作品 安排 了一个 混乱 不堪 的 结构 。读者 即要 理解 这首 长诗 本身 ,又要 理解 金伯 特为 已故 谢德 的未 完成 长 诗所做 的评 注 ,及其 诗与评 注之 间 的关联 , 因此使 作 品 产 生 了两 个重 要 的互文 性: 即谢德 长诗 本 身的 互文 性 ,长 诗与 评论之 间 的互文 性关 系 。 在长 诗 的四个 章节 里 ,诗 人谢 德从 童年 一个 追求 美 的 少年 开始 写起 ,到对 人 生生 与死 的痛苦 追 问,然 后悟 出 了 在这 场游 戏般 的人 生 中,存在 着某 种相 互 关联 着的模 式 。 到第 四章 诗人 已经成 功地 悟 出 了生 命真 谛 ,超越 了一个在 绝望 中挣 扎 的痛苦 灵魂 。开始 将 自我生 命指 向对 “ 美 ” 的 渴望 和追 求 ,而这种 “ 美 ”正 是沉 积在 作家 童年 记忆 之 中 的 自然之 美 ,但 这种 自然 的纯 美 已经被 诗人 灌注 了精 神 的 内容 ,成为 诗人 精神 的 隐喻和 表征 ,形 成 了长 诗的 首尾衔 接 、相 互 印证 的互文 式结 构 。 而长 诗与 评论 之间 的互文 性表 现在 金伯 特 的注释 上 。
论纳博科夫《微暗的火》的拼贴手法及其叙事意义
《 暗的 火》是 纳博科 夫作 品 中结构最 奇特 、设 计最精, 的作 品。在 小说 中,纳博科 夫通过运 用拼 贴这一后现 代创作 微
技, ,戏 仿 一 个碎 片化 、 无 中 心 、 不 确 定 的 荒 诞 世 界 ,使 真 实 与虚 构 并 置 ,历 史 与现 实 重 合 ,不 仅 进 一 步 削平 了传 统 小说 的 深 度 叙 事模 式 ,挑 战 了传 统 的 叙 事 等 级 , 而且 对 文 本 意 义提 出 了挑 战 , 由读 者 赋 予 文 本 以意 义 , 由此 颠 覆 了以
生 活 和 艺术 为代 表 的二 元对 立 模 式 , 充 分展 现 了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艺 术 的颠 覆 意 识 。
关键词 :纳博科 夫; 《 暗的火》 ;拼贴 ;叙 事意 义 微 [ 中图分类号 ]H1 6 0.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5 9( 0 1 80 4 .6 0 36 3 2 1 )0 .0 90
北京 第二 外 国语学 院学 报
2 1年 第 8 01 期
( 总第 16 ) 9期
论纳博科夫 《 微暗的火 》的拼贴手法及其叙事意义
吴 娟
( 北京大学外 国语学院英语 系 北京 10 7 ) 0 8 1
浅析《微暗的火》中的不确定性
在《 微暗 的火 》这部小说中,没有所 谓的主要思想。 这只是因为纳博科夫经常隐藏 了思想形态和模式 。作品出 版之后,创作的自由从作者传到读者。 同样,纳博科夫小 说整个文本取决于读者的解读。然而,纳博科夫 就是纳博 科夫。他 关注他的艺术而不是对他 的批评。随着时间的推
移,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开始理解他 的作品并更加深入欣 赏这部作品。至于理解这首诗,诗歌中的谢德和评论中的
参考文献
[ 1 】 陈海燕. 纳博科夫及其创作研究[ M A] . 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
文 ,2 0 0 5 .
[ 2 】 马红旗. 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的游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 0 0 5 ( 2 ) .
( 2 )故事版本的不确定性 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分析,谢 德的诗歌和金波特的评论 完全讲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文本完全可以被分成 两个故事 。由此看来 , 自从书籍出版以来谁是故事叙述 者
问题 。先来看 —下金波特一一 以赞布拉国家前任国王。从
他的描述 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俄罗斯北部,有一个 国家非 常富饶统一 ,但 随后被一场改革所摧毁。国王改名金波特,
金波特给了我们读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故事,而这故事需要 我们读者 自己去判断孰真孰假。小说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 使《 微暗的火 》更具有文学价值,对其不确定性的研 究也
次,在美国有一幅国王的画像与金波特 非常相似 ,并且每 个人都谈论这个画像 。在会议 上,人们甚至问他是否是 国
王。当然他否认,但 更重要 的是,谢德帮助他否认这些相 似之处 。这样一来 ,角色的不确定 性却也增强了 小说的神秘感。
有着很深 刻的、全面的体现。在 《 微 暗的火》 中有许多问
题都是围绕这不确定性展开的 : 为什么小说分成四部分? 谁 写的这四部分? 谢德和金波特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些都需要 读者来 自己判断。下面,笔者就从两个方面来浅析 《 微暗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试图解释人的欲望的本质和结构,并对精神分析理论作出了深刻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拉康的欲望公式。
拉康认为,欲望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
他将欲望定义为一种永恒的运动,一种追求无法完全满足的东西的力量。
欲望不是对其中一种具体的欲望对象的渴望,而是对于满足或完美的渴望。
因此,欲望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永远无法被彻底实现。
为了解释欲望的结构,拉康提出了一个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小a、大A、S和s,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首先是小a,它代表了主体最初的自我形成过程中的“缺失”。
小a暗示了主体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欲望的源头。
它是一个不断引起欲望的空洞,主体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试图填补这个缺失。
接下来是大A,它代表了符号秩序或法则。
大A包括了社会制度、语言和文化中涵盖的规则和限制。
大A是主体与社会和他者的关系中的结构性元素,它对主体的欲望施加着限制和规范。
第三个元素是S,它代表了主体的主观地位。
S是主体通过与他者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的意义结构。
通过接受社会的象征秩序和语言,主体才能建立自己的意义和身份。
最后是小s,它代表了欲望的对象。
小s是主体对于满足和完美的渴望所投射在外界的具体对象。
然而,小s作为一个符号象征,并不能真正满足主体的欲望,它只是欲望的一种象征表达。
这些元素在欲望公式中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S/s->小a<-A/小a。
这个公式表达了主体通过与他者互动来建立符号秩序和意义,从而去填补欲望的缺失。
然而,欲望的满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欲望是源源不断的,而满足只是暂时的。
拉康的欲望公式强调了欲望的结构性和无止境的本质。
它揭示了主体与语言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强调了欲望的根源不仅仅是对于其中一种实际欲望对象的渴望,更是对于满足和完美的追求。
浅析象征主义手法在《微暗的火》中的运用
浅析象征主义手法在《微暗的火》中的运用象征主义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符号、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象征主义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郭敬明的小说《微暗的火》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并探讨其运用方式。
首先,小说中最显眼的象征手法之一就是颜色象征。
故事中的主人公安玖生活在一个深山里,她所在的环境是灰暗的,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但是,在她的生活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蓝色床单代表安玖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红色花代表安玖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橘黄色的阳光代表希望和温暖。
这些颜色的运用,增加了小说的象征意义,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其次,小说中还有一个显著的象征主题就是火与水。
安玖身边的火和水是对比鲜明的,火象征着灵魂和激情,水则象征着冷静和忧愁。
在小说中,安玖的内心世界是燃烧的,她渴望真实的爱情和人生目标,而这种渴望让她的内心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灼热。
相反,她的外在世界像冷水一样,使她感到寂寞和冷落。
这种对比的象征主题强化了小说中的主题,也揭示了作者的深层意图。
最后,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象征符号,如花朵、动物等。
这些符号都反映了安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例如,小说中的花朵代表生命的美好和喜悦,动物代表着自然和纯真。
这些符号的使用,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小说中的情感和主题。
总结来说,郭敬明的小说《微暗的火》中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这些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意义和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些象征符号不仅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也突出了角色的个性和情感世界。
解读纳博科夫《微暗的火》的叙事策略与道德关怀
解读纳博科夫《微暗的火》的叙事策略与道德关怀纳博科夫通常被誉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和文体家之一,是后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作为代表作,《微暗的火》被认为是纳博科夫作品中最受好评、研究最为广泛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999行以英雄双韵体形式写成的长诗、评注以及索引四部分组成,是纳博科夫所有作品中设计布局最为精巧,结构最为奇特的一部小说。
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外批评家和理论家对纳博科夫及其《微暗的火》的研究为数不少,但从类型上看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纳博科夫作品的形式技巧(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后现代特征等)、以及对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予以探讨。
前人的研究从作品实例和理论的角度都有一定深度的挖掘,但对隐藏在纳博科夫高超的叙事技巧背后的道德关怀关注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拼贴技法以及布斯有关叙事学理论出发,分析《微暗的火》的叙事策略进而揭示其体现的道德关怀,反映了纳博科夫强烈的自我意识及独特的现实观和文学观,体现了他尊重个体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充满怜悯的道德关怀。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纳博科夫绝不是对人类苦难漠不关心,他不仅是一位精湛的文体家,还是一位严肃的道德家,对生命与自由有着深切的关怀。
纳博科夫的“审美极乐”,不是要排除道德思想,而是将其融汇表现于叙事修辞之中。
论纳博科夫《微暗的火》的叙事结构与叙事主体
论纳博科夫《微暗的火》的叙事结构与叙事主体李晓珍【摘要】《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结构最精巧、文类最奇特、内涵最晦涩的小说作品.这部小说体现了他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演变的思考.他奇特的叙事技巧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联袂演绎,制造出一个让人感觉余味缭绕的迷宫与陷阱.小说以镜子为主题,为我们提供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创作模式.【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8)006【总页数】6页(P78-83)【关键词】纳博科夫;《微暗的火》;镜子;叙事结构;叙事主体【作者】李晓珍【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广州 510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一、引言作为二十世纪后现代作家之一,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可谓是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创作范式。
《微暗的火》是其文学创作中结构最精巧、文类最奇特、内涵最晦涩的作品。
几十年来,批评家们或探究文本作者的真实身份,或挖掘小说的内在意图,或研究作者的叙事技巧;学者们或用它来印证自己的新鲜理论,或用新鲜理论来诠释它,由此该小说获得多种阐释和理解方式。
诚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用读者反应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等新潮理论分析这一作品,是一种有诱惑力、也很有意义的工作(Rampton,1993)。
《微暗的火》叙事技巧,让人如同碰触一场地狱般的布局,一个捕捉评论家的陷阱,掉入其中却还心甘情愿观摩其中构图。
纳博科夫创作的黄金时期正是文学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纳博科夫常常在自己的创作中作为叙事者兼角色,不仅参与事件过程,还离开作品环境而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
二、《微暗的火》的叙事结构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认为,小说的叙事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前者是字面意义层次的文本自身结构,是由叙述顺序来决定的。
它包含叙述者、叙述接收者(即叙述行为的读者)和叙述话语(即叙述者发出的言语)三个要素,其中叙述者是一个具体的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常用来指作品中的“我” (华莱士·马丁, 2002 ;徐岱, 1986)。
《微暗的火》诗歌文本中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认知阐释
《微暗的火》诗歌文本中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认知阐释陈沿西【摘要】图形一背景理论源自20世纪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后被应用于探索介词的意义及理解文学作品的语篇特征含义与联想意义。
本文基于介词的拓扑空间方位分析诗歌文本《微暗的火》中的内包关系方位词,通过图形一背景理论解读诗歌文本《微暗的火》的语篇意义,并彰显诗歌写作者谢德的时空观及其对自我的认知过程,进而阐明作者纳博科夫的自我意识观。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图形一背景;拓扑空间方位;时空观;自我意识观【作者】陈沿西【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小说《微暗的火》是俄裔美国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1899-1977)的代表作之一,其新颖的叙述手法、独特的写作技巧成为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开山之作。
该小说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转而采用文学评注的新奇叙述方式。
小说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前言、诗歌、评论以及索引,一些评论家认为小说四部分的叙述者应该是金波特,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小说四个部分的创作应出于谢德一人之手。
莫尔(Moles)认为把诗歌和评论文体糅合在一起,是一种很新奇、很特别的写作技巧,两个文本既可以被当成独立的文本,又可以相互联系,为小说增添无穷的意义和魅力。
[1]然而,无论对于文本写作者的争论是多么的热烈,小说作者纳博科夫已经达到了其创作小说的最终目的,即,阅读小说是一个不断探索揭秘的过程。
罗兰·巴斯认为《微暗的火》没有终极的意义,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让读者去决定文本的意义,及领略阅读和探索过程中的收获。
[2]笔者认为就诗歌的内容、主题、写作手法而言,与前言、评论以及索引截然不同,正是这种差异恰好突显了小说的文本张力。
本文即是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解读小说的同名诗歌《微暗的火》,并探索诗歌的文本意义与主题,以及诗歌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时空观与自我意识观。
《微暗的火》的双重地理空间阐释
《微暗的火》的双重地理空间阐释
陈沿西;孔莎
【期刊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7)010
【摘要】《微暗的火》中主人公金波特在前言、评注和索引中描述了双重对立的地理空间——美国和赞巴拉王国,体现了其文化冲突下的思想与情感.文化差异让金波特倍受“在别处”的身份焦虑困扰,身份焦虑、对异乡的恐惧以及对原乡的追忆反映在了他所描述的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这两处文学地理景观之中.金波特赋予了虚拟的文学景观文化意义和身份意义,表现了流亡这一文学主题,作者纳博科夫通过对金波特的刻画体现了其审美倾向、创作目标和理想.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陈沿西;孔莎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对话--《微暗的火》的一种阐释 [J], 宋艳芳
2.《微暗的火》诗歌文本中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认知阐释 [J], 陈沿西
3.火焰为何微暗--《微暗的火》中金波特的注释叙事 [J], 朱天龙
4.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微暗的火》的人物认知阐释 [J], 陈沿西
5.火焰为何微暗?——纳博科夫小说《微暗的火》评析 [J], 陈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象征主义手法在《微暗的火》中的运用
浅析象征主义手法在《微暗的火》中的运用《微暗的火》是辛弃疾的一首抒情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在词中,作者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其词作更为深刻,以下就象征主义手法在《微暗的火》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首先,词中使用了“微暗的火”这一隐喻手法。
词中“微暗的火,焰焰红如血”之处,属于隐喻。
本义的意思是火苗暗淡,但隐喻的意义却是指热情、爱情。
这种写法不但使词作更加浪漫,而且把爱情渲染得更为浓烈深沉,在情感方面得到了更深层的升华。
其次,词中也运用了“山水画中”的比喻手法。
词中“欣赏多年,今始知画中有深意”之处,借用了“山水画中”这一比喻,将美景与艺术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作者将此比喻运用到自己的感情中,表现出了自己对待爱情的态度,即悟性高,对爱情的体会更加深邃。
再次,词中还用了“花”之类物象的象征手法。
词作中“倚玉纤,落花飘香处”和“东篱菊,南园梅,开时不知几许良夜”之处,均借物象比喻人的情感,借花开花落之态表达爱情的经历。
例如,“落花飘香处”暗示着爱情在某个时刻的萌动,而“倚玉纤”则描写出词者在倚靠着玉的芬芳中体味着自己的感情。
最后,还可以看到“黄昏”之类的象征手法。
词中“一场黄昏,万物悉索然,中庭数行人,欲说还休”之处,将黄昏的寂静与自己的孤独、思念巧妙地结合起来。
把自然中的黄昏形容成人们心灵的寂寞和思念,从自然界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特殊深度。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微暗的火》在表达爱情之余,还并没有忽略诗歌的象征主义手法,借助比喻、隐喻、象征等手法,词作更具艺术表达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lctta司like the structure oflanguage,which can be systematically unconscious is not instinctual,but
norms and laws in all individuals
are
analyzed.In
the
—_Brin
Bo虹FladimirNabokov:theAmerican
Years
1.1 Nabokov:A Literary Giant
Vladimir Vladimirovich is
a
Nabokov(1899-1977),a Russian-born American
as a
literate,
joining the
together.The
novel has
a
unique
form,for
poem研tll
prose,and synthesizes
poem
with academic criticism.
is called
Jacques
Lacan(1901—1981),who
the‘'French
Freud,’’is
an
outstanding
French psychoanalyst and
structmalist.He
re.rends
Freud’s theories with the help of
Roman Jakobson’s and Ferdinand de Sauasure's linguistic theories.Lacan claims that the unconscious is
foreword.a 999-line parts
are
poem
in heroic couplet,a comlTlentalT,and en index.The four
can
intertwined together,and the meaning of the novd
four parts
only be found through it combines
产生的痛苦的方式——觋代人即使明白到自我的非中心化,意识到分裂的自我,
无法理解生死的神秘性,仍然借助身边的人和物,如书中提到的他者和艺术,使
MA
Dissertation ofChongqing University
中文摘要
自我得到升华。谢德的感悟即是作者纳博科夫眼中那“微暗”的希望之光。 关键词:语言;无意识;他者;自我;
well—known novelist,critic,translator,poct,as well
a
prominent
on
lcpidopterist. Dimitrievich
master’s unique iIlsight ofthis issue and distinctive express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Kinhote
and Shade,two
conclusions
could be society, of
smnmed
重庆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心灵的“晶莹之地”——从拉康理论的角度解读《微暗的火》 姓名:陈沿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蒲度戎 20070409
MADissertation ofC'hongqing University
中文摘要
摘
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 品,《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等都是一篇一咏的佳作。《微暗的 火》是纳博科夫所有作品中设计布局最为精巧,结构最为奇特的一部小说。这部 小说由前言、一首999行以英雄双韵体形式写成的长诗、评注、以及索引四部分 组成。纳博科夫在文体风格上别具一格,把诗歌和散文体混合、诗歌和文学批评 学术性文体结合,达到独特的叙述效果。 雅克・拉康(1901~1981)是二十世纪对西方批评界影响最深远的精神分析 学家之一。他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探索语言和无意识的关系,对精神分 析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形成了独特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拉康十分注重语 言的中介作用,运用语言学和符号学来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借助索绪尔的 “能指”和“所指”概念,来阐释无意识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 缩”和“移位”来表现的;拉康借助雅格布森的语言学理论,他认为无意识的表 达过程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此外,拉康还强调无意识不存在于我 们个体本身,而是在个体之外,人类社会之中,是他者的话语。拉康对弗洛伊德 的“自我”概念也做了重新的阐释,认为“自我”是在与另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 中构成的。拉康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分裂的,个体不能建构完整的“自我”。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主要讨论小说独特的叙事技巧、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艺术表 现手法等。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着手,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后 现代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这部小说中的人物金波特和谢德的无意识和 寻找“自我”的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晶莹之地”。文章通过 分析揭示了纳博科夫对于现代人自我身份迷失这一主题的认同,又展现了作者对 此独特的见解和不落窠臼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金波特和谢德的对比,论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一,人们在整个文 化、社会的“象征域”中,都在不断地寻求自我、认同自我,但是自我主体只是 “他者”的话语,主体注定要被边缘化。正如金波特的遭遇一样,自我的建立实 质上只不过是个幻影,根本不存在理想统一的自我。其二,纳博科夫不仅通过《微 暗的火》呈现出现代人身份迷失和异化这一普遍真理,而且他还试图探索让现代 人走出迷失的自我的方法。虽然谢德和金波特一样曾经生活在迷失的自我之中, 但是通过诗人谢德最后的感悟,作者纳博科夫试图探索出减轻“自我”边缘化所
artifice,post-modernism
features and unique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Nevertheless,the focus ofthis thesis switches from the Waditional research aspects to
an
is
whole.The
distinctive
SO on.
ofwholeness and complete selfis
concentrate
on
only
illusion that is unattainable.
卫舱extant researches
narrative
the discussion of the novel’S
“晶莹之地”
Ⅱ
ABSTRACT
Vladimir Vladimirovich
giant,has written
a
Nabokov(1899—1977),a
Russian-born American literary
large number of works during his life-long literary carea'o His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豫瞎面
签字日期:矿7年占月/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重废太堂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重废太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center
position.As
what Kinbom has
a
experienced,many
modern men
cannot
establish their self-identities,and
wholly
llI
unified and
psychologically complete individual
ever
in仃icately-designed and the most uniquelyostructured work
the
s鲫L
which
is
beyond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of novel.The novd Pale Fire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a
to
ovorcome the
terror
and
pain of identity 1055
as
what Shade has done in the novel.
Shade is trying his best to seek his self-identity all his
fife,and
finally he
seeking self from the angle of Lacanian psychoanalytic Nabokov's approval of the
theories.The
thesis unfolds
modern
people's
identity crisis,and
further discovers the
Lacan’s model,the
it is the discourse of
Other--language,cultural
Symbolic Register.Concerning
one
self-identity,Laean asserLg that
ideal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