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章节复习检测试题6

合集下载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关测试题及答案(四)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关测试题及答案(四)

江苏省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过关测试(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Mg:24 Al:2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炼铁、制玻璃和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A.生石灰B.石灰石C.石英D.纯碱2.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3.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4Fe(OH)2+2H2O+O2=4Fe(OH)3B.2Fe+2H2O+O2=2Fe(OH)2↓C.2H2O+O2+4e=4OH-D.Fe-3e=Fe3+4.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3-Cl-B.K+Na+Cl-MnO4-C.K+Na+Cl-AlO2-D.K+NH+4SO42-SiO32-5.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H2SO4;③烧碱溶液;④Na2CO3固体;⑤氧化钙;⑥浓HNO3,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A.①②⑥B.全部C.①③④⑤D.②③⑥6.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山东省青岛市2011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山东省青岛市2011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山东省青岛市2011年第一次统一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综(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页,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88分)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C.计算机、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和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都是硅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4N AB.1 mol NO2气体降温后颜色变浅,其所含的原子数仍为3N ANH+的数目为0.1N A C。

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4D.1 mol Fe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 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VIA族B.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Na、Si、O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 O Si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苯、乙烯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B.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有三种,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H3通入AlCl3溶液中B.Cl2通入NaBr溶液中C.SO2通入CaCl2溶液中D.CO2通入Ca(ClO)2溶液中1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B.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C.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15.已知25℃时,电离常数K a(HF)=3.6×10-4,溶度积常数K sp(CaF2)=1.46×10-10。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试题19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试题19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习题精练1.据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114号元素具有稳定的同位素,关于它的结构和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 A.它的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C.电解它的硝酸盐和Cu(NO 3)2混合溶液时,先析出铜D.它的主要化合价有+2和+4,且+4价化合物最稳定解析:114号元素在第ⅣA 族,应在Pb 下面。

即比Pb 的金属活动性强,故A 、B 、C 答案都正确,但Pb 2+稳定,预测114号元素,+2价化合物可能稳定,D 错误。

答案:D2.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化合物,难形成离子化合物B.按原子序数增大的顺序,碳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都是由强到弱C.碳族元素单质晶体均为原子晶体,例如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等D.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一族元素解析: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很难得失电子,故易形成共价化合物,难形成离子化合物。

在碳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都由强到弱。

碳族元素中的碳是形成众多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因此,D 正确,故选C 。

答案:C3.(2010山东潍坊高三模拟)对CO 2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大气中CO 2的含量超过允许量也不会导致“温室效应”B.CO 2是非极性分子,因此CO 2不易液化C.镁条能在CO 2中燃烧说明CO 2性质活泼D.CO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解析:本题以CO 2的功过为命题素材,考查温室效应,CO 2的分子结构、用途、性质等知识点,突出对考生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CO 2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容易液化,B 错;Mg 条能在CO 2中燃烧,说明Mg 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不能说明CO 2的性质活泼,C 错;CO 2在空气中含量若超标则导致“温室效应”,A 错;CO 2是生产尿素、纯碱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D 正确。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解析:选C。

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质量、数量单位;B项,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而不是12 kg;D项,由题意只能求出氧原子的质量为(b-a) g。

2.(2010年高考上海卷)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 A解析:选B。

A项没有指明N2和C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正确;C项Na2O2所含的离子为Na+和O2-2,故1 mol 离子总数为3N A;D项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

3.(2010年南京高三二模)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是N AB.28 g N60(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中含有的N—N键数目为1.5N AC.0 ℃、1.01×105Pa时,11.2 L氧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常温下,将5.6 g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 A解析:选C。

A项,1个H2O分子含有的中子数为8,1个D2O分子含有的中子数为10,故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小于N A;B项,1个N原子与3个N原子形成3个N—N键,每个N—N键被2个N原子共用,则28 g N60中含有N—N键为28 g14 g/mol×60×3×602=3 mol,即3N A个,故不正确;C项,0 ℃、1.01×105 Pa为标准状况,11.2 L氧气为0.5 mol,所含氧原子数为N A,正确;D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5.6 g铁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不正确。

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卷)理综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化合物,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有机物和气体中一般存在分子;B项正确,Na+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 2L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B选项说法也不确切,因为1mol 物质的微粒数为NA,约为6.02×1023。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先找碳链异构再找等效氢。

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5H12有几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

C5H12有正戊烷CH3CH2CH2CH2CH3,异戊烷CH3CH2CH2(CH3)2,新戊烷C(CH3)4三种;分别有一氯代物三种、四种、一种,共8种,所以选C。

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推荐学习]山东省2011年高考化学 备考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山东省2011年高考化学 备考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2011年高考备考复习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7 O —16 S —32 Na —23 K —39Mg —24 Cu —64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1.某无色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 2+、Ba 2+、NO 3-、Cl - B .Na +、NH 4+、SO 42-、Cl -C .Na +、K +、CO 32-、NO 3-D .Na +、K +、MnO 4-、Br -2.在实验室中,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①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②Na 、K 保存在水里 ③HF 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④Ag NO 3固体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 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内A .①③④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 2:NH 3·H 2O+CO 2=NH 4++HCO 3—B .少量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SO 2+H 2O+Ca 2++2ClO —=CaSO 3↓+2HClOC .用稀HNO 3溶解FeS 固体:FeS+2H +=Fe 2++H 2S↑D .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 2++OH —+H ++SO 42—=CaSO 4↓+H 2O4.如右图装置中,烧瓶是干燥的,由A 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 )A .NOB .SO 2C .NO 2D .NH 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与HNO 3反应主要不产生氢气B .将标况下,22.4L 氨气溶于水配成1L 溶液,即可得1mol/L 的氨水C .1 mol/L 的氨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7%D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HNO 36.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注:烧杯内为NaOH 溶液)A .HCl 和CO 2B .NH 3和NOC .SO 2和COD .NO 2和NO7.如右图所示,将盛满30 mL NO 2(标准状况,下同)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质量比为1︰2B .若再通入7.5 mL O 2,则试管内会充满水C .若不考虑扩散,最终试管内溶质浓度约为6.331mol/LD .试管内液面的高度约占试管高度的318.向含有1 mol 的FeCl 2溶液中通入0.2 mol Cl 2,再加入含0.1 mol X 2O 72— 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 2+ 全部恰好氧化,并使X 2O 72— 还原为X n+,则n 值为( ) A .2 B .3 C .4 D .59.某金属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O 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和硝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a ,则该金属元素在反应后生成的硝酸盐中的化合价是 ( )A .+2aB .+aC .+2aD .+4a10.某K 2CO 3样品中含有Na 2CO 3、KNO 3和 Ba(NO 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2011年第一次理综考试化学

2011年第一次理综考试化学

… ① ② ③ …④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能更好的得出有关规律C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 .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0.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是A .一定是一种单质B .一定是一种纯净物C .一定是混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11.实验室里需要480ml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 .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 .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B .氕、氘、氚互为同位素C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 4D .2.4gMg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A 0.1N 1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第ⅣA 族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14.碘化砹(AtI )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22AtI 2Mg MgI MgAt +=+②342AtI 2NH (1)NH I AtNH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①MgAt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反应②中At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MgAt 2的还原性弱于MgI 2的还原性1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232243CO :NH H O CO NH HCO +-⋅+=+ B .少量SO 2通入2Ca(ClO)溶液中:2223SO H O Ca 2ClO CaSO 2HClO +-+++=↓+ C .用稀HNO 3溶解FeS 固体:22FeS 2H Fe H S +++=+↑ D .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22442Ca OH H SO CaSO H O +-+-+++=↓+28、(13分)Ⅰ⑴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2011年高考全国一卷化学试题

2011年高考全国一卷化学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 .欲配置1.00L ,1.00mol .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B .7种C . 8种D .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2(HF )C .)()(+H c F c -D .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诊断考试卷

2011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诊断考试卷

201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等,并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I -127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

水热反 应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还可以将有机质转化成矿物能源,也可将废 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热反应一定包含化学变化B .水热反应可以实现低碳经济C .水热反应可以改善温室效应D .水热反应可重建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 2.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 .结构示意图 :表示C —12或C 14B .比例模型:表示二氧化碳或水分子C .电子式:表示羟基或氢氧根离子D .H+ + OH¯ = H2O :表示盐酸或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345.常温下,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无色溶液中W W W K S 5 U . C O M:Fe3+、Na+、NO3¯、Cl¯B.由水电离的c(OH—)=1×10-12mol/L的溶液中:Ba2+、K+、Cl¯、HCO3¯C.()Kwc H =0.2 mol/L的溶液中:Al3+、NH4+、SO42¯、Cl¯D.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NO3¯、Al3+、Na+6.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Cl3用于溶解线路板上的铜B.碳酸氢纳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铝热反应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D.一定条件下用硫酸铜制CuH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A.制取少量B.用铜和浓硝酸C.比较MnO2、Cl2、D.探究NaHCO3蒸馏水制取少量NO2 I2的氧化性的热稳定性8.某稀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ZnSO4、Fe2(SO4)3、H2SO4、CuSO4,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试题(附答案和分析)19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试题(附答案和分析)19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试题(附答案和分析)19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习题精练 1.由羟基分别跟下列基团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醇类的是()解析:醇的结构要求是―OH与链烃基相连接,四个选项中只有C属醇类;A属羧酸,B、D 属酚类。

答案:C 2.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D.CH3CH2CH2OH与CH2OHCH2OH 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系列物质,所以,判断一组有机物是否是同系物时,首先要看它的结构是否相似、官能团的种类与个数是否相同,同时也要注意烃基应是同系物。

A中两者都有官能团―OH,但烃基不同,物质的类型也不同,属酚类,而属芳香醇,所以它们不是同系物。

B中的两种物质都有一个连在苯环上的―OH(官能团相同),其烃基同为苯和属苯的同系物的烃基,所以它们是同系物。

C 中两物质前者是脂肪醇,后者为芳香醇,所以不为同系物。

D中前者是一元醇,后者为二元醇(官能团个数不同,结构也不相似),所以也不为同系物。

答案:B 3.以下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其中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是…()A.①② B.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醇的脱氢反应,主要是醇的烃基上的活泼氢原子与和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的反应。

如果羟基连接的是碳链的端点碳原子,则脱氢的产物是醛,如②③,其脱氢方式可表示如下:如果羟基连接的是碳链中间环节上的碳原子,则脱氢的产物是酮,如①,其脱氢方式可表示如下:④中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无氢可脱,则无法按以上方式脱氢生成醛或酮。

综上所述,能被氧化成为醛的醇是②和③。

答案:C 4.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解析:本题考查乙醇的还原性,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再放入溶液后,CuO在硝酸或盐酸中溶解,质量减少,CuO在无水乙醇中被还原,质量不变,CuO在石灰水中不反应,质量增加。

2011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

2011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

2011全国理综高考化学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了无机酸和有机酸的酸性比较,在高中阶段是要求学生熟记的知识点。

酸性顺序是①>③>②>④(乙醇是非电解质),故等浓度的四种溶液的pH 由小到大顺序是①③②④。

答案选D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有明显现象,而乙醚与钠不反应,可以鉴别,A 正确;己烷中不含不饱和碳原子,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应,而3-己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色,故B 正确;将水分别加到苯和溴苯中,油层在上的是苯,油层在下的为溴苯,故C 正确;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D 错。

答案选D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 2和8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D.20%【解析】本题考的是无机可逆反应平衡时的简单计算。

故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3/43/46++%=15%。

答案选C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pH >7,则一定是c 1V 1=c 2V 2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 当pH=7时,若V 1=V 2,则一定是c 2>c 1D. 若V 1=V 2, c 1=c 2,则 c (CH 3COO -)+c (CH 3COOH)=c (Na +)【解析】本意主要考的是强酸和弱碱混合时的简单计算,包括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云南省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生复习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综化学)

云南省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生复习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综化学)

2011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日,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He:4 C: 12 N:14 O:16 Na:23 S:32 Fe:56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短(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将锌片插入纯AgNO3溶液中:C.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B.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必须相等C.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大于理论值D.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8.化学实验中常将某些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或碱化。

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A.检验C2H5Br中的Br元素时,将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B.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C.检验蔗糖在稀硫酸中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应先用NaOH溶液碱化后才能进一步检验时,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稀盐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9.离子的物质的量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

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1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 120 分)本试卷共21 小题,每题 6 分,共126 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照: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C 12 N 14 O 16 Na 23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题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7.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6.02× 1023个 NaCl 分子NaCl 中含有B. 1.00mol NaCl 中 ,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6.02× 1023C. 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 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 1.00L 水中D. 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 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 C H 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5 11A.6 种B.7 种C.8种D.9 种9.以下反响中,属于代替反响的是① CHCH=CH+Br2 CHBr3 2 2② CH3CH2OH CH2=CH2+H2O③ CH3COOH+CH3CH2OH CH3 COOCH2CH3+H2 O④ 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 0.1mol · L-1 HF溶液加水不停稀释,以下各量一直保持增大的是+?( HF)c(F -)A. c ( H)B. KC.D.()c H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响为:Fe+Ni O+3H O=Fe(OH) +2Ni ( OH)22 3 2 2以下相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响为 Fe+2OH-2e =Fe( 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邻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响为 2Ni ( OH)2 +2OH-2e =Ni 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 2 FeS+2H=Fe2 +H SB. NH 4HCO3溶于过度的NaOH溶液中:- -2-+H2OHCO3 +OH=CO3c(H )c( HF)C.少许 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6H5O- +SO2+H2O=C6H5 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2+ -CaCO3+2CH3COOH=Ca+2CH3COO+CO2 +H2O13.短周期元素 W 、 X 、 Y 和 Z 的原子序数挨次增人。

2011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2011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1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2011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全国卷1)一、选择题: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②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C .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D .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4CuSOB .2H OC .CuOD .CuS04·52H O 11.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Cl NO +---、SiO 、、 B .3244H Al SO +++-、NH 、、C .224Na OH SO +---、S 、、D .6533Na C COO HCO +---、H O 、CH 、12.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8g 2H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ANB .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A NC .46g 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A ND .1molNa 与足量2O 反应,生成2N O 和22N O 的混合物,钠失去A N 个电子13.某含铬(r 2O 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 4·(NH 4)2SO 4·6H 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11化学试卷(含答案)

11化学试卷(含答案)

11化学试卷(含答案) D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若,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NO3-+NO+2H+C.醋酸溶液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 2A(OH)3↓+CO32-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出去Cl2中的少量HCl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B .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 A 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氧化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09·上海高考)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 mol中子B.0.4 mol电子C.0.2 mol质子D.0.4 mol分子解析:由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D2O===2NaOD+D2↑,可知9.2 g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0.2 mol D2,一个D原子中含1个质子、1个电子、1个中子,故0.2 mol D2中就含有0.4 mol质子、电子和中子.答案:B2.(2010·潍坊模拟)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解析: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光亮的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的Na2O2.答案:C3.(2010·洛阳模拟)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A.HNO3B.H2O2C.KClO3D.Na2O2解析:Na2O2和呼吸气中的CO2、H2O可反应产生O2,适宜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答案:D4.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 .Na 2O 2和CO 2D .木炭(C)和O 2解析: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产物分别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OH 和CO 2,相对用量不同可生成碳酸钠(碱过量)或碳酸氢钠(CO 2过量);C 和O 2反应时也与相对用量有关,生成CO(氧气不足)或CO 2(氧气过量).答案:C5.(2010·汕头模拟)将4.34 g Na 、Na 2O 、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 、Na 2O 、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4∶3∶2B .1∶2∶1C .1∶1∶2D .1∶1∶1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2Na 2O 2+2H 2O===4NaOH +O 2↑、O 2+2H 2=====放电2H 2O 计算可知,Na 与Na 2O 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只有A 项符合.答案:A6.物质的量均为1 mol 的下述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 ( ) ①氧化钠 ②过氧化钠 ③氢氧化钠 ④亚硫酸钠A .①=③>②>④B .①>②>④>③C .③>①=②>④D .④>③>②>①解析:根据变化计算增重:①Na 2O ――→44 g Na 2CO 3、②Na 2O 2――→28 g Na 2CO 3、③NaOH ――→13 g 12Na 2CO 3、④Na 2SO 3――→16 g Na 2SO 4.答案:B7.使5.6 L CO 2气体迅速通过Na 2O 2固体后得到4.48 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4.48 L 气体的质量是 ( )A .6.4 gB .8.2 gC .6.2 gD .8.8 g解析:由差量法得出5.6 L CO 2没有完全反应,只消耗了0.1 mol CO 2,相当于损失了0.1 mol CO 的质量,0.25 mol ×44 g/mol -0.1 mol×28 g/mol =8.2 g ,B 正确.答案:B8.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 g 的CO 和H 2的混合气体,在O 2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则固体质量增加 ( )A .2 gB .1 gC .18 gD .无法计算解析:2CO +O 2=====点燃2CO 2、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将两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加得:CO +Na 2O 2===Na 2CO 3,即被CO “吸收”的O 2又在下一个反应中完全“释放”了,相当于CO 全部进入Na 2O 2固体中,即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 的质量.同理:将2H 2+O 2=====点燃2H 2O 、2H 2O +2Na 2O 2===4NaOH +O 2↑相加得:H 2+Na 2O 2===2NaOH ,即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H 2的质量.答案:A9.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 .“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 .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 .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银白色:Na 2O −−−−→表面变暗Na 2O ――→H 2O NaOH ――→H 2O 潮解NaOH 浓溶液――→CO 2232Na CO 10H O()⋅白色块状固体 ――→风化23Na CO()白色粉末 发生反应:①4Na +O 2===2Na 2O②Na 2O +H 2O===2NaOH③9H 2O +2NaOH +CO 2===Na 2CO 3·10H 2O④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由以上反应方程式可知D 不正确.答案:D10.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少量过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pH 增大,有O 2放出B .溶液的pH 不变,有O 2放出C .溶液的c (Na +)增大,有O 2放出D .溶液的c (OH -)增大,有O 2放出解析:因烧碱溶液已饱和,所以溶液的pH 、c (OH -)和c (Na +)都不变,而过氧化钠可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O 2.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5分)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钠投入煤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3)加入水后的现象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述检验产生气体是否是氢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这一类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可以用加热法,在加热前要关闭漏斗上的活塞.(2)(3)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同时产生的气体使钠粒上下移动.(4)由于滴有酚酞,生成的NaOH呈碱性,下层液体变红色.(5)检验是不是有氢气产生,只要验纯后点燃即可.答案:(1)关闭漏斗活塞,将导管浸入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一段时间,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或其他合理答案)(2)沉到底部(3)剧烈反应,产生气泡,钠在两种液面间反复运动,直至消失;其原因为钠的密度介于煤油与水之间,且反应中产生气体(4)下层溶液变红色(5)打开止水夹,检验纯度,然后在导管口点燃,呈淡蓝色火焰12.(12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表中空格:(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为证明Na2O2可作供氧剂,即证明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则装置A应是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B为除杂装置,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是主体反应装置,Na2O2与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D为吸收剩余的CO2气体的装置,选择NaOH溶液吸收;F是收集并验证O2存在的装置.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2)(3)2Na2O2+2CO2===2Na2CO3+O2(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13.(11分)三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A.Na2O2和NaH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HCO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 mol.将它们加热至300℃,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1)写出各容器中残余物质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盐酸与残留物完全反应,则消耗盐酸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A,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1 mol NaHCO 3分解生成0.5 mol Na 2CO 3、0.5 mol H 2O 、0.5 mol CO 2,0.5 mol CO 2与0.5 mol Na 2O 2反应生成0.5 mol Na 2CO 3,加上NaHCO 3分解生成的0.5 mol Na 2CO 3共有1 mol Na 2CO 3.剩余的0.5 mol Na 2O 2与0.5 mol H 2O 反应生成1 mol NaOH.对于B ,NH 4HCO 3=====△NH 3↑+H 2O +CO 2↑,生成的 1 mol CO 2正好与 1 mol Na 2O 2反应生成 1 mol Na 2CO 3.对于C ,Ca(HCO 3)2=====△CaCO 3+H 2O +CO 2↑,生成的1 mol CO 2正好与1 mol Na 2O 2反应生成1 mol Na 2CO 3.答案:(1)A.NaOH 和Na 2CO 3 各1 molB .Na 2CO 3 1 molC .CaCO 3和Na 2CO 3 各1 mol(2)C>A>B14.(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 2O 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向Na 2O 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 溶液浓度较大.丙: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 2、H 2O 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的推测中是否含有H 2O 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 g Na 2O 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 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填“100mL”、“200 mL”、“500 mL”或“1000 mL”).解析:(1)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正确与否,关键是理解三者推测所利用的基本原理:甲同学是从温度的高低入手考虑的,可以考虑若温度降低后溶液是否变红来进行验证;乙同学是从NaOH溶液浓度的大小入手考虑的,可以设计实验改变NaOH溶液浓度后进行验证;丙同学是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漂白)角度考虑的,可以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还存在酚酞进行验证.(2)选用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该从安全和测量值准确等方面考虑,要测量气体的准确体积,必须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而a装置冷却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要选b装置.选用量筒的量程,也涉及到精确度问题.要依据题目给出的2.6 g Na2O2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理论上可能最多产生氧气的体积(373.3 mL),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筒.答案:(1)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或加较多的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2)①b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减小实验误差②50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